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和听到这里,摇摇头。
那个劝说他要感恩的人,可是一直说皇家对廖家是恩同再造,好像廖家起兵造反是绝对的大不敬。
于是阿和说:“那个人说皇帝对廖家好的不行,说当年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廖家护卫的时候出现大错,如果不是皇帝开恩,廖家早就满门抄斩。”
“哦?是吗?”
“我才不信,我相信要是廖家真的有这种事情,为什么皇帝不杀掉?皇权可不是请客吃饭的,还提拔廖家成为武将之首,皇帝昏了头吗?”
“皇帝可是一直看着廖家不爽,有这个机会还不把廖家满门抄斩?”
此刻的阿和,也是不相信。
“等等,他说的是当今的皇帝做皇子的事情,怎么是廖家的责任?明明是皇帝的责任!”
“他当年才十岁的时候,自视奇高,竟然就带着一个小太监就跑出来,结果差点被人拐走,还是廖家人救了他。”
余颖从原主的记忆中扒了出来这段记忆。
此刻的她,想要骂人。
“阿和,你看出来了吗?同一件事在不同当事人的嘴巴里,并不是同样的事情。在别人嘴巴里,倒成了廖家欠了皇家的感觉。”余颖有些不怎么好笑地说。
这世上,果然是会出现黑白颠倒的问题。
阿和这时候的心情,好转起来。
余颖接着说:“阿和,那时候你才一岁,还不怎么会说话,现在已经长大了。”
“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就赶紧问吧!”
“也没有什么,我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明白其实不管是不是你生了我,都是我的亲人。”
“现在,不迷茫了吧?”
“嗯!”阿和说。
“以后,那个人再说什么尽忠,就告诉他,当年的大鸿朝,说起来还是景朝的属国,不也是,有一天取而代之?”余颖说。
今上对廖家赶尽杀绝,就不允许廖家反抗吗?
余颖造反的时候,没有一丝丝愧疚。
阿和听了之后,心里很是畅快。
这些年来,他一直是不知道廖家和皇室之间还有这么多曲折。
就见余颖正色道:“之所以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感觉这些事情并不是大事,你真的是廖家人就行。”
“我明白了。”
“那么,娘亲是为什么来这里?”
“因为阿和已经是大人,要娶妻生子了。”
阿和的脸一下子爆红,因为他还是童子鸡,所以会害羞的。
“你现在已经快要大婚,不单单会成为一个女人的夫君,还有可能很快就成为一个父亲,那么家庭上的事情有一些事情,你必要知道。”余颖说。
早年的时候,阿和身边的情况比较简单。
毕竟能留在他身边的人,都不会是大鸿朝的人。
而从阿和到了西北起,他已经终于开始独立起来,身边会出现更多的人。
甚至,会出现一些妖魔鬼怪。
那么余颖必须给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说一下。
那个人的出现,正好给了机会。
说起来阿和准备要娶的人选,是一直跟着余颖起事的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是阿和身边的人做的具体工作,而余颖参考了阿和的意见后,才提出人选的范围。
毕竟在今后的婚姻路上,他和她在开始的时候最好是两情相悦。
那种纯粹是为了权利,而联姻的婚姻,并不怎么好。
所以,新娘人选就是经过很多次选择才选出来的。
当然,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也有女孩子条件很不错,但因为家庭的原因,最后落选。
余颖不喜欢那种家大业大人多的大家族出来的女孩,成为阿和的妻子。
不是说女孩不好。
而是嫁进廖家后,女孩身后那一个大家族里惹出事情会太多。
华夏人对人情关系,看的很重。
早年有位圣人的父亲,在后娶妻子生的儿子长大后,就一门心思想要弄死圣人,以便把家业传给小儿子。
圣人一次次大难不死。
但等到圣人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不但不能对所谓的杀人未遂犯出手,反而要把所谓的弟兄分封一个地盘,以免别人说。
当然,这位圣人的行为一直被人称赞,是个绝顶孝顺的儿子。
但在余颖看来,这种孝顺是有些很可怕。
做恶之人竟然没有收到惩罚,还升官发财去了。
问题是,这种孝顺是大众认同的。
接受教训的她,并不想着让阿和的妻子,出身于那种实力雄厚的家族,族人太多,不好约束。
一旦阿和的妻族出事,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就会一趟趟跑进宫里来求情。
所以那种家族庞大的女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淘汰。
不然,触动律法,放过他们,就是把律法当成了儿戏。
不放过,那些族人还不知道在后面说什么。
关于这一点,余颖是没有说给别人,但还是说给阿和听。
在余颖看来,律法应该是凌驾于其他之上。
家族人少的,有人少的好处,比较好管理。
阿和的妻子一定要选好。
这个女人在余颖看来,应该是比较坚强的女性,像那种纯洁小白兔那种女孩子,是不怎么适合当阿和的妻子。
包括她的母族也是这样,要事少。
“母亲你说了算。”阿和点点头。
好在,他后来看中一个。
当然,阿和妻子的人选,得到了不少人的注目。
毕竟阿和就是廖家的少主人,所以很有可能更进一步。
自然有不少人家想要结亲。
可惜的是他们最终发现,花落王家。
王家算是原本的大家族,但在大鸿朝的时候,王家接连遭遇一场场打击,大家族就变成了一个不入流的家族。
甚至连家族里的人,也已经凋零到只剩下一家人五口。
夫妻两个人,带着两儿一女生活。
其他族人已经不知所踪。
但王家留下这一支,孩子还是教育的不错。
当然,女方并没有什么婚约,不然会有不好的流言。
余颖让他们小两口结婚的时候,是确定女方已经年满十八岁,才让人准备婚礼。
而平常人家的女孩及笄之年,就开始婚嫁。
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时候,更加结婚早。
古人的寿命,普遍短。
甚至,在三十岁左右,就基本上当爷爷奶奶。
这一点据说在现代社会,某个部落的人十岁时就成婚,二十岁出头成为爷爷奶奶辈。
之所以这样,就是那个部落的人死得早。
寿命是三十出头。
所以,才会这样早成婚生子。
而古代的情况也有些类似,三十岁就算是老人。
这一点,和现代社会无法相比。
在现代,三十岁还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因为,在古代自然按着古代的规矩。
那么,对于女儿满十八岁才成婚,王家是很满意的。
毕竟肯让媳妇满了十八岁,才嫁的人家,很是通情达理。
十八岁的女性,算是基本成熟,可以去孕育一个孩子,或者是拖它一段时间,再生也可以。
在见到王家小娘子的时候,余颖很满意,这是个很漂亮的年轻女性,身段苗条。
看到余颖的时候,有些害羞。
但很快沉淀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落落大方上来见礼。
口齿清楚,神态上带着几分温和,但眼神上又透着几分坚强。
余颖就从手上取下一个玉镯,亲手给小娘子戴上。
王曦看着手腕上那一只珍贵的羊脂玉的手镯,眼睛下垂,耳朵尖有些发红。
然后,她还是有些镇定地退出去。
出去后,另一只手握住手里的手镯。
第二十章 阿和的婚事
“这个钗子,是早年我爹娘给我的,正好给你带上。”余颖笑着说。
“真的很漂亮。”
看着那个紫金钗,王夫人是很满意的。
廖家现在有钱,但能用这么一根珍贵的钗子插定,意味着未来的婆婆很看重。
嗯嗯,她家女儿运气很好。
“阿宝,还不谢谢夫人?”王夫人说。
此刻的她,既是有些高兴的,高兴女儿找到一个适合的夫君。
也是有些怅然的,女儿长大,就要嫁出去了。
“谢谢夫人。”王曦语调有些激动。
“嗯,阿宝你先下去。”
王夫人可是打算和余颖好好谈谈,自然要把女儿打发走。
王曦还是比较镇定地退出去。
出去后,她微微抬起手腕,看着这个手镯。
在日光下,白色的玉石晶莹纯透洁白,还有着羊脂一样润泽感。
能感觉出来这是上等的羊脂玉。
这一只镯子,就是价值千金的东西。
再摸摸头上的紫金钗,那也是少有的好东西。
说明这位很有钱,刚才看到母亲接待余颖时的情况,让王曦并不敢小看余颖。
呵!
竟然说她的身份不高?
怎么看,都不是那种平常人。
王曦微微抿嘴,只怕很多人想错。
有些人就应该下拔舌狱。
比比得太多。
比如说,随着京城来人的到来,让西北的人都知道一件事。
阿和,另外有亲娘。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有不少人是带着几分嘲弄的感觉看待余颖。
在他们看来,阿和已经算是没有真正的亲人,那么余颖最多只是阿和的养母。
甚至不少人猜测,余颖身份不可能高。
不然谁家贵女愿意不嫁人,专门替别人养孩子?
除非她原本是廖家的奴婢,倒是会忠心耿耿把小主人养大。
但,奴婢就是奴婢。
在此之前,王家也是有些担心的。
不知道阿和养母是什么身份?
等余颖上门的时候,王家人才第一次见到这位久闻其名的养母。
余颖一举一动都带着久居上位者的气势,绝对不可能是廖家的奴婢。
王家人松了一口气。
对于廖家的是是非非,他们现在不好说什么。
好在他们早就给女儿说过,对阿和的养母,她这个做晚辈的,一定要十分敬重的。
就算阿和的养母是身份不高,但这些年来,她一直是阿和身边最亲近的人,不是亲娘而胜似亲娘。
作为晚辈的王曦,绝对不可得罪。
就是将来结婚后,婆媳之间也有可能出现矛盾。
只怕,那时候的阿和向着的人,应该是养母。
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多年不说,而且王家从廖家亲近人那里知道一件绝密的事情,就是现在廖家的后勤也全靠这位管着。
甚至,西北在很多地方都依赖着余颖。
王家不傻,早就知道廖家不会是那种糊里糊涂的人家。
搞不清养母也是母亲。
自然和那种看不清楚的人家,是不一样的态度。
如今廖家已经插上钗子,算是正式订下,让王曦是终于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她心里是有些惊喜,想不到廖家会选中她。
说起来,阿和算是廖家军的主帅,婚姻大事自然是引人注目。
原本有人还以为廖家会选中另外几家,毕竟那些人家一个个都是人多势大,但这样人家偏偏犯了余颖的忌讳。
等到阿和的婚事终于定下,有些人家才恍然大悟。
和着,那位他们认为不重要的廖家养母,好生厉害,一手把持了阿和的婚事。
余颖对外人,是没有什么解释的想法。
另外,阿和也把那位来劝降的使者赶出西北。
对此,使者是恨不得捶地大哭。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阿和会对所谓的养母没有一点点的介怀。
而押送他出境的人,就是廖家的将军。
这位将军姓胡,一直对所谓的使者是很冷淡的。
因为,他也是余颖一手培养出来,知道不少事情,自然知道阿和是不可能对余颖不好的。
现在,轮到他押送使者出境。
要不是这位使者年纪大了,胡将军都想套着麻袋揍使者一顿。
在对上使者的时候,他才直接不搭理使者。
当初有人说余颖坏话的时候,他们都想着打人的,那些加入廖家军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余颖对他们的好。
没有想到,余颖制止他们的举动。
有些事情,只要在大事上狠狠给那些人几个耳光就好。
一个个算账,那太麻烦了。
等到阿和的婚事订下来,那么不少人家才知道自己想错。
当然,也有人家不死心,怀疑余颖的资格,明明只是一个养母。
区区一个不明觉厉的养母,就把找媳妇的事情揽过去,让某些人家不怎么服气。
为什么不选自己的女郎?
不说女有四德,他们家女郎全部具有,长得也很不错。
为什么直接被淘汰?
简直,就是没有眼光,眼瞎。
当然,这最后一句话他们都不敢说出来。
毕竟那可是廖家军主帅的养母,即使不是亲生的。
怎么也是她一直把阿和拉扯大,那些太过分的话,他们现在不敢说什么。
除非,他们家女郎能嫁进廖家。
那么他们的家族自然就有了底气,和所谓的养母,较量一下在阿和心里地位的可能。
在他们看来,余颖身份不高,就应该给他们这些正儿八经的亲戚让位。
人要有自知之明。
甚至有人家打算将女儿嫁给阿和后,就找机会弄走余颖。
有她在,显得他们家族事情多。
为此,他们早就想好。
他们家的女郎一旦嫁入廖家,是有可能成为娘娘的。
简直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整个家族也会跟着沾光。
另外,阿和也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长辈,那么家族里的长辈自然也就是阿和的长辈。
他们家族就得到了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
自然会在外面故意诋毁余颖,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怎么可能留在阿和身边?
弄走了余颖,自然可以把持住阿和。
怎么弄走余颖?
最好是让阿和厌弃了她,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这么一想,才会跑来试探。
在他们的脑海里,余颖就是一个忠仆,但忠仆也是仆。
小主人的婚事,轮不到一个仆人的插手。
有人就在他耳边说:“将军,你可是廖家的主人,有些事情应该自己做主,女人的话少听点。”
听了这话,阿和冷冷地回答:“是娘亲把我一手养大,我不听她的话,听谁的?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一句话:生恩没有养恩大?”
“。。。。。。”
这让那些后来投奔过来的,听了之后大呼倒霉。
在他们心里以为,阿和应该更喜欢自己做主,对养母也只是平平,不然这些年根本不让养母到西北来(大误)。
结果是他们的打算落空,怎么会这样?
消息不灵通的下场,就是押错宝。
他们想不到,阿和根本就是把养母当成了生母,给她完全的尊重。
而知道更多的人,则知道余颖才是最终大boss。
阿和是她一手抚养长大不说,而且人家作为女人,比男人都厉害。
自然能定下阿和的婚事。
当然,余颖为了保守自己是凤凰军这个秘密,根本就没有用真实面目见过几个外人。
在西北露面的时候,多是男装。
以至于,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阿和的养母是啥样的。
而王家人在送走余颖后,王曦想起来,其实她是见过余颖,阿和的养母。
只是,那时候的她是个将军打扮。
想不到这位女子,竟然是文武双全。
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双亲后,王家人有些惊讶。
其实在见到余颖的时候,他们就感觉出来余颖绝对不是仆从的身份。
如果女儿没有看错,这位阿和的义母,应该不是平常人。
就是不知道是谁?
难道是?
王家父亲想起来一种可能,这不可能的吧?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想要极力否认这种可能。
只是,这种想法却怎么也甩不掉。
他一脸的惊讶。
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越是脑子只想着这件事。
越想越是有可能。
从容貌到气质,都看出来带着一种贵气,甚至有种英气。
不是寻常人家的人。
另外与阿和的相貌也是隐隐相似。
证明他们母子之间,的确是有着血缘关系。
可廖家没有别的人,除非廖家还有一个女儿不为世人知道。
当然,也有这个可能,王父在心里这样想。
毕竟余颖的身份太过诡异。他宁可相信她是廖家被藏起来的女儿,也不敢相信宫里的娘娘跑出来。
更主要的是,那位已经死在大火之中。
王父想到这里,就感觉自己应该是打住。
但他的思想就如同是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回来。
早年的时候,就听说那位的传说,据说长得美丽端庄。
还有一点,廖家出来的她的确是有些功夫的。
那么,领军作战也是有可能的。
还有阿和的身份,曾经有人不怎么相信是廖家人。
但真的见过他,这种想法就偃旗息鼓。
因为阿和的容貌的确是长得很像廖家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气质上比原来的他们高上几分。
原本的廖家人,更多是粗老爷们,阿和在气质上偏硬朗,但多了几分翩翩公子的风采。
西北廖家原本的将士,见到阿和后,没有人怀疑阿和的身份。
王父自我怀疑了一把,但没有跟自己的家里人说一声,毕竟这种猜想很是有些脑洞大开。
说出来,只会让其他人担忧。
即使他实在是有些怀疑余颖的来历,但为了女儿的将来,他极力想要遗忘。
后来的时候,他在遇到余颖的时候,也是极力不想多加了解。
当然,这个疑惑被他压下。
心里的另一个想法就冒出来,如果不是那位,是另外一位廖家女。
那么,为什么廖家会留下一个女儿?
却一直没有告知被人,难道廖家一直有着不好的准备?
王父感觉自己想得太多,可以脑补出不少东西。
直到有一天,阿一找上他。
阿一看着王父。
说起来,余颖一直关注着阿和的未婚妻一家。
毕竟,阿和将来的孩子就是继承人。
那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受到母亲的影响很大,而母亲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也就是要看一家人的表现。
很快的,余颖就发现了王父的异常。
于是她想了一下,然后决定通过阿一的嘴巴说清楚,因为王父显然是一个想得很多的人,只怕是生活中吃过苦头的人,想得太多。
“请坐,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阿和的舅舅。”阿一说。
王父看了一眼阿一,说起来阿一也有张廖家人的脸,那么廖家果然是早有准备。
看样子是不可以小看其他人,廖家竟然也会准备两手。
阿一说:“其实,咱们两家算是亲家,所以有些话还是打开窗户说亮话的好。”
“请讲。”王父说。
阿一沉吟了一下,余颖要找到一个好的借口,解释一下阿一作为廖家的男丁,为什么既没有出现在族谱里,也没有去西北?
最终,她还是想到了一个好的借口。
阿一说:“当年我出生的时候,就身有残疾,于是家里的长辈就决定让我出家修行,所以我就基本没有在廖家出现过。”
王父一听,恍然大悟。
只怕是廖家感觉是大人杀人太多,结果报应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才让这个人从小出家。
再看了一眼没有胡须的阿一,王父心里是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而余颖已经通过阿一了解了情况,所以马上知道王父脑补了一番,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余颖想要笑。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要小心露破绽。
当然也有好处,有些事情只要稍微有些说一下,聪明人就已经在心里编排好。
甚至,有时候连漏洞都自动给补足。
好在阿一一直没有成亲,所以那些人一定认为阿一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
就此,所有的漏洞都圆上。
阿一作为廖家人,为什么没有在廖家的族谱里?
为什么没有结婚生子?
这都有了答案,以后也没有人会提起来。
“所以,我早年的时候,一直呆在山里,等到知道廖家出事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不过还来得及,救出来我的小侄儿阿和。”
“当年几位兄长去世后,那个昏君竟然把爵位传给一个无赖,那一家人为了抢夺廖家的财产,竟然把阿和的母亲弄死。”
说到这里的时候,阿一停顿下来,一脸的不快,两只拳头握紧。
这让王父有些紧张,要知道他就是个读书人,力气不大。
“然后,那一家人就根本不管一个才一岁的孩子死活,孩子堪堪欲亡。”说到这里,阿一满脸嘲讽。
“阿和,那个孩子是你救下来的?”
“嗯!在救下阿和的时候,我顺便救出来自己的妹妹,然后因为阿和还小的缘故,所以就让他以为他是妹妹的亲儿子,知道他十八的时候,我们才告诉他一部分事情。”
第二十一章 落跑的皇子与公主
“那么说来,其实亲家母是阿和的亲姑母?嫡嫡亲的姑母?”王父瞪大眼睛问道。
“是的,我们是一母同胞。”阿一说。
这么说来,阿和与亲家母关系很近。
一手把阿和养大的她,应该应该不会坑阿和的,王父在心里嘀咕着。
他们在准备订婚的时候,才知道阿和竟然还有长辈在。
等在知道阿和还有一个叔叔在的时候,是有些担心未来的女婿,不知道廖家在搞什么?
为什么有成年的长辈在?
却让一个很年轻的孩子出面收拾残局,这不怎么对劲。
直到今天看见阿和,他终于明白廖家的用意。
既然阿一没有可能有继承人,干脆就不要出来当什么领头人。
阿和是唯一的继承者,不如早点在军队确认主导地位。
廖家人的心真大,早早就开始放权,阿和沾光了。
“不过,我们身份还是不要告知别人。等到有一天,一切都会大白于天下。”阿一说。
“好好好,我明白,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王父点点头。
此刻的他,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看低了廖家人!
因为有些事情是越琢磨,越感觉不对。
毕竟消息不怎么对等,知道廖家的事情太少。
就是现在,王父心里明白,廖家应该也有很多事情没有坦白。
比如说,廖家和凤凰军的关系。
为什么凤凰军会答应廖家的结盟?
廖家的补给是从哪里来的?
廖家人在一开始踏上西北的时候,就带着不少人马,那是从哪里来的?
有太多的东西,都隐藏着一个个问题。
王家人高兴过后,脑瓜灵活的人就想得很多,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
如今可以确定的是,阿和在廖家人的地位很重要。
这就好,他们家女儿嫁过去,绝对不想成为明面上的靶子。
看样子要回去再叮嘱一下女儿,对婆婆要绝对尊敬。
出来后,王父是美滋滋的。
那些根本就没有被选上的人家,应该还在酸。
一个个都在说:所谓的婆婆是仆妇。
切!
在王父原本的想法里,就算余颖真的是仆妇,那么女儿也要尊敬着她。
能博得阿和尊敬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
王父从妻子那里知道,这位亲家母看上去很是不凡,所以并没有小看余颖。
如今,知道她是阿和的姑姑,王父才知道为什么妻子会说其人不凡,是真正的廖家女。
当然,他选择性忽略阿和的亲姑母应该是宫里那位。
这位带着阿和长大的亲姑姑到底是什么来历,阿一不讲,王父也不问。
回到家后,王父倒是没有说别的。
毕竟有些东西,女儿嫁过去之后也会知道。
他美滋滋的让人多做两个菜,喝着点酒,心情很好。
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多问。
因为王父能告诉他们的,自然会告诉会告诉他们一家人。
如果不能说,硬是逼着说,说不定会惹出麻烦来。
跟着,按着结亲的程序走。
这时候的西北已经大致安定下来,廖家和王家是三媒六证,比较麻利完成所有的过程。
最后,两个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余颖、阿一代表着男方的长辈,接受他们的跪拜。
跟着,余颖回转凤凰军。
这段时间里,即使余颖、阿一不在,凤凰军还是灭掉一个反王。
曾经结盟的那些人,有不少已经在不停地争斗中消失。
最终,凤凰军是取得大规模的胜利。
这令大鸿朝的皇帝,在心里恨透了这所谓的凤凰军。
可,他已经是无能为力。
甚至,为了加强他的统治,他开始拉拢臣下。
而最快最好的拉拢方式,就是联姻。
那么,未结婚的儿女就成了最好的筹码,这个消息被张后知道,立马紧张起来。
怎么办?
这是皇子和公主?
这明明就是皇帝强行续命大鸿朝的人丹。
很快,张后就知道厄运已经来临,有人看中了瑜皇子的亲妹妹,想要娶她。
张后一听就不愿意。
因为那个男人已经是四十岁有余,而她的女儿才十几岁,简直就是老牛吃嫩草。
但皇帝要靠着那个人的兵打仗,所以他很快就答应了。
哪里的臭狗屎!
张后绝对不答应,好在圣旨还没有下。
必须在圣旨下来之前,跑掉。
那么,只能靠儿子。
张后赶紧找来儿子,让儿子带着女儿跑掉。
瑜皇子不想,他们跑掉,父皇会怎么对待母后?
张后用金簪对准自己的脖子,眼睛红着说:“瑜儿,是母后对不起你,让你带着圆圆走,把你的愿望打碎。可你要是不走,那么娘就宁可死。”
“母后,要是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你父皇能拿我怎么样?瑜儿,在这世上,娘心里只希望你和圆圆好好活着,不要为大鸿朝续命。”张后说。
看到两个孩子想要走近,张后的手一用力,尖锐的金簪已经扎进皮肤里。
现在的时间不多,还不赶紧走!
金簪扎进去之后,张后脖子上的血流了下来。
“快走!娘求你们。”
张后这时候恨不得把他们扔出来,这时候不快走,磨磨唧唧做什么?
“快走罢,娘娘只是为了你们好,快走。”
阿春已经收拾好包裹,专门给他们准备一些金银,一心想着赶紧打发他们出去。
可怜的娘娘宁可自己死,也要给儿女争取一条活路。
“娘。”瑜皇子此刻眼里带着泪,跪在地上叩首。
“母后!”
“瑜儿,你们去凤凰军那里,那里比较合适。”张后说。
此刻她手里的金簪上已经沾上血迹,甚至流在衣物上。
看到这里,瑜皇子知道自己不走,母后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