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世-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仗人多的优势把对方赶下城去。

眼看着军队的士气一天不如一天,连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了。郑天澜最终明智的选择放弃兴元,突围到凤翔与父亲合兵一处。突围的命令下达后士兵的斗志不降反升,颇有一点死里逃生的意思。面对阻挡住逃跑路线的太平军士兵爆发出了极大的战斗力,最终依仗人数的优势突破了防线远遁而去。

成都城,赵忆丛的书房之内,刘晏正在汇报刚刚得到的最新情报。这些情报不单单是徐之诰所部的进展情况,还有方不凡和张全义两人与李朔战斗的最新动态。听到他说起泗州和蔡州被攻陷的消息,赵忆丛颇为惊讶。尽管张全义和方不凡联手从两个方向展开攻势,可是李朔的力量似乎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呀!自己本来预计这场战争会进行很久才能分出胜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刚刚过去一个月,李朔的领地就急速缩小了一半。

开始还怀疑这是李朔有意保存实力战略性的后退,想把兵力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再与敌人对抗,可是详细询问战场情况之后又推翻了自己的设想。这两处都有李朔的大兵防守,战斗过程非常激烈,守军都坚持到了城破那一刻,几乎伤亡殆尽根本没有多少剩余力量逃生。既然这样的话刻意保存实力的猜测也就不存在了,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以赵忆丛对李朔军队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相信他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的。

再次事无巨细的向刘晏询问了所有的环节,赵忆丛隐约中有了一丝明悟。怎么负责守城的将领都是不入流的人物,就自己的了解,李朔手下起码有十员以上的将领各方面都在这些人之上,那么为什么对这些人弃之不用,难道现在的情况还不算恶劣么?

静了良久,赵忆丛自沉思中抬头问道:“李朔手下第一大将李希烈现在的行止如何,还在扬州驻扎么?”这些情况刘晏都是非常的了解,立刻回道:“已经不在扬州了,听说他平定高丽后就被召回了卞州,然后直到现在没有任何动作。”顿了一下又道:“街面上传言说是因为自衿功高有了不臣之心,且扬州兵马不听从他本人之外任何人的命令,即使李朔的命令也需要通过他的嘴传下去才能得到执行。”

又是功高震主了么?赵忆丛想了良久还是摇头:“不应该是这样的,李希烈乃是李朔一手从小兵中提拔起来的,既然敢让他独占一方自然就应该有把握控制他。”顿了一下突然灵光一闪:“只要李朔存在一天,李希烈就无法摆脱这种制约,除非。。。。。除非李朔不在了。”思路一打开再联系最近各方势力的变化更加觉得很有可能:“为什么张全义敢于在这个时候撕毁盟约主动发起战争,方不凡又为何在明知自己内部没有理顺的情况下也要参与进来,这些精明的人怎么可能犯愚蠢的错误,一定是有非常大的把握才对。”

想到这里抬头望向刘晏:“你的情报中可有显示李朔本人的传闻?”这才注意到一直静静倾听的刘晏脸上带着微妙的笑容,仿佛有些惊讶又有些喜悦,同时还毫不掩饰的带着敬服之意。赵忆丛立刻确定自己猜对了方向,不由站了起来:“快把你知道的情况一点不差的告诉我。”

“刘晏我自认心思缜善于推理,几乎以为在这方面没人能在我之上了,今日才知道即使在我最擅长的领域,与大人的差距依然是天壤之别呀!”刘晏很郑重的躬身施礼:“大人高明,一猜便准,属下敬佩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好了,怎么你也变的婆婆妈妈起来,快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忆丛对他的赞美之词很是觉得不适应。刘晏微微一笑,挺起身子:“大人猜测的与事实几乎全部相符,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因为李朔出现了问题,据说此刻的他宿疾复发,与高丽的战斗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卧床不起,现在更是病入膏肓看起来没几天活头了。”

赵忆丛接了下去:“那么现在卞州真正的主事者应该是李朔的大公子李天佑了吧!这样的话宣武军的异状就可以理解了。李朔正当盛年突然倒下,想来很多事情根本没来得及安排,更加不可能为李天佑的继任铺平道路。以李天佑的威信恐怕还不足以震慑那些军中宿将尤其是像李希烈这种深得军心的人物。相对于张全义和方不凡的进攻来说他可能更担心内部的叛乱吧!”

刘晏道:“正如大人分析的那样,现在他面临着两难抉择,派出得力的将领去迎击敌人又怕将来不受自己的控制,不派的话光靠那些普通将官又没法应付张全义和方不凡的攻势,这种境地可真够那个二世祖挠头了。”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试探着问道:“我知道大人曾答应方不凡不加入他们的战争,可是现在形势有变明显有便宜可占,是不是我们也想办法去分一杯羹呢?”

“你觉得这样的情况会继续下去么,便宜真的那么好占?”赵忆丛微笑着说道:“恐怕未必,泗州和蔡州并非李朔的根本所在,因此李天佑才敢像现在这样做。可是当战事进行到最后他无路可退的时候,他还会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么?尽管任用那些名将可能给未来带来危机,可是不任用的话眼前的危机就已经过不去了。到那是他自然会选择面对未来的危机而想先解决眼前的危机。”

“李朔辛苦经营几十年,忠心耿耿的将官恐怕也不在少数,等到他们拿出真正力量的时候,这场战争才算真的开始呀!”赵忆丛想了想又道:“再者现在的情况并不明朗,即使有些心怀不轨的将领,恐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起叛乱,毕竟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李朔的病来的如此突然,那些将领直接就被召到了卞州,哪有时间勾连什么。”

刘晏点点头,也觉得自己想像的过于简单了。对于强大了这么多年的宣武军来说,就算创立者李朔的意外病倒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只要主力仍在离土崩瓦解就还差的远呢。对出兵的事也就不再多言又提起另一件事:“徐之诰来书说起玄明已经多次向他表达了不满,认为这种不恤兵力的攻城给太平军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因此他问是不是改变一下策略,以免引起太平道那边的怀疑。”

赵忆丛冷笑着一指桌上躺着的信道:“何止向徐之诰抱怨那么简单,玄明的密信都已经送到我这里来了。他信中认为徐之诰对太平道心存不满才故意采取这种打法,达到使太平军伤亡惨重的目的。”刘晏心思敏捷,立刻说道:“既然玄明能给大人你发来密信,那么同样也能向隐藏在幕后的顾道人告密,如此一来岂不是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这样一来我们的计划也许就不好实行下去了。”

“据你所说顾道人现在虎狼谷,两者相距数千里之遥,就算他们同样有快捷的传信方式恐怕也没快到飞鹰传信吧!”顿了一下赵忆丛平静的说道:“事情进行到这个地步,断没有中途停止的道理。只要能把这股力量消磨掉,就算顾道人知道又能如何?你协助玄青查找内奸这么久应该也已经掌握了太平道在光州的分布情况了,最坏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刘晏点头称是:“确实如此,起码他们已经不可能给我们造成威胁了,谋夺我光州基业的野心更是无法得逞,可以说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赵忆丛不以为然的摇头道:“斩草不出根,必有后患。我要的不只是立于不败之地,而是要彻底消除隐患。”盯着刘晏又道:“你要尽早查出他们虎狼谷聚会的日期,我要让那里能为他们的葬身之地。”

宽宽的屋檐遮住了正午的阳光,书房静寂而幽深。

枯坐了两个时辰,赵忆丛离开了房间。从幽暗的环境中突然走出来,眼睛一时无法习惯只有白茫茫一片。闭眼良久重新睁开的时候才发现郑子夜正顶着炙热的太阳站在不远处,看起来来了已经有些时候,整个人显得有些昏昏沉沉。

“你来这里做什么?”赵忆丛皱了一下眉头还是走过去把她带回书房。清凉的风一吹,郑子夜感觉精神了一些,低声道:“你正在与凤翔那边开战么,我今天才知道的。”

“嗯,是这样。”赵忆丛直来直去的说道:“是你父亲派人告诉你的吧,如果你想劝我撤兵的话就不要提了。我与郑注的战争必然会持续到一方完全失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停止的可能。”郑子夜的头埋的更低了:“我知道作为侍女是没有资格提出这样的请求的,我也不会奢望你会为我做出撤兵的决定。我只有一个无关大局的请求,希望你看在我们相识一场的份上答应我。”

赵忆丛平静的望着她,良久缓缓说道:“只要不是过份的请求,我会考虑是否答应你的。”静了片刻,郑子夜垂头说道:“我希望若你胜利了,可以放我的亲人一条生路,他们失去了一切已经没有威胁你的资本了。”

“郑注必死无疑,郑天澜如果能活着从战场离开的话我可以放他一条生路,至于你的妹妹如果我军得到的话,我会派人带来给你。”赵忆丛淡然说道:“这已经是我最大的让步。你应该知道若非有你的存在,这场战争之后郑家将不会有一个人仍旧存在与世上了。”

郑子夜双肩瑟瑟发抖,过了会才平静下来:“你能做到这些确实算是对我仁至义尽了,作为失败者就要有觉悟承受任人宰割的命运,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你确实应该谢谢我的,放眼天下哪个胜利者会放弃斩草除根的机会呢?”赵忆丛平静的说道:“我总是会尽量满足女人的请求,你应该为之庆幸,因为你成了我的女人。”

皎洁的月光洒满山野,蔡州城外连绵起伏的军营也铺上了一层清辉。突然远方的小路上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一个黑影,好像他也没想刻意隐藏自己的踪迹很快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来人止步,否则立刻弓箭伺候。”

那个黑影遇见士兵不但不紧张反而兴奋的喊道:“别误会,我是方大人派到凤翔打探消息的亲兵,昼夜不停的赶到这里是有要事禀告。”

巡逻的小队长听他这么一说放松下来,不过还是先派人过去检查了一下他身上有无携带兵器和传送消息的烟花等物。这个送信的人非常配合的把随身携带的兵器递到他们手里,轻松的说道:“不必紧张,我确实没有说谎。对了,你们是哪位将军麾下的士兵,办事如此认真我一定会当着方大人的面替你们请赏的。”

“请赏就不必了,若是能让我们到城里驻扎几天就心满意足了。”巡逻小队长不满的哼了一声暗自恼火。老子们辛苦打下来的地方自己却要在外面风餐露宿,反而是那帮没出力的进城去花天酒地。不过这些话当然不敢当面说出来,只是随口说道:“这里是朱温将军的营地,你先随我进去吧,明日开城再带你去见方大人。”

来人一听是朱温的营地,顿时没了声音,迟疑了一下说道:“既然太晚了不能进城,不如我就在外面等到天亮吧,这么晚进去打扰实在不好意思。”巡逻小队长一愣才反应过来:“怎么着,你也看不起我家将军么?听到朱将军的名讳竟然连进去都不想进去了。”

“我没这个意思,兄弟们误会了。”来人讪讪的解释着却不肯挪步。巡逻小队长不由生疑,仔细的打量了他一下道:“你不是奸细吧,我好像并没在方大人的亲兵里看见过你。”说到此处对身边的人一使眼色:“来人呢,先把这个奸细捆起来,等天亮送给方大人确认一下。”

巡逻兵士轰然答应,立刻七手八脚的上前把这个人捆了起来。其实这些人倒不是觉得他是个奸细,不过是对方不凡那些亲兵的猖狂早有怨气,借着这个机会让他遭一夜罪罢了。谁知事情就是这么巧,刚把他抬到营中的时候正赶上朱温夜不能寐出来散心,见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过问一下的。听来人说自己是从凤翔那边过来的不过心中一动,命人把他松绑带入自己的大帐。

朱温此人是个有野心的人,早点在虎狼谷就与方不凡很不对付,想要暗中整倒对方。没想到时间过的越久方不凡的势力就越是强大,现在自己不但要乖乖听命夹起尾巴做人,还要不时被找些小鞋穿。冲锋陷阵的时候一定是自己打头阵,论功行赏的时候往往被排在最后。心中的怨气早已累积不只一日,却苦于没有任何脱离方不凡的机会。

听到这个人说起他从凤翔那边过来的时候心中就是一动,赵忆丛不是正与郑注在那边交战么,眼前这人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呢?想到这里沉着脸问道:“你说你是方大人亲兵可有什么信物,空口无凭怎么能证明你不是奸细呢?”

朱温的面容本就带着一丝阴森的煞气,一沉下来就更让人觉得恐惧,来人勉强陪着笑脸道:“我一直被方大人派到外地打探消息,所以将军才没见过我,卧底的时候自然也是不能带信物的,不过只要见到方大人自然就能证明我说的不是假话了。”

“你既然被派出去打探消息,那么这次探听到什么消息了。”朱温面无表情的继续问道:“你又是在谁的手下卧底,郑注还是赵忆丛?”来人怯怯的望了朱温一眼忙低下头去:“这个消息只能让方大人知道,将军还是不要难为小人了。”

冷冷的注视着他良久,朱温叫过巡逻小队长低声问了几句知道并没有其他人知道此人的事不由阴狠的笑了:“既然你不说,那我只能认为你根本就是个奸细了。对奸细还客气什么,来人呢!给我严加拷问,打到他说为止。”

一声令下来人顿时被踢到在地,接着军棍皮鞭就劈头盖脸的打下去了。朱温冷哼一声走了出去,临了留下一句话:“尽管使用任何手段,让他说出秘密每人赏银二十两,放假三天。”

几个巡逻士兵一听有银子而且还放假三天当时眼睛就亮了,仿佛那些白白嫩嫩的姑娘们已经开始向自己招手了。欲望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人为了早点去睡白嫩嫩的花姑娘充分发扬了心狠脑子活的风格,各种稀奇古怪的刑法不断的向来人招呼下去。

这个密探虽然是条汉子,不过最终坚持了半夜后还是把所有的秘密都交待出来了。朱温接过密封的蜡丸看了一眼手足不全浑身冒血的密探吩咐道:“你们几个去悄悄的把他埋了,今天的事不许泄露出去,否则后果不用我说你们也该知道,方大人绝对不会饶过你们的性命。”

“将军放心,我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做。”那个巡逻小队长施礼退了出去。对于属下这些人朱温倒非常放心,不说他们都是跟随自己很久的老人,就是总受方不凡那边的气这一条已经足以让他们和自己战在一条船上了。

敲碎蜡丸展开纸条就着灯光仔细看起来,寥寥数十字让朱温深吸一口凉气。此刻他才知道方不凡能有今天的地位绝非幸至,他的背后静隐藏着如此强大的实力。缓缓把纸条放在火上点燃,眼看着变成了灰烬。朱温不由暗自苦笑,不知道自己该庆幸没有轻易对付方不凡,还是哀叹对手已经强大到自己无法对抗的程度。但是却可以确定一点,自己的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选择,一个一步登天或步入地狱的选择。

凤翔城下,苦战多日的赵忆丛大军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们心目中的不败神话赵大人率领从各处抽调出来的三万大军来支援了。无论是太平军中的教徒还是那些普通的士兵,尽管因为信仰的差别而显得格格不入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赵忆丛这个人的信心,仿佛他就是胜利的象征,他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胜利的来临与战争的终结。

今天城外出奇的安静,每天必须的攻城没有来临,已经战斗到麻木的凤翔守军反而有些茫然不知所错。这样反常的事情也惊动了郑注,他亲自登上城头以便随时应付未知的变化。

一直等到正午时分,光州军的大营才出现了变化,而这变化一出就让人心中颤抖。光州军营突然出现整齐划一的喊声,离的老远就能感觉到他们心中的振奋,他们沸腾的热血。紧接着营门开放,首先出现的并不是见惯了的太平军而是一列手持大旗的队伍,尽管每面旗帜的颜色都不相同,但不变的是每面上面都写着一个大大的赵字。

那个字是如此耀眼,以致郑注恍惚中差点跌下城去。

第三十七章 擎天

此时此刻,天下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张全义、方不凡与李朔的战争,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卞州却表现的异常平静,就像暴风雨来临前总会有一段宁静的时光。

空寂的房间里李天佑木然而坐。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要面对如此艰难的境遇,一向在父亲庇护下成长的他从前根本不需要独自面对什么,一切困难自有李朔去解决。可是突然之间心目中最大的依靠倒下了,所有的压力都转到了他的身上,一时之间怎能适应。说起来李天佑也许是最不希望李朔倒下的人,原因却不只是父子情深那么简单。

“报。。。张全义大军自泗州发兵攻陷临邑,其属下大将叶惊天亲手斩杀守将郭艾。报。。。。方不凡帐下猛将朱温突袭富阳,富阳守将郭大春抵抗两天后开城投降。报。。。。李希烈属将韩明俊囚禁新任的扬州郡守周天恩,此刻正整兵备战扬言要杀到卞州解救李希烈。报。。。。。。”

还真是内忧外患呢,刚刚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李天佑的心还有些震动,听到后来几乎麻木的没有感觉了。父亲打下的铁桶般的基业难道如此轻易的就要从自己手中失去么?我李天佑竟无能到这个地步,愤懑,强烈的不甘使李天佑睚眦欲裂,终于听不下去了:“来人,速传冯豫来见我。”

冯豫,李朔帐下第一谋臣,以诡谲善断见长,很早就开始跟着李朔闯荡天下,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心,只是近些年身体出现问题才渐渐远离庙堂,不再出现在公众眼前。这个时候能想起他是因为李天佑突然想起了父亲故去前嘱咐自己的话:“若有大事不绝可问冯豫,勿以其年老体衰存有轻视之意。”

不多会,冯豫颤巍巍的出现在李天佑的书房里,看起来好像随时可能倒地不起的架势。李天佑见状心中发凉,这样一个糟老头子真的能给自己帮助么,不过看到他的眼神感觉安定了一些,冯豫尽管身体很差,眼神却仍然清澈如水,'奇·书·网…整。理'提。供'明显不是昏聩糊涂的样子。

“冯世伯快快请坐。”李天佑想通此节亲自过去搀扶着他坐下又道:“世伯身体不佳本不该再行打扰,只是外间形势持续恶化,眼看着父辈打下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侄儿只好再请你老出山为我谋划一二了。”

冯豫斜斜的歪倒在椅子上,说起话来甚是艰难:“外间的形势我也了解一些,张全义此人心机深沉想要谋夺卞州已非一日,只是你父亲在日他没有一丝机会才想到了联姻之策,现在知道卞州的情况来个落井下石并不意外。”喘息半晌直到李天佑神色中有些不耐烦了才缓过气来又道:“不过我宣武军乃是天下精锐,即使面对两大势力的进攻也不应该败落到被敌人打到家门口的地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是当断不断反受起乱,现在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李天佑见他说的很有条理,心下信服不少又问道:“冯伯父所言甚是,想我宣武军巍然耸立数十年而不倒,岂是这么容易击败的,我也知道现在应该变化一下对敌策略了。可是当此形势纷乱之际卞州必须由我亲自坐镇,而能担任统兵迎敌的大将我却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不瞒伯父,此刻我颇有些风声鹤唳之感,看哪个大将都像心怀不轨的样子。”

“李大人死的太早了啊,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安排,也来不及让你逐渐接管军队。”冯豫叹了口气道:“现在让你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对手确实有些难为你了,让那些桀骜不驯的猛将轻易服从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人也许会对你父亲忠心耿耿,可是换成你来统治的时候却难免产生二心,如果你能想明白这些的话就要懂得取舍,在最坏的情况下追求最好的结果。”

话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威望有限难以服众呗,李天佑心中不服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与父亲相差甚远,起码最近几日卞州城里的大将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就与对父亲的态度有天壤之别。咳嗽了一声强忍着忿恨问道:“那依伯父之见又该怎样取舍呢,怎么才能在当前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结果。”

冯豫似乎没看见他的不快,眼睛斜视着窗外说道:“很简单,你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充分放权,任用李希烈为元帅,由他的扬州军负责抵挡张全义的进攻。任用与僧兵关系密切的金化麟为副帅,由他来抵抗方不凡由西边而来的进攻。只要他们拿出全力,最差我们也能保住卞州不失。”

李天佑一听鼻子差点没气歪了,这老家伙是真糊涂了还是根本就是站在别人一边的,怎么偏偏点这两个最不服自己的大将领兵。自己难道不知道这两人手下兵强马壮是最善战的部队么,可是就算他们胜了又怎么样,难道还会听自己的吩咐么?

唉,冯豫苦笑了一下,脸上的皱纹都快挤到一起了:“贤侄,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担心如此一来会放虎归山,从此以后再也没法控制他们的办法了。”深吸了一口气又一鼓作气的说了下去:“可是你想过没有,难道不放手就能控制他们么?我听说李朔的扬州已经有将领作乱,而金化麟更是对公子你的命令视而不见,甚至主上病故都不肯进城一见。既然无论怎样都无法控制他们,还不如顺了他们的心意,主动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

听他这么一解释,李天佑的情绪好了一些,但还是不甘心的说道:“父亲刚刚故去,这些宵小之辈就趁机作乱,如果让他们如意的话不但我难以甘心,恐怕父亲九泉之下也会怨恨我把他辛苦打下的基业弄的分崩离析吧!”

“公子此言差矣!”冯豫精神一振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壮士断腕不但是种勇气,而且是真正的智慧,与其勉强去承受最坏的结果还不如暂时示弱保存实力。你父亲早年曾七次败于田承嗣,手下将领直接反叛者达到十二人之多,可是最终结果却是你父亲励精图治一战治田承嗣于死地。说的简单些这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若真有那份心,以后就把这些地方再打回来,把背叛的将领全部斩尽杀绝就是。”

提起父亲当年的丰功伟绩,李天佑的精神不由一振,虽然他不知道冯豫话里的失败和背叛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却给自己找到了最好的示弱借口,高兴了一会又觉得有些为难:“如果我们任用他们,可是他们却顾惜自己的士兵不肯迎敌又该怎么办?”

“这点不需要担心,我确信只要公子明文昭告只要他们击败对方收复失地就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他们是会答应的。”冯豫说起这些仿佛又恢复了当年运筹帷幄的丰采,精神好了很多:“名声这种东西他们虽然不会非常重视,但也不会全然不在乎。让他们在承受反叛的恶名和得到正当的名份之间选择,他们会选择后者。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外敌当前,如果谁都藏着掖着不肯尽力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吃不着,只能被对手各个击破。”

李天佑终于不再犹豫,立刻向李希烈和金化麟发布诏书并全城张贴使所有人都知晓,而两员居心叵测的猛将得到这样的消息也正式表示一定会倾尽全力反击侵犯己方的敌人,同时对李天佑表示承认自己独立地位的命令却并没有正面回应,虽然心意已决但面子上的问题还是要考虑一下的。不管怎么说,宣武军最终拉开了反击的序幕,张全义与方不凡进攻的脚步被迟滞下来。

另一方面的凤翔城,赵忆丛与郑注的战斗却已经进行到了尾声。所谓闻名不如见面,对于赵忆丛的威名郑注是如雷贯耳了,但是真正面对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却真的不易承受。本来处于攻守处于僵持阶段的战事不过两天就产生了变化,形势无法逆止的倒向了光州军一侧。

第一日,光州军就曾多次攻上城头并且造成城墙的大面积崩塌。第二日,士气更旺的光州军甚至杀入了城中,城门附近的街道都变成了战场。虽然最终郑注还是消灭了这股敌人并连夜修理城墙,但人心却无法挽回了。

第三日,光州军再次发动了猛攻,这次首先出战的并不是前一段日子始终冲杀在前的太平军,而是身着重甲势若奔雷的横行军团。这只部队一出场守城方就变的鸦雀无声,郑注紧咬的嘴唇甚至浸出了血珠,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凤翔再也熬不过今天了,自己最终失去了所有的势力。

多日的攻防战后,守城方的重型防御武器基本已经告罄,虽然还有一些弓箭手不甘心的向下射箭,可是那些箭矢却根本无法射穿横行军团的盔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挥舞着上百斤的巨型狼牙棒不断的轰击城门。

再坚固的城门也抗不住这么永无休止的打击,不足一炷香的时间,一尺多厚的城门就被凿穿,接着窟窿越来越大,等到可以容纳一个人进入的时候横行军团立刻穿门而入自里面打开了城门。郑注的军队并非没有抵抗,可是面对这些刀枪不入的怪物时却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横行军团只用一百人就牢牢挡住了敌人,狼牙棒每次挥舞都会带起一片血雨。

等到后面的光州军源源不断的踏过早被填平的护城河冲进来的时候,战斗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虽然城中还有数万守军却再也掀不起一丝风浪,反抗的斗志随着城门被打破的那一刻就已经离他们而去了,剩下的只有束手待毙或是跪地请降。

赵忆丛跨马入城显得意兴飞扬,眼见当年的目标一个个倒在自己脚下,这种感觉岂是快乐那么简单。“这样你该满意了吧!”侧头向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秋筱雨说话,可是等转过头去却傻眼了,不知什么时候秋筱雨已经消失不见。

“你们谁知道秋姑娘的去向?”赵忆丛急忙向身后紧随的亲卫兵询问。钟奇听到问话勒马从队伍最强方转了回来:“秋姑娘单人独剑向西门冲过去了,好像是在追杀郑注。”

多年的仇人就在眼前,秋筱雨要是能老实呆在自己身边倒是怪事。想起传说中郑注是个身怀绝技的高手,赵忆丛不由有些担心:“你们就让她自己去追击敌人了,也不说派点人过去帮忙?”钟奇僵尸般的脸根本没有一点反应,闷声道:“请大人恕罪,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你身边保护,这种时候怎么能够离开。”

这种死脑筋的人有时还真是让人烦恼,再说什么也没用了,赵忆丛瞪了他一眼猛地拍马向西门冲去。钟奇对这种程度的责怪根本是完全免疫,立刻带着所有的亲卫追了上去。

街面上尚未完全安宁,到处是乱窜的凤翔逃兵和随后追杀的光州军,赵忆丛根本管不了许多一意纵马狂奔,几个跑的慢点的逃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