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然让走角门,让她有些不高兴的。
  在她看来,走角门怎么了?
  她也配走侧门!
  在她看来,长安侯府就是第一等的门第。
  杨家人到了这里,就应该走角门。
  可是这么一搞,杨家的姐儿哥儿没有来,对她来说是个大问题。
  她一看大势不好,就赶紧下车回来禀告甄母。
  在奔跑的过程中,她想好了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她的差事算是办砸。
  所以她一进去,就扑通一声跪下,根本就没有在意跪得太急,只怕膝盖都要青了一块。
  然后她有些哽咽地说:“老祖宗,奴婢的差事办砸了。”
  “????”
  甄母看看她的身后,却发现并没有自己的外孙女、外孙。
  就沉着脸问道:“办砸了?你是怎么得罪了杨家人?”
  她的脸色不怎么好看。
  陈妈妈可是她的人,办砸了事情,岂不是说自己的人水平不够。
  “不不不,不是老奴,虽然差事办砸,但刚才杨家的姐儿、哥儿还是跟着的,但到了进府时,杨家人才走了。”
  陈妈妈当然不会把最终的罪责,自己硬扛着。
  反正又不是她,让开的角门。
  “怎么一回事?”
  “刚才和姐儿、哥儿一起过来的杨家老姑奶奶说,让从三品官员的嫡女嫡子走角门,他们杨家不走。”
  “角门?”甄母有些不渝地说。
  像他们这种亲戚往来,一般是走侧门的,怎么能走角门?
  尤其是文官,更加讲求风骨问题。
  杨家就是立马走人,别人不但不会说无礼,只会是夸赞。
  但她也是有些不喜。
  在她看来,杨家人不怎么懂道理,也没有素养。


第十二章

  两个小人儿加起来才十岁多点。
  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红枣,就可以搞定。
  结果事情的发展,根本就不像是她想象中的一样。
  就像是打拳的,已经准备好招式,结果对手走人,根本不和她打。
  在此之前她的心里有些不自在。
  一听杨家还有大人随行,就有些更加不对劲。
  也跟着问:“就是,那个杨家老姑奶奶是怎么一回事?再说,你怎么回来那么晚?”
  陈妈妈有些想哭。
  当初去广陵之前,她想得很好。
  一定要圆圆满满地做好这件事,让老侯夫人放心。
  信心满满。
  事情一开始,也是很好的。
  顺风顺水,可以说事事按照自己的意思。
  在见到姑爷后,也很好。
  讲清楚厉害后,姑爷很配合,很快就让人从老家带着孩子交给自己。
  她就带着孩子上了船。
  只是没有想到,杨家老姑奶奶几天后就追上来。
  事情就急转而下。
  虽然她一向是自豪自己是长安侯府的人,感觉自己高高在上。
  但就在见到余颖的那一刻,她明白过来。
  她属于奴婢,地位卑微。
  这一点上,比不过杨家老姑奶奶。
  即使她是庶出的,但也是杨家的主人。
  而陈妈妈即使在长安侯府活得风光,也只是打狗看主人。
  杨家明显对侯府人不感冒。
  还有就是杨家的姐儿、哥儿身体变得很差,这让她也没有想到。
  在面对上那个老姑奶奶时,她有些心虚。
  自然不敢在和那位对着干。
  时间一拖再拖。
  不过她送信回来的。
  怎么没有收到信吗?她是一脸的惊讶。
  不能啊!
  当初还是她亲手送出来的。
  陈妈妈赶紧叩头道:“老祖宗,这位老姑奶奶是姑爷的庶出姑姑。”
  “一个庶出的。”二儿媳卢氏不怎么放在心。
  “姑姑?”
  甄母却在意这一点。
  那不意味着自己的辈分,也和那个杨家一样?
  “是的,这位杨家老姑奶奶并没有出嫁,就在家里修行,杨家的奴仆都听她的命令。”陈妈妈说。
  对上这一位时,她有些怂的。
  在一条船上住了不短的时间,自然有些了解。
  看上去杨家女并不怎么发脾气,但她身边的奴仆一个个都是毕恭毕敬的。
  说明她绝对是有手腕的。
  “你是说,她并不只是名头上的主人。”甄母很会抓重点,问道。
  她也算是一个宅斗出来的老手,自然知道那些奴仆,要是没有什么手腕,绝对不能特别听话。
  就是她也要恩威并重,才能让手下的奴仆听从。
  如果那位庶出的能做到令行禁止,绝对是手腕相当厉害才对。
  “是的,那些杨家的奴仆,对那位姑奶奶特别忠心。”
  陈妈妈就曾经想着拿着东西贿赂一下杨家人,偷偷打听一下。
  结果人家根本就不要,
  后来都离开她远远的,不搭理她。
  杨家庶出的姑奶奶?
  甄母总感觉自己听说或者是见过,但因为年纪大的缘故,一时间没有想起来。
  过了片刻,终于想起来,这位庶出的老姑奶奶是何人。
  她也的确是见过她。
  那个小娘子长得太不良家,想不到杨家竟然没有让她出嫁。
  她能掌握大权,甄母倒是可以明白,她的女儿去世,自然杨家的权利会落在这位手里。
  哎!
  谁让自己女儿身子不好!
  没有熬下去。
  这个想法,她也就是这么一想。
  甄母接着问:“这件事,你怎么不写封信来?要是知道有那位老姑奶奶在,今天就应该派靖儿去接,才不会失礼“
  “刚才就是我不去接一下,但儿媳两个人应该去接一下的。”
  老太太满头的白发,微微皱着眉头。
  “可,老奴已经写信通知过。“
  “没有,我可是没有受到什么陈妈妈写的信来。”卢氏一口咬定。
  陈妈妈吃惊地抬了一下头。
  然后说:“不能啊!当时杨家姐儿、哥儿身体太弱,那位老姑奶奶追上来后,就在原地停留了好几天,给姐儿、哥儿养养身子,老奴就让人送回一封信来。”
  听了这话,屋里的主人们就是身体一颤。
  那么,信到了那里去?
  甄母看了一眼自己的心腹,陈妈妈绝对不会撒谎。
  那么会是其他人瞒着?
  她的目光转向二儿媳,现在真正的掌家人是卢氏。
  至于大儿媳唐氏,从一开始就没有掌过家。
  就连她的儿媳也是在二婶手下,当着管家媳妇,所以甄母就根本不怀疑唐氏。
  卢氏一看,就知道婆婆怀疑是她。
  连连摇头。
  到了这时候,她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错,
  而且她真的没有看见。
  自然绝对不会为不是自己的责任负责。
  “要是知道有老姑奶奶在,我怎么敢给杨家人一个下马威?”
  这句话一出口,让其他人也就是静默下来,都看向陈妈妈。
  陈妈妈差点哭出声来,虽然自己没办好差事,但绝对是写了一封信。
  她不得不举着手说:“老奴发誓,刚才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罢了,只怕被人劫走那一封信。”甄母说。
  她也是玩宅斗的高手,自然猜出来,有人可能出手截住那一封信。
  那么会是谁做的?
  是她!
  杨家那个老姑奶奶到底是什么人?
  “会是谁?”大儿媳唐氏问。
  “不知道,也许是她!”甄母说。
  她心里是有个怀疑对象的,很有可能是冒出来的杨家姑奶奶。
  ”谁?“
  “她们应该怀疑是你动手。”旦旦说。
  “怀疑就怀疑吧,反正她们又抓不住什么把柄,杨家正好和长安侯府的那帮蠢货拉开一下距离。”余颖回答道。
  “这一次,就算是杨陵知道,也不会说我。”
  “嗯,长安侯府早晚要沉沦下去,离开远点好。”
  旦旦伸了个懒腰。
  此刻的大宝,正偷偷伸出小手想要摸摸旦旦。
  这一只黑猫是姑奶奶刚刚找到没有多久的猫,所以看上去不大,让他十分喜欢。
  小小鱼有些幸灾乐祸,小朋友是很麻烦的,它可是比较轻松的,还是变成一只小小飞虫就好。
  旦旦倒是没有动,反正小朋友的力气还小。
  想要拔毛,就揍他。
  谅他特不敢。
  大宝摸摸旦旦光滑的皮毛后,美滋滋的,对着云双说:“阿姐,猫猫。”
  云双此刻是有些走神,被大宝的话惊醒。
  愣了一下后,朝着大宝一笑。
  她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他们不去侯府?
  “云双,怎么了?”
  “姑奶奶,咱们不去外祖母家了吗?”
  “不去了,本来我打算带你们姐弟两个见见你外祖母,然后就回咱们杨家。毕竟,你们姐弟算是晚辈,为了名声走一趟。”
  “没有想到的是,侯府之人根本就是把杨家当成了侯府的奴仆,走角门。”
  “角门?”
  “是的!云双,角门是奴仆才走的。为了杨家的名声,也不能走。”
  说完,余颖轻轻替云双拢拢耳边的头发。
  “嗯,姑奶奶,我发现长安侯府的人并不怎么在意我娘的死。”云双说。
  “你也看出来了?”余颖说。
  “是的,我看见侯府的丫鬟,竟然穿着红色的绣鞋,按说我娘是侯府的出嫁女,侯府的人应该有些顾忌才对,然而并没有。”云双说。
  “是的,这件事我也看见,所以在一开始,我就不怎么信任侯府。”
  “不过不用怕,有我在。”余颖说。
  余颖干净利索地走人,既然三观不合,她何必要和长安侯府的人待在一处吗?
  杨家人有钱有房,干嘛寄人篱下?
  “嗯!我不怕。”云双点头。
  她刚才是有些惶恐的,被人拒之门外的感觉不怎么好。
  好在身边有姑奶奶在,她感觉好了很多。
  她看看大宝,大宝还什么事情都不怎么在意,他更在意摸摸猫猫的皮毛。
  但她大点,就问:“咱们在京城里也有家吗?”
  “有的,到时候你可以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住。”
  “嗯,我还是喜欢自己的家。”云双说。
  余颖就是一笑,看着云双照顾起大宝。
  这一次跟过来的车辆并不多,更多的已经去了杨家的房子。
  说不定回去后,就可以休息一下。
  当然,这一次杨家和长安侯府的争执,也应该爆出去。
  杨家和长安侯府就没有必要保持太深的关系。
  侯府的作为,势必让杨家人对他们产生不了更多的感情。
  敬而远之就是。
  “这长安侯府的人也太过分,竟然让客人走角门。”
  “客随主便嘛,所以。。。。。。”
  “所以,就应该像长安侯府一样,把自己出嫁姑奶奶生的孩子,弄到角门进去?凭啥?人家可是从三品。”
  “这不是孩子小吗?”
  “孩子小,就可以随便欺侮吗?这是不尊重自家姑爷,姑爷那边都是客人,而且听说长安侯府二太太家的姐妹入京,人家二太太是出门迎接。”
  “你怎么知道的?”
  “正好遇到,说起来那一家还只是一家皇商,不是官眷。”
  “这么说,官眷倒不如皇商。”
  “怎么可能!士不如商?”
  这句话一出口,引起一片啧啧称奇声。
  姑太太一家和长安侯府更近,而且是官眷,却只让走角门。
  二太太的娘家人是皇商,却走侧门。
  这说明什么?
  说明长安侯府的主人,对姑太太一家看不上。
  “难道姑太太一家是穷光蛋,是来长安侯府打秋风的?所以侯府的人不待见。”有人说。
  “胡说什么,那可是江南巡盐御史。”有人反驳道。
  “就是,那可是肥差。”
  大家对于这件事,都是蛮有兴致的,就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四处传说。
  长安侯府原本就不怎么样的名声,又差了不少。
  甚至都传到皇帝那里。
  正巧皇帝已经接到了杨陵的奏折,一看大喜。
  作为一个君主,最怕的就是粮食少,现在杨陵献上的种粮之书,对他来说有大用。
  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劫杀官眷这件事,让他有一丝不自在。
  就传下旨意,调杨陵回京城。
  这个旨意一传出来,让很多官员都是惊愕。
  因为他们都认为杨陵会死在任上。
  想不到皇帝竟然换人了。
  新的巡盐御史走马上任,他很满意。
  杨陵也很满意,很快做好交接工作后,带着人准备上京城。
  他坐在桌前,陷入深思中。
  在此刻,他是有些犹豫的,因为不知道面对小姑姑。
  有些近乡情却的感觉。
  对于这个年纪比他还要小的姑姑,他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心情对待。
  虽然心里知道那种想法正确。
  但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让他在骨子里,对女性有些看不上。
  早年时,他已经开蒙,小姑姑还没有出生。
  等到小姑出生后,又男女有别。
  再加上姑姑长得太媚,自然更加不接近。
  他根本就不熟悉这个姑姑。
  等到他亲娘去世时,才知道姑姑是不打算出嫁。
  亲娘也说过,姑姑的容貌就是一个祸害,一个不好,就会惹来大祸。
  她后来一直缩在老宅中,他也没有在意。
  也就是多给一碗饭的事情,杨家还能养不起这个人?
  后来的事情他就不在意,一个后宅里的女子能翻出多大的浪花。
  她真的很少出现他的眼前。
  说实话,他常常会遗忘她的存在。
  这段时间想来,他和姑姑并没有什么感情。
  直到传来她开始学医,才让他有些警觉,当年的越氏就是在某一天开始了大变化,一举成为才女。
  名声大显后被选入宫中。
  最终成为祸乱宫廷的女帝。
  在她死后,她的娘家越氏家族全族被诛。
  皇位被皇族的旁支拿走。
  因此,不少接受教训的家族,大都让女孩们要贤良淑德,不愿意她们读书。
  而小姑的学医令他有些紧张的。
  杀了她的念头也有。
  在家族和姑姑相比时,他自然选择家族。
  这样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他让人监视了很久,终于可以确定这位是想要用学习医术,来打发时间的。
  她既没有孩子,也没有什么应酬。
  自然空闲时间太多。
  他想了一下,觉得学医可以占用大部分时间,可以让她少想别的乱七八糟的事。
  就同意了。
  还让人给她送些医书。
  过后,这位依旧是在老宅里不怎么动弹。
  直到儿子的出生后。
  他这才知道这位小姑姑真的是学医有成。
  好在是她是杨家人,别人都不知道。
  为此他曾经很是感谢。
  结果她说:是为了报答祖母和亲娘的恩情。
  他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
  曾经他娘在死之前,让他发誓,只要他在,就要保护好这个姑姑的。
  要不是这是亲娘的吩咐,他都不愿意答应。
  这是给自己找事。
  万一这个姑姑淘气怎么办?
  好在不淘气。
  在听到余颖的回答后,才知道一件事:亲娘种下的善因,得到了善果。
  他才知道,原来妖艳的外表下,她还是活生生的人。
  有着感恩的心。
  但这种感情很浅薄。
  他还是有些怕惹出事情来,在他之上,有着更有权势的人,一个不好就护不住她。
  可他又不能赶她走。


第十三章 甄母受挫

  曾经的他没有守护好家人,还让人愚弄。
  真的是很差劲。
  那么在今后的岁月里,就让他担起一个男人应该担起的责任。
  这是他作为杨家家主的责任。
  至于小姑姑,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她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
  这些年来,女子的才能都被禁锢住。
  有些脑筋死板的家族,抓得严。
  据说那种家族里的女孩子,在周岁后就把女孩子送上绣楼,那些女孩从此基本上就在那里生活。
  当然身边跟着嬷嬷。
  算是教养。
  直到她们出嫁的那一天,才可以下楼。
  那些女孩子就是被圈养起来。
  看上去安全了很多。
  但,真的是那样很好吗?
  其实,女帝引起的那一场灾难,真的全怪女帝吗?姑姑在走之前,曾经问过他一句话。
  这段时间里,这句话一再浮现自己的耳边。
  小姑姑的话里有话。
  女帝有些行为是不可取,但那些执行人真的没有错吗?
  当然有。
  有不少是为了个人私利,打着女帝的旗帜为所欲为。
  恨不得敲骨吸髓。
  因此引起一次次的反抗。
  这沉重的后果,最后全砸在女帝的头上。
  导致了高高在上的她,在舍身崖一跃而下。
  尸骨不存。
  女帝固然有错,但作为臣子的男人们何尝不是有错?
  好在女帝死在断崖深处。
  不然,她说不定会被鞭尸。
  这些情况是他这段时间里,重看前朝的历史得出的结论。
  站的角度不同,结论就是不一样的。
  用小姑的话说:屁股决定脑袋。
  话粗理不粗。
  事实上,从小姑姑的诸多行为中,他看的出来女性中不乏能干的人。
  可惜的是,女帝之乱让男人成了惊弓之鸟。
  让他们特别厌恶能干的女人。
  尤其是那种有可能超越男人的女人。
  就怕再来一个女帝。
  呵!
  比如他。
  真的是鼠目寸光。
  而这一切,姑姑早就知道。
  杨陵嘴角浮出一丝苦笑,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还是很蠢的。
  枉自己认为自己很聪明。
  算了。
  见小姑姑是必然的,就是被嘲讽也是正常的。
  “大人,不早了,明天咱们就要走,该歇息了。”夜起的长随杨安看到灯光,就招呼道。
  “嗯,睡吧。”他应了一声。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对于杨陵的想法,余颖此刻自然不知道。
  她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在京城里站稳脚跟,顺便给长安侯府揭了一层面皮。
  让甄家对她咬牙切齿。
  说起来,杨家一直是有钱人。
  所以京城里的宅子位置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她早就令人修缮过,住进去一切都好。
  住进去后,余颖令人把江南的土特产专门都打理好,然后给左邻右舍送去,算是打个招呼。
  同样的礼物,还送去长安侯府。
  当然长安侯府看到这些东西,是又气又怒。
  满脸的不高兴。
  恨不得不收礼物,却又不得不收下。
  杨家送来的礼,主要是新奇的土特产。
  并不怎么太值钱。
  但杨家的奴仆振振有词地说:“有句话不是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于是,这一份在侯府的人看起来太过简薄的礼。
  侯府的人,却不得不捏着鼻子收了。
  不收不行。
  这段时间里流言传开,有不少人是数落侯府里的人。
  有人说出来,外嫁的嫡亲姑太太去世,作为侄儿礼法上的确是不需要守孝,这一点没错。
  礼法是礼法。
  但人还是要有人情味。
  在情理上,作为嫡亲侄儿应该是有所表示。
  那可是亲爹的妹妹。
  是甄家出嫁的姑奶奶。
  知道姑姑去世,做侄儿的总是要表示一下,穿下素衣什么的。
  然而没有。
  还没有满百日,就穿着大红色的衣袍外出。
  连孩子的亲爹,都因此在外面被指责不会教子,被人挖苦一番。
  他才发现自己记忆里的儿子,基本上是穿着大红锦袍,让他这个做爹的也无话可说。
  这时候的他,自然没有想起来,本人以前也看见。
  但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或者是他自己,也没有把去世的亲妹子放在心上。
  到了现在被人点出来,才有些恼羞成怒,看着儿子是深恶痛绝,拿起手边的东西就打。
  骂儿子一点数也没有。
  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男孩,被打的是哇哇大哭。
  就没有人提醒过他。
  他很冤啊!
  还是老侯夫人知道后,跑过来救下孙子。
  一问儿子,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点他们竟然忘了。
  回过头去看,长安侯府的人这段时间里是集体性失忆。
  根本就没有什么忌讳。
  如今被人点出来,一个个都是有些不自在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根本对杨家人很无礼。
  侯府的人,就是外出说杨家无礼。
  也白搭。
  别人不信。
  更加是雪上加霜的是,这位杨家老姑奶奶的存在,让长安侯府的人,也不能以辈分压人。
  这真的是让长安侯府在很多地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京城的人可是都知道。
  在那辆车子里,就坐着和甄母一个辈分的人。
  还让人走角门,怨不得杨家大怒。
  这是欺人太甚。
  要是那车上,只有侯府的外孙女和外孙倒也好糊弄。
  但现在多了一位,就不怎么好处理。
  说来说去,侯府做的不怎么样。
  这是大家的共识。
  甄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不行。
  把陈妈妈叫来训斥了一番,就是她误事,害的长安侯府的人倒了霉。
  陈妈妈是欲哭无泪。
  而甄母之所以叫她来,是确定一下杨家老姑奶奶的样子。
  这段时间,甄母被气得不行。
  当年亲家曾经带着出来过,就是一个小狐媚子。
  那时候她在自己面前,一直是连头都不敢抬一下,看上去老实的不行。
  想不到多少年后,就变了样。
  倒是跑到自家面前搞事,难道想着扬眉吐气?
  狐媚子就是狐媚子。
  这一刻的甄母很想撕了这个小蹄子。
  一定是她让侯府的人颜面无光。
  甚至是她故意散播侯府的倒霉事,太可恶了。
  这个狐媚子怎么又回京城来?
  结果听陈妈妈的意思,那个狐媚子毁容了。
  这个消息令甄母是大乐。
  好在甄母听说,女婿快回来了,等着女婿来,她就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就让办事不力的陈妈妈下去。
  陈妈妈松了一口气。
  现在的她已经不指望自己得到甄母的欢心。
  只要侯府出事,没有想起她就好。
  甄母这段时间,就根本不打算见两个孩子,算是给他们姐弟两个人一个教训。
  想不到的是,余颖根本就没有让两个孩子过来。
  另有解决办法。
  她打算趁着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好好给两个孩子治治病,冬病可以夏治。
  不单单是为了给他们两个治病。
  也为了给侯府添堵。
  余颖特意拿着杨陵的名片,去请专制小儿生病的太医。
  太医到了之后,给两个孩子查查,发现这两个孩子身体是很弱。
  两个孩子的身体,余颖已经调理得不错。
  但挡不住余颖动的手脚。
  所以两个孩子看上去身体很虚弱。
  太医做了一番检查后,掉了不少书袋。
  最后建议要好好休养。
  不然,将来会影响寿元的。
  这件事渐渐传开,坐实了长安侯府的人就是不怎么好。
  甄母听了后,差点没有气得吐血。
  也无力做什么辩驳。
  只得把去接杨家人的那些奴仆胖揍一顿后,都赶到庄子里去。
  另外,还派人给杨家送去一些补品。
  但,已经晚了。
  太医的话证明侯府的人是不怎么顾惜杨家人。
  不少人都是暗中嘲笑,侯府对自己的亲外孙都如此刻薄,只怕对女婿更加是不怎么在意。
  或者是以为女婿回不来。
  流言飞涨。
  直到后来,才知道杨陵他有机会回到京城。
  侯府人只怕是想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侯府的人无力解说什么。
  他们想不到杨陵竟然脱身回来,甚至有可能更进一步。
  想要和杨家缓和一下关系。
  也找不到机会。
  杨家人基本不出门。
  那两个孩子身体不好,没有再过来。
  打着养病的样子,留在杨家,
  别人也没有说他们无礼。
  而长安侯府只能是等到杨陵的到来,再作打算。
  杨陵回京后,先是去见皇帝。
  看到皇帝,杨陵看上去很是激动,连忙叩首。
  当官的,必须演技出众。
  这一点,杨陵很有体会,好在这一次手里有东西。
  君臣交谈一番后,杨陵被皇帝是一番询问,说起来粮食情况。
  杨陵说,这本来是杨家的人在管理土地时,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然后误打误撞选育出良种。
  后来,他发现后,就专门上了折子,想着要是每一亩粮食都增产。
  积少成多,也很好。
  皇帝是很高兴的,他是专门派人在收割时盯着。
  看看这粮食的产量是不是那么高?
  事实证明,杨陵没有说谎。
  皇帝乐坏了,才让杨陵回到京城,让他在家里休养一下,到时候去户部报道。
  给了杨陵一个美差。
  他是一脸的高兴,要回家看看,不知道大姐儿、大宝怎么样?
  这么一想,他让人加快了速度。
  而余颖已经知道他回来,就把大宝姐弟召集到了一处,等着大侄子回归。
  杨陵有些激动,到了自家的巷子口。
  就命人停下。
  他自己下来,慢慢走到那里。
  看到杨府两个字时,他停顿了一下。
  他是有些感慨的。
  还以为自己再也回不到京城,想不到竟然回来了,
  回到这个家。
  之所以认为是家,是因为有儿女在这里。
  这时大门开了,管家迎出来,“大人,姑奶奶和两个小主人都在等着你。”
  杨陵点点头。
  此刻是有些激动的,他儿女都好好的活着。
  一撩衣摆,他加快了脚步。
  “爹。”云双先认出来,有些激动。
  快走了几步后,又想起来规矩,所以她放慢了脚步。
  但她的那一双眼,显露出来无比的高兴。
  这些天来,虽然姑奶奶一直照顾着她,她也很感激。
  但她心里更加惦记着父亲。
  母亲已经去世,她剩下的直系长辈就只有父亲。
  至于大宝歪着头,他更加小些,已经开始遗忘几个月不见的父亲。
  等到听到姐姐的声音后,才想起来。
  这是亲爹。
  他猛地跳起来。
  他表现的可是比姐姐更加热烈一下,双臂一伸,还是三头身的他就冲过去,“爹!”
  在后面的余颖看着,就是一笑。
  并没有生气。
  孩子依恋父母是一种天性。
  所以杨陵活着,对两个孩子好。
  杨陵一看,生怕儿子和自己姐姐撞在一处,就快走了几步。
  迎上大宝,抱起这个孩子。
  此一刻,所谓的抱孙不抱子条律被他扔在一边。
  他朝着云双说:“云双现在是大孩子了。”
  云双闻言一笑,她并没有妒忌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