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祯点了点头,才问道:“西班牙俘虏现在是什么情形?”

“西班牙俘虏目前还有七千六百余人,皆关押在渤南岛上。”武格沉声道:“军演之变,他们也被杀怕了,现在十分安分,他们的舰队司令安赫尔、卡洛斯二人现在在俘虏中的威信很高,二人几次提出要见院长,希望院长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机会自然有,不过不是现在,胤祯微微沉吟,便道:“将水手挑出来,有愿意永远留在大清,为海军学院效力或者是远洋贸易船队效力的就先安排在学院任教官,其他的以三百人为一营谴去做苦力,修港口、修驿道,尽量不要让他们死亡。”

……

京城、天津两地这一段时间是惊风密雨,好事坏事不断,上海也是跟着亦惊亦喜。

留春园,自打胤祯平定太子兵变的消息传来后,张梦娇就天天谴人去西洋传教士那里打探南洋的情况以及欧洲西洋各国的详细情形和各国之间的关系,日子过的倒是十分充实。

武格前往天津,几乎带走了所有的海军学员,诺大的海军学院显的分外空旷,十三阿哥胤祥百无聊赖的在宽阔的训练场散着步。

自武格去了天津之后,他在上海呆了几日,闲极无聊,便微服去了苏州,在烟花丛中很是厮混了几日,待听闻天津兵演、太子兵变的消息时,急忙谴人通过巡抚衙门探问消息,却是太子兵变被平的消息都传来了。

在懊恼错过了一场大戏之后,他立刻就发了两封请安贴,而后偷偷溜回了上海,在各工厂作坊转了一圈,发现一切正常,他才安下心来。

一边缓缓的散着,胤祥一边不着边际的想着,老十四占了南洋不算,又鼓捣出一个海外分封,他要是能被分封到海外,可真就是一大快事,不过,想到自己在海军呆着,怕是不可能有海外分封的机会,他不由一阵沮丧。

转而,却又想到,既然发现了澳洲又确立推行海外分封,这南洋的重要性可就凸显了出来,老十四会否增兵南洋?这次可一定不能错过机会,打了西班牙,又打荷兰,南洋说不定有场大海战,说什么也要跟着去见识见识。

正胡思乱想,一个护卫匆匆跑来禀报道:“十三爷,十四爷回上海了。”

老十四回上海了?胤祥一楞,立刻道:“还等什么,备马,去码头。”

十四皇子胤祯回上海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文】整个上海,胤祥赶到【“人】码头时,这里已【“书】经聚集了不少人,松【“屋】江知府完颜海锋、江海关监督陈鹏年、张元隆、郑清海等人都已经赶到了,几人见到胤祥,都忙着上前请安见礼。

胤祥已有些时日未见几人,含笑道:“这段时间都是备受煎熬吧?”

“谁说不是呢?”完颜海锋笑道:“还好消息不灵通,否则可有的受了,总算是雨过天晴了,十四爷回到上海,可就万事大吉了。”

那倒是,凭借着海军的实力,老十四只要出了京,便无人能奈何他分毫,不过,这话犯忌讳,胤祥微笑着转移了话题,“上海马上扩招一万海军,又有的忙了。”

“扩军是好事。”郑清海轻笑道:“再打几个吕宋岛卖卖,这日子就好过多了。”

众人一听,登时都笑了,郑清海这财务总管,果真是三句不离本行,一开口就是钱,陈鹏年笑道:“十四爷赚钱的本事是没得说,可这花钱的本事,也是无人能及,你别高兴太早,天津现在可是个无底洞呢。”

一想到开发天津,郑清海脸上立时就没了笑容,完颜海锋见状笑道:“你这是愁的那门子?还愁十四爷会破产不成?你难道没听说,海外分封的消息一传开,海外贸易船队的股份已经翻了一番了。是不是?老张?”

张元隆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连声道:“传闻有误,传闻有误,才涨到一百七十万。”

第358章 封赏争议

随着胤祯回到上海,康熙封赏海军的旨意也迅速的传了开来,胤祯打鄂伦岱被罚掉的亲王爵又赏了回来,胤祥封贝子,武格、衍德授予副将,德尔诨、刘志生、林卫、付安定、富翰五人授予参将,授予守备、千总、把总、佥事、亲军校、护军校的,更是一大层。

海军不要康熙发饷,他封赏起来,毫不拖泥带水,何况此时又正值南洋海战一触即发,海军大肆扩军之际,如此封赏既可招揽人心,亦可稳定军心,而且对日后整合沿海各大水师也大有裨益。

康熙对海军大肆封赏的消息一传开直接就引发了参加海军的热潮,自然也引起了朝野上下巨大的议论,特别是刘志生、林卫、付安定三个毫无背景的汉人,自一介布衣一跃而成三品大员,大清立国以来闻所未闻。

一众文官虽然眼红嫉妒,却也未说什么,康熙当年对高士奇一日七迁,比这可震撼多了,况且,海军是国战大胜,战绩辉煌,眼下又是指靠海军出力之际,谁没事去触康熙和十四爷的霉头,那不是掰屁股招风?

但一众武将可就吵的厉害了,谁身上没点子战功?为何海军就能如此超迁?正三品参将,多少武将一辈子也迈不过这个槛,海军倒好,一下提了三个,而且都是从白身直接升到参将,还让不让人活了?

不过,广东水师、福建水师却是没人闹,广东水师一众将领是自觉没脸,万山群岛一战被西班牙舰队打的溃不成军,海军却一举缴获俘虏了整支西班牙舰队,本就抬不起头来,哪里还敢有意见?

福建水师不仅见识过海军的厉害,而且也是既得利益者,澎湖一战,十四爷对福建水师将领亦是多有保举,自提督施世骠以下多有封赏,况且沿海水师并入海军已是大势所趋,一众将领哪里肯去得罪海军。

吵归吵,闹归闹,地方一众武将谁也没胆子捅到康熙面前去,前次为海军饷银的事,福建水师提督吴英上折子发牢骚,不仅被康熙骂的狗血淋头,连提督的职位也被削了,这事早就在官场传开了的,谁闲的蛋疼,去重蹈吴英的覆辙。

京城的一众武将对此事则更为小心,顾虑也更多,一起封赏的还有不少的宗室子弟,这要发一通冲天炮,那得罪的人可就海了,因此,一个个即便是发牢骚,也要看场合,最多也就是私下议论两句。

对于这次封赏,胤祯却是大为失望,海军将士是厚赏,但对一众技术工匠,康熙的封赏可就小气多了,戴梓倒说的过去,赏了个工部员外郎的虚衔,各工厂作坊的总管则是授的主事虚衔,其他工匠却尽是赏的九品的工部司匠衔。

虽说胤祯不满意,但消息一传开,各个工厂作坊却是乐翻了天,这年头,工匠的地位低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虽说在顺治二年,朝廷就明令废除了匠籍制度,但各地仍然以各种改头换面的形式役使和利用着工匠,一些地方的工匠甚至是‘一身两役’。

到了上海,进入厂坊,一众工匠对胤祯给予的待遇就已经是感恩戴德,没想到,工匠竟然还能被授予官身,虽说只是九品,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官身,这社会地位可是天壤之别。消息一传开,受封的固然欣喜若狂,未受封的却也看到了希望,在十四爷手下,做工匠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整个洪港登时就沸腾起来,鞭炮声连绵不绝,足足响了半天,上海百姓在探知事情的原委之后,亦是大感眼红,不少士绅暗自感慨,匠人都能赏官身,这世道莫非是要变了不成?

胤祯却并不满足,又特意为工匠的封赏举行盛大的典礼,不仅赏下了五千两银子,更是公开承诺,一应技术工匠,但凡做出重大改进或者是重大发明,随时进行封赏,而且对工匠的封赏,绝不限于九品。

消息一传开,立时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地能工巧匠、杂学人才纷纷幕名而来。各地的大家富豪子弟对上海亦是趋之若骛,参加海军已俨然成为入仕的一条捷径。

胤祯回到上海,留春园立时就变的车水马龙,往来客人川流不息,自打三月初,胤祯率海军出海迎战西班牙舰队,便未公开在上海露面,而这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整个大清却是风云变幻,胤祯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风平浪静之后,他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不少官员都清楚的认识到,十四爷已成为争储的最大赢家。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官场犹其如此,是以,闻听胤祯回上海,各地官员闻风前来,各地的富商大贾为着贸易船队的股份亦是纷纷登门求见。

……

上海是一片繁华喧腾,广州却是处于凄风冷雨之中。

广东一众官员在四月中旬就得到消息,朝廷要首先在广东推行‘摊丁入亩’,而且前来的钦差阵容空前强大,是皇四子雍亲王胤禛、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刑部右侍郎萨尔台,户部左侍郎王原祁等四人。

消息一传开,广东官场便为之大哗,萨尔台、王原祁两人且不说,没几人耳闻过,但雍亲王胤禛是有名的‘冷面王’,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更是号称‘官屠’,有此二人坐镇广东推行‘摊丁入亩’,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要遭殃?

两广总督赵弘灿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就赶到了广州,与广东巡抚满丕紧急召集广东各级官员商议对策,一致决定大力支持推行‘摊丁入亩’上邀圣心,下保官帽。

然而,谁也未料到,雍亲王胤禛还未到,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抵达广州不过四天时间,就上本参劾广东巡抚满丕,布政使唐渝,广州府知府刘子杰,粮道索云帆、河工道台关仁新,侵吞钱粮、贪腐残民。

广东官场登时一片哗然,人人自危,历来千里做官只为财,广东山高皇帝远,地方文风不盛,朝中少有大员,加之广州海外贸易繁盛,正是最为理想的捞钱之地,一众官员谁屁股底下能是干净的?

遇上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这个不讲官场规矩,下车伊始,就不问清红皂白乱参一气的‘官屠’,心里不慌才怪。

雍亲王胤禛足足迟了八日方才微服赶到广州,此时,‘官屠’赵申乔一本横扫合省高官的事情早就闹的沸沸扬扬,胤禛一进城,就听闻了此事,不由暗自诧异,赵申乔何以会如此卤莽?

邬思道略一沉吟,便含笑道:“赵大人这一顿‘杀威棒’打得忒狠了点。”

‘杀威棒’?胤禛迟疑着道:“他就不虑引起广东合省官员的反感?”

“那他就不叫‘官屠’了。”邬思道轻笑道:“四爷无须纠结此事,焉知皇上是否还有整顿吏治的旨意?只索用心推行‘摊丁入亩’即可。”稍稍沉吟,他又接着道:“不过,四爷最好是微服私访几日更为妥当,他们就更不清楚四爷的行踪了。”

“如此甚好。”胤禛点了点头,转头吩咐护卫道:“就近找处安静的所在,先休息两天。”

安顿下来,胤禛便将一众人马谴出去探听消息,自个却是高枕而卧,海上风浪大,他这几日晕船晕的一塌糊涂,美美睡了一觉,醒来时,天已黄昏,胤禛极为舒畅的伸了个懒腰,才推门而出,走到院子里,便见邬思道正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望着天空发呆。

胤禛心里不由一惊,难道又有坏消息了?想着,便缓步踱了过去,邬思道被他的脚步声惊动,扭头瞅了他一眼,便不言声的将几张鸽信递给他。

胤禛快速的扫了一遍,正是吕宋发卖、发现澳洲、海外分封、海军封赏的消息,他一张脸登时就阴了下来,不用想,他也知道,这些个都是老十四的手笔,比起发现澳洲、海外分封,这‘摊丁入亩’根本就不值一提。

更为可虑的是老十四通过吕宋发卖、海外分封这两个法子揽尽了人心,别说他了,就是老八也根本无法再与之争锋。

“十四爷果真是大才,思道一生自负,不意,也有百密一疏之时。”邬思道长叹了一声,却是将紧握在左手心的一张鸽信递了过来。

百密一疏?胤禛心里一跳,低头一看,是汇报京城步军营在距京五十里范围大规模搜索养鸽户的消息,他不由诧异的道:“先生何出此言?最近的鸽哨也在京城百里之外,而且已经转移,不可能被发现。”

“十四爷既然已经疑心到了飞鸽传书,又谴步军营大规模搜索,却为何草草收手?”邬思道沉声道:“其用意无非是以此方式告诉、提醒其他人,有人在以飞鸽传书的方法通传消息,联系到京师的谣传,众人自然会疑到四爷身上来。”

胤禛登时就惊出一身冷汗,真若如此,可就大为堪忧,那些人可都是顶尖儿的人精,由飞鸽传书自然就能够联想到他暗中的实力,甚至有可能联想到在广州刺杀老十四的事情,该怎么办?

第359章 邬思道的谋划

胤禛默默的想着,此事若能找老十三顶罪,是最理想不过,但老十三现在海军呆在,与老十四的关系又非同一般,已是今非昔比,想到这里,他抬头望了邬思道一眼,沉声道:“先生可有法解此危局?”

“无解。”邬思道干脆的回道,略一沉吟又才道:“无凭无据,谅他们亦不敢捅到皇上面前去,骨肉相残是大忌,大爷便是前车之鉴,以十四爷之精明,他岂会冒此奇险?不过,四爷的暗中实力很有可能会被他们猜到一二,日后行事须得格外谨慎。

即以最坏的结果考虑,此事被捅到皇上跟前,如此大事,无凭无据,皇上亦不至于对四爷如何,目前要防范的便是皇上追查四爷那段时间的行踪。”

“这倒不虑。”胤禛沉声道:“离开杭州,我便谴人带着关防印信打着我的旗号一路经福建入粤,沿途驿站不会留下任何破绽。”

“四爷行事谨慎,果然非常人能及。”邬思道随口奉承了一句。

“谨慎又有何益?”胤禛幽幽的叹了一句,微微顿了一下才道:“这一系列变化,先生有何看法?”

“大势已去。”邬思道亦是轻叹了一声,胤禛听的心里一凉,这跛子最为自负,何曾服过人,如今竟然坦言没希望了,难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邬思道却不看胤禛,仰着脸缓声说道:“海军南洋大捷,攻占了马尼拉,占领了大吕宋,又发现了澳洲、确立推行海外分封,而南洋又系大清通往海外的咽喉要道,如此,海军必然要全面攻占南洋。

南洋之地尚盘踞着一个荷兰,大清必然要对荷兰宣战,海军的大肆扩军,应该是在为明年与西班牙、荷兰两国的南洋大战做准备,明年,南洋便将面临一场大海战。

问题就在这里,这是一场事关大清国运的海战,所有的海军、水师兵力都将集中到十四爷手里,又远在南洋,朝廷、皇上皆是鞭长莫及,无法遏制。南洋背后,便是富饶的澳洲,十四爷手握数万海军,盘踞南洋、澳洲,那是什么后果?

皇上在明知这一切的情况下,仍然大力推动此事,只能说明,皇上已经准备立十四爷为太子了。从对十四爷的封赏亦可看出这一点,好不容易有借口削掉的亲王爵,皇上转手又赏给了十四爷。

明年海军南洋大胜,这可是一场事关大清国运的大胜,皇上如何赏十四爷?唯有立太子了。

皇上在立储一事上,历来是乾坤独断,一众王公大臣根本无法左右,另一面,十四爷又通过吕宋发卖、海外分封,将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尽数拢入袖中,这种局势下,谁也无力回天,除非……”

“除非老十四南洋兵败!”胤禛接口道。

邬思道瞅了胤禛一眼,轻叹道:“何其难也!南洋海战,十四爷若无把握,完全可以缓上三、五年,以目前海军的发展势头,三、五年之后,定可稳操胜券……”

“等等。”胤禛打断道:“先生,目前似乎并无迹象表明老十四马上要全面攻占南洋?”

邬思道微微一怔,才恍然笑道:“四爷在海上晕船,不曾听闻船老大所言,在零仃洋时,超过几艘南洋返回的海船,皆说大清海军战舰已经开始进逼噶罗巴了,这消息,在广州怕是已经传遍了。”

怔怔的想了半天,胤禛才突兀的问道:“吕宋岛发卖不是在广州举行吗?老十四会不会到广州来?”

“会!”邬思道沉声道:“数千万的交易,十四爷定然会顺道至广州宣传,不过,四爷若是想刺杀,却是毫无可能。”

胤禛缓缓点了点头,老十四曾经在广州遇刺,又清楚知道自己在广州,岂会不大加防范?而且他现在掌着海军,扈从定然不少,防护也自然极严,那怕是倾其所有力量,在广州亦不可能得手。

想到这里,胤禛脸色不由阴沉下来,老十四与他现在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一旦老十四上位,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下场?

“思道对西洋诸国所知有限,广州西洋传教士不少,此番倒是要细细了解一番才行。”邬思道沉吟着道:“西班牙帝国有强大的海军舰队,这荷兰据说比西班牙更强盛,却是不知道两国关系如何?有没有联手的可能?”

“先生是想借刀杀人?”胤禛脸色稍有和缓。

邬思道点了点头,道:“除此别无他法,十四爷不过三年时间,就力压诸位阿哥,再给他二年时间,四爷怕是想抽身都难。”他说着长叹了口气,才接着道:“咱们苦于无法与西洋搭上线,否则,倒是不惜借助外力,以除掉十四爷。”

胤禛迟疑这道:“目前正是海贸旺季,广州就有不少的西洋商船,这时间也来的及,难道就不能搭上线?”

“商船能有何用?”邬思道沉声道:“纵然能起到通传消息的作用,这一来一往,时间可就来不及了。”

胤禛摇了摇头道:“不然,西洋商船皆是武装商船,与他们的海军必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妨试一试。”

“哦?”邬思道精神一振,略微思忖便道:“如此,可先雇人给西洋商船放出消息,夸大大清海军的实力,并散布屠杀九千西班牙俘虏的消息,不怕西班牙不倾其国力前来复仇。”

胤禛听的精神亦是一振,这法子倒是不错,西班牙本来人就不多,听闻被坑杀九千人,必定要大举报复,海上信息传递不便,语言又不通,这谣言根本就不可能被揭穿。

“还有一点,十四爷现在必须要做。”邬思道捻须从容的说道:“上折子,请求分封海外,越远越好。”

分封海外?胤禛一楞,海军可是掌在老十四手里的,又是老十四一手创建的,分封海外,那岂不是找死?还越远越好,只怕出了海就再也看不到陆地了,邬跛子是什么意思?消除康熙的疑心?这有点太冒险了吧?

邬思道从容一笑道:“四爷,海外分封犹胜求田问舍,以此明志,消除皇上疑心乃是上策。四爷无须担心,一则海外分封至少亦要二、三年之后,二则,‘摊丁入亩’这种得罪遍天下缙绅的丁银革新,除了四爷,怕是没人肯挑这担子,皇上暂时不会放你去海外的。”

第360章 分田地

胤祯并未在广州靠岸,而是径率舰队直奔马尼拉。按计划,胤祯预备在广州停留几日,不独为吕宋的发卖,主要是想考察一下,随着南洋的占领以及澳洲的开发,广州的地位亦日益凸显,海军在广州建立基地已是刻不容缓,另外,胤祯亦有打算在广州建一所海军学院以大量招募学员,未来几年,海军必然迎来一次大发展,没足够的兵力,亦只能望洋兴叹。

此次前往南洋,胤祯不仅是率领北洋舰队,还带有福建水师的两只船队,更有两支规模庞大的补给船队,因要避开南海上的风暴期,又在厦门接到了刘知生的噶罗巴捷报,他哪里还敢在广州耽搁时间,率着船队日夜兼程赶路。

随着这支超大规模船队的南下,随着攻克噶罗巴捷报的传开,大清朝野上下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南洋。

庞大的船队抵达马尼拉海湾,立刻就在马尼拉城引起了轰动,听闻是胤祯亲自到了,驻守马尼拉的郑清远,千总钱不多立刻就组织当地汉民赶到码头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南海一号’在马尼拉南码头一靠岸,候迎的汉民就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胤祯、胤祥两人并立在甲板上,看到如此热烈的场面,都是大为兴奋。

“十四弟征伐马尼拉之举,可谓是深得人心。”胤祥感叹道。

“西班牙对当地汉民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屠杀。”胤祯微笑道:“汉民在当地可谓是受尽欺压,咱们攻克马尼拉,自然深受拥戴。”

望着欢呼的人群,胤祥甚是诧异的道:“怎么这些百姓都是一色的短发?汉服?”

“短发是西班牙人统治驾驭汉人的一种手段。”胤祯淡淡的道:“汉服是自前明传承下来的。”

“十四弟难道不打算推行剃发易服?”胤祥有些奇怪的问道。

“他们已是如此的拥戴,何需剃发易服?”胤祯瞥了他一眼,道:“剃发易服不过是为了便于朝廷统治,海外之地,若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深得民心。”

“奴才郑清远给主子请安,给十三爷请安。”郑清远已是跑上了甲板,利索的给二人请安见礼。

胤祯含笑点头道:“当地汉民是统治吕宋的基础,你安抚的不错,可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郑清远没料到一见面,胤祯就如此问,心里有些惶恐,当下就谨慎的回道:“回主子,王师收复马尼拉,他们不用再受西班牙人盘剥,就已经是感恩戴德了,奴才并不曾给予他们任何好处。”

“海外太热,满人不适应,汉民就是朝廷的铁杆庄稼。”胤祯微笑着道:“传本王的钧令,吕宋岛所有汉民,不论大小,按人头算,每人赏赐马尼拉城附近的田地十亩,汉民的所有私产,皆受朝廷保护。”

胤祥闻言不由一怔,汉人是哪门子的铁杆庄稼?

“啊?”郑清远闻言亦是一呆,马上就迟疑着道:“主子,马尼拉可有五万余汉民。”

“怎么,怕马尼拉附近的田地不够?”胤祯仍是含笑问道。

“主子不是要发卖田地吗?”郑清远喏喏着道:“这可是上百万的银子。”

“百万银子就能买的这五万汉民死心塌地拥护朝廷在吕宋的统治,保护马尼拉城的安全,怎么,你觉得不划算?”胤祯轻笑道。

“划算,太划算了!”郑清远马上就反应过来,躬身一揖道:“奴才马上就把这消息传出去。”

胤祥听的亦是大为叹服,这五万分得田地的汉民围绕在马尼拉城附近,不啻于是数千精兵,哪里还用担心当地土著造反?

胤祯一行登陆上岸,整个码头已是欢呼声一片,上万的百姓朝着胤祯一行磕头不止,在一众人的镞拥下,胤祯施施然进入马尼拉城。

马尼拉王城完全是依照欧洲的风格建筑的,别说胤祥,就是胤祯亦大感新奇,一路观赏着进了原西班牙总督府。

稍事洗漱之后,胤祯便召见了郑清远和钱不多二人,待二人见礼毕,他便开口说道:“上次马尼拉大屠杀,死了不少人,凡是你发展的成员,必须要厚加补偿,提拔吏员优先考虑其亲属,另外,每人再补偿一百亩田地。

朝廷如今的重点并不在南洋,不可能派遣更多的兵丁驻扎南洋,要大力发挥当地汉人的积极性,并从中抽调青壮组建团练,加以训练,以协助当地驻军。”

“奴才尊命。”郑清远躬身回道,抬起身又道:“主子,对于依附于西班牙人的汉人也就是称为甲必丹那些人如何处置?其财产是否亦保护?”

吕宋不比大陆,没那么多顾忌,况且那些甲必丹亦多是不得人心者,略微沉吟,胤祯才道:“细细审问甄别,有勾结西班牙人残害汉民者,籍没财产,斩受示众。”

“奴才尊令。”郑清远躬身道。

胤祯点了点头,这才扫了钱不多一眼,道:“此次海军封赏,南洋大捷并不在封赏之列,待全面攻占南洋之后,本王再为尔等一并请功。既是调入了海军,本王自不会亏待,都将一视同人,你们不要私下里分彼此,你们六千绿营就暂编入海军陆战队,加强训练,听从调动。”

一听编入海军陆战队,钱不多登时就是一喜,这摇身一变,可就成了十四爷的嫡系了,他忙躬身一揖道:“卑职尊令。”

“将吕宋岛的一应开垦田地,未开垦荒地、当地土著的数目等资料都着人整理好。”胤祯沉吟着道:“另外,驻军要加强训练,吕宋发卖之后,要组建‘捕奴队’大肆抓捕奴隶,建立奴隶农庄。”

郑清远对吕宋的情况最为熟悉,深知在数次对汉人的大屠杀中,土著充当的是急先锋的角色,听说要建立奴隶农庄,他是大为快意,忙躬身道:“是,奴才马上就令人准备。”

钱不多是听的更是心花怒放,捕奴,奴隶农庄,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他亦紧跟着回道:“卑职尊令。”

“西班牙俘虏的情形如何?”胤祯接着问道。

“回主子,西班牙人俘虏一共有五千余人,士兵有三千,其他传教士、商人、庄园主、平民有二千余人。都分散关押在城外的战俘营。”郑清远说完又小声的道:“另有三千土著兵已被愤怒的汉人打死了。”

胤祯点了点头,如此更省事,汉人与土著结成了死仇,唯有完全的倒向大清,稍稍沉吟,他才道:“明日上午,将总督迈若汀、中校蒙特利带来见我。”

大清海军攻占马尼拉之后,便对当地汉民大加安抚,十四皇子恂亲王胤祯下船伊始,又无尝的给每人分发田地十亩,对之前被屠杀的汉进会成员厚加补偿,在汉人中提拔吏员,对汉人甲必丹亦是细审甄别,又许诺不剃发易服。

这一系列的政策张榜公告之后,整个马尼拉的汉人都沸腾起来,大多数穷困潦倒、家无恒产的汉人更是欣喜如狂,吕宋至此必然是汉人的天下。

次日上午,胤祯便召见了西班牙吕宋总督迈若汀和海军中校蒙特利二人,在得知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大清帝国十四皇子,恂亲王胤祯后,迈若汀和蒙特利二人连忙大礼参拜,这礼仪,他们二人昨晚练了半晌,此时,行起礼来,倒也中规中矩。

胤祯瞥了二人一眼,才望向站立一旁的翻译张天生,道:“本王知道,马尼拉乃是大清与新大陆的贸易中转站,本王欲直接开通与新大陆的贸易,让他们谈谈新大陆的情况。”

听到张天生的翻译,蒙特利倒是没什么反应,总督迈若汀却是大为警惕,这位大清的十四皇子是想开通美洲贸易还是想攻打美洲的新西班牙?以清国士兵火炮的凶猛和勇敢,新西班牙同样是不堪一击。他不会是盯上了新西班牙的银矿吧?

略微思忖,迈若汀才道:“我仅知道是与阿卡普尔科港贸易,具体新西班牙的情况,因为距离遥远,也不清楚。”

不清楚?能做到吕宋总督,能不清楚新西班牙的情况?胤祯微微笑道:“不论是马尼拉还是远东舰队,都能找到跑阿卡普尔科港至马尼拉这条航线的水手,要打新西班牙,本王何需多费唇舌?问他,是否想卡断美洲与大清的贸易,或者是想与大清直接开战?”

听的翻译,迈若汀不由诧异的望了胤祯一眼,这位十四皇子什么意思?大清与西班牙现在这样子难道还不算开战?他反问道:“西班牙远东舰队是不是投降了?”

“恩,全体投降,九千余人全部被俘虏。”胤祯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