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赝品太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去干什么?爱妃真是个傻瓜,瞧你问得这话。朕这是尿尿用的东西,春儿的肚子又不是马桶,朕干嘛要进她肚里去?”

王诗媚断定,春儿生的娃娃必定是个孽种,听母后说还要立他为皇储呢!看来江山要改姓了。眼前这个蠢猪还要吃豆豆,吃他妈的奶去吧!皇后骂罢又想:这个胆大包天的逆贼是何人呢?突然她想起一个人,一个太监,就是那个叫潘又安的小王爷。

潘又安几次三番到她宫中来骚扰,她理都懒得去理,心想一个少了零件的男人能派上什么用场?皇上尽管不中用,大小还有个东西,太监被人挖了一个坑,想想都恶心。母后也是,昏了头了,选个太监作王爷,天下的男人死光了!

不该是宫中混进个假太监吧,不是他还有谁呢?王皇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第十二章 赝品太监得陇望蜀

碧霞宫的宫女报告太后说:“小王爷已经几天不好好吃饭了。”

自从太后省亲回来,也是为了照料小王子起见,潘又安已和太后分居两室。或者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佟碧玉对那事已经不是迫在眉睷了。她回宫后,把几个宫女分别叫到面前,详细询问了小太监这一段时间的表现,夏秋冬们也都如实做了汇报。皇太后说:

“做便做了,哀家也不责备你们,大家都是女人嘛,哀家不也是这样过来的,知道做女人尤其是做宫中女人的不易。以后你们的事情我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有一条,肥水不流外人田,小王爷是咱碧霞宫的男人,要防备别宫的野狗窜入,小王爷你们给哀家看好了。”

宫女心内窃喜,口中应“是”。

“有这方面的线索吗?”太后又问。

“好像还没有。”宫女们回答得不是很干脆。

“去吧,有事及时告诉哀家。”

宫女走了以后,佟碧玉暗自揣摩:小潘子已是大人,学了这几年的文韬武略,出落得像个人样子了!不行,小马驹子长大了,要给他带上个笼头,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发展。转念又一想,历来的天子都给自己宠爱的皇妃授个名号,小潘子这几年跟着她,明铺暗盖的,人家还是个孩子,和她一个半老太婆,也着实不易,如不赏他一身富贵,良心上也说不过去。正这样想着,宫女来报说:小王爷似乎添心事了。

佟后亲自去到小太监的房里,都大中午了,小潘犹在卧床不起。太后伸手摸摸额头,关切地说:

“儿啊,这屋里就咱娘俩,有啥话你对娘说。”

小太监摇摇头,吭吃了半会,嗫嚅道:“母后,儿不敢说。”

“说吧,你要天上的星星,母后也会派人给你摘去。”

小太监深知太后和他的感情,这几年处得极是熟了,关系上非比寻常,说情似姐弟、恩比母子也不为过,所以也不打埋伏,索性就照直说:

“母后,我想要个媳妇,要个和皇后娘娘那样好看的媳妇。”

“不行,你还小,这事再等两年,母后给你好好说一房。”

“还小啊?皇上哥哥才比我大一岁,娶媳妇都快两年了,而且还不止一个。”

皇太后有些不悦:不由暗暗埋怨自己,是自己把这个小娃娃给宠坏了,到了今天竟敢和当今天子比高矮、比胖瘦长短,这还了得?可是话又说回来,皇上是人,百姓就不是人了。一个皇上几百上千个老婆用不过来,人间打光棍的比比皆是。还有,皇宫里的男人成了稀有动物,进宫的男人还要把做事的器物掏挖干净,人生在世,哪个不是爹生母养的,天理何在,公道何在?她佟碧玉就是个不信邪的女人,三十多岁的寡妇生个儿子难道算是违了天道?她知道凭她的本事想把这个不公的世面翻过个来势比登天,然而随着小太监的日渐长大,她已经感觉出来这娃娃比她的亲生儿子,那个窝囊废皇上不知要强N倍。她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眼前皇后一家的势力已经抬头,她如不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到时必有大祸临头。儿子靠不住,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假太监。这样想罢,太后换了口气说:

“儿啊,你皇兄是什么样子你也看到了。如今咱母子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如要东窗事发,你我的性命都难保,你还哪里去找媳妇?”

“我不信!母后是太后,是皇上的生母,谁敢找您的不是?”小太监有些不以为然。

“你长鸡鸡的事万一传出去,别说你,母后的头都保不住!谁来保你?你知道吗,这是犯了天条的事,欺君之罪灭九族的。这几年你在宫里长了很多见识,也读了不少书了,这点道理还不懂?真让母后寒心。”

小太监这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骨碌翻身爬起来,说:“母后,您要儿咋办?儿如今已练成了满身的武功,谁毛长,儿先杀了他!”

“儿啊,先不忙杀人。我的意思是说在别人杀你之前,先把自己手中的刀磨快。懂吗,安儿?”

小太监摇了摇头。

“母后让你皇兄给你任命个官职,你先去朝中做官,做大官!”

“母后让我去做官?”

皇太后使劲点了点头。

第十三章 边关有事 太监出征

朝堂之上,众臣议事。皇上陛下金口一开,玉言便出,照猫画虎说:

“众位爱卿,有朕的小弟潘又安,大家是知道的,小王爷的干活。他一直在母后身边做事,跑前忙后,把母后侍候得舒舒服服,其功不小。现朕奉母命,引荐于大家,想在朝中谋个差使,不知哪位卿家说话,看哪里有闲职,官不论大小,分他个事做做?太后高兴,朕也卸了担子,不然回宫之后老娘们跟前不好交差。”

这本是太后娘娘事前教好的台词,小皇上背诵了几个时辰尚有多处纰漏,倘若是现编现演,还不知会是什么结果呢?

文臣武将,百十人等,均面面相觑,心想一个没把的阉人只在后宫侍候娘儿们也就是了,出来做事岂不让人耻笑我天朝没人了!但是慑于太后神威,皇上又是这样语言,因此大家都不作声,看小皇上自己有何妙招,莫不成还要硬塞到哪个部门不成?如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国库里空虚,哪有闲钱养闲人?

小皇上等了一会,不见有人说话,刚想说:“有事启奏,无事散朝”,昨晚因默记母后授于的台词,耽误了功夫,夜里在皇后娘娘处又多吃了几颗豆豆,荒了睡眠,这阵正发困呢!巴不得早说散朝,好回内宫喝茶歇息。母后如是要问,他就推给这些狗日的大臣,事到临头耍滑头,个个瞪眼不开口,他总不能撬开人家的嘴吧!他虽是也喜欢这个兄弟,但由于俩人都是母后的儿子,有时怕他有一天当了二皇上,他说话就不怎么灵了。因此他也不想让这个小太监出来在朝中做事。奈何母后发话,他不得不听的。众臣不做声,正合了他的心意。皇上的一个“有”字尚未出口,忽听报事的黄门太监急匆匆跑进朝堂亮着鸭声高叫道:

“急报,边关八百里加急公文!”

“念!”皇上说的这个字,都是固有模式,一般不会出错的。

执事太监接过公文揑着嗓子郎声念道:“边关事急,有敌来犯,恳请陛下速发救兵!”

“谁去?”皇上问。

众臣无语。刚才是面面相觑,这次是低下头去,生怕皇上看到自己的面孔点到自己的名字。

“妈的,”皇上骂道,“老子养你们白吃饭呀!”

皇上说罢又觉用词不妥,急忙纠正说:“刚才那句,妈的后面是朕,不是老子。”

朝堂一片嗡动,有人想笑,又怕发出声来,急忙伸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正当此时,有兵部尚书出班奏曰:“吾皇万岁,臣闻小王爷潘又安文韬武略,不同凡响。适才皇上给他找活干,依老臣愚见,不如就派他前去讨贼,必获全胜。”

佟老将军不是傻瓜,又岂能拿国家大事开得玩笑的?只因前次女儿怀孕归家,他好生气恼,盘算来盘算去,定是宫中出了假太监,而此人必是碧玉的贴身小太监无疑。将来如不慎传出,他佟老将军一世英名扫地,祖宗先人颜面何在?不如乘机借番刀杀内贼,派这个乳臭未干的假太监出战沙场,活着回来是他命大,如若战死,倒也落个干净。如其不然到那时他再携二子挂帅,领兵出阵,灭了番寇。建了此等大功,保得社稷平安,赢得满堂喝彩,无形中也是支持了女儿,皇太后在后宫的地位更加固若金汤了。

小皇上口干舌燥,急着回宫休息,听老国丈发话说派小兄弟领兵出阵,顿时大喜,一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二是母后那边也有了交待。小弟的差使好不好是她老爹的主意,他虽是皇上,也不能驳了姥爷的面子。一箭中了双雕,一只扣逮俩兔子,这样的好事哪里去寻?如此一想,便发话道:

“佟爱卿言之有理,就命朕的皇弟、潘又安潘将军领旨出兵讨贼。凯旋之日,朕再论功行赏,封他为更大的将军。”

皇上无能,小太监潘又安可不是草包的角色,这几年跟定师傅老师,文也读了几本,武也习了几路。但毕竟是尚在少年,力气方未长成,知识有待丰富,武功尚需磨练。奈何小太监头次上朝,就拣了个将军做,领兵出征杀伐,是何等的威风!心中又喜又怕,躲在大臣们的屁股后面,正战战惊惊哩,被他的两位“大舅哥”(太后的兄长)拍了一把说: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接旨呀!”

小太监急忙匍匐于地,高声大叫道:“吾皇万岁,臣领旨!”(这也是事先经过训练的礼数)。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对皇上的这一裁决甚是不满,但是又不敢直言劝谏。怕是一开口皇上把担子压到自己肩上,岂不是无事找事。再说了,皇上一言,就是圣命,君命一出,尤如覆水难收的。谁敢斗胆让皇上改圣旨、那不是拿脑袋开玩笑吗?

下朝之后,傻皇上下了车辇,喜气洋洋直奔碧霞宫,见了太后便高声大叫道:

“母后母后,事办妥了!”

“怎样妥了?”

“小弟已被朕任命为边关大将,择日就要出征挂帅的。”

“胡说,”太后气得差点没有背过气去,斥责道,“他小小年纪,初出皇宫,封他个文职便了。让他戎马开疆,这不是逼他去送死吗?这是谁出的损招,捉来给母后杀了!”

“母后,实不相瞒,此乃是老国丈、朕的外公之计,朕不得不依。”小皇上知道干了错事,先把责任推开,然后规规矩矩站立一侧。

太后佟碧玉心下一惊:父亲为何出此毒招?莫非他对女儿不满,借机公报私仇不成?又一转念,事已至此,圣旨是无法改的,还得仰仗两位兄长扶助,遂传懿旨把两位少将军请到后宫议事。

佟太后说:“哥呀,你们二位都是哀家的连心肉,事到如今我也只有劳动你俩了。小太监是我的掌心疙瘩肉,关系我就不明说了。这次出征,你俩必须亲自前往辅助,不管战胜战败,务必让小安子活着回来,倘若是少一条胳膊断一条腿,哀家也不活了,任凭你们父子朝堂上扑腾去吧!”

两位少将军虽是武弁出身,但厉害关系还是懂的。当初不是甥儿坐了帝位,妹妹顺理成章地登上太后宝座,这阵他们父子没准还在塞外听风观雪哩!如今听妹妹发了狠话,方才知道这个小太监在妹妹心中的地位,遂伏在地下磕头说:

“万请娘娘一千一万个放心,有我俩在,必有小王爷在。就是我俩不在了,也要保得小王爷在!”

佟太后一块石头落了地,笑道:“如此最好,尔等去吧!”

第十四章 首战告捷 擒女番将

小太监率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杀奔边关而去。不数日,几近边疆,忽有探事小卒来报,说边关已经失守,守将耿成忠以身殉国、壮烈牺牲。余众或散或聚,已是溃不成军。

潘又安转身征求佟氏二将有何妙计。二将说:

“大帅,我军初败,敌兵亦是疲惫不堪、死伤惨重,不如乘势攻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小太监摇摇头说:“不可。敌军刚胜,来势正猛。我援军远道而来,多是人困马乏。本帅主意已决,今夜就地安营下寨,我见此处空旷辽阔,山青草绿,正好来日与敌会战。”

两将闻言大惊:打仗又不是游山玩水,谁顾得了山青草绿?这娃娃定是畏敌如虎,听说守军败了,想要退缩。遂急忙滾鞍下马,伏地不起,说:“主帅万万不可,我军初来,如不急攻,挫敌锐气,倘若是晚间敌寇偷袭,我军猝不及防,必然大败。”

小太监命人扶起二将,轻轻抚慰其项背,笑曰:

“两位将军多虑了,小可虽然不才,但从不把小小番虏放在眼里。两位将军只管帐内饮酒,且看小可演一出灭番好戏。”

佟家二将暗暗叫苦不喋,心想兵败事小,万一小太监陨命疆场,太后妹妹那里如何交待?

原来,小太监的一日之师老李头悬梁自尽之后,太后娘娘又给他另觅了一位武林高手孟浪孟伯雄为他教习武功。孟浪非浪得虚名,他武功高强不说,又遇高人传授兵法,一直想报效国家,只是苦无良机。当他得知小太监非阄人之后,并未像老李那样愚蠢地自杀避祸,反而眼前一亮:朝中能混入假太监,必非常人所为,定是有一个强大的靠山在后。此人也非别人,既是太后宫中的人,又封了王爷称号,十有八九是太后的人无疑了。孟浪决意投效小太监,由此取得太后的青睐,有朝一日也好展示自己的才华。小太监自然清楚师父的本领,挂帅之后便悄悄把师父请来,先化妆成贴身小卒,不离左右,以便时时请教。就地休整这一计就是孟浪事先授意的。

当夜无话,番敌并未如佟家二将所预料的那样来偷袭大营。是日清晨,有军来报:敌军数万前来叫阵。

小太监按照师父的妙计早已安排停当,然后集合兵马出营布阵应敌。

番兵队里亮出一员女将,高声叫骂,指名道姓要潘又安出来搭话。

小太监很是纳闷:“自己没名没份,初次领兵作战,这番女怎知自家姓名?”有道是强男不怕女壮,公狗不让母犬,小太监仗着练了几年功夫,也是想试试自己有几分能耐同,  又加上他本就是好色之徒,眼见是个女的,心中难免有些发痒。不待佟家二将说话,早已摇枪驱马,到了阵前。潘又安抬眼一瞅,眼前这女子,花容月貌,气宇不凡,一双大眼,两道剑眉,鼻直如竹,唇赛樱花,皮肤虽是黝黑,黑有黑的妙处。娇躯似杨柳,身轻赛飞燕,上着防身的甲胄,肩披一件猩红的战袍,胯下一匹白骏马,舞动双剑,声似银铃,真乃天女一般。小太监看罢顿生邪念,不由暗想:如得此女眠上一夜,换个神仙都不给的。

女番将看这小太监时,也是暗自嗟叹不止:果然中原好一表人才,一张椭圆脸,两颊起红云,既不胖又不瘦,更有明目俊眉,唇红齿白,肤白如雪,颏下无须,个头高矮均称,身子矫健如猿。着一身银盔银甲,也是一匹银鬃宝马。潘又安,好名字,古代有个叫潘安的,分明又是一个小潘安临世。可惜这样美男子,却被人去了势,挖断情根,否则掳去番国,结百年好事,度此一生,岂不比做个神仙快活?

小太监枪交怀中,两手合拢,马上打一躬,道:“姐姐在上,小弟这厢有礼了。”

女番将噗哧一笑,揶揄道:“一个阄人,自比什么小弟?罢了罢了,小女还礼就是了。”

小太监脸上一红,言道:“姐姐没见,怎知我是阄人?”

女番将道:“太监不是阄人,难道还会多出一物?”

“姐姐没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吗?”

“你这厮倒会油嘴滑舌,男女有别,你我又是两国之人,教我如何能够看得?莫非你是赝品太监不成?”

“我若是赝品太监,姐姐肯嫁于我否?”

“阴阳人休得无礼,看剑!”

小太监一枪架开,含笑道:“姐姐凭般心急,小弟话尚未说完哩!”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能有什么好话?”

“看姐姐貌赛天仙,哪里会干杀人的勾当?不如随小弟投了我中原大国,强似你在大漠吃苦。”

女番将又是一剑剌去,厉声骂道:“中原有什么好?似你这般人物,竟让做成阄人,不男不女的活在世间有何乐趣,不如撒泡尿淹死了,省得让人见了惋惜。”

小太监举枪挡开,讥笑说:“姐姐,莫若咱俩打赌,你让开些,我脱了裤子你看,如若我果真货真价实时,你肯嫁我否?”

女番将大怒,斥道:“呸,不要脸的阄人!休耍贫嘴,快快接招,免得到时我不小心一剑戳你个透心凉,还怪我塞外天气不好,惹你伤风感冒了!”

小太监见番女武功高强,双剑尤如灵蛇出洞,一剑快似一剑,招招都是奔要命地方而来。他不敢怠慢,左推右挡,哪里还有嬉笑谈天的功夫?

俩人言语不合,纵马舞枪挥剑,战在一处。

若论武功,女番将技高一筹,若比力量,小太监占了上风。此长彼消,避重就轻,你来我往,反来覆去,八只马蹄儿乱蹬,两双手三支兵器齐飞。草地上上演了一出绝妙的吕布戏貂蝉,大漠中两个美男俊女誓要一战定雌雄、分公母。不消半个时辰,女番将已是体力不支,香汗淋漓,花枝儿抖个不住,气喘吁吁难定。

佟家二将看得目瞪口呆,没料想小太监竟有如此手段。俩人未能阻止住他,本想出阵助战的,现在看来有些多余,凭本事谁在谁上还未必得知呢?

女番将名叫乌尔苏丹,年刚十七,生得美若天仙,草原上人称黑牡丹的便是,她是单于王乌突里希的公主。不是她轻敌,而是听说南朝派个去了势的阴阳人领兵会战,觉着甚是希罕好奇,以为阄人好欺。遂征得父王恩准,打马出阵,指名道姓要会会这个不男不女的小太监。谁知一交手方才知道,这个小太监并非是吃素的,都说是骟马雄壮,莫非阄人也厉害?

两人战到五六十合,小太监用枪隔开双剑,伸手搂定乌尔苏丹的杨柳小蛮腰,奋起神力发一声喊,硬生生将黑牡丹抱了过来。俩人脸贴脸,面靠面,头颈交错,紧紧搂抱成一团。乌尔苏丹此时虽是长剑依然在手,但已派不上什么用场,只有双手朝天乱舞的份儿了。

第十五章 小太监扬威大漠

单于王乌突里希见爱女被俘,顿时恼羞成怒,急催胯下乌椎马,挥两把门扇似的大砍刀,鸣哩哇啦一声吼叫,直向南军阵里冲来。小太监刚刚扔下小番女,老狼主跟屁股就杀过来了。小太监还要二次进场,佟家二将不允,打马上前,劝道:

“主帅且歇息片刻,待我二人会会此贼。”

小太监初生牛犊不怕虎,毫不相让,笑说:“莫非二将争功乎,既如此,功劳簿上记谁的名字合适?不如我一人吃饱算了。”

仨人争执不休,眼见大单于已经杀到面前。仨人仨马只得并排站立一起,看看番虏王有何举动?

老狼主哈哈笑道:“有你们这么不讲理的吗?三个打一个。我建议你们俩大个退立一旁观战,待我捉住这个小太监拿他去换回我女儿,这样不失公平吧?”

潘又安抬头看这员番将,与众甚是不同:只见他头插雉鸡尾,脖子上挂着俩狐狸尾巴,狼皮坎肩,虎皮大衣,皮鞋、皮裤、皮帽,袜子、裤衩子看不到,没准也是皮的,整个一皮货商的干活。再观面相:扫帚眉、水牛眼、蒜鼻阔口、青面獠牙,两只大耳朵分列两侧,宛如一边爬着一只癞蛤蟆。胡须七长八短,有几根黄的,有几根绿的,有几根黑的,其余是白的。身高按老尺子算有七八尺,按新尺子算超过两米。体重大约估计最少也在三百斤以上(毛重)说话。看看人家,比比自己,小太监很是有些自惭形秽,暗忖这仗无法打,不在一个级别呀!

单于王看小太监半天不吱声,以为是他怕了,呼呼大叫道:“小南蛮,你若怕了就速速退去,还了我家公主。或者你降了算了,回去也没用,你们的江山早就易主了!哈哈,要不咱们明天再战,顶多让你再多活一天,何去何去,你自己琢磨?”

“不行,现在就战,我一定奉陪到底!”小太监暗暗吃了一惊:莫非朝中出了变故?转念一想,大狗熊必是使诈。再说即便是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今天不和这个贼头决一高低,反倒张了他的威风,他想用巧劲胜他。就说,“大狗熊,咱不比力气活,比点别的,你看如何?”

“快说快说,比什么?”大单于牛眼一瞪。

“比赛马、比投掷、比老鹰捉小鸡……”一连十几个项目在小太监的脑子里过了一遍,没有一样称心的,比爬树当然最好,或者翻墙,这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可惜这儿连个树影儿也没有,更别说屋宇墙头了。

“小乌龟王八羔子,再不回答我可要出手了!”单于王叱喝道。

“比射箭!”小太监被逼出一个弱项。他不知道草原上的人骑马射箭乃是家常便饭,虽然他也学了几天射箭的勾当,但要和人家相比,不是一般的差距哩!奈何话一出口,就无法收回来了,军前无戏言嘛!

“好,就和你比试射箭!”乌突里希正中下怀,高兴的哇哇大叫道。

小太监底气不足,他自己出的主意,怎能自打嘴巴?但是两军阵前,气可鼓而不可泄,他只好强打精神,开口问道:

“你说怎么比?”

“咱们俩每人退后五十步,共是一百步。你射我三箭,我射你三箭。射死活该,射不着算平局。这公平吧?我大你小,我不能以大欺小,先让你射如何?我说开始,数够十个数字,你没射出算作废。”老狼主订出了射击规则。

既然已经被逼上马了,人不走马还跑哩。小太监无奈,只好退后五十步再说。他心里还在盘算:师父那边怎么还没动静?该是时候了!若要天助先要自助,既然大狗熊说了先要他射,射他三箭再说,没准瞎猫逮个死耗子哩。想罢,小太监弯弓搭箭,瞅定乌突里希的面门,“嗖”一声射去,老狼主头一扁,没中。

“一箭了!”单于王在一百步开外喊道。这么远的距离,听起来声音仍像是打雷一般。

小太监摆好了姿势,稳了稳心态,他估计大狗熊的头往哪儿歪,好做个提前量。左右各是五五开,他不知乌突里希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习惯往右偏还是往左偏。半晌拿不定主意,最后他选定惯常人的右。单于王正好是左撇子,这一箭又偏了。

“两箭了!”单于王在远处得意的喊道。

佟家二将开始发急,心想第三箭若是再射不中,论到人家,小太监必是凶多吉少。这二位自幼在边关长大,深知番人的箭术厉害。小太监偏偏不知天高地厚,选别样不好,非要往人家枪口上撞。真是半夜里摸阎王爷的脑袋瓜儿,想死等不到天亮了!他死了不要紧,太后妹子那里如何交待?这两个又气又急,眼睁睁看着小太监放第三箭。

小太监有意拖延时间,他估摸着师父那边该有动静了。因此磨磨蹭蹭,眼看老狼主已数到十,佟家二将丢失了这唯一的最后机会,一个推一个拍,嘴里嚷道:

“快射呀,再不射就没机会了!”

也是凑巧,平常的箭都是撒手而出,这支箭因借了佟氏兄弟的力道,小太监刚瞄了个大概,箭杆便脱手而出。老单于左摇右晃,忽听“噗”地一声,那支箭正中他的面门,老狼主“哎呀”应声从马上落下。

正当此时,忽听敌兵后面,左右两旁,刹时之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还有无数的烟火腾腾而起。小太监知道师父已经得手,遂将手中弓弦一挥,南军倾巢出击,可惜老狼主尚未来得及从地下爬起就已被乱军踏成肉泥。

番兵队伍,前后左右“四面”受敌,老狼主又中箭倒地,正不知作何应对时,小太监的兵马已经杀到。番兵番将皆成了无头苍蝇,不消几个时辰,几万人马只有千十人突围而出。

佟家二将还要率军追杀穷寇,誓要赶尽杀绝,不留后患。小太监在后大声制止道:

“二位将军罢了,快快传令收兵去乾!”

第十六章 番邦女含羞允情

佟家二将正要带人马歼灭漏网之敌,不想却被小太监拦住,心下甚是不解,遂问道:

“大帅为何不一鼓作气把这些王八羔子剿灭了?你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倘若日后再让他们聚集起来成了气候,更是后患无穷。”

小太监说:“二位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二位不曾听说过敌国破,谋臣亡这一事吗?好狼都知道不吃小羊,留着养肥了再下手的。如果边关年年无事,朝庭尽享太平,咱们这些做将军的武官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佟氏二将如梦方醒,暗暗赞道:别看这小太监比别的太监多长了样东西,心眼可也是多长了一个。当初如不是太后妹妹高见,成全了这个假阄人,必定成了废人,岂有今日大大捷?这样想罢,二将便说:

“大帅英明,既如此,那就安顿好戎边将士,我们速速收兵回京去吧!朝庭里还急等着我们凯旋而归呢!”

小太监满脸含笑道:“急什么?打了败仗急,打了胜仗也急?传令下去,放假三天,杀牛宰羊,犒赏三军,本帅还没有好好欣赏一番这北国美景哩!”

真乃此一时彼一时,一个滥芋充数的小太监竟靠着太后的支撑,边关打了一场胜仗就不知自己是何样人了?然而说归说,佟氏二将既不敢小觑也不敢得罪了这个小太监,怕他回去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他们哥俩就睡不安稳觉了。不过,小太监也确实有些本事,令佟家二将不佩服也不行。

此事还有蹊跷,原来小太监在阵前听了老狼主那句话后,心里当时就犯开了嘀咕:莫若朝庭真出了事,他们这样回去岂不是白白送死?所以他想和师父孟浪好好商量一下再定。还有,那个绝色美妙的小番女尚绑在他的大营之中,不乘此机会好好消遣消遣,急着班师干什么?正是:乘兴携得美人归,哪怕回家遇见鬼!

孟浪施了个疑兵之计,小太监在前头与敌当面交锋周旋,他则带了少数精干人马迂回到番军阵后左右,约定时间一起鸣放鞭炮、敲锣击鼓等。番兵不知是计,眼观四周全是“潘”字大旗,还以为是遭到包围,再加上老狼主中箭,于是自乱阵角,互相践踏,被小太监的队伍杀得七零八落,等逃往大漠深处清点兵马时已不足两千余众。

小太监大摆庆功宴,佟氏兄弟众将官等纷纷称赞小太监英武无双,捉一杀一,而且用兵如神,赛过当年诸葛武侯,一举歼灭不断骚扰边界的强贼,立盖世之神功,取惊天之大捷。尽说从此天下无事可以高枕无忧了,边关蛮夷闻风丧胆,至少十年之内不敢南向。

小太监微微一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乃五体不全之人,诚蒙太后娘娘抬爱,收为义子,一步登天。又遇高人指点,学成文武二艺,致使才有今日。我小太监非忘恩负义之人,太后娘娘与我情比母子,恩同再造,后必重报,这里就不说了。今天我就把我的授业恩师孟浪孟将军请出,大家一见。敌后放火,鸣炮击鼓,虚设旗号等全是他的主意……”

众人举目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