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小瞧了天下人了。我魏征岂是为了一个区区谏议大夫而向你这个叛贼效命吗?简直就是妄想。不要以为你给了我一个官做,就可以让一个忠臣变节。”

“哼,魏征,你虽然知道对旧主尽忠,却不知道忠于天下百姓。虽忠却不是大忠,虽然知道紧守个人的节操,却不知道为天下苍生效命,虽贤却不是大贤。魏征,你饱读圣贤之书,却还没有明白,做忠臣容易,但是做大忠臣者难,做贤者容易,但是做大贤者更难的道理。哎,魏征,孤实在是替你惋惜啊!”卢照辞深深的望着魏征说道。

魏征闻言面色一动,脸上露出一丝沉思之色来。不光是魏征,就是岑文本等人脸上也露出一丝沉思来,只有卢照英黑脸发紫,却是不懂得其中的含义。

好半响,魏征才叹了口气道:“既然王上要臣做谏议大夫,不知道王上能否接受臣的第一条劝告?”

“请讲。”卢照辞脸色一亮。

“臣知道殿下与太子、秦王、齐王均不睦,但是臣还想请以王礼厚葬三人。不知道王上能答应吗?”魏征望着卢照辞问道。

“殿下,这秦王可是被皇上亲自定为叛乱之臣的啊!齐王更是抓住了殿下的全家来威胁殿下啊!这种葬礼岂能改之。”崔仁师不由的说道。

“对,大兄,那齐王曾屡次想找你的麻烦,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啊!”卢照英也冷和道:“魏征,我看你就是想为李元吉那厮翻案。”

“好了,孤明日会请皇上下旨,以王礼厚葬太子、秦王、齐王,封太子为海陵王,改秦王为息王,齐王为东阿王。魏征。你以为如何?”卢照辞摆了摆手道:“魏征,孤还给你一道承诺,他日,上至天子,下至百官,你均可风闻奏事,言者无罪。”

“真的如此?”魏征闻言双眼中露出一副不可置信之色来。

“孤一言九鼎,岂会骗你。”卢照辞站起身来,拍着魏征之手,说道:“魏征刚才之言,胜过百万雄兵啊!”

“不错,殿下礼葬秦王,足可以收服天策府上下群豪之心。”岑文本也出言说道。

“玄成,坐。”卢照辞指着一边的椅子说道:“我等且来商议一番,明日上朝,该如何是好?”

“谢殿下。”魏征点了点头。当下众人又坐了下来,只有崔仁师眼珠流转,也不知道再想着什么。

“殿下,可是想称帝?”岑文本望着卢照辞说道。

卢照辞神情一动,笑道:“先生,有话请讲。”言语之间却没有承认自己想称帝,但是却也没有否则自己想称帝。

岑文本点了点头,这种事情是不便说出来。当下分析道:“当初臣在江南的时候,曾跟随在李靖将军身边数日,也曾参与南征大军中之事。南征大军总共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李靖将军统领,其手下多为殿下学生,这一部分,就算李靖将军不忠于殿下,但是这支大军却是为殿下所有,但是还有一部分却是为赵郡王李孝恭所统领,这一部分军队,却是李唐宗室左右,不为殿下所用。殿下一旦称帝,那李孝恭必然会挥军北上,就算李靖将军将其击败,那么南征大军也会死伤无数,不能在对萧铣产生致命的威胁。”

卢照辞连连点头,而崔仁师和魏征却听的心中骇然,没想到这卢照辞居然藏的这么深,在许久以前就在谋划今日之事了。崔仁师更是心中暗自恼怒,他自以为自己是卢照辞的唯一的智囊,但是到了今日才发现,卢照辞在他之外还有一人,而且对此人的信任更是在自己之上。更为重要的是,卢照辞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在瞒着自己。

“大唐还有一部分军队就在潼关,与长安不过咫尺之遥。其中军队统领复杂,诸如任城王李道宗、罗士信、徐世绩、唐俭等等,或者忠于某一人,或者忠于朝廷,但是很少有忠于大将军,这些人一旦知道京中之事,就会分裂开来,或者有的人在观望,或者有的人就会兵逼长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让王世充有机可趁。这样也不利于大将军。”岑文本又分析道。

“如此按照先生的意思,我家大兄却是不能称帝了?”卢照英不满的说道。

“大将军不是不能称帝,而是时间没到。岑先生的意思是这样的吧!”房玄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之色。

“正是如此。”岑文本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哼,果然是狼子野心。”房玄龄冷哼道:“恐怕你的意思是让殿下在陛下子嗣之中选一年幼者,让他登基称帝,殿下却以摄政王的身份总理朝中之事,然后寻的机会,好取而代之吧!”

“当今陛下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崔仁师也不待岑文本说话,就冷笑道:“那义宁天子不明不白的死去了,恐怕就是李渊下的手吧!”

“你?”房玄龄面色冰冷,冷笑道:“大将军,你虽然是如此想的,但是陛下可不是简单的人物,他岂会让这种事情得逞。难道您要弑君不成?哼哼,到时候,就会像岑先生分析的那样,我大唐天下就会再次陷入混乱之中,而您得到的也不过是个长安而已。你也会再次成为一个宇文化及。最后落的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玄龄的意思是?”卢照辞点了点头。虽然他占领了长安,虽然他在军中威望甚高,但是那些李唐宗室将领个却是不会听他的,必定会起兵造反。

“臣以为,可以立皇五子李智云为太子,殿下可以加尚书令,总揽朝中之事。”房玄龄淡淡的说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岑文本点了点头道:“以天子的名义,作用于军中诸将,徐徐消弱李唐宗室的实力。”

“也罢!就依照各位先生的吧!”卢照辞叹了口气道。

第114章 汉王卢照辞

次日清晨,天色刚亮。卢照辞就起身朝皇宫行去,在上朝之前,他还是要见李渊一面。以了结这段公案。

李渊进的是承香殿,在他的身边陪伴的仍然是尹德妃和张婕妤。自从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外设伏要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他反倒对李世民奏折中所说的一切都不相信,如此倒是让尹德妃逃过了一劫。

当卢照辞走进承香殿的时候,发现李渊一身龙袍,面色威严,端坐在几案身后,面色威严,但是卢照辞仍然能从他的双眼中看出了一丝疲惫来。在他身边的尹德妃和张婕妤二人也都是一身的盛装,只是双眼顾盼之间有着一丝慌乱和恐惧,显然是对即将发生的一切而感到彷徨与忧虑。

“儿臣拜见父皇。”卢照辞朝李渊行了一个大礼。

“哼,朕如何能当的大将军的一礼啊!”李渊声音尖细而刺耳,一夜之间,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死在玄武门之外,并且还是自相残杀。也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男子彻底的断掉了他最后的希望。若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死亡之后,他也许很是生气,但是不会绝望,因为他还有一个李世民,哪怕他是凶手。但是却能看牢自己的江山。江山为大,在江山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他可以接受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卢照辞趁着这个机会除掉李世民。

“陛下乃是天子,自然能当的过。”卢照辞也不待李渊应允,就自顾的站起身来。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卢照辞自然也不会客气。

他是不会客气,可是李渊见状,却是双眼圆睁,怒火冲天。他感到他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也是他不允许的。整个帝国都应该掌握在他的手中,卢照辞只能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仰仗着自己的恩惠而生存。

“你是来让朕写禅让诏书的吗?”李渊好不容易才按住心中的怒火,冷哼道:“卢照辞,你不过是个傻子,傻子也能当皇帝吗?朕就是死,也不会让你得逞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朕相信,你的结局和那宇文化及一样。”

卢照辞摇了摇头,道:“当皇帝对孤来说,吸引力并不大,要是想当皇帝,当初平定关中,岳父还在河东的时候,孤就可以凭借手中的十数万兵马自立为帝,何必等到今日。哼哼,岳父大人当了皇帝又能如何呢?连自己的儿子都要猜忌,恨不得他们一起杀个痛快。整天的要防着太子,防着秦王,防着孤。岳父大人以为这样的日子好吗?看看,到了后来,什么都没有。”

“哼,你真是虚伪。”李渊冷笑道:“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

“东宫不能空缺,岳父大人还是找一个太子吧!”卢照辞淡淡的说道:“然后命太子监国,岳父年纪也大了,也该好好休息了。”

“你想做太子?”李渊脸上露出一丝嘲弄来,笑道:“朕还有子嗣,要立太子,也轮不到你头上来了。”

“孤说过,孤不想当皇帝,更不会想当什么太子。”卢照辞摇了摇头,道:“说出来岳父大人也许不相信,孤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岳父大人和太子、秦王、齐王逼的。太子手下的关陇世家是不会允许孤立足朝堂之上的,齐王与我有生死大仇,他要是上位,恐怕我卢氏族人都要被他所杀。秦王麾下的侯君集更是与孤有杀兄之仇,他又是秦王的爱敬,秦王上位,对孤和卢氏仍然不利,至于岳父,更是想除孤而后快了。当初征讨薛仁杲,恐怕孤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父皇就想取了孤的军权了,到了征讨刘武周的时候,岳父大人更是巴不得孤被刘武周所杀。岳父大人,要是你,你还愿意为对方效力吗?”

“朕真的后悔,当初没有杀掉你。”李渊咬牙切齿的盯着卢照辞说道。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恐怕卢照辞早就被乱刃分尸了。

“陛下,如今说这些都没有用了。”卢照辞以惋惜的眼神望着李渊。他谋划了数年时间,方有了今天,岂会因为李渊的一句威胁就放弃呢。

“你想朕立何人为太子?”李渊用鄙夷的眼神望着卢照辞,冷笑道:“卢照辞,你不会像朕以前一样,立个孩子为太子吧!这一招朕已经使用过了,你就不要妄想了,若是如此,朕死也不会让你得逞的。”

“立智云吧!”卢照辞轻飘飘的说道:“他排行老五,虽然不是你的嫡子,但是如今却是长子了,立长还是可以的。”

“你要立五郎为太子?”李渊反而惊讶的望着卢照辞,李智云如今已经十六岁了,按照道理也可以加冠为成人了,日后就是李渊退位了。也可以直接临朝亲政了,卢照辞要立这个人为太子又有何作用呢,难道他真的不想当皇帝?难道他真的忠于李氏?难道他做的这一切都是被逼的?难道他就不怕李阀人日后找他算账不成?李渊一时间迷糊了。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卢照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蠢。

“还请父皇加儿臣为汉王,尚书令,总揽朝政大事。专心剿灭各地的诸侯。”卢照辞又轻飘飘的飞出一句话来。

“汉王?尚书令?”李渊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卢照辞啊,卢照辞,你果真是狼子野心,怎么,你想做曹操吗?你以为朕愿意受你的挟持吗?”

“其实愿不愿意还是一样,就算你死了,孤仍然会拥立五郎为帝,有他在,李道宗和李孝恭已经大唐境内的忠于你李阀的人才不会造反。孤才有时间慢慢的整顿,才有精力平定天下。”卢照辞指着李渊身边的尹德妃和张婕妤道:“父皇难道忍心这么美丽的女子为其他人享用吗?父皇难道不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太平盛世的模样会是什么样子吗?父皇难道就不想看看,孤这个乱世奸雄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吗?”

“朕还真的想见识一番。”李渊闻言怒极而笑。但是卢照辞还是从他闪烁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惊慌。大凡权力越大的人,都是怕死之人,尤其是皇帝,更是怕死中的怕死。否则也不会有许多皇帝,祈求长生不老了。哪怕秦皇汉武这样的人也不例外。李渊更是如此,他经过生死搏杀之后,好不容易才登基称帝。如此更是害怕死亡了。

“成公公,出来吧!”卢照辞见状,淡淡的朝后轻轻的喊道。

“奴婢见过殿下。”只见成公公一脸谄笑的走了进来,手上却是端着笔墨纸砚,却是让李渊亲手写下圣旨的。

“原来是你这个老狗。”李渊略一思索顿时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因经过,没有成公公通风报信,卢照辞又如何能准确的判断出李世民发动的时间呢。

“陛下虽然龙登九五,但是到底是非汉族血统,如何能御极天下。不光奴婢是这种看法,就是关东诸多世家门阀也都是这种看法。所以他们有许多人情愿选择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也不愿意入关侍候陛下的缘故啊!”成公公笑呵呵的说道。

“你是关东世家出来的?”李渊惊讶的问道。

“奴婢是郑氏家族的旁门子弟而已。”成公公仍然是一脸的笑意。道:“因为得罪了杨氏族人,这才被发配宫中。前不久,郑氏族人找到了奴婢,要使奴婢家人重新回归郑氏。”

“没想到你是郑氏族人?”卢照辞双眼一眯,脸上露出一丝思索之色。

“原来是郑氏族人,是郑善果派你来的吧!”李渊冷哼哼的说道。

“好了,岳父大人,开始写诏书吧!时间也不早了,父皇快些准备,好上朝吧!”卢照辞面色凝重,轻轻的扫了一眼成公公。

“好,好。”李渊扫了一眼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奇怪的笑容来,取过托盘上的笔墨纸砚,朱笔轻轻走动,瞬间就写成了两道圣旨,一道是册封李智云为太子的诏书,一封却是封赏卢照辞的诏书,又誊写了一遍,如此方形成了圣旨,一道授予对方,一道却藏于宫中,作为底稿凭证的。

卢照辞接了过来,认真看了一遍,方递与一边的成公公,道:“劳烦成公公用玺。”

那成公公不敢怠慢,自是取了皇帝符宝,用过玉玺之后,如此圣旨才算是完成了。成公公认真查看了一遍,方才点了点头,正待将符宝收入印盒之中,却见旁边伸出一只手来。迎面而来的笑容,正是卢照辞。成公公脸色一僵,偷偷的看了李渊一眼,却见李渊面沉如水,根本看不出喜怒来,心中隐隐有一丝惴惴不安。

“臣还有几道任命要宣布。这符宝讨要起来甚是麻烦,还不如留在臣这里吧!”卢照辞神情淡然,好像讨要的不过一文钱,两文钱一样。

“不过是几块好看的石头,既然汉王想要,就留在身边吧!”李渊闻言也哈哈大笑道:“这来回讨要是很麻烦。”

卢照辞也不管李渊那愤怒的眼神,就将符宝拿了过来,收入袖中,淡淡的说道:“陛下请更衣,该上朝了。”说着,就朝外走去,而成公公却小心翼翼的跟在身后。一同出了承香殿。在他们的身后,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却是不知道李渊摔了多少的东西。

“殿下,这李渊老儿何不杀之,留之也无用,弄不好还会弄出什么事情来。”承香殿外,成公公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是孤的岳父,如何杀之?”卢照辞叹了口气道:“成公公日后就任大内总管吧!亲自照看孤的岳父。然后派一个徒弟,做你以前的事情吧!过段时间,让他服侍新皇,哎,这皇宫大内,孤还是不放心啊!”

“老奴遵命。”成公公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虽然是看管李渊,但是到底是大内总管,非是成公公以前的地位能做到的。只是就在他低着脑袋的一瞬间,却没有发现卢照辞双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机。

半个时辰之后,就听见太极宫中钟鼓齐鸣,玉磬声声,却是李渊已经召集群臣的讯号,早朝即将开始了。众文臣武将纷纷按照各自的品级爵位站班排队,朝太极殿而来。

“走吧!”卢照辞微微正了正衣冠,也朝太极殿而来。

此刻,太极殿前的阶梯上,正在有人唱班,唱班却是按照官位从高到低的次序慢慢的唱了下来,与点到一般,凡是没有被点到的,都将受到御史台的弹劾。

“临汾郡王、大将军卢照辞到。”那唱班的礼部小吏一见卢照辞前来,顿时双眼一亮,大声的唱了起来。

阶梯上众人闻言,纷纷朝卢照辞望了过去。昨日所发生的一切早就在长安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谁都知道太子、秦王、齐王三子争夺帝位,最后却是被这个大将军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宫中许进不许出,这些人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怎样,这个时候一见卢照辞赶了过来,大家纷纷用异样的眼神望着缓缓走了过来的年轻人。或是羡慕,或是嫉妒,或是怨恨,或是巴结等等眼神无一不落在卢照辞的身上。

排在众臣之首的乃是李智云、裴寂、萧禹、陈叔达等人,或是皇子服饰,或是一身朱紫。但是一见卢照辞赶来,纷纷相互望了一眼,然后深深的叹了口气,像后退了一个阶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时候,卢照辞势大,这些人也是无可奈何。

见众人向后退了一阶,卢照辞并没有露出任何的异样来,而是径自走到最前面,那裴寂老匹夫见状,老脸一阵通红,他不过是表示一下谦虚而已,原以为卢照辞要掌控朝堂,对他裴寂就得尊敬有加,没想到卢照辞居然如此无礼,毫无顾忌的站在众臣之首,这让他如何不生气,但是一想到卢照辞麾下的兵马,连皇子都敢杀,更何况他这个老匹夫,一时间,也是敢怒不敢言。

“楚王殿下身份尊贵,如何能站在第二阶?”卢照辞扫了一眼卢照辞,却见他眼中露出一丝迷茫来,淡淡的说道。

“大兄,你真的杀了太子大兄和二兄他们吗?”李智云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们要杀我,我无可奈何,只得反抗。”卢照辞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从今之后,你就不应该是一个闲散的王爷了。”

“这是为何?”李智云脸上露出一丝疑问来。

只是他不明白,并不是代表着别人不明白,裴寂等人个个用惊讶的眼神望着卢照辞,这厮居然自己不当太子,也不想当皇帝,更没有立上一个傀儡,而是将即将成年的李智云推上太子的宝座。这厮到底想干什么?

“走吧!陛下已经到了。”卢照辞并没有回答李智云的话。只是双眼复杂的望着李智云,这个时候的李智云或许还能像以前那样相信自己,只是不知道这种信任还能维持多久。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哦。”李智云并没有再询问下去,而是跟着卢照辞的脚步,朝太极殿走去。

“上朝!”随着成公公的一声大喝,大唐朝最重要的朝议开始了。

“臣等见过陛下。”众臣偷偷的望着李渊那张有些苍老的面容,冰冷无情的眼神,心中惴惴不安,各个都低着脑袋,或是端坐在绣凳之上,或是站立在大殿之上,山呼过后,却是没有半点声响。大殿内顿时如同乌云压顶一般,让人气闷不已。

“宣旨!”好半响,才听见御座之上,李渊淡淡的声音。如此一来,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认真的听着圣旨。待听到册封李智云为太子的时候,除掉李智云自己之外,其他人都露出一丝过不其然的模样来,只是望着卢照辞的目光有点惊讶,废了如此大的功夫,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难道这卢照辞傻劲又来了不成,等到听着成公公口中念着册封卢照辞为汉王,尚书令,掌朝中大小诸事的时候,这才反应过来,感情这卢照辞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众人略一思索,顿时感觉对方的高明,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李唐其他反对势力一一清理出来,至于最后,这京师的防务都是卢照辞监管,朝廷的军队也是卢照辞的亲信,地方大员都是卢照辞亲自任命,这区区帝王之位还不是为自己所有。

“好了,退朝吧!国事就交给太子殿下处置吧!”李渊待圣旨宣完之后,却是一刻都不想在太极殿内呆了,面色铁青,急匆匆的就出了太极殿。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参见汉王殿下。”侍中陈叔达待李渊的背影消失后,赶紧朝李智云和卢照辞行了一礼。众人纷纷暗骂对方奸猾,但是各个都恭恭敬敬的朝李智云和卢照辞拜了道,口中称着臣,只有裴寂面色阴沉,冷冷的望着大殿上,那突出在人群中的李智云和卢照辞。这一仗,关陇世家彻底的输了,而且输的还相当的彻底。本来还占据着上风,等到李建成登基之后,能彻底的将卢照辞赶出朝堂,可是这下好了,不但卢照辞没有被赶出朝堂,甚至连关陇世家扶持的人选太子李建成都被他的兄弟杀死了。一夜之间风水轮流转。难道就真的这样认命不成?裴寂满面阴冷的望着卢照辞。关陇世家既然能将杨广赶出关中,同样也能让将卢照辞赶出关中,既然能覆灭一个大隋,但是照样能覆灭一个大唐,大不了,再建一个国度就是了。更何况,他就不相信,他的老友就这样甘心的将自己权力放手给别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渊了。这位阿婆脸上虽然堆满着笑容,但是绝对是一个笑面虎。事情不会是这样简单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呢?卢照辞,你也不必如此得意。

“太子殿下,三日后将搬到东宫,诸位大臣日后若是有什么大事,就去东宫吧!”卢照辞看出李智云还有一丝紧张,不由的说道。

“臣遵旨。”陈叔达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他看的出来,这个卢照辞绝对不会如此简单的。恐怕不久之后,就会再有行动。一个尚书令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因为能掣肘尚书令的官员还是有很多的。再说李渊这个皇帝也不是简单的角色,若是任由他这个皇帝继续当下去,恐怕还有许多事情要发生。

“太子殿下,我们走吧!”卢照辞扫了众人一眼,就朝殿外走去,李智云紧随起来,看上去,好像卢照辞才是真正的太子一样,众臣抬起头来,脸上都露出一丝异样的光芒,然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这朝中局势即将大变,在这里的官员,明日还不知道还有谁会站在这里。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规律,随着卢照辞的上位,自然有跟随他的人占据高位,替代着某些人。

随着卢照辞的离开,太极殿内的大臣也纷纷散了下去,但是这些人都人散曲未终,都在等候着卢照辞总领朝政之后的第一个举措会是什么,或是向人开刀,或是其他的什么。这些都是这些人所关心的。

那裴寂待众大臣走开之后,站在大殿上半响,望着那御座高高在上,金光闪闪,诱人心魄。裴寂却是深深的叹了口气。好半响,才回过身来,望着众臣离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转身却是朝后宫而去。他与卢照辞虽然不是死敌,但是却是尿不到一个葫芦里去。他绝对有理由相信,卢照辞当政之后,他的地位也变的尴尬起来,他的权势也不是以前能够比拟的。这使他感到恐惧,他要迫不及待的寻找一位靠山,他要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更何况他裴寂了。

第115章 李渊的反扑(一)

“臣裴寂拜见陛下。”承香殿内。裴寂恭恭敬敬的朝李渊拜了一拜,这是他自从跟随李渊一来,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行礼,若是以前,那李渊总是称他为裴监,也免他见面跪拜之礼,裴寂仗着李渊的宠信,除非在特殊的场合下,才按照君臣之礼相见。其他的时候,都仅仅拱手而已。但是今日,却老老实实的朝李渊行了一礼,倒是让李渊大为感动。

“还是裴监记得朕,也许过不了多久,裴监就见不到朕了。”李渊深深的叹了口气道:“裴监起来吧!张妃,给裴监看坐。”

那张婕妤闻言不敢怠慢,赶紧亲自搬了一个锦凳放在裴寂身边。那裴寂却没有坐下来,却噗通一声,再次跪在地上,满面泪流,痛苦道:“皇上但且放心,只要臣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卢照辞这个奸佞小人伤害的了陛下的一根毫毛,他要是敢冒犯陛下,就从臣的身体上踏过去。”

“裴监忠心,朕心甚慰。”李渊脸上的感动之色却是更浓了,站起来拍着裴寂的肩膀说道:“卢贼实力强大,非你能抵挡的。哎,都怪朕当初识人不明,才会落的今天这个地步,让他得逞,眼看着我李氏江山就会落入他人之手,是在是痛心啊!”

“陛下放心,那卢照辞虽然占据京师,但是我大唐各地的刺史、总管们都是忠于陛下的,只要陛下赐下圣旨,想必那些忠义之士,就会起兵勤王,到时候,就算卢照辞本领再大,也不可能抵挡那么多的兵马。陛下之事可以大成。”裴寂双眼发亮,双拳紧握,恶狠狠的说道。

“如今朝廷大军都在潼关和江南,关中之地兵力空虚,就算他们有心勤王,手中的兵马也是不足的,如何是卢贼的对手。只不过死徒增伤亡而与,朕实不忍之。”

“陛下,那驻守潼关的徐世绩、罗士信都是忠勇之人。任城王李道宗更是宗室之后,陛下可以招之,使之反攻长安;江南大军中的赵郡王李孝恭也是知兵之人,陛下可以使他节制江南诸路兵马,再命李靖为上柱国大将军,辅佐赵郡王,取江南兵马北上,这样一来,两路大军一起进发,卢照辞就是有天大的才能也不可能抵挡这两路大军的。”

“那李靖当初乃是卢贼部将,让他起兵北上,能行吗?”李渊脸上充斥着怀疑之色。

“陛下许以厚赏,三军为之效命,李靖是何等人物,他早就不甘呆在卢照辞麾下了,这次陛下给了这个机会,李靖心中是何等的高兴,如此必为陛下所用。”裴寂拍着胸保证道。

“恩,如此甚好。”李渊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道:“还是裴监睿智,替朕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个难题。只是那卢贼若是见事有不妙。挥军回河东,占据山西之地,重复刘武周情景,那又该如何?”

裴寂闻言顿时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来,轻轻的扫了李渊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异样的神色来,却是许久都没有说话。

“哎,如此还是让卢照辞占据山下,凭借他的才能,这关中之地,迟早还是他的盘中餐。朕以为还是不要轻动的好,想来他是不敢杀朕的。”李渊脸上露出一丝悲伤来,神情灰败,好似苍老了十数年一样。

“陛下,臣有一策或许可解决此事。只是,只是?”裴寂低着脑袋,咬着牙齿却是不说话。

“哦,裴监有何计策,快快说出。”李渊闻言脸上的乌云消失的无影无踪,尽是欢颜,只听他笑呵呵的说道:“朕知道裴监必然是有对策,是不会让卢贼嚣张的。裴监,请说。”

“这个,这个,还请陛下恕罪,臣才敢说。”裴寂老脸通红,双眼中露出一丝担忧来。

“朕恕裴监无罪,裴监,请说?”李渊仍然是一脸的笑意。

“引兵南下。处罗可汗继位不过一年有余,陛下何不厚结之,使之南下攻占山西,拦住卢贼北上占据山西的可能,这样一来,卢贼在三路大军的进攻下,必死无疑,这才是陛下的机会。”裴寂双眼中露出一丝狠毒之色来。

“引突厥兵南下?”李渊面色一阵大变,指着裴寂骂道:“裴寂,你要知道那突厥狼子野心,早就想沾染我汉室江山,每年都会南下中原,窃掠边境子民,乃是我中原子民的世仇,这个时候引突厥大军南下,传扬出去,岂不是让朕日后得了万世的骂名,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裴寂闻言也跪地大哭道:“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