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北之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尊敬的玛丽安女士,我叫车向忱,我们来自遥远的中国。您的儿子是欧洲战场上的英雄,我们听说了他的英雄事迹才找过来,有些事想找他谈。绝对不是坏事。”车向忱道。

“你们进屋子坐吧,很简陋,不要介意,来自中国的朋友。”玛丽安又向里屋唤了一声,“阿特丽斯,去把你哥哥叫回来,家里来客人了,要找比利。”

沈比利家里确实很简陋,或者可以用寒渗来形容。唯一能看得上眼的是几件新的农具,应该是沈比利从欧洲战场回国后用从战场上赚回的钱买来的。

“玛丽安女士,看起来你们的处境并不怎么好。”车向忱和彭宇有些奇怪地道。

“是的,车先生,克勒蒙特小镇上的人基本都是以采矿,给人放牛,放羊,或者是干些帮别人砍甘蔗的活来养家。自从比利的父亲去逝之后,家里少了个干活的,生活就更加的艰难了。”说到沈比利父亲的去逝,玛丽安便有些难过。

几人说了一会话,阿特丽斯已经带着沈比利回来了。

沈比利一身的灰尘,刚从矿场回来。沈比利有着黄种人黄黑的皮肤,不过脸上也有着白人的特征。

“我似乎并不认识你们,找我干什么?”沈比利皱眉看着几人道。

“比利,他们来自中国,你父亲的祖国。”

听到玛丽安的话,沈比利的眼神友善了一些。

“沈先生,我可以这样叫你吧。你在欧洲战场上立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战功,很难想象像你这样的战士生活会如此的窘迫。如果是在我们那里,你不止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还能拥有一个优秀战士的荣誉。”车向忱道。

“你们想雇佣我去打仗?”沈比利问道。

“不,雇佣沈先生去帮我们训练士兵,让他们拥有精准无比的枪法。现在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日本人的威胁,希望沈先生不要拒绝,而且在薪水上,我们也能让沈先生满意。”车向忱诚恳地道。

“我的体内也有着一半中国人的血统,很同情眼下中国的遭遇,不过我还是想听一下你们雇佣我所能开出的薪水,毕竟我有家人需要照顾。”沈比利直接地问道。他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才报名参加了欧战,如果东北能出得了一份让他满意的工资,沈比利自然也不会拒绝。

“薪水是每个月7英磅,也就是35美元。”车向忱道,“像眼下沈先生的生活水准,在我们那里每个月大概花上2美元就可以过得比这更好了。”

“7英磅一个月?”不止沈比利,连玛丽安和阿特丽斯都惊叫出声来。7英磅对于眼下的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

“这么多,你们没有骗我?”沈比利狐疑地道。眼下他累死累活两三年也存不到这么多钱。

彭宇哭笑不得地道,“我们从万里之外的东北来到这里,怎么可能会骗沈先生。甚至只要沈先生答应去东北当任教官,我们可以预支一个月的薪水。”

沈比利一想也是,自己家里穷得厉害,也没什么好让对方骗的。

“好吧,我随时可以跟你们走。”

“如果沈先生愿意,把家人也可以迁到东北去。玛丽安和阿特丽斯女士都是护士,即使在东北,也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车向忱道,在他看来,以沈比利的枪法,如果在战斗中打死两百多个日军,也是完全值这个价钱的,眼下东北的医护人员紧缺,玛丽安和阿特丽斯也不愁找不到事做。

“这,我需要到你们那边去看一下,才能决定是否让我的家人迁过去。”沈比利想了一下道。出现在欧洲战场上的华工并不少,他当时也是听说过现在的中国很乱,普通的百姓生命都没什么保障,眼下在克勒蒙特小镇虽然生活艰苦点,但至少还是活得下去的。

“也好。”车向忱笑着点头,只要去过东北之后,就能消除掉沈比利的所有疑虑了。

第四卷 第318章 直皖战争

民国10年,5月17日,曹锟派兵监视德州兵工厂,并以德州作为直军右翼的前哨阵地。

5月19日,吴佩孚在保定与江苏,奉天等省代表坐到一起,参加了曹锟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

5月21日,段祺瑞将定国军司令部转移到了北京,以徐树铮为参谋长,段芝贵为第1路司令兼京师戒严总司令,曲同丰为第2路司令兼前敌司令,魏宗瀚为第3路司令,并强迫黎元洪宣布了惩办曹锟、吴佩孚等人的命令。同日,段祺瑞在将军府召集全体阁员及军政人员联席会议,决定举兵“讨伐”曹、吴。并且强迫大总统黎洪元通过了惩处吴佩孚的电文,与此同时,驻河南的吴佩孚部开始向北开进;曹锟的部队由保定开赴高碑店。

大战已经一触及发了。

而东北,叶重也已经带着卫队旅一个团的士兵从葫芦岛登上英国军舰,直接开赴天津港口。没办法,东北的军舰现在全部都在黑龙江里面,而且在民国的海域,坐自己的军舰也并不安全,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坐上自己的军舰畅游在民国的海域之上。”带着这样的感慨,叶重登上了天津港的码头。

此时的天津港早已经戒严,曹锟更是带着一干重要人跑到码头来迎接叶重的到来。

“我说兴武啊,你可总算来了,要是再不来,我也只有对段合肥缴械投降了。”曹锟虽然是开玩笑,不过也可以反应出他此时内心的急躁。皖系现在是兵强马壮,既有日本人的支持,又有巩县兵工厂这样可以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大型兵工厂。直系军队如果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击败皖军,弹药上越打越少的直军,时间每拖一天,失败也就离他们越近。

“这几位是?”叶重看着紧跟在曹锟身后的几个身着上将军装的一群中老年。

“来来来,兴武,我给你介绍一下,说起来你现在也是威震民国了,却是跟咱们北洋系统里面的宿将却没碰过什么面。”曹锟拉热情地拉着叶重,“这位是湖北督军,王子春。”

“这位是江西督军陈秀峰。”

“这位是江苏督军齐抚万。”

“这位是河南督军赵周人。”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长江三督,还有河南的赵督军。看来今天的会议还真是热闹啊。”叶重也不拿架子,事实上这些个督军比起他的东北巡阅使一职还是要低上一阶的,自于实力更没法比了。

虽然赵倜,王占元等人都是北洋中的元老,不过也丝毫没有摆老资格,毕竟叶重的实力摆在那里,打起日军来,歼敌动不动上万。换了他们,连跟日军动手的胆子都没有。

“兴帅之名威震关外,我也是听说得多,今日一见,才知道我们这帮人是真的老了。”赵倜哈哈大笑道。

“赵督军能屹立中原五六年不倒,周游于各方势力之间,也是让人敬佩。”叶重违心地道,实际上这个赵倜占着好地方,却办不了实事,把孙烈臣,郭琪开,王厚纯等任何一个人拿到河南,也比他要好上数倍。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叶重也没必要让别人下不来台。

眼见得叶重虽然年轻,不过丝毫不恃才傲物,几个老资格的督军对叶重也都热情了几分,至于资历最浅的齐燮元去年末才当上江苏督军,根基未稳,插话是比较少的。

实际上这些个大佬聚在一起,并没什么正式性的会议,大多数事都是在酒桌上敲定的。

“要我说,这小徐也真不是个东西,跟着段合肥把持中央政权,这些年咱们交的税收都给他们挥豁一空。自己占着最好的地方,拿最多的钱,到头来,还要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几杯酒下肚,一脸苦大愁深的赵倜率先数落起徐树铮的不是。当然这也主要是皖系想用吴光新取代他这个河南督军。

王占元也出声道,“谁说不是,你说原来中央要武力统一全国,他打他的,可结果倒好,那些部队从湖北过境,都找我要粮要晌,你说这算哪门子事,我又不是中央。”

“总之说来说去,都要把段合肥和徐佑铮拉下马来,不然我们这些人都没有好日子过。动不动就要开战,小徐的杀气又重,先是杀陆建章,上次差点也对兴武动手了。”陈光远道,“我看要是他们打败了仲珊兄的河北军,我们这些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陈光远道,“毕竟我们都不是他皖系的嫡系。段合肥花了大价钱建起来的十几万定国军,可不是用来当摆设的,中央现在是要收权了。”

“要我说,干脆大家一起起兵,让段合肥知道我们这些人也不是好惹的。”曹锟大大咧咧地道。

“仲珊兄放心,真要是你的河北军跟现在的定国军打起来了,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赵倜拍着胸脯道。

王占元也做着同样的保证,在场的督军一个个都是人精,胸口拍得呯呯响。一副不打倒皖系势不罢休的样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后几个督军又一起照了个相,才纷纷离去,说是要为眼下的大战作一番准备。

“有长江三督,还有河南的赵倜,应该能打垮段合肥的定国定。”叶重笑道。

曹锟苦着脸道,“我说兴武啊,你就不要消遣我了,你别看这些人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真要是打起仗来,一个个不牢靠得很,打打顺风仗还行,要是我的河北军在战斗中露出颓势,他们翻起脸来,比谁都快。真要打还得兴武你的东北军为主力,我在旁边帮衬点。那些人都是靠不住的。”

“现在东北的情形你也清楚,我不可能把主力从前线抽回来。”叶重也不含糊,段祺瑞当政已经严重妨碍了东北的利益,眼下叶重在关外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不管是出于地盘,还是人口上的需要,都只能向关内伸手。“这样吧,曹老哥跟段合肥的定国军打起来的时候,我会调几个主力师进关,别的不说,至少能拖住定国军五到六个师。”

“好,兴武的话我还是信得过的。”曹锟一拍大腿,能拖住定国军五六个师,他的河北军虽然兵力上仍然稍弱于定国军,不过胜算却是增加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叶重坚定了搞垮皖系的态度。“现在时间紧迫,我还要返回保定布置,来日会师北京之后,再与兴武不醉不归。”

这次短暂的天津督军团会议之后,叶重再次登上英国战舰返回葫芦岛。

叶重返回奉天的第三天,直皖之间积压已久的矛盾一下子如同火山一般喷发而出。

5月23日,直皖战争正式爆发。段祺瑞合皖系干将曲同丰指挥定国军,集齐4个师,4个混成旅6万余人的兵力,各种口径大炮180余门,各式飞机19架,沿京汉铁路主攻,企图直取保定。

曹锟将河北的4个师,7个混成旅合计8万余人组织成讨逆军,任命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指挥河北军主力第3师,1师,第2师,及第2,3,4混成旅合计4万5千余人部署在易县、涞水、涿州、固安以南一线,抗击皖系的进攻。

皖系不管是兵力还是火力上都占据优势,一度攻下了河北军的两道防线,不过在吴佩孚指挥下的河北军打得极为顽强,面对敌军的优势火力毫不退缩,生生顶住了皖军主力的进攻。然后利用夜战,皖军火炮发挥不利,飞机无法动用的情况下,夺回了白天失去的阵地。

。同日,东路皖军在徐树铮指挥下的1个师,5个混成旅,3。5万余人由梁庄、北极庙一带向杨村以曹瑛为总指挥的东路直军阵地发起进攻,直军在铁路桥架设大炮,向进攻之皖军发炮轰击,双方一时胜负未决。

¥¥¥¥¥¥¥¥¥¥¥¥¥¥¥¥¥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地势扼要险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在热兵器逐渐兴盛的今天,山海关的地位也就越发的尴尬起来。

正当直皖两系战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东北临时第5军辖下的27师,第5师,第19师三个整编师将近4万余人的军队,在孙烈臣的率领下逶迤开往山海关。大石桥一带的一个中队的飞虎改,以及两个小队的黑鹰式驱逐机,合计20架飞机,直接在机场起飞,跨海而来降临在奉天绥中县的临时机场。

虽然有日军拖住了东北军的主力,不过段祺瑞和徐树铮为了保险起见,仍然在山海关外布下了2个师,6个混成旅,达到5万余人的兵力。总指挥为皖系大将傅良佐。

“给镇守山海关的傅良佐送一封信过去,就说东北军要入关,让他的军队在半日之内把山海关让出来,时间一过,东北军即刻攻城。”孙烈臣勒令部队停下来道。

“军座,为何不直接进攻,给他们打招呼岂不是提醒皖军,给他们防御的时间。”第二军参谋长于珍不由问道,虽然眼下孙烈臣是东北第5军军长,可谁都知道孙烈臣只是临时的,打完仗之后,还是会回到总参谋部的。

“看来你还不了解东北军这三个字对皖系的压力啊。”孙烈臣笑道,“定国军扩建的步伐太快,而且思想教育也跟不上,部队的凝聚力远远无法和东北军相提并论。给他们一些压力,另外从大石桥那边飞过来的飞行员也需要休息一下,过了今晚,明天没有结果,就可以直接开打了。”

第四卷 第319章 外蒙剧变

就在民国内部纷争不休,直皖奉三大派系大打出手的时候,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人苏赫巴托尔,率领聚集起来的3000余蒙古人民革命军,与1万多赤俄军队一同向库伦进发。

“师座,师座,不好了。”张东军慌乱地跑到了高在田的住处。

“什么事大惊小怪的?段总理败了?”高在田道,“应该没这么快吧,段总理的十几万定国军就算再不能打,也不转到一两天之内就被曹锟和叶重的军队打垮。”高在田的边防军第一师,自然是倚靠着段祺瑞这棵大树的,朝中有人好做官,若是段祺瑞一倒,他这个师长很可能会被别人替换掉。

“不是,北京还没有消息,不过外蒙叛逆苏赫巴托尔勾结赤俄,现在已经带着将近两万人的军队向库伦杀过来了。”张东军心急火燎地道国。

“什么?外蒙叛军勾结赤俄大军?”高在田惊声道,“将近两万人,消息属实?”

张东健道,“千真万确,边防军的骑兵团已经和叛军的哨兵交上手了。”

“怎么会这样,要是边防军第一1师万把人都在,我还有底气据城而守,黄维国那个白眼狼被叶重收买过去,搞得我现在手里也只有一个旅了,怎么打得过数倍的敌人。”高在田急得在屋子里来回地走,“真要是把外蒙丢了,我高在田就是民国的罪人,到时候也没好果子吃。”

张东健问道,“师座,怎么办?”

“给中央和东北分别发电报求援,把军队召集起来,一仗不打就撒开脚丫子逃,对上面也不好交差。先守库伦,守不住了到买卖城去。”高在田犹豫半晌后道。

“是,师座,万一,卑职说是万一要是连买卖城也守不住了,咱们该怎么办?”张东军迟疑地问道。

“那就撤到东北去,想必赤俄和外蒙军胆子再大,也不敢踏入东北的境内。咱们怎么说都是民国的军队,东北军也不能把咱们拒之门外吧。”高在田道。

听到高在田如此说,张东军长出了一口气。现在他们这个边防军第1师自黄维国把第二旅带到东北后,就只有一个旅了,而且又是孤军在外,既然能有退路,自然能放心不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听说东北军的名声,还不觉得有多厉害,可到了外蒙之后,才深感东北军在这一带的影响力,不管是赤俄,白俄,还是日本人可都是在东北军手里吃过亏。至于外蒙军,听到东北军的名头,也会侧目不矣,当年的外蒙叛军南下时,可是被东北军近乎全歼,一直追到了外蒙,几万蒙古人的死给这外蒙人心里蒙了一层阴影,再加上东北在这一带的影响力一直没有消除过。外蒙的革命军打他的边防军第一师还说得过去,但绝对不敢去招惹东北军的。

此时天色还早得很,原本有睡回笼觉习惯的高在田此时再也没有了睡意,套上军衣便快步走出门,来到边防军第1师指挥部。这一来不打紧,来了之后才知道局势有多么险恶。

“师座,库伦几个蒙古王公聚众闹事,指责我们汉人百姓肆意圈地,破坏他们的牧场。”

“军座,有蒙古人抢汉族商人的货物。还有银行也被人砸了。”

“唉,徐佑铮这个混帐东西,他到库伦来威风耍了,却也把这些人给得罪遍了,给我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若只是赤俄和叛军,还能抵挡一下,现在是内忧外患,这仗没法打了,集合士兵后准备撤退到买卖城。”高在田无力的挥了挥手。

赤俄军队和苏赫巴托尔的外蒙拳军不废吹灰之力的便攻入了外蒙的首府库伦。

库伦被赤俄大军和外蒙军攻占的消息像草原上的风一般传得飞快。

此时锡林郭勒盟到库伦段的铁路已经修到了距离库伦只有167公里的地方。

“营座,不好了,有从库伦那边逃过来的大量商人,说是库伦被外蒙军和赤俄的军队给攻占了。现在修筑铁路的白俄们也知道了,有些骚动,甚至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暴动。”郑洪策马将消息通知到还在草原上打猎的陈先舟。

“库伦失陷?”陈先舟先是一愣,外蒙一直平静无事,在草原上用各种小动物练练枪法也算是陈先舟这个营长的福利了。好在这里离铁路沿线不远,再次向郑洪确认之后,陈先舟打马飞速地向白俄聚集的地点赶去。

当年谢米诺夫战败,大量白卫军被俘,除了大部分人交还给了谢米诺夫外,奉天还留了将近一万人的壮丁,用来修筑铁路。眼下到库伦的铁路快修完,于是属于民国的那些工人都被调走了,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白俄。督促这些白俄的只有一个营将近500人的士兵,若这近万个白人暴动,局势还真的无法收拾。

“营座,你来了,这些俄国人快失控了。”连长孙锋有些焦急地道。近万的白俄,原来还都是当过兵的,修铁路时手里都拿着些大锤等各种各样的工具,东北军不到500人的士兵,被这些白俄逐渐地围拢过来,心里素质不好地人,还真有些吃不住劲,人数一旦超过一万,在这漫无边迹地草原上,给人的视觉冲击还是相当震撼的。

“慌什么。”陈先舟呵斥了一声,然后大声道,“林义刚!”

“有!”一个满脸黝黑的汉子应声道。

“你会俄语,把白俄的那几个工头叫过来!就说我要和他们谈判。”陈先舟道。

“是,营座!”

林义刚和对面围过来的白俄喊了几句。然后回过头来道,“营座,那些白俄说我们有枪,叫你过去和他们谈。”

“营座,不能去,这些老毛子被咱们押过来干苦力,而且一干就是几年,心里的怨气是少不了的。”孙锋等人连忙道。原本这些白俄跟着谢米诺夫虽然日子过得很一般,但总比在这里修几年铁路要强,再加上时不时有人殆工,这种情况下东北军的军纪再好,打骂俄工的情况也是少不了的。这些都是当过兵的老油子,并不像普通的白俄平民那样服管束。光靠仁慈那一套不大行得通。少数想要逃跑的更是遭到东北军士兵的枪杀。所以一听到俄人的要求,其他人纷纷劝陈先舟。

“这里是咱们民国的地盘,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有什么去不得的。”陈先舟摆了摆手,将身上的枪配解下来扔给了罗大正道,“我若出了什么事,你代我指挥弟兄们。”

“营座,这…”罗大正神色大急。

“这是命令!”陈先舟喝斥道。

“是!”罗大正双脚一并,向陈先舟行过一记军礼!其他的士兵也做着同样的动作。

陈先舟回过军礼后道,“林义刚,出列,跟我去会会这帮老毛子。”

林义刚上前几步紧跟在陈先舟身后,向对面的白俄走去。

“陈营长,我们很佩服您的勇气,不过今天你要是不能说服我们的话,恐怕您的结果会不太妙。”柯罗夫在被俘前是白卫军的一个中校,在这群俘虏中已经是最高的军衔了。显然他在这些白俄中的地位很高,而且居然被俘之后,表现得如同一个普通的白俄士兵一样,也算是有过人之处了。

听到林义刚翻译过来的话,陈先舟冷冷一笑道,“我怎么说,你就怎么翻译给他们。”

“不用了,我们有自己的翻译。”柯罗夫身边的米哈伊尔,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道。

“那就更好了。”陈先舟道,“首先,我得纠正一下,我过来,不是来说服你们的,而是警告!”

看着面前的白俄们一阵骚动,陈先舟继续道,“你们以为,杀了面前的这几百个东北军士兵,就能让你们获得自由了?你们原来的长官谢米若夫已经被赤俄打得如同丧家之犬,赤俄的大军已经越过了贝加尔湖,他们的先锋部队更是抵达了赤塔。就算你们能逃离蒙古,又能去哪里,去投靠赤俄?谢米诺夫?还是日本人?”

“就是投靠赤俄军队,也比给你们当苦役的好。”柯罗夫哼了一声道。

“东北花了几千万修筑了这条通往库伦的铁路,你们以为,东北的最高统帅会放任赤俄占领外蒙?将这条花了大价钱的铁路拱手让人?”陈先舟不屑地道,“赤俄军队进攻库伦已经彻底激怒了我们的最高统帅。赤俄除了战败,什么都得不到,你们这些投靠过去的人,只会沦为赤俄军队的炮灰,成为他们的替死鬼,几年的时间,也许你们已经忘记了当年在茫茫雪原上的惨败。用不了多久,东北军的铁蹄将会再度袭卷整个蒙古。”

柯罗夫等一众白俄面色剧变,显然几年前奉军扑天盖地的炮火仍然在他们心里留有阴影。

“就算沦为赤俄军的炮灰,也比在这里当苦役,给你们修路的好。”

第四卷 第320章 外蒙剧变(2)

“就算沦为赤俄军的炮灰,也比在这里当苦役,给你们修路的好。”

有几个白俄不满地道。稍微有脑子点的,都能想象到,投靠到赤俄之后,没有任何功劳的他们,待遇绝对好不到哪里去。要是东北真的与赤俄开战了,他们也将会再度成为东北军的对手。想到那空地一体的火力,漫天纷飞的残肢断臂,他们已经不想再去经历了。可是给东北做苦力,他们也同样不甘心。

“你们错了,修完这条铁路之后,你们将会被东北分配田地,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加入我国的国籍,成为东北的民众,并且也将拥有东北军的庇护。”陈先舟道。

“成为东北的民众,我们也将拥有自己的土地,你说的是真是假?”柯罗夫有些不相信地道。

“现在俄国的局势并不好,每天都有大量的白俄逃到东北境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加入我国的国籍。除了相信我们,你们别无选择,投靠赤俄军是九死一生,选择相信东北,你们的结果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我的话说完了,怎么选择,你们看着办吧。”

十几个白俄围在一起开始商议,然后爆发出争吵,最终谁都说服不了谁。于是这近万人的俄人分成了两股,一股两千余人选择离开,北上库伦投靠赤俄。

而大多数却是选择了留下来。

“我们选择留下来接受东北的庇护,并且能像东北的民众一样履行应尽的义务和享受该有的权益,希望东北能信守承诺。”既然选择留下来,柯罗夫的姿态便摆得很低。

“当然,柯罗夫先生,东北的信用比起卢布还要坚挺。时间会证明你们今天的选择是正确的。”陈先舟松了口气,笑道。

¥¥¥¥¥¥¥¥¥¥¥¥¥¥¥

“兴帅!”蒋方震一脸凝重地找到今天在家里休息的叶重。

“百里兄来了,有什么急事?”叶重问道。这种时间能让蒋方震亲自赶过来的,事情定然非同小可。

“外蒙叛军勾结赤俄军队万余人,已经攻入库伦。”蒋方震将电报递给叶重道,“这是边防军第一师师长高在田发过来的电报,现在高在田的那五千余人已经连同部分商人退到了买卖城。”

“什么?赤俄军现在动了?”叶重离开凳子站了起来,“到是挑了个好时候。”

“谁说不是呢,眼下郭琪开把那两个新编师带到陕北去了,孙赞尧也带了几个师南下山海关。现在从库伦到锡林郭勒盟,通辽,再到奉天城都只有兴帅一个卫队旅,要是赤俄军队继续南下,对奉天城的威胁不是一般的大。”蒋方震建议道,“兴帅,要不要把孙赞尧南下的几个师调回来。”

叶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铁路沿线各站收到消息没有?”

蒋方震道,“收到消息,已经把所有的车皮都开回来了,赤俄和外蒙叛军没有火车现在也没办法动用铁路进行运输。另外赤俄军攻占库伦时,那些奉俄大战时期被俘虏过来的白俄一度差点暴动,已经被负责看管的陈先舟许以耕地的诱惑下压制下来了,目前正在撤往锡林郭勒盟。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在锡林郭勒盟只有少量的警察,没有部队,通辽那边守卫兵工厂的少量兵力轻易不能调动。攻入关内固然重要,可是兴帅的根基还是东三省,不能冒这个险。”

“许明远的29师扩编得怎么样了?”叶重问道。

“已经填充了两个团的建制。”蒋方震道。

“赤俄没这么大的胆子南下,就算他们想南下,利用不上铁路,一时半会也来不了。把许明远两个团的兵力调到锡林郭勒盟,压制白俄可能的暴动足够了。”叶重想了想,又提起了电话,“喂,岷源兄。”

“兴帅有什么吩咐?”电话里传来王永江的声音。

“修筑锡林郭勒盟到库伦段铁路的那些白俄,你安排人过去,把他们分成几股安置,分配土地给他们。”这些俘虏免费修了几年铁路,眼下东北地广人稀,又收回了南满路沿线的大量耕地,当然,这些好的耕地他们是没份的,以东北富余的土地安置他们完全没有问题。更何况叶重的地盘还要往外扩,无论是陕北,还是甘肃,无不是地烟稀少的省份。

挂了电话,叶重又向蒋方震道,“通知赞尧兄,把外蒙这边的局势告诉他,让他尽快拿下山海关。另外再把赵铮的13师调回来,日本在辽东南吃了败仗,被歼灭俘虏的几近8万多人,重伤员只会比我们更多,抽回一个师也影响不到大局。”

“那外蒙这边怎么办?”蒋方震问道,算是认同了叶重的说话,况且采买自法国,英国的武器已经全部到位,此时东北的武库极为充实,炮弹,子弹,飞机大炮都不缺,日军就算想打,一时间也难以突破东北军的封锁,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孙烈臣那三个师回师也是来得及的。

“让他们蹦跶一阵子。”叶重冷冷一笑道,“徐佑铮往外蒙走一趟,把外蒙的王公贵族都得罪遍了。现在那些人都胳膊肘往外拐,伙同赤俄一起把边防军第一师赶走。真要是等赤俄驻军库伦推行他那一套体制,那些王公贵族才会看清赤俄的嘴脸。以后东北再出兵外蒙阻力也会小很多,目前外蒙和赤俄还处在蜜月期,抱成一团,我们就派兵杀过去,只会让他们一致对敌。况且当年我是怎么占领科尔沁,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的经历,莫非百里兄不记得了?”

“兴帅是指让外蒙的革命党猖狂一时,等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