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北之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缓冲器,不要像这样刚性连接,迫击炮的使用寿命会长一些。”

“兴,兴帅好,好想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二虎几人看得摸不着头脑,不过王青这个技师眼睛却是顿时亮了起来,技术难度并不高,只是以前并没有想到过。

“重新生产出新的样炮要花多长的时间?”

“除了缓冲器要花些功夫外,其它的都比较容易,一个月足够了。”王青道。

“王技师,兴帅的办法真管用?”赵二虎纳闷道:“这图画得不怎么样,添加了几个黑砣砣,怎么我就看不出来哪里有用了。”

王青在这一帮高级将领中起初还有些忐忑,现在放松了不少,忍不住笑道:“加上这几个缓冲器手,火炮的发射速度,和使用寿命必定会大幅度提高,至少不用像这样打一炮就后挫得厉害。”

“连王技师也这样说,看来这顿大餐还真跑不掉了。”孙烈臣摇头道。

“兴帅,那新生产出来的一批迫击炮怎么办?”蒋方震问道。

“俄国人不是要军火吗?卖给俄国人。”现在军火又不愁销路,即便俄国人不要,国内也有销路。

“这次兴帅将中东路沿线的田地要回来,电报应该也发到圣彼得堡了。不知道尼古拉二世会做什么决定。”

“管他什么决定,这两百来万亩田地我要定了。给不给可由不得他。”叶重哂然道:“俄国佬现在有本事和奉天开战?对了,许兰洲的部下最近可还安份?”

“还算老实。”孙烈臣道:“奉军的待遇比起他们原来在黑龙江的时候要好,而且仍然保留原职,凭这两点已经能安抚住绝大多数人了,暂时还没什么抵触情绪。不过这些士兵不少人格斗还真是一把好手,单个放对即便是27师的老人也打不过。”

第四卷 第132章 军火产量

“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许兰洲,任国栋,李景林几个主官都好习武,对部下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叶重笑道:“打不过就找他们虚心学习。”

“是,兴帅。”

正如叶重所说的,沙俄现在没办法同叶重开战,刚从北大营回到政府大楼,马纳金便找上门来。

“叶督军,关于这次中东路附近耕田的归属中东铁路管理局那边有回复了。”马纳金道。

“哦?马先生说说看,管理局的霍尔瓦特是怎么回复的?”叶重心里一笑,这种有失面子的事,马纳金当然不会说是沙皇直接决定的。

“希望叶督军用价值200万元的军火将这些田地赎回。”马纳金道:“叶督军你也知道,中东路附近的都是上等田,按眼下的价钱,1元一亩买块贫脊的田地还有不足,按这个价钱已经算是很优惠了。”

“这样吧,20万元的军火,另外算30万元算在向贵国的贷款里面。”叶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道:“马先生也是老朋友了,坐下说吧。”虽然田地一定要得回来,不过有俄国人的配合无疑会顺利很多。所以叶重才舍得出这20万元。

“叶督军,你给的价钱让我很难回去交待。”马纳金脸色有些为难地道。算在贷款里面,也就是说叶重压根就不想给了。20万元只是意思一下。

“马先生其实不用交待,只要把我的话转给霍尔瓦特就可以了。”叶重笑道:“其实这20万元并不是给田地上的补偿,而是黑龙江要收回发钞权。除了东三省官号银发行的奉钞外,黑龙江今后不允许别的币种流通。”

“这,”马纳金的脸色一僵,不过他也知道叶重的为人,在东北连日本人都敢硬顶,更何况是现在外强中干的俄国人。“这件事我做不了主,容几日再给叶督军回复。”

“好吧,我等马先生的好消息。”叶重想了一下,这件事交给了毕桂芳,现在又将毕桂芳抛到一边,难免有些不妥,于是道:“若是贵国同意,到时候直接让齐齐哈尔那边和毕督军交涉就可以了。”

“好的,叶督军。”马纳金点了点头,虽然公事上叶重寸步不让,不过私事上却没得说,海参威卖出去的货物贷款供给从来没有出现过拖欠,或者像日本人那样蛮横耍手段的情况。马纳金也是在奉天看着叶重一步步崛起到现在的,从心底里说,对叶重甚至有些佩服。

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现在在黑龙江,由于俄国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于是话语权便转移到了奉天。

最后出于某种考虑,叶重并没有强制收回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的土地,因此实际收回的只有180余万亩。再加上取消了道胜洋行在黑龙江的发钞权,黑龙江的经济开始回归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随着刘尚清将田地分配出去,和600万元的巨额投入,重新完善了黑龙江的警察制度,整顿吏治,本来已经暮气沉沉的黑龙江财政开始暴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田地和发钞权的收回,对现在舆论一片压抑的民国本来是件振奋人心的好事,不过由于俄国为了保存自己的颜面要求秘而不宣。而叶重得到了实利,在这种事情上就不怎么坚持了,当然这么大的事并瞒不了有心人的眼睛,并且在奉天一些军政高层里面并不是秘密。

¥¥¥¥¥¥¥¥¥¥¥¥¥¥¥¥¥

东北的形势大好,不过关内却不容乐观,府院这争越演越烈,而中央的威信也在内哄中开始慢慢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军阀混战的进程。

“弥道勒先生,很遗憾,虽然我个人对德国观感十分不错,也有着良好的商业往来,不过中央的决定,我也必须遵从。”叶重看着德国驻奉天总领事弥道勒道,北0京政府与德国宣布断绝外交关系,各地的德国领事机构纷纷撤离,相对来说,奉天执行的速度已经算是比较迟的。

“确实非常遗憾。”弥道勒的脸色看上去十分不好。

德国潜艇的无差别攻击已经激怒了美国商人,当然潜艇战还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美国已经向协约国贷了几十亿美元的巨额款项,一旦协约国战败,这些钱便打了水漂。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而德国怂恿墨西哥与美国开战更是给了美国很好的参战借口。美国的态度明朗化,也带动了一批国家开始打算参与到分享这场旷世大战的战果中来。

仅管德国几乎一已之力抗住了英法俄三国未露颓势,但只要美国参战,势必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美国的份量比一根稻草还是要重很多的

“不过希望叶督军给予现在还在奉天的德国侨民一定的帮助,在撤离之前不要为难他们。”弥道勒道。

“当然不会,与贵国断交这点我国政府决定了我也没办法,不过贵国在奉天的侨民可以受到最公正的待遇,我保证不会有人为难道他们。另外贵国和英法俄大战正酣,若是从我国大举撤侨不方便,也可以转移到奉天来,这点我还是能做得了主的,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在奉天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叶重道,也算是暂时卖个好给德国,而且现在在奉天大多是一些德国技师,叶重才不会将这些宝贵的人才赶走。

“多谢叶督军了。”弥道勒诚恳地道。

“客气了。”

弥道勒刚出门,文山便拿了一只文件夹走了进来,“兴帅,好消息,通辽兵工厂最新的60MM迫击样炮已经试制出来了。”

文山边说边将文件夹打开,从中取出几纸纸,然后放在叶重的桌子上,“兴帅看看,这是最新出来的图片,上面还有一些具体的数据性能。”

“是吗?”叶重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炮管全长720MM,高低射界45度到76度,全炮重量22公斤,最大射程750米,最小射程100米。炮弹重量1。33公斤。最大射速27发每分钟。跟原来的迫击炮比起来怎么样?”

“射程上增加得不是很多,不过还可以再改进,射速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最高要的是更加便于携带了。两个人便可以随便抬起。比起以前的可方便太多了。一个壮汉可以直接扛着走。”文山笑道:“也不知道兴帅是怎么想到这么改的。”

“心血来潮。”叶重忽然想到件事,“对了,前期保密措施一定要做好,另外再尝试改进,光是做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减轻重量的基础上增加射程。再然后安排人到美国那边申请专利。”

“是,兴帅。”文山道:“另外俄国派过来了90名技师,和240名熟练技工,在他们的帮助下,通辽兵工厂现在已经提高到月产4370杆步枪,机关枪的产量也提高到了月产53挺。”

“至于75MM山炮,野炮则分别提高到了35门,29门。除了奉天自己必要的储备外,大部分是卖给俄国人。”

“105MM的重野炮呢?重炮可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105重野炮占用的资源太大,而且口径越大的火炮生产起来也越难。刚投产不久,再加上通辽兵工厂建到现在,人才一直是个问题,现在月产才2门。”文山道,不过俄国现在想要军火是想疯了,下个月初就会有技师过来。”

“嗯,子弹的产量呢?”

“月产720万发。其中有300万发是生产的水连珠用的子弹,卖给俄国人用的。”文山道:“对了,兴帅,根据这些俄国技师和技工的反应,现在和他们一样的军工人才在沙俄待遇都不怎么好,再加上沙0俄外忧内患,政局动荡,必要的生活物资紧缺,并且腐败的情况并不比民国其它地方好多少,甚至尤有过之,待遇上比起通辽兵工厂要差了一截,甚至生活必须品紧缺,有时候除了高级技师,生活上可以说得上是十分贫困,兴帅看要不要通过在海参威倒卖物资的几个贵族多拉些人过来?”

“嗯,我会跟沙俄几个贵族打招呼,这件事你去负责,战争期间既然连军工人才的生活都没办法保证,看来沙俄现在确实穷困到了极点,你只管过去拉人,不管是军工人才还是别的方面的技工人才,举家办迁过来都可以。现在奉天一不缺钱,二不缺机器,各行业爆发式的发展,唯独人才缺口太大。”叶重十分认同地道,然后在书桌的抽屉里拿出张白纸,写了个200万的金额,盖上督军大印递给文山道:“芝能兄去找财政厅长提钱吧。”

“200万?这太多了吧。”文山吃了一惊道,“现在太多的工厂都缺人,只要是技师,技工,来到奉天就被各个工厂抢光了,咱们只要负责个路费就可以了,200万,这得拉来多少人啊?况且所出的钱,只要给那些俄国贵族好处,他们自然会想法设法从俄国的兵工厂里面挖人过来。”

“不多,只要拉来人,收益远不止这200万。虽然建了所奉天理工大学,不过每届的毕业生还是太少了。而且培养的周期太长。”叶重道,

“芝能兄就大手大脚的用,一些小的出入就算了,人才第一。奉天现在又不缺这点钱。不过奉天以后坚决要杜绝这种情况,哪个要是敢吃里扒外,帮着别人挖奉天的墙角,我就宰了他。”

虽然200万交给他了,不过支出仍然要有详细的账目明细,即便是文山现在的职位,也没办法私自挪用太大的金额,当然,有利必有弊,有时候监督得太狠,就有就会有部门为了点鸡毛皮的小事刨根问底,影响办事的效率。

“这个兴帅放心,有这种胳膊肝往外拐的人不用兴帅动手,卑职便会去料理的。既然兴帅这个老板大方,卑职也能阔气一回了。”文山笑道,“抛开奉天年年拔高的财政收入不说,光是几大钢铁厂的产出,还有出售铁矿石的利润,兴帅再拿十个200万出来也不稀奇。”

“,没有你想的这么多,日本人又过来闹了没有?”叶重问道。

“这倒没有,闹事的日本人都关起来了,鞍山可是有咱们一个整编师,他们能翻起什么浪来。”

文山叹了口气,“我看全国卖铁矿石赚不到什么钱的也就汉冶萍一家了。日本人强迫汉冶萍用欧战前的价格卖给他们,什么都不做,倒卖一下就不知道能赚多少,怕没个好几千万。居然也想强迫鞍山用开战前的价格卖给他们,当真是痴心妄想。想比之下,美国人就比日本人讲道理多了。”

“也幸亏兴帅强硬,要不然让日本人开了坏头,跟美国人的生意也难做了。日本人也是欺软怕硬的东西,抓了几个闹事的关到警察局里面打了一顿,口头抗议了几次,也老实多了。鞍山那边的矿石全按市价出售,简直比炼钢还赚钱,真希望欧战一直打下去。”

“哈哈,芝能兄你就知足吧,日本人在本溪的铁矿经过一两年的功夫,产量也逐渐提高了,咱们在赚,他们也在赚。”既然连郑家屯事件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眼下正在赚钱的节骨眼上,鞍山的警察局打了几个闹事的日本人,也就没什么大事了,赚钱第一,当然,一些嘴皮子仗还是少不了的。

“兴帅布局深远,比起海外的利润,日本人还差一截呢。”文山笑道。

阳春三月是踏春的好天气,不过奉天在东北,奉天的奉天没有南方来得那么早,奉天理工大学校外裸露的地面上小草才冒出点头来,有了点绿意。但校园内的绿色明显要比校外多一些,草也长得高些,不知道是不是校园内人比较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加速了植物生长的缘故。

“叶督军真是好兴致啊。”费希尔同叶重一起走在奉天理工大学操场的草坪上道。声音不大,只有两个人能听到。

奉天理工大学里面的洋人教授不少,三三两两来往的学生,对眼前的两人见怪不怪。

“若是贵国能将那套扣押的火炮生产设备放行,我的兴致就更好了。”叶重开玩笑道,好不容易到奉天理工大学里面来偷一会闲,没想到费希尔就找过来了。

“其实给叶督军的机器放行也不是不可以。”费希尔道。

“哦?美国什么时候改变立场了?”叶重有些奇怪地道。

“最近贵国的总理和总统之间争斗得厉害,叶督军应该有所耳闻吧。”

“当然,府院之争这么大的事,我怎么可能不注意。”

“不知道叶督军对这府院之争有什么看法?”费希尔问道。

“让他们去争吧,只要不妨碍我在奉天的发展,我便乐得在一边看热闹。”叶重耸肩道。

“看来费先生还没弄清楚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啊。”叶重笑道:“这里是中国,手里有军队才有话语权,黎总统光杆司令一个,不及段总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自然没人听他的命令。”

“如果叶督军支持黎总统,不就有军队了,虽然段总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不小,但若论直接控制的军队和军队的战斗力,叶督军在中国可是首屈一指。”费希尔道:“若是叶督军能支持黎总统,得到的回报必然丰厚。”

“可是风险太大了,日本人支持的是段总理,日本人在东北的势力太过深厚。在中国的博弈上,贵国暂时是输给日本人了,即便到现在为止,贵国的注意力仍然在欧洲,可能不久后就会跟德国开战。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我怎么可能站到日本的对立面去。”叶重摇头道。

美国人支持黎元洪,日本人则支持段祺瑞,现在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关系还不错,没有闹翻,就算叶重的军队比起任何一方都占有优势,但直皖两方加起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就算没有日本人从中作耿,在直皖两系闹翻之前,无论是冯国璋还是段祺瑞,或者别的地方督军,都不会认同叶重入主中央。

更何况现在东北还有日本人虎视眈眈,吉林还在孟恩远的掌控之下,自叶重控制了黑龙江之后,与吉林孟恩远的矛盾便尖锐起来,若是此时与黎元洪联手反对段祺瑞,日本人便随时可以通过段祺瑞,孟恩远压垮叶重。

当然,只要叶重不与段祺瑞做对,即使叶重有些威胁,忌惮叶重的实力,段祺瑞也狠不下心来对付叶重。

费希尔道,“段祺瑞是有实力的人,一旦他斗倒了黎总统,恐怕第一个要剪除的对象就是地方上的军阀,相对而言,叶督军若是支持黎总统,挤走了段祺瑞之后,自己便能取而代之,这一点叶督军有没有考虑过?”

第四卷 第133章 督军团

“哈哈,对付地方军阀?”叶重笑了起来,“先不说段总理有没有这个实力,即使他获得日本人的贷款,训练出来军队也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然后从弱小的下手,十年之内我在东北的地位稳如泰山,若段总理真有本事将中国其它地方治理起来了,到时候我交出军权又有什么关系。费先生还是不要煞废苦心的劝说我了,除非贵国的立场能公开的对日本强硬起来,要不然,我是不会为任何一个人火中取粟的。”

“既然叶督军心意已决,我也就不再劝了。”费希尔苦笑地摇了摇头,虽然在华问题上美国已经对日本不满,但在对德国开战的这个结骨眼上,是不会对日本太过强硬的。

既然现在不行,费希尔便退而求次地道:“叶督军对于欧洲的大战有什么看法?”

“英法俄没有赢,德奥也没有赢,同盟国和协约国都损失惨重,唯一的赢家自然是美国。”叶重道。

“欧洲大战一旦结束,我国势力重新进入中国,到时候叶督军便不用忌惮日本人了,可以与我国一同联手抵抗日本人在东北的蚕食。”

“这就不好说了。自然是谁强我就依附谁。”叶重耸肩道:“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会保护美国人在东北的合法利益。”

“有叶督军这句话就够了。”费希尔微笑道,相对日本人对领土和资源的强烈需求不同,美国人更多的是要求商业利益。自日俄大战以俄国的惨败告终后,日本人的势力深入南满路,大大的挤压了英美商人的生存空间,造成英美商人在东北所攫取的利润大幅缩水,这才是英美与日本在东北茅盾的根本所在。

在奉天理工大学逛了一圈,叶重便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文山便送过来了一封电报。

“兴帅,北京段总理发过来的电报。”

“都说些什么?”

“段总理要逼迫国会和黎总统通过对德宣战的议案,不过黎总统一直不予答应。”

“所以段总理又要把这些地方督军召集起来,向中央施压?”叶重笑道:“看来这个段总理也没有别的本事了,动不动就用这招老套路。”

“前两次督军团是在徐州开会。现在改到北京来了。”文山道:“并且段总理说这次最好兴帅能亲自往北京跑一趟。”

“我哪有这个闲功夫,给段总理回电,就说我会派代表过去,支持总理对德宣战。”叶重道:“还是让副官室的朱成刚去吧。”

三月份没什么大事发生,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赶下台了,俄国换了新的临时执政政府。不过这个地球少了谁都是一样的转,尼古拉二世被软禁,一战的烽火仍然还在延续。

然后美国对德宣战。蝴蝶效应直接扩散到隔了一个大洋的中国。让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争端愈趋激烈。

在段祺瑞的操纵下,各省督军或者督军代表纷纷赶往北京。

段祺瑞的宅院里面可谓是济济一堂,会聚了绥远,安徽,江苏,奉天等14省的督军或者代表。一时间将星云集。

“毓桂兄,你是越来越精神了啊。”人到齐了段祺瑞这个主要自然现身,刚出来,便朝倪嗣冲这个皖系的中坚人物之一的胸口轻轻的擂了一下。

“哪里比得过总理,若论位高权重,总理当算民国第一人。”倪嗣冲笑道。

段祺瑞向田中玉,张怀之,张勋这些人一一打过招呼。一起坐了下来。

“这次将大家都召集到北京来的目的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了。”

“这是自然,总理和黎总统为了对德宣战的事都闹得天下皆知了,我们这些人自然都已经晓得。”湖北督军王占元道。

“既然德贤兄已经听说了,不知道有何高见?”段祺瑞手往下压了压,示意要站起来斥责王占元的倪嗣坐下,笑眯眯地看着王占元,这个王占元先前反对对德宣战,现在又跑到北京来,怕是来折台的。段祺瑞暗自警惕,不过谅他一个地方督军翻不起浪来,只要大势掌握在自己手上就可以了。

“高见不敢当,不过只要总理解决了我一个难题,我立马拥护总理对德宣战。”王占元道。

“哦?德贤兄请说。”

在座的督军和代表顿时竖起了耳朵。

“其实同意对德宣战并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总理准备派哪一支军队参战?”王占元问道。

“对,对,欧洲战场可是个实足的剿肉机,听说打得惨烈的时候,英法联军一天就报销了六万多人,战争打到现在双方伤亡最低都不下百万人,可见战争的惨烈程度,远非国内战争能比的,我国军队无论是装具上,还是兵员素质上,与同盟国和协约国比都差了八条街都不止。以我国的军队去参战恐怕更加会伤亡惨重,弄不好还会全军覆没。”阎锡山连连点头同意。王占元这句话算是提到了点子上。

“德贤兄和百川兄说得是,英法美几国岂是好相与的,即使咱们的军队去了也是在前面当炮灰的角色。”陕西督军陈树蕃点头附和道。

一时间会议室议论纷纷。

对于这些督军不愿意损失手下的军队,段祺瑞也是心知肚明,对此早有预算,于是段祺瑞笑道:“各位过滤了,其实参战不需要动用大家的军队。”

河南督军赵倜奇道:“总理的意思是不派兵?不派兵怎么参战呢?”

“只需要动员一些劳工去欧洲帮助英法美等国负责一下后勤和修筑防御工事,帮忙生产一些军火就可以了。”段祺瑞道。

“原来如此。”在座的督军和代表们顿时放心下来,原来不用派兵,只需要派些劳工去就可以了,现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只动用些劳工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德国战败已成必然,这点已经是共识了,既然不损害到自己的实力,说不定还能分享点胜利的果实,何乐不为呢。

“既然这样,我第一个拥护总理对德宣战。”

“好好,既然这样,大家都在这里签字,盖个章吧。”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段祺瑞大笑道。

“快点盖章就算了,磨磨蹭蹭地。”张勋看到年不过三十的赵在刚在阅读参战宣言上的条例,出声催促道,“叶重也真是,这么重大的场合,要么不来,要么派个把小虾米过来应付了事。”

前两次在督军团在徐州集会,会议上推选张勋为盟主,叶重的人不捧场,让张勋这个长江巡阅使,老资格的军阀有些不悦。

“对德宣战不是小事,兴帅派我过来,我自然要清楚参战宣言上面的条款,不能随便动用兴帅的权力。”赵成刚不紧不慢地道。“兴帅派谁过来都不打紧,只要站在段总理这边,将意思传到就足够了。”

张勋是老资格没错,若张勋只是说赵成刚,他当然只当耳边风,可是张勋言语里居然对叶重没有多大敬意,直接就叫名字,赵成刚自然要分辨两句。对于这个多次在徐州召开复辟会议,脑后还留着辫子的张勋,赵成刚打心眼里瞧不起。

“你…。奉天难道没人了吗,派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过来,没大没小,不过一个小小的中校,居然敢这样跟我说话。”张勋顿时眼睛一瞪。

“虽然我只是个中校,不过代表的是兴帅,兴帅自然可以与辫帅平起平坐。”赵成刚不卑不亢地道,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叶重连日本人,俄国人都敢硬顶,赵成刚在副官室做事自然也知道叶重的脾气,哪里会让张勋骑到头上来。

在座的督军和几个代表都纷纷坐在一边看好戏,没有一个劝架的,张勋是北洋系中威望极高的军阀,叶重虽然是小字辈,但实力却是首屈一指。若是两方起了争端,还真有点看头。

“好了,好了。以绍轩兄的资历,和一个后进计较做什么。”段祺瑞连忙打圆场道,虽然叶重没来,不过确实和赵成刚说的一样,站在他这边就可以了。两方若是闹得下不来台,难看的还是他这个主人。

“兴帅,这里有一封信,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搞化工方面的学生联名写的。还比较有见地。”文山走进叶重的办公室,将信放在叶重桌子上道。

“哦,我来看看都写了些什么?”叶重拿起了信,全国各地写给叶重的信太多,一般都是副官室负责,所有的信都检查过没有异物,核对过信的来源,并且审核过内容之后,比较有见解的才会递到叶重的书桌上,要不然叶重这个督军什么都不用,整天坐在那里看信都看不过来。

“关于奉天化工业的建议?农药,化肥,还有炼油的工厂。”叶重将信细细地读了一遍,好半响才将信放下。

“兴帅觉得怎么样?”文山问道。

“不错,这些学生算是成材了。”叶重笑道,“芝能兄帮我回一封信,我一手丑字就不事后出来丢人现眼了,让他们再作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应该从哪些厂开始,办哪些厂比较容易。奉天的化工业是要开始起步了。”

“是,兴帅。”

“哈哈…。”

阜新市的煤焦油加工厂内,陈明的大笑声吓了另外工友一跳,陈明不顾这些人的眼光,一溜小跑,找到了周宇。

“建中,建中,你寄出去的信兴帅不仅看了,还专门人让回信了。”陈明兴奋地向周宇扬着手中的信大笑道。陈明这个大嘴巴说的话顿时吸引了附近一片人的目光。

“什么,这两个学生竟然给兴帅写信了,兴帅还让人回了?”

“妈了个巴子,什么时候我也给兴帅写封信试试。”

“呸,就你,自己的名字都要请教别人怎么写,还想给兴帅写信。拉倒吧你。”

“看不出这个周宇,长得还没我体面,他写的信兴帅竟然会看,啧啧…。。”

“人家可是从米国回来的高材生,这几天咱们厂整出来的新东西就是他们搞出来的,知道不?当初兴帅花了大价钱送他们到米国读书才学来的。”

“哦,原来是这样。”

“兴帅怎么说?”周宇没有理那些议论纷纷的人,也有些兴奋地道。

“走到房子里面去看。”

“原来是要一份详尽点的计划。”周宇和徐明两人看完,同时吐了口气。

“这么大的事,就知道兴帅不会置之不理的,这下奉天的化工业将迎来新的开始了。”周宇笑道。

“怕是没这么简单,没钱万事难,别看奉天现在富庶,但也经不起这么花,十来万不事生产的军队要养,修路,修水利,火电厂,扩建学校,哪一样不要钱,真正办成规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当长的路,总比没路走要好。”周宇乐观地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次一定要跟回国的同学一起做份最详细的计划书出来,才算不负兴帅厚望。”

实力派的督军团联名向黎元洪和国会施压,本来段祺瑞已经稳操胜券,不过得意忘形下却是昏招迭出,先是殴打国会议员。

然后英国京报披露出段祺瑞出卖主权,以黑龙江的矿山和铁路修筑权为抵押向日本秘密借款1亿日元。更是给段祺瑞给予沉重的打击。

“该死的英国人,竟然这么阴险。”徐树铮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件事曝光,让皖系极端的被动。

“好了,现在想一下,该怎么解决眼前的困镜。”段祺瑞揉了揉额头,到底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