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北之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就在民国中央政府电斥新疆督军杨增新与苏联来往过密,调任杨增新当任总统顾问的同一天,华兴社,对外又称复兴党,在东北成立了。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多,在这一天,华兴社一跃成民国第一大党派。
“还是以前的老称呼吧,就不要什么社长不社长了。”叶重摆了摆手向王永江一干人等道。叶重对委员长之类的称呼不怎么感冒,而且称呼上也没必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
“是,兴帅。”
“兴帅,一个自称是苏联的外交官立特维诺夫求见。”赵常顺道。
“苏联人?”叶重脸上闪过一丝讶色,“带他到我的办公室,我也想看看苏联人想跟我说些什么。”
“代表伟大的苏维埃,见过叶巡阅使阁下!”立特维诺夫看到叶重进门之后,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礼。
不可否认,布尔什维克这个党派在成立之初,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称道的,而且列宁在位也并没有斯大林执政时期的那种赤色恐怖。
“你的中文说得很不错,不远万里赶到奉天来,有什么事吗?”叶重问道。
立特诺维夫道,“首先要向叶巡阅使声明的是苏维埃并没有要进犯贵国新疆的意图。若不是新疆当地的督军有意提出邀请,苏联红军绝不会踏入贵国领土半步。”
“没有这个意图就好,我的军队马上就要进入新疆了,如果有可能,我也不想与贵国在新疆再打一仗。”叶重道,“进入新疆境内的白卫军我会料理干净的,他们不会再威胁到贵国的安危,我的势力范围内,容不下第二支军事武装。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会包庇白卫军,我也无意插手贵国的革命。”
“多谢叶巡阅使阁下的开明。”立特诺维夫道,“那么叶巡阅使阁下,经过列宁同志的首肯,愿意将帝俄时期以来侵占的领土归还给中国。承认贵国的主权所有,那么叶巡阅使阁下是否愿意归还我国被占领的土地。”
贝加尔湖以东还有不少地区是属于沙俄的,此时王厚纯的蒙古集团军还有一个师的部队留在斯留丹卡。而苏联由于战争的惨败,大军一路东撤,再加上铁路不通,连伊尔库茨克都没来得及停留。这次奉苏战争确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叶重看了立特诺维夫一眼道,“若我没有记错的话,似乎之前列宁也这样说过。不过你们在击败了白卫军主力与干涉军之后,似乎并没有打算履行自己的诺言。”
“那是因为贵国中央并没有接受苏维埃的善意,答应与苏维埃建立外交关系,并且放弃派出干涉我国革命的干涉军。”立特诺维夫争辩道。“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我国不可能为了贵国的一个口头承诺而放弃已经建立多年的外交关系,至于我国的干涉军,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与贵国军队的作战,说实话,若不是我国的北上舰队暗中帮助贵国游击队的事情被日本人得知,也不会发生后来的庙街事件,是我冒着和日本人开战的危险才把我国的数百士兵救下来,这件事我想你们不会没有听说过吧。”叶重好整以瑕地道,“此事接过暂时不停,若不是我将谢米诺夫打得元气大伤,贵国也不可能如此快地迫得日本人签下撤军的条约。”
“那么叶巡阅使阁下出兵炸毁西伯利亚上千里路又是什么意图?”庙街事件立特诺维夫心知肚明,没有多说,反而提起了西伯利亚铁路的事,若不是这条铁路中断,苏联红军就算战力不及东北军,也绝不至于败得这么惨。前前后后五十几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没有我炸毁西伯利亚铁路,你以为你们能那么轻易地歼灭高尔察克的几十万残部?我不过是收回了中东路,防止高尔察克到远东来找我算账罢了,却是没想到贵国会食言而肥,反倒是歪打正着。”叶重义正言辞地道。“远东的事也就算了,可是贵国竟然公然派兵进入外蒙,策动外蒙独立,从这件事看来,根本就和德国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是一个性质,是贵国的缓兵之计,从来没有要真正归还土地的想法。现在局势巅倒过来,我又何必把土地再还给你们。”
“回去告诉你们的列宁同志,在远东问题上,我不会有任何退步,除非你们能打败我的东北军。或者说是中日联军也可以。”
第四卷 第361章 新疆2
肃州马鸿宾的府上,迎来了几位陌生的面孔。
“少翰,你怎么逃到我这里来了。”马鸿宾看到马廷勷一张黑瘦了许多的脸,差一点没认出来,想来是这最近一年来的大逃亡让他吃够了苦头。
“子寅哥,我现在是山穷水尽了,手下只有四五十人,人心晃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散了,你不会把我抓了送到东北云吧。”马廷勷一脸憔悴地道。
“我自然不会干出这种事。”虽然眼下投了东北,不过好歹甘肃五马都有着渊缘,要是把马廷勷交出去邀功,那他在回族里面的名声基本上也毁得差不多了。
“多谢子寅哥高抬贵手,这次我来是要向你求助的。”马廷勷道,“最近新疆有些乱,你给我200人,还有一笔钱,我到新疆去发展,以后若是出息了,一定不会忘记子寅哥的恩德。”
“要钱,我给你一些也没什么,不过人你拉不走。200人不是个小数目,眼下我也是在东北的眼皮子底下,不敢做出越界的事。”马鸿宾道,“你要是以为跑到新疆去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陈军长已经下令调13师和独立骑兵3旅入疆。新疆很快也会成为兴帅的地盘,你去那边一点机会都不会有。”
“什么,叶重要把手伸到新疆去?”马廷勷大吃一惊道。
马鸿宾点了点头,“这里还有族叔的一封信,他是见识了奉苏战争那种大场面的,我劝你还是消停下来吧,咱们跟东北军比起来,差了太远,斗不过的。前前后后五十多万苏军啊,逃回去的不过寥寥几万人,东北光是缴获的赤俄各式大炮就超过300门,机枪超过1300挺,步枪超过28万杆,咱们的大腿还没人家一根指头粗,当真是太可怕了。”
马廷勷接过马鸿宾递过来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真正被派到陕西和甘肃这边来的军队,不足东北军的六七分之一。少翰,收手吧。就是这一支力量,西北谁又撼动得了。就连刘镇华收到老部下的信后,现在也是彻底收了心,一改以前的毛病,在青海做得有声有色,生怕留下半点把柄给别人。老哥我不是东北军的嫡系,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也会退下来,只求有个好结果了。”马鸿宾劝道。“今天就歇在我这里,好点考虑吧。真要是决定留下来,我和族叔几个一起向东北求个情,总是能保得下你来的。”
“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撇不下这个脸向叶重摇尾乞怜,大不了我入川。”马廷勷咬着牙齿道
“这也是唯一的一条路了,河南那边去不得,否则吴佩孚多半会抓了你。”看到他不听劝,马鸿宾也不由叹了口气。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肃州过境,率着13师与独立骑兵3旅合计1。8万余人的军队一路向西北而行。倒是没有想到经过肃州的时候马鸿宾府下窝藏了一个要犯。
看着荒凉而大气的玉门关,赵铮忍不住想到了这首古人留下来的诗作。
“赵师座好雅兴啊。”一般只有同一个资历的才能以表字相称,高崇民比起赵铮还是要稚嫩一些的。况且两人的私交并不算密切。直接以表字称呼赵铮是有些不礼貌的。
“哈哈,以前在私塾念书,先生教到这首诗我没背出来,还挨过板子,自然是记忆深刻。东北山高林密,土地肥沃,既有沃野千里,如波翻滚的稻香。也有白山黑水的壮丽。中部蒙古有一望无迹的草原,在蓝天白去下奔涌的骏马,牛羊。”赵铮右手执着马鞭朝前一指,“西北虽然人烟稀少,却也有一种壮阔的苍凉,无言的大气。不过这一切只有被庇护在东北的枪炮之下,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一面。否则入耳尽是民生的哀怨,也没那心情却欣赏这天地间的奇观。等什么时候饮马长江,将草长莺飞,风景秀丽的江南,还有峰峦叠嶂,山清水秀的西南边陲也囊括进来,你我也不枉此生了。我从小就有个念头,要走遍全国的名山大川,等打完了仗,怎么也要脚踏实地的去亲自走一遭。”
“赵师座的心愿一定会达成的。眼下心帅控制的土地已经将近半个民国。只要稳定了北方,不出十年,必然可以将势力推进到长江沿岸。整合了江北的势力,再下江南,最多也不过三四年的功夫。”高崇民笑着拍了拍枣红色的马脖子,身下的伙计嘶鸣了一声,作为一个骑兵,对于自己的战马总是有着一股特殊的感情,“不过下了江南之后,我还想带着这老伙计往富士山走一遭,看看是什么水土养出了这样一个凶悍的民族。我有预感,按东北眼下的进度发展下去,三十年之内,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赵铮看略带惊讶地看了高崇民一眼,“说说你的想法。”
“从民族感情上讲,日本人在民国造了太多的杀戮,古有倭寇袭扰沿海,死于倭寇之后,因倭寇而流离失所者成千上万,从那个时候起双方的仇恨就开始生根发芽了,再又到后来的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将其视为毕生耻辱,以雪甲午之耻为毕生之目的,尤其是东北,深受日本人的压迫多年,双方的仇怨积压得太深,除了战争之外,根本没办法能清洗掉民族之间的仇怨。”高崇民道,“从地缘上来讲,朝鲜,以前日本在远东分到的占领区离东北太近了,日本人生性贪婪,若是日后民国不振,必然会再度挑起战事。不过只要兴帅春秋鼎盛,日本人怕是没这个机会了,兴帅眼里揉不得沙子,以兴帅的性格,迟早也会与日本人清算。至少离奉天太近的朝鲜不可能让日本人永远控制住。”
“不仅是陆地上的冲突,民国海疆万里,解除了陆地上的威胁之后,发展海军势在必行,到时候势必也会与日本人在海上发生利益冲突。”
赵铮点了点头,“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若是合理利用,就是拼国力,也要拼翻日本,马踏富士山的那天不会太远,不过真让人担心的还是苏联,民国在亚洲唯一的劲敌。”
像赵铮与高崇民这样的对话,在军校级军官里面并不少见。
一个师又一个独立骑兵旅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新疆首府迪化(乌鲁木齐)城外三十里处。
随着机场被修好,8架飞虎改,与东北第一架全金属波纹蒙皮飞机吉祥鸟1号,载着新疆的新任省长王惟庸抵达了新疆上空。
幸好是飞虎改和吉祥鸟一号,航程还算长,要是换了腿短的黑鹰2中途要停停歇歇好几次。
像内地一样,飞机的出现引起了新疆当地人不小的轰动。这是飞机第一次出现在新疆上空。
“老朽望眼欲穿,总算把你们这些王师给盼来了。”杨增新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迎向王惟庸和东北军在新疆的总指挥赵铮道。
杨增新手底下经过紧急扩军,兵力上也不过和东北军相当,枪枝弹药倒是从白卫军手里收缴了不少,一时不缺,可是新疆军未经大战,操训也不多。光是从行军队列的那种气势,便能感受到那久经战阵的气息。根本不用上战场,便能判断出眼前的东北军绝不是自己那连走起队都松松垮垮的新疆军可匹敌的。
“杨老客气了。”王惟庸笑道,“我初来乍道,对新疆局势多有不熟,还望杨老多加指点,好早日平定作乱的白卫军。”
“眼下新疆的白人可谓是派系繁杂,刚开始来新疆的时候还算守规矩,大多交出了枪械,服从新疆当局的安排。可也有狼子野心之辈。妄图夺取新疆控制权。”东北军已经开到了迪化城下,杨增新调离已经成了定局,好在总统高等顾问也不算辱没了他,于是给王惟庸和赵铮解说了新疆当下的局势。
“进入新疆的白卫军以高尔察克和杜托夫以前的旧部为主,也有部分战败的捷克军。前前后后入疆的白卫军加起来有五六万,现在起兵作战的主要是巴奇赤,伊万诺夫,诺维科夫等部加起来约2万余人。如果不尽快剿灭这股白卫军,给予入境俄人以震慑,局势只会越来越乱,这些白卫军身经百战,老朽的新疆军不是其对手,不得已才想到了苏联。哪里晓得会引起中央的不满。”杨增新摇头叹了口气。
“新疆是偏僻,哪里及得上京师的繁华,杨老多有清名,日后必能在京师占有一席之地。未偿不是因祸得福。”王惟庸笑着劝慰道。
“呈你的吉言了。”去北京哪里及得上在新疆说一不二,俨然土皇帝一般的生活。
“赵师长,放消息出去吧,限令白卫军三天之内放下武器向东北军缴械投降,可获得宽容对待。新疆的战事就拜托你了。”
“王省长安心吧,些许白卫军,一月之内可以荡平。”赵铮点头道。
第四卷 第362章 新疆完
“怎么办,现在东北军入疆了,要咱们马上投降。”塔城诺维科夫阴沉着一张脸,刚开始进入新疆,是不了解新疆当地军队的情况,这会了解了杨增新的新疆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些久经沙场的白俄军也就不那么安分了。
“中国的军队好不到哪里去,说不准也像是杨增新的军队一样,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我们完全可以打败他们,成为新疆的主人。”哥萨克骑兵向来是好战的。伊万诺夫只相信亲眼见到的事实,对于刚赶到的东北军并不畏惧。
“新疆军是无法和东北军相提并论的,苏联五十多万大军在贝加尔湖一带几乎被打得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手上兵力最多的巴赤奇良久之后才道。
诺维科夫脸上升起一丝畏惧,“说得不错,那些打起仗来不要命的赤军竟然都败给了东北军,我看咱们还是投降吧。”
“怕什么,这里离东北那么远,少说也有几千公里,东北军就是再能打,在新疆也未必是咱们的对手。”伊万诺夫不信邪地道。
“外有赤俄虎视眈眈,这里是中国人的领土,咱们能打败中国多少军队,两万,四万?他们是杀不完的。”诺维科夫并不想和东北军作战。
“我看还是打吧,即使输了,大不了到时候咱们再投降,中国人喜欢向别人显示他们的仁慈,我想对于战败的我们,也不会多加追究的。”巴奇赤阴阴一笑道。“没看到暴动失败的阿连阔夫也受到了杨增新的优待吗?”
巴奇赤的话说服了另外还心存犹豫的诺维科夫,没错,即使战败了,再投降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些老毛子还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下面士兵的体力恢复得怎么样了?”赵铮将电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给白卫军的三天期限也是让初抵新疆的东北军获得休整的时间。
“禀师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很好,立即起兵,向额敏县和塔城开拨。打一场像样的仗,必须让后来的老毛子明白,到了民国的土地上,就是条龙也得给我盘着。”
赵铮的命令传达下去,第13师,独立骑兵3旅,以及新疆本地的4千余骑兵都被调动起来,合计2。2万余人,飞虎改8架,气势汹汹地扑向白卫军盘踞的塔城与额敏县地区。
本来白卫军的骑兵还想偷袭一下东北军,不过甫一冒头,便被那几乎看不到边迹的骑兵群给吓得退了回云。一万多的骑兵看上去比一万多的步兵可要壮观多了。
不过东北军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冒头的白卫军骑兵。
“杀!”一片刀林在阳光下泛动着寒芒,虽然新疆的本地军战力不强,可是跟着东北军后面打打顺风仗,所暴发出来的能力也让人不可小觑。
“驾,驾…。。”战马在士兵的吆喝下撒开四蹄卖力的奔跑。追逐着前面逃跑的白卫军。
天上的黑点也逐渐放大,几百马力的发动机不是一马力可以比的。飞虎改很快便追上了前面的白卫军。看到天上的飞机,不少见过世面的白卫军都发出惊恐无比的叫声。
轰,轰,轰…。。落下的航弹在白卫军骑兵中腾起巨大的烟柱。以航弹为中心画出一道死亡的圆弧。
“哦,上帝,该死的巴赤奇欺骗了我们,他们招惹到的敌人简直是不可战胜的。”赫连拉索几乎是趴在马背上,生怕飞舞的弹片会肆虐到他的身上。
白卫军骑兵成片成片地倒在空中扫射下来的机枪之下。
追击过来的东北军见惯了这样的场面,没有多大的惊奇,倒是那些新疆军经过最初的惊鄂之后,都暴发出如雷的欢呼,有了这样的利器,哪里还需要害怕那些看起来十分凶悍的白卫军。虽然杨增新用手段收服了一部分白卫军,可是面对那些身经百战的俄兵,新疆军的内心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跟白卫军初入新疆时的忐忑一样,其实新疆人也担心白卫军的随时作乱危害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东北军也是远道而来,不过同样的肤色,同样的国籍之下,新疆人对东北军的接纳程度会快上很多。
两千多白俄骑兵毫无悬念的被打散,然后被东北与新疆的骑兵一路追杀,一直赶到额敏县城城下。在骑兵赶到之前,飞虎改已经在向城里的守军肆虐了一遍。
还没等巴赤奇等几个白卫军头子回过气来,东北军大部已经陆续抵达城下,一字排开的60多门大炮对准了额敏县低矮的城墙。这些白卫军被苏军打败,一路逃进新疆,连粮食都带得不多,依赖于收刮来往的商队,没有与杨增新闹翻之前,还要向杨增新索要粮食,对那些笨重无比的大炮自然也顾不上了,除了步枪,子弹以及少数的机枪之外,白卫军的火炮少得可怜。
六十余颗炮弹在尖啸声中纷纷砸进了额敏县,县城之中顿时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东北军的战马还好,比这更大的场面都见识过。可是新疆军在收缴白卫军的武器之前,连人手一杆的制式步枪都是奢望,北洋新军的治军理念并未传播到新疆,士兵军官对战斗的理解大多数还停留在父辈对左宗棠入疆时期的描述当中。看到眼前简直天塌地崩一般的景象,顿时惊骇不矣,传闻中的东北军竟然强大到了这般地步。
连人是如此,座下的那些马匹更是躁动不安,废了新疆军好大的力气才将战马安抚下来。
入疆时携带的炮弹并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炮击,况且后面还要攻打塔城,因此在打出一千余发炮弹之后,炮声就逐渐稀落了下来。等东北军架好机枪,迫击炮准备攻入城内的时候,残破不堪的城墙上已经挂起了白旗。
而巴奇赤已经带着一千左右的骑兵从城门处鱼贯逃出,乘着东北的飞虎改反航的功夫打算先逃到塔城。手上有了足够的资本向东北投降时才能捞到足够的好处。
不过东北和新疆的骑兵却是不肯给他们这个机会了。一路掩杀过去,最后在塔城附近追上,除了少数人投降之外,超过七百人被追军斩于马刀之下。
拿下额敏县之后,东北军休整了一天,并未多做停顿,便向西直奔塔城,此时白卫军一部在额敏县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彻底传开。盘踞在塔城的这些无根之萍,在后方的边境上有苏军严防死守,前面有泰山压顶一般直扑过来的东北军。额敏县的白卫军又败得太快,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的或死或降。意识到东北军不是弱小的新疆军,塔城的白卫军没有抵抗,便相继向东北军缴械投降了。
由于北京方面的电文,以及叶重的强硬,至始至终,苏联都没有越过边境一步。而东北军势如破竹地收拾了将近两万余人的白卫军,更是让苏军忌惮不已。
“师座,那些白卫军的降兵如何处理?”副官郝长龄问道。
“拉百把个军官出来,以聚众作拢乱,破坏民国边境安定的名义枪毙掉。”赵铮道,“另外发布一则告示下去,所有进入新疆的俄国人必须无条件交出武器,服从安排者可以由省政府安排落籍为民,不服从者以扰乱民国边境罪论处。”
“是,师座。”
伴随着呯,呯,呯的枪响,一百多个白卫军军官相继倒在血泊中,枕籍的尸体让这些白卫军明白,新来的东北军并不是像杨增新那样的好好先生,就算意图不轨投降后照样好吃好喝的情况在东北军这边是得不到的。
杨增新对于东北军平息白卫军的速度也惊疑不定,让他废尽心计也想解决的白卫军,在东北军一力降十会的实力面前竟然如同土鸡瓦狗一般的被解决了。
¥¥¥¥¥¥¥¥¥¥¥¥¥¥¥¥¥¥¥
“兴武,你在外面到底招惹了多少女人?”许楠一脸幽怨地看着叶重道。
“没有了啊,招惹到的都娶进门了。”叶重拿着新疆发过来的电报一脸愕然地道。
“真没有?”许楠有些狐疑地看着叶重,叶重的表情似乎又不像在说谎。
“真的没有了。”叶重头摇得像拨浪鼓。
“外面现在还跪着一个呢。”许楠哼了一声道。“还是个旗人。”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去看看就回来。”叶重莫名其妙地放下电报向前院走去。
“常顺!”叶重叫了一声。赵常顺适时地跑了过来。赵常顺和傅大野两个不是带兵的料,再加上身手不错,办事麻利,这些来年叶重也就没有再换警卫了。
“外面怎么回事?”叶重问道。
“外面那女子十五六岁,是个满人,说认识兴帅,让兴帅再救她一命。”赵常顺道。
“再救他一命?我什么时候救过这样一个人。”
“她说她叫郭布罗婉容。被家里逼婚要嫁给废帝溥仪去当皇后,这才逃到东北来了。”赵常顺道,“她我也见过,前些年还是张勋复辟的时候,兴帅在大街上凑巧从一伙乱兵手里面救下来的。”
“郭布罗婉容?哦,我想起来了,十五六岁,那还是个女娃娃嘛。现在还流行个什么皇后。”叶重废了好大的劲才想起当年是有那么个粉雕玉琢的女孩,摆了摆手道,“人我就不见了,你去跟她说,要是不想嫁人,可以先呆在东北念几年书,想去哪所学校带她把入学手术给办了。”
“是,兴帅。”
第四卷 第363章 水泵
“吭哧,吭哧…。。”一台柴油机的出气口冒出几口黑烟之后,后面的烟气开始淡薄起来,柴油机被几根小木桩固定在了四五米宽沟渠旁边的一个用铁锹铲出的小平台上。旁边还有一台水泵,王大福将细长的皮带在放在水泵的槽里面后,再熟练地往柴油机高速转动的轮子上。
柴油机带动水泵高速地转动。水泵张开的大嘴里开始缓缓的吐出水流,紧接着水流变成了水柱。将沟渠里的水抽到田边的灌溉渠里面。
“这已经是我在路上看到的第五台水泵了,东北这农业的发展不得了啊。”邹秉文看得啧啧称奇地道,“在南方这东西就是稀奇玩意,乡下人用得太少了。刚开始我们在南方一直鼓动当局采买洋人的先进农具,不过农民不领情不说,还直说糟蹋钱,再也不愿意用这些家伙了。有这么一台水泵不知道抵得上多少人工挑水。怪不得你直催促我到东北来。”
过探先笑道,“这也是没办法啊,南方的大多百姓不愿意用,原因太多了,一是对机械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太少,不会用,也不会保养,就容易坏。出售柴油机和水泵的工厂不多,要是坏了,还得送到厂里面去维修,来去太麻烦了。而且南方乡下道路建设太落后,运送这些水泵还有柴油机也不方便,打个柴油有的小县城里面还没有,这些硬件软件都不具备,把现代的机械推广到南方的农村中,也就成了无水之源了。”
“你不时可以看到的柴油机,水泵,还有拖拉机,在奉天个个镇上都可以打到柴油,汽油。黑龙江,吉林所有的县城都有,部分镇上也有售油的商铺。随着机械的普及,会维修的人也多起来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奉天省这十多年的道路建设从来没有停过,除了政府出资修建耗资较高的公路。一些村之间,每到冬天,也会由村长组织起村里的劳力修整各村之间的道路。黑龙江,吉林这几年修的路也多起来了,前前后后修公路的钱加起来都有上万万。这才促进了农用机械的下乡。”
刚开始他们这些留洋生回国的时候也走过一些弯路,这几年认清了国情之后,才开始逐渐走上务实的道路,成为实干型的专家。
“是啊,花了上万万的钱去修路,放眼民国,除了东北,再也没有别的地方有如此的魄力了。”邹秉文叹了口气然后道。
“能看到希望就是好事,东北已经开始增建一座大型的化肥厂,将化肥推广到整个东北也就这几年的事。不过农业可不是光有一个化肥就能解决问题的,还有优良的品种,植物病理,用于除草,杀虫的化学药剂这些都是要深入研究的。东北土地肥沃,平均亩产水稻也不过230多斤左右,这个产量太低了,三到五年之内。我看除了化肥之外,稻谷,小麦等种子的选择更为重要。推广优良的稻种比起化肥的速度还要快。你主要是研究作物育种的,不会连这也忘了吧。”
“自然不会。”过探先笑道,“这次兴帅为了方便我研究,直接划出了三千多亩的实验田,劳力也分配足够了,我把这些实验田分成了几十块,分别从国外,以及国内选出了数十个不同的稻种。又施了化肥,现在大多看上去长势都还不错。不仅如此,陕西,甘肃那边也同时开始了棉花和稻谷的培育。我今年都在东北和西北跑了几个来回了。忙得像陀螺转,这才没办法,把你们一干人都叫过来。希望不要影响到南京农业大学那边的教学情况才好。”
“影响不到的,我过来的时候,东北几大实业公司已经向南京农业大学那边注资,专门聘请了美籍教授。”邹秉文道,“而且还给农业大学新买下了几百亩的实验田。”
“几大实业公司向南京农业大学注资?”过探先一愣道。
“是啊,不过那些实业公司也同时要求研究出来的稻种和棉种等技术不能私自外泄,我当时也纳闷了,研究出来的种子不就是为了给百性种,把国内的产量都提高起来吗。”邹秉文道,“后来实业公司的人跟我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农业技术的保护,另外由实业公司批量培育种子再出售给农民,比起大多不懂科学技术的农民自己育种要可靠,并且批量育种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民间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由实业公司出售稻种,也是投资的一种回报。”
过探先点头道,“美国人大致也是这个模式。”
“对了,你刚才说在东北和西北来往几趟,那不是大多时间都花在了路上?”邹秉文问道。
过探先笑道,“你还不知道吧,东北和西北,还有热察的一些大城市都开通了民航。从奉天坐飞机到西安,也就十多个小时的功夫。东北新造出来了一种客机,空间大可以坐8个人,还飞得平稳,噪音也小一点,我在上面坐了几次,碰到同时乘坐飞机的美国人都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