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女主-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在匈奴,靴子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队伍中,不论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可见他们对这一次行动的重视。

“百来年前,匈奴还孱弱的时候,每到匈奴年节,郡王于元日设宴布达拉,请汉番官员头人过年。初九日,大昭内聚集各山寺喇嘛四万众,迎接*喇嘛诸佛登台,或有名呼图克图讽诵大经。至上元,郡王及噶隆,牒巴等各于大召周围大放花灯。”见到朝凤一直紧盯着人家不放,莫离笑笑,伸手揽住朝凤,压低了声音在朝凤耳边开口道“若是你真的想看,我们就偷偷跟着过去,如何?”

听到莫离这样说,朝凤还是有些心动的。这一次出宫,莫离并没有昭告天下。除了驾车的车夫,就是连随从都没有带,可见是不想引人注目的。可是。。。。。朝凤继续看向那队人,只见他们已经扎木架,以五色油面做人物、龙、蛇、鸟、兽,下设木架数层。安设大灯,周围约数万盏,不晓得要做些什么。

“这是长明灯,自黄昏点起,至次早始撤,以天之晴、阴、风、雪并灯焰之色,占一年吉凶。如是夜天清气爽,月明无风,灯焰光辉色正,则一年人畜安康。五谷丰稔。若天不明朗或遇风雪。及灯焰红白闪烁。及为不吉。”见朝凤没有要动的意思,莫离便抬手,遥指着大灯解释。

闪烁的灯火,照的人忽明忽暗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看着灯火,朝凤慢慢地开口道:“在大夏,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或无尽灯,即佛前日夜常明的灯。长明灯自古以来,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火,一燃上,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这是一项古老的传统风俗。君王陵墓中也会放置长明灯,希望可以犹如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

“那长明灯在大夏,不就是不熄之火吗?”莫离笑笑,似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匈奴传说中,不熄的火光是天宫之火。是太阳神把它偷偷带给了人类。总之,人类由于机缘凑巧,知道了这个秘密。也许是某位先哲把它传给了人类,就像神农氏教会了人类种植农作物,有巢氏教会了人类建造住所。一旦人类得知如何制造永久的灯光时,消息不胫而走,全世界的庙宇都想装上这种永不熄灭的灯。”

根据古匈奴的风俗,死亡的人也需要灯光驱逐黑暗,照亮道路。因此,在坟墓被密封前,习惯于放一盏灯在里面。而富贵荣华之家就要奢侈一些,放上一盏不熄的灯,永远为死者照亮。听说千百年以后,当这些坟墓的拱顶被打开时,盗墓者发现里面的灯,还在好好地燃烧着。

“除夕夜,因诸神上天,众鬼神就出来觅找食物,特别是那些魑、魍、魉之类,这些平时过年过节,未能得到奉敬的散鬼,更是求之不得的良同。因这夜每家都有许多糕粿。如果吹灭灯火,摸黑不见天地,它就会顺声抓人,特别是小孩半夜啼哭,老人咳嗽作声,就性命难保了。”

说道这里,朝凤有些诡异的笑了笑。就这长明灯所带来的光辉,她的脸看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尤其是因为站立角度的原因,些许没有被照亮的地方,显得怪吓人的。朝凤的眼睛是很大的,不过却显得太沉寂了,一动不动盯着你的时候,怪可怕的。

不过很可惜,就像不是每个人,都会在你讲笑话的时候晓一般。莫离的脸上,也没有丝毫受到惊吓的样子,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朝凤。实在是一个无趣的人啊,朝凤皱皱眉,在心里暗骂一声,恢复正色,继续道:

“《史记》中记载,在夏元帝陵墓中,就安置有长明灯。大夏人有视死如视生的传统,人死后的陵墓也对应称作阴宅,君王尤其重视陵墓,作为死后的居所,他们也希望像他们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辉煌,因此也就有了长明灯。”

自己也听过长明灯,一种长明灯是双层结构,里面的一个容器内装灯油,灯芯用醋泡制,外层装水,用以冷却灯油;这是个伟大的发明,因为油灯消耗的油主要不是点燃了,而是受热挥发,醋泡过的灯芯不易能保持低温,油坛外面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温上升。

“我也试着做过不少长明灯,但是长明终究是理想中的愿望。在京都定陵中,陵墓正殿有一口青瓷大缸,内盛蜡质灯油,还有一个灯芯,这就是长明灯了,但是显然这盏灯在陵墓封闭后,不长时间就熄灭了,原因是密闭的陵墓中,缺少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朝凤耸耸肩,看起来有些失望。

小时候,自己还居住于冷宫时,就一直渴求一盏长明灯。倒不是冷宫中太过阴暗,叫人害怕。而是自己担心,若是太黑暗了,已经离开人世的母亲,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法回到自己的身边。

“若是凤儿喜欢长明灯,那么我死后,我陵墓的长明灯,就由凤儿制作好了。”见到朝凤眼中那说不出的情感,莫离便也不追问,只是搂紧了朝凤,在她耳边喃喃道开口“我不畏惧黑暗,也不如何崇尚光明。所以哪怕长明灯根本没有亮,也没有关系,只要是凤儿做的就好。”

习惯真是一样可怕的东西啊,朝凤皱皱眉,靠在莫离的胸膛上。自己以前看见莫离,想的都是利用,算计。费尽心机的站在他的身边,可是却讨厌他触碰自己,哪怕只是一下。可是现在,却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有一种温暖的错觉。

“除了长明灯,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说说看吧,随便说点什么吧。”朝凤回过头,看着莫离笑笑“我们好像没有好好地的聊过,今天的天色不错,突然想和你说说话。就像是戏文中的那些老夫老妻一般,随便说些什么吧。”

虽然不知道朝凤的态度,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变化的,可是平心而论,老夫老妻这个词,的确叫莫离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愉悦。看来这一次的出行,还真的是对了,莫离勾了勾嘴角,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法会历时很长,除了诵经,占卜外。等到二十一日,就会有朝中的大将,调集各处蒙外,西番马步兵三千名,顶盔贯甲,执长矛、弓箭、鸟枪、藤牌到达兰度。表明这些年,训练的成果。马亦从头至尾披挂五色甲裙。”

似是想起了什么画面,莫离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了些,就连语气,都轻柔了不少。

“各各跳舞放枪,绕召三次,至琉璃桥南,点放火炮,以为迎神逐鬼,其炮系铜铸,有二十余位,内最大者一位,上列威剿除叛逆五字。铸自唐时,事竣,于布达拉库内发银、茶、绸缎、绫、锦、布匹、金珠等物,布施僧众,以为念经之资。二十三日,郡王及噶隆、牒巴、并有各大喇嘛,各出八、九名以至十四、五岁幼童数名,快马数匹,跑马从色拉寺东山脚起,由布达拉后至工布堂,约三十里,一气跑到,先到者赏绸缎、哈达、银钱等物;其次到,后到者,各分赏有差。又选善走之人等数十名,自布达拉西跑至兰度东止,约十余里,亦一气跑到,别其先后赏。赏毕,绕召跑三匝而散。此以为一年抢标夺彩之戏。至二十六日,迎色拉寺飞来杵至兰度传召。”

虽是从来没有见识过,不过光听莫离的形容,朝凤便可以想到那般的光景,必定是极有趣的。

“除了诵经,超度这样的活动。其他民间的活动也很多,往日举办的时候,我都还外面征战,或者是被那些老头子绊的错不开时间。后来有时间了,有条件了,我却又找不到一个可以和我一起看的人,便也不想去。”莫离笑笑,看了看朝凤“不过这一次不一样,因为有凤儿啊。我们一起看吧。”

猛然听见这样的邀请,朝凤着实是愣了愣。看了看莫离。不知道为什么,朝凤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话,他也很寂寞吧,就像自己一样。这样想着,就越发没有拒绝的理由;“一言为定。”

第一百九十七章:围观甘丹寺

夜幕很快降临了,可是因为是在法会期间,所以此刻的甘丹寺,非但没有变得死寂,反而有这络绎不绝的信徒前来烧香。

接下来的道路,虽然沉默,可是却并不沉闷,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情之感。很快,便到了丹甘寺中殿,中殿中设有五只金色狮子,这些狮子神态各异,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狮子不是大夏所有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过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大夏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大夏的灵兽。大夏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这只狮子的造型,为何如此奇特?”千奇百怪的狮子,自己倒是也见过不少,不过这样的狮子,自己到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朝凤好奇的,抬手指了指。

那狮子的造型别致,一反普通蹲踞状狮子造型的常态,背部自然下凹,肩首偏向右侧,两前腿相对直立,右腿稍屈,右爪下踩元宝;双后腿贴伏于臀部两侧,夸张的尾稍曲线优美地由臀下出右腿、逶迤至座侧立面,整体显得舒展自然。

“这些狮子负责承抬的法座,名为‘甘丹拾赤‘,也就是由宗喀巴创建黄教后的法座。殿后左侧有一小殿,门额上有一组‘兜率天‘的影塑,塑造技艺极其精细逼真。小殿内,有宗喀巴静坐的禅床,及纯金汁书写的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藏文大藏经。殿内的设置、供器、装饰等物均系古代文物。”莫离笑笑,带着朝凤细细地解释寺庙中的陈设。

大殿中有一根大柱很奇特,它离开地面有一掌厚的距离。到甘丹寺朝佛的人。都围在柱子旁边。想要摸一摸柱底。摸完了,便闭上眼睛,做出虔诚的祈祷姿态,似以祈祷吉祥。

“丹甘寺是化王扎巴坚赞,和内邬示本仁,钦桑布等地方政权首领的资助下,创建的第一座匈奴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宗喀巴从此长居此寺,转*轮。大师圆寂后由其大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钦,和克主杰?格勒贝桑次弟。继承他的法座。称为‘座主‘便是‘赤巴’。从此则产生了‘甘丹赤巴’的传承系统。”莫离拉住朝凤的手,细心的为她解释寺庙的背景。

甘丹寺内分两大扎仓,即绛孜扎仓和夏孜扎仓,遂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最初人们称为‘甘丹寺派‘。简称为‘甘丹派‘,后来演变为‘格鲁派‘,意思是善现,或善律派。此外,还有人称为‘新噶当派‘。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宗喀巴,及其追随者,以独立于其他教派的姿态,出现在匈奴佛教界。

“那是什么?看样子。似乎并不是诵佛求经的地方。若是非要说起来,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更加像寝宫。”朝凤有些好奇的探了探头,见到周围的人,脸上并没有诧异的表情。便猜想可能是匈奴的习俗。

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文】在佛祖【“人】释迦牟【“书】尼的规【“屋】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

对于罗汉,有很多相关的传说。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在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这十八罗汉,名字各不相同,作用也不一样。甚至有时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说过,比如什么举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喜庆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生。

自己对佛教的了解,不过是一些皮毛。指不定,就还真的有这么一位睡梦罗汉呢。朝凤低下头,有些好笑的在心中想到。这罗汉倒是轻省,人家打坐,他只管睡觉。若是成佛这么简单,自己到也可以成佛。

“这是宗喀巴寝殿,即‘赤妥康‘,是宗喀巴,和历任甘丹赤巴法台,或座主生前起居、修习密法之所。建于宣武年,候在罹患年,由索朗多吉进行了扩建,第七世祭祀时期加盖了金顶。”就在朝凤沉浸在自己幻想中的时候,莫离突然开了口。

细看殿内,似乎主供文殊菩萨、尊胜佛母,还有匈奴自己的神明‘措道那木玛雅‘、和大白伞盖佛母‘都噶‘,等鎏金铜像。殿内还设有黄教修习密法的本尊坛城,即桑旺夺巴,密集金刚、顿曲,大乐金刚、继吉大威德金刚、多吉恰金刚手佛等四个‘金科‘,即坛城,又名极乐世界。细看,到真的不是真正的卧房。

“虽说是修炼之地,可是这里却保存下了,宗喀巴生前用过的袈裟、坐垫、印章等。由于殿内保存有宗喀巴,及历任甘丹赤巴用过的衣物,因此也称‘存衣殿‘”莫离笑笑,靠着朝凤的肩膀开口道“这里共四层,有柱七十二根,面积百亩。”

一边说着,莫离一边慵懒的抬手指点到:“那里,是于神武年兴工建造,随群年建成,在第四世班禅罗桑却结的时候,加盖了金顶。殿内后墙有巨石一块,相传是由印度羊八犍地方运来,故此殿名为‘羊八犍‘,为该寺的主要护法神殿。殿正中主供‘吐旺慈诚玛‘,即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像,的鎏金铜像及坛城。据说,该像比大昭寺内的主佛,释迦牟尼像还高些许。”

“的确华丽。”虽还隔着一段距离,可是却不难看出,这佛像哪怕是佛龛,亦皆鎏金铜制成,并镶以各种珍珠宝石,极其华美。经院内,还建有护法神殿,主供一尊大型怖畏金刚泥塑像,狰狞可怕,身色青黑水牛头,阴阳二体交接,有9面34臂16足,手持各种法器,足踏各种魔物。

“此外,还有护法神‘当钦曲杰‘、‘大黑天‘、‘桑旺寺巴‘帕鲁不动佛,等三十二尊像,左有吉祥轮胜乐鲁意神像,六十二尊。右有瑜伽本尊金刚界十三尊,及三座坛城。”莫离不忍朝凤眯着眼睛,辛苦计算佛像的数目,便直接开口说道。

这些坛城都是鎏金铜制造,其中神像皆系白银铸造,塑制精细,装扮得金碧辉煌,加上四周优美的壁画,高悬的幢幡装饰,华丽的柱体梁枋,满目琳琅,犹如龙宫宝殿。

“那是什么?”朝凤皱皱眉,抬起手在虚空中点了点。即便是在夜间,那个方向,却是有一种说不清的光芒。倒不是刺眼,而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汶网//。。]

顺着朝凤的手指,莫离笑了笑:“这是羊八犍经院的最高层,为宗喀巴灵塔祀殿,即‘色懂康‘。高三层,面积达三十六亩。于驭年四月,宗喀巴在赤妥康圆寂,六月他的弟子,达玛仁钦等,便修建了这座祀殿。并用九百两白银在殿内建银塔一座,保存宗喀巴的肉身遗骸。”

见到朝凤因为诧异而瞪大的眼睛,莫离饶有趣味的笑了笑,伸手在朝凤的头上摸了摸。锦缎般的触感,叫莫离很是满意,就连解说起来,都显得细致许多。

“灵塔初为银皮包裹,后于第十任甘丹赤巴根敦平措,亦名‘益西白桑‘,时,据说得洛桑丹增,也就是固始汗之孙,以青海地区,所属的一年税收,变为黄金全部包裹于塔身,并饰以名贵珠宝,成为一座极其富丽的金塔。务虚年,第十三世*,土登嘉措对塔殿加以修葺,其外表更为华丽。灵塔左右还供有江央藏嘏等祖师塔七座。”

带着朝凤走到露台,莫离继续开口:“宗喀巴的灵塔,外罩有蒙古包状的檀香木帐幕,账内有帘幔,塔顶覆以伞盖,十分华美。此后,每任甘丹赤巴圆寂后,都在这个殿内修建灵塔,到现在,这时已修建了灵塔九十五座。”

“九十五座吗?难道他们的规格,都是银皮包裹,之后再用黄金全部包裹于塔身,并饰以名贵珠宝?”朝凤回过头,眼睛放光的看着莫离“我们拆了它吧,肯定值不少钱。”

第一百九十八章:焚香

在古老的祭祀中,香成为联系人与神的媒介,通过虔心焚香设拜,可以上达天听,下及幽冥,感应道交,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香料的确有,提神醒脑,和沉心静气的作用。一柱清香,直达肺腑,上清下明,身心安泰,对修身养性,启迪智慧,有很明显的功效。

“这里又是什么地方,燃烧的是什么香?”朝凤一边仔细的嗅着空气中那淡淡的香味,一边会过头像莫离发问。

佛前进香,一般以烧香为主,即将塔香、散香、末香、线香等点燃,上供诸佛菩萨,忏悔业障,虔诚祈祷,以改往修来。所以寺庙中,往往都有很浓的烟火味。可是朝凤闻到的这个味道,却很特别,与其说是燃烧出来的香,不如是本能的挥发。

“这里是里玛神殿,供奉着法王扎巴坚赞,献给宗喀巴的释迦牟尼降魔像,和以巴大威德怖畏金刚坛城为主的,宗喀巴修学密宗的各种本尊像,一百多尊。”

拉着朝凤的手,莫离跨入殿中。殿中的壁画和雕塑都很精美,也藏有丰富珍贵的古玩字画。

“释迦能仁殿,主供释边牟尼佛、强巴佛、文殊菩萨,及宗喀巴等十多尊神佛像,据说该殿,是第五任甘丹赤巴的‘洛卓曲迥’兴建。上师殿从有宗喀巴,及贾曹兴杰、克主杰‘三师徒‘为主的鎏金铜像十多尊,并供有十六尊者等刺绣唐卡。”

佛殿的正中央,供有宗喀巴的牙齿、舍利子,还有自然形成的‘石纹殊菩萨’及‘宗喀巴’的主要本尊、大白伞盖佛母诏卡。甚至还有,克主杰亲手塑的宗喀巴泥塑像。

“这是什么?”只见桌面上,一月白色的物件立在那里。那东西呈现月牙状,纹理从纵切面看呈近似于平行的波纹状,光泽莹润,手感细腻。不似瓷器般冰冷,却有着瓷器的光泽。这即便是朝凤,也没有见过。

莫离走到那物件钱,仔细看了看才开口到:“凤儿真是好眼光,这据传为释迦牟尼,亲自以龙树以恒河泥沙塑成的象牙佛像,最受人们景仰崇拜。这又个锦盒,应该就是装摆件的。你看锦盒外面都有两个骨头别子,插入布扣中,可以将盒盖扣紧。每次在锦盒中放好象牙摆件后,应随手把骨头别子插好。这样即使是盒子偶然翻倒。也不会损伤象牙件活。”

“宫中也有进贡的象牙。只是这么大的,我还从未见过。”又多看了几眼,朝凤才移开视线“对了,我并未在这里看见任何焚香的痕迹。就连香炉这样的器具,也没有看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殿内的香味,虽不强烈,可是却很叫人舒服。莫离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空气中的气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开启智慧人生的先导,让人们通过禅定的修习,渐入佛道。如暗夜中的明灯,济度无量众生之苦。释迦牟尼佛是大孝之子,为了救度其母亲,曾上忉利三十三天说法度生。天上一日,地上数千年。众弟子担心佛陀远离尘世上的生命,就焚旃檀沉香为信物,上达天庭,礼请佛陀回到人间。从此,佛教徒便开始了烧香拜佛的习俗。”

“用香的习俗,我倒是在书上看过。”朝凤点点头,回忆起了自己以前见到过的书籍。

佛教中用香,据《贤愚经》卷六载:佛陀当年住在祗园时,有长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堂,准备礼请佛陀。他手持香炉,遥望祗园,梵香礼敬。香烟袅袅,飘往祗园,徐徐降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根据这个传说,“香”是弟子把信心通达于佛的媒介,故经上称“香为佛使。”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在匈奴,也有《增一阿含经》中讲到:“须摩提女手执香火上楼,向如来说偈日:‘唯愿尊屈神,尔时香如云。在空中餐满祗洹,住在如来前。”阿难白世尊言:‘此是何等香?’尊曰:‘此香是佛使’。”《僧史略》中说:“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

“在佛教中以香供佛,是一种虔诚的、真诚的供养,因为香是传递真诚的心情的一种媒介。焚香中产生的一种清净、虔诚、忘我的状态,目睹一缕清香袅袅上升直达天庭的神圣境界,只有在真实、坦诚的状态中才能产生。在供养中,有以香、花供养的。佛陀说法时,“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仁王经》卷上);与会大众“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法华经。序品》)。再者,以香和烛供养也常相列。还有,人们因学佛、信佛而交往,又称为“香火因缘”,再引伸,佛教徒结成团体,共同念佛诵经,又称为“香火社”。朝山拜佛者又有称为“香客”的。”

见朝凤听的仔细,莫离脸上的笑容也明亮了起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自己听那些老东西念叨来的,没想到还真的会排上用场。

“你所闻见的,就是‘佛香’。此香是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花果等所制成的香料,有旃檀香、沉水香、丁子香、郁金香、龙脑香、薰陆香、安息香等类。因为佛教尊重生命,保护生物,所以动物分泌形成的龙涎香、麝香等,一般不会使用。”

的确,这香闻起来清雅,就像置身于丛林之中。少了常用熏香的甜腻,刺鼻。却是叫人通体舒畅,神清气爽。

“佛香主要有烧香,和涂香两大类。烧香是把香料焚烧后,以香气薰染净化身心,所以也叫薰香,所用的香料有塔香、丸香、散香、末香(香粉)、练香、线香等。涂香是将香料涂在物品上或身上,达到净化身心的效果,所用的有香水、香油、香药等。”

在殿里呆得久了,就连身上也染上了一些香气。莫离见朝凤恋恋不舍的样子,便有开口道:

“过去也有用香膏、香汤来洗浴,或将香料装在囊、枕内,做成香囊、香枕,供自然散发香气,达到清洁环境,祛邪避秽的效果。关于佛香的作用,一是以香为信物的祭祀之功;二是以名贵香料表示身份;三是馨香除秽,美化环境;四是提神醒脑,陶冶情致;五是帮助宁心入静,修炼打坐;六是祛魅扶正,养生祛病;七是闻香除臭,净化身心;八是驱蚊避虫;九是用于静修计时等。若是凤儿真的喜欢这个味道,我就差人向,佛院中取些来。在夏宫焚烧,你看可好?”

出乎意料的,朝凤却摇了摇头,婉言谢绝了莫离的提议:“我之前在书上看过,通过修行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这五种功德,可以成佛,喻为“五分香”。这是指通过身口意的修行,使自己身心清净,升起觉悟和智慧,以此供佛,或称理供佛,或心香供佛。佛教徒在焚香时常唱“香赞”: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盖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重证寂灭。可是我却是不懂这些,也懒得去研究的。这佛香在这里好闻,可是到了夏宫,却指不定是什么味道了。”

“我听闻甘丹寺内还有两大扎仓,分别的‘夏孜扎仓’和‘绛孜扎仓’。因为这些书都是用匈奴语写的,所以我能看懂的,不过也只是表面上的字意罢了,具体的还不明白。”说道这里,朝凤低了低头,似乎是有些羞涩。

从莫离的角度看来,虽然只能看见朝凤的侧脸,不过那微带一丝殷红的脸颊,却显得更加的动人:“绛孜扎仓,意为‘北顶僧院‘,是第二任甘丹赤巴克主杰的寝殿,也是他日常起居静修之所。系宗喀巴亲传弟子霍尔顿?朗嘎白哇兴建。经堂有柱八十四根,面积达四个夏宫那么大,可容一千五百名僧人诵经。扎仓内主供释迦牟尼,给弟子们说法像,和吉祥天女护法神像,还有克主杰亲手塑的密集金刚坛城,及主要本尊大威德怖畏金刚单身像。”

“夏孜扎仓,意为‘东顶僧院‘,是宗喀巴亲传弟子,夏尔巴?仁钦坚赞,所建。经堂有柱八十八根,面积近整个皇宫,可容一千五百名喇嘛同时诵经。两扎仓的教、学经论为宗喀巴三师徒的论著。两扎仓的堪布称‘曲吉‘,负责甘丹寺的行政和教务,绛孜曲吉由下密院的堪升任,夏孜曲吉由密院的堪布升任。而后由绛孜和夏孜,两扎仓的堪布,轮流承继格鲁派的法主。据史书记载:从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为始祖以来,共传法台九十七任。”

有些繁琐的信息,却被莫离说的有条不紊,可见哪怕是宫廷内院,也受到了神权的极大影响。朝凤点点头,眼神暗了暗,还想说些什么,却听见屋外一阵喧嚣。

第一百九十九章:酥油花灯节

就像是一滴水,滴入滚烫的油锅中一般。殿外突然一下,热闹了起来。且不说那些本来就在外边的人,就连一边还在拜佛的人,也都匆匆忙忙的向外赶去。

见到那么多的人,突然一下都消失了,朝凤原本还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却还没等开口,就听见了一声,响亮的爆炸声。只见数从烟花,从地面上升起,直指天空。

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

“匈奴从百年前开始,朝廷即举办“行香”法会。尤其是先帝在的时候,“行香”尤盛。如张籍《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中:“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自居易有诗《行香归》中日:“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当时,朝廷举办“行香”法会,多用‘于国忌日。当然也有非忌日行香的。后又有民间以“行香”祝寿或超度亡灵的。民俗中庙会、求福、祈祷丰年、官场仪式、新官赴任、店铺开张等都有所谓的行香,表达人们良好祝愿的方式。”

见到朝凤一脸的诧异,莫离一边拉住朝凤的手,往会场的中心走去,一边笑着给出了解释。

关于行香,在《贤愚经》卷七中载:昔有贪婪之人,蓄金七瓶,掘地深藏。后病死变为毒蛇,犹守金瓶。经墁长岁月,心生厌倦,呼行人捐金一瓶。供僧作福。行人担蛇至一寺,遵嘱行香僧前,僧为蛇说法,蛇因之而喜,复献出六瓶金施僧,蛇因此而命终生忉利天。此为“行香”之初起。中国“行香”始于晋代道安法师。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