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女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大话,只要娘娘想知道的,努尔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努尔的汉话实在不怎么样,听着就像是说话的时候嘴里含着水一样,含含糊糊的,听的人心里不痛快。

可是即使朝凤心里再不悦,却还是装作好奇的样子,摆出一张笑脸问道“我听说匈奴兵强马壮,却不知道又多少草场。草场中有产草多少,产粮多少。又有多少人牧马,多少人产粮?”

“这。。。。。。。”努尔迟疑了一下。却也没想到朝凤会这些。自己的家族是匈奴的老式贵族了,自己养尊处优多年,这些事都交给手下人做了,哪里要自己操心?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可既然问了,也不能干耗着吧。且不说自己刚刚还夸下了海口。说不出来丢人的紧。毕竟莫离是一国之君,现在朝凤问的又是政事,要是自己回答不上,只怕要算是渎职。

虽说自己以自己家族的势力,自己一直没有把莫离放在眼里,可是他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啊。

努尔眼睛一转。计上心来“我听说大夏有一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军队,粮晌这样的大事努尔可没有胆子管。”

努尔话里虽是指自己。可是却不时地用眼睛瞄着朝凤,似在对莫离暗示些什么。要知道莫离生性多疑,这位新王后的身份又特殊,现在居然还敢问这样敏感的问题,想必莫离一定不会放过她。轻则失宠。重则就说不定了。

努尔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那新王后是大夏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若是失宠了,只怕过的还不如一个下人。到时候自己就求莫离把她赏了自己做妾,也叫自己尝一尝这公主的滋味。

想到这里,努尔就觉得心里有一些兴奋,就连看朝凤的眼神,都刚刚有一些不一样了。只把朝凤当做件自己东西似得。

不过自一次出乎意料的,莫离并没有像他猜测的一样斥责,或冷落朝凤。而是依然静静的坐在一边,笑着看着朝凤。

“既然你没办法管理,那本宫也就不强人所难了。”朝凤轻轻地叹息了一声,装作失望的样子“不过敢问将军,你平时都做些什么呢?又管理些什么?你总要知晓些什么的吧。”

自己平时喜欢逛青楼,喝花酒,找乐子。可是这些能说吗?自然是不能的。

努尔虽说看着笨拙了些,可是察言观色的本事却很强。莫离既然丝毫不在意自己刚刚的挑拨离间,就说明他对这个所谓的新王后还是比较在意的,绝不是自己之前猜想的可有可无,那么自己也自然不能再敷衍了事。

要知道莫离的暴虐是出了名了,折磨人的方法也多的是。自己现在虽然能靠着家族的荫蔽,可是以后呢看来今天是没有那么好混过去的了。

“匈奴在吾王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自然是不需要我多做些什么的了,再说了,现在又有了王后的帮助,那更加繁荣昌盛。”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自己先给莫离戴上几顶好看的高帽子,到时候他们必定不会折了自己的面子。

想到这里,努尔又低下头,做出愧疚的样子“可惜啊,努尔竟然一直来不及有所作为,真是可惜啊,可惜。”

说着,努尔还深深地叹息了几声,似极度的无可奈何。

今天的事情若是别人听见了,也许会放过他。可惜今天在的是朝凤,而且正是朝凤想要表现的时候,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

第三十四章 机关算尽

酒香也怕巷子深,千里马若无伯乐,也只会落得个骈死槽枥间的悲剧,更何况是人乎?

朝凤看着跪在地上的努尔,心里以有了自己的算计。莫离既然会安排自己来见这个努尔,就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对策,也算作是莫离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事关将来,这个时候自己一定不能装傻充愣。

可是。。。。。。朝凤在心底皱皱眉。努尔的家世地位,决定了他绝对不会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再加上他为人圆滑,也没有露出过什么实质上的把柄。自己若是轻举妄动,莫说是在莫离面前丢人了,只怕日后会对自己不利。

思来想去,却是越想越乱。除掉努尔不难,难的是努尔背后所暗藏的旧贵族势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打狗也要看主人。朝凤在心里皱皱眉,看来莫离也是知道旧贵族势力不好对付,才叫自己来当这个出头鸟。

若是自己急于表现杀掉了努尔,只怕莫离会弃车保帅,把自己丢给旧贵族处置。可若是自己没有丝毫反应,只怕会被莫离轻视,到时便再也无参政可能了。

这两种后果都是朝凤不愿意面对的,可是若是想要避开,又实属不易。朝凤越想,心里便越是混乱,几乎不知所措。

突然,朝凤不经意的用眼角撇到莫离。莫离的表现实在有几分奇怪,既没有看着地上跪着的努尔,也没有过多的在意自己。倒是不时的看看门侧燃烧的烛火,然后到似在计算些什么。

仔细看看他的神情,不似在思考,到似在等待。等待?想到这里,朝凤的心似乎清明了。怪不得自己总是觉得不对劲。军机处这样的地方,在怎么闲人免进也应该留下个看守啊,可是周围却分明没有人,而且莫离也丝毫不觉得奇怪。除非是他要在这里呆上较长的一段时间,要不然怎么会如此?

朝凤看了看地上的努尔,若只是为了这样的人,莫离是绝对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的。而且莫离注视努尔的时间,还没有看鸟笼中那两只鸟的次数来的频繁,看来莫离也不是很重视努尔。

想到这里,朝凤升了个懒腰。装作困倦的样子,倚靠到莫离怀中“你也莫要妄自菲薄,既然莫离肯用你。那你自然是有你的可取之处的。本宫有一些乏了,你就不必介绍这些了。”

“是。”努尔又像朝凤叩了叩头,却没有站起身来,而是看着莫离,等待他的吩咐。

莫离也不在意。冲努尔点点头“你先下去吧。”

见莫离发话了,努尔便起身离开,可是心里却在不停的叨咕着。今天的事情实在来的诡异啊,莫离传召自己难道就是因为个女人?难道是因为她床。上功夫好的厉害? 虽然心里胡思乱想的厉害,可是面上依然是一副恭敬的样子。

看着努尔离开的背影,莫离冲朝凤笑笑“怎么?凤儿对他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话还是一次说完来的干脆,不如请莫离再等一等,至少也要让朝凤看完了人。再做评价。“朝凤也不急,只是脸上再无困倦之色。

莫离挑挑眉,眼中似有一些诧异,不过很快这诧异就变成了淡淡的欣赏。在莫离看朝凤眼神中,少了几分玩味。多了几分认真。

这样的眼神变化,自然也没有逃过朝凤的眼睛。朝凤暗自在心里松了口气。看来自己刚刚的赌注没有下错,莫离的确是在等人。不过自己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么就一定要让莫离完全的信任自己,要不然只怕小命不保。

过了一盏茶左右的时间,院门口又出现一个男子的身影。那男子身高八尺左右,体格纤长,看起来叫为清瘦。和努尔的精细穿着相反,他身上穿的很简洁,不过是一袭青衫,料子也不算极好。

那男子走进,躬身像莫离行礼道“不知陛下召见青书何事?”

等他走进了,朝凤才看清他的相貌。青书的相貌看起来并不怎么显眼,不过是中人之姿,特别一点的,不过是他并不是匈奴人,而是和自己一样的汉人。可叫人难以忘怀的他身上的通身气度,‘淡淡如水’不知为何,看着青书,朝凤的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青书虽说是行礼,可是却没有努尔的谄媚。虽是恭敬,却不卑微。当你看着他时候,甚至有一种你们是故交多年的好友,而不存在如何地位上的区别。看的人非常的舒服。

“近日各地灾祸不断,不知道先生有何建议?”

和之前对待努尔不同,这一次莫离没有让朝凤开口,而是直接拿起大几上的奏折,递到青书的眼前。而青书倒也真的顺势接过奏折翻阅,那动作极其的熟练,就像之前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了一般。

“现在是秋季,天干些也是正常现象,还请陛下不要过于急躁。”青书放下奏折,然后淡淡的说道。

听了青书的话,朝凤的眉头紧了紧。这话说的错倒是没错,可是却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才能一般的人也能想到这个。

若是说才能,那么青书的才能肯定不止如此,要不然莫离也不会把奏折给他看。再说了,若是自己没有看错,青书刚刚看奏折的时候,眼睛里分明闪过几丝精光,必定是胸有成竹。

朝凤想着,便又细细地观察起青书来。却见青书正在看墙上粘贴的匈奴地图,还不时的用手指细细地在图上抚摸。

兰度,磉都,边梁,虹口。朝凤看着青书的手指。只见它们反复在这几个城镇上面徘徊。他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要说些什么吗?那为何不直说?难道这些城镇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朝凤一边迅速在心里记下这几个城镇的名字,一边努力的在脑海中思考这些城镇的关系。突然间,灵光一现,就如开窍一般。

兰度是匈奴的首都,又涵盖了较大范围的绿洲,可以说是沙漠中难得的宝地。可是有得必有失,虽然兰度的自然气候极其的不错,可是却易攻难守,若是敌方有心突破。只怕会不敌。

再说了,兰度包含了匈奴大部分的入口,也是重要的生产基地。若是真的打起来。该把城中百姓,还有那田中作物置于何地?

再看其他几个被青书点到的城镇:磉都,边梁,虹口。

磉都的地势高,便于观察。可是生产力却若后,也不利于兵器的运输,以及人员的往来。边梁在交通方面的确有其他城镇不可比拟的优势,四通八达,却也真因为如此,容易变成攻击对象。

而虹口虽没有这些。却蕴含了沙漠中最重要的物资——水。虹口的水多为地下水,埋藏在极深的沙土之下,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水资源虽然仿佛。想要利用却很困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城镇的优点,却也是他们的缺点。但是若是把它们连接起来呢?朝凤看着地图,在心里默默地把这几个城镇连接在一起。

若是连接起磉都,边梁。虹口这三个城镇,就刚好有如一个大的三角。把兰度紧紧地包裹在中心。三个城镇彼此制约,又彼此促进,正好弥补了彼此的不足。

朝凤摇摇头,很快就在心中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三个城镇相离的实在有一些遥远,若是只能连接起来,还不知道要花多大的人力物力。再说了,沙漠中多为流沙,沙丘多移动,有时候甚至是一天一个地形。就算是真的连接起来了,又该如何维护呢?

“比起不可抗拒的自然来,微臣还是觉得陛下应该多担心民生。”就在朝凤还在思索的时候,青书突然开口“最近征战频发,虽是胜多败少,可是军中却也有了不少的厌战思想。再加上现在天公不作美,若是有人借机生事,只怕更加不好对付。”

青书的话虽是淡淡的,可是却如针一样,字字都戳到人心里。的确,人定胜天,人有时比天来的更加的不确定。

朝凤仔细的回忆着自己来西北所见所闻,虽然大部分的匈奴百姓都对莫离表现出了足够的尊敬,但也只是尊敬。在他们的眼睛里,朝凤看见的一种畏惧,他们可以为莫离死,却不会自愿为莫离死。

得民心者得天下,莫离虽带给匈奴人更好的环境,却并没有得到他们的心。这也是莫离的一个硬伤。

“时候不早了,微臣家中还有急事,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青书看看天色,又勾了勾嘴角,向莫离笑道。

虽说他是在询问,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写着:不论你怎么问,问什么,我今天都不会再说了。

“既然先生还有事,那就先回去吧。”莫离自然是看懂了青书脸上的表情,可是却没有发怒,仍然挂着彬彬有礼的笑道。甚至还亲自起身送青书出门。

“陛下就莫要多送了。”青书笑笑,却看向门外“等一下就有贵客要到了,陛下还是进去等待吧。”

说完,青书就离开。徒留下朝凤一人思索,还有人吗?又是什么样的贵客?

第三十五章 杜鹃若不啼

空旷的室内中,如何一点轻微的响动都会被放大,若是你侧耳倾听,甚至可以听见树叶飘落的声音。

朝凤半垂着眼,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可是心里却还是在想青书的事情。青书给自己的感觉很奇怪,虽然他一直做出淡泊名利的样子,可是实际上呢?呵呵,谁知道呢,不过那青书看起来到也是一个有一些本事的人。

就在朝凤还在思考的时候,突然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人,着实叫朝凤一惊。

那人下颌方正,目光清朗,剑眉斜飞。虽说也是匈奴人特有的深邃面孔,可是却比莫离少了几分的邪魅。整张脸看上去十分俊朗,给人感觉器宇轩昂,一看就是成大器者,颇有几分领导者的风范。可是他的表情却很淡然,不似青书的云淡风轻,看起来倒是有几分不屑。

见到莫离那人也只是简单点点头,就连躬身礼也不行一个。若是放在旁人d 的身上,这实在是有一些放肆。可是在他身上却不然,反而叫人觉得他有气节,更加几分敬佩。

“日轮先生。”莫离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亲自拿过摆在一边的茶壶,为日轮倒了杯茶,递过去。

日轮接过茶,却并没有喝,只是随手放在一边“若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何必弄这些弯弯绕绕的呢?难道陛下去了趟大夏,也沾染上那里的的习俗了?”

朝凤皱皱眉,实在有一些不悦。这个日轮实在是没有规矩,也太过自负,这样的人,不论他才华如何,终是成不了大器的。

果然。莫离也不再看他,坐回椅子上“我前几日拜读先生所攥写的《水经注》,深觉其文理皆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既然先生有这样的才华,又为何不愿意为国家效力呢?”

《水经注》吗?朝凤先是愣了愣,很快又把表情调整回之前的样子。安静的坐在一边,就似完全不存在一般。

《水经注》记载了大夏至匈奴附近的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自己原本以为写书的定是白发苍苍的智慧老者,却没有想到尽然这样一个斯文俊秀的年轻人。难怪他如此的狂傲。原来是这样的资本的。看来他的才华比自己猜想的还要强的多,难怪莫离尽然会忍受他的无礼。

“为国家效力吗?”日轮勾勾嘴角,笑的有几分娟狂“若是真的投身朝廷。只怕也只能满足小部分的人私欲,又哪里是为了什么国家?”

莫离笑笑,似早到知道他会如何回答一般,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的惊讶或失望“世人大多虚伪,难得先生率直。”

“陛下过奖了。日轮不过是一个俗人,能力有限,能把自己所在的方寸之地打理好就不错了。”日轮顿了顿,然后起身“既然陛下并无要事,那日轮便告辞了。”

日轮说完,也不管莫离答应不答应。就径直出了门。莫离也没有多说,好像习以为常了一般。

“该见的人都见完了,凤儿怎么看呢?”笼台上的香柱已经燃烧了大半。因燃烧而产生的烟火,在半空不停的变换着身形,然后一点点消失在空中。

朝凤捧起鸟笼,随手从一旁的笔架上抽出一支毛笔,用细软的笔尖轻轻地扫过鸟身。鸟儿受了惊吓。蒲扇起翅膀,力气大的连鸟笼都抖了抖。似要关不住一把。

也许是过了杜鹃啼叫的时节了,那鸟儿虽挣扎的厉害,可是却没有如何鸣叫。到了后来,也许是习惯了朝凤的逗弄,又或许是觉得这细软的笔尖对自己造成不了什么伤害,尽然是连动弹都懒得动弹了。

“若杜鹃不啼,万死何足惜?”朝凤收回毛笔,用笔尖蘸着那杯还没有被日轮碰过的茶水,在大几上随手画了个圆,又随意的勾勒上了几笔,画出了一个人的雏形,看起来和努尔颇像。

莫离看看朝凤画的图,然后笑笑“若是真的这么容易就能处理掉,我又何必扰烦你呢?毕竟你昨夜可是辛苦了。”

听到昨夜两个字,朝凤握笔的手指紧了紧,压迫的关节都白了白。昨夜的屈辱朝凤没有忘记,那刺骨的疼痛仿佛还可以感受的到,心里一股无名之火蔓延开,恨不得能把莫离千刀万剐,以泄自己心头之火。

可是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朝凤深深地吸了口气,平复下心中几乎沸腾血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加上努尔素行不端,用他来给旧贵族势力敲个边鼓,那是在好不过的了。而且他虽说是旧贵族,可是却不是核心,顶多算是个分支罢了。若是真的再利害关系上,旧贵族不一定会出面保护他。”

莫离半撑着头,趴在桌边,看着朝凤。眼睛里闪烁这玩味的光芒“不一定就是还有可呢喽?那若是他们出面了,你又应当如何对付?”

“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朝凤敢做,就一定有办法。”见莫离的还是没有点头,朝凤便又看看笑道“怎么,莫非你不敢一试?那便就当朝凤什么都没有说吧。”

说出口的话当然不能当做没有听见,在加上新旧贵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就算现在不处理,以后也是要面对的。更况且拖的越久,变数越大,以莫离的性子,怕是不会忍受这个。

莫离笑笑,轻轻地点点头,接过朝凤手上的毛笔。在之前朝凤所画的那个圆上。打了个叉。

看着莫离的动作,朝凤也笑了笑,之前自己观察的果然没有错,莫离果然有心想要惩治旧贵族。只是没有人开口,给他一个理由罢了,现在既然自己说了,他就断不会拒绝。

果然,就和朝凤预测的一样。莫离笑道“既然凤儿都立下军令状了,我又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谈笑间,桌上的水迹已经慢慢的挥发了。只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的印子。在过一会,甚至不要一炷香的功夫,就连这最后一丝的痕迹都不会再有了。一个人命运就这么被终结了,真快啊。

“之后呢?”莫离打断了朝凤的沉思,追问道。

朝凤又在桌上勾勒了抹祥云,然后看着莫离笑道“杜鹃若不啼,诱之自然啼。”

若是青书真的没有从仕的愿望。那么他今天完全可以不来赴约。可是他来了,虽然没有明说,却留下了暗示。

朝凤站起身来,走到地图边。既然青书会划下这几座城,就说明他已经有了办法了,而且他也一定可以执行的了这个计划。 既然想法和执行者都有了。那么缺少的就是一个契机了。

人想要的不过就是这几样东西,财富,权力。现在青书担任的职位虽不差。却也不是极好的。在加上上面还有旧贵族势力的压制,若是想要施展拳脚必然是极不方便的。

在加上青书并不是匈奴人,而是大夏人,那想要得到接纳,就更加困难了。他大概是猜道莫离想要对旧贵族动手了吧。所以今天才会有这么一出。

“那当以何诱之?”莫离看着朝凤,问道。

“节度使这个职位朝凤觉得不错。”朝凤笑笑“虽说节度使的品级没有文书记录官的大。可是我相信青书会喜欢这个职位的。”

文书记录官虽然品级较高,可是实际上却是每天做的却只是整理文书,记录皇帝生活琐事之类的闲职。接触到大事的机会,基本没有,可以说是被完全架空的一个职位。

看莫离对青书的态度,未必就是说是不看重他。相反的,莫离反而对他极其的在意。

其实莫离不提拔青书的理由并不难猜到。第一:便是青书的血统问题。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可是匈奴却是个极端排外的民族,若是青书身居高位,一则无法服众,二则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

第二:匈奴的朝廷上有着两种势力的斗争,双方都在忙着拉拢自己的人。就造成了冗兵,冗员的局面。哪里还有给他的位子?

第三:从青书的穿着上来看,他过的生活恐怕并不富裕。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寸步也难行。’看来他的身边,是没什么助力的。

节度使虽说职位不高,可是却可以掌握真正的实权。即可以使青书多与各部官员打交道,实现他自身的才能,也有利于莫离掌握朝廷的状况,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何乐不为?

莫离看着朝凤,调笑道“看来你是非要除掉努尔不可了,竟然连他死后的职位,你都惦记上了。”

“怎么?朝凤可是一心为了莫离打算啊,难道莫离还有什么要抱怨的吗?”说着,朝凤别过脸,做出一副不悦的样子。

看着朝凤气的圆鼓鼓的包子脸,莫离倒是笑了“好,好,好。倒是莫离的过错,还请王后娘娘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再来分析一二。”

进来的三个人已经说了两个了,剩下的便只有日轮了。朝凤笑笑,压轴戏一向是最后的,也是最惊喜的。

第三十六章 招兵买马

细节决定命运,有时候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的动作,一句若有若无的叹息,便改变了你的命运。

对于日轮,朝凤是有很多感叹的。首先日轮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可是他的脾气却是不合时宜的。这样的人,甚至要比哪些没有才华的家伙破坏力更大。因为你把握不住他,也丝毫不知道他的意下如何。

自己曾经想过要杀掉日轮的,这样的人太危险了,若是他帮助了自己的对手,或者直接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那应该如何?朝凤用眼角撇了撇莫离,他也这样想过吧,毕竟他是那么多疑的人。

可是下不了手啊,朝凤苦笑了一下。自己的惜才之心总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爆发啊,总想着那样的人若能为我所用该是如何,那便越想就越舍不得杀死他。莫离也是有这样看法的吧。

朝凤摇摇头,轻轻地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他要的是什么呢?看他的衣着打扮必定非富即贵,在从他的口气便可判断,日轮的背后一定是有什么靠山的,像这样的人,自己应该怎么抓住他呢?

等等!衣着打扮。。。。。。朝凤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似马上就要抓住什么。

今天日轮内穿写意花纹的浅米色圆领长衫,外披圆领宽袖白纱褙子,在前襟、后襟的下摆及袖口绘有大夏书法和水墨兰竹,白纱的飘逸和水墨的雅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回想到这里,朝凤顿悟似的笑了笑。只因自己是大夏人,所以一下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仔细想想,日轮虽一直在口头上蔑视大夏,可是他的衣着打扮,甚至是所遵循的礼节。无不是按照大夏的标准来的。

朝凤摇摇头,勾起嘴角,暗笑自己糊涂。尽然自己只注意到了他狂傲的语言,却没有多留心他的动作。之后更是因为惊讶于《水经注》之事,而忽略了他的本身,实在是可笑。

“怎么?看凤儿的表情是想到对策了?”莫离饶有兴趣的看看朝凤,目光中似有一些惊讶。

“陛下可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朝凤笑笑,然后继续道“东汉末年,刘备听闻诸葛亮具有治国才能,故前往诸葛亮居住之地卧龙岗。拜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刘备经过前后三次对诸葛亮的真诚拜访,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

从日轮的口气中。朝凤看见了了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骄傲,几乎到自负的骄傲。在《水经注》中,也曾有过笔者的个人看法,上面虽有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更多的则是一种想要超越诸葛亮的野心。

上面曾经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若无圣主明察,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也只落得个荒草孤坟鬼哭哀。

有经天纬地这才的,自然是诸葛亮无疑。而圣主,当然就是指三顾茅庐。发现诸葛亮才华的刘备了。从言语中分析,笔者除了叙述史实,更多的倒想是在哀叹自己没有遇见想刘备一样的明主。

莫离日有所思点点头。然后半是调侃的看着朝凤继续道“你又怎知我没有多次邀请过他?莫说是三顾茅庐,就是十顾茅庐我也曾去过。”

“是陛下亲自去的吗?”朝凤笑笑,也学着莫离的样子,调侃的看回去“ 刘备可是经历了诸葛亮的三拒,仍然恭恭敬敬的守着。不知道陛下经过了几拒呢?若是心不诚,莫是是三顾茅庐了。就是十三顾茅庐又如何?”

被朝凤这样看着,莫离难得的有了一丝尴尬,他摸了摸鼻子,却故作镇定道“那凤儿认为如何呢?”

“杜鹃若不啼,静待莫须急。”朝凤收回目光,然后拿起一边的《水经注》轻轻地翻阅起来“其实日轮早就打算为陛下效力了啊,陛下又何必想这许多。”

莫离难得的皱皱眉,目光中似有几分的不解。他先是思索了一番,然后笑着看着朝凤问道“凤儿何出此言?莫非是担心我会叫你去处理这件事,故想了这么个推脱的的借口来哄我。”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朝凤也不急着解释,反而轻轻地用手敲击着大几,缓缓地吟唱着一首诗。她的声音很柔,也很慢,就连敲击的动作都是轻柔柔的。可是就在朝凤的声声吟唱中,莫离就被人醍醐灌顶般,茅塞顿开了。

看着莫离一点点平复下的眉头,朝凤也勾勾嘴角,轻轻地笑道“据说这首歌是诸葛亮所写,一个农夫所唱的,也就是因为这首歌,诸葛亮的才能才被发现,也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

这首诗并不朗朗上口,想要唱出来就更加的麻烦,做这样的事情,对于饱读诗书的文人尚且有难度,更何况是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再者说来,劳作了一天了,就是放松唱歌,也不会唱这样的歌啊,除非是要唱给什么人听。

朝凤翻开《水经注》上的一页,然后递到莫离的眼前,只见上面‘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听闻众问日轮之志若何,日轮但笑而不答。但每常自比管仲、乐毅。既然是自比管仲、乐毅,那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您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朝凤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懒懒的伸了个懒腰“就莫离你和日轮双方而言,你然需要日轮,而日轮更需要你。”

日轮有自己的骄傲,可是却也不止是光有骄傲而已。正如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卧龙岗坐等刘备“三顾”呢?

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诸葛亮了,他怎么办?难道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卧龙岗干什么呢?建设新农村?还是种植瓜果蔬菜?

莫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虽没有开口,可是心里却对朝凤有所改观了。这样缜密的分析,这样细致的观察,甚至是对人性的彻底分析,实在是叫人叹服,也果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谋士。

朝凤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