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民国-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民党为了不刺激英国的神经,就想以别的什么名义来做这件事,咱们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共产国际的任务给完成了……反正起义起过了,部队进了西藏开辟根据地,这样也不错吧?”

第0312章 北上抗俄(一)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民国十六年三月了,按照公历来说就是一九二七年的三月。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的功夫中东路事件已经发生了两个多月了。

在这些日子,还是发生了不少大事情。中苏之间的谈判,终于毫无悬念的破裂了,双方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战。

在北京碰了一鼻子灰的汪精卫也没有回到武汉,而是去了郑州。天天在廖仲恺、邓演达一帮子大左派面前控诉苏联的卑鄙无耻,弄得宣侠父、李之龙还有刘伯坚整天和他玩辩论赛。

二月底,中共方面派出了历史上的又一位伟人刘少奇同志前往东北,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负责中共在东北的地下工作。并且由他向中共东北局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信,指出:中东路事件不是张作霖或奉系军阀单独行动,而是他们在帝国主义指使下的共同行动;中苏共管中东路,在于不使中东铁路单独交给奉系控制下的北洋政府,作为帝国主义反苏战争的根据地:奉系军阀所谓收回中东铁路自管,是欺骗群众,真意是想利用中东路事件掩盖其出卖民族利益的行动,以转移群众视线,使群众走向反苏道路。

三月八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发表《关于中东铁路事件的声明》,提出为保卫苏联而战斗的口号,号召中国工人群众与苏联无产阶级结成紧密兄弟同盟,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俄国白卫军分子的革命斗争。接着,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来电,发出第四十二号通告,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奉系军阀进攻苏联,准备着以武装起来保卫苏联,是我们动员群众的中心口号。”并且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拥护苏联”的口号在全国各地大力宣传,同时要求国民党方面采取类似行动……

对于中共和共产国际要求,国民党在犹豫了数日之后。由孙中山亲自出面,公开发表演讲,宣称:“联俄、容共之主张是指联合愿意平等待我,放弃一切在华特殊利益之真正的俄国革命者。而不是要去无原则的联合背叛了列宁革命主张,重新回到沙皇侵略扩张之路上去的反动俄国!此次中东路之冲突,无论如何都是在中国之领土上,收回属于中国之主权。而反动俄国以中国政府‘反动’为借口,行霸占中国之领土主权之实,比之沙皇俄国公开的侵略扩张更为恶劣……”

“……在此我代表国民政府,代表国民党,代表南中国三万万同胞,呼吁全国各派力量在国难当头之际。放下一切恩怨,停止一切内战,组成抗苏爱国之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对反动苏俄之入侵抵抗到底,绝不妥协!”

“……对于信奉马克思主义之中国共产党人,我党仍然尊重其政治信仰,敬佩其救国理想,愿意与之共同奋斗,拯救国难。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早日认清反动苏俄之真正面目,勿要被其虚伪的革命假面具所惑……”

随着孙中山的演讲,持续了数年的国共合作,终于因为中东路战争而无声无息地画上了句号。只是双方并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发生流血冲突,乃至大打出手,而且和和气气说了声“再见”。或许是因为孙中山这尊大神现在的威信实在太高,又或许是孙中山仍然愿意继续“联共”,只是不愿意再“联俄”而已。中共方面的反应倒也算平静,不过是发表了一纸充满了遗憾和惋惜的声明。瞧这样子似乎是一对正是情浓意切的爱侣,因为共产国际和苏联这对丈人、丈母娘的干预,而依依不舍的分手了……以后或许还有复合的那一日吧?

抗苏爱国统一战线!这个名词出自孙中山之口,自然也就是代表了真理和正义了。至少多这个时空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就是这样的。

所以这些日子住在北京中南海里面的张大帅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孙中山和国民党的抗苏爱国统一战线一出炉,就等于肯定了他张老将现在的“抗苏”是爱国的,不是像某些人揭露的那样是在“卖国”。而且随着孙中山的表态,中国的那些个平素里面都在勾心斗角的军阀政客们几乎一夜之间,都改弦更张,知道要爱国了……爱中央了。

第一个起来响应的是客居在山西的直系首脑吴佩孚,吴大帅表示要从他的五万“精锐”里面精选出两万“特精锐”的军队,组成新的第三师参加抗俄战争。山西的图财主阎锡山则一下子拿出了价值几百万元的军火,将整个第三师里里外外都换成了崭新的晋造军械和军装。还给第三师重新配上了装备有三十六门民十三式山炮的炮兵团。又送上了一大笔的军饷,这才和吴佩孚两个人在太原火车站挥泪惜别,将唱着《北望满洲》军歌的第三师送上了北上的火车。

随后南方的国民党中枢也表示要派出一支包括了一个步兵师,九十门大炮,二十四辆坦克,四十架飞机的庞大援兵北上援助奉系抗俄。此外还有一个拥有落干德国军事顾问的参谋团也要一同到达,而这个参谋团的负责人就是国民党方面“名将”罗耀国。国民党也肯派援兵,当然很不错。可这又是大炮,又是飞机,又是坦克的,还有德国军事顾问!这个国民党现在是不是有些太强大啦!现在他们的重工业计划好像才刚刚起了个头吧?

张作霖父子外加上杨宇霆曾琦两个智囊,今儿一大清早,接到武汉国民政府发过来的电报,就窝在了张作霖的书房里面密谈……

几盏香茶飘散着馥郁的清香。张家父子今儿都是一身宽松的便装,悠然自得地坐在椅子上面,脸儿上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欢快表情。

张老将手里拿着一份刚刚送过来的电报稿,用遮掩不住笑意的声音说道:“这回好啦,孙大炮发了声明力挺咱们,吴子玉也请命东征,国民党还给咱们派来了一个师的精锐,你们瞧瞧光是重炮就有五十几门!还有二十四辆战车,四十架飞机!呵呵,这孙大炮在关键时刻还是挺讲义气的!呵呵,幸亏他没有跟着共产党一起去保卫苏联,要不然咱们父子君臣的可就真是没下场了。现在有了那么多的援兵,这中东路一战……咱们可有胜算啊?”

“卑职贺喜大帅!”张作霖话音刚落,一旁的曾琦便忙不迭站起来道贺了,打仗什么的他不懂,不过眼下这举国支持的局面还是很清楚的。至少他们青年党现在在北国是风光无两,在和共产党的论战上面稳稳胜了一筹。

“同喜,同喜。”张作霖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又笑道:“慕韩老弟这次功劳也不小,赶明个就题目你当国务总理,这个为大军筹措粮饷的事情,没有问题吧?”说到粮饷,张作霖的口气已经微微放沉了一些,毕竟这战局一开,花出去的银子就像流水一般儿了。

“请大帅放心,咱们这回是国战,不仅是国内各派都支持,便是海外的华侨也纷纷慷慨解囊捐助。现在国民党和致公党的海外党部都在帮着咱们筹饷,到昨天为止也已经不下千万银元了,而且国民政府还给中央送来了三千万元的兵费……眼下咱们奉系的账上可是宽松的紧,足以应付这回的兵费。”曾琦献宝似的一条条的好消息往外掏,惹得张家父子都是笑逐颜开,好像这场胜仗已经在望了一样。

张作霖冲曾琦笑着点点头。转过身看着儿子张学良,一脸郑重地说:“小六子,这次还是你挂帅出征,这一仗要是打好了……今后就是我不在了,这东北还是你的!而且这一战是咱们和国民党还有吴子玉共同出兵,全天下都瞧着呢!谁是英雄谁是孬种,可都要在战场上见真章的!那吴子玉也就算了,差不多是要谢幕了。可国民党这回可是精锐尽出啊!又是飞机又是战车还有那么多重炮,听说还有好多德国军事顾问……恐怕是要和我们来抢风头的。到时候要是咱们节节败退,人家百战百胜,这仗打完了,咱们的气数也就该到头了。”

张作霖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基本上的意思就是这一战,奉军和张学良必须要有上佳表现。表现好了以后接班顺理成章,表现差了……到时候就是全国人民的笑柄。万一是奉军丢人现眼,国民党大放光彩,那今后的中国可就要姓孙了。

“父帅放心好了。”张学良无所谓的一笑,摆了摆手:“这回国民党的兵不到三万!怎么可能挑大梁呢?咱们有十七八万大军在关外,这风头当然是咱们出了!到时候让弟兄们好好打一场国战,这威风一出来……看以后谁还敢欺负咱们!”

听了这话,旁边的杨宇霆就微微一蹙眉,心道:“这是打仗啊!哪儿能考虑出风头的事呢?这苏联比我们强大多了,这一战不输就是赢……想要赢得漂亮,这怎么可能嘛!”

大概是看到了杨宇霆在一边愁眉不展。张作霖笑吟吟地点了下头:“邻葛有什么事就尽管开口说,这儿没外人。”

杨宇霆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咬着牙进谏道:“大帅,中东路一战事关我奉系存亡……这指挥全局的需要用大将才好,至少也要有大将辅佐少帅。卑职以为国民党方面派来的参谋团咱们不妨用一用,这罗辅文这些年也算是久历战阵未遭败绩,而且他们的参谋团里面还有不少德国顾问也都是参加过一战的,很会打仗!”

这话儿说得很明白了,就是张学良不适合指挥这场战争,呃,要让他来指挥多半是要打败仗的。实际上这话也不错,现在张学良的智囊郭松龄在负责抵挡中共的红军,这张学良没有了郭松龄还会打仗吗?

“小六子你说呢?”被杨宇霆一提醒,张作霖也有些犹豫,望着低声问了一句。

张学良脸色微变,阴沉沉望了杨宇霆一眼,才起身走到父亲身边,一下站定,傲然道:“我奉军现在上下一心,士气高昂,誓要驱除俄寇,保卫家国,无需他人插手也一样能取胜。如若不胜,请父帅斩了儿子便是!”

看到儿子信心满满的样子,张老将满意地笑笑,站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小六子,好样的。不愧是咱们东三省的爷们!不过这次毕竟是三家共同出兵,你遇事还是要和吴子玉罗辅文多多商量,要听听人家的意见。此外……还有日本军事顾问,有板垣还有个叫石原的都是很有本事的。你也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应该就能万无一失了。”

……

蒋介石和罗耀国两人现在有些烦恼。烦恼的是,现在有太多的人削尖了脑袋要挤进北上抗俄的队伍里面。说实在的,现在国民党霸占了南中国,安安稳稳过起了历史上所没有的幸福生活。这生活是幸福了,可是军官们的升迁就慢得像蜗牛!

这是一个缓慢的熬资历的过程……首先是在黄埔军校、海军士官学校、航空兵学校等军校里面取得优异的成绩。然后再在部队里面勤勤恳恳,不能有丝毫懈怠,每次训练检查都要优良。这样才有机会在落干年后进入陆军大学、海军大学深造,在里面啃上两三年的书本,这样就有资格晋升到毕竟高的职位上。当然,还是要靠慢慢熬资历熬上去的。

所以说,没有战争的军人真是非常悲哀的,看看那些被德国国防军打发到国民党的各种军校里面当教官的那些中年男子就知道了!人家的学历、资历拿出来都吓死人……而军衔大多数都是尉官,少数几个混得好的是少校,比如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样的牛人!现在古德里安是陆军大学教授兼黄埔军校教导总队战车大队顾问。隆美尔则是黄埔军校高级顾问。这次这两位牛人都是北上参谋团里面的德国军事顾问。

而现在好不容易遇上一回战争了,而且还是国战!这让国军里面的那些军官如何不眼热呢?说不定这一仗下来就能连升上几级,年纪轻轻就能跨入将级的行列,就像罗耀国那样!因此这个请战书就像雪片一样飞到了蒋介石和罗耀国的办公桌上面。

“介公,这个胡寿山和杜光亭就先进陆大进修一下吧?他们俩现在已经是将级来,在一期同学里面算是升得非常快了,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很能打。”罗耀国一句话就要将十八师的两个旅长全部拿下。不过他这个话还是很有根据的,这两位的确不是很能作战的。

蒋介石拿起两人的履历看了看,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其实这个胡宗南他倒是觉得不错……杜聿明嘛?不记得有这个学生,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旅长的位置的?

看到老蒋沉默不语,罗耀国也就当他同意了。他微微一笑,又拿起几份请战书笑道:“这里面有陈明仁的请战书,他现在在陆大学习,我看可以让他参战,带一个旅没有问题。还有郭树棫和关麟征他们两位现在也在陆大,这次我也想让他们出征。还有宋希濂、刘戡、严武、欧阳瞳、何绍周、桂永清、孙元良、岑碧青、李文华、刘咏尧、王叔铭、李玉堂、郑洞国、俞济时、钟彬、余程万、霍揆彰、房海龙、黄孤宇等一期同学也都要随军出征。”

“这次北上的人事又准备怎么安排呢?”蒋介石神色不动,只是淡淡一问。

罗耀国微笑着将人事安排娓娓道来:“第十八师长是安思华,严重屈就一下副师长,参谋长请刘斐出任。第三十五旅旅长陈明仁,副旅长关麟征,三十六旅旅长郭树棫,副旅长欧阳瞳。刘戡、李玉堂、郑洞国、俞济时、钟彬、余程万等人都是团长。宋希濂担任炮兵团长,霍揆彰出任工兵团长,何绍周出任辎重团长,骑兵团长是房海龙。”

“李文华、刘咏尧、王叔铭三人现在是陆航一大队的三名中队长,大队长是我的义弟李顺恩。这次他们也都要出征的。桂永清是军校教导总队炮兵大队大队长,黄孤宇现在是战车大队大队长。孙元良、岑碧青、严武都是我的幕僚。”

这一次的人事安排差不多将黄埔一期的大半精英都安排进去了,原十八师的军官几乎被撤换了一多半。此外还有大批士兵从各个部队被抽调出来补充进去,基本上这支部队是被改造一新了,只是磨合期短了一些,只有区区两三个月。

蒋介石是淡淡一笑:“辅文老弟,这次的人事安排很好,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我们黄埔的同学。只是……这次北上是和苏俄交战。你到底有没有把握?”

说起把握,罗耀国眉宇之间闪过一丝忧虑,他苦笑一下:“这一战如果打成全面战争,我们的实力毕竟不如苏俄……而且现在苏俄不像当年的沙俄有内忧困扰,反倒是我们内部不稳定。不过这方面,职部已经安排了后手,到时候自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来结束战争。所以胜利虽然困难,但是要我们的部队不吃亏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只是……奉系那里就不好说了。”

第0313章 北上抗俄(二)

民国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上午十点二十分。

北上的军列上。罗耀国这会儿正呆坐在自己的包厢里面,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嘴也张开着,一脸儿惊恐的表情。手里面还紧紧攥着一份电报稿,似乎是被什么坏消息吓着了!

“罗将军,你这是被什么消息给吓成这样的?”

一口生硬的带着德国腔的英语响了起来。说这话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长了一张布满了皱纹的国字脸,拥有一双小而精神的蓝眼睛的德国佬,他就是古德里安!这次随军的德国军事顾问之一。来到中国的这几个月,他和罗耀国已经混得很熟了。他和安思华是格罗斯里希菲尔德高级军官学校的同班同学,两人的关系不错。所以到了中国以后他就借住在安思华家里面,自然也能经常接触到安思华的小舅子罗耀国。而且……罗耀国对他这个德国二战中的大神级人物也表现出了异常的热情,因此两人很有些一见如故。

“哦,对不起。得到一个坏消息,有些失态了。”罗耀国似乎是被古德里安的声音从恐惧中拖了出来,望了一眼面前这个似乎有些好奇心过重的大军事家,苦笑了一下:“这回北上遇上张学良了,真是要倒霉了。”

“张学良?他是敌人吗?”古德里安愣了愣神,这个名字好像不是俄国人啊?

“他要是敌人就好了!可惜他这次是我们的最高指挥官!他是北方那个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这一次的抗俄战争会由他来瞎指挥。”罗耀国哭笑不得地摇摇头。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要在张学良的指挥下作战!而且还是没有郭松龄的张学良……

古德里安拧了下眉毛,一个东方面孔的纨绔子弟的形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不过古德里安也不知道张少帅有多厉害,所以很快便无所谓的一笑,摆摆手道:“我们不去管这些改变不了的事情,还是看看应该怎么制定作战计划吧。我和隆美尔少校粗略的研究了一下这次战争的形势。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关键还是要采取正确的部署和战术。这次的战场是中国的东北,这里和俄国接壤的边境线长达三千公里,要想完全防守住这样长的边境线,所需要的兵力将是非常庞大的。事实上双方都没有这种兵力。”

“……现在奉军方面出动的兵力不过十几万人,如果要采取分兵布防的话,很容易被处以战略主动的俄国人各个击破。唯一可行的防御就是集中兵力,击破对手的一路。以我们对俄国人的了解,他们也应该会分兵几路从不同的方向发动进攻……我们只要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国东北地区便捷的交通网络的作用,快速调动兵力,应该可以将他们各个击破的。”

罗耀国挺直了身子,仔细地听着古德里安说的每一个字,一边听还一边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实际上罗耀国的看法的确和古德里安相同,这大概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在心里面很厚颜无耻地得意了一番以后,他才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古德里安先生,您了解的苏联红军的战斗力比起我们十八师如何?如果双方同样多的兵力在正面遭遇的话,我们有几成胜算?”

古德里安笑了笑:“我也不了解现在的红军有多强……不过要换成欧战中的普通俄国军队来和你们的十八师遭遇的话,没有两倍的兵力肯定是要输的。其实他们的战斗力并不是太强大,只是他们的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罢了。”

大概是由于俄国人在一战中的表现不佳,而且前几年又在苏波战争中败给了大波波,所以这些德国军事顾问大多都不怎么太瞧得上苏联红军的战斗力。不过罗耀国却是知道红军其实还是很强大的,现在苏联的国力已经渐渐开始恢复,经历过一战和内战的那一批优秀的军官又都还健在……

“如果旧俄国的军队能和我们的十八师打出二比一的话,那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至少翻一番,也就是一比一。而奉军……我是了解的,他们的战斗力最多相当于我们国民革命军的三成,换成十八师这样加强了的部队,搞不好只有我们的两成甚至更低。”

罗耀国摇了下头,神色微微有些凝重。这次的作战是奉军唱主角,以他们的战斗力去和现在的苏联红军对抗,后果只怕是让人拆穿了纸老虎的真面目。历史上的石原莞尔好像就是在中东路战争中发现东北军原来不堪一击,而着手推动9。18事变的。也不知道,这次的纸老虎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

今夜的东交民巷坂西公官里面,一片灯火通明。轩敞的大厅里面烛台高照,日式的餐桌回字型的布置着。两个满脸抹着厚厚的粉妆的艺伎抱着三味线(三弦琴)演奏着悠扬的乐曲。

桌上摆满了纯日式的丰盛菜肴,神户霜降牛肉,桥立的天妇罗,大阪的奥殿,还有金枪鱼生鱼片,玉子,鲱鱼寿司,朱漆餐具上面,摆得满满当当。

坂西利八郎一身宽松的和服跪坐在中间的主位上。在他的两旁是两个爱徒,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坐在阪西对面的则是个神情严肃,眼睛中透着逼人的阴沉,身材瘦小,却坐得异常挺拔的中年人。和阪西等人一样,他也是一身的和服便装。

四个日本鬼子此时正边吃边聊着,话题的内容除了一些在中国北方所见到的奇闻轶事,便是奉军和这次的中苏冲突了。

坂西轻轻抿了一口清酒,笑吟吟看着对面的中年人:“石原君这次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不知道石原君看了奉军各部以后的感觉怎么样呢?”

他就是石原!日本人当中姓石原的最坏的坏蛋当然就是石原莞尔了。他和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可以并列为日本侵华的三宝了。如果没有他,历史上的关东军怕是一下子也下不了决心来占领东北吧?

石原莞尔堆出一脸谦恭的微笑,冲着对面的老前辈躬了下身:“阁下,我对奉军的感觉就是弱,非常弱。我很难想象如此弱的奉军居然敢向苏联寻衅,这里面恐怕是少不掉阁下的功勋吧?”

坂西呵呵一笑,摆了下手:“谈不上什么功勋,这些只不过是我的责任罢了,只可惜……这个责任也履行不了几天了。这次奉苏之战结束,我就该转入预备役了。真是可惜,敢不上好时代了。”

“阁下只是换一种方式为天皇陛下效力罢了。”石原只是微微一笑,又将话题转回到了奉苏战争上面:“请教阁下,这次的奉苏之战应该争取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才是最有利的呢?”

坂西也只笑笑,反问道:“这个问题我倒是想听一下你这位陆大著名的战略家的意见。”

听到“战略家”三个字,石原的脸上展露出一丝淡淡的得意。他点了下头嗨了一声:“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现在支那的形势。这两年支那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支的发展似乎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这说明支那虽然衰弱了几十年,但是他们的潜力仍然不是我们这个岛国能够比拟的。”

说到这里在座的日本人,包括那两个涂白了脸儿的艺伎都微微一怔。石原扫视了一下众人,又微微一笑:“不过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了……只是原来的某些战略已经不适用了。好在如今对支那保有野心的可并不只有帝国。北方的那头熊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支那的侵略,不管是沙皇还是现在的革命者都是一个德行。”

“……一个日益强大起来的南支不仅对帝国的崛起构成阻碍,就是对苏联实现其野心也一样构成威胁……更何况苏联和俄国可是从中国割走领土最多的国家!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会放过报仇雪恨的机会吗……因此在这一次奉苏战争中,对帝国最有利的结局就是要让苏联认识到南支崛起后的威胁!从而转到和帝国合作上面来。”

“和苏联……合作瓜分支那?”坂西的眉头紧紧拧着,似乎对这样的结果不太满意。

可是石原却猛地摇摇头:“帝国只要满洲……其它地盘都让给苏联。就让苏联和南支的国民党去两败俱伤吧。等帝国消化了满洲再做打算。不过为了达到能和苏联合作的目的,我们在这次的奉苏战争中应该尽一切可能帮助南支来的国民党军队,让他们狠狠教训苏联。要让苏联人看到支那的潜力,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日本一旦和南支携手是绝对有可能在远东打败苏联,从而瓜分苏联的东方领土的!”

这番高论一出口,屋子里面的气氛一下就凝住了。只能听到三味线弹奏出来的悠扬的音乐声。坂西、土肥原和板垣三个人都是怔怔的,怕是一下子消化不了石原莞尔提出来的计划了。说实在的,这个计划也有点儿复杂了。

“那帝国的最终目的……是和苏联联手瓜分支那吗?”沉默了良久,坂西利八郎才犹豫地问了一句。

石原微微一蹙眉,摇了摇头:“帝国最终的敌人还是苏联和……美国。所以不值得为支那耗费太多精力。如果能夺取满洲,然后让苏联和支那发生冲突,帝国就抓紧机会利用满洲的丰富资源发展重工业,为将来的日苏决战和日美决战积聚实力才是上策。”

……

北京前门火车站。站台上面已经聚集了一大群袍褂整齐的人物。站台四周还搭起了彩画牌坊。一队披挂整齐的奉军仪仗队在站台上整齐地排出成了三列横队,举着奉军的军旗,所有的士兵都肩扛着三八式步枪,肃静站立。

一列长长的火车已经停在了站台旁边,其中一节车厢的门大开着。几个全身披挂着戎装的华洋军官正从车厢里面有说有笑着走了下来。站台下面迎候着的奉系高贵显贵也纷纷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手寒暄。原来这是奉系中央为北上的国军参谋团举行的欢迎仪式,包括此次中东路抗战的总指挥——东三省巡阅使张学良,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曾琦,奉军总参议杨宇霆,东北边防军军长姜登选等人全都到场了。可谓是给足了国民党和罗耀国的面子。

此时的罗耀国正紧紧握着张学良将军的手,两个人都是满脸儿的春风,亲切的不能再亲切的交谈着。看起来真是恨不得马上设立了香案好叩头拜把子。

“好嘛,这次是咱们中国各派真正大团结一致对外,我们中央这次也已经下了决心好好和苏俄一战了。”

张学良拉着罗耀国的手一边漫步走向站台上面停着的豪华轿车,一边侃侃而谈:“这一战我们要是打胜了,今后国际上就再也没有人敢于轻视我们了,我们中国也就能够复兴了。”

“是啊,这一战的确是事关国运的。哪怕是我们能够和苏联打出一个难分高下的平局来,以后中国在世界上也没有人敢于轻视了吧?到时候北方也许也能恢复关税自主,然后安定下来好好发展一下。这样我们南北携手共同抵御强寇,保卫主权,国家就有希望了……”

罗耀国的这一番话也并非都是套话,还真有几分的真诚。他现在倒是真心希望奉军能够输得好看一点,要不然让日本人看出了你们的虚实,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吧?不过看看张少帅一脸儿信心十足的样子,再瞧瞧一旁的曾琦和杨宇霆都是面露忧容,恐怕这次的麻烦是小不了的。

大轿车的门刚一关上。罗耀国便有些迫不及待地问身旁的张学良:“少帅,这一次中央军(奉军)准备的怎么样了?如果还缺少什么的话……我们国民党可以想办法帮着筹措一些。”

这话儿一出口,张学良微微一愣。听对方的意思好像是对奉军没有什么信心嘛!怎么和杨宇霆、曾琦一个调门呢?

“中央为了这一次收回中东路主权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从去年夏天就开始编练东北边防军和修建边境防御工事了。咱们这次编练的边防军是由日本军事顾问按照日军训练标准练出来的,绝对是堪称精锐,辅文兄到时候去视察一下就清楚了。而且我们还在东北边境线的重要地点都修建了国防工事,到时候咱们的边防军固守着坚固的阵地抵抗苏军,后面还有咱们的几十万援兵,那自然是稳操胜券的。”

奉军的战术指导思想就是如意算盘式的,在边境上面的险要之处修建防御工事,配以精锐官兵。然后就坐等着苏联红军拿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