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元仙-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  居然也有百万字了

第二百九十章 万法大会(八)

“那小孩还是不停的哭,那年轻女子被小孩哭的不厌其烦,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对那小孩道:‘好好,外婆带你去找你娘。’那小孩听了,这才破涕为笑。那年轻女子抱着它,向另一个方向走去。车行子万分好奇,便在后面悄悄跟着,非要看个究竟不可,但想:‘就算这年轻女子是这小孩的外婆,也可能只是那小孩娘亲的后母。’毕竟这年轻女子看起来太年轻了,实在不像是个祖母辈的人。”

“那年轻女子抱着小孩在前面走,车行子在后面跟,转眼又到了一个院子,又有一个年轻女子从院子里出来,看起来和前面这个差不多大,那小孩一看到这个年轻女子,便叫了起来,‘娘,娘。’车行子看到这儿,便知这年轻女子是小孩的娘。这年轻女子看到前面那年轻女子,有点不高兴的,‘娘,怎么把山山抱回来了?我还正忙着呢。’前面那年轻女子道:‘这孩子不听话,老是哭,非要回来找你,怎么劝都劝不住。’后来这年轻女子道:‘敢莫是饿了,我微微他。’前面的那年轻女子便把小孩交给了她,又道:‘我先回去了,我喂过孩子,再送过去。’后来的年轻女子道:‘知道了。’抱着小孩回了院子。前面的年轻女子便独自一人回去。车行子想了一想,决定跟着后来的年轻女子。”

“进了院子,这家里还有一个年轻男子,是这小孩的爹爹。后来年轻女子的丈夫。那年轻女子喂过孩子,随手将孩子交给了他爹爹,‘你先看一下孩子,我正忙着呢。’那年轻男子不愿看孩子,便道:‘我将他送到他奶奶那儿去。’那年轻女子道:‘随便。’那年轻男子便抱着小孩,出了院子,车行子依旧跟着。转眼又到了一个院子,这年轻男子直接进去,这院子里又是一男一女,一对夫妇。外表看起来和这年轻男子也差不多。大约只有十**岁的样子。那年轻男子一见到,便叫:‘爹,娘,小翠正忙着呢。你们帮忙照看一下山山。’”

“车行子听了这话。不由又是一惊。如果后来的这对夫妇只有一个人显得年轻,还可以说是这男子的后爹或者后娘,但两个人都这么年轻。就不一样了。那年轻女子听了,笑道:‘行了,把它交给我吧。山山,奶奶抱抱。’说着从身上摸出一块方糖,递到小孩面前,‘山山,吃糖。’‘谢谢奶奶!’那小孩开心的把糖接了过去。”

“怎么会这样?”车行子从这家出来,心里的惊讶久久不能平息,这村子里的人都这么年轻,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几乎立时就想到了不老泉,难道说这村子里的人所以不老,是因为喝了不老泉的泉水,这么看来,他们知道不老泉的秘密?只是不老泉又在哪儿呢?

这时,隐隐约约的,他又听到一些哭声,心里越发惊异,向前走了一段路,便看到一口棺材从一家家门口抬了出来,一群人披麻戴孝,抬着棺材,正在向外走。

这是死人了?

车行子看到这口棺材,心里又疑惑起来,如果这村子里的人都喝了不老泉的泉水,为什么还有人会死?

他决定调查清楚,便和一群从人幻化了,分别守着一片地方,这些人既然知道不老泉在哪儿,总不可能一直不去不老泉的所在,只要守着他们,总有一天可以找到不老泉。

事实上,他根本没守多长时间,就有了结果,这村子里的人饮水烧饭,用的全是不老泉的泉水。很快就有人打水,他们悄悄的跟着,在一处山谷中,一片藤蔓围着的地方,有一处天然的喷水水井。

“这么容易就找到了?”柳贞贞惊讶的问。

涂山氏点了点头,接着又道:“姑娘说的不错,车行子寻找不老泉,的确没费多大功夫。只是这不老泉,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长生不老的功效,它的名字叫做不老泉,只能让人不老,容颜永驻,却无法令人长生。”

柳贞贞道:“能够不老,那也不错了。”

但单纯的让人不老,显然不是幻狐一族想要的结果,涂山氏和彩蝶姑娘神情阴郁,看起来都不太开心。

许莫突然想起了什么,向涂山氏望了一眼,奇道:“你刚才说自己尝过不老泉的泉水,为什么……”

这句话并没说完,涂山氏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公子也发现了,不错,我喝了不老泉的泉水,却没有变年轻,我估计这不老泉的泉水虽然能够留住容颜,却不能让人返老还童。”

“这还真有些麻烦。”许莫随口说了一句。望了林薛二女一眼,便从葫芦里倒了些不老泉泉水,“贞贞说的不错,能够不老也不错了,机会难得,你们也尝尝。”

“谢谢公子。”林薛二女神情喜悦,眼睛里射出异彩,急忙道谢,两人分着把杯子里的泉水喝了。

彩蝶姑娘道:“既然不能长生,这泉水还要不要献给皇帝了?”

许莫道:“能够不老也是好的,不过当今天子这么痴迷于长生之术,对于不老泉泉水,纵然喜欢,想必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这泉水的价值,在他跟前,只怕要大打折扣。”

涂山氏和彩蝶姑娘听他这么说,越发没了底气,两人相视一眼,最后是彩蝶姑娘问:“那还要不要献上去了?”

许莫思索片刻,一时也拿不出好的主意,便道:“我再尝一下这泉水。”

说着又从葫芦里倒了杯水,送到嘴边,轻轻喝了一口。这一次,他通灵五感、甚至第六感都释放出去,同时去感受这不老泉泉水喝进肚子里的感觉。那泉水冰凉。一下肚子,就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定住了。然而模模糊糊的,又不是十分清楚。

想了一想,才道:“献还是要献的,不然这泉水不白得了?不过不必急于一时,万法大会还有一段时间,等到最后再送吧。对了,万法大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了,你们可知道?”

涂山氏道:“听罗公子说,这段时间里。理论又提了不少。又有几个人被封为真人,甚至封号都出现了六个字的。但是真正的长生之道,还是没有找到。”

许莫‘哦’了一声,这结果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明天再到万法大会去看一看。”

彩蝶姑娘道:“我们和公子一起去。”这段时间许莫闭关修炼。她们也没敢去万法大会。

柳贞贞打了个哈欠。“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就不过去了,睡了。”说着一拉红线。“妹妹,睡觉去。”

当下各人自去睡觉,次日天明,众人睡醒起来,又是各忙各的。柳贞贞和红线依旧出去闲逛,林薛二女留在房子里,许莫和涂山氏、彩蝶姑娘前往万法大会。

他这段时间没有出门,万法大会却几乎到了尾声。到了会场上,和一众故人寒暄过了。至正帝驾临,众人拜见,又有几个人向前献法,这几个都是一等法师,但在长生一道上却没有太大创见,最后连封号都没得到。

至正帝意兴阑珊,又在御座上问:“还有哪位道友有长生之法?”

这时,只听得一人道:“陛下,臣有长生之法。”

许莫循声望去,这人却是故人,乃是长生观的观主长生子。

至正帝望了他一眼,微笑道:“道友身属何门何派?道号如何称呼?从哪里来?有何长生妙法?何妨说来听听。”

“是,陛下。”长生子从人群中走出,到了场地正中,躬身道:“臣道号长生子,乃是一名丹士,来自路华州太华县长生观。”

至正帝笑道:“原来是长生子道友,道友又何长生之法?”

长生子道:“陛下,臣这长生之法,要从丹药上来。”

至正帝神色一动,“这么说来,道友有不死药?”

长生子笑道:“回陛下,臣自己琢磨出一个药方,叫做长生丹。”

至正帝闻言一惊,接着一脸喜色,“道友,你这长生丹,真的能让人长生么?”

长生子一挥衣袖,自负的道:“陛下,这世上若有长生方,非臣的长生丹莫属。”

至正帝大喜,急忙道:“道友,你这长生丹在何处,可曾炼制出来?”

长生子道:“幸不辱命,臣耗时七年,收集天下材料,终于在万法大会之前,炼制出这炉长生丹。”

此言一出,人群里忍不住爆发出一阵惊呼。长生子这话,不仅惊到了至正帝,也惊到了在场除许莫之外的所有人。

许莫听着长生子侃侃而谈,显然对自己的丹方极有自信,不仅为他担忧。他听长生子说过自己的那套理论,知道他这理论虽然是好的,在情理上也能说得过去。但说起丹方,却真的不能让人长生,那丹药吃下去,不吃死人就不错了。

至正帝大喜,急道:“丹药在哪?朕可得一观?”

长生子道:“正要献于陛下。”说着从身上取出一只玉盒,躬身呈上去。

便有宦官下来将玉盒接了,转呈至正帝。至正帝将玉盒拿在手里,伸手到玉盒中一拈,许莫便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枚黑色的药丸。

许莫盯着至正帝,心里略微有些紧张。这药丸乃是用童子尿、女子月水等天下污秽炼制出来,要是吃了,拉肚子还是小事,当场毒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正帝看了片刻,便问:“道友,你这丹方是什么,朕可得闻否?”

许莫心想:这丹方要是说出来,只怕至正帝就不会吃了吧?

但见长生子躬身一个长揖,接着道:“陛下,这丹方乃是师门**,请恕臣不能透露。”

至正帝想了一想,将黑色丹药放回玉盒,突然拍了拍手,接着道:“带上来。”

“是,陛下。”远处有人大声答应。不久之后,便将十几个侍卫,每人各扶着一个耄耋老人走了上来。

走到场地正中,侍卫松开手,这些耄耋老人便要跪倒向至正帝磕头,“草民xx给陛下磕头。”

至正帝不等他们跪下,便一挥手,“各位年老,就不用行礼了。众侍卫,扶起来吧。”

众侍卫忙伸手将老人扶住。不令他们下跪。这群老人年老。耳朵不太好使,众侍卫便大声转述至正帝的说话。

这群耄耋老人再次谢过。

但听得至正帝道:“朕初登大宝,无德无能,便不能普惠天下。也要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各位年过九十。如此高寿。实是一国之宝,应由国家奉养,因此朕将各位接来京师。养在这长生院。”

顿了一顿,接着又道:“眼下朕有一件为难,要请各位相助。”

这群耄耋老人显然被人指教过的,听到这儿,同时叫道:“请陛下吩咐。”

至正帝点了点头,接着道:“朕刚得了一枚丹药,叫做长生丹,据炼制这枚丹药的道长说起,吃了这枚丹药,便可长生。本来让如此老人试药,有伤天和,只是这丹药太过特殊,年轻人吃了,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唯有各位年老,服用之后,很快就能见到奇效。朕在此许下承诺,哪位肯试此丹药,朕便封他为耄耋公。”

便有一个老人问:“陛下,这耄耋公是什么官职?什么品次?草民只听说过县令、知府、知州、侍郎、尚书、阁老,可不曾听说过耄耋公。”

至正帝笑道:“这耄耋公的封号不属官职,只封耄耋老人,等同子爵,若说尊贵程度,还在各官职之上。各位得了这个封号,将来百年,便可将这封号刻于墓碑之上,流芳百世。”

这群耄耋老人听了,顿时意动,他们都年过九十,自知命不长久,若是临死之前,能够得到这么一个封号,将来死了,也能风光一回。交头接耳的议论了一回,一个老人问道:“陛下,这封号能够荫及子孙么?”

至正帝道:“可免三代钱粮徭役。”

“三代钱粮徭役!”众老人闻言尽皆惊叹,钱粮徭役全免,那就既不需要交税,也不需要纳粮,更不需要服徭役。国内赋税徭役繁重,他们活了九十多岁,自然深知,听说免除三代钱粮徭役,再也忍不住的心动了。

当下便有人叫道:“我来。”“陛下,我来。”“我来,我来。”

至正帝道:“各位莫急,每一位都有借重之处。”说着取出一枚丹药,又向长生子道:“道友,你这丹药一次要服多少才能生效?”

长生子道:“一次一枚,每枚丹药都是臣计量好的,等大等重。”

至正帝将那枚丹药递给身边的宦官,吩咐道:“找一个人服了。”

那宦官拿了丹药,走下高台,高声问道:“哪一位先来?”

“我先来,我先来。”“我先来,让我先来。”众耄耋老人争执起来。

那宦官忍不住喝斥,“陛下跟前,不得无礼。如此争执,成何体统!按照年龄,一个一个来。”

众老人被那宦官喝斥了,不敢则声。当下按年龄排了次序,那宦官便将丹药给了最老的那一位。那老人今年一百零三岁了,再过几天,便是一百零四岁生日。他接过丹药,想也不想,便一口吞服下去。

在场上千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那老人的身上,想要看他服药之后的效果。

至正帝和长生子最为紧张,然而一炷香时间过后,那老人看起来并无任何变化。

至正帝忍不住道:“长生子道友,你这丹药要多久才能见效?”

长生子道:“回陛下,丹药乃是慢功夫,治一个风寒尚且需要十天半个月呢。想这老人今年一百零三岁了,想要用丹药治好他的年老,肯定要比治愈风寒繁杂困难的多。”

至正帝点了点头,“道友所言亦有道理,既然如此,且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当下众人不再说话,望着那名耄耋老人,静等药物在他身上生效。至正帝让侍卫搬了凳子,让众耄耋老人坐下。

那试药老人的体质倒真的不错,服了天下污秽炼制出来的药丸,居然没有立时拉肚子,坐在凳子上,一个多小时过去,依旧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至正帝等的有些不耐烦了,“这丹药生效好慢,怕是没有几天的功夫,不见效果。”接着转向长生子,“长生子道友,对你的封赏只怕要拖延一段时间了。放心,只要道友的丹药有效,朕绝不吝惜封赏。”

“谢陛下。”长生子道了声谢,便退回人群之中。

至正帝挥了挥手,让侍卫将这群老人护送了下去。接着又道:“列位,长生子道友的药物还要一段时间才能生效,咱们便不等他了,万法大会继续进行。哪位还有长生之法,便请说出来,众人一起参详。”

这次依旧过了许久,无人答话。至正帝又问了几次,过了片刻,才听得一人道:“陛下,臣有长生之法。”

接着便有一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走到场地正中,躬身向至正帝行礼。许莫向这人望了一眼,见是国师兰陵道人。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万法大会(九)

至正帝微笑道:“原来是兰陵道友,道友有何长生之法,便请细细道来,朕一样不吝重赏。”

“谢陛下。”兰陵道人躬身行礼。

罗信小声对许莫道:“许兄,这兰陵道人是一名方士,专攻左道旁门,不知有什么长生之法。”

许莫‘哦’了一声,留神倾听兰陵道人说话。但听得兰陵道人道:“陛下,人固有一死,一旦死亡到来,无人可以阻止,臣这长生之法,乃是阴阳调和之术。”

“阴阳调和之术?”至正帝听了,不由有些惊讶,这阴阳调和之术,可从未听兰陵道人说起过。殊不知这阴阳调和之术,乃是兰陵道人为了应付万法大会,翻遍道典,在最近才找出来的一种法门,能否长生还不知道,驻颜益容倒是轻而易举。

许莫听了,不由皱起眉来,这阴阳调和之术,他当然知道是什么,不过是找个鼎炉,双修罢了。广陵道人驻颜有术,一百多岁了,却还没死,说不定便是用的这种方法。

但听得兰陵道人恭敬答道:“是,陛下。”

至正帝道:“道友请细细说来。”

兰陵道人便道:“陛下,天地生人,虚实相补,阴阳相合,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欲求长生,必先阴阳调和。”

至正帝道:“具体怎么说?”

兰陵道人便诉说阴阳调和之法,在场绝大多数人听了,都不由暗暗摇头,心底很是不以为然。至正帝却听得津津有味,接连询问。

这兰陵道人倾囊解答。末了至正帝叹道:“道友这法门,也算别劈蹊径了,只是能否长生,朕需试过才知,因此和那位长生子道友一样,朕先不赏赐。道友放心,但得该法有效。朕一定不吝重赏。”

“谢陛下。”兰陵道人道了声谢,退了回去。

至正帝又问:“哪位道友还有长生之法,便请诉说出来。”

话音刚落,便听得一人道:“陛下,臣也有长生之法。”

许莫向那人望了一眼,这人他也认得,原来是长生子的师弟长青子。但见长青子越众而出,走到场地正中,朗声道:“陛下,臣也有长生之法。”

至正帝欢喜道:“道友道号如何称呼?身属何门何派?来自哪处道观?有何长生妙法?”

长青子躬身道:“陛下。臣道号长青子。来自兰鄞州长青观。乃是一名丹士,臣这长生之法,也从炼丹上来。”

至正帝想起了什么,问道:“刚才那位长生子道友。也是一名丹士,道友和他道号差不多,不知可有关系?”

长青子道:“回陛下,长生子乃是臣的师兄。”

至正帝点头道:“原来是师兄弟,长青子道友,你这丹药,和长生子道友的丹药有何不同?”

长青子道:“陛下,长生子师兄的丹药乃是长生丹,臣这丹药。乃是长青丹,名字虽然不同,说到效果,却是一样,都为让人长生。”

至正帝笑问:“丹方呢?”

长青子道:“丹方略有不同。”

至正帝笑着道:“道友的丹方。莫非也和长生子道友的一样,乃属师门隐秘,不能向外诉说?”

长青子犹豫了一下,他这长青丹,乃是采集天下剧毒,鹤顶红、孔雀胆、砒霜、水银一类的毒药炼制而成。他对自己关于长生的理论十足深信,听得至正帝询问,忍不住便想将丹方说出来,但想了一想,便又忍住,回答道:“陛下赎罪。”

至正帝微微有些失望,接着问道:“道友的长青丹,也带来了么?”

长青子道:“臣随身携带,该丹药臣费时七载,收集各种药材,却才炼制而成。天下若有长生之药,则非臣的长青丹莫属。”

至正帝还没说话,兰陵道人突然站了起来,大声道:“陛下,臣有话说。”

至正帝向他望了一眼,笑道:“这是万法大会,万法云集,只为共研长生之道。道友有什么话,但讲不妨,不必拘谨。”

“谢陛下。”兰陵道人道了声谢,接着伸手一指长青子,笑道“陛下,刚才那位长生子道友献的是长生丹,这位长青子道友又献长青丹,两人丹方不同,名字也不一样,但都说自己的药物能够使人长生,却不知究竟哪一个的效果更好一些,抑或谁的能够真正使人长生。”

这长青子不比他师兄沉得住气,这一点,从两人的丹方上就能看得出来,一个用的是天下污秽,吃了之后,不过是拉拉肚子生点病,另一个却是用的天下剧毒,吃了之后,极有可能就被毒死,选材方面要偏激极端的多。

他听了兰陵道人的话,不由有些恼怒,驳斥道:“丹方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样,况且长生之道,未必只有一条。兰陵道友自己不也提了一个长生之法么?”

至正帝道:“两位道友不必争执,丹药是好是坏,一试便知。”接着吩咐侍卫,“把人带上来。”

那侍卫去了,不久之后,又将那群老人带了上来。

至正帝首先便问先前试药的老人,“老丈,现在感觉怎么样?”

那老人摇了摇头,道:“陛下,暂时还没有感觉。”

至正帝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又道:“朕又有一枚丹药,那位愿意一试?”

“我来!”“我来!”众老人又争执起来。

“陛下,这次试药,请让草民来吧。”一名老者突然越众而出,向至正帝拜了下去。

“咦!”许莫看到这名老人,不由轻轻‘咦’了一声,这老者他认识,就是在太华县县城荆娘子失踪的时候,他向人打听那家院子的主人,所见到的和老太爷,这位和老太爷九十七岁,来孙都有了,儿子早死,孙子辈以下的不孝顺,将他一个人扔在院子里,便不管了。全靠着街坊邻居周济。

许莫询问问到那儿,曾经给了他三四两银子,不想也被至正帝接到了京城。

至正帝道:“老丈请起,这么大年纪,就不必拜了,侍卫,将这位老丈扶起来。”

便有侍卫上前,搀扶这位和老太爷。

和老太爷深深拜伏于地,“陛下不肯答应,草民便一跪不起。”

至正帝奇道:“老丈。为什么非要试药不可?”

那位和老太爷道:“草民活了九十七岁。儿子都死了。孙子辈又不孝顺。一个人孤零零的,是生是死,早就不放在心上了。陛下需要人试药,万一药物无效。草民试药死了,为陛下尽忠,也算死得其所。万一托陛下洪福,侥幸不死,便是草民之福。请陛下恩准,这一次允许草民试药。”

至正帝想了一想,便答应了,“既然如此,朕便答应了你。老丈。你既肯为朕试药,朕便封你为耄耋公,这耄耋公等同子爵,享受国家奉养,每月都可在县里领取俸禄。俸禄亦同子爵一样。老丈,试药之后,朕允你回乡。”

“谢陛下。”和老太爷大喜,深深磕下头去。至正帝封他耄耋公,倒也罢了,若是只能留在京里,有没有这个封号其实并无多大区别,若是能得还乡,则能荣耀乡里,结果大大不同,由不得他心里不感激。

至正帝转向长青子,“长青子道友,你的丹药在哪?”

“丹药在此。”长青子从身上取出一只小瓷瓶,双手呈上。

一个宦官下来,将小瓷瓶接过,转呈至正帝。

至正帝接过小瓷瓶,向手心里倒了一下,倒出几枚小指肚般大小的青色丹丸。他拈起一枚,翻来覆去的看了片刻,倒是没有看出太大的异常。又问:“长青子道友,你这丹药如何服用?”

长青子道:“口服便可,一次一枚。”

至正帝将其中一枚丹药给了那宦官,吩咐道:“你拿给那位老丈。”

“是。”那宦官答应一声,手拿丹药,从高台上下来,走到和老太爷跟前,“陛下赐你丹药。”

“谢陛下。”那和老太爷脸露喜色,大声道谢,接过丹药,一口吞服了下去。

许莫看了,不由得为这位和老太爷担忧。这长青子的丹药药方,他曾听长生子提到过,知道所用的乃是天下剧毒,心想:长青子炼制丹药时,所用的毒药分量虽然极微,但这位和老太爷这么大年纪了,身体怎能比得上年轻人的身体?只怕承受不住。

此时在场上千双眼睛全都落在这位和老太爷身上。

至正帝紧张的问:“老丈,感觉怎样?”

和老太爷摇了摇头,正想说没什么感觉,身子却突然晃了一下。他拄着拐杖,四肢突然一软,他衰迈的身体,终究无法承受长青丹中蕴含的剧毒,脸色发青,鼻子里开始流出血来。

四肢一软之下,握不住拐杖,顿时摔倒在地。

在场众人见此,无不大惊声色。那兰陵道人越众而出,低头向和老太爷看了一眼,大声道:“陛下,这是中毒之兆,长青子所献丹药中含有剧毒,想要对陛下不利,陛下,请速速将起拿下。”

至正帝在御座上看的分明,那和老太爷脸色青紫,的确是中毒之兆,勃然大怒,伸手向长青子一指,“拿下了。”

万法大会中的全是精英侍卫,听得至正帝吩咐,立时便有几个侍卫冲上前去,将长青子按住,上了锁链。

长青子空有一身手段,却没有机会施展。况且那和老太爷突然毒发倒地,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浑没想过反抗。

他深深拜伏于地,“陛下,请勿听信小人谗言,臣一片拳拳之心,忠君爱国,怎敢对陛下不利。”

兰陵道人冷笑道:“还敢狡辩,这分明是中毒之兆,陛下,这长青子丹药中蕴有剧毒。”

至正帝脸色难看,铁青着脸望了长青子一眼,吩咐道:“宣御医来。”

侍卫传话下去,不久便有御医到来,跪下行礼,“见过陛下。”

至正帝道:“刘御医,你验一验,这人可是中毒。”说着向地上的和老太爷一指,和老太爷鼻中流血,口吐白沫。暂时还没死去,身子却有些轻微抽搐。

“是,陛下。”刘御医答应一声,取出一枚银针,便去检验和老太爷。将银针向和老太爷鼻翼一侧刺了进去,接着拔出银针,那银针已经变成了黑色。

刘御医道:“陛下,的确是中毒。”

至正帝又问:“是什么毒,可还有救么?”

刘御医将银针放到鼻子下方一闻,“有孔雀胆、丹砂、鹤顶红……种类太多了。一时无法全部辨别出来。”接着再次望了和老太爷一眼。“虽是剧毒。用量极低,毒性倒是不重,如果是年轻人中毒,倒还容易医治。”说到这儿。突然叹息一声,“这人如此老迈,只怕当不住药性,救不活了。”

至正帝神色恼怒,大喝道:“长青子,你还有何话说?”

长青子道:“陛下,臣并无害陛下之心。”

至正帝抓住小瓷瓶,一把掷了下来,大喝道:“再验一验他的丹药。”

“是。”刘御医捡起丹药。便去检验。

兰陵道人道:“陛下,这长青子和长生子乃是师兄弟,两人所献都是丹药,长青子的丹药有毒,难保长生子的不是一样。”

至正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道友所言极是,幸好朕不曾服过他的丹药。”说着又将长生子所献丹药也掷了下来,对刘御医吩咐道:“这份丹药,也验一验,看是否有毒。”

刘御医将长生丹捡了起来,一起检验。

但听得至正帝又道;“来人,将长生子也抓起来。”

“冤枉啊,陛下。”长生子受此无妄之灾,大叫冤枉,却又不敢反抗。

至正帝冷笑道:“如果你丹药真有长生之效,朕自然不会冤枉于你。此时便叫冤枉,未免太早了些,等刘御医验过再说吧。”

长生子无奈,只好束手就擒。和长青子一样,被侍卫上了锁链。

兰陵道人道:“陛下,这人?”说着伸手向地上的和老太爷一指。

至正帝道:“既然没有办法医治,那就抬出去吧。丹药有毒,与他无关,这人试药有功,依旧封为耄耋公,免除子孙三代徭役赋税,侍卫,抬他出去,等断气了,找个地方好好安葬。”

两个侍卫上前去,抬起和老太爷,向外就走。那和老太爷中毒不轻,虽然还没断气,睁着眼睛,却说不出话了。

“且慢!”许莫身在人群之中,终于忍不住了,喝斥一声,站了起来。

至正帝向他望了一眼,神色不喜,“道友有何话说?”

许莫笑道:“陛下,在下略通医术,这位和老太爷刚中毒不久,毒性也不算重,在下自信还有办法医治,请陛下将其交给在下,为他医治一番。”

“哦!”至正帝神色略现缓和,接着问道:“道友姓谁名谁?身属何门何派?可有长生之法?”

上次许莫已经介绍过自己,不过人数太多,许莫又没有什么惊人表现,至正帝早就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