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田信玄-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他也知道是谁在支配松永的,而明明知道,却无能为力,表示信长有弱点,堺港的商人

比较强。明白吧?」

昌幸翌日去堺港。

他觉得好像来到外国似的。一直到数年前,堺港都是一个自由都市,在市四周挖濠沟,雇

私兵防卫;可是屈服於信长武力後的今天,没有私兵了,变成都是信长的军兵。即使在信

长的统治下,堺港依然没有什么改变,港口有很多外国的船。昌幸有生以来初次见到红毛

人,也看到了制造洋枪的工厂。那不是一、两个人在锻冶洋枪,而是很多人分工合作在制

造,昌幸也看到很多珍奇的机械。

(此後的战争是洋枪之战,如果没有洋枪,就比别人慢了,可能的话,真想在甲斐国建立

这种洋枪工厂。)

昌幸看著那些洋枪工厂,心里想著。

昌幸在堺港待了五天,第六天搭上前往伊势的便船。他很想再见一次带他到天王寺的女子

,不过最後终究无法对茶屋四郎次郎说出。他以为出港之际会见到,结果那个女子并没有

出现。在信贵山与那女子的一夜缠绵,可能不是真实,而是梦境吧!

昌幸一抵达长岛,土屋丰前守贞纲与坂田源右卫门已经面露喜色的在等待著他。

「太佩服你的能力了,接下来只剩下安排船只回骏河了。」贞纲说。

昌幸惊慌失措,他不明白贞纲的意思,贞纲就对莫名其妙的昌幸说明道:

「堺港一开口,伊势的水军就完全与武田的水军合一了。」

伊势水军是那么的难交涉,可是只要堺港一开口,伊势水军就毫无抵抗的跟从了武田。昌

幸没有时间去批判伊势水军的行为,只是对堺港商人力量之大觉得惊奇。本来是商人的坂

田源右卫门说:

「也就是说,武田军的力量会大受注意啰!」

贞纲和昌幸对这一句话深表同意的点头。

「剩下与显证寺的婚事了……」

昌幸正说著,贞纲和源右卫门相视而笑。

「那边也已经解决了,对方正引颈企盼你的归来哩!」源右卫门说。

武田的家臣真田昌幸等,在信长烧睿山之际,救出天台座主睿山门迹觉恕、权僧正亮信、

僧正豪盛等,而且不只用海路把他们送到骏河,信玄还打算替这些僧侣建寺庙,这些传言

都传到了长岛。他们对照了信长杀戮睿山,以及信玄保护睿山僧侣的行为,就深深了解信

玄对佛教的好意。浅井、朝仓所做不到的事,却由在遥远的甲斐国的信玄办到了,因而更

提升了他们对信玄的评价。

而且他们也无法忽视伊势水军完全跟从了武田的事实。伊势水军当中也有很多一向宗的门

徒,由於那些门徒倒向武田那边,因此本来就与海运业有密切关系的长岛门徒们,突然对

武田有了好感。

「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这门亲事了。」

果然如坂田源右卫门所说,昌幸在与显证寺法真见面时,法真露出前所未有的和颜悦色。

「我已听说了你在睿山的工作,事实上本寺的檀家众也都在盼望武田使者的到来。」

法真先来这一段开场白,再为过去拖延婚事道歉一番。

「那么,你没有异议罗?」

「没有,希望能早日迎娶武田家的公主。」

法真的儿子法荣、以及信玄的女儿於菊御寮人都很年幼,还需要好几年才能达到结婚年龄

,因此暂且先选择吉日纳釆。

进入十月後不久就举行了纳釆仪式,而这个吉报由脚程很快的使者搭快船去通知古府中。

信玄在接获伊势水军与武田水军合并的吉报後,又接获与显证寺订亲的吉报,感到非常高

兴。

吉报还陆陆续续送来。北条氏派正式使者松田宪政的家臣中井将监来拜访古府中。那是北

条氏康死於十月三日後不久。

「这是先祖(氏康)的遗言,请一定听听看。」

中井将监带来北条氏的两项讲台条件。

·关八州是北条氏的领土,而西上野是武田的领土。

·北条氏与上杉氏绝交。

针对这两个项目,武田这边主张加上如下的两个项目。

·北条氏派出人质到武田来。

·放逐今川氏真。

北条认为放逐今川氏真不成什么问题,可是,相当反对交出人质。如果是双方各交出人质

,就没有问题,可是只由北条交出人质给武田,实在是一种屈辱的条件。然而情势逼得北

条不得不这么做,北条所依赖的上杉,已经不可靠了,而武田在骏河的地盘逐渐稳固下来

。置之不理的话,伊豆也会在近日之内成为武田的领地。

北条只好忍下了武田的条件。

十一月,土屋贞纲率领伊势水军回航骏河,伊势水军的主将小滨民部左卫门率领军船堂堂

渡海向骏河驶去。

新编成的武田水军如下:

间宫武兵卫 十艘船

间宫造酒丞 五艘船

小滨景隆 一艘安宅,十五艘船

向井伊兵卫 五艘船

伊丹大隅守 五艘船

土屋贞纲 十二艘船

信玄给与来归顺武田的伊势水军领地,并给与他们海运业者的特权。所谓安宅船,是指有

数十个橹的大型军船。

完成大任的真田昌幸在古府中的踯躅崎馆向信玄报告一切。

信玄默默的听著昌聿的报告,昌幸认为信玄很疲劳,就摘要的说,信玄也没有要他说得更

详细。当话题谈到堺港时,信玄对身旁的胜赖说:

「大概会说到堺港制造洋枪的事,你要好好听著。」

信玄读过昌幸送回来的报告,知道他看过堺港的洋枪工厂,因此这么说。

信玄不只要胜赖听,也要在那里的部将专心听著。昌幸认为那是要自己用心说明的意思。

昌幸特别详细的说过洋枪工厂之後,说:

「要在古府中建洋枪工厂,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重要的是人的问题,如果能获得人才

与机械,要制造多少洋枪都可以。」

「那么,要怎么获得这种人才和机械呢?」

「接近堺港,也就是发动大军西上吧!」

信玄似乎被这句话打动了,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信玄毕生的愿望是西上取得天下。而昌幸

向他报告,信长在接近堺港的同时,控制了洋枪,可是并没有完全控制住。不能单纯的认

为控制住堺港就是控制了洋枪。信玄对昌幸说的话大为点头。

「辛苦了,去休息吧!」

信玄说著站起身。昌幸看著他的背影,觉得不安。他嘴里不能说出来,不过觉得才一阵子

不见,信玄就瘦削了许多。

山之卷11串通式出征

元龟二年(一五七一)十二月二十七日,武田信玄与北条氏政交换宣誓书。同时,北条氏

政对上杉谦信发出废弃同盟的通知。另外,氏政把弟弟氏规和氏忠(也有人说是氏忠和氏

尧)送去武田家当人质。氏规和氏忠暂时寄托在郡内(山梨县都留市)加藤丹後守那里。

氏政会派出两个弟弟当人质,表示北条对武田采取何等的低姿势。

北条同时也马上放逐今川氏真。他让氏真和少数家臣共乘一艘船,把他由小田原送到滨松

去。氏真的正室阿弥夫人(氏政的妹妹)并没有出现。阿弥夫人在三国同盟的时候(天文

二十三年)成为氏真的正室,可是与氏真未有子息,事实上到这一天已形同与氏真断了缘

分。早在永禄十一年(一五六八)十二月,当武田信玄进入骏河时,阿弥与氏真就断了夫

妻的情分了。那一天,氏真遗弃阿弥,自己从骏河府中逃出去。从那以後,阿弥与氏真就

各奔前程了。

当阿弥夫人听到氏真要以海路被送到滨松接受家康的庇护时,就派侍女阿胜去氏真住的相

模早川公馆传达:

「阿弥夫人因看护氏康公的病累坏了,等恢复精神後再赶过去,因此这一回没法同行了。



这是表面的说词,事实上等於是阿弥要断绝情分的意思。而当氏真与阿弥恩断义绝之日,

也就是旧今川家与北条家断绝关系之时。

阿弥夫人听到氏真离开小田原时,松了一口气地自言自语:

「此後我可以一个人平静的过日子了。」

这是战国时代的女性被当成政略工具的悲哀。

侍女阿胜听了阿弥夫人的自言自语,忍不住流下眼泪。信玄的侧室阿茜也在场,她也忍不

住垂下了眼睛。

阿茜奉信玄之命,频频拜访小田原,透过阿弥向氏康进言,希望他毁弃相越同盟,恢复相

甲同盟。氏康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因此就对氏政传达了自己偏向相甲同盟的意愿。可是氏

政不能在他国的面前,马上踏上恢复相甲同盟的路。氏康的死给氏政带来一个很好的时机

,氏政开始进行恢复相甲同盟,并且以此为氏康的遗言。

「相模与甲斐已经恢复从前的同盟了,此後请不必介意什么的过来玩吧!」

阿弥夫人在阿茜夫人要离开小田原那一天这么说道。

阿茜夫人和武田派来小田原的使者赤岛甫庵一起回古府中。

信玄对甫庵说:

「由於你们的努力,武田的旗帜才得以向西前进啊!在战场上,你们的功勋比攻下一个城

还大。」

信玄之所以说你们,是因为除了赤岛甫庵等之外,还有很多人为相甲同盟之事奔走。信玄

用词很谨慎,他留意不随便乱说,以免伤害到赤岛甫庵以外的人。信玄似乎很高兴相越同

盟的毁弃,以及相甲同盟的成立,还叫家臣准备酒席,这种情形是罕见的。

「好消息陆陆续续的出现,真是恭喜了。」

信玄听了老臣这么说,笑逐颜开起来。

毁弃相越同盟,恢复相甲同盟,似乎使织田、德川同盟挨了一记闷棍。

在北条与武田相争时,武田就很难西上,因为害怕上杉与北条会趁武田大军西上时作怪。

可是北条与武田同盟後,武田的後顾之忧就只剩上杉而已了。家康的使者与信长的使者相

继去了越後,他们想劝谦信出兵关东。如果谦信出兵关东,武田就不得不派援军去帮助北

条。当相甲越三国牵扯不清时,信长就可以稳固他在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中国地方的地

盘。

(在灭亡浅井、朝仓之前,一定要设法拖延武田的西上。)

这是信长的打算。

谦信在北条氏政宣言毁弃相越同盟时,并没有多大惊讶。因为他已经听到了厩桥城代北条

高广等在谋求相甲越三国的和睦,以及他所提的条件等等。

谦信很清楚只要北条不承认上杉谦信的关东管领职,相甲越的三和就不可能成立,而且也

不能因相越同盟而成立相甲越三和。

「我只要获得景虎(北条氏政的弟弟氏秀)这个养子,就很满足了,其他没有好对北条要

求的了。」

谦信对家臣们说。氏秀是北条氏表示愿与谦信和睦时送过来的,谦信把自己的幼名景虎给

他,可见有多喜欢氏秀了。氏秀名为养子实为人质,自相州进入越後、在接受了景虎这个

名字之後,整个人也变了。他变得很有自信,行动上也清楚的表现他是谦信继承者的姿态



氏秀善长射箭,上杉的家臣柿崎和泉守景家想试试他的能力,每次看到飞过天空的雁,就

说:「小田原公,你射射看啊!」氏秀把箭搭在弦上,可是并没有射出去。

(氏秀公很会射箭的说法,可能是北条家宣传的,他根本没有办法射到雁。)

这个谣言就这么流传开来。上杉的旧臣等根本不喜欢这个由北条氏那里迎过来的养子氏秀

,尽管谦信把景虎这个名字送给他,大家依然叫他氏秀公或小田原公等。

「你听到你射不到雁的谣言吗?」谦信问景虎。

「我不是射不到,而是打一开始就没有意思要射。我景虎的箭是射敌人的箭,不是用来射

无辜的鸟。」

「那么,为什么要把箭搭在弦上呢?」

「至少那些会射箭的人看我拉弓的姿势,可以了解我的能力。说我射不到雁的人,是不懂

弓箭之道的人。」

谦信很满意景虎的回答。

这些话传到了谦信的家臣耳里,这回轮到想试景虎能力的柿崎和泉守不肯退缩了。

景家利用在酒席上的机会对景虎开玩笑说:

「小田原公,如果上杉与北条打破和平而会战,你打算怎么办?」

「我是上杉谦信的养子,如果与北条会战,我的弓箭一定会朝北条氏政公的胸膛射去的。



景家的回答有他的威力,他更补充地对退缩的景家说:

「我的名字叫景虎,如果你再叫我小田原公什么的,我就把你杀了。明白吗?一定把你杀

了!」

景家看著景虎的脸,不敢再出声,从此以後也不敢再叫他小田原公了。不只是景家,就是

那些视景虎为眼中钉的上杉家臣们也不敢瞧不起他了。谦信听到这件事,更对景虎另眼相

待。

相越两国的和平破坏了以後,关东又乱起来了。筑波的小田氏治攻打常陆太田的佐竹义重

,背後支撑小田氏治的是织田信长,织田提供大量的钱给小田。佐竹义重举兵与小田作战

,同时向北条与武田乞讨援军。小田看佐竹认起真来,就向谦信乞求援军。谦信接受小田

氏治的要求,率领三千军队越过冰天雪地的上越国境,出征上野惣社(群马县前桥市总社

町)。兵力本来有三千,再加上厩桥城的两千,一共五千。

这次出征有三种意义。第一、谦信想向相甲两军夸示,虽然是积雪很深的时期,但是只要

需要,他随时可以发动越後的兵进入关东。第二、要向那些看到相甲之和成立而内心动摇

的关东亲越(心向著谦信)诸豪显示他谦信的存在。第三、应信长与家康的要求牵制信玄



谦信在出兵上野的同时,转移目标去攻打信玄在西上野的卫城,并攻陷箕轮城的卫城石仓

城(前桥市石仓町)。

谦信出兵的消息也送到了小田原的北条氏政面前。氏政马上向信玄乞讨救兵。因为相甲之

和既已成立,信玄就理应出兵,而且,这也是看看信玄有没有诚意的好机会。

信玄在北条氏政尚未要求出兵之前,已经派快骑去箕轮城,下令他们搅乱上杉势的後方。

这是信玄一向的手法,只不过这一回扩大了规模,他采取了阻断上杉势的据点——沼田城

与厩桥城的联系的作法。

沼田与厩桥之间是山地,东有赤城山,西有榛名山,利根川则流泻於其中。

武田的机动队分成一百人、两百人的小部队,他们潜入山地,阻断沼田与厩桥间的道路。

(只要杀死一个来往於沼田、厩桥间的武士,就赏钱一贯文。)

武田在每个村子里的神社高立这样的牌子。

因此,屡屡发生了袭击整团通过此地武士的事件。连带的,一般的通行者为避免遭池鱼之

殃,也不通过此地了。上杉的辎重队在由沼田要去厩桥途中,被武田的支队偷袭。沼田与

厩桥间的交通完全中断了。

武田的本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越过碓冰峠进入上野的。

这次的战争是由武田信玄亲自出征的,他那带病的身体很畏寒,可是时间正好是相甲刚刚

成立和睦同盟之後,因此他必须亲自出征以便向北条表示武田的诚意。

信玄越过碓冰峠进入箕轮城,暂时在此观望情势。

(要先确定谦信是不是真的打算作战啊!)

信玄命令各部将。如果谦信有意作战,那么对武田军而言,是个大好的时机,因为下雪对

上杉军的粮食补给不利。而如果谦信的出兵是名义上的话,信玄也不想让自己的部队白白

流血,只要虚应故事就可以了。一个统帅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清楚这种意向。

从厩桥城出来的使者僧被包围在厩桥城四周的武田间谍跟踪,两日後被捕。僧侣带著写给

武藏深谷城主上杉宪盛的家老冈谷加贺守清英的信。

(信玄自己率大军到上野来,是为了应答与氏政的新盟约,并无意与越军交战吧?如果信

玄是这个打算,我方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军事行动。可是所谓的战争,随时都可能因某一个

契机而大战起来。因此如果信玄的军队来到了利根川,我军也必须要有迎战的觉悟。如果

到了这个地步,希望您能马上出兵捣乱武田军的後方。)

当信玄读著这封信而明白谦信的心情时,谦信也正在读信玄写给常陆太田的佐竹义重的信



这封信是从筑波的小田氏治的手下夺过来,送到谦信面前的。

(听说谦信自从轻微中风以来,被医生禁止冷天出征,现在之所以来到下雪的三国峠,不

是为了援助小田氏治,而是因为织田、德川一再的拜托,没办法只好出兵。因此,谦信根

本没有打算进军到常陆,而且也不打算与武田决战。可是,如果谦信所率领的军队,沿著

利根川南下,我方打算包围住利根川的川边,把他们全部杀死,一个也不留。总之,我这

边没有问题,你那里好好对付小田氏治吧!)

谦信读著这封信,不由得笑了起来。

「还说别人生病,先说自己的吧!」谦信自言自语。

谦信轻微中风的情报传到了武田的阵营,同样的,信玄的肺痨恶化的情报也被上杉的间谍

探知。

谦信与信玄在距离不远处,彼此想著竞争对象的身体状况。

从谦信的信和信玄的信可以看出,他们并非彼此强烈憎恨对方,只是双方都用强烈的语气

来写这封信,而这是因为两雄都想避开决战的缘故。他们相当清楚如果导致像川中岛的大

会战那样,需要花数年来弥补这个损失。争夺领土的时候大致结束了,如果再为争领土流

血,只有便宜了第三者而已。这个所谓的第三者是指信长,如果两雄厮杀,等於给现在想

掌握天下的信长机会,再也没有比这种行为更儍的了。

寒冷的天气持续著。这一天早晨吹著旱风。

信玄的侧近们都很担心信玄的健康。既然这是不想作战却又装做想作战的战争,就不应该

儍儍的出征那么久。可是从过去的经验看来,只要甲越对阵,就会拖很久的时间。

信玄也很清楚在旱风强烈的上野与上杉势对峙,实在是一件最儍的事。

「我现在最重视的是时间,因为或许因一刻之差,天下就成为信长的,而我西上的志向或

许就因而功亏一篑。」信玄对山县昌景说。

「我军如果就此撤退,上杉势一定也会撤退的,可是这样就没有脸见北条了,还是要由上

杉先撤退,我军才能撤退,实在糟糕……」昌景的想法完全与信玄相同。

「昌景,我们来开军事会议,我想加一些年轻武将就席,让他们自由陈述意见。」

信玄在实施新的事情之前,一定会打探一下重臣们的心意,他习惯由家臣的脸色和措辞来

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过去的军议都由重臣来参加,而这次信玄想让年轻武将加入席

次,大概是想把新风气灌进军事会议,以刷新部将们的想法,可是这里头有问题。

「叫年轻武将参加正式的军事会议,有种种的弊害,不如先集合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总

共二十人左右,给他们一个适当的问题,让他们讨论,并由主公与各部将在旁默默听取,

您觉得如何呢?」

昌景的提议被采纳了。在这个时候,信玄特别在意那些年轻武将,还是因为考虑到将来胜

赖继承武田时的事,昌景很清楚这一点。当胜赖继承了信玄以後,如果那些信玄的老将拚

命的提议事情,胜赖会很厌恶的。胜赖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山县昌景第二。

昌景太了解信玄的心意了,十年前的信玄是不会说出让年轻人参加军事会议的话。现在他

拖著病弱的身子出征,是因为还不到把一切完全让给胜赖的时候。昌景一想到信玄的心意

,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山县昌景与马场美浓守、迹部胜资商量,决定让内室的近习与十二名使番在信玄面前开军

事会议。

战国时代的内室近习与江户时代的大名们的内室近习不同,如同内室近习之一的真田昌幸

带重要任务去长岛一样,内室近习是依信玄的意思工作的年轻武将。而十二名使番则在会

战之际,骑马奔跑於部队与部队之间传达信玄的命令,等於是信玄的代言人。有时信玄会

让内室近习附属於各部队当军监,如果指挥官阵亡,就取代他们指挥,这些侧近武将们不

久就会指挥一军去参战。永禄十二年(一五六九)十月,攻击小田原城的武田军在归途与

北条军会战於三增峠时,当攻打中央道的大将浅利右马助信种中弹摔下马,就由当天担任

检使(军监)、在浅利身边的信玄内室近习——曾根内匠代理浅利指挥,成为一段佳话。

如果把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比成现在军队的阶级,可以称为青年参谋。站在参谋长地位

的山县昌景和马场美浓守,他们的下面应该有很多这种青年参谋。

信玄让内室近习及十二名使番等开军事会议的事,引起各部将的兴趣。

(我想看看那些年轻人怎么进行军事会议。)

部将们这么想。

军事会议在箕轮城的大厅进行。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共二十名左右并排於信玄面前,部

将则围绕在他们周围。

「胜赖,你可以主持这个军事会议啦!」

由信玄这一句话,部将们才了解信玄的心意何在,他叫年轻人开军事会议,是希望胜赖能

早日当继承人。

胜赖对父亲信玄行一个礼,先就敌我的兵力、所在地等藉地图说明完後,说:

「与这次出兵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天下形势,可以由最近往来於京都方面的真田喜兵卫昌

幸来报告,至於军事会议就等报告完後再开始。」

被胜赖的发言震惊的,不只是被指名的昌幸,还有并列在那里的部将们。有些人心想,讨

论与上杉势作战的会议,为什么需要说明天下的形势呢?但也有人惊讶於胜赖的深思熟虑

,只有信玄的脸色丝毫不见改变。

由於胜赖吩咐昌幸报告事情,因此昌幸就挂上以京都为中心的大地图,大致说明之後,下

结论说:

「如果浅井、朝仓被信长灭亡,天下一定急剧倾向信长,武田的旗帜就很难有机会插在京

都了。」

这种想法正是信玄以下的主要部将的想法,集合在那里的年轻部将也是这么认为著。可是

,在以与上杉作战为前提的军事会议中提出天下形势,这里头有胜赖的思想。

接著,活泼的军事会开始了。

「天下的形势既然这么急,就应该断了上杉谦信的路,才不会有後顾之忧。敌兵有五千,

我方有一万,应该把敌人引出利根川川边向他们挑战。」

这么主张的是十二名使番之一的安部五郎左卫门胜宝。

「不,正因为天下的形势这么急迫,因此这一回应该避开与上杉的决战,双方共同保有面

子的退兵,这才是最重要的。」

近习头子迹部九郎左卫门昌忠(迹部胜忠之子)这么主张。

年轻武将分成两派争论著,算算人数,支持迹部九郎左卫门说法的人比较多。

「那么,就听听你们的计策吧!安部五郎左卫门,先说你的看法好了。」

胜赖对五郎左卫门说。

「我军紧急向利根川前进,把敌人引诱出利根川河畔。只要敌人出来,就可以确定我方的

胜利。我方可以分成两路挟击敌人,也可以合力攻打,更可以依敌人的情况改变阵容。」

迹部九郎左卫门反对的说:

「本队朝利根川慢慢下去,看准敌人沿利根川出动的时机,穿过榛名山麓的小道,派支队

去夺回石仓城。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後,一定会退兵的,而在敌人尚未抵达石仓城时,支

队就撤退,本队也接著撤退。这么一来,敌人有了退兵的名义,我方也可以因对方的本队

已撤退而撤退,并且充分完成与北条公的盟约。」

胜赖到此替讨论下个结论。

「天下的形势既然这么紧急,安部五郎左卫门所说的与越军决战以断绝後顾之忧的说法,

比较像武将的想法。我也是想这么做,可是,战争一打下去,双方一定会有伤亡,即使我

方获胜,损失也一定不少,这已经在川中岛的大会战中得到了很大的教训了。在西上之前

,我军不能损耗一兵一卒。这个时候只好采取能对北条公交代的战争,然後尽可能早一点

退回古府中。因此我的结论是选择迹部九郎左卫门的计策,现在起更进一步的针对他的计

策来讨论。」

当胜赖下了这个结论时,信玄就此打断年轻武将的会议,下令他们退下後,再召开一如往

常的军事会议。

「我想就照刚刚胜赖公所说的去做好了。」

大家的意见几乎都是如此,老将们对於年轻武将们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确实想法觉得相当

惊讶。也有人对胜赖一方面表示同意安部五郎左卫门的意见,另一方面却采取迹部九郎左

卫门的意见这种方法佩服不已。

「我也和胜赖的意见相同,现在就来想如何安排去石仓城的支队吧!」信玄说。

迹部胜资进言道:

「既然这个意见是九郎左卫门提出来的,支队的事就交由我迹部来负责吧!」

可是,箕轮城主内藤修理说:

「要来往於石仓城的小道,还是必须派对当地熟悉的人才行,这个责任就交给上野众吧!



信玄接纳了他的说法。

结果,内藤修理从他的家臣当中挑出对这边的地理最熟悉、又是会战高手的一名步卒大将

——高间雄斋,给他三百名兵,要他去偷袭石仓城。

石仓城是箕轮城的卫城,只有下到两百人的兵守著,一听到上杉的大军攻打过来,马上不

战而退回箕轮城。本来这个城就是存在於上杉、武田境界线上的城,这个小城有时属於武

田,有时又被上杉攻打下来而属於上杉。

武田军开始向利根川行军了。

谦信一接获这个报告,就增加间谍的人数以警戒武田的动向。

「看来武田军似乎想来利根川边挑战似的。」

上杉的间谍向谦信报告著。接著又有人进来报告武田军一出平野,马上在利根川边的高地

摆好阵势。

谦信率领五千名兵士出征。

越军沿著利根川下去,来到距武田军两公里的地方时,有一个情报进来了:

「武田的支队偷袭石仓城,攻击相当的猛烈。」

同时又进来一个情报:

「有个看似武田间谍的人在厩桥的城下放火。」

谦信听了,马上下令退兵:

「马上撤退回厩桥城!」

谦信一退兵,信玄马上下令全军向碓冰峠撤退,当本营来到碓冰峠时,偷袭石仓城的高间

雄斋支队也退回了箕轮城。

碓冰峠上有积雪,虽然积雪不深,却使得进军速度减慢。

在接近峠的地方,寒冷的西北风加强了,武田军是逆风而上,寒风刺骨,信玄全身冰凉。

因为风太大了,侧近就劝信玄坐轿子,可是信玄不听。骑兵队不得已,站在信玄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