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他就准备离开。
  “陛下,臣还在蒙冤啊!求陛下为臣做主。”
  方醒踩在尚云手上的脚加了些力,一脸委屈的喊道。
  朱棣随口道:“尚云下诏狱!”
  “啊……”
  尚云听到这话心中一震,但好歹有纪纲的保证在前,所以他不大着急。只是方醒一垫脚之后,一阵剧痛让他不禁嘶喊出声。
  方醒仿佛不知道自己踩到了尚云,继续冲着朱棣消失的方向喊道:“陛下,那朝鲜呢?朝鲜也抢了咱们的地方啊陛下……”
  大太监跟在后面,听到方醒的喊声不禁嘴角抽搐,心想这人真是惫懒啊!居然抓住朱棣话里的漏洞就不依不饶的,倒是有些夏元吉的风采。
  夏元吉只要是涉及到计划外的开支,不管是谁,哪怕是皇帝,他也敢梗着脖子拒绝。
  “竖子!”
  前方的朱棣恨恨的骂道,可等朱瞻基和大太监追上去后,分明看到朱棣的胡子翘起,显然心情不错。
  “兴和伯,请挪挪脚吧。”
  两名锦衣卫上前想带走尚云,可方醒的脚一直踩在他的手背上,动弹不得。
  方醒撤脚回身,然后蹲下去,低声的道:“尚大人,纪纲可是答应保你了?还是说你已经向……赵王投诚了!”
  尚云的身体一颤,然后露出了得意之色。哪怕被两名锦衣卫粗暴的拖起来,他依然是在得意着,甚至都忘却了手上的剧痛。
  方醒微微一笑,用右手比了一个动作,嘴里轻轻发出呯的一声。
  “德华。”
  张辅走过来,看到方醒眉间的冷肃,就低声道:“尚云目前不能动,否则就是蔑视陛下。”
  方醒拱手道:“大哥多虑了,我可是最守法的武勋。”
  张辅和他一起向外走去,嘀咕道:“你小子若是规矩,那张崇是怎么回事?”
  张崇回来后,自然就把方醒安排他去冒充交趾人扯旗造反的事告诉了张辅,所以方醒说什么最守法,在张辅看来真是笑话。
  方醒对着夏元吉笑了笑,然后反驳道:“大哥,那是兵法,不是律法!还有,那晚你府上的那个下人是咋回事?居然说什么仙人指路,劝都劝不住。”
  张辅对方醒转移话题的能力已经是无语了,他随口道:“那人平日就喜欢听书,大概是听多了神仙鬼怪之事……”
  前方出现了刘观,张辅就低声道:“刘观大概是想解释一下先前的事,这人还是不错,你应了就是。”
  “刘大人。”张辅拱拱手就先走了。
  刘观和方醒并肩之后,就解释道:“本官任职不久,有些人不大熟悉,还请兴和伯见谅。”
  对这位宦海‘大神’,方醒还是有些好奇,所以就笑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刘大人不必介怀,此事就此作罢。”
  刘观微笑着侧身拱手:“那就多谢兴和伯的宽宏大量了,本官回去后自然会清理门户。”
  方醒矜持的点点头,而在他们身后听到刘观那句‘宽宏大量’的杨士奇差点腿一软,幸亏胡广眼疾手快的拉了他一把,不然眼瞅着就要当场扑街了。
  你刘观居然敢赞许方某人‘宽宏大量’?
  等你哪天在他的身上栽个跟斗就知道这个‘宽宏大量’的含义了。


第591章 我们需要进攻
  “蠢货!”
  纪纲在第时间就得知了朝堂生的事,他气急而笑道:“那个蠢货也不知道先试探,股脑的就想把方醒给拉下来,这不是蠢货是什么!”
  王谦也是忍不住叹道:“他应该先试探下,若是陛下有意要动方醒,或是方醒的应对有误,那才是动手的时机啊!”
  纪纲把笔丢,无奈的道:“昨夜本官说的很清楚了,只是让他先弹劾方醒私造军械的事,谁曾想这蠢货居然股脑的都倒出去了,自作孽啊!”
  按照纪纲的打算,尚云只是个炮灰,等攻击见效后,才是动总攻的时机。
  不过事已至此,纪纲也不想节外生枝,就说道:“让那蠢货闭嘴,好好的在诏狱里呆着,等到时间了再出来。”
  王谦的眼皮子跳了下,说道:“大人,那尚云估摸着应该是慌了吧,所以才孤注掷,这是想利用大人您呢!”
  纪纲冷笑道:“本官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外乎就是担心方醒事后的疯狂报复,所以就想利用本官,不过……他想多了。”
  ……
  方醒回到家中,把自己今日在朝堂上挥斥方遒的英雄事迹给妻妾吹嘘了番,然后得到了小盆凉面作为奖励。
  稀里哗啦的吃完凉面后,解缙和黄钟来了。
  “书房说。”
  方醒把豆浆饮而尽,嘴都没擦就和他们去了书房。
  天气已经有些冷了,方醒把书房的门关上,然后把今天的事说了遍。
  “……胡广冷眼旁观倒是挺有风度的,只是下面的文官们有些急切了,结果反而激起了陛下的反感,我不过是轻轻推,尚云就倒了。”
  解缙抚须冷笑道:“可是纪纲在后面做的恶心事情?”
  方醒点头道:“他不敢直接和我对上,所以就拿了尚云当炮灰,算是和我隔空过了招。”
  黄钟缓缓的问道:“伯爷,此时把朝鲜列为第位,是否有些过快了?”
  “你是说过于急切了吧。”
  方醒把那个地球仪拿过来,指着朝鲜的位置说道:“朝鲜只是小患,可要扫灭倭国,从大明本地出路途太远,补给不易。只要控制了朝鲜,那么粮食至少是可以减轻不少负担,其次就是民夫也可从朝鲜征用。”
  “最重要的是……”
  方醒的手指上移,个划拉下来道:“你们看,拿下朝鲜和倭国之后,从苦兀、朝鲜和倭国,这片大海就变成了我大明的内海。”
  看到解缙有些不以为然,方醒就说道:“以后的海船会越造越大,度越来越快,你们想过没有,若是在海船上装上青铜炮,何人能敌?”
  解缙看着地球仪道:“德华,几门火炮影响不了大局吧。”
  方醒笑了笑:“如果艘船上面装着几十上百门更大的火炮呢?”
  “能装那么多吗?”
  “当然能。”方醒笃定的道:“等以后钢铁冶炼达了,甚至还会出现全钢的战船,那上面的火炮更大,射更高,威力更大,等到了那时,若是我大明没有缓冲地,将会直面敌人的进攻。”
  “交趾不算是什么,只有当倭国被大明征服之后,才算是完成了第步。”
  解缙的呼吸有些急促,他摸着地球上的澳洲问道:“德华,对面果真有那么宽的地盘吗?”
  方醒脸正色的道:“那些白皮肤的家伙已经探索了整个世界,而这个地图也是他们绘制的,解先生,他们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我们却在窝里斗,和北方的蒙元人斗,等我们斗完了,那些地盘也都被他们给抢光了,咱们只能窝在这个地方,每天臆想着自己就是中央之国,世界的中心。”
  “世界很大,可也很小,不要学儒家的闭关自守,把自己关在中原,死也不愿意往外扩张步。”
  说完方醒就溜了,等解缙反应过来时,连背影都看不到了。
  “这小子,居然把老夫也竿子打进去了,可恨可恼!”
  黄钟笑道:“解先生,伯爷应该是无意的吧。”
  “就是有意的!”
  解缙起身嘟哝道:“老夫今晚就去内院混顿,没好酒就别想让老夫满意!”
  方醒溜烟就去了军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有人在,大家围着外边,看着朱芳指挥人把刚铸好的门火炮吊放在车架子上。
  “朱师傅,能打炮吗?”
  有人忍不住想看看这火炮的威力。
  朱芳没搭理,等把火炮吊装好后,正准备拒绝,就看到了方醒。
  “老爷。”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人这才看到方醒,溜的行礼问好之后,方醒道:“朱芳,打几炮吧,不然有人认为咱们藏私,是要预谋造反呢!”
  呃……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人今天还没出去过,所以不知道方醒这话是什么意思。
  等连续三炮之后,看着标靶丛中的那三条通道,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人都惊呆了。
  “这威力……要是用在战阵之上,那敌人会被吓趴下吧。”
  “若是守城能有这个火炮,那还愁什么呢!”
  听到这话,方醒不禁摇头,郁闷的吐出口气。
  只想到防御,却没想到过要主动进攻!
  这些都是绵羊,恨不能把自己的窝做的无比坚固,然后就可以安枕无忧的绵羊。
  “要是把边塞堆满了这等火炮,那谁还敢来觊觎……”
  “……”
  方醒悄然离开了军营,然后去了燕娘的墓前看了看。
  “燕娘,你儿子已经读书了,天赋还不错,兴许以后能考上举人……只是……你的丈夫又娶了个。”
  “燕娘,交趾已经平定了,下面不是朝鲜就是草原,瓦剌人正在衰弱期,马哈木被阿鲁台压得喘不过气来……你慢慢的等着,别急着去投胎。”
  聚宝山顶上,那根铁棍依然立在那里,方醒从边上走过时,看到几个百姓跪着铁棍前,身前插着几炷香,正在祈祷着。
  “求上仙保佑我儿无病无灾,平平安安的……”
  “上仙显显灵吧,信妇家里今年治病都花光了积蓄,可还欠着税粮呢,若是交不上……”
  “……”
  烟雾缭绕,顺着铁棍往上飘去,下面摆放着几个馒头和干瘪的野果子,那些男女愁苦的脸上全是虔诚。
  方醒站在山顶边缘的棵小树边上,目光冷冽,右手抓住树干用力的撇……


第592章 有贵人传话
  金忠很愤怒,以至于直接就进宫去找朱棣。
  朱棣在午休,听到金忠有事求见,就叫人服侍自己起来。
  “陛下,臣方才令人去了尚云家查看,这是清单。”
  朱棣接过单子看了一眼,那面色马上就晴转阴。
  “来人!”
  ……
  “大人,陛下令处死尚云,全家抄没。”
  纪纲正在喝酒,看着外面的秋色下酒,倒也觉得风雅。
  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手一抖,酒杯落地。
  “呯!”
  庄敬看到纪纲脸色煞白,不禁也慌了,“大人,可是出事了?”
  纪纲缓缓的摆摆手,身体微微颤抖着道:“无事,你且去把这事办了。”
  庄敬迷迷糊糊的去了,纪纲就呆坐在椅子上,窗外的秋色此时在他的眼中满是萧瑟和肃杀。
  “陛下啊……”
  纪纲的眼神晦暗不明,他一把拿起酒壶,就这么对着壶嘴,一口干了下去。
  “陛下啊……”
  ……
  “尚云被处死,全家抄没,据说抄出了超过万两以上的财物。”
  朱瞻基有些愤恨的道:“金大人在向皇爷爷免冠谢罪,坚称是自己的错,要皇爷爷把他下诏狱论罪。
  白发苍苍啊!小弟看到那一幕就心中发酸,这人心怎么就不满足呢?”
  方醒淡淡的道:“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人心本贪,今日是一万两,可最多五十年后,那些官吏就敢贪腐十万两,甚至敢霸占几万亩的良田!”
  “十万两?几万亩良田?德华兄,这不可能吧?”
  朱瞻基觉得这太夸张了,“要是他敢占几万亩良田,那些百姓和地方官吏肯定会上告的。”
  “谁敢告?”方醒说道:“等上下官吏都形成了一个团体,一个共同贪腐的团体,谁敢告谁就是天下官吏的公敌,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
  “不会吧……”朱瞻基觉得方醒描述的这个画面太可怕了。
  天下官吏形成一个利益集团,然后大家集体瓜分大明这块肥肉,即便是有清正之人,也会淹没在这股浊流之中。
  “那皇帝呢?”
  朱瞻基敏锐的发现方醒漏过了最大的老板——皇帝!
  “皇帝应该不会允许此事发生吧!”
  方醒歪一下头道:“皇帝当然不允许此事发生,可当天下的官吏都拧成一股绳之后,你确定皇帝能和他们抗衡吗?”
  “不会吧……”
  朱瞻基打个冷战,想起自己被百官孤立,形同于孤家寡人般的无助境地,一股怒火就升了起来。
  “可令大军……哎!不行!”
  方醒说道:“当然不行,你这是想推倒重来,可你想过没有,不说推倒重来的后果,单论到了那时,军中难道不贪腐吗?”
  到了以后,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可军心已散。将门们只顾着保住自己的地盘,保住自己的利益。
  至于皇帝,若是没有银子,谁特么的认你这个皇帝啊!
  看到朱瞻基有些迷茫,方醒一把拉起他道:“走吧,咱们看看金大人去。”
  金忠一回家就称病不见客,可当方醒来时,还是见到了这位执拗的老头。至于朱瞻基,他想了想还是没来,这要是忌讳。
  金忠的脸色有些灰白,看到方醒后,他苦笑道:“昨日德华相劝,老夫还不信,今日算是丢人了。”
  方醒劝道:“知人知面不知心,金大人何必为了一个小人而纠结呢!”
  金忠自嘲道:“老夫识人不明啊!看走眼了。”
  安慰了几句之后,方醒就问了字典印刷之事。金忠一口应承下来,说已经和夏元吉沟通好了,明天工匠就到位。
  “那么急?放心吧,你要的是活字,能省不少事。”金忠觉得方醒太操切了些。
  在看到那些百姓对着一根铁棍子膜拜后,方醒没法不急,他只觉得胸中有一团火,烧的他没处发泄。
  出了金家,天色渐渐的开始暗下去了。
  快到城门时,一个男子骑马靠近了方醒,辛老七马上喝道:“速去!”
  男子停马道:“兴和伯,有贵人托小的传话。”
  方醒的手放在腰侧,目光锁住男子道:“藏头露尾之辈,也配和方某说话吗?”
  男子一怔,然后说道:“贵人说了,兴和伯生财有道,但别堵了别人的路,和气生财嘛!”
  方醒眯眼看着男子,突然喝道:“商人也敢与本伯搭话吗!滚!”
  “兴和伯,小的可是代表贵人……”
  男子还想威胁几句,可辛老七一下拔出刀来,刀尖指着他喝道:“十息之内不滚,杀你无罪!”
  “兴和伯,小的话可带到了,告辞!”
  男子策马而去,辛老七恨恨的道:“玛德,刚才应该给他一刀。”
  小刀笑嘻嘻的道:“七哥,我的飞刀可比你快呢!”
  一路回家,正好赶上了晚饭。
  一家三口,不,还有一个老头,加上门外的铃铛和大黄,这就开饭了。
  解缙抿一口酒,得意的道:“老夫当年可是学过相面之术,德华,看你的面相,今日可是遇到事了?”
  方醒看到小白正崇拜的看着解缙,就无辜的道:“没有的事,解先生,金大人说明日工匠就能到位,方学字典很快就能面世了,何来的事?”
  可等吃完饭到了书房,方醒却把脸一垮,冷声道:“有位贵人叫人来传话,让我千万别挡住了他的财路,大家和气生财。”
  解缙悠闲的道:“老夫说你有事吧,哈哈哈!”
  老东西!居然幸灾乐祸!
  方醒不动声色的道:“那酒可不多了。”
  “那人的爵位肯定比你高,不是候就是国公,要不然就是宗室。”
  解缙一听方醒要断他的好酒,马上就一脸正色的道。
  废话啊废话!
  方醒苦笑道:“这是肯定的,而且那人说了和气生财,那必然就是有利益和我有关系……咦!”
  “想起来了?”
  解缙得意的道:“你能有什么生意,第一鲜?可那和挡别人的财路不相干,你想想自己还有什么。”
  方醒想了想,甚至还在纸上把自己能影响到的事情列出了一个表格。
  “难道是交趾?”
  方醒想起上次徐景昌说有武勋想去交趾捡便宜的事。
  “交趾有什么生意?”解缙不解的问道。
  “交趾物产丰富,而且若是大权在握的话,甚至可以雇佣那些交趾人去种地,每年的收入也不是小数目。”
  以前没人愿意去交趾,可自从方醒把交趾豪族来了个一扫光之后,那里就变成了香饽饽。
  “交趾天高皇帝远,正是闷声发大财的好地方。”


第593章 盐政变更的大幕拉开
  深夜的方家静悄悄的,只有卧室亮着一点微光。樂文小說|
  “夫君……明日……能陪妾身回娘家吗?”
  张淑慧娇喘吁吁的问道。
  方醒大怒:“你居然还能分心?看招!”
  一番折腾之后,方醒颓然落马,只是在努力保持着唿吸的频率。
  张淑慧伏在方醒的胸膛上,感受着胸膛下的跳动,吃吃的笑道:“夫君可要再惩罚妾身一次?”
  “好妖精!”
  方醒当然是输人不输阵,于是重整旗鼓……
  梅开二度的方醒沉沉睡去,张淑慧蜷缩在他的怀里,伸手摸着他的下巴,目光温柔。
  聪明的女人不会去追问丈夫,她会用自己的温柔来化解丈夫的焦虑和不安。
  ……
  第二天天没亮方醒就醒来了,他去院子里跑了几圈,回来时有意脱去上衣,得意的展示着自己的六块腹肌。
  早餐是生煎,咬开一口后,那肉香就在嘴里弥漫开来,浓郁且回味无穷。
  方醒一气吃了十个,正准备再吃一个时,外面有丫鬟说薛华敏求见。
  “让他等等。”
  方醒放下生煎,洗过手后,张淑慧拿来衣服,和小白一起帮他换上。
  “薛华敏又不是外人,没必要这么珍而重之。”
  方醒勾住张淑慧和小白的下巴,趁着她们愕然的时候,飞快的一人亲了一口,然后大笑着去了前厅。
  一见面,薛华敏就通报了一个大消息。
  “二姑爷,国公爷昨夜被招进了宫里,陛下有意放开盐引。”
  “户部可是缺钱了?”方醒的第一反应就是朝中差钱了,而且还不是小钱,否则朱棣不会放弃对边塞大有裨益的开中法。
  “二姑爷法眼无差!”
  薛华敏由衷的佩服方醒的反应。
  “怪不得……”
  方醒想起了昨天下午的传话,那位‘贵人’应该是先一步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才来警告方醒。
  “二姑爷,国公爷说了,您两次下扬州,对盐商了解不少,陛下应该会向您征询意见。”
  薛华敏干笑道:“国公爷说,此事关切到不少人的财路,让您最好混过去。”
  所谓的混过去,就是让方醒三缄其口,或是含煳立场,但是千万别反对。
  “我知道了。”
  方醒面无表情的让人送走了薛华敏,然后就接到了让他进宫的命令。
  等方醒到了宫中时,发现今天的人数不多,可却很豪华。
  朱棣爷三都在,还有几位辅政学士,以及六部尚书。
  大明商量重要国事时,从来都不会扩大化,会先在这些重臣之间协调好后,才会公之于众。
  方醒的身份有些尴尬,不文不武的。
  蹇义好奇的看了方醒一眼,心中对朱棣特地召方醒来的用意有些不解。
  朱棣淡淡的道:“户部用度紧缺,朕想放开盐引,你等试言之。”
  吏部为六部之首,所以蹇义就先发表了意见。
  “陛下,原先的盐引是以开中为凭,虽解了边塞运粮之难,可户部却也少了这一份税钱,臣以为,必须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否则不可轻易动摇。”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朱棣微微颔首,金忠就说道:“陛下,北方耕种不易,除非是大量迁徙人口过去,否则难以确保将士们的口粮,只要能解决了运粮之事,臣无异议。”
  作为兵部尚书,金忠只能从本职的角度来说话,多了就有跨界之嫌。
  杨士奇道:“陛下,运河已通,此后南粮北运可减少许多损耗,盐引确实是可以变了。”
  这话没错,而且有向夏元吉示好的意思。
  夏元吉整日忙于调配资源,看着憔悴了不少,他犹豫道:“陛下,我大明开国至今,盐引一直是开中配发,若是能折色支付固然好,可南粮北运……罢了,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金幼孜对夏元吉这种立牌坊的话很不感冒,可他却不准备这趟浑水。
  胡广最后发言,在刚才的时间里,他已经斟酌了一下,此时显得从容不迫。
  “陛下,北方人口日渐繁衍,运河开通,户部钱钞短缺,林林总总,可见变更盐引一事已是刻不容缓,臣请行之。”
  这就是终结性的发言,哪怕现在不存在什么首辅,可渐渐形成的氛围却让胡广已经有了首辅的自觉。
  朱棣抚须看向方醒:“兴和伯几次下扬州,对盐商知之甚深,你看如何?”
  朝代盐政都是头号大事。人不可一日无盐,无盐则无力。
  国不可一日无盐,无盐则国穷。
  盐税是数量最大,普及最高,最稳定的税种。
  虽然以前是开中发盐引,可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是间接交税了,而这个税就用在了各地粮草难以自持的驻军身上。
  大家这才注意到方醒在边上发呆,金幼孜笑了笑:“兴和伯文武双全,想必能有一番让人振聋发聩的见解。”
  振你妹!
  方醒冷冷的瞟了金幼孜一眼,对这种奚落和激将表示了不屑,然后才正色道:“陛下,敢问是否准备以银钱售卖盐引?”
  朱棣点点头,这是他考虑了许久的问题,若是继续以粮食换盐引,大明的税收还是太少了些。
  大明目前的问题是粮食足够,可货币有缺口。
  这个和汉人的习惯有关系:老百姓有了些钱都会收起来,有的甚至会几代人持续不断的把银钱藏在家中。
  而那些商人同样如此,家财万贯也喜欢收起来。
  这些习惯导致大明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每年都要增发大量的铜钱和宝钞。
  “陛下,臣认为盐就是钱钞。”
  方醒环视一周,没人有异议。
  “那么盐商是干什么的?”
  方醒的微笑让人心惊,“臣以为他们只是在为我大明运送钱钞,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报酬,富可敌国。”
  胡广的眼皮子在跳动,夏元吉的手无意识的揉捏着衣角……
  “他们只是运送和销售,而最根本的生产却没有涉足……”
  方醒勐的挥舞着手臂问道:“凭什么要让他们富可敌国?!”
  朱棣悚然而惊,他想起了方醒当时抄没扬州府盐商的收获,说是富可敌国有些夸张,可要是照此积累下去,盐商们的财力将可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
  “他们做了什么?值得我大明给他们这般丰厚的回报!”
  方醒站在中间,目光炯炯的道:“他们什么都没做,只是用钱购买了盐引,然后加利销售出去,这是特权!!!”(未完待续。。)


第594章 方醒反对,祖制难违
  殿内有些沉寂,大家都被方醒突然的反对和爆发镇住了。
  朱瞻基放在身侧的拳头紧紧握住,他想起了方醒以前说过的豪商不法,豪商无国,心中杀机顿生。
  朱高炽依然是弥勒佛般的坐在朱棣的下首,心中微微一动,就问道:“兴和伯此言可有依据吗?”
  方醒说道:“有,臣在扬州府查抄盐商家时,财物之多,户部那里有记录。其次山/西本就产粮,而且解州产盐,也就是说,山西的盐商只需把官府收纳的粮食运到不远的大同镇就可获取盐引,然后回去就可轻松的把钱给挣到手了。”
  “这不是盐商。”方醒讥笑道:“这是运输商人,而且是在投机。如果仅凭运送就能获取巨额财富,那臣为在边关用性命在保卫着大明的将士们感到不值!为在朝堂上兢兢业业操劳的官吏们感到不值。”
  “而且那些盐商积累了大量的财物不知回报,整日骄奢淫逸,挥金如土,这样的商家,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对大明有何益处吗?”
  金幼孜皱眉道:“兴和伯是否危言耸听了?”
  大明的盐商从明初就开始了发财之旅,可至今还没看到有什么势力膨胀的趋势。
  方醒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此时我大明国势如日中天,那些豪商蛰伏享受,可若是有机可乘,他们自然不介意寻求能给他们更大好处的主子!”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方醒的这个预测给弄晕了。
  朱棣沉声道:“兴和伯可有实证。”
  没有实证你敢放出这等话来,明天弹劾的奏章将会把朱棣淹没。
  他有屁的实证!
  包括夏元吉都是这般想的,觉得方醒有些过了。
  “陛下。”
  方醒不慌不忙的道:“臣在扬州府时,那几家盐商堪称是豪奢,抄家的结果也显示他们并不缺钱,可他们为何还要去弄私盐?”
  大明对私盐贩子历来都是从重处置,可那些盐商在不缺钱的情况下,居然还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贩卖私盐。
  这是为何?
  “人心不足!”
  方醒断然道:“有了一万两银子,那他们就会想着两万两,三万两,就算是家有百万,他们依然不会满足,这是人性。”
  看到金幼孜一脸的不以为然,方醒就刺了一句:“有不想当尚书的官吏吗?”
  唰!
  此话一出,殿内的大佬们都有些不自然。
  这个方醒,居然拿大臣来做例子,这不是当面羞辱人吗?
  “当大明不能满足他们的私欲时,只要给个缝隙,他们就敢走私塞外。兵器、粮食……没有他们不敢走私的东西!”
  这次连胡广都为之侧目了,他沉声道:“陛下,豪商,特别是靠近边关的豪商,他们走私军械粮草,这是有的,所以兴和伯之言,臣认为有其可取之处。”
  这就是胡广,他会和方醒争夺道统,可在大是大非上却会摒弃这些争执。
  金忠马上补充道:“陛下,从太祖高皇帝以来,商人走私塞外屡禁不绝,兴和伯所言甚是。”
  朱棣微微点头,他何尝不知,可大明需要稳定的财源,如果不用盐商,那用什么?
  金幼孜察言观色后,朗声道:“兴和伯,可大明之大,如若没有这些盐商,那靠什么把盐送到千家万户?”
  这是一个问题,每一个百姓都需要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把盐送到各地,那后果不堪设想。
  朱高炽微微一笑,他知道此事难不倒馊主意层出不穷的方醒。
  可方醒却只是给了朱瞻基一个眼神。
  这时候你得亮出自己的政治立场,否则你永远都是一个在群臣眼中没有长大的皇储。
  而朱棣显然也乐意在这种时候看到自己孙子的表现,所以他就对着朱瞻基鼓励道:“瞻基,你来说说。”
  至于朱高炽,他的政治能力已经从靖难时就展露无遗,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显摆。
  朱瞻基沉声道:“皇爷爷,孙儿觉得……为何不能官营呢?”
  轰!
  所有人都被朱瞻基扔出的这枚炸弹给炸的头晕目弦。
  明朝以前,盐铁都是官营,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源。
  可当年大明初创时,整个国家就像是一间破屋子,四处漏风,除去兵锋强盛之外,一无是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