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北之虎-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械,兵员都不是问题,只需要兴帅这里一道命令。”蒋方震点头道。

“第18师的组建工作提前,日本现在有21个师团,东北比海军比不了,陆军不能落后太多。”叶重道。

蒋方震,孙烈臣几人点了点头,第18师一旦组建完成,加上叶重的卫队旅,东北也将拥有20个师又1个旅的军队。这让几人面对起日本来,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将东北的重大的军事行动敲定后,蒋方震,孙烈臣,许兰洲等人相继起身离去。

“早知道就不用急着把军队调回来了。”叶重拍了拍额头,“芝能兄,高在田的边防军第一师的工作就由你去做了,不要怕用钱。边防军第一师的几个团,最好能拉出来两到三个团。只要把黄金弄到手,马上往南方运,到时候我会安排军队去接应。”

之前一直没有出声的文山点头道,“兴帅放心,边防军第一师到了外蒙后,待遇上跟之前在洛阳的时候,难免要差了许多。许以厚利下,不怕收买不到人。不过就怕他们不堪大用,混乱中若是得知抢到的是黄金,恐怕未必会老老实实的将黄金交给东北。”

“想从我的碗里抢东西,也要他们有这个本事。”叶重自信地一笑。外蒙对于皖系来说,是一块飞地,从绥远,到察哈尔,再到热河的所有关卡都在叶重的控制之中,不怕他们飞到天上去。边防军第一师的动向绝对逃不过叶重的情报网。

文山走后,叶重喝着于凤至泡好的茶,思索了片刻,拿起了电话,是“喂,岷源兄,是我。”

“兴帅有什么吩咐?”

“咱们向列强采买的器械还有一部分没给钱吧?”叶重问道。

“没有,这两年东北银行要扩张,所以卑职跟列强签的合同都是货到结账,钱多在手里留一年,就可以多做很多事。”王永江道。

“哈哈,好,好。”有这么个大管事,事事精打细算,叶重听得心里畅快无比,“奉天商会那边呢?现在他们在美国采买器械的规模有没有降下来?”

“由于奉天这边的机械厂开始增多,向美国采买的器械有一定的下滑,奉天的产能有限,满足不了民国各地的需求,现在向美国采买的机械每年仍然不下三千多万美金。其中有一千多万是运到东北的。”王永江在电话里回复道。因为欧战的打战,西方列强的经济势力大举撤出民国,是民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虽然中央政府忙于内战,内纺纱,制糖,织布等各种轻工业机器的需求仍然庞大。奉天商会在叶重的牵头下,趁势大捞了一笔,即使欧战结束,西方的势力再将重返民国,可拧成一股绳的奉商又有东北银行作后盾,已经不是洋商能轻易撼动的了。

“好,运往奉天的机械,让奉天商会也用货到结账的方式。中间的损失,由东北政府补贴。”叶重道。

“兴帅,这…”王永江诧异无比,就算东北这两年财政状况良好,可钱多也不能这样用吧。更何况摊子这么大,该花的也花得差不多了。

“我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以后我再跟岷源兄解释。”叶重道。

“好的,兴帅。”王永江考虑了一会,算了算其中的损失,一年大概要多付出67万左右,虽然花得心疼,可叶重开了口,也只能照办了。

“打仗可不能只考虑军事。经济也要算进去。”挂了电话,叶重揉了揉额头,现在葫芦岛商阜的贸易越来越兴盛,光是这几年陆续投在基础建设上面的资金,加上造船厂在内,高达一千多万。再加上葫芦岛是东北乃至民国北方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若是与日本冲突起来,日本的海军在这边打上几炮,毁坏设施不说,南来北往的生意一断,东北垮掉的工厂可不是一两家。东北直接的经济损失间接的损失很可能会高达好几千万,甚至上亿。

可若与英,美,法等西方列强有着巨额的商业往来,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再加上运输的船队都是曹雨昆,徐黑鸦租用的列强船只,日本人未必敢轻举妄动。

¥¥¥¥¥¥¥¥¥¥¥¥¥

“减员一半以上,马占山和李杜这两个人还真是好运气。”三原第14师师部,熊国坤端着一铁缸子茶咕隆喝了几口。“上次奉俄大战,我在黑龙江都没赶上,这次入俄更是被调到了陕北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整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参谋长李爽铠道,“云章兄你就不要抱怨了,马师长和李师长那两个师可是减员了一半多,损失惨重呢,咱们东北军还没有遭受过如此大的损失。真要是换了你,看着手下的儿郎一个个倒在冰雪上,恐怕就不会像坐在这里这么轻松了。”

“我也就是说说。也不知道马占山和李杜两个怎么熬过来的。”熊国坤讪笑道。真要是死在战场上,没什么说的,几枪下去就结果了,可死于严寒,那就憋屈得紧了。

“叮呤呤……”通信兵拿起了电话,然后说了几句。回头道,“师座,军部让你和参谋去一趟。”

“知道了。”熊国坤点了点头,然后嘀咕道,“要么不叫,要么把师长,参谋长都叫过去,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走吧,去看看就知道了。”李爽铠道。

熊国坤和李爽铠相继出了师部,跨上战马,带着几个警卫径直向赶往东北第四军指挥部。

以熊国坤的身份,是有配小汽车的。不过陕北的路况不好,在小汽车里面坐久了,人都要被颠散架。

“咦!定国兄,你们怎么也来了?”快马赶到军部,熊国坤看到第13师师长赵铮,出声问道。

赵铮笑道,“你们能来,我怎么就来不得。走吧,咱们第四军的几个师级主官难得聚在一起,进去说。”

熊国坤点头,几人一起往里走。

“军座!”几人相继行过军礼。

郭琪开回过军礼后笑道,“都来了,坐吧。”

“军座,把卑职几个都叫来,是不是有什么重大的行动?要对陈树蕃下手了?”熊国坤问道。

“不是跟陕军开战。”郭琪开摇头道,“兴帅有调令过来了,调13,14两个师回奉天。桂明啊,今后陕北的防务就交给你的28师了。”

“是,军座!”刘宝亮道。

“一下子调走两个师,第4军不是空架子了?”赵铮疑惑地道。

“赤俄军队已经击败了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可能与俄国会有一战吧。等那边的局势稳定下来,第4军还是要充实起来的。”郭琪开笑道。

“又要与老毛子打了?军座,能不能换一下,把28师调回去,28师也是东北的老牌师了,虽然跟几个主力师没办法比,可不见得比13和14师差。”刘宝亮连忙道。

“兴帅下的军令不会轻易改动。”郭琪开作为军一级的将官,是知道内幕的。面对的敌人可能是日军,第28师打起陕军来战斗力未必会比13,14两个师弱。可28师的士兵以前长期生活在日军的阴影下,一旦对上日军,未必能发挥得出全部的实力。而13,14两个师不一样,军官大多数来自东三省陆军学堂,士兵到现在为止受过不少精神上的教育,对上日本兵,没有心里障碍。

听到又有机会和老毛子见阵仗了,熊国坤心里乐开了花,拍了拍刘宝亮的肩膀道,“桂明兄,接受现实,执行兴帅的命令吧。”

“滚你的蛋。”刘宝亮没好气地道。

第四卷 第259章 调动二

五月的海参威天高云淡,放眼望去一片蔚蓝。

“地方是好地方,不过到底是异国他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哦…………”杨亦任是中央第九师派往海参威陆军先遣部队中的一员。在海参威呆了半年,杨亦任也有些想家了。

“让你们平时多认点字,读点书,你们不肯。什么金窝银窝,这里以前就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被沙俄强占过去了。”营长苏炳权听到杨亦任的话道。

“营座!”杨亦任连忙站直身体,趴地一记军礼。

苏炳权拍了拍杨亦任的肩膀,“快了,咱们就要回民国了。”

“营座没有糊弄俺吧?”杨亦任问道。

“糊弄你干什么,英国佬和美国佬吃了败仗,开始撤军了,咱们也会跟着一起撤离。”苏柄权摇头叹了口气,“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把以前失去的土地收回来,以后只怕再也没希望了。”

杨亦任倒没有苏炳权的多愁善感,他只不过是个小兵,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满足了,听到苏柄权的话高兴不矣,直接将后半句给忽略了。

“他妈的日本人又来了。”杨亦任笑容一收,嘀咕了一句。同为出兵俄国的干涉军,可民国的士兵在海参威没少受日本人的气。

“在哪里?”苏炳权问道。

“喏,四艘日本人的军舰。”杨亦任向海面呶了呶嘴。

四艘体形不是很大的军舰犁开海水翻腾出白色的海浪,远远看去,格外赏心悦目。军舰的速度很快,超过了民国海军现役的任何一艘军舰。

“咦………”眼神比较好使的杨亦任惊异无比的睁大了眼睛。

“怎么了?”苏柄权问道。

“好像不是日本的军舰,上面有咱们的国旗。”杨亦任吃惊无比地道。

“不会吧,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快的军舰了,比起海容号的速度快了将近一倍。”苏柄权有些不信地道。

杨亦任颇为肯定地道,“营座,没错。五色共和旗。”

“还真是民国的旗帜,难道中央买新的军舰了?”军舰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次苏柄权也看清楚了。不可能,苏柄权很快将这个答案否决了,中央对海军的经费一再压缩,如何会去购买四艘这样新式的军舰,就算买,事前也不可能听不到任何风声。

“你们都好好站岗,不准起哄。”苏柄权向附近指指点点的士兵喝斥了一声,向码头快步走去。

沈鸿烈从旗舰龙江号下来,登上了民国中央海军的巡洋舰,“海容号”。

“老长官!”沈鸿烈郑重地向中央海军代理第一舰队司令,海军少将林建章行过军礼。

“成章,你今天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啊,这是东北的驱逐舰吧,一出手就是四艘,普天之下,也只有那位东北的兴帅有这种手笔了。向哪个国家采买的?”林建章看着陆续停泊在港口的龙江号,龙雨号,龙利号,龙尘号,赞不绝口地道。

“这是东北自己的船厂造出来的。”身为东北海军中的一员,沈鸿烈颇为自豪地道。

“什么?东北自己造的?”林建章难以置信地看着沈鸿烈。他16岁就考入清末时期的南京水师学堂,在船上呆了三十个年头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用去看龙江号几艘舰只上的装具,光是比起海容号快出一倍的速度,跟这段日子出现在海参威的英美军舰比起来,也不遑多让。东北的大炮在民国是很有名气的,直皖两系都有向东北采买过大炮,这几艘驱逐舰上的火力应该也不会太弱。中央现在造两三百多吨的小炮艇勉强可以,若是吨位再大些,便只能依赖于外购,而东北却能造出与列强相提并论的驱逐舰,这样的造船能力,让他如何不吃惊。

“成章,可不可以让我到你的旗舰上面去看看?”林建章一脸希冀地看着沈鸿烈道。

“当然可以。”一般人自然不能上去,沈鸿烈不想拒绝自己的老长官,况且龙江级的驱逐舰在东北海军里面只是一个过渡,东北已已经开始设计吨位更大的轻型巡洋舰了。

“你带的兵士气很不错,青出于蓝啊。”登上沈鸿烈的旗舰“龙江号”林建章看着两侧精神饱满,英姿挺拔的海军士兵称赞了几句。

“老长官过奖了。东北的士兵,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军响和福利都走在国内的前面,又进行过专门的思想教育,这种情况下,只要军官不是太无能,士气都不会弱的。”沈鸿烈解释道。

林建章在龙江号上走了几圈,细细的打量了几遍。看着东北装备的新式军舰,再对比起泊在码头,服役了三十多年的“海容号”林建章不无感慨地道,“以后民国的海权,要靠你们这些新锐维持下去了。”

四艘新式驱逐舰自营口军港起航,经过渤海,黄海,日本海,在海参威补给了一批物资后,便再度起航。一路向北,最后进入海龙江水道,与黑龙江江防舰队汇合。

¥¥¥¥¥¥¥¥¥¥¥¥¥¥¥

买卖城,边防军第一师第二旅驻地。

“旅座,东北军的凌建辉求见。”警卫徐强走进黄维国的院子道。

“东北军的人来干什么,他们要的东西你们是不是偷工减料了?”黄维国皱眉道,放在别的地方,一个小小的连长黄维国可以不用理会,可对方是东北军的人,便不一样了,在中央军收复外蒙的时候,东北军已经带兵打到了俄国腹地,炸毁了上千公里的铁路。

“让他进来。”

“是,旅座。”

“陈先生,这位便是边防军第一师的黄旅长。”凌建辉向旁边一个一袭青色长衫头戴黑色帽子的中年男子介绍道。

“弊人陈在康,见过黄旅长。”陈在康向黄维国一礼道。

“你们这是?”黄维国看了看陈在康。“想来干什么,直话直说吧。”

“陈某受命而来,想向黄旅长借兵。”陈在康道。

“借兵?你是东北派过来的?”黄维国问道。

陈在康点头道,“正是。”

“这话我就有些听不明白了,兴帅手下有十多个师,兵力雄厚堪称民国之首。向我一个小小的旅长借什么兵。”黄维国道。

“眼下东北军已经全部撤回,在外蒙与俄国接壤的地方,无兵可调,只能求到黄旅长这里来了。”陈在康道。

黄维国又问道,“东北想干什么?”

“抢夺白卫军一批重要物资,具体是什么,我也没权限知道。”陈在康确实不清楚内幕,只要请动黄维国的军队,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黄维国笑了笑道,“我的上头还有高师长,东北有什么要求直接向高师长提就是了,何必找我。”

“高师长是皖系大将,有些事不好去做,避免受上面人的猜忌,不过我方的人和高师长已经接触了,只要黄旅长点头,他会默许黄旅长的行动。而且只要黄旅长马上可以得到一张50万东北钞的支票,随时可以到东北银行的任何一家分行提取现金。”

“50万东北钞!”黄维国讶然道,他一个旅的军队一年的军响也不比这多多少。

“不错,而且事成之后,还有这个数作酬劳,全由黄旅长支配。”陈在康又伸出了一个指头。

“100万?”黄维国睁大了眼睛道。

陈在康点了点头。

“东北到底想要什么东西,竟然值这个价钱。”黄维国怦然心动,不过还是十分理智的问道。

“总之是抢俄国人的,对民国完全没有害处。若非东北军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也不用如此麻烦了。”陈在康道,“黄旅长还在犹豫什么?不管如何,高师长不会追究。事情办成了黄旅长可以得到一大笔钱,下面的士兵也捞点外快。”

“事情成了,高师长自然不会追究,若是事败呢?与俄军交火,把第二旅打残了,你让我如何向高师长交待。”黄维国反问道。

陈在康道,“东北要保的人,谁动得了,万一黄旅长在边防军第一师呆不下去了,也可以投靠东北,想从军,东北可以接纳,若是不想,黄旅长手里有一大笔钱,再不济,也可以做个富家翁。”

黄维国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圈,然后道,“我有个条件,你们若是答应,我这条命就卖给东北。若是不答应,万事皆休。”

“黄旅长请说。”陈在康心中一喜,不怕你提条件,就怕你怕事。

“后面那100万我也不要了,只请兴帅给我个承诺,全盘接收我的第二旅,与其它东北军一视同仁,包装军械,军响,医疗配制,东北军有的一切,第二旅都要有。”黄维国盯着陈在康道。

“黄旅长提的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应该没问题,不过我无权替兴帅承诺。需要请示过后才能回复。”陈在康道。

“理所当然。”黄维国点头道。

¥¥¥¥¥¥¥¥¥¥¥¥

“这个黄维国倒有点意思。不要钱,只要投入东北军。”叶重接到文山送过来的电报,微微一笑。叶重想起了后世在网上闲狂时看到的一则小道消息,赤俄打败了白卫军后,带着外蒙的革命军一起进攻驻扎库伦,买卖城一带的边防军第一师。正值直皖战争爆发之后,直奉矛盾愈趋激化,北洋政府无暇顾及外蒙局势。

孤立无援的边防军第一师战败。一部分士兵逃回,一部分随着高在田撤到了黑龙江。还有一部分则在买卖城死守不退,最后留下的军人与中国商人全部殉国,与城同毁。曾经盛极一时,清俄一年贸易超过800万两的买卖城被彻底从土地上抹去,只能从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寻找。依照黄维国的性子看来,这则小道消息未必不是真的。

“兴帅,兴帅。”文山小声的叫了两下走神的叶重。

“哦哦…。”叶云回过神来,“跟黄维国说,要军械有,要军响也有,不过给了他东西,就必须练出东北军的战力。若是练出来的兵不行,不能打,我照样给他100万,让他滚蛋。”

“这,这样也可以?”文山道。

“就这样发电报。”

第四卷 第260章 曹锐

东北政府大院,绿树如荫,院中的人造沟渠清澈见底,能看到河中的游鱼三五成群的嬉戏。

“兴帅,最新电报。”赵常顺将电报递给了叶重。

“八省反皖同盟?”叶重接过电报一看,哭笑不得的将电报揉成一团,扔给了赵常顺。“东北三省的代表不过例行公事的参加了督军大会,还没有明确表态,这个曹锟竟然对外宣称已经和东北意向达成一致,想把我绑上他的战车。”

“百里兄,吴佩孚的军队撤到哪里了?”叶重向旁边的蒋方震问道。

“已经撤到了保定,现在正在厉兵秣马,直皖双方气势剑拔弩张,大战只差一根导火索了。”蒋方震道。

“还真来得不是时候,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直皖两系先打起来,万一东北这边再跟日本干架,这民国还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叶重摇头道。

“兴帅的意思是?”蒋方震道,“居中调和,让直皖双方保持刻制?”

“至少在黄金归属问题解决之前,不能打起来。”叶重道,“就算直皖再不和,可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万军队,对日本人也是一种威慑。”

“这个可不好说,要是吴佩孚的军队没有撤回到保定,威慑北京,直皖双方还有缓和的余地,吴佩孚此人也有些刚愎自用,徐树铮手握重兵更胜三分。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挨得这么近,不打架才稀奇了。”蒋方震道。

“咱们的军队动身没有?”叶重问道。

蒋方震道,“骑兵第一旅已经从边境出发,向买卖城开拨。一人三马,速度不会慢,12师已经进抵锡林郭勒盟,随时可以进军库伦。不过铁路离库伦还有三四百公里没修好,真正赶到的时间会稍微慢一些。东北军队大举进入外蒙,恐怕不止引起日本的警觉,就是徐佑铮恐怕也会心里不舒坦。”

“那就让孙勇早点动身。”叶重道。“不管他,之前炸西伯利亚铁路,找我麻烦的还少?不照样糊稀泥过去了。”

蒋方震点了点头,“这次兴帅下了这么大的力气,要是抢不到黄金,那可真是亏了血本。”

“是啊,军队调来调去,希望不是在做无用功。”叶重摸着下巴道,“不过目前看来,希望还是不小的,至少黄维国的那个旅从路线上看不比日军第三师团远。”

“兴帅,直隶省长,曹锐求见。”赵常顺走过来小声道。

“曹锐?让他在接待厅先等一会。”叶重道。

“在没有清楚东北的意向之前,直系的压力也很大啊。”蒋方震笑道。

“这是自然,段合肥的巩县兵工厂紧赶慢赶,好歹已经投产了,听说又扩编了两个师,兵强马壮啊。曹锟若不是得到了之前冯大总统的一批军火,又有吴佩俘这样的得力战将,哪里敢和段合肥放对。不过随着巩县兵工厂的产能扩大,段合肥又把持了中央财政大权,曹锟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了。”

“所以曹锟和吴佩孚一定会抢先下手,否则久拖下去,直皖两系实力差距只会更大。”蒋方震道。

“这正是我担心的,什么时候闹矛盾不好,偏偏在这个结骨眼上。”叶重有些无奈地道。

蒋方震离开后,叶重抓了把鱼饵扔在亭子外的鱼池里,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走向客厅。

“让曹省长久等了。”叶重走进接待厅,对一个年过半百,跟曹锟有些相像,一身笔挺中山装的曹锐笑道。

“哪里,哪里,兴帅事务繁忙,日理万机,能抽出时间来亲自接见我,我已经受宏若惊了。”曹锐起身道。

曹锐也是很有傲气的人,被曹锟推上了河北省长的宝座,在河北官场说一不二。当然,不是指的他的威望。而是卖官的价格说一不二,小县的县长三五千不等,大县的县长一万块。担任河北省长才两年多点的功夫,身家就暴涨到了四五百万。可谓生财有道。

“家兄经常叨念兴帅,可惜现在穷于应付咄咄逼人的皖系,不能亲自来奉天,特让我带了一点河北的土特产过来,希望兴帅不要嫌弃才是。”曹锐让两人人将礼物送了过来。

一箱子金银珠宝,还有一柄将近三尺长的青铜古剑。这个长度在青铜剑中是相当罕见的,叶重拿起青铜剑随意的挥了两下。

“兴帅好眼力,这把古剑锋利之极,四块大洋叠在一起,可以一剑将其斩成两半,而剑刃不卷,虽然跟传闻中的上古名剑相比略有不及,不过也相当罕见了,原冯大总统曾经担任清庭的近卫军统领。得自清庭的皇家兵器库,后来又转赠给了家兄,如今送给兴帅可谓宝剑配英雄。”曹锐道。

“英雄不敢当,剑我收了,那些金银珠宝就不用了。”叶重将剑重新放了回去道。曹锐送过来的这些东西价值大概也在一百多万,以河北一省,养那么多军队的同时,还能拿出这么大笔钱财,已经很难得了。不过对于这点小钱,叶重还看不上眼。

“这…”曹锐略一迟疑。

“曹老哥的事,我也知道。不过北洋各系根出同身,实在不宜手足相残。”叶重道。

曹锐苦笑道,“谁说不是呢,可惜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徐佑铮仗着兵精械利,对我大哥步步紧逼。他出兵外蒙,采买外国飞机,大手大脚花钱,动则是几百万,国务院总理是皖系的应声虫,中央的财政被他们挥豁一空,可对直系的军响一再克扣,不仅如此,连我第三师士兵的营房都霸占了,兴帅你来评评理,难不成让那些士兵睡到大街上面去?”

“皖系做得是过分了些。”叶重点头,“曹老哥打算怎么应付?”

曹锐试探着道,“中央是天下人的中央,如今却被皖系霸占,视如禁脔,这样下去整个民国迟都都会被他们整得不像样子。兴帅兵力雄厚,虎踞关外,不知有没有兴趣在中央占有一席之地?”

“暂时不行,俄国大乱,我这东北边境也不安宁,没有闲功夫南下。”叶云摇头道。

曹锐大失所望,“如今南北战争打不起来,吴师长北归合情合理,可段合肥和徐佑铮却大有兴兵讨伐之意,家兄独木难支,还请兴帅从中周旋一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直系若是被吞并,恐怕段合肥很快又会打兴帅的主意了。”

“好吧,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到北京找我舅父。有他做这个调停人,相信小徐会卖他这个面子的。”由于徐树铮对通辽兵工厂眼热无比,使得巩县兵工厂比历史上早几年完工。导致现在直皖势力失衡,眼下直皖爆发战争与叶重的利益不合。只能暂时拖延时间了,等北方的事情一了,叶重选择的余地便会多了很多。

¥¥¥¥¥¥¥¥¥¥¥¥

迷离的夜,纷乱的脚步,厮杀,对死亡恐惧的尖叫……

“逃,逃,逃!”被击溃的高尔察克部白卫军只剩下这一个念头。无数的沙俄贵妇,贵族,僧侣,忠于沙皇制度的白俄用最快的速度逃往东方。

“鲍里斯,什么时候我们不用再逃了。”混乱的队伍中,阿芙罗娜散乱的头发凌乱,原本美丽而贵气的脸满是惊遑和恐慌,和所有乱世中的人一样,充满了对未来的彷徨迷忙。

“罗娜,俄国现在已经没有净土,不过我们可以逃到大陆的东方,在中国一位大军阀的庇护之下,那里生活了许多白俄的贵族,技师。那里有白俄居住的社区,甚至曾经的沙皇陛下也在那里。相信我,快了,很快咱们便能脱离这个该死地狱。”鲍里斯拉着阿芙罗娜的手道。从大撤离开始时的一百几十万人,逃到外伊尔库茨克,竟然只剩下了二十多万,一百多万的人死在那酷冷严冬中。再到现在赤俄大军的穷追猛打,这些白俄如同丧家之犬,仿佛从炼狱中走出一般,每天,每时,每刻身边都在死人。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也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该死的,有没有统帅的消息!”和所有逃亡中的白俄一样,佩特罗夫此时也是焦急不安。

“没有,夜色太黑,被赤军冲散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统帅了。”副官安德烈摇了摇头,“将军,要不咱们先撤吧,不能耽误了,否则赤军迟早会追上来。穷疯了的他们拼了命也想得到那批黄金。”

“可是…。”佩特罗夫还有些不甘心,只要高尔察克还在,有了这批黄金,再加上他的声望,随时能在远东东山再起。能统治一方自然比寄人篱下要好。无论是谢米诺夫,霍尔瓦特,还是日本人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没有高尔察克在,佩特罗夫都没有底气去抗衡这些豺狼。

“将军,不能再等下去了,赤俄的军队随时可能杀过来,咱们带着这么一大批家伙,一旦被盯上,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安德烈急道,这些黄金虽然值钱,但也是催命符。600多号的家伙,运输极为不便,更何况是敌人紧追不舍的情况下,稍一迟疑,便会被敌人缠住。

“咱们现在还有多少人?”佩特罗夫吸了口气道。

“沿途又收拢了一些,士兵有四千多人,至于其它人暂时顾不上了。”安德烈道,“没有得到黄金,赤俄军队应该暂时还顾不上他们,因此咱们跑得越远,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好,咱们走。到了贝加尔斯克后,便有火车了。”

第四卷 第261章 菊池慎之助

“哦,黎明,在这贝加尔斯克我看到了美丽的日出。还有那比日出还要美丽的火车。”逃亡的白俄队伍,看到贝加尔斯克的站台停着几列火车,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俄欧本土经过数千里的跋涉,走过了冬季与春天,与死神擦肩而过后,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

所有人都向火车站台狂奔。

“哦!我看到了什么,这个破火车站既没有美味的伏特加和烤面包,又没有光着大屁股的女人,这群乞丐或者是疯子想什么?是布尔什维克?不,不像。”火车站台的守护是隶属于谢米诺夫的白卫军。

“拦住他们,给我拦住他们。该死的,想吃枪子吗?这段时间邪恶的赤色分子炸毁了不少火车,导致运输的列车越来越少,要是这几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