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北之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大总统。除了这次之外,卑职一直未出过奉天,何谈对孙文有多了解。不过听其言可以知其人,孙文不过一个夸夸其谈的人,并不务实,扬言要为中国修建十万公里铁路,他还真以为修路和走路一样简单。这样一个并不务实,又没有治国经验的人,如何能治理好国家。革命党的顽固份子信,卑职是不相信的。”叶重道。
“若革命党人都能像兴武你这样想,我也不用这样烦恼了。”袁世凯叹了口气道:“国事艰难啊,南方残留的革命军所控制的地方仍然政令不通,民国尚未真正一统,我这个大总统也是其实难副。”说到底,袁世凯还是对安徽,江西,和广东的三个革命党派督军心有忌惮,再加上南方还有江苏,重庆,湖南,福建等地一大帮曾经表面上是革命党,实际上却是骑墙派的督军,若是不能彻底解决革命党的威胁,袁世凯这个大总统也确实有些名不副实。
“卑职支持大总统武力统一全国!想必以北洋军之威,来日定然可以一鼓作气,攫取整个长江以南。”若是叶重现在还听不出袁世凯话里的意思也白混这么多年了。袁世凯既然吐露心声,叶重当然要借着这个机会表忠心。
“好,好,不愧二哥常常在我面前夸赞于你。”袁世凯开怀大笑道:“听闻兴武你不仅身手了得,枪法如神,而且更加难得的是治政方面也颇有一套,治理奉天一年有余,便使奉天扭亏为盈,不仅填补了往年的亏空,而且还有大量的节余,如今的奉天可谓是商旅不绝,民泰安康啊。兴武你好好做,等积累了几年经验,将来巡阅几省也并非不可能。”
“卑职谢过大总统了。”叶重适时道:“卑职还有一事要向大总统请罪。”
“哦?兴武有什么要请罪的?”袁世凯问道。
“卑职未经大总统和陆军部许可,便在奉天机械厂私设了子弹生产线,用于制造子弹。还请大总统责罚。”叶重微微低头道。
叶重自然不可能是真的请罪,袁世凯摆手道:“不过是一件小事,不过你怎么想到要造子弹?”
“日俄两国列强军队都是强军,卑职在奉天直面两国威胁,虽不能够擅起边衅,但是也不能没有防备之心,火炮上处于劣势不讲,士兵的射击训练上也严重不足,射击精度无法与日俄士兵相比,于是卑职便自作主张购进了子弹生产线。”叶重看着袁世凯道。
“嗯,军备上我中华民国确实一直远远落后于列强,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等我整合了民国的资源之后,必将振兴国家军备,大规模修建兵工厂。”袁世凯道:“现在就算我想建,也有些力不从心啊。国家财政困顿,拿不出建兵工厂的钱来。”
“大总统,现在奉天财政状况还算不错,若是大总统允许,可以派人常驻奉天,用奉天财力兴建兵工厂,但由中央和陆军部派人直接管理,日后所出枪炮卖给装备的军队来弥补奉天财政上的支出如何?”叶重略带期待的提议道。
“以奉天的财力,现在能建兵工厂?”袁世凯眼带笑意地道:“虽然去年有所节余,不过兴武你大力兴修水利,发展教育,钱也应该有得差不多了,怕也是力有未逮吧。”
叶重点头道:“大总统明鉴,暂时从奉天财政上拨款确实无法修建兵工厂,不过以卑职的名义,从银行贷出500万元来,作第一年的投入,第二年,第三年再由奉天出资,凑个一千多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奉天已经有了钢铁厂,年产钢铁超过两万五千吨,利用奉天的钢铁资源兴建兵工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若是能建成兵工厂,卑职对抗日俄也有了一定的底气。”
“就是你私人出资开的那家钢铁厂吧。奉天商业银行说穿了也是你私人的银行。即使有些别的股东,也唯兴武你马首是瞻。”袁世凯饶有兴趣地看着叶重道:“我对你倒是颇感奇怪,你崛起到如今不过七年,在军国大事上成功也就罢了,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若说私人财产,整个中华民国也挑不出比你更富的人来了。”其实叶重的私人钱财虽多也未必放在袁世凯的眼界里。不过真正让袁世凯高看一眼的是叶重通过东三省官号银和奉天商业银行进行吸纳积蓄,与实业放贷,将整个奉天的商界利益和他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
“卑职手里一点小钱如何能与大总统相提并论,大总统,你看兵工厂这件事…。。”叶重有些拿不准袁世凯的心思,再一出试探道。
“我让陆军部先找人立个方案,商议过后再给你结果如何?”袁世凯用商量的语气向叶重道,虽然叶重有徐世昌这层关系,又支持他对付南方革命党,不过袁世凯暂时并不想在奉天兴建兵工厂。按袁世凯的想法,兵工厂最好建在中央能直接控制的地域内,甚至汉阳兵工厂,袁世凯也想将大部分器械搬迁到河南来,若不是眼下还要先解除南方革命党人的威胁,说不定袁世凯已经开始着手了。
“也好,那卑职就等大总统的好消息了。”叶重笑道。
“嗯,兴武难得来一趟北京,既然来了,就玩几天再走吧。”袁世凯道。
“北京人杰地灵,卑职应王懋宣之邀,会在北京停留几天的。”叶重点头道。
袁世凯摇头失笑道:“王懋宣,这个人倒是大意失荆州了,明明能稳拿功劳的一件事被部下给搅和了,不过你给他带个口信过段时间会再起用他的。”
“是,大总统,卑职一定将话带到。”叶重点头,这个时候该告退了。
这个袁世凯,看来也对自己防了一手,叶重刚才提出那样的条件,袁世凯都不答应在奉天建兵工厂,可见袁世凯对叶重也并未彻底放心,所谓的让陆军部的人商议,不过是拖延罢了,什么时候能商议出结果来,只有天知道。
带着略有些失望的心情,叶重走了出来。
赵常顺,傅大野等人见叶重坐在马上脸色平静,不起一丝波澜,在叶重身边呆久了,也知道叶重这种脸色的时候要么是在思考问题,要么是心情不好,不能轻易上前打扰的,只是警惕的注意着周围的人。
也罢,既然不允许建兵工厂,暂时便加强子弹上的生产好了,反正步枪现在奉军还有大量多余,人手一杆外,加上历次的缴获,军械库里面还放着近四万多杆各式步枪。叶重也算拿得起放得下,收拾了心情便在这北京慢慢地逛了起来,饶有兴致地左顾右盼,逛着逛着,来到了清华园。
“停住,哪里来的兵?清华学校里面不许骑马。”正待叶重欲策马而入的时候,一个梳着学生头,看上去还有点青涩,不过却颇为水灵的学生妹伸开手拦在了为首叶重的马前。
何静刚才正要进校园,便看到叶重骑着高头大马,相要进入,没多想便拦住了,看样子似乎是个军官,不过何静也不认识中将军服,再说这么大的年纪,看上去也就比她大几岁,官能大到哪里去,再说清华学校也不是官大就能撒野的地方。
赵常顺和傅大野正要上前拉开何静,被叶重摆手制止了,舆论的威力是巨大的,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后,为了避闲,尚且不让自己直属的亲戚,甚至自己的儿子中也暂时没一个当官的,何况叶重不过一个奉天督军,恐怕今天在清华大学门口闹事,明天就能弄得满城风雨,千夫所指了。
“你知不知道拦了我的马有什么后果?”叶重看着眼前水灵的学生妹问道。
何静看到叶重制止部下,心中大定,硬顶到:“我管你什么后果,总之清华学校里面就是不准闲人骑马进入。”
“后果就是我从马上面下来了。”叶重呵呵一笑,翻身下马,将马鞭扔向赵常顺,便往校园内走。
第三卷 第94章 我是叶老师
“站住,军人不得随便进入清华学校。”叶重虽然下马了,不过何静仍然拦着道。
叶重看着不依不饶的何静道:“我不是军人,今天借了套亲戚的军服,本来想到学生面前威风一下,哪知道被你拦下来了,我是清华学校教英语的叶老师,新来的,刚从花旗国留洋回来没几天,应唐校长的邀请过来的。”
“是吗?哪有老师在学生面前耍威风的,别想蒙我,我也是懂一些英语的,说两句英语看看。”何静有些狐疑地看着叶重道。
“是真的,要不你随我一起去见见唐校长?”叶重用流利的英语道。
“那他们又是怎么一回事?”何静听到叶重说的英文,将信将疑地指了一下表情稍微有点怪的赵常顺几人道。
“他们就是货真价实的军人了,我找亲戚借过来的,有几个学生上课不认真,老是说想去当什么兵,我把借了几个人过来,把那几个不听说的学生训练一下,让他们吃点苦,好知道兵不是这么好当的。我看我还是先把军服脱下来算了,这样子进学校也太扎眼了一点。”叶重身体很好,不太怕冷,脱了件外面的军袄,里面就只有一件白色的衬衫了。你们几个也脱了吧,呆会再穿起来。”
北京的一月底气温还是很低的,何静皱眉道:“还是穿上去吧,你身上衣服这么少。别着凉了。”
“不用了,我的身体好得很。”叶重摆手道:“常顺,你们几个来把马管好,就不要带进校园了。我先进去了。”
“是,兴,”赵常顺又连忙改口道:“是,叶老师。”
“叶老师,你以前在花旗国哪所大学留学啊?怎么这么年轻就学成归国了,学校里面的老师教授们比你要大多了。”何静同叶重一起走进了校园,一边走一边问道。“怎么你们从花旗国回来的都不怕冷吗?”
“我在外面留学的时候比较注意锻炼身体,所以体质比较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学习嘛,本来要到两年后才能毕业,不过记忆力还不错,所以提前了。”叶重鬼扯的同时,示意后面连忙跟上来的赵常顺,傅大野等人不要靠得太近。
清末国家的积贫积弱,让中国的民众受过太多的苦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国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以大批留洋归国的先进人士和大批学生的思想最为活跃,何静是清华学校的一员,在列强环视下,对祖国的未来期待的同时,也深感忧虑。不由问道:“花旗国真的有传闻中的那样强大吗?叶老师刚才那边回来,对花旗国有什么看法?”
“花旗国是个非常具有活力的国家,其疆域之广,与民国不相上下,资源也极其丰富。并且花旗国东西两面都是辽阔无边的大洋,南北都是两个弱小的国家,自南北战争之后便不再有外虏的威胁,相比于民国,在地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叶重顿了一顿道:“当然,地理上的优势不是最主要的,日本国土不及民国一省,人口不及民国四分之一,资源更是无法与民国相提并论,但自明治天皇之后,励精图治下,现在也能跻身于列强之一,可见一个国家能否兴盛,关键还是在于人,在于民族意识是否觉醒,和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
何静听得两眼放光道:“依叶老师所言,中国民族意识是否觉醒?相比起花旗国和日本,体制上又有没有差距?”
“意识上勉强算是觉醒了吧。至于体制至少比起清政府的封建专制迈进了一大步。”叶重略带感慨地道。
眼下的中国确实已经迈入复兴的边缘,若是袁世凯不妄想称帝,若是袁世凯能多活个一二十年,中国又将是另外一副景象了。不管历史上的袁世凯如何臭名昭著,在飞机和坦克还没有出世,机械化还并不强的时代,他打造了清末第一支勉强可以和列强比肩的北洋新军,建立了新式的警察制度,大力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的军备体系,从军校到兵工厂。民族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能力和手腕上,确实比孙中山要强出不止一筹。可惜中国复兴的机会却被几十年的军阀混战给打断了。
“叶老师似乎对眼下的民国形势并不感到乐观?”何静听到叶重略带低沉的语气有些奇怪地道:“现在民国已经一统,只要能励精图治一二十年,国力至少能赶过东面的恶邻日本。”
“希望如此吧。”想起往后的军阀大战,叶重有些意兴阑珊地道:“好了,不和你聊了,你也快点回教室吧,两个人走得太近了,被别人看到误会就不好了。”
“叶老师说的什么话,那我先走了。”何静脸一红,临走前多看了叶重两眼,叶重长得耐看,又有一种上位者自信的气势,虽然比潘安可能差一点,不过还是比较吸引眼球的。
“唐校长!”刚和叶重分开不久,何静便见到了一身长袍的唐国安,向这个敬业的校长恭敬的唤一声。
“嗯。”唐国安脸色有些浮白,最近身体越来越感到不适,不过在学校的时候还是强行支撑着,何静是学校里面品学兼优,唐国安也算熟悉,微笑着向何静道:“何静啊,同学之间往来是好事,不过暂时不要涉入过深啊,你是个可造之材,今年学校打算送一批学生到花旗国去留学,你也是其中之一,可不要耽误了自己的学业。”
何静听得脸上泛起红晕,不过却奇道:“唐校长,那个人不是你从花旗国请过来的英语教师吗?我刚才碰到了,就和他聊了两句关于花旗国一些事。”
“英语教师?我早就从花旗国那边请了啊,哪里还需要再请?”唐国安道。
“啊?”何静想到赵常顺几个怪异地表情,顿时回过神来:“校长,我被骗了。他是个骗子。”
“他还骗了你什么?”唐国安问道。
“倒没什么,他穿着一身军服,带了十来个随从都是军人,想骑马入校,当时我正好同路,就拦住了他,说军人未经许可不准进校。他就自称姓叶,从花旗国留学归来,是校长请过来教习英语的,我试过了,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何静一五一十地将刚才的经过说了出来。
“校长,要不要马上通知人将这伙人抓起来?”何静问道。
“不用了,既然是军人,有点脑子的都不敢在清华学校里面乱来的,你去请一下学校里面的几个体育教师,找找这几个人,我到要看看他们到清华学校里面来干什么的。”唐国安皱眉道。
“这便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了。”
此时的叶重在学院里面左逛右逛。在后世,九几年的时候清华大学是多少高考学生的梦想,高考的人数有五六百多万人,可能挤进清华的却是少得可怜。而叶重虽然是三好学生,不过这个三好与老师们眼中的三好却是天差地远,打牌好,上网好,抽烟好,不过那时打牌的技术还是闻名校内的,升级,斗地主,扎金花,罕有输的时候,最后一般人都不和叶重玩牌了。叶重也经常感叹高手寂寞。
高考分数自然是惨不忍睹,理科总分750分的高考分数,只考了不到五折,实在拿不出手,回家谎报说考了400分。要不是大学里面为了泡妞恶补英语,后来又被父母靠关系强行送到部队里面去改造,叶重来到这个乱世,还真一点保障都没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叶重此时的作派十足一个后世的学生模样,嘴里叨着根烟,双手插进裤兜里,在清华学校里面闲逛。
走着走着,忽然一阵风将一张字条吹到了叶重面前旋转。以叶重的身手,要将这么一张字条捞到手里自然不在话下。
叶重打开一看,白纸黑字,居然是这个时代的情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这位同学,能不能把字条还给我。”一个身材高大,比叶重还略微高出一线的男生吴剑刚可能跑了一段距离,说话都还有些气喘。
叶重看了看他,又向远处一个女生看了看,顿时笑了起来道:“可以,不过你这算哪门子的情书嘛。同学,真正的情诗不是这么写的。”
吴剑刚拿回字条,有些不服气地道:“那你说该怎么写。”
“大海啊大海,你全是水,骏马啊骏马,你四条腿,淑女啊淑女,你说你有多美,鼻子下面居然长着一张嘴。”说到后面,叶重都快放声笑了起来。
“呸,登徒子!”正当吴剑刚翻了记白眼和那个女生怕叶重再冒出什么惊人之语来,连忙快步走了,不过后面又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又是你,刚才跟学生开个玩笑,没办法,在花旗国呆久了,比较开放。”叶重扭过头看到是何静,收起了刚才的样子,道貌岸然地道。
第三卷 第95章 穿帮了
何静想到刚才叶重的情诗也有些好笑,眼角还有一丝笑意,不过却是板着一张脸:“我该叫你叶老师,还是叶骗子?”
“当然是叶老师,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叶重心里咯噔一声,不过仍然厚着脸皮笑道。
何静身后还有几个学校教习体育的老师,这个时代教习体育的一般都有着一定的武术根底,或者是军队里面出来的低级军官。另外还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唐国安。
“这是我们学校的唐校长。”何静见叶重死不承认,抿嘴一笑,介绍了唐国安的身份,然后站到一旁。
“唐校长你好,很早就想见识一下清华学校的风采了,不过一直没有时间,今天算是不虚此行啊。”叶重见谎言被拆穿了,丝毫没有尴尬,打了个哈哈,让赵常顺将军服递过来,穿在身上道。
唐国安,还有一两个在军队中混迹过的体育教师见识自然比何静这个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女要强上不少。看到叶重军服上闪闪发光的将星,两个体育教师立即向叶重行了一记军礼。
“究竟是哪位督军或者师座驾临本校,传个口信,老朽亲自出迎就可以了,何必如此。”唐国安脸带笑意地道:“倒是不知道民国什么时候有如此年轻的中将了。”
民国初年师长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整个东三省都只有三个师的番号,便可见一斑。并不像后面北洋军阀混战时,所谓的集团军,方面军建制泛滥。
“也就是去年的事。”叶重回了几人一记军礼,然后淡笑道:“以前做土匪的时候,别人都叫我盘山虎叶重。”
乍一眼下,几人也想不起来民国内哪来如此年轻的中将,不过听到叶重之名后都吃了一惊。
唐国安脸现惊容,不由肃然起敬地道:“你就是接连挫败外蒙叛军的奉天爱国督军叶重?”这个时代只要沾上爱国两个字,一切就显得格外不同了,叶重的奉军先后击溃了内蒙和外蒙的叛军,战绩在这些普通人看来更是酣畅淋漓,大呼痛快。哪怕叶重以前是个土匪,也会让这些读书人选择性的忽视叶重的出身。
听到叶重是奉天督军,何静更是傻眼了。眼前的这个骗子哪有半点督军样,更别提挫败外蒙叛军的爱国督军。
“什么爱不爱国,不过是职责所在罢了。”唐国安这番姿态,叶重反而有些不自在了,“未经许可便擅入清华学校,还请唐校长莫怪。”
“兴帅也真是,到清华来也不让老朽多准备一下,好出门相迎,失礼了,失礼了。”唐国安笑道:“既然兴帅想观赏清华学校,老朽亲自作陪如何?”
“哈哈,还是不要了,刚才也看得差不多了,唐校长身体不好该多休息才是,可不能累坏了,兴武还约了朋友,不能耽搁得太久,就此告辞了。”叶重行了一礼道。
唐国安再三挽留,不过叶重却是摇头,只好作罢。
“唐校长,这个人真的是奉天督军叶重,叶兴武?”人已经走远,何静犹自有些不相信地问道。
“应该不会错,传闻兴帅十六岁便出道了,拥护共和的时候也只有二十二,算起来和眼前的人正好差不多,之前我也没想起来,整个民国,这个年纪能位至中将的,除了兴帅又还有谁。再说又哪有人敢随便冒充一省督军在外面招摇撞骗。”唐国安摇头道。
“可,可是这也与别的督军相差太大了吧。”
“可能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吧。”唐国安想起何静说叶重冒充老师入校和刚才作的那首诗也觉得有点意思。“你们可不要因为兴帅年轻就看轻了他,教育为兴国之本,别的不说,兴帅在教育上的投入绝对排在民国所有省份的首位。你们知不知道奉天去年派遣出去的留学生是多少,今年又将会是多少?”
“有多少人?”何静问道。
“去年100人,今年150人!奉天的合格的学生有点不够,奉天教育厅长谢厅长求人帮忙还求到我这里来了。以后每年怕也不下这个数。”唐国安略带感慨地道:“若当权者都能有这样重视教育,何愁国家不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叶重也只是在清华学校内随便转一转,遇到何静心血来潮调佩了一下,哪里知道他在清华学校内的壮举没一两天便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王怀庆的寓所内。
“兴武兄,你还真是,亏你想得出,哈哈…。”王怀庆酒杯朝叶重举了一下,一饮而尽后放声笑道。
“威名扫地,威名扫地。”叶重摇头叹息道,历史上北洋时期的一些军阀头子大多有个把绰号,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比如吴佩孚的秀才将军,冯玉祥的基督将军。也有难听的,比如唐生智的和尚将军,孙殿英的盗墓将军。当然,最难听的莫过于眼前这位王怀庆的马桶将军。只是不知道以后自己会是什么绰号,会不会来个什么情诗将军。
“对了,要恭喜懋宣兄了。”叶重又道。
“哦?何喜之有?”王怀庆问道。
“那天我见过大总统了,无意中提起了你,大总统说懋宣兄只是暂时冷却一段时间,等风声过去,会再度重用的。”
王怀庆顿时放下了一颗心,虽然王怀庆也知道袁世凯大概会怎么安置他,但一直没有个准信,现在听到了难免心里会踏实些。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啊,想我王懋宣以前也风光一时,身边趋炎附势的人不在少数,现在树倒弥猴散,都以为我王某人不行了,避之不及,这个时候也只有兴武兄毫不避闲的跟我喝酒。”王怀庆略带感慨地道:“兴武兄,大恩不言谢,懋宣记在心里了。”
“我不过无心提了一下,说到底,懋宣兄在内蒙还是有功劳的。”叶重摇头道,虽然王怀庆人贪腐了一点,不过以前在奉天的时候,叶重也受了他不少好处,也算有些私交,彼此之间又没什么利益冲突,就这样划清界线,叶重也不是这种势力的人。
王怀庆笑着与叶重碰了一记杯子道:“有这个无心之举就够了,喝酒。”
叶重一共在北京逗留了五天便乘火车返回了奉天。
“朗斋,这几天叶兴武在北京都干了些什么?”袁世凯向他的特务头子陆建章问道。
号称陆屠夫的陆建章双眉之间确实有股子戾气,不过对袁世凯却是毕恭毕敬,“叶督军在北京这几天除了游山玩水之外,倒是没有别的动作。”
袁世凯略带奇怪地哦了一声,“他来北京真的就只有四处游玩,没有见过一些重要部门的官员?”
“没有,除了王懋宣之外,没有接触过别的官员。更别说革命党的人。”陆建章摇头道:“说起来这个叶督军在清华学校里面到是有一段趣闻,这几天在北京都传开了。”然后陆建章将段不知道传了多少遍,甚至出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段子说了出来。不过陆建章说的当然是原版的。
“这个叶兴武。”袁世凯听得哑然失笑,“这么说我还真有点看不透此人了。”
“或许叶督军是诚心归顺大总统。”陆建章试探着道,对于叶重这个小字辈,陆建章也是十分羡慕的,甚至有些嫉妒,他陆建璋在袁世凯手下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是袁世凯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也没有混到个督军,反倒叶重轻易地就拿到了,而且还是富庶的奉天省。
“或许吧,你知不知道他见我那天,跟我提了什么要求?”袁世凯不以为意地笑道。
“什么要求?”
“他想用奉天的财力,再加上私人掏几百万出来,凑个千把万出来在奉天建一个现代化的兵工厂。”袁世凯平静地道:“这个人不爱钱,不爱名,却重实利,其志非小啊。”
“千把万!这,这奉天还真是有钱啊。”陆建吃了一惊,很快又恢复正常道:“不过虽然他图谋不小,但他既不接触革命党,也不接触咱们北洋一系的重臣,卑职倒认为他应该暂时没什么野心,要想逐鹿中原,凭他一个奉天就算再富庶,想包打天下也是不可能的。”
“这也正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袁世凯道。
“可能叶督军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凭奉天绝对无法与大总统相抗衡。所以才明哲保身,不与别的势力做接触。”陆建章皱了皱眉道:“又或者徐公私下里应该对他吩咐过。”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得通了。”袁世凯出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次在外蒙上叶兴武也的确给我节约了大笔军费,争回了不少主动权。又有我二哥这层关系,既然他懂得站队,支持我武力对付南方的革命党,我也不好太过小气,你说这次奉天兴建兵工厂的事要不要答应了他?”
“这个全凭大总统决断了。”陆建章心头一跳,他和叶重没有交情,犯不着这事上替叶重说好话,万一叶重是个包藏祸心的人物,日后有所反复,他陆建章凯不是要亏死了。
“明哲保身,我看不止叶兴武会,朗斋你的功力也不在他之下嘛。”袁世凯笑了起来,然后又道,“汉阳兵工厂离革命党的势力范围大近,除此之外,中央都暂时都没有完全掌握的大型兵工厂,实在不好让他开这个头,我还是再想想好了。”
“对了,日本人想利用这次贷款的机会,取得东北几条铁路的贷款修筑权,而之前我又将奉天境内修筑权许给了叶重,两者冲突不小,这件事你怎么看?”袁世凯又问道。
“自满蒙独立失败之后,日本控制东北之心仍然不死。让他们修筑铁路无疑是加深日本人对东北的控制。”陆建章注意着袁世凯的脸色道:“不过大总统先与日本人虚与逶迤只要收拾了南方的革命党,从事实上统一全国之后,经过几年发展,有了余力,腾出手来之后,再将日本人一步步挤出去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嗯,还是朗斋知道我的心意啊。”袁世凯一笑道:“那就暂时先答应日本人好了,不过奉天易督我也是不会答应日本人的。”
“大总统好算计。”陆建章点头道。
袁世凯有着自己的考量,让叶重呆在奉天,可以稳定东北局势,另外叶重对日本人的策略和态度上,袁世凯看得也是颇为中意的,既限制日本人对奉天的渗透,又不过分激怒日本人。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至少吉林的情况就要比奉天坏得多。袁世凯要治理全国,自然不会希望真的让东北被日本人完全控制。
而叶重的势力扩充得太快,又不完全迎合日本人,日本人自然也会暗中遏制叶重的发展。两者彼此制衡,眼下看来,叶重暂时确实是个很适合奉天的督军。
第三卷 第96章 回奉天
“兴帅,事情谈得怎么样?”文山自火车站与叶重分开后,在北京就没有见过叶重一面,此时叶重返回奉天,消失了几天的文山再一次出现在叶重的身边。
“终究不是大总统亲自带出来的人,虽然没有把我划到革命党一类的肉中刺,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