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田信玄-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然而,信虎无视於夫人与重臣的反对,当年十月,迎娶朝兴的女儿入城。当年才十三岁的
幼妻——上杉夫人从河越带著三个侍女随著信虎与太郎入城。翌年,上杉夫人随即怀孕,
十一月底死於难产。薄命的上杉夫人也有一说是被「毒杀」而死。
两年後,天文五年(一五三六)一月,太郎敍官阶为「从五位」,同年三月,从将军足利
义晴那里,获赐「晴」字,改名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这一年,骏河发生政变,信虎加入
今川义元阵营,当时今川义元以十八岁之龄出任骏、远两地的守护官。
在义元的斡旋之下,晴信迎娶位为公卿的三条左大臣公赖的二女儿为正室。这桩婚事曾劳
动将军足利义晴出面说服三条家。此时室町幕府亦面临下克上的乱世,幕府权威即将崩溃
;为了加强幕府的根基,希望能牵制东方的强豪武田一族。三条公赖对女儿远离家乡嫁入
山国并不是很乐意,只是考虑到京都若发生政变时,需仰赖甲斐的武田,而缔结这桩姻缘
便可获得这个承诺。
公卿的小姐嫁给晴信的喜事,轰动甲府的四面八方。持续四百余年的武田一族,历代以来
,从未娶过公卿家的女儿为妻。
里里外外都成为话题,晴信与三条家小姐的婚期,定在晴信行冠礼四个月後的七月初,三
条的小姐乘著轿舆由京都出发,从东海道东下,途中经过骏府城,由今川家的侍卫取代京
都来的三条家的护卫,担任守护引导之责,中道往返,穿越隘口共十日之久,才抵达甲府
。
为了一睹公卿家公主的芳容,甲府的男女老幼拥挤在沿路两旁,三条家小姐的轿帘开著,
明朗的笑容浮现在欢迎的人潮中。十六岁的晴信虽迎娶公卿之女为妻,在教养上却未必能
胜过夫人,对这位在京都孕育长大的夫人,他有些张惶失措的迎接她入城。
父亲信虎的喜悦达於极点。与公卿缔结姻亲使武田的权威又升高一层。信虎任内的天文七
年(一五三八)有二次;晴信自立後从天文十年(一五四一)开始至十七年(一五四八)
有四次,都有勅使或非正式的从京都派遣冷泉为和卿、三条西实澄卿、四辻实远卿等人,
共七次到甲府来拜访。每次都由晴信和三条夫人负责接待,并举行歌会、和汉连句会,晴
信也作和歌、吟诗、跳能舞以欢迎公卿们的光临。远离京都而心绪落寞的三条夫人,希望
能从公卿们口中听到一些京都故土的消息,晴信对她的这份心愿颇能体会。
晴信与诹访夫人(小说中的湖衣姬)初次见面,是在晴信二十一岁自立後,翌年天文十一
年(一五四二)六月进攻诹访之时。
诹访的领主诹访赖重的正室弥弥是晴信的妹妹。诹访夫人(湖衣姬)是信浓守小笠原长时
的亲戚之女与赖重所生的女儿。此时诹访夫人才十三岁。赖重在甲府自杀後,她被收入踯
躅崎的宅邸,在大井夫人庇护之下养育长大。
三年後,以将出产诹访领的後继者为由,回到诹访的上原城,而後成为晴信的侧室。更以
照顾晴信为名目守在他的身边,希望为晴信生的第一个儿子能成为诹访的领主。
诹访夫人为晴信生的四男四郎胜赖,出生於天文十五年(一五四六),那年她十六岁。
第二位侧室油川夫人,是现在甲府市东油川町近郊,领有土地的甲斐源氏之一支的油川家
的女儿。夫人的祖父是晴信的祖父信绳的表弟信惠。晴信的父亲信虎十四岁继任甲斐守护
之职时,信惠为夺取外甥信虎国守的宝座,曾发动武力反抗信虎。晴信就任甲斐国守时,
油川一族誓愿效忠武田家,为了证明这份忠诚,将族中最年轻的、被誉为才女的女子嫁给
晴信做侧室,晴信那年三十三岁。
第三位侧室弥津夫人,她的父亲是信浓的小县郡有名的弥津元直。元直是信虎的随从大臣
,後移家高远,信虎将六女嫁给元直的嫡男神平。所以晴信与神平算是姻亲,而神平的妹
妹就是弥津夫人。大概是在晴信三十岁前後所纳的侧室。
武田和弥津氏的结合,对未来将继任为诹访领主的胜赖,犹如增加一支大柱石,因而晴信
极宠爱弥津夫人。
晴信对男色也很有兴趣,最有名的便是与他的亲近侍卫春日源助(后来的高坂弹正忠昌信
)之间爱的誓言。身为正室的三条夫人对他的丈夫不像一般女性有强烈的嫉妒心,不会想
完全拥有晴信,和现在的伦理观念大不相同:战国时期的女性心理实在难以推测!
卷入政治斗争命运悲惨的公主
晴信与三条夫人生有三男二女。长男太郎义信,二男龙芳出生时就已全盲,三男信之在十
岁时夭折,长女於梅嫁相模北条氏政为正妻,二女嫁给晴信之姊的嫡男穴山玄蕃头信君(
後来的梅雪)为正室,别号见性院。
长男义信文武兼备,在母亲眼中是位光芒耀眼的年轻武士。义信行冠礼後,娶骏河今川义
元的女儿为正妻。
永禄三年(一五六零)五月,义信的岳父今川义元遭到织田信长的奇袭,战死在尾张的桶
狭间,义元的嫡子氏真继任为骏、远二国的守护领。
嫁给相模北条氏政的长女於梅(黄梅院),是在天文二十三年(一五五四)十二月,背负
著甲、骏、相三国同盟的任务,成为北条氏的嫡子氏政的正室,生了氏直、氏房、直重、
氏定四个儿子。
今川义元之死使得境内三国同盟的均势开始动摇。永禄十二年(一五六九)一月,信玄和
三河的德川家康联手,进攻骏、远两国,迫使甲、相两国的关系崩溃,於梅离婚单身回到
国内。
自家的女儿回国,对双亲来说,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信玄让容颜憔悴的女儿住在巨摩郡南
古庄(中巨摩郡甲西町南湖)里,给予年收入十六贯二百文的土地上让她能生存活命。於
梅出家的意愿极为强烈,因极爱氏政,拒绝再嫁并获得生母三条夫人的允诺。信玄只好拜
托大泉寺的安之和尚做她的导师,依於梅的心愿剃发为尼,法号宗芳,雅号春林,又尊称
黄梅院。黄梅是取本名於梅的梅字,梅是在漫长的冬天里,耐过寒冷而在早春盛开的迎春
花,取其精神做为法号。那时候,黄梅院已知自己的死期将近。信玄夫妻在叹息中,将巨
摩郡龙地宿(双叶町)归为大泉寺的别院,给予建造黄梅院,并由南古庄的地方官来负责
维持费用。那年元月十七日,黄梅院寂然辞世,时年二十七岁。
信玄与仇敌织田信长缔结同盟,更命令侧室诹访夫人遗留给他的活纪念品四郎胜赖迎娶信
长的养女远山氏(草木城主远山友胜的女儿)为正妻,这件婚事没有徵得三条夫人和当时
被信玄幽禁的义信两人的同意。远山夫人在产下胜赖的嫡子武王丸(後来的信胜)之後,
不久即去逝。信长在远山夫人死後,立即提出要信玄的四女於松嫁给信长的嫡子奇妙丸(
后来的信忠),信玄在被幽禁的义信及三条夫人面前,对奇妙丸和於松的婚事,一开始表
现的就不是很起劲。
信玄不宽赦义信的罪过,说明心中尚满怀憧憬,希望能再成为信玄的得力助手、做武田家
的继承人的义信,在永禄十年(一五六七)十月十九日自东光寺学寮流放他,义信便在信
玄与信长联手夺取骏河的那一日自杀而亡。
三条夫人悲叹义信之死的泪水未乾,又遭逢长女於梅的死,每日痛哭度日的她,在於梅死
後一年余;元龟元年(一五七零)七月二十八日病殁,时年五十岁。她去逝後,信玄在踯
躅崎东边建立圆光院凭吊她。圆光院的记载上写有「圆光院殿梅岑宗藤大禅尼元龟元年秋
七月廿八日五十岁逝去说三(导师)」等语。
三条夫人亲生的二男龙芳是个全盲之人。在踯躅崎的宅馆附近圣道小路边,建有房舍让他
过著半僧半俗的生活。天正十年(一五八二)三月十一日,龙芳在甲府南边的入明寺自杀
,他的嫡子显了道快(信道)残存下来。
二女见性院,丈夫穴山梅雪死於非命,长男胜千代也在天正十五年(一五八七)六月五日
,因出天花不治而死,当时年仅十六。武田胜赖死後,见性院所祈求武田家能再兴盛的愿
望已经断绝,便落发为尼,时年四十二岁。
梅雪生前,为了降伏於德川家康,曾送黄金二百枚及养女二人给家康做侧室。其中一人被
称为下山夫人,颇受家康宠爱,替家康产下五男万千代。
家康将五岁的万千代送到江尻城(今清水市兴津町)让见性院抚养。关原会战後的庆长六
年(一六零一)五月,万千代行冠礼,改名武田七郎信吉。家康选中信吉为武田家的後继
者,封他为下总国小金三万石城主,再提升成佐会五万石的城主,所以在庆长七年(一六
零二)四月,成为水户二十五万石的藩祖。可惜信吉在到任未久,即因不明原因的热症猝
死,享年才廿岁。
家康对两度失去家族後继者、天涯孤独五十七岁的见性院,深抱同情,便给予她五百石养
老金和武州足立郡大牧村(浦和市大牧)的领地,又让她住进江户城北的尼姑庵。水户藩
主改由家康与侧室阿万夫人所生的赖房(水户光圀之父)担任继承人。在尼姑庵度日的见
性院成为德川第二代将军秀忠的侧室志津夫人的救命恩人。志津夫人怀有秀忠的孩子,不
见容於秀忠的正室阿江夫人,从深宫里驰往见性院处请求依靠,见性院便将她托给在八王
子的妹妹信松院。
信松尼的俗名叫做於松,是信玄与油川夫人所生的,和见性院是同父异母姊妹。於松在武
田家灭亡的前夕,从甲斐逃脱,前往八王子出家为尼。八王子的尼庵是武田家的旧臣大久
保长安在自己的领地上为她所立的,即现在的曹洞宗信松院(八王子市台町三丁目)。
信松尼教导当地原住民有关纺织的知识,布施功德无数。对於姊姊的依托,更竭尽所能把
志津夫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志津夫人平安产下一儿,即秀忠的三男幸松丸。半年後,幸松
丸被带回江户城,由见性院抚养长大。幸松丸行冠礼後,成为信州高远城城主保科正光的
养子,改名保科正之。最後成为会津藩祖的正之,对养母见性院极为孺慕,颇尽孝养之责
。
正之出生时帮他洗澡的信松尼,在八王子集结武田旧臣,千人同心,正欲有所作为,却在
元和二年(一六一六)四月十六日,以五十六岁之龄去逝。墓所就在信松院。而见性院也
在她死後第六年元和八年(一六二二)五月九日,结束七十七岁的人生。
正之的生母志津夫人,自从将儿子送给见性院抚育之後,一直未再与正之见面,宽永十二
年(一六三五)九月七日殁世,时年五十二岁,遗骨埋葬在身延山的久远寺。
见性院死後,正之亲手将她葬在会津藩松平家的佛寺里,安政五年(一八五八),正之的
後世子孙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更在见性院的领地武州大牧村(浦和市)建立天台宗清泰寺
,以供奉见性院。见性院法名为「见性院殿高峯妙显尊仪」。
信玄的三女万里姬的生母是谁,史料上没有记载。万里姬七岁时嫁给木曾义昌,十三岁就
做母亲,共生有三男三女。丈夫义昌因背叛甲斐而与武田家断绝关系,义昌成为丰臣秀吉
的随从大臣,封下总国海边郡网户一万石领地。万里姬与义昌在此地共同生活,文禄四年
(一五九五),义昌五十六岁,病殁。
未亡人万里姬伴著最小的儿子义通回归木曾家,向家康恳求,希望家康帮助木曾家再兴盛
起来。晚年在木曾郡黑泽的上村家度过,正保四年(一六四七)以九十八高龄於木曾山中
的家里悄然去逝。
信玄的六女阿菊(菊公主)的生母亦不明,上杉谦信去逝後,翌年天正七年(一五七九)
三月,胜赖持续谦信的誓盟,与上杉景胜缔盟,同年十月,胜赖的妹妹阿菊嫁给景胜为正
室。
景胜入仕丰臣秀吉的领国,敍阶「中纳言」成为「五大老」之一,又成为会津藩主。从此
,阿菊便在京都的会津宅邸过日,京都方面称她为甲斐夫人。庆长九年(一六零四)二月
十六日,四十六岁病殁。
景胜因为在关原会战时未加入家康的阵营,被移封为米泽藩(山形县米泽市)。阿菊和她
的监护人——出仕上杉家的信玄的七子信清,二人的坟墓,都设在米泽藩的隶属佛寺里。
信玄的家臣军和地方势力
柴辻俊六(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以卓越的统率力聚集的家臣军,是战国实力最强的军队,建立不少军功。而地方势力更左
右了军情。
武田领国的形成
武田信玄的父亲武田信虎时代统一甲斐,压制住当地其他小的地王强豪,把政治中心从石
和搬到甲府,建立了武田领国的基业。
信虎到老变得专制残暴,凡是向他进言的重臣都受到处分。大家受不了苛政,民心背离,
其中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嫡男晴信(信玄)的身上。信玄在重臣的期盼下,做好万全的准
备,把信虎放逐到骏河养老,然後登基为王。根据当时史书《胜山记》的记载,这次领主
更替不但家臣高兴,连一般老百姓也额手称庆。这点在塩山向岳寺的《塩山向岳禅庵小年
代记》中也曾提到。
可是信虎也留下下少遗产。当时家臣的中间分子已经产生,而且移居到新建的城中,脱胎
换骨一番。对外关系上,信虎在天文五年(一五三六)介入骏河今川氏的权力斗争,他支
持义元,所以後来能和今川氏结盟。信虎也开始和宿敌相模的北条氏纲和谈,停止和北方
诹访氏长年争战,天文四年(一五三五)更结成同盟,在九年十一月把信玄的妹妹弥弥嫁
给诹访赖重,加强两国关系。另一方面信虎开始攻击未具有力大名的佐久郡,等信玄成为
领主时,佐久郡已大多在武田的控制之下了。
内政方面,信虎也留下不少制度,像领国内为下达命令而用的虎形印章状即为其一。後来
信玄虽然把虎改成龙,可是基本制度还是沿袭信虎时代。另外,一般人都认为治水、开垦
始自信玄,其实仔细查阅当时典籍,可以发现有不少工程在信虎时代就已经展开,信玄只
不过把它们扩大完成。
武田氏在信虎之前,已有数代任甲斐国守护,握有实权。而武田家在甲斐有形无形的势力
更早在镰仓幕府之前就已形成,历经了四个世纪。例如甲斐的大寺庙几乎全由历代的武田
家予以修建或重盖,最後这些寺庙领土的支配权也落到武田家手中。
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旧势力如何根深蒂固。信玄能顺利统治甲斐,不得不感谢他的祖先。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其他地区。信玄侵略信浓,於弘治三年(一五五七)由将军足利义辉
斡旋,和上杉谦信和谈。本来足利将军想封信玄做信浓守护辅佐,可是信玄断然拒绝,因
为一旦有了这样的名分,他便要打消侵略信浓传统势力的念头。同样的,他也不愿意把征
服地的旧家族连根拔除。他取诹访之名,把四男胜赖更名为诹访神四郎;叫二男龙芳继承
佐久郡名门滋野一族的海野姓;五男盛信用安昙郡的仁科氏为姓;六男信贞用骏河的骏东
郡葛山氏为姓。这样,他并没有破坏当地既成的旧势力,而以温和的方法渗透到内部,以
便取而代之。信玄对其他的征服地也采取类似的处置方法。他承认当地的旧体系,不急著
做改革,慢慢把甲州的支配权渗透到内部。例如弘治元年第二次川中岛战役中期,攻打木
曾氏,降服义康、义昌父子,把三女许配给义昌,使木曾氏成为自己的亲戚。由於信玄尊
重木曾氏的独立性,连小地方也不愿干涉,所以等信玄死後,武田氏的权力衰弱,木曾氏
便靠向织田信长,成为武田氏灭亡的导火线。
武田领国内有许多小城邦,如小山田氏的郡内领、穴山氏的河内领;信浓地区的诹访领、
高远领、深志领;西上野的箕轮领;骏河地区的骏府直辖领、江尻领、葛山领等。每一个
领虽然都仍以当地的旧势力为首,可是立法权、军政权、财政权、外交权却操纵在信玄手
中。只是日常杂事仍由领主负责。这样的国家看起来有点像国协,可是主权仍在信玄。领
国组织化并维持安定状态,是武田领国能继续扩大的主因。接下来,我们具体谈谈组织化
的问题。
家臣军的编制
有不少书上谈过信玄家臣军的编制,可是都只有浮光略影,不够完全。我们所用的编制参
考《甲阳军鉴》上的记载,是信玄晚年家臣军的一部分。由於欠缺详细资料,无法做全体
介绍,只能谈一谈个别特徵。
首先我们来看看军队的构成。家臣军一般分为亲属组、谱代家老组、降部组、步兵大将组
、一骑合组和直臣组六种类型。亲属组中只限信玄的兄弟子婿,故附带说明其间关系,各
地的降部组是收编降部的军队,故无法细列人名,只能记载每个地区有几个人。数字代表
人马数,括弧内是作者的注记。
⑴亲属组(十二人)
武田典厩(信丰,信繁之子,信州·上田城主) 200
逍遥轩(武田信廉,信玄之弟,信州高远城主) 80
胜赖(信玄四男,信玄阵代) 200
一条右卫门大夫(信龙,信玄之弟,甲州·上野城主) 200
武田兵库(河洼信实,信玄之弟,甲州·河洼城主) 15
武田左卫门(信尧,信玄之甥·骏府城代) 100
仁科(盛信,信玄五男,信州·仁科领主) 100
望月(昌赖,信丰之弟,信州·望月城主) 60
葛山(信贞,信玄六男,骏州·葛山领主) 120
板垣(信安,於曾氏,骏州·田中城主) 120
木曾(义昌,信玄之婿,信州·木曾领主) 200
穴山(信君,信玄之婿,甲州·河内领主) 200
看完亲属组,可以发现板垣信安比较特殊,因为信方之子信宪在天文二年被杀,信安是从
於曾氏过继来的,没有血缘关系。
⑵谱代家老组(十七人)
马场美浓守(信春,信州·牧之岛城主) 120
内藤修理(昌丰,上州·箕轮城主) 250
山县三郎兵卫(昌景,骏州·江尻城主) 300
高坂弹正(虎纲,信州·海津城主) 450
小山田弥三郎(信茂,甲茂·郡内领主) 250
甘利左卫门丞(昌忠,奉行) 100
栗原左兵卫(诠冬,?) 100
今福净闲(?,骏州·久能城主) 70
土屋右卫门丞(昌次,奉行) 100
秋山伯耆守(信友,信州·饭田城主) 50
原隼人佑(昌胤,奉行) 120
小山田备中守(昌行,信州·尼饰城主) 70
迹部大炊助(胜资,奉行) 300
浅利(?) 120
驹井右京(昌直,骏州·深泽城主) 55
小宫山丹後(昌友,上州·松井田城主) 30
迹部美作(胜忠,奉行) 50
其中像浅利昌种之子名已不可考。这些大老都是信虎时期的元老呢。
⑶降部组(一零三人)
记载上说有信州(六十人)、西上野组(十四人)、骏河(九人)、海贼组(六人)、远
州、三州(八人)、飞騨(二人)、越中(二人)、武藏(二人)。如前所述,有关这部
分的记载大多遗失,记述又太简略,不足做参考。
⑷步兵大将组(二十一人)
△横田十郎兵卫(康景) 骑兵30、步兵100
△原与左卫门(胜重,信州·长沼城主) 骑兵10、步兵50
△市川梅印(等长) 骑兵10、步兵50
△城伊庵(昌茂) 骑兵10、步兵30
△多田治部右卫门(?) 步兵20
△速山右马介(?) 骑兵10、步兵30
△今井九兵卫(信陵) 步兵10
△江间右马丞(?飞弹,舟上城) 步兵10
△关甚五兵卫(?) 步兵10
△小幡又兵卫(昌盛) 骑兵3、步兵10
△大熊备前守(长秀,远江·小山城) 骑兵30、步兵75
△三枝新三郎(守直) 骑兵3,步兵10
△长坂长闲(光坚) 骑兵40、步兵45
△下曾称(?,信州·小诸城代) 骑兵20、步兵50
△曾根内匠(昌世) 骑兵15、步兵30
△上原民部入道(?) 骑兵3、步兵30
△曾根七郎兵卫(?,上州·石仓城) 步兵70
△武藤喜兵街(昌幸) 骑兵15、步兵30
△三枝勘解由左卫门(守友) 骑兵30、步兵70
△安间三右卫门(?) 骑兵5、步兵50
△小幡弥左卫门(光盛) 骑兵12、步兵65
在步兵大将组前还有两位旗本武者奉行——今井刑部左卫门及今井新左卫门,但是他们底
下没有记载任何骑兵和步兵数,一般相信他们只是职务上相当於家臣。步兵组是武田军队
中的主力,作战时会配合下级战士。
⑸一骑合组(十人)
集合骏河、三河、上野三国的一骑合组才十人,似乎少了点,看来这部分的资料也和降部
组一样遗失很多吧。一骑合组顾名思义,和降部组以一族的人参战不同,它是单枪匹马上
战场的。
⑹直臣组(後勤人员)
这个军队是依职务区别来分类,下面来看看成员的名称和人数。
1。宫人组(信玄正室三条夫人名下)十人、三十骑、侍从二人2。圣导组(信玄二男龙芳名
下)五人、三十骑3。公人组(胜赖之子信胜名下)二人4。侍僮组(信玄身边)二十四人5
。纳户奉行(负责衣服调度)二人6。侍从组(信玄身边)二人、三十八骑7。公事奉行(负
责诉讼)三人8。勘定奉行(负责财政)三人9。藏前组(负责直辖领)十二人10。目付组(
城馆警卫)十人11。横目组(同上)十人12。伙夫二人13。奴婢头三人14。秘书三人15。使者
组四人16。随军侍从十六人17。拿旗一人18。执矛三人19。服侍老人者(信玄近侧)十二人2
0。盾无别当(管理铠甲)一人21。牢头五人22。猿乐众三人
直臣组这个部分的特色是大多没有记载各人有多少骑兵和步兵。不过还是有一些例外的,
像负责财务的青沼助兵卫(忠吉)有骑兵十五、步兵三十;鎚奉行安西平左卫门(有味)
有骑兵十、步兵五;今福新右卫门(昌常)有骑兵十五、步兵十人;加津野市右卫门(信
昌)有骑兵十五、步兵十人。这四个人其实可以算在步兵大将组了。
综观《甲阳军监》的记录,大军中除了大将和直臣组,应有九一二一名骑兵,通常一个骑
兵会配五名步兵,所以步兵人数高达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人,总兵力达五万二千零二十三人
。至於大将人数大约有二百零一人。
其实《甲阳军鉴》的总人数因为把军团组成和职务混杂在一起,计算难免有出入。如信玄
的弟弟兵库助信实,担任甲府北部河洼乡领主时,在元龟二年根据信玄所颁布的兵役法,
列出二十八名兵役,得俸禄三百九十七贯。平均一名士兵可得薪俸十四贯多,算是相当高
了。像这样,各地将领都会为了配合所发俸禄,修整军备。一般军人平常受小领主指挥,
操兵练马不敢怠忽。
永禄元年(一五五八)为了控制家臣军,特别制定了家训,做为战场上十分重要的行事规
则。信玄永禄时期所定的法规比较严格,违反者轻则没收薪饷,重则处死。同时信玄规定
社会阶级在农以下的人不准当兵,与他相比,胜赖在天正期颁布的法规要宽多了。胜赖规
定,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都可以参军。
信玄在永禄十年十月长男义信谋反事件之後,以各将为收件人,发布二十六条军役法规。
我们来介绍其中几条。
△军官应著革挎。
△外衣质料为纯绵或平绢,可任意著翠色。
△有关骑兵的弓和甲胄不需赘言,其他如手盖、护颊、护胫都要穿著。
△伙食方面如前二汤三莱,有外客来时改为二汤五菜。
领土和掌握人心
信玄除了拥有上述的家臣军和一般军队外,也准备吸收农民从军。永禄十一年(一五六八
)末进攻骏河是一次转机。在此之前,信玄与上杉谦信在川中岛已作战多年,再加上新与
北条氏康对立,使得信玄警觉到战力补充的重要。想补充战力最方便的方法是向农村索求
,於是他在永禄末年积极把政令浸透到农村内部。大家都知道在永禄六年十月,信玄测量
甲斐惠林寺领地,发现增加很多收入,这多出来的税收就可以编组一个新的军队,如果用
农民组成民团,不是也可以掌握民心吗?
换句话说,信玄企图从掌握人与土地,进而加强农村军事化。掌握土地要靠测量,武田领
中土地测量书,大约有三十件,有的是派官员实际去测量大小,有的只写增收,开垦等字
样。像永禄三年十月「寺产日记」、「遣使」中就有此例。不过大部分的检查书中都是由
采邑的领主自行写报告,再由大名派来的官员加以印证,所以十分简单,只有前述惠林寺
检地帐和天正七年二月所做的诹访神长官领检地帐比较详细,因而广受注目。
检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