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海贼-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看了其它人,而是记错了岳飞开弓的记录,对于他是大宋最强的弓手,还是没有记错。

杨再兴也吓了一跳,他要说也力气不小,能开三石强弓,自觉已经相当厉害了。可没有想到这个岳飞居然能用五石弓。那可是堪比床子弩地力量了呀!单凭这么一点,他便自知不是岳飞的对手。更是不敢再对这个岳飞有丝毫轻视,能开五石弓,那胳膊要多粗才行呀!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满脸胡茬,五大三粗的猛汉形象。

“你说的可都是真地?你家兄长真能开五石强弓吗?”杨再兴再次确认一下,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那是当然了,我岂能骗你呢?不过我兄长虽然能开得五石弓,但并不常用,他说他用五石弓,至多也就是能放三箭,再多便不行了,所以他一般用地都是三石弓,这样可以连续放个百箭以上没有问题,他还说一旦到战时,三石弓运用更是自如一些,可以更多的杀伤敌方!”

原来如此呀!看来岳飞虽然力大,但也还是一个人,不是神,五石弓虽猛,但也不能多用,他说的不错,一旦到战时,还是最趁手的兵器好用,即便如此,能拿着三石弓连续射几百箭也是已经相当了不得地武力了,杨再兴自认他使出浑身力气,拿着三石弓也不过就能开几十箭而已,还是比着岳飞有很大差距。

岳母看他们已经比试完之后,便招手让岳翻过来,交给他一些铜钱,让他去买些酒肉来,要款待一下徐毅他们。

徐毅出言拦下岳翻说到:“这次我们过来,也带了一些肉食,岳兄弟只须少打一些酒水便是了,不要破费才行!今天我们便叨扰伯母了!”

经过这两次探访之后,岳母看徐毅也是一个好人,又对小孙儿这么好,便也不当他是外人了,接过了徐毅他们送来的肉食,招呼了儿媳妇刘氏,两个人到厨房里面忙活了起来,两个人都是麻利人,在岳翻打酒回来之后,已经弄出了几个菜,端到院子之中,摆上桌子板凳,让徐毅他们入座,就在院子里面吃喝了起来。

岳母作为一家之长坐在上手作陪,而刘氏却坚决不肯入座,而是打了一点饭菜,要带岳云回屋中去吃,岳云赖在徐毅身边不肯离开,最后在徐毅的劝说下,将岳云留下,自己回了屋中,很守妇道,让徐毅同样颇为敬佩。

也许是天生的缘分,小岳云就是和徐毅对脾气,也不去奶奶身边,就一直赖在徐毅身边讨吃讨喝,让徐毅忙得不亦乐乎,可却很高兴,一直琢磨着我可是也算个牛人了呀,连岳云都让我喂他吃过饭,哈哈!

岳母起初还担心岳云扰了徐毅,叫了岳云几次,可也没有效果,又看到徐毅对岳云的样子,也就放心了下来,让岳云跟着徐毅吃饭去了。

“徐公子,老身一直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上次你离开之后,汤阴知县便前来我家抚慰,重修了我们的院墙,还要为他们翻盖房屋,后来被我拒绝了,我想一定应该是公子你所做的事情吧!”吃饭地时候岳母对徐毅问道。

徐毅一听立即否认,耍赖道:“没有呀!我只是南方地一个商人,怎么可能认识这里的知县大人呢?你们说是吧!我想肯定是这里地知县大人听说了岳兄弟的事情,所以才会前来慰问的吧,我可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嘿嘿!”他猛对杨再兴和李波二人使眼色。

李波早就知道徐毅不是那种喜欢让人承情的人,立即点头作证:“不错不错,我们掌柜的上次离开之后,便带我们前去了磁州,并未去找这里的官衙!来岳兄弟,咱们喝酒!”

杨再兴也明白了徐毅的意思,于是也赶紧附和:“是呀是呀,我们上次离开便朝磁州去了,没有在这里耽搁什么!”

岳母这就有些奇怪了,上次知县过来,话语之中便暗中透露有贵人指示他要照顾岳家的,不是这个徐公子,那又会有什么人呢?

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渡

岳翻对于徐毅的身份也很是好奇,所以一边向徐毅他们三人敬酒,一边问起了徐毅:“徐大哥,你是一个商人,可杨大哥和李大哥却有这么好的身手,而且我看你也应该有功夫在身,难道当商人现在也很危险吗?非要要用这么好的身手的家将随护才能行商不成,我看你们都这么好的本事,何不也去投军报效朝廷呢?非要做这个商人不成?”

徐毅看岳翻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岳母也在看着他似乎很想知道他的想法,于是淡然一笑答道:“李波兄弟和再兴兄弟都是我的弟兄,并非什么家将,本次我过来北方之后才知道,这里是何等的不平静,幸好有他们随行,我才能顺利办完事情,现在行商确实也不怎么安全呀!至于你说的我们有功夫在身,应该投效朝廷,我是这么看待的,人各有志,有的时候不见得非要投军当兵才能报效国家,商者同样也在为国家效力,并无什么不好,大家的吃喝用度,除了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等物以外,哪一样不是商者的功劳?商者东奔西走,将各地特产贩运至全国,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国家的开支也大部是由商者缴纳的税金所供,咱们大宋没有了商者,恐怕早已无法正常运作了,所以我们虽没有投军,但并不见得就没有为国效力,不知我的回答你可满意?”

岳翻对徐毅说的话似懂非懂,挠着头琢磨。一旁杨再兴则说到:“我们掌柜地说的不错,习武虽好,但也要用于正途,不见得就一定要从军才能为国效力,我们掌柜的虽然为商,可做的事情却连官府都不见得就做到了,他一路行来,看到咱们这里饥民遍地,沿途不知道收容赈济了多少难民。而官府又做了多少呢?我不但没有听说咱们这里的官府收容赈济难民,反倒将他们视为洪水猛兽,不是驱逐,就是屠杀,那些当兵的呢?难道他们就为国效力了吗?我们这次从磁州回来路上。便碰到了一营兵马,说是咱们大宋的兵马,却并没有行为国效力之事,而是欺压难民。甚至以剿匪为名屠杀难民。杀良冒功,如果不是我们掌柜的急智,恐怕连我们都被他们全部杀掉,夺去了我们的货物。提着我们地人头去邀功请赏去了!如果当兵像他们这样的话,杨某宁愿跟着我们掌柜的行商,也不愿去当这样的兵!”说到后来,杨再兴不由捏起了拳头,一脸愤恨。测试文字水印2。

李波没有说话,只是坐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徐毅和杨再兴所说。

岳翻一听也是大怒。一拍桌子怒道:“居然还有这等事情?难道他们这些当兵的就这么无法无天了吗?如若这样地话。那我兄长前去投军,岂不是就要于他们同流合污不成?这可不行。婶婶,干脆你写封信,还是让我兄长回来好了,如果按早徐大哥他们所说,我看这兵不当也罢!”

岳母听了他们的话后,也是一脸忧色,这种事情她也听说过,而且也见到了官府和官兵、豪门大户是如何对待这些难民的,可她认为,好男儿学会文武艺,终究还是要买于帝王家的,不让岳飞从军?她觉得不行,但还是对徐毅地见解很是佩服,也更觉得这个徐公子当是一个相当不错地好人了。

徐毅看到岳母沉默不语,于是劝慰这个岳翻道:“虽然话是如此,但我刚才就说了,人各有志,虽然当今官府之中还有一些官兵确实劣迹斑斑,但咱们大宋军中也不见得都是如此之人,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军,我想以岳兄弟的人品,即便从军,也只能是做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绝不会同那些无良的人同流合污地,也只有像岳兄弟那样的人当了将军,才能保得我们大宋不受外藩欺辱,这个事情你不必担心,否则的话,我也不会千里迢迢的跑到这里,想见上岳兄弟一面了!”

听完徐毅的话之后,岳翻才算是有些释然了,只要他的兄长不同那些人一样就行,凭着他的本事,当个将军还是应该很轻松地!而上手坐地岳母也露出了笑容,看来这个徐公子,对自己的儿子还真是了解呀!他说没有见过岳飞,那他又如何如此笃定地认为自己儿子就不是那种人呢?岳母还真是有些想不通这个事情。

饭后徐毅辞别了岳母还有那个对他恋恋不舍的小岳云,带着李波杨再兴两人离开了孝悌村,一直走出了很远之后,还能看到岳翻牵着的小岳云站在村口对他挥手,徐毅心里面颇不好受。

吃饭的时候,岳母看徐毅这么和岳云合得来,而且还如此喜爱岳云,很是感动,言语之中有念头将岳云认到徐毅跟前,当他的义子,可被徐毅婉言谢绝了,他的理由很是充分,就是他只是一个商人,而岳飞以后定能成大事,当上大官的,如果让岳云认到他跟前做义子的话,难免会辱没了岳家,这个事情万万不可,岳云能叫他一声伯伯,他便已经非常满足了,岳母看他坚决,也便不再强求。

其实徐毅不是不想认岳云,而是实在不敢,他的身份他自己清楚,生怕以后因为自己的身份给岳飞,岳云他们一生清白,留下一点污迹,让一些奸臣抓住岳飞的短处陷害于他,他现在甚至想找个机会,先找到那个秦桧,将他做掉,省得以后他去陷害岳飞,可他也明白目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莫说他现在不好去杀秦桧,即便能杀他,现在也找不到杀他的理由,毕竟秦桧的变节也是在被金人俘去之后,现在怎么说他也还算是一个忠臣吧!而且北宋灭亡之后,即便他现在做掉了秦桧,恐怕金人还是会弄出新的秦桧出来,靠他杀,是怎么也杀不绝的!

离开孝悌村之后,杨再兴也辞别徐毅离开了一阵,回了一趟他的故居老家,凭借着他的人缘将他一些从小的朋友找了过来,投于徐毅手下,北方人本来就有好武之风,自古便有北方出武将,南方出才子之说,虽然同为宋人,可北方的宋人比起南方的宋人,还是要强悍一些,特别是汤阴一代,民风更是彪悍,许多老百姓都喜欢习武健身,所以杨再兴跑这一趟,找过来的十几个弟兄们也都各个身体强健,孔武有力,而且各个都有一身不俗的功夫,比起徐毅身边带的这些贴身护卫,丝毫不差什么,而且基本功更要扎实许多,让徐毅大大的又高兴了一番,也冲淡了因为离别小岳云时候的那种忧烦感觉。

人各有命,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一个人便轻易能改变的,以后的路还很长,还是走一步说一步好了!只要他现在多多寄存力量,实在不行的话,到了赵构小儿还有秦桧老贼想要谋害岳家的时候,他大不了带上弟兄们去把岳家父子劫出来算了!反正现在他还不能做什么事情!徐毅并不是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很快便看开了这个事情。

众人离开汤阴之后,没有再做耽搁,一路朝黄河渡口也就是郑州一带赶路,路上因为他们人数不少,虽然行的慢一些,倒也没有再受到小股流寇的袭扰,即便出现几个不长眼的家伙出来劫路,也马上被高俊或者杨再兴等人轻松解决,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威胁。

黄河渡口一片繁忙之色,因为这个时代黄河上没有桥梁可以通行,过往黄河全部都靠两岸的渡船摆渡,所以黄河两岸的摆渡业还是颇为发达的,靠着这种摆渡业,也养活了不少百姓,并在这里自发形成了一个集镇,就叫做渡口镇,像黄河两岸的这样的渡口集镇,还有许多没有它们的话,真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了。

当他们到了渡口镇之后,众人便停了下来,而且徐毅当初和那些武安的铁商商议的就是在这里进行交货,所以在这里必须要留下人员负责此事,他叫来了陪同他回来的李柏,问他这里可有李家的生意,李柏回答说这里倒没有李家什么生意,不过李家因为南北生意往来的缘故,在这里还是有一些人手和熟人的,连渡船他们都有几条,听他这么说,徐毅也就放心了下来。

他和李波等人商议了一下之后,决定在这里留下几个机灵踏实的弟兄,去镇上租下一处不小的院落专门负责接货中转之事,通过一路的观察之后,徐毅最终选择了谢斌留下负责此事,还找到了雷通,请他安排了两个忠厚的徒弟也留在这里,专司验货一职,以免铁商供给的钢铁夹杂不够成色之物,这种事情不得不防,徐毅的弟兄中可没有这样的人才,雷通点头应下,挑出了两个贴心的徒弟留了下来,算是解决了徐毅的这个问题。

安排好了这个事情之后,徐毅才带众人登船,朝黄河南岸驶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武经总要

众人渡过了黄河在南岸登岸之后,徐毅打算转入水路,一路乘坐漕船经汴梁直入汴河南下,这样可以减少许多麻烦,速度也要比走旱路快上一些,这么多人中有不少是老弱妇幼,旱路走起来很是辛苦。

正当李柏去安排雇请漕船的时候,高俊找到了徐毅,对他请示说想离开一下,回头再到杭州找他,徐毅一惊,以为他心生变故了,于是赶紧问他有何事,非要离开呢?

“掌柜的放心,高俊既然已经跟随了您,便绝无再反悔之意,只是家母等人因我之事,前往了颖昌投亲避难,总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高俊不孝,没能让他们享过什么福,还因我冲动,险受株连,这次如果我前去南方,不知道何时才能回转再见上他们一面,所以我想绕道颖昌,去探望一下他们,也顺便安置一下他们以后的生活,等这些事情忙完之后,便立即前往杭州找您的效命!”高俊解释到。

徐毅一拍脑袋叫道:“看我,天天不知道都忙些什么事情,居然将如此大事都给忘记了,该打,实在该打!这个事情我也已经有了安排,你这次所犯的事情也是不小,恐怕正在受官府通缉,这里毕竟离你们临漳不远,万一让官府知道了你的家人就在颖昌的话,恐怕会危及你家人的安全,为人子女者,当孝字为先,说什么也不能把他们丢在颖昌才是,你只管去颖昌好了。带上一些弟兄将你家人全部接走,不要停留,赶到应天府渡口与我会合,咱们一同前往南方,我定当将你家人视为自己亲人,绝对不能让他们受一点委屈,高兄看这样可好?”

看到徐毅原来已经为他考虑好了自己家人的事情,高俊好生感动,赶紧躬身称谢。徐毅拉着他地手说到:“高兄不必客气,你我都是自家兄弟,何须这么称谢呢?本来我应该亲自前去颖昌走上一趟,可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到汴梁处理一下,就有劳高兄自家去走这么一趟了。替我对你家人问好,我们在应天会合好了!我可说好了,咱们可是不见不散!”

高俊躬身应命,带了几个弟兄离开。朝颖昌而去。而徐毅则安排了雷通还有那些工匠们还有那些高俊手下的弟兄分乘数条雇来的漕船,又派了几个随行手下陪同他们先行离开,前往扬州找葛雷,让葛雷安排他们出海会独龙岛安置。测试文字水印5。

而他自己只留下了李波大牛还有杨再兴等几个人在身边。由李柏陪同,继续走旱路朝汴梁行去,李波戏问徐毅,是不是想要再去会会那个传说中美艳绝伦的李师师,结果被徐毅还以了一个大白眼,虽然徐毅不得不承认那个李师师给他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但他却一点也谈不上对她有什么感觉。那次会面。他也只是当成一个人生的插曲,过去便过去了。天下美貌女子多了去了,可他现在有了迎春等人之后,早已没有了想继续猎艳的念头了,他毕竟来与未来,一夫一妻制在他心中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可来了这里之后,却阴差阳错地连续娶了四个夫人,再收下去的话,岂不成了种马乎?所以对于李师师而言,他只不过是纯粹的欣赏而已,所以他也不管自己给李师师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她又如何作想,反正他是没有打算跟他的便宜老丈人赵佶老儿去争女人的。

郑州地黄河渡口离汴梁也就是百十多里路的样子,而且这里的官道发达,修整的相当不错,一路经过中牟便进入到了汴梁郊区,虽然他们走地不快,但也总共用时半天便看到了宏伟地东京汴梁。

这次徐毅他们学乖了,早早便收起了兵器,下马徒步从东门进入到了汴梁城中,虽然北方饥民遍布,一片民不聊生的模样,可东京汴梁这里却还是一片歌舞升平,一派浮华的景色,丝毫看不出这里的人们有什么不足,甚至连个乞丐都难以见到,生于此间之人,是绝对感受不到外面地那种凄凉的,虽然已经来过了这里一次,可众人还是不禁为汴梁的繁华有一种想要倾叹的感觉,这里简直比起他们路过的北方一代就是两个天地。

不管他们有什么感想,大徐毅还是没有想要驻留这里的欲望,带着众人直奔济王府而去,路上只是有些奇怪,这次过来怎么看都觉得汴梁似乎更加浮华了一些,路上行人也都多有面带喜色,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事情可高兴的。

王府还是一片平静之色,不过好在这次门前总是出现了一顶小轿,毫不张扬地停在王府大门一侧,看来王府今日有客来访,徐毅来到大门前面,对门口地侍卫笑道:“诸位可还认得徐某吗?”

侍卫早已看到徐毅一行,正在观望,当他来到门前之后,侍卫也都认出了徐毅,知道他是王爷的好友,所以不敢怠慢,赶紧躬身相迎,有人过去接下了他们地马匹,将徐毅等人让入了大门,在门房暂时休息,并有人奉上茶水,对待徐毅甚为客气。

侍卫们不敢耽搁,立即有人直奔后院通禀济王徐毅来访的消息,徐毅也没有等上多久,便见到还是那个张虎,快步从府内走出,见到徐毅之后,十分客气的对他请安问候,并将徐毅引入内堂,而李波杨再兴等人自有人给予接待照顾,不用他来操心。

“徐公子这么快便回来了,王爷很是高兴,只因今天王爷刚好有客人来访,不能亲自出来接您,所以才让标下前来迎接公子!”张虎在走向后院的路上客气的和徐毅解释到。

“在下不过一介布衣之人,岂敢让王爷亲自来接呢,就连张兄来接在下,都已经让徐某受宠若惊了!”徐毅笑道。

“公子客气了,上次王爷在您走后,便对我特意嘱咐过在下,以公子之才,一定要在下对公子特别尊重才行,这段时间,王爷还是会经常念叨起你!”张虎一本正经的说到。

“哦?王爷这么说过吗?我看王爷应该是谬赞了在下了吧!”徐毅对于这个济王对自己的看重也深为感激。

两个人边说边走,不多时便到了赵栩读书习武的后院之中,因为赵栩和徐毅关系匪浅的缘故,张虎直接便将徐毅让入到了赵栩的书房之中,并招人送来了香茗请他饮用,而张虎也不陪他,转回到了赵栩那里。

徐毅对于赵栩这间书房也算是熟悉了,依着他和赵栩的关系,也不拘束,稍坐片刻之后,便又开始在赵栩的书架上浏览了起来,随意一看之后,徐毅便看到赵栩送给他的那套梦溪笔谈赵栩已经又重新弄来了一套,看来皇家的人员办事就是方便呀!

这么随便看过了书架之后,徐毅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书架一侧的一套图书上面,他搬下一看,立即嘴角又露出了笑意,皇家就是皇家,真是好书成堆呀!这套书封面上大书了《武经总要》四个大字徐毅虽然从未看过此书,但多少也对此书的名字有点印象,好像此书也是宋朝人所著,至于什么人什么年代所著的他便不知道了,他毫不客气的将这套书从书架上搬下来,取出第一本翻看了起来,一看之下,他更是乐开了花了,一直一来,他总想找一些兵书观看一下,可找来找去,也只是找到了几本文言文的孙子兵法之类的书,里面的用语十分简洁,甚至可以说用晦涩难懂形容,他死啃了一番之后,所获并不是太多,可这套《武经总要》便不同了,从题解上来看,徐毅知道了此书乃宋仁宗时期的曾公亮和丁度二人所著,其中被分为了前后两集,每集又分为二十卷。

前集主要是军事制度、军事组织、选将用兵、阵法、山川地理等军事理论和规则,后集里面涵盖的更广,关于军事理论方面收录涵盖了包括孙子等七部兵书,被汇总为武经七书,其中包括了著书者对这些兵书的注解,看起来便方便很多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宋代的武学大百科全书,是宋代武学的必修之课,有了这本书打底之后,徐毅便算是也能在军事方面入门了,于是徐毅也顾不得再管这里是不是他的书房,趴在桌子上便翻看了起来,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赵栩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四十卷书摞起来也是一大摞,岂是他一时半会儿可以翻阅完的,他只是没本都大致翻一个题头便略过放在一边,接着翻阅下本,到后来他简直就要拍着大腿叫好起来,因为这套书的后部居然收录了大量的兵器方面的介绍,从弓弩到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而且还记载有各种防护用具以及攻城守城器械,最为难得的就是这套书中不但有文字介绍,而且还配了大量的插图进行图解,内容十分翔实,简直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武学教科书。

徐毅不等翻完,便已经在心中定下了这套书了,暗下决心,不得此书绝不离开济王府!

第二百九十三章 忠良

正当徐毅趴在赵栩的书桌上翻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张虎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徐毅正在翻看济王的书籍,也不以为意,反正济王自己都不管徐毅看他的藏书,还大手笔的送给他一套梦溪笔谈,他现在看看又能如何呢?

徐毅一看到张虎进来,赶紧将这套武经总要合起,收在一起码放在了桌案上面,笑着道歉到:“又让张兄见笑了,我这可又是逾越了,只是我这个人不喜欢独坐,闲着没有只好翻些书看,还请张兄原谅则个!”

张虎也赶紧笑道:“王爷总说公子大才,想必公子定是看过不少奇书,才能有如此眼光,王爷尚不管公子在他书房翻书,我一个侍卫岂能管得了这个事情呢?没事,公子不必客气!对了,刚才王爷吩咐在下过来有请公子到他客厅之中,说要给公子引荐一个朋友,还请公子移步随我前去吧!”

徐毅有些奇怪,按说他是一介布衣之人,虽然和赵栩相处的还不错,但赵栩却从来未给他引荐过什么人呀!只是不知道今天赵栩一反常态的要给他介绍一个朋友认识,又能是谁呢?于是他恋恋不舍的看了一下案上码放的那套《武经总要》之后,跟着张虎离开了赵栩的书房。

在张虎的引领下,他们很快便绕过了一进院落,来到了前面的会客厅中,听闻张虎禀报之后,赵栩急急从厅中迎了出来。看到徐毅之后,一把拉住徐毅的手腕笑道:“徐兄可算是回来了,我还担心你这次回去杭州不会再来我这里呢!这下好,你来了就好,等一下我们再聊你地事情,我先引荐你见一个人!”说着便拉着他进了会客厅中。

徐毅连寒暄的机会都没有便被他拉到了厅中,迎面便看到了一个身穿官服三十来岁的男子站在厅中迎候他们,看到赵栩进来后,赶紧低头施礼。

“张大人不必客气。我来给你引荐一下,这位便是我对你说起的那位高人,我所说的事情,并非我一人所想,而是基本上都是他为我分析出来的。呵呵!这位是杭州船商徐毅,徐公子,这位是张所张少府,你们来认识一下吧!”赵栩为他们引荐到。

徐毅弄不清楚这个少府到底是做什么的。又是几品官。可看他穿戴,应该不是品序很高的官员,而且他对张所这个名字也甚感陌生,印象中在他所看过的书中。测试文字水印7。似乎没有这个人物出现,但还是非常客气地躬身抱拳道:“在下徐毅,见过张大人!”

这个叫张所的官员也赶紧回礼说到:“徐公子客气了,张某早听济王说起过你,只是今日才得以见到徐公子,实在是张某三生有幸!”

二人寒暄之后,赵栩让他们坐下。他开口说到:“你们二人也都认识过了。我们还是接着说刚才的话题好了,不知道徐兄可曾听说了燕京那边的事情了吗?”

徐毅一愣。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赶路,没有怎么留意那边的事情,燕京怎么了?可念头一转还是想到了一些事情,于是便摇头说到:“草民这些天一直在路上行走,没有怎么留意那边地事情,今天刚到汴梁,不敢停歇,便匆匆赶到了王爷这里,并未听说燕京那边发生什么事情,但既然王爷提起这个事情,我猜该不是金人已经将燕京交还给我大宋了吧!”

赵栩闻听连连点头道:“徐兄果真是料事如神,不曾听说,便能料到燕京所发生的事情,你说的一点不错,前两日消息刚刚传回京城,金人已经从燕京等地退兵,将燕京等地已经交还了大宋,童贯等人已经接收了燕京等地,而且童贯还派人送回京都一个复燕奏,现在京城之中都在议论此事,正要为童贯等人庆功呢!”赵栩虽然这么说,但脸上却并无一点喜色可言。

徐毅苦笑望了一下赵栩,这早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在离开汴梁之前,他便给赵栩说过,燕京等地金人肯定很快便会交还给大宋,至于大宋接收过来,能得到什么好处,那就实在是不好说了!可他没有说话,因为这里毕竟还有一个张所在座,他不能再和以前那样,在赵栩面前畅所欲言了。

赵栩看徐毅苦笑不言,于是接着说到:“张大人,不由你不相信,一个多月以前,徐公子离开京都地时候,便早已对我断言,燕京等地金人将很快交还给我们大宋,此事果真被他料到,几乎是分毫不差,我又怎么能不吃惊呢?”

这个张所听完赵栩地话之后,脸上露出微微的惊诧之色,扭头又打量了一番徐毅,拱手赞道:“原来徐公子对时局把握居然如此清楚,厉害,果真厉害!不过张某有一个问题,徐公子不知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赵栩抢先说到:“徐兄有话可以直言,张大人和我交往时间也已经不短,他有许多见解还是和你不谋而合的,不妨说说好了!”

看到赵栩对这个张所很是信任,而且听他说张所有许多意见和自己的看法相似,这边说明此人也绝非一般那种浑浑噩噩地文人,徐毅对赵栩和这个张大人拱手说到:“既然王爷让我说,那我便说一下我的拙见好了,不对之处望二位给在下指正!对于这次收回燕京等地,依我只见,不见得就是好事,金人残暴,如果我料想不错的话,燕云等地虽然交还了大宋,恐怕在他们离去的时候也早已是劫掠一空了,留给我们的也不过是个空空如也的空城罢了,而之所以当前金人会将燕京交还给我们,恐怕不是金人不想要,而是他们还需时间,先彻底解决辽国的事情,那天祚帝一天不死,他们金人便一天不会放弃对他地追杀,此次他们是要对耶律家族赶尽杀绝不可了,所以他们在获取了大宋地岁贡之后,暂时放弃了燕京一代,这是要做出一种姿态,表示两国现在还是盟友的关系,也算是遵守了盟约,可我怕金人一旦清除了耶律家族之后,恐怕宋金两国地联盟关系也就结束了,下一步他们金人该如何动作,是马放南山,息兵休养生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