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句话,太阳不是去歇息了,而是照到了其它地方,若是我们的速度够快,那么就能永远都沐浴在阳光之下。”
  马苏停顿了一下,等这些人吸收了之后,才朗声道:“所以这就延伸出了一个词,日不落!”
  “日不落?”
  “对,日不落!”
  马苏把地球仪摆上来,转动了一下之后,沉声道:“当大明的疆土遍布在这个球体上之时,那太阳就永远不会落下!这,就是日不落!”
  下课后,马苏被人围在了中间,连高景琰都被堵住了。
  “马师兄,那月亮是咋回事呢?”
  “月亮只是反射了太阳的光,大家可以去关注一下,比如说中午烈日之下,大家出去是不是觉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这就是太阳的光被地面和其它物体反射导致的……”
  “……”
  王辅没能挤进去,可他听着马苏那简单易懂的回答,再想想自己一天之乎者也的苦读圣贤书,学了什么?
  我学到了什么?
  王辅陷入了沉思,不少来听课的人也在沉思。
  马苏看到这个场景就停下来,“恩师说过,儒学自有它的好处,可终究偏颇,不足以穷究一生。那是个陷阱,再往下就是和佛道差不多的陷阱,可以归于哲学的范畴,那就是阳春白雪。”
  “而我们更多的人需要的是实用,什么是实用?日常百事就是实用,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周围的一切就是实用,能帮我们更好的提升生存能力的就是实用,所以儒学要学,但不可深学!”
  人群渐渐散去,马苏对今天的教学很满意,看到王辅还没走,就问道:“可是还有不解的地方吗?”
  王辅抬头道:“马师兄,我觉得有些迷茫,对于儒学,我自束发始就已经开始了学习,可今日你这么一说,回头一想,我觉得自己就学到了一些道理,可道理终究是不能让人吃饱饭的啊!”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不少人提倡的学习态度。”
  马苏温言道:“世间万物终究有其规律所在,而儒学却对人的道德提出了要求,要求人人都做君子,可这并不现实,也就是说,我们都在学习一个明知自己办不到的学识,并为之头悬梁,锥刺股,这是在为何?”
  “白费功夫!”
  王辅若有所思的道。
  马苏笑了笑:“恩师对此有一个看法,他说师法前人,这就是儒家最大的败笔!徒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推陈出新,这些都在教导我们勇于求索。可千年以降,儒家还抱着那几本书,追捧着前人的思想,这是守旧,而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守旧必然会落后,落后必然会挨打!”
  送走了王辅,马苏在房间里转圈,活动着有些发酸的身体。
  高景琰在记笔记,他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太少了,和马苏相比,他还只是个初学者。
  “师兄,小弟觉得自己不行啊!”
  马苏止住脚步道:“你无需担心,你在物理上有些天赋,数学也不差,自然能辅导他们进一步的学习。”
  高景琰赧然的道:“可他们听了你的课,到时候会不会觉得小弟的课没意思呢?”
  “那不一样。”
  马苏又开始了转圈,边转边道:“老师说了,让我一开始就要把这些学生们都给镇住,然后再恢复正常的功课教学。”
  高景琰想起从方醒那里听过的一个词,就问道:“师兄,是杀威棍吗?”
  马苏也不讳言:“对,就是杀威棍,先让他们都变乖些,然后才好灌输。”
  在大明教授科学,不镇住这些从小就被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学生,方醒觉得教学的效果会打折扣。
  而这里的读书,指的就是儒学!
  这就是垄断!
  垄断学识传播权的儒家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而方醒派了马苏两人过来,就是想在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割开一个小口子。


第795章 厚颜无耻,天下第一
  土豆最近学会了伸手和推开,看到喜欢的人和物就伸手,看到不喜欢的……
  “哎哟!”
  方醒揉着眼角喝道:“臭小子,想戳瞎你爹呢!”
  “啊啊啊!”
  虽然开始教说话了,可土豆小伯爷很傲娇,不喜欢学习大人的语言。
  张淑慧赶紧抱过土豆,假装嗔道:“你咋那么坏呢!打屁股!啪啪啪!”
  方醒从指缝里看到张淑慧的巴掌在抽着土豆的屁股,可那力道连按摩都算不上,更遑论土豆都已经开始笑了。
  张淑慧心虚的看了方醒一眼,然后颠着土豆道:“快跟你爹说咱们不是故意的,快说。”
  “啊啊啊!”
  小伯爷得意的蹦跳着,嘴里还吐出一个泡泡。
  ……
  方醒顶着有些发红的眼角去了前院,在前厅里看到了赵布。
  “见过伯爷。”
  赵布行礼后,敬佩的道:“伯爷,上次在扬州府时您说的那些话下官还有些不以为然,可后来下官在瓦剌部和鞑靼人那里见识了一番,果然如伯爷所说,阿鲁台就是烂泥,而瓦剌人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方醒回来后,一直都没见过赵布,朱棣也没把瓦剌和鞑靼的事情摆上来商量,所以闻言就问道:“那个脱欢如何?”
  赵布想了想:“脱欢有些嫩了,可在经过阿鲁台的羞辱之后,此人必然会知耻后勇,加上他有个血统高贵的公主娘,已经成功的收拢了旧部,在默默的休养生息。”
  方醒指指茶杯,示意赵布喝点消暑茶,然后说道:“阿鲁台新败必然不甘心,两者之间还会有一次大战,而脱欢就会趁着这个机会膨胀自己的势力。草原异族不会讲什么仁义道德,等脱欢觉得时机成熟,阿鲁台和瓦剌其它两部都得被他给吞了,到时候他必然会兵指中原!”
  赵布点头道:“阿鲁台真的不足为虑,未来统一草原的必然不会是鞑靼人,科尔沁的赌注终究是下错了。”
  “科尔沁吗?那只是条狐狸而已,可在实力的面前,狐狸也得跪了!”
  ……
  如今阿鲁台深陷于和瓦剌两部的纠缠之中,大明也赢得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朱棣显然是不想太平静。
  “朕准备放李裪回去,并送些换下来的兵器。”
  没有异族威胁的生活显然并未让朱棣失去锐气,他端坐着道:“倭国应该是让李芳远感到了危险,他上书恳请求援,你等认为如何?”
  “陛下,臣以为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一些,否则朝鲜挡不住倭国的进攻,到那时大明的脸面也不好看啊!”
  “不是不好看,陛下,倭国狼子野心,若是朝鲜能挡住,那大明也省了不少事,毕竟劳师远征的,户部也紧张啊!”
  朱棣点点头道:“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朕的责任!”
  这话霸气,方醒想了想,好像没哪个皇帝有朱棣这般的霸气吧?
  张辅出班道:“陛下,臣在想,是否要先囤积些粮草在华州呢?最好再调派些军士……嗯,这不妥,臣担心会让朝鲜上下如芒在背。”
  朱棣微微点头,目前大明一旦增兵华州,弄不好会让朝鲜鱼死网破,直接和倭国勾结合作。
  杨士奇说道:“陛下,朝鲜多山,而且军备完善,倭国若是主动攻击,臣以为必然会旷日持久,大明到时候再作应对也不迟。”
  杨荣也是赞同道:“正是如此,再说倭国跨海远征,那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星半点,弄不好半道一个风浪,全都吹进海里去。”
  一时间朝中全是一番坐山观虎斗的言论,如果让李芳远看到这个场景,方醒相信他一定会派人去和足利义持联系,两家联手对抗大明。
  “陛下,若是朝鲜主动进攻呢?”
  ……
  散朝后,张辅没有避嫌和方醒走在一起。
  “你的意思是说,李芳远会主动进攻倭国?”
  “有可能。”
  方醒想起了以后,朝鲜这个民族的心性古怪,自卑而自大,常常会弄些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事情来。
  张辅满意的道:“若是这般就再好不过了,我判定朝鲜必败,到时候倭国必然会趁势反攻,大明介入的机会也就到了。”
  方醒点头道:“倭国国内纷争不断,暗流涌动,朝鲜若是进攻倭国,那正好中了足利义持的下怀,他可以趁机整合国内的各方势力,那时候的倭国,实力就会快速的膨胀。”
  战争是危机,可也是机会。
  ……
  按理能离开大明是好事吧,那就赶紧走。
  可李裪在临走前居然来拜见方醒。
  “兴和伯,在下本想留在金陵朝夕请教,可父王却催促甚急,让人扼腕呐!”
  李裪的神色从容,言谈间举止儒雅。
  方醒一脸遗憾的道:“本想等小儿周岁后请你去书院看看,可惜了,科学终究无法被传入朝鲜。”
  李裪的眼皮跳动几下,握拳又放松,然后诧异的道:“那可真是遗憾之至,在下早就想向兴和伯恳请入学,哎!失之交臂,如之奈何啊!”
  别逗了!我都要走了你才来这一招,有意思吗?
  朝鲜儒学渐渐昌盛,礼仪也随着大明而走。
  客人说要走,说是再不走就要误事了,这个时候主人家就可以展示自己的大方了。
  千万别走!酒菜马上就好,让那些狗屁事情见鬼去吧!
  这种惠而不费的话李裪自己就能说上半个时辰不带重样的。
  所以他只是一脸的遗憾。
  而方醒更是遗憾,仿佛失去了一位挚友。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小儿的周岁看来也只能空留遗憾了。”
  李裪的脸颊一抖,拱手道:“是啊,不过在下虽然人不至,可早就准备好了些许礼物,稍后还请兴和伯笑纳才是。”
  方醒摆手正色道:“哪有这样的事情,千万别!”
  “一定要的。”
  李裪出了方家,那脸色马上就变得铁青,低声道:“这是公然索贿,厚颜无耻!厚颜无耻之辈!让人大开眼界啊!”
  可李裪还真不敢不送礼,否则他担心方醒会在半路上让人收拾自己。
  ……
  礼物送了,第二天早上人也准备走了。
  可就在此时,十多个军士一脸肃然的进了前院。
  “陛下丢失了重要的印信,今日大索金陵,还请大君见谅。”
  李裪能说什么?只能看着这些军士毫不客气的把行礼全部打开,仔细检查。
  当那十多本数学和字典被人拿出来后,李裪就想起了昨天方醒遗憾的神色。
  ——厚颜无耻第一,大明第一!
  不,应该是天下第一!


第796章 大婚,礼物,意外
  朱瞻基要大婚了,所以近几日方家庄都没看到他的人影。
  按照方醒的年纪和职位,以及和朱瞻基的亲密关系,他应该是要去参加婚礼的。
  “亦师亦友啊!特么的这个关系反而让我看不成大婚的礼仪了。”
  小白已经起床了,方醒还赖在床上憋气。
  不过贺礼却是要送的。
  送什么好呢?
  方醒觉得送值钱和珍贵的东西有些俗。
  “你就是抠门!”
  吃完早餐后,在书房里,解缙毫不留情的揭穿了方醒的真面目。
  “你是觉着送轻了丢人,送贵重了心疼!”
  方醒愕然不解释,只是出去鼓捣了半天,然后带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得意洋洋的准备去宫中。
  “解先生,我保证这礼物能让新人满意,你就等着我打包些好吃的回来吧,哈哈哈!”
  时间近午,方醒一路大摇大摆的到了宫中,大太监看到他身后费力的提着个大箱子的两个太监,眼皮子狂跳着问道:“兴和伯可是求见陛下吗?”
  尼玛!那么大的箱子,装的是什么?
  活人?
  方醒进去后,朱棣看到这大个箱子也是愕然。
  “这是何物?”
  方醒看到朱棣已经换上了新衣服,肯定是要准备等着在宫中开宴,就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箱子说道:“陛下,臣不大方便去那边,就准备了些礼物。”
  “为何不令人送过去?”
  朱棣觉得这厮的理由有些可疑。
  方醒笑道:“这东西有些寓意在里面,臣担心被那些人给砸坏了。”
  朱棣一听有了些兴趣,“哦!那打开看看!”
  方醒依言打开了箱子,然后叫了太监来帮忙。
  “嘶嘶……”
  看到其中的一件礼物之后,殿内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朱棣默默的看了一会儿,点头道:“来人,把礼物送去。”
  不忌讳就好啊!
  成功备案的方醒摸摸肚皮,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陛下,臣……臣……”
  朱棣的眼角抽搐着,不禁左右看了一眼。
  大太监在忍笑,其他人都垂首,只是身体有些微颤。
  这么明目张胆进宫蹭饭的人,在大明几乎是绝无仅有吧?
  朱棣不禁摸摸自己的肚子,这才发现有些饿了。
  “罢了,今日你陪朕一起吃吧。”
  方醒马上苦脸了,他本是想弄些好食材回家去,可朱棣……
  朱棣沉声道:“怎么,不愿意和朕一起吃饭?”
  “哪有的事?臣愿意的很!”
  ……
  朱棣的饭食不是很奢华,总计加起来十多道菜而已。
  米饭不错,至少方醒都没吃过这种米,口感特别好,粒粒分明,糯性刚好。
  朱棣吃饭并不用别人伺候,他吃的是饼。
  等朱棣动了第一筷之后,方醒就夹了一块红烧鹅肉,这还是学了第一鲜的做法。
  鹅肉嫩而不不柴,不知道厨子加了什么材料,吃起来感觉浓香馥郁,都浸透进了肉里。
  扒拉几口米饭,方醒又尝了尝蒸鱼。
  看到方醒只夹了一点蒸鱼,就把目标转向了五味鸡,朱棣问道:“鱼不好吗?”
  方醒正挑眉暗赞着五味鸡里的那些药材搭配的精巧,反而让鸡肉的味道更加的鲜美,听到这话,他马上下意识的道:“陛下,这鱼最后该用葱油浇一下,那样味道才好。”
  朱棣一愣,边上伺候的太监们更是差点想把方醒给生撕了。
  好你个方醒!上次把光禄寺从上到下都折腾了一次,今儿你居然又在陛下的面前上眼药?!
  上次方醒折腾过光禄寺之后,朱棣就发现自己的伙食改善了不少,起码在味道上就改进了许多。
  所以方醒一说,朱棣就皱眉道:“这鱼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朱棣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啊!
  方醒一脸的同情:“陛下,这鱼啊!采买的时候就得挑选好,宰杀什么的自然不必说了,可在蒸鱼之前,得用姜片和少许盐腌制一下,去腥和进味,最后火候肯定得掌握好,出锅之后,马上爆葱油淋一道,那味道才好啊!”
  朱棣的咽喉动了一下,觉得真的是饿了。
  方醒下筷不留情,专门挑最好的部位吃。
  朱棣还保持着军中的作风,速度飞快。
  在那些太监宫女的诧异目光中,方醒连吃了三碗饭,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
  朱棣已经吃完了,正喝着茶,看着方醒的饕餮模样。
  等告辞出去后,方醒听到收拾的人说道:“陛下刚才多吃了一张饼呢!”
  方醒当然不会就这么走了,他晃晃悠悠的去了太子宫中,又骗了一堆食材回家。
  “没吃回本啊!”
  到了方家庄,还没进家,方醒就看到了小刀。
  “你怎么在这?”
  小刀一身的尘土,脸上灰扑扑的,他看看左右,等人都退后了,才低声说道:“老爷,在常州府的时候,有人找到了李裪,被咱们擒住了。”
  方醒的眸色一沉,“问出来了吗?谁的人?”
  小刀微微喘息道:“是……瞻墡郡王的人。”
  “什么?”
  方醒的眼睛瞪得老大,不敢相信的道:“怎么回事?你仔细说清楚。”
  “在常州府的时候,那个人在晚上去找了李裪,出来后被擒住了。”
  小刀接过辛老七递来的水,几口喝干,然后继续说道:“他说自己是外面的闲汉,被宫中的人养了许久,这次被派出来,是告诉李裪,大明不会出手,只会坐视朝鲜和倭国相争。”
  呼!
  方醒松了一口气,可接着就一脸阴云的问道:“他认识宫中的那个人吗?”
  “开始不认识,后来他不大放心,就悄悄的跟了一次,听到侍卫和那人说话,才知道是朱瞻墡身边的内侍。”
  方醒眯眼道:“朱瞻墡身边的内侍不容易出宫,这里面有问题,人呢?”
  小刀指指前院的一棵大树,一个上身被捆的严严实实的男子,正坐在那里发呆。
  方醒走过去,男子听到脚步声后,茫然的抬头,然后赶紧说道:“大人,小的只是听令行事,不是主谋啊!”
  到了这里,男子知道自己算是完蛋了,只想能争取个坦白,少受些苦。
  “你可记得那人的长相和名字?”
  男子激动的道:“记得记得,大人,那人叫做双成。”


第797章 绝了他的那个心思!
  方醒沉吟了一下,赶来的黄钟问清楚事情始末后,就说道:“伯爷,您可是顾虑今日是殿下的大喜之日吗?”
  方醒点点头,人生四大喜,可若是在今天把这事爆出来,朱瞻基难免会……
  黄钟看到方醒面带踌躇,就拱手道:“伯爷,您以前说过,皇家无私情。”
  方醒咬牙道:“罢了,带着他进宫。”
  ……
  朱棣今日早早的处理完了政事,正想着问问朱瞻基那边的情况。
  大太监进来通报道:“陛下,兴和伯求见。”
  朱棣的脸色马上就难看了,不是因为方醒短时间两次进宫,而是他知道,怕是有事发生了。
  “让他进来。”
  方醒一进来就低声道:“陛下,臣请单独禀告。”
  大太监的心中一个咯噔,然后看到朱棣的眼神,就挥挥手,殿内的人都悄无声息的出去了。
  等人走了之后,方醒才说道:“陛下,臣当时担心李裪会在路上购买科学的书籍,就让人一路跟着,可在常州府却发现有人夜入李裪的住所……”
  朱棣面无表情的道:“谁?说了什么?”
  “说了大明会坐视朝鲜和倭国相争。”
  朱棣的身体明显的一松,方醒才说道:“那人说自己是被……瞻墉郡王身边的内侍养着的。”
  “臣本想等明日再说,可……”
  “朕知道了,那人在哪?”
  朱棣进入角色之后,冷漠的问道。
  “就在宫外。”
  ……
  审讯完之后,朱棣毫不犹豫的命人去拿了那个叫做双成的内侍来。
  “打!”
  一顿板子下去,双成连他喜欢哪个宫女都说了。
  “陛下,这些都是郡王要奴婢做的呀!奴婢可没……”
  “他从哪得的消息?说!不然朕诛你三族!”
  双成气息奄奄的道:“陛下,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
  尼玛!
  方醒有些后悔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拖几天,然后交给朱瞻基自己去处置。
  这事居然牵扯到了朱高炽,弄不好就是一次大动作啊!
  朱棣的面色铁青:“去,拿了来!”
  有侍卫领命,刚转身,朱棣说道:“悄然拿了。”
  大太监和方醒几乎是同时放松了身体。
  朱棣无需隐瞒自己对朱高炽的不满,那么悄然拿人,必然就是想着今天的喜事。
  果然是隔辈亲啊!
  ……
  朱高炽有些愣神,今天是大儿子的大喜之日,可当爷爷的却派人来拿了他身边的一个太监。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提前废掉我吗?
  等人走了之后,朱高炽赶紧让人去打探消息。
  “殿下,梁中来了。”
  梁中急匆匆的进来,也不顾忌讳,直接走到朱高炽的身边,低声道:“殿下,瞻墉郡王犯事了。”
  朱高炽的眼神一动,然后挥挥手,示意那些人出去。
  “瞻墉出了何事?”
  梁中顾不得擦汗,还是低声的道:“先前兴和伯使人告诉老奴,说是擒住了一个向李裪泄露国朝军机的男子,审讯之后,得知此人乃是郡王身边的内侍养的闲汉。”
  所谓养的,就是类似于打手或是信使之类的人物。
  朱高炽面无表情的道:“可确认了吗?”
  梁中说道:“兴和伯使人一说,老奴就叫人去打探了一番,确实。”
  “逆子!”
  朱高炽咬牙恨道:“那逆子几次三番,几次三番的干出这等事来,本宫真想……”
  “殿下,太子妃娘娘来了。”
  ……
  宫中依然是喜庆祥和,可这些都和朱瞻墡不搭干了。
  “逆子!你干的好事!”
  朱棣在上面冷冰冰的,朱高炽就亲自来问话。
  “说,谁让你干的?”
  朱瞻墉一脸无辜的道:“父亲,这些都是小人在暗害孩儿啊!孩儿这几年读书不辍,根本没……”
  “呯!”
  方醒看着砸碎的玉石不禁有些心痛,你送给我也好啊!
  “说!”
  朱棣一开口,朱瞻墉就原形毕露了。
  “皇爷爷,孙儿……孙儿一时糊涂,是读书读魔障了呀!”
  “父亲,孩儿近日读书不解,日思夜想,日思夜想,想疯魔了……”
  朱瞻墉跌坐在地上,目光呆滞,“皇爷爷,孙儿总觉得有人在梦中说话,然后第二天总是浑浑噩噩的,做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好演技!
  方醒暗自赞叹着,他觉得朱瞻墉比后世的那些童星的演技高明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果然,朱高炽一脸的心疼,就想求情。
  “在朕的跟前玩这个,你倒是有胆!”
  可朱棣是谁?这等把戏在他的面前当真是班门弄斧。
  当年朱棣为了避祸装疯,那演技比朱瞻墉高出何止一筹!
  朱瞻墉的身体一震,然后就隐蔽的看了朱棣一眼。
  好小子!有前途!
  方醒突然觉得朱瞻墉的手段不错,至少他要是当皇帝的话,很难有人能骗到他的头上来。
  果然磨难就是成长的阶梯啊!
  在差点闷死了自己的亲妹妹后,被禁足的那段经历看来让朱瞻墉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父皇……”
  朱高炽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了。
  这事已经涉及到了大明对外策略的泄密上,朱高炽没有发言的权利。
  朱棣眯眼看着自己的这个孙子,心中转着千般念头。
  “来人!把……”
  朱高炽面无表情,朱瞻墉面如死灰,可就在此时,外面有人进来禀告。
  “陛下,太子妃娘娘求见。”
  朱高炽的脸上多了些喜色,朱瞻墉浑身一软。
  太子妃进了殿内,端庄的行礼,也不看朱瞻墉,只是语气平和的道:“父皇,臣妾今日为这逆子而来,恳请父皇严惩,不过还望看在血脉的份上,饶他一命吧。”
  “母亲……”
  朱瞻墉不敢相信的看着太子妃,觉得自己的母亲真的是太狠毒了。
  朱棣面沉如水:“那你说该如何处置?”
  太子妃肃然道:“父皇,臣妾以为瞻墉是疏于管教,恳请父皇让他彻底死了那个心思。”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朱瞻墉为何会变成这样?不过就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大哥从小金尊玉贵,众星捧月,而自己只是出生晚了几年,就成了小透明。
  上进心不强的孩子也就罢了,可朱瞻墉却拥有着强烈的进取心,但名分早定,大明也不是前唐,太子之位永远都是一个靶子,没几个能得善终的。
  于是感到绝望的朱瞻墉就开始了各种作死,最后终于在婉婉的身上栽了个大跟斗。
  屡教不改啊!


第798章 躺枪的方醒,有问题的少年
  朱棣沉吟片刻道:“朱瞻墉此生止于郡王。”
  “多谢父皇开恩。”
  太子妃知道自己今天的出现就是在冒险,女人干政,这在大明是大忌。
  可五指虽然有长短,却都是自己的肉,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处置。
  方醒觉得太子妃很聪明,她没有一味的求情,那会导致朱棣暴怒,后果不言而喻。
  只留一条命,这是明摆着的,朱棣再狠,可也不会狠到杀一个未成年的孙子。
  而后她又主动要求绝了朱瞻墉的那点小心思,果断而深明大义。
  果然是太子妃啊!
  老朱家的媳妇大多不错,当然,这也和他们只与普通人家结亲有关系。
  朱棣对这位儿媳妇的印象很不错,认为她能担当未来的国母之职。所以她轻易不在朱棣的面前说话,可一旦说话,朱棣多半会认真考虑。
  太子妃福身道:“父皇,瞻墉终究是失于管教,臣妾恳请父皇为其择一严师,以免为祸将来。”
  朱棣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目光一扫,沉声道:“方醒,你以为如何?”
  方醒正想着朱瞻基接到贺礼后的反应,有些走神,闻言就茫然的道:“好啊,陛下的决定再好不过了。”
  大太监忍笑忍的很辛苦,脑海中的小人在捧腹大笑着。
  朱高炽诧异,心中一颗大石头落地。
  “多谢兴和伯!”太子妃喜气盈腮。
  “娘娘谢我干嘛?”
  方醒环视一周,发现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奇怪。
  朱棣知道这厮是不肯吃亏的,若是让他反应过来,肯定会胡搅蛮缠,所以就说道:“既如此,方醒,此后朱瞻墉就在你那就学,你可得看好了!”
  “什么?”
  方醒这才知道自己先前赞同了什么,他刚想搅合,可转眼就看到了朱棣眼中的威胁之色。
  敢反悔,朕就把你丢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方醒心中愁肠百结,只得领受了这个估计朝中不会有人愿意干的活。
  朱瞻墉的位置太尴尬了,亲大哥是板上钉钉的皇储,他自己在大哥的阴影下存活,以后最多就是一个封地了事。
  如果就这样也罢,起码也是个逍遥王爷。
  可后来这货干出来的事让人大跌眼镜。
  那可是你的亲妹妹啊!你居然想闷死她!
  于是这位郡王就成了宫中的狗不理,人厌狗嫌。
  外面的臣子有时提起这位郡王,大多都觉得这辈子能平安就算是不错了,要是朱瞻基登基后想起以前的龌龊,说不定会弄死他。
  朱瞻墉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说道:“孙儿这就去收拾行礼,马上去方家庄。”
  朱棣冷哼道:“不必了,那里什么都有。”
  这是嫌弃到了什么程度?
  可那些东西都是我的财产好不好!
  方醒一肚子的怨气,领着个才十二岁,可就满肚子坏水的郡王往外走。
  “方醒!”
  婉婉正带着自己的卫队往这边小跑,看到方醒后不禁惊喜的喊道。
  可等方醒脚步一停,身后有些魂不守舍的朱瞻墉就冲到了前面。
  婉婉噘着嘴,不乐的带着人从边上去了。
  小女孩这是觉得方醒背叛了自己,擦身而过的时候,方醒看到了她眼中的水光盈盈。
  “婉婉,等一下。”
  方醒也不顾朱瞻墉,追上去蹲在婉婉的身边,低声的说着。没多久,小女孩的脸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