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罚-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的话外人还以为我们周家小气呢。爹爹不是常说我们周家是镇子上的大户,要时常注意大户人家的身份吗?”
周晓若拿出了周家面子来说事,周婉萍仔细的想了想之后最终还是觉得有道理,她瞪了余少阳一眼,说道:“哼,今天算你走运。”
“好妹妹,大娘刚才就叫我们去内庭吃饭呢,你快去吃饭吧。”周晓若见妹妹罢休了,总算松了一口气,于是又说了道。
“那你呢?”周婉萍问了道。
“我总要先为余先生带路吧。”周晓若说道。
周婉萍想了想。说道:“好吧,那姐姐你快点回来,这坏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正文第六十三章,阆中夺军(1)
第六十三章,阆中夺军(1)
三天后,资中县县城营部转递了一份来自团部的公函,命令刘湘前往阆中督察左哨整编之事。接到命令之后,刘湘派人去将余少阳找来了。这几天左哨的见习队官唐式遵也没走,他正等着这道命令下来之后,跟着刘湘一起返回阆中。
余少阳接到刘湘的通知,就匆匆的从营房来到了镇子上的连部,他虽然升任了连部的训练官和督检官,不过连部目前没有多余的房间,所以自己依然和二排住在山窝里。
这时候虽然四川军队已经整编得差不多了,但是这些经过前清覆灭的老兵们,对那些拗口的称呼还是不习惯,基本上依然保持着原来旧有的称呼。唯一区别,那就是以前四个队官现在变成了三个。
刘湘虽然已经从二支队卸任,不过他依然还住在连部里,对于他这为老上司,连部的人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在后堂押房里,刘湘穿着整齐的少校军装,坐在书桌后面撰写公函的回执。唐式遵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嘴里还叼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卷烟。
“唐大人。”余少阳带着几分礼节向唐式遵问了好。
“哦,余老弟来了,刘大人正在写公文,不如你且稍候片刻。对了,我这里刚好有一包卷烟,今天从县城来的那位送信之人,正好是我的老乡,所以特意从县城里捎带来了。来,你也抽一根。”唐式遵从小板凳上站起身来,掏出了一包卷烟递出了一根给余少阳。
余少阳连连接过,卷烟在这个时代虽然已经不算稀奇了,不过银山镇这个小山镇里面还是不可多得的。如今老一辈的人都喜欢抽旱烟或者水烟,年轻一辈也不像二十一世纪那般有浓厚烟瘾。
他向唐式遵道谢道:“多谢唐大人了。”
唐式遵索性也不在小板凳上坐下来了,他个子比较高,坐在小板凳上怪不舒服的。他背靠在押房的门框上,长长的吐了一口烟圈,然后把自己手中的烟递给了余少阳拿去借火。
“很显然,刘大人这次是要带你一同前往阆中了。阆中离此处很远,而且山区里面交通也不方便。”唐式遵慢悠悠的说了道。
“唐大人,咱们这些当兵除了不会享受,其他什么没尝试过呀?无非就是多走点路,只要鞋底子厚实就可以了嘛。”余少阳说笑道,他借了唐式遵的烟把自己的那根烟点了上,然后把烟还给了唐式遵。
“杨森这个人,怎么说,脾气就点倔。他可是兢兢业业才混到哨官的这个位子上的,所以这次刘大人当阆中去,只怕不会那么简单。”唐式遵仿佛是漫不经心的说了道。
余少阳在二十一世纪读过一些历史书,杨森最传奇的故事还是他有十二位老婆,就连眼前这位未来的第三战区总司令唐式遵,日后因为实力消退,为了巴结杨森还将自己的小妾送给了对方。按照四川速成系军阀系统来说,杨森是1908年考入速成系,还是刘湘的学长。如今刘湘要整顿杨森的军务,杨森不服气那是必然的。
在历史上刘湘解决杨森左哨的问题,最关键的人物还是唐式遵。唐式遵身为左哨见习队官,做为左哨内部的人,给予了刘湘极大的帮助。
所以余少阳自己是不担心这次会出什么问题的,他微微笑了笑,对唐式遵说道:“唐大人,刘大人此行只怕还得仰赖唐大人的协助了。”
唐式遵对于余少阳这番话倒是没怎么多想,他以为余少阳认为自己是左哨的人,自然能做为内应来帮助刘湘。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准备的,自己这个见习队官一直被杨森压着,都他**的三个月,还不见转正,这口气怎么能服?
他微微笑了笑,将抽完的烟蒂丢在地上,用脚踩了踩,却没有再说什么了。
没过多久,刘湘公文写完了。他早就看到余少阳和唐式遵在门口闲聊着,于是站起身来向门外喊了到:“唐大人,你们进来吧。”
唐式遵和余少阳走了进去。
刘湘看了一看余少阳,对他说道:“余少阳,今天晚上我们便出发前往资中县,然后转道去阆中。”
余少阳微微一怔,问道:“刘大人,这么急吗?”
刘湘点了点头,说道:“上面今天派下来的命令很急,在八月中旬之前要解决左哨的问题。九月初的时候,全川会举行一次秋操。”
余少阳想了想,举行全省军队的秋操也能算是一件大事,可是在他记忆里,历史上似乎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呀。而且现在川军的素质很低下,根本就不可能全部协调的进行秋操。不过这些既然不知道,那也就不必去理会了。
他说道:“卑职明白了,刘大人只要吩咐,卑职随时都能上路。”
刘湘说道:“很好,李啸虎今晚也会跟我们一起去,此行我就带了你和他两个人。”
余少阳没有说话了,对于李啸虎要随同一起去,他倒是没有任何意见,只要李啸虎不乱来那就好了。
这时,唐式遵倒是有些不能理解,他说了道:“刘大人,你只带余老弟和李啸虎两个人?万一杨森不遵从指示,刘大人您根本就拿他没办法了。”
刘湘脸色一片镇定自若,说道:“那唐大人,你该不会以为我要率部去攻打左哨吧?如果这事能这么办,上面也不会让我接手了。现在找你们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们具体的意见,该如何解决左哨这件事。”
唐式遵沉思了一下,说道:“刘大人,在下自然会全力以赴帮助刘大人你了。杨森在阆中走马上任这段时间里,其实对下属并不好,经常还会打骂士兵,这一点或许对刘大人会有帮助。”
刘湘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如果杨森不得军心,那一切就好办了。”
唐式遵转而脸色又忧虑了起来,说道:“只是,即便杨森不得军心,但是他好歹在阆中带领左哨已经一两年的时间了,军心不在军威在。更重要的是,杨森虽然对士兵不好,但是对他的几个心腹军官还是很不错的,纵然刘大人你把杨森赶走了,左哨也不会服气的。”
刘湘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他思索了一番,忽然看向了余少阳,于是向他问了道:“余少阳,你怎么看?”
余少阳原本在仔仔细细的听着唐式遵对杨森的分析,刘湘这么一问,他自然不能不回答。自己从二十一世纪来,自然对刘湘解决左哨问题有了解,现在既然刘湘觉得有难题了,自己何不就利用即将发生的历史来说事呢?
他故意沉思了一番,然后说道:“刘大人,刚才唐大人已经说了,杨森虽然不得军心却有不少心腹军官愿意跟随他。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团部让您解决的是左哨部队的问题,而不是左哨军官的问题,故而对杨森或者他的心腹军官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唐式遵听了余少阳这话,觉得有点不对劲,说道:“余老弟,这军官把握着兵权,军官不妥协,手下的士兵怎么会妥协?”
刘湘没有说话,他沉着气,等待着余少阳把话说完。
余少阳微微一笑,说道:“左哨的士兵说白了,与咱们银山镇这边的士兵一样,大部分都是乡巴佬。既然团部是让刘大人解决左哨整编问题,那问题的主体自然是这些士兵了。既然他们是乡巴佬,刘大人完全可以随便恐吓一下,就能将他们吓住。此外,刘大人应该也不会对杨森他们来硬的,毕竟杨森也是哨官,以下犯上会遭到非议。”
刘湘和唐式遵都没说话,只是觉得有些不太明白余少阳的意思。
余少阳看到他们两个人脸色,决定把话说的更通俗一些,道:“刘大人此番去阆中,杨森应该还不知道您是奉了团部的命令去整编左哨,所以刘大人完全可以借口自己升任少校差官,来拜访一下速成系的老学长,借机与他套近乎。与此同时,卑职与唐大人可以暗中策动左哨的士兵们。等到时机成熟,刘大人干脆就把左哨的士兵全部带到资中县来,让杨森和他的心腹手下做一个光棍司令好了。”
这次他所说的是具体执行的方法,刘湘和唐式遵一听就明白了过来。
可是唐式遵还有些疑问,当即问道:“咱们把左哨带到阆中来之后该怎么办?一个军官都没有,万一路上士兵开头逃跑那就坏事了。”
这个年代很多当兵的都是被强行拉近队伍的壮丁,其实他们心里根本就不愿意当兵,尤其阆中的左哨士兵肯定有不少是阆中本地人,让他们背井离乡肯定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前段时间去看世博会,回来之后思路断了,所以断更了一些时日。今天开始恢复更新。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继续支持】
正文第六十四章,阆中夺军(2)
第六十四章,阆中夺军(2)
刘湘脸色有同样的疑虑。不过他比唐式遵更显得城府,所以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
余少阳微微笑了笑,接着说道:“唐大人,先前在下已经说过了,左哨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乡巴佬、土包子,只需要随便编个借口威胁一番,他们绝对不敢造次。更何况刘大人在带着左哨部队跑路的时候,还可以对他们放出消息,现在杨森和其他军官都不在了,左哨各级军官不能空缺,将会从他们当中提拔一些人临时填补空缺。”
唐式遵眼前一亮,不禁笑了起来:“哎呀呀,余老弟说的极是呀。恩威并至,料这些小崽子们也不敢乱来了。”
刘湘总算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余少阳,你说的不错。我们的确可以不用顾虑杨森他们,咱们直接把左哨的部队拉出来就可以了。好,就按照你说的来办,事成之后你与唐大人的功劳我不会忘记的。”
唐式遵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其实他与刘湘的关系就是这样。杨森不重视自己,那么替这个主子卖命自然得不到任何好处。刘湘是很清楚这一点的,所以才刻意强调了功劳这番话。对于这些旧派的军人来说,利益总是首当其冲的。
余少阳心中却另有打算,他之所以愿意跟着刘湘,当然是知道刘湘将是未来的“四川王”。在经过这段时间对这个时代的适应之后,他同样也觉得自己内心之中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欲望,或许就是被这个时代感染了吧。在这个兵灾不断、列强**的历史上,要想活得好,要想振兴中华,总是需要有一个本钱。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的积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哪怕是纵然是为了活得潇洒,有很多女人,有很多钱,也必须奋斗下去。
刘湘在交代了几句之后,让唐式遵和余少阳先回去准备一番,傍晚的时候再到连部来会合,一起乘马车前往资中县。
余少阳忽然犹豫了一下,在告辞之前,带着为难的脸色向刘湘说了道:“刘大人,卑职…………呃,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刘大人勿怪。”
“哦?说说看。”刘湘微微有些愕然,从他与余少阳认识之后,这还是余少阳第一次主动有事相求于自己。
“卑职最近………。。手头有些紧,这即将临走了,希望想刘大人借一些盘缠。他日可从卑职的俸饷里扣还。”余少阳尽量让自己显得吞吞吐吐不好意思一些,这样以来一是可以让自己显得可怜,二是可以让刘湘感到自己是有弱点的。
一个做领袖的,最担心的就是下属能力超过自己却又没有任何欲望。这样的属下在上司眼里是放心不下的,因为上司会觉得这样的人不容易控制,说不定依然还会反了自己都有可能。古代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了,一些帝王原本很勤俭节约,但是手下一些非常能干的臣子却贪得无厌,对于这样的臣子帝王非但没有责怪,相反还默许了。因为臣子喜欢贪,那么用钱就能牢牢的将其抓在手里。
余少阳之所以这个时候向刘湘借钱,一方面是自己确实需要钱用,另外一方面就是故意向刘湘示弱。
刘湘听了余少阳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心里其实很有数,因为这次既然说好让余少阳、李啸虎一同过去阆中,自然是公费包吃包喝包住了,余少阳不是傻蛋,这一点他肯定知道。但是对方既然还开口向自己要盘缠,理所当然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要钱自己花罢了。
不过他却很高兴,余少阳是一个能干人。如果能用钱收买了余少阳,那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当即他哈哈笑了笑,说道:“余少阳,瞧你说的,大家既然是袍泽兄弟,还谈借?”
他说完,转身走到押房最里面的一个柜子前,打开了柜子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小包裹。虽然他自己不是一个有钱人,但是三天前周举人请客吃饭的时候,那些老爷们还是合伙送了一些心意。
刘湘将包裹拿到书桌前打开了来,对余少阳说道:“要多少拿多少吧,你若觉得不够,就全拿去好了。”
余少阳看着包裹里面的东西,银元有十多块,还有一叠厚厚的军用票,这些钱如果拿给一个普通家庭去用,都可以当成是一、两年的开销了。他暗暗赞佩,刘湘果然是大方之人,当即连连道谢道:“刘大人对在下的关照,在下没齿难忘。在下虽然缺钱,但绝用不了这么多,只要三、四块银元就好。”
刘湘笑了笑,抓了八块银元塞到余少阳手里,说道:“拿去吧。”
余少阳没有推辞,只是连声道谢,说了一些誓死不忘刘大人之恩一类的话,然后就告退,离开了连部。
余少阳没有急着回二排营房,他拿着刘湘给自己的钱。到街上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诸如大米、衣服、盐、油等等的东西,将这些东西扛着来到了李大夫的家。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那美*女娟娟很久没去见她了,这次又将远行,既然当初帮了人家,自然好人要做到底了。
来到李大夫家里的时候,因为是正午,李大夫又在午睡。李秀儿在院子里洗中午吃过饭的碗碟,娟娟似乎还在房间里没出来。
当李秀儿看到余少阳扛着一大堆东西走到院子门前时,立刻跑出来帮忙。
“余大哥,你这是……”她知道这些东西应该是给娟娟的,不过娟娟住了自己家里,这些东西日后肯定也是一起用了,所以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哦,这些东西是拿给你家做补用的,我那位朋友住在你这里,只怕还要在多叨扰一段时间,所以这些生活物什自然是不可或缺了。”余少阳呵呵的笑了笑,提着那一大堆东西走进了院子,然后找了一个角落放了下来。
“余大哥,瞧你说的,这才过可几天时间呀。你上次给的钱还没用完呢。”李秀儿连连的说道,搬了一个小凳子给余少阳坐下来。
“这次不一样,我马上要离开镇子去出差一番,可能要一个月多才能回来。”余少阳觉得那小凳子太矮了点,所以就没有坐下来了。“对了,娟娟她人呢?”
李秀儿说道:“娟娟姐姐她刚过罢午火,正在房间里呢,我现在就去叫她吧。”说完,就要转身向院子一侧的厢房走去。
余少阳忽然觉得还是不要见娟娟的为好,儿女情长的东西现在不是自己想要的,当即他说了道:“哦。既然娟娟在休息,那就不要打扰她好了。”
李秀儿又走了回来,她看着余少阳问道:“余大哥,娟娟姐姐最近经常说你,好几次我说我去把你找来,她却又不愿意了,真奇怪哩。”
余少阳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多想什么,他淡然的笑了笑,说道:“哦,是吗?那,娟娟这段时间可有什么麻烦你的事吗?”
李秀儿虽然年龄小,但是她知道余少阳是在委婉探问娟娟这段时间的状况,她开朗的笑着说道:“哪里有呀,娟娟姐姐可好呢,白天陪我一起玩儿,晚上有空还会教我读书识字。有时候晚上太晚了,我就和娟娟姐姐一起睡呢。只不过娟娟姐姐似乎总是不太高兴,每天的脸色都不太好。”
余少阳点了点头,说道:“哦,这样呀。其实娟娟姐姐家里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才会闷闷不乐,还希望秀儿你以后能多陪陪她。”
李秀儿说道:“嗯,我知道了。”
余少阳部打算在多逗留了,于是说道:“好了,秀儿,我还有军务在身,就先告辞了。”
李秀儿点了点头,说道:“嗯,余大哥你这一走要一个多月呀,希望你多保重呀。”
余少阳看着李秀儿天真的样子,心情感到很愉快。
从李秀儿家里出来之后,余少阳就回到了二排营房。他先找到李啸虎,把傍晚到连部集合的事情提前告诉了他。李啸虎还是老样子,纵然余少阳现在升官了,也不见得对他有什么尊敬之处。
自从连部军官重新任命之后,二排的那些兵蛋子对余少阳的敬畏之心越来越浓重。尤其是黄六子、赵武和铁柱这些曾经跟过余少阳一起训练的几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余少阳关系深。走出去都没人再敢欺负了。
至于排长刘定文就更怏了,经过剿匪行动之后,除了从棚长调到了排长,其他什么都没捞到。现在可好,余少阳一下子成了督检官和训练官,虽然不带兵了,官衔上却大大高出了一截。弄的现在刘定文每天都不敢在二排营房里多呆,生怕遇到余少阳尴尬,于是每天他基本上都在三排混迹。
这下午的时间,二排都听说了余少阳和李啸虎要跟刘湘出差,而且一走还是一个多月,每个人都忍不住在猜测他们究竟要去做啥子。这些士兵也是闲其无聊,没事随便找个话痨子侃侃,反正余少阳他们出差与自己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黄六子自诩与余少阳关系最好,跑到正在收拾行装的余少阳跟前,笑嘻嘻的问了道:“余大人,您这是要和刘大人去办什么差事啥?有啥子油水,余大人可别忘记弟兄了撒。”
“六子,你小子还真是油腔滑调呢。”余少阳呵呵的笑着说道。
这时,杨老头也凑了过来。
“余大少,刘大人现在不是队官了,上面给他安排啥子少校差官,这是做嘛的?”杨老头一边捞了捞自己头上那条干枯的辫子,一边问了道。
余少阳回过头来看了杨老头一眼,故作生气的说道:“你这老头子,这公务既然与你们没关系,刘大人自然不希望你们多问了。你这都一把年纪了,胡子都能当扇子了,这点把子道理都不知晓撒?”
杨老头干巴巴的笑了笑,讨了一个没趣。
那赵武和铁柱见黄六子、杨老头都跑过来跟余少阳蹭话,自然也不落后,立刻也跑了过来。不过赵武却别杨老头和黄六子聪明,他一把挤开了黄六子,露出了一副真诚的摸样,对余少阳说道:“余大人,您这一走,咱弟兄们肯定会想你的撒,一个多月呀,这要咱们怎么等?要说余大人您在队上的时候,咱弟兄们不但没人敢欺负,还能吃肉喝酒。这一个月咱们看来得喝西北风了撒。”
余少阳哼哼的笑了笑,放下手中的包裹,在赵武肩膀上拍了拍,说道:“赵武,你小子还真是会耍嘴皮子,被黄六子还滑舌头。”
赵武不知道余少阳是在责备自己还是在开玩笑,连连的憨笑道:“余大人,您瞧您,咱这说的是真心话撒。”
余少阳叹了一口气,这次他跟着刘湘去阆中,顺利解决左哨的事情之后,想必刘湘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左哨的哨官。到时候不必多说,他自己肯定会被刘湘调到左哨去任职。他好不容易在二排培养了几个亲信,日后该这些人该何去何从真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他认为大家总算是相识一场,如果这些人当中有侥幸升官发财的,这份关系势必还是要攀攀旧的。当即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下午买东西剩下来的几块银元,在手里抛了抛,说道:“弟兄们,既然你们都叫我大人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们想吃肉想喝酒自然不能亏待了。这些钱你们就拿去吧。”
他说完,将那几个银元给黄六子、杨老头、赵武和铁柱四个人一人分了一个。
杨老头等人见了白花花的银元,顿时都喜出望外,连连的向余少阳道谢,诸如“余大少果然爽快之人”、“咱弟兄们跟定余大人”之类的话,再次响彻不绝。
余少阳对他们说道:“好了,既然大家兄弟,苟富贵、勿相忘,过段时间我办完差事回来了,在和你们好好喝上一盅。”
正文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
当天傍晚,余少阳和李啸虎换上了洗干净的新式军装,各自带着那把毛瑟手枪以及一些行囊,来到了镇子上的连部。如今正是夏季,天色暗的也比较晚。连部门口早就准备好了两辆马车,一辆是县城哨部派下来的,还有一辆是从银山镇雇来的。
刘湘和唐式遵早就打点好了一切,随时准备上路。在余少阳和李啸虎到来之后,刘湘先让他们到连部吃饭,因为今晚将会直达县城,中途不会再有机会吃东西了。
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之后,一行人便开始上路了。
有了交通工具的辅助,自然不想以前徒步行进那么困难,用了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一行人就来到了县城。
到县城之后,刘湘带着余少阳、唐式遵、李啸虎等人直接来到了哨部。这一晚他们便在哨部休息了,不过在刚刚安顿好落脚之后,刘湘单独去见了一下前哨哨官李元清,当了后半夜的时候才返回来休息。可想而知,刘湘与李元清这一对老熟人是在商量一些大事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又在县城赶了火车,去了成都。
来到这个时代,余少阳还是第一次坐火车,不过即便是旧式的火车也比二十一世纪的火车要舒坦许多。毕竟现在人口没有二十一世纪那么爆满,整个火车上的空间很充足。
在火车上,余少阳原本有些犯困,反正百无聊赖,正想要打瞌睡。
这时,坐在对面的刘湘忽然开口说话了:“成都现在的情况有点乱,下车之后我们就不要多作停留,直接就赚车去往阆中。”
余少阳一下提起了精神,不禁好好思考了一番刘湘的话。成都现在乱?四川两个军政府不是在年初的时候就合并了吗?**党、立宪派、资产阶级不是已经融合了吗?
一旁的唐式遵倒也有些疑惑,而李啸虎对这些事则根本就不关心。
刘湘看了余少阳和唐式遵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昨晚我与李哨官聊了很久,其中就聊到眼下的时局。川西那边爆发了民乱,藏人和山匪乱成一锅粥了,川督尹昌恒已经被北京政府委任为川西招讨使,月初的时候已经带兵去川西镇压民乱了。”
余少阳经刘湘这一点,总算想起来了,1912年夏天川西暴*的确有这回事。在民国时期川西就是指西藏,当时四川和西藏一部分是联合在一起的行省。不过历史也并没有记载因为这件事而让成都闹什么乱子呀?
唐式遵忽然缓缓点了点头,意味深远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呀呀,我就知道合两个军政府就这样大大咧咧的合并起来不是一件好事。现在尹昌恒都督走了,军政府那边肯定不少人都争着要接任这个位子了,所有势力、政派只怕闹得厉害喽。”
余少阳听唐式遵这么说,倒是立刻明朗起来。四川在辛亥**爆发之后,一开始是存在两个政府,以成都为主要根据地的大汉军政府,是代表地主和旧军阀的利益;而在以重庆为根据地的蜀军军政府,则是原四川新军和**党把持着的。
两个军政府最初都是相互敌对,意图武力统一四川。不过后来经过四川各方的调解,两个军政府就走上和谈的道路,最终决定和平解决四川统一问题。两个军政府合并之后,由原大汉军政府督军尹昌恒出任督军,而原蜀军军政府督军张培爵为副都督,两个军政府各自代表的利益政治团体,则分别在新政府里担任要职。
新的四川军政府原本就是一个不和谐政府,好几房的势力混迹在这里,各有各的打算,每一方都想坐大。现在尹昌恒带兵去川西了,成都这边自然是各个势力蠢蠢欲动,无论是君宪派还是**党,就连那些资产阶级士绅都希望自己这边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余少阳其实对尹昌恒这个都督还是很有好感的,1911年辛亥**爆发,汉民族对满族压抑几百年的仇恨爆发了出来,当时**军在攻打成都的时候,扬言是屠尽城中所有满人,因此戍卫成都的满族军队拼死顽抗,绝不投降。当时就是尹昌恒很明智也很识时务,立刻跑到成都调和,并且把满族几个大人物护送出去了。
唐式遵忽然又向刘湘问了道:“刘大人,那眼下军政府的都督是谁来做?”
刘湘呵呵的笑了笑,说道:“只怕你们都想不到,北京方面既没有让同盟会的人来接替,也没有让君宪派的人来接替,北京选了一个中间人,让胡景伊胡军镇代理都督一职。”
唐式遵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胡军镇的话,那我就放心了,不管是什么政派的人,我打心底都不喜欢,什么玩意嘛。”
余少阳一言不发,胡景伊在四川两个军政府合并之后,被委任为四川五个师的总军团长,这个人表面上看的确与哪一放都不沾边,可是实际上这人是袁世凯的爪牙。要不然北京政府也不会让胡景伊来担任川督了。
刘湘脸色恢复了严肃,说道:“咱们第一镇………哦,不对,现在该称呼为第一师了。咱们第一师师长周骏周大人,与胡军镇是老同学呢,所以名义上咱们还是得向着胡军镇。如今胡军镇刚刚接任代理川督一职不久,成都那边还吵的厉害,我们最好不要惹上是非。”
唐式遵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自然知道了。”
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并不是很快,资中县到成都原本不过几百里的距离,却到了下午的时候才到达。下车之后,刘湘没有让其他人出站,直接在火车站站内吃了点东西,然后等待去往遂宁的火车。
驻扎在遂宁的后哨,现在则改编为第一师第三团第三营(第二标合并之后成为第三团)。第三营目前的编制还没满,就等着杨森的左哨拆散了过来,填补到了第三营的麾下。并且第三团团长周道刚已经给第三营下达了指示,当刘湘到达遂宁的时候,尽量配合刘湘办差。
从成都到遂宁的火车是凌晨的时候到站,下车之后第三营并没有派人来接待,刘湘只好带着余少阳、唐式遵和李啸虎等人在火车站内过了一宿。在这个年代穿军装的就是一种特权的象征,在乡下可以吃饭不给钱,在城里坐火车甚至还不用买票。更重要的是,这身军装在身,小偷小流氓都不敢来骚扰,所以纵然他们睡在火车站也没人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