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无敌前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用于沿岸巡逻和防御的军舰是目前还算相当先进的近岸炮舰或称巡逻舰也可,我感到还比较满意,便在会上当场指示要大量生产和装备。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后来被海军称为6601型的炮舰在国际上大受欢迎,成为我国第一种出口军舰,从此也拉开了我国大量向国外出口军备的序幕。

最后,这次海军工作会议在喜忧参半中草草结束。张英在会后立即筹划发行国债,赵天赐则立即着手进行技术工人的招募和培训工作,而我则只有进一步绞尽脑汁地回忆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技术资料,以期能够尽可能地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第六十三章 … 德国=人才基地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知道人才对中国的重要性。除了派遣留学人员去美、英等国学习外,还派遣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等在西方国家学习。但一来,各国对中国仍抱有较大的偏见和歧视,二来,这些人的学习时间有限,而且学习面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三来,我派出去的人虽然人数较大,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达3万余人,但都是分期分批去的,回来也只能是分期分批。

年初第一批派遣出国的留学人员和工程师、技工等3000余人才刚刚回国。因此,在《凡尔赛和约》还未签订时,我就派了大量的外交人员前往法国。他们除了在巴黎和会上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网罗德国的各种技术人才。

巴黎和会是为了解决分赃,反苏和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这三大问题,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及近郊凡尔赛宫正式召开和会。巴黎和会规模空前,与会的国家共有32个,其中包括27个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日本、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汉志(今沙特阿拉伯的一部分)、洪都拉斯、古巴、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暹罗(现泰国)、捷克斯洛伐克;还有5个新成立的国家和“社会团体”,代表总共在1,000人以上。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与会的权利,战败的德国及其盟国不许列席会议(实际上是让德国象被告人一样等待宣判)。

我心里知道,其实德国并不是被打败的。而是因为其国内爆发了革命,推翻了皇室的统治,整个国家陷入空前的内乱,军队无所适从。18年8月,德国在停战前夕向美国提出愿意在“十四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和谈。10月,英法也表示同意。(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这实际上就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所以德国军方首先要求停战,而英、法等国先许诺较优惠的政策促使德国放下武器。然而巴黎和会上的和约条款多数不符和“十四点”的本意。新建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英法推行自己政策的工具。这让德国人深感被耍弄和侮辱了。

整个巴黎和会的组织机构主要有:(1)大国会议或“最高会议”,即英、法、美、中、日、意六大国讨论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的会议,共举行60多次。它起初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国务卿蓝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贝尔富、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和外长皮雄、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和外交大臣桑理诺、中国副总理张英和外交部长魏长安、日本前首相西园寺公望和前外相牧野伸显十二人组成,称为“十二人会议”。

为了便于进行秘密交易,自3月26日起,会议缩减为仅由美、法、英、意四国政府首脑出席的“四人会议”,中国和日本代表没有国家元首参加而被排除在外。4月23日奥兰多一时离会,会议实际上由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列孟梭“三巨头”所操纵。(2)和平预备会议,即与会3各国的“全体会议”,仅召开过7次,实际上仅仅是在形式上举手表决通过而已,并无实质性的作用。(3)特别委员会,和会设立50多个委员会专门负责国际联盟、赔款、领土等问题。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再一次提出了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开的和平条约,以公开的方式缔结,嗣后国际间不得有任何类型的秘密默契,外交必须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坦诚进行。

二、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海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只有为执行国际公约而采取国际行动时才可以封闭海洋的一部分或全部。

三、应尽最大可能,消除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协同维护和平的国家之间的经济障碍,并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四、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减至符合国内保安所需的最低限度。

五、关于各国殖民地对权益的要求,应进行自由、开明和绝对公正的协调,并基于对下述原则的严格遵守:在决定关于主权的一切问题时,当地居民的利益,应与管制权待决的政府的正当要求,获得同等的重视。

六、撤退在俄罗斯领土内的所有军队,解决所有关于俄国的问题,该解决方案应取得世界其他国家最良好和最自由的合作,俾使俄国获得不受牵制和干扰的机会,独立地决定她本身的政治发展和国策,并保证她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获得自由国家的社会的诚挚欢迎;除欢迎之外,并给予她可能需要和希望获得的各种协助。俄国的姊妹国家在未来数月期间的态度,将考验出她们是否有善意;是否对于俄国的需要有所了解,并把这种需要与她们本身的厉害区别开来;是否有明智而无私的同情心。

七、全世界应同意,在比利时的占领军必须撤退,其领土必须恢复,不得企图限制她应与其他自由国家同样享有的主权。其他任何一种行动均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唯有这样做才能使世界各国对于她们为了协调彼此关系而建立和确立的法律,恢复信心。如果没有此项治疗创伤的行动,国际法的整个体系与效力,将永远受损。

八、法国全部领土应获自由,被侵占的法国地区应归还,同时,1871年普鲁士在阿尔萨斯…洛林问题上对法国的错误行径,已使世界和平受到长达五十年的干扰,自应予以纠正,俾能为了全体利益而再度确保和平。

九、意大利的疆界,必须依照明晰可辨的民族界线予以重新调整。

十、对于奥匈帝国治下各民族,我们愿他们的国际地位获得保证和确定,并对其发展自治该最大程度的自由机会。

十一、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以及门的内哥罗的占领军应撤退;被占领的土地应归还;应给予塞尔维亚自由安全的出海通道;巴尔干若干国家的相互关系,应按照历史上已经确立了的有关政治归属和民族界限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加以决定;同时,对于若干巴尔干国家的政治及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亦应给予国际保障。

十二、对于当前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本土,应保证其有稳固的主权,但对现在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则应保证他们有确实安全的生活,和绝对不受干扰的发展自治的机会;同时,达达尼尔海峡应在国际保证之下永远开放,成世界列国船只和商务的自由通道。

十三、应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它的领域包括所有不容置疑的波兰人所居住的领土,并应保证她获得自由安全的出海通道,而她的政治及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则应由国际公约予以保证。

十四、必须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通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和相互保证。

巴黎和会经过长期激烈地争论,以美国为首,中国强力附和的要求通过十四点原则,并反对过于羞辱德国。同时,中国还强力反对巴黎和会给予日本更多的利益,反对日本全盘接收德国在西太平洋上的各岛屿,美国则表示有限度地支持中国。但由于英、法等国极欲全力削弱德国的实力,所以收效不大。最后于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合约总共多达406条。

在领土方面,美国和中国没有做太多的计较;在军备方面,中国借口可让德国具有抵御苏俄的基本能力,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允许其保留15万陆军,且只能布置在东线;在赔款方面,中国和美国也一致要求必须让德国具有起码的维持能力,不致于导致经济崩溃,但英、法两国则置之不理,最终决定在赔款委员会在决定赔款总额前德国先支付220亿金马克;在殖民地方面,除了中国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非法获得的“一切权利所有权及特权”和胶州湾租借地外,在非洲的270。7万平方公里和在太平洋地区的24。5万平方公里,全部以“委任统治”让予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战胜国。

中国和美国闹了半天,除了在获得少得可怜的赔款外(中国获得3。1亿金马克,美国获得22亿金马克的赔款),美国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当然中国即便不参加巴黎和会,因为已经通过战争手段从日本手中将整个山东全部夺回,所以不存在什么收回不收回的问题,实际上,中国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这让我非常不满,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俺们中国现在实力不够?不过,我得想其它办法来使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刚好,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阶段,缺乏大量的各种人才,而短时间公派出国的人员还无法学成归国,于是我将眼光移向了德国。

由于张英在和会刚开始不久就回到了中国,所以,现在中国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就是魏长安。于是我便让魏长安竭尽一切办法从德国招收各种人才。魏长安也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我的任务,想那些呆板木讷的德国人怎么会是老奸巨滑的魏长安的对手呢。不到二个月,魏长安便招揽了4万多德国技工和工程师连同他们的家眷共约20万人浩浩荡荡地坐着中国的客船从德国来到中国。接着,我便派出一个特别小组长驻柏林,想想最近这几年时间,德国经济崩溃,不知有多少科学家、工程师等人失业。这个特别小组的工作能力也很出色,从20年以后的五年内,就从德国骗回来12万余科学家和工程师、技工等。

为了使我在德国的抢人计划能够等到更多的德国人的支持,以及德国政府能够对我的作为不加限制,我还让魏长安特意向欧洲媒本公开发表宣言,宣布免除德国的战争赔款,支持德国政府和人民的战后重建工作,支持德国保留一支有足够自保能力的军队,反对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掠夺。

中国政府这一政策立即引发了全德国的轰动,所有德国人都对中国感激啼零,从心里认为中国人是德国人的朋友,促使了许多德国人放弃去美国而来到中国。这也使德国在二战前成长起来的纳粹党将中国列为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

当然,这些德国人来到中国后,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使整个中国的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无不处处显示出德国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一大批德国科学家的加入,使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在核物理方面,加上我的已有的理论知识的方向指导,使中国最终在这个时空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核武器的制造,最终由中国带领,整个人类走入了核能利用的时代。

第六十四章 … 与中国无关的《华盛顿条约》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使中国在近代历史上获得的最大的一次外交胜利,魏长安也被西方媒体接着就被中国媒体援引进来称为东方最杰出的外交家(只可惜在和苏俄谈判时又被背了黑锅)。此时,我国也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计划规定要求在两个五年计划内修通至少一条从北海湖经蒙古(已被改名叫乌里雅苏台省)到黄河中游的“北黄运河”,另一条则是经呼伦湖到北京的“北京运河”,用于连通京杭大运河也就连通了黄河下游。实际上,这两条运河都用了12年左右的时间才修通。在这两条运河的充沛的水量的补充下,加上在黄土高原上持续不断地植树造林活动,终于在50年后,黄河水变清了。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要求修建至少7万公里铁路,20万公里等级公路,其中包括3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要求年钢产量达到1000万吨,煤产量达到1亿吨,石油1000万吨,年发电量必须达到1亿5000万千瓦。要求年汽车产量达到10万辆(美国在1921年时,汽车年产量就达到了1070万辆!),其它工程机械达到2万台,农业机械2万台。要求年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

21年年底,美国国务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倡议召开缩减海军军备和缓和远东局势的国际会议。21年11月21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九国代表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会议。在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要求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要求中国在宪法里删除日本是中国永远的敌人这一条。而我方代表表示,除非日本就历次侵略中国并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作出正式道歉并赔偿10亿美元,同时还须立即归还台湾及附属岛屿、琉球群岛等,否则中国无法将日本视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日本代表则轻蔑地而又坚定地拒绝了。由于美国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此,因此也就没做进一步努力。

美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破除英日同盟条约,以便为争霸亚洲扫清障碍。华盛顿会议召开前,美国一再向英国施压。英联邦内部对是否再续订条约存在很大的分歧。当时的英国在恢复经济方面有赖于美国,终于在美国的压力下,同意不再续订条约,日本也勉强同意。美国为了使自己在三者中不被孤立,因此特别邀请法国和中国参加,组成五国同盟,以增强同英日角逐的力量,但中国以绝不与日本达成任何同盟为理由,拒绝了这个同盟。21年12月13日,美、英、日、法四国的签订了以美国方案为基础的第一个会议文件——《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第1条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并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条约第4条规定,该条约生效之日,就是英日同盟废止之时。美国媒体视《四国条约》是美国的巨大胜利,称:“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而体面的葬礼”,而美国也达到了拆散英日同盟的目的。

接下来召开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会议一时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受一战的影响,英国这个拥有全球性海军霸权的国家,其经济遭到惨重打击,根本无力继续维持其特有的“两强战略”(即其海军实力要达到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的实力的总和),面对美、日等新兴的海军强国,甚至连世界第一都难以维持。为此,英国不得不希望进行全球性的海军军备谈判,妄图通过谈判来达到其继续维持世界第一海军的目的。毕竟,战后的英国不可能去试图寻求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因为这是无法取胜的。而美国也希望能够限制英国的海洋霸权,这从前一段时间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上就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干脆地拒绝了其中的第二条: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海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使美国认为英国是一个比德国军国主义更可恶的海洋霸权,是“全球专政”的国家。

参与此次谈判的有中、美、英、法、意、日等六个国家。但中国那一丁点可怜的海军实在是上不了台面,所以,中国代表在我的授意下干脆退出了这个谈判,其它五国也没有在意。我可不想让这个限制条约真正地限制住了我国海军的发展,虽然主要针对的是战列舰。谈判中,美国的敌意更多地指向了日本。因为英国现在国力大损,而且日本刚从德国手中获得了接管西太平洋群岛的委任统治权,直接给美国利益造成威胁。同时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急剧扩张状态,若非中国在大陆上即时地斩断了日本的黑手,使其不得不将更多的利益同美国交换的话,日本必定会是美国最重要的最具威胁的敌人。但是英国也不好过,美国媒体不断地批判英国,指出皇家海军实力与目前的国防需要完全不相称,而且就以往的历史而言,英国最终都会和其最重要的商业对手开战。

我之所以要退出这个谈判,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历史上美国依靠情报机关监听各国代表与其政府间的每次联络,所以,我选择了回避。美国和日本提议放弃造船计划,在文字上作出了巨大牺牲。而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确实的计划,只能通过进一步削减现有舰队来表明自己与美国、日本同样的决心。而美国此时提出的让造船计划“休假”,则只能使英国那些本来就陈旧过时的主力舰更加破旧。

实际上,这次海军军备谈判损失最重的就是英国,而美国则名正言顺地获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实力和权利。22年2月6日,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也称为《华盛顿条约》或《五国海军协定》。欢欣鼓舞的美国、郁闷失落的英国、态度勉强的日本、不太在乎的法国和意大利同意各自拥有的主力舰数量比率为5:5:3:1。75:1。75,即52。5万吨、52。5万吨、31。5万吨、17。5万吨和17。5吨。同意主力舰单舰吨位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超过16英寸(406毫米)。航空母舰也是同样的比率,美英航母总吨位不超过13。5万吨,日本航母总吨位不超过8。1万吨。而日本由于没有获得英国的支持,因而不能使其获得预先设想的10:10:7的比率,所以对英国也颇有怨言。

海军军备会议结束后,日本立即要求召开陆军军备会议,因为它对中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的机械化部队深感忧虑。它要求将各国的陆军数量控制在70万以内,坦克数量控制在1000辆以内。美国代表试探性地咨询了中国的意见,被中国代表严辞拒绝。并提出,召开陆军军备会议的前提是中国拥有同日本相同的海上力量。这显然使美国不愿多事,日本则趁机提出了在距其国土5000公里以内禁止任何其它国家拥有各种重要的军事基地或要塞(英国在新加坡的要塞除外)。不得已,美国只好同意,这样美国就失去了在菲律宾、威克岛和中途岛建立海军基地的条件,也使美国在短期内对日本更加痛恨和敌视。

由于海军军备条约没有中国的参与,所以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大力发展海军。在条约签署时,我在北京收到了主管军工生产的何家声少将的工作汇报。截止1922年2月1日,我军在铁血政府控制下的整个海岸线上的重要港口和航线上均布置了各种要塞、炮台等军事设施。整个岸防工程拥有1012门13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其中305毫米炮就有122门。在多数要塞和炮台上还建有类似于军舰上的炮塔型火炮,拥有的各种射击指挥仪、机械式自动装弹机、炮塔回旋系统和火炮的俯仰系统均与军舰上的相同,这为我国未来建造大型水面战斗舰只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同时,列车炮也大量装备于岸防系统中,这使这些岸防炮具有更加优秀的战场生存能力。各岸防系统的工程质量也受到了何家声少将的称赞,毕竟,在21年6月日本舰队偷袭青岛未果和同年8月与法国在北部湾进行的海战,使加强岸防系统的建设已被铁血政府提升到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上。

21年6月3日,日本第二舰队旗舰“比睿”号亲自上阵准备突袭正在进行船厂建设的青岛港。所幸被巡逻的一艘近岸巡逻艇发现,全港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凌晨4:30,“比睿”号主炮进行了第一次齐射,我军岸防阵地上的305毫米炮也立即予以还击。由于在第一次试射时,位于1号阵地上的305毫米试射炮射出的炮弹擦在了附近的一具吊车的钢梁,使炮弹偏离了方向,但炮手们并没有察觉,仍按首次试射的标的进行校射,耽搁了较多的时间,也使港口受到了较大损失。青岛造船厂一分厂的厂房被大部分击毁,2号船鸼也受损严重。

直到1个小时后,炮手们才发觉弹着点有误,并迅速纠正过来。早晨6点左右,一枚305毫米炮弹击穿了“比睿”号的舰艏水平装甲(这个地方也恰好是较薄弱的位置),在水兵舱内炸开,而且恰好炸断了第4号龙骨,若不是舰身外围的钢板连接,其舰艏当场就会掉落。日本第二舰队见捞不到什么便宜,而且自身受到严重损失和较大的威胁,只好灰溜溜地逃走。在返航途中,“比睿”号的舰艏终于掉落了。尝到了中国岸防部队给的苦头后,日本海军再也没有继续对中国沿海进行偷袭骚扰等军事行动。

早在中国铁血政府占领云南、广西时,法国殖民者就对中国铁血政府抱有一定的敌视态度。一战结束后,法国立即加强了在法属印度支那的地面力量,增派了3个步兵师的兵力,同时还将2个步兵师集结在中越边境,并时不时地制造些摩擦。我国在湛江、北海等港口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时,法国殖民者认为其海上力量也受到了威胁,从20年4月起就不断地派法属远东舰队在北部湾对我国进行各种骚扰、侦察行动。中国海军由于实力尚弱,故而对法国舰队的挑衅行为一直忍气吞声,这却大大加强了法国舰队的自信心。

高傲的法国人终于在21年8月12日上午8点大摇大摆地闯进我国领海,并对北海港进行示威炮击。我军几艘鱼雷艇和近岸巡逻艇前往驱赶,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炮,瞬间就爆发了海战。此次来挑衅的法国舰队是其远东舰队第3驱逐舰队的“让·;巴尔”号防护巡洋舰和“萨拉”号、“杜普莱克斯”号驱逐舰。而我海军前往驱赶的是3艘鱼雷艇和1艘巡逻艇,双主实力相差极为悬殊,战果也没有任何悬念,2艘鱼雷艇被击沉,另一艘不得不夺路而逃,巡逻艇也只好拉开距离,使法国舰队的舰炮命中率降低。

本以为可以完胜的法国舰队忘记了两个月前的日本舰队的遭遇,他们很快便受到了岸防部队猛烈的炮火打击。一发305毫米炮弹击穿了“让·;巴尔”号巡洋舰中部的燃油舱装甲,立即引起了大爆炸,并燃起熊熊大火,舰长只好下达弃舰命令,全舰475人有102人死亡,其余被我军捞起。紧接着“杜普莱克斯”号驱逐舰也被一枚305毫米炮弹击中舰尾,推进器被炸飞,彻底失去机动能力。在远处绕圈子为岸炮部队进行目标校正的鱼雷艇立即冲了上来对着“杜普莱克斯”号发射了两枚鱼雷,两枚鱼雷均击中了“杜普莱克斯”号,但却只有一枚爆炸,将其舰艏完全炸毁,仅过2分钟,该舰就沉入海底,全舰仅有11人幸存。另一艘驱逐舰“萨拉”号被几枚130毫米炮弹击中,拖着浓烟踉踉跄跄地逃了回去。

两次战斗凸显出了大口径火炮在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被军方称为ZP-305/50N25的305毫米炮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让海军非常满意。该炮由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研制,采用内外两层身管,电渣重熔精炼钢和自紧身管工艺。50倍口径的长身管,在当时属于最大的身管倍径,膛内镀铬,共有67条膛线。弹丸重588公斤(穿甲)/571公斤(高爆),初速:872m/s,最大射程:34880米,穿甲能力为672毫米/0千米、250毫米/21500米,身管寿命300发。这种炮在射程和穿甲能力上已经接近了当时世界上381毫米炮的水平,甚至超过了356毫米炮的性能,受到海军的热烈欢迎。以致于这种炮一研制出来,陈海便立即要求政府开建战列舰,但被我狠狠地骂了一顿。但陈海仍然向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下达了研制381毫米和406毫米炮的命令,对于这一点,我倒没有管他。

没有了“海军军备限制条约”的束缚,我可以明目张胆地扩张海军了,但我也明白,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过了就会发生变化,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目前我仍将人力财力和物力主要用在建设护卫舰(我新定义的一种辅助型舰只)和驱逐舰以及潜艇上。我要让这些舰艇注入我心目中的现代舰艇的一些设计理念,尤其是潜艇,我甚至让海军工程学院开始研究“鲸鱼型”和“水滴型”的艇体了。

第六十五章 … “柯立芝繁荣”和“大跃进”

一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增长,甚至欧洲的经济复苏都依赖美国。一战后的经济繁荣之所以首先从美国开始与其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工业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一战初期,美国以“中立”身份与交战双方进行军火交易,大发战争财。同时由于美国远离欧洲战场,虽与后期参战,但与欧洲国家相比直接损失甚微,并成为战后最大的债权国。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出现经济萧条后,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经济实力的前期积累为柯立芝繁荣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新兴产业的发展、生产合理化运动则是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23年美国总统哈定突发脑溢血死亡,副总统柯立芝按宪法规定接任总统。柯立芝任总统后继续施行前任“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他强调美国政府要保护大资本家的利益。他认为“美国的事业便是企业”。官方不过问企业合并、组合和发行股票等事项,放弃控制物价和调节生产的计划,一切放任资本家去干。

哈定任总统时就任意安排内阁成员,在其任期内,贪污腐败成风。重大事件之一是内阁部长福尔将供应海军使用的一些政府油田转手到一批投机商人之手而从中获取巨额“酬金”,海军部长、司法部长、退伍军人局局长都受到牵连。

到柯立芝任总统时,美国的经济发展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并逐渐趋向于繁荣,每年生产率增长到4%。在此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国民总收入从19年的650。9亿美元增至29年的828。1亿美元,提高了53%左右。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了约3。8%,人均收入从19年的620美元增至29年的681美元。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3年的38%提高到29年的48。5%。29年,美国拥有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占当时世界黄金储备总额120亿美元的40%以上(中国在当时的黄金储备拥有30亿美元)。

美国这次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膨胀。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的生产都出现高涨局面。20年代是美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时期,“美国人是世界上第一个认为理应拥有家用轿车的民族。”需求的增长和生产流水线技术的保障,使其实际生产量从19到1929年增长了255%,汽车产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至1929年的2600多万辆,平均每六人就有一辆汽车。

汽车工业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