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碌奶嵋椋鹾茫首迹咆范T与张鹏翮一并负责试行之。”
胤禩一听,心中稍觉安慰,虽然给硬加上了一个张鹏翮,但这份功劳本就是老十四送的,老十四分一杯羹也是理所当然,而这份差事对自己的意义却是很大,至少说明圣眷还在,这人心就不会一下子都散掉。
太子却是暗自心惊,怎得突然又冒出一个工商杂税革新?事先可是没听到半点风声,这可是捞钱的好机会,张鹏翮?难道跟提倡奢侈之风有关?那这事怎么又会是老八提出来的?难道是老十四?他心里登时一沉。
老四胤禛也是一怔,工商杂税革新,这可是牵扯极大,既是以京城为试点,那就有意在全国推广了,这可是一份大功,老八的圣眷还不算差,这差事要是办好了,他的声望可就更高了,最麻烦的是老八现在果然是开始走务实的路子了。
一听说工商杂税革新,一众王公大臣心里都是一紧,他们谁家背后没有几家商铺?就是明面上没有,暗里也都有着股份,一个个心里都是暗自嘀咕,不知道这工商杂税革新是个什么章程,可得八阿哥套套近乎。
顿了一下,康熙又道:“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会同户部、刑部拟定的‘严禁稻谷出海’条例着即刊发天下,即日执行。另生丝皆产自苏、杭一带,为便于管理、统筹即日起亦由上海江海关专营出口。”
生丝也专营出口!这道谕旨一出,远洋贸易船队股份岂不是更加火暴?一众跟海贸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王公大臣立时就恨不得立即散朝,好将这消息快马送出,远洋贸易船队股份一定要买到手,那可是能生金蛋的母鸡,继棉布之后,又是生丝,看样子,这出口的商品迟早会一一专营,这远洋贸易船队日后的规模真是难以估量。
一众皇子更是眼红的滴血,老十四这次可是赚大发了,却是一丁点好处也没分给他们,哪怕是象‘四大恒’一样,每个兄弟给一分也好啊,那可是一百万两。
回到乾清宫西暖阁,康熙便传旨着二等侍卫鄂尔泰前往江宁接手噶敏图在秦淮河的试点。西林觉罗鄂尔泰,字毅庵,康熙十六年生,康熙三十六年举人,三十七年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升至二等侍卫,为人清廉,有胆识,有才干。
康熙力挺十四党的风声不到半天时间就传的沸沸扬扬,原本举棋不定的大小官员一见这风向,立时就拿定了主意,管他日后谁上位,康熙现在身体可好的很,先捞几年好处再说,以后的事,谁说的定呢?
不过,就算想投靠十四党,那也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十四阿哥不在京城,张鹏翮、噶敏图这两位也还没回来,心思灵泛的官员便谴夫人上恂王府拜访,有的则写信谴人快马送往上海,有的则去张府拜访,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僖敏贝勒府,海善是闲散宗室,平日里根本不用上朝的,听到管家报说康熙有旨意着自己出任津海关监督的消息不由大喜,不过转瞬就冷静了下来,现在可是老十四任海关总署的总监督,这海关的监督早就不是肥差了。
海善正自懊恼,隆科多却是得到消息上门祝贺来了,两人虽然是宗室亲贵,但却是一身泼皮本色,好的时候两人穿一条裤子还显肥,翻起脸来,那也是六亲不认。
隆科多进门就高声道贺,海善却是淡淡的道:“有什么好贺的,你以为还是以前的海关监督?”
“哎哟喂,这还嫌弃上了。”隆科多揶揄着道;“你就可劲的装吧,现在这满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你呢。”
第111章 旁观者清
海善一听来了劲,“佟老三,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眼红的地方,说道说道。”
“真不知道?”隆科多睨了海善一眼,才道:“老十四现在自立十四党,皇上对这十四党可是大加支持,噶敏图知道吧,去年还不过一户部侍郎,才靠上老十四,这不,一眨眼,户部尚书了,现在有多少人巴巴的想靠上去,还找不到门路呢?你这可是现成的机会,一句话可就靠上去了。再说了,你别看现在海关革新,没以前肥了,可你知道江海关去年的俸银开支是多少不?”
“多少?”海善眨巴一下眼睛,他还真是没听说过。
“四万六千多两,以前江海关一年上缴的也就这个数。”隆科多得意的卖弄道:“老十四出手大方着呢,你这个监督一年下来的进项,怎么着也比你两年的俸禄强,这可是干干净净的银子,你还不知足?再说了,你又不是没见识过老十四的手段,跟着他好好混几年,指不定还能捞个郡王呢?”
郡王?海善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对他们这些宗室亲贵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爵位,楞了下,海善就回过神来,狐疑的望着隆科多,皮笑着道:“我说佟老三,你不会是十四党的吧?”
“我倒是想来着,可那也得老十四看得上眼不是?”隆科多一脸的苦笑,这是什么世道,这个混混都落得了个肥差,怎么自己偏偏一点动静没有,老十四说‘快了。’这究竟是指半年、一年?还是二、三年?又想到老十四嘱咐的要远离所有阿哥,他不仅长叹了一声,“自大阿哥胤禔遭圈禁之后,我算是彻底死了心,我谁也不掺合,天不管、地不收,过我的逍遥日子。”
“得,我看你出家算了,何苦在这红尘中打滚呢?”海善调侃道:“老弟是俗人,一门心思想封郡王呢,好走,不送。”
隆科多腆着脸笑道:“别介啊,咱哥俩谁跟谁?有机会你可得拉老哥一把。”
“这还用说,忘谁也不能忘了你佟老三。”海善笑着道:“走,今儿老弟请客,咱俩看戏去。”
王府井大街帅府园,十三阿哥府邸。
四阿哥胤禛下朝之后没有回府,却是转到十三阿哥的府上探望胤祥。
胤祥对胤禛从小就敬重,也是最熟悉他的秉性,见他寒暄之后便默然不语,不由主动的提起话题,“四哥最近遇上烦心事了?”
胤禛轻笑道:“这些事本不想烦你,不过,你一天闷在府中,也是无聊,权当给你解闷了。”说着便将早朝的事细细的说了一遍。
老十四自立的事胤祥已经知道,可也没料想到康熙会如此大力的支持他,闻言不由一阵黯然,他与老十四年纪相近,又是同出一师,可境遇却是云泥之别,想到康熙对他的批语,再看看腿,他更是意兴阑珊,兴致索然。
胤禛见他神情消沉,不由暗自责怪自己多嘴,忙安慰道:“十三弟不必沮丧,皇阿玛春秋正盛,这日子长着呢,咱们不争这一时,以后有的是机会,你安心把病养好,四哥可指着你出大力呢,别胡思乱想,一切都有四哥在。”
胤祥低沉的说道:“都怪十三没用,给四哥帮不上忙。”
一听这话,胤禛就嗔怒道:“十三弟这是什么话?不是给四哥背黑锅,你能比老十四差到哪里去?以后再听到这话,四哥可真恼了。”
见胤禛动怒,胤祥忙转移了话题,“皇阿玛为什么会如此大力的支持老十四?”
“不就是玩平衡。”胤禛随口说道,说完却是奇怪的问道:“十三弟另有看法?”
胤祥沉吟着道:“我认为不完全是,四哥注意到没,张鹏翮,噶敏图、陈鹏年、于准、汤之旭、施世驃这些人可都是素有清廉之名的。”
胤禛顿时悚然而惊,迟疑着道:“十三弟的意思是皇阿玛属意老十四?”
胤祥缓缓点了点头,“朝廷作养一个清官不易,皇阿玛对清官历来也是呵护有加,更何况皇阿玛历来最厌恨结党,这次却是大反常态,着实引人深思。”
胤禛不由的暗叹,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月,上海。
靶场,一阵清脆的枪声之后,便传来报靶员欣喜而响亮的声音,“一百五十步(一步1。5米),十发六中。”
戴梓一张老脸笑的跟核桃似的,中气十足的道:“主子,有了这铅弹,火铳的威力可是大为提升,不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大幅度提升,与奴才以前造的蟠肠鸟枪简直是天壤之别,没想到西洋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厉害的。”
胤祯暗笑,西洋人现在也未必有,这个米尼弹应该是19世纪的产物,他微微笑着,对米尼弹的威力也感到十分满意,“这种火铳可以大量生产吗?”
戴梓尴尬的摇了摇头,“大量生产目前还不行,以现在的人手,一天也就能出三根,不仅枪管的膛线难拉,而且做出一根不易炸膛的好枪管也很费时。”
胤祯不由大为沮丧,拉膛线的方法他知道,可枪管他就爱莫能助了,他也不知道戴梓是怎么拉的膛线,想想还是哪天去火器厂想个办法慢慢的点拨他们。
接下来就是直线膛的火炮了,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实验,戴梓已经将直线膛的火炮及尖桶形铅包炮弹鼓捣出来,经过过无数次的实验改进后,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几炮试射之后,报上来的数据却让胤祯大为沮丧,尽管戴梓在炮弹外包裹了一层铅,在射程上有较大的进步,可精准度却是不如人意,而且装填速度和清理炮膛的速度也比滑膛炮慢了不少。
但戴梓对这个成绩却是大为兴奋,不过再看到胤祯的表情之后,忙收敛了笑容,心里却是郁闷不已,这主子怎么搞的,这么好的成绩都不满意,他想达到什么要求?
胤祯虽然沮丧,却也知道这事是急不来的,勉励了一番戴梓后,他才说道:“能否考虑将‘佛郎机’后装火炮与这种线膛炮综合起来?”
戴梓微微一楞,便问道:“主子的意思,是把线膛炮改成后装炮?”
第112章 超前引导
“对!就是后装炮。”胤祯不由大为兴奋,跟这种领悟能力强的人打交道,可是省心不少,他笑道:“你试试看,如果能够从后面装填炮弹,那发射的速度和清洗炮膛的速度可就能快上几倍,而且如果能从后面装弹,这膛线也就不用是直线的了,精准度也能提高不少,另外,你看炮弹是否也能够仿造‘佛郎机’的子铳……”
胤祯说着就蹲下来,随手折了一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副后世尖头炮弹的图形,“要是能成这样的话,这火炮的发射速度将更快。”
戴梓盯着草图看了半晌,才展开拧着的眉头,沉声说道:“主子,奴才浸淫火器一辈子,也没听说过主子您这样匪夷所思的想法,真是大开眼界,火器到主子手里定然能大放光彩。不过,这后装炮和定装炮弹结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拴紧后门,二是怎么点火。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这火炮比火铳的发射速度更快。”
“拴紧后门,就叫炮门闩吧,属于机械一类,你找些这方面的工匠,把他们组织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应该能够解决,本王听说,在后炮口用软木做个垫子,可以防止漏气,你不妨也试试。”胤祯仔细的叮嘱着道:“点火的问题,就只能靠你摸索了,本王也没什么心得。”
“奴才回去就招集人手琢磨这两个问题。”戴梓躬身回道。
“恩,还要注意保密。”胤祯嘱咐了一句,又才说道:“前装火炮在船上,不论是装填弹药还是清理炮膛都太麻烦了,能够改成后装,可就省不少事,这事直接关系到战舰的威力,你就这个火炮改进组建一个研究室,召集有专长有经验,得力的人员一起研究,群策群力,集思广议,银钱问题你不要担心,本王大力支持,本王只希望海军的战舰能够装上这种新式火炮。”
叮嘱完戴梓,胤祯返过身来又对跟随而来的铸造厂的总管常山说道:“铸造厂既然已经可以投产,先造一批旧炮出来,作为海军的日常训练用,炮手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弹训练,你们也可以摸索、积累铸炮的经验,至于炮的规格、定型等都由戴主事决定。”
而后他又对火器厂的总管胡志国吩咐道:“火器厂现阶段保证每天三根火枪的出产量,另外要着重研究、摸索怎样才能够提高枪管和膛线的生产工艺和速度,要不断的总结经验。”
从靶场出来,胤祯径自去了江边的炼铁厂工地。
炼铁厂总管顾名恺远远就迎了上来,请安见礼之后,就汇报道:“禀王爷,预计再有半个月时间,炼铁厂就可全部完工,现在几个完工的高炉已经开始在试产了。”
听说再有半月就可以完工,胤祯大为高兴,“走,去看看投产的高炉。”
才走近高炉就感到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眼见高炉前忙碌,胤祯很自觉的停下了脚步。他一过去,一群工人都要请安行礼,别搅了他们的正经事,倒是几个老工匠见他过来,忙赶了过来请安,胤祯笑着让他们平身,随便问了一下,才知道,这高炉炼出来的都是白口铁,想要得到灰口铁,还的再进行生铁柔化处理,而后还要进行精炼,才能够得到适宜铸造火炮的灰口铁。
这玩意胤祯不懂,温言勉励了几句,就准备回去,一转身正遇上送炭的车子,不由随口问道,“你们炼铁还是用炭?”
一工匠忙躬身回道:“回王爷,煤虽然火大,可炼出来的铁,品质不好,是以一直用炭。”
炼铁,胤祯是不懂,可用焦炭炼钢这个常识他还是知道的,当下就道:“煤是不行,可以用焦碳啊,西洋现在可都是用焦碳炼铁的。”
顾名恺拧着眉头着道:“焦碳炼铁,好象是有记载的,在宋朝时好象就有用焦碳炼铁的,我回去查查。”
宋朝就有了?胤祯一阵头大,不懂历史可悲啊,早知道宋朝就有,用得着拉西洋人来做挡箭牌?他不由笑道:“恩,查查看,多找几个地方的试几次,看看哪个地方出产的焦碳最适宜炼铁,炼铁很重要,大家都多开动动脑子,集思广议嘛。”
听到胤祯这话,顾名恺却是当着几个老工匠,毫不留情面的说道:“他们一个个都敝扫自珍,生怕自己的手艺被别人偷学了去,炼铁厂现在的风气很不好,每道环节都生怕自己的手艺被别人偷学了去,一个个跟防贼似的,而且各工种之间经常扯皮,相互推卸责任。”
几个老工匠都被说的老脸一红,不过这是事实,他们也不敢辩驳。
胤祯一听,这样子岂不是我一片心血,想了想,他便笑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是吧?”扫了几个老工匠一眼,他才沉吟着道:“顾名恺,从炼铁的每个环节中抽调三名工匠,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专门从事研究改进炼铁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炼铁的工艺、质量和产量,小组的工匠发三倍月例,有重大的改进成绩,另有重赏,并且允许推荐一子补入本王的亲卫。”
话音一落,一众工匠立时就红了眼,什么三倍月例,重奖都不重要,能够有一个儿子补进王爷的亲卫,也就意味着有了出身,放出去,随便都是六、七品的官员,这可是足以光宗耀祖,自豪一辈子了。
顾名恺恰到好处的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还请王爷示下,这研究小组的工匠该怎样确定?”
“让他们自由竞争,打擂台,谁懂的多,经验丰富就选谁。”胤祯笑着说道,我让你们藏私,现在倒要看看你们还藏得住不?
回到留春园,张梦娇亲自侍侯着他洗漱、换衣,待他坐下来喝茶时,她才将上午送来的邸报递给胤祯,笑道:“王爷,又是罚俸三年。”
听说只是罚俸三年,胤祯不由松了口气,细细的将邸报看了一遍,眉头却是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张梦娇幽幽的轻叹道:“王爷可是担心皇上插手海军的事?”
胤祯轻轻点了点头,沉吟着道;“战舰都还没见影,皇上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谁让王爷的海军如此显眼呢?”张梦娇轻叹了一声。
胤祯不由暗自苦笑,海军可是载负了他太多的希望,纪律、作风、传统、荣誉感,这些东西必须从建军就开始抓起,即便为此遭嫉,他也在所不惜,呷了口茶,他才笑道,“说说你的看法。”
第113章 抄袭无处不在
张梦娇黛眉微蹙,“施世骠是靖海侯施琅第六子,十七岁就从军跟随其父攻克台湾,后又跟随皇上打准噶尔,可谓战功累累,不但治军有方,而且还倡儒学,兴教化,在台湾、广东和福建都威望极高,更难得的是他今年才四十四岁,正值壮年,皇上特意将他调任福建水师提督,兼海军学院副院长,可谓是寄予厚望。
表面上看来,皇上此举是将福建水师置于海军名下,但实际上王爷只能通过施世骠来调动、指挥福建水师,虽只是隔了一层,可效果差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皇上如此安排,应该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暗示王爷接济福建水师,皇上在去年9月曾经谕旨各地官员不得克扣、削减四大水师维修、养护战船的费用,福建水师战船大多老旧,且巡防海域宽阔,责任重大,妾身以为重点应该就在这战船上面。
再有,施世骠治军有方,爱兵如子,他初任福建水师提督,有王爷这么个财大气粗的上司,更何况海军的饷银本就比福建水师高,他没理由不为福建水师哭穷,预计他一接到邸报会先来王爷这里报道。
至于插手海军事务,施世骠目前还没这个胆子,王爷在上海一天,施世骠就不可能对海军指手划脚,可虑的是,皇上既然已经开始安插人手了,会不会接连任命大员管理海军事务?”
胤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见微知着,虑事全面,张梦娇已经可以为自己拾遗补缺了,他微笑着鼓励道:“说说你的应对之策。”
张梦娇轻笑了一下,马上就神色一肃,“妾身以为王爷应该与施世骠保持一定的距离,上海距离京师千里之遥,王爷如今又是自立一党,皇上对王爷不可能没有防范之心,海军中如此多的宗室子弟即说明皇上在海军建立之初便早有布置。
王爷如果笼络、招纳施世骠,只会令皇上加快加强对海军的控制,完全是得不偿失,这是其一,其二,王爷应该在海军中提拔、培植宗室子弟,特别是与皇上关系密切的宗室子弟,以安皇上之心,当然,必要的平衡还是要的,否则会影响王爷对海军的掌控。”
胤祯听完不由沉思起来,康熙同意创建海军其目的是为开疆拓土,为他超越千古帝王博取声名,而朝廷根本就没有训练和管理海军的将领和人才,只要不触及他皇权的安危,他应该不会横加干预。
福建水师有二万的规模,是四大水师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康熙将之置于海军名下,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出钱接济?怕是没这么简单,会不会是借此试探?试探自己有没有篡位的心思?看来在对待施世骠的关系上要谨慎。
而海军的发展也要大力推进,即便是拔苗助长也在所不惜,有道是天威难测,一旦康熙打掉了太子一党,天知道他会不会因此而受刺激,收缴自己的海军,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江宁,噶敏图看到邸报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竟然一下连升两级,一跃而成从一品的户部尚书,这可是做梦也不敢想象的,到了从二品这级别,每进一步都是艰难无比,很多人甚至终身无法寸进,这可真是托了十四爷的福,他再也没想到康熙竟然会对十四爷如此支持,还是张相看的准,十四爷这冷灶还真是烧的有价值。
原本对噶敏图甚为冷淡的江宁官场,一看到邸报,风向立时一转,一众大小官员纷纷登门拜访。噶敏图虽然厌恶,可而今身份不同了,不仅是从一品的户部尚书也是十四党的代表人物,在不清楚十四阿哥对待地方官员的态度之前,他不得不小心谨慎,放下身段与一众地方官员虚与委蛇。
四日后,鄂尔泰就赶到了江宁,两人将差事交割完毕之后,鄂尔泰从噶敏图口中得知秦淮河试点是出自十四阿哥胤祯的手笔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表示要前往上海拜见胤祯,噶敏图在回京之前也要去给胤祯辞行,两人便一同赶往上海。
留春园,胤祯在书房里看着一众海关积年老吏群策群力制定出来的管理规章制度,越看越郁闷,不仅烦琐,而且对海商船只限制的太死,也不怪那些海商船主甘冒风险四处领照,这些规章制度根本无法从根子上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
凝思良久,胤祯不由自失的笑骂道,“这么简单的问题,生生被一群庸吏误导了,后世机动车管理模式不就是现成的嘛,枉费了本王这么长时间。”
二月十二日,胤祯独自拟定的海贸船只规范整理条例终于出台。
条例规定所有海上船只,必须到指定的五大海关上牌、船身两侧和船尾皆喷放大号码,发放执照,一照在手即可四海通行,凡无牌无号无照的三无船只,在海上一旦被发现,便可当做海贼,予以抓捕,没收。当然上牌照必须要有当地衙门出具的证明,而且还要有保人,以免海贼船只混水摸鱼。
管理条例简单明晰,海商船主们自然是大力拥护,这样他们可就自由多了,海关亦是大加赞赏,就只有五大海关发照,查验、管理可就轻松多了,水师更是拥护,远远就可辨别是否海盗船只,能剩不少力气。
是以海贸船只规范整理条例一经公告,立即就引来各方好评如潮,就连康熙亦是大为赞赏,老十四办差,往往是出人意料,且能收奇效。
自然,一众被收缴了发放牌照权力的地方、港口的官员是免不了关起门来大骂一通的,嘴里的肥肉被人生生抢走了,哪有不跳脚大骂的。
因正是出海季节,上海的沙船协会筹备的很快,在二月十四便正式在上海县城挂牌,大清第一个私营集团公司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汤德贵众望所归出任第一任会长,十四日一早,汤德贵就率领沙船协会一众东家早早恭候在留春园门外,恭请沙船协会的首倡者十四皇子恂郡王胤祯参加开业庆典。
本着大力支持私营集团公司的态度,胤祯欣然应邀前往,并且还派人通知江海关监督陈鹏年、松江知府完颜海锋、上海知县徐世桢等人一道前往,参与庆贺。
随着生丝专营的消息传出,上海这些日子聚集了不少各省、府、县以及沿海各地的富商巨贾,都是冲着远洋贸易船队的股份来的,沙船协会开业,又有众多官员亲自到场庆贺,汤德贵是下足了本钱,乐班、舞狮、花鼓等增添喜庆的都是可劲的请,自然是热闹非凡,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胤祯也有意为沙船协会作广告宣传,亲自出场致辞,立时就引起了轰动,上海沙船协会的名气瞬间就打了出去。
第114章 分工合作
参加完庆典回来,鄂尔泰和噶敏图两人已从上海赶来,在留春园候着了。
胤祯在书房单独接见了噶敏图,稍事寒暄,他便切入主题,“张相五日前就已经启程回京,皇上目前对我们是大力支持,你二人这一入京,必然有不少官员前来钻营,都不必理会,安心做好本职差事即可,皇上如今春秋正盛,多留意品级稍低、品德、才干出众的人才,争储,不急于一时。”
听到胤祯明确的提出争储,噶敏图亦是大为振奋,当下便恭敬的回道:“卑职谨奉王爷钧旨。”
“对于张元隆勾结噶礼倒卖稻米案以及海盗郑尽心抢劫海商案,我已经交待张相,如实汇报即可,圣上自有定论,不会为难你们。”
“王爷思虑如此周详,卑职感激不尽。”噶敏图大为感激的说道。
接着进来的鄂尔泰,胤祯可是大感兴趣,西林觉罗鄂尔泰可是历史上四哥手下得力干将,不仅有才而且清廉,好象他一家子出了几个总督,他本人也是军机大臣。
鄂尔泰一进书房便实打实的行了个跪安礼,“奴才鄂尔泰给十四爷请安,十四爷金安。”
待他起身,胤祯才仔细打量他,鄂尔泰年约三十,身材挺拔,脸颊略长,双眼有神,整个人看起来很有精神,听说是二等侍卫,不过胤祯对他没一点印象,康熙让他来接手秦淮河试点,应该是看中他的才干和清廉。
鄂尔泰此时心里却有些忐忑,他自康熙三十七年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以来,一直很不顺利,十多年不过才混到二等侍卫,虽然是正四品,可在京城那地方是四品不如狗,三品满地走,象他这样没有实权的二等侍卫屁都不是。
这次被康熙选拔出来接手秦淮河试点,对他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他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到江宁,交割差事的时候,他才知道这试点竟然是十四阿哥的手笔,心里登时就活泛起来。
现在京城谁不知道十四阿哥自立十四党的事,康熙对十四党大力支持的事亦传的沸沸扬扬,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正四处钻营想挤进去搭顺风车,眼下这现成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岂能不动心?他当时就果断的决定下来,前往上海,借请教差事的机会探探十四阿哥的口风,他这芝麻大点的四品官,还不知道十四阿哥看不看的上眼呢?心里着实有些忐忑。
眼见胤祯上下打量他,鄂尔泰沉稳的说道:“禀十四爷,奴才已从噶大人手里接下秦淮河试点的差事,不过奴才是初次出京办差,没有经验,怕办砸了差事,特来请十四爷指点。”
胤祯收回眼光,鄂尔泰是奉旨办差,按理哪有巴巴从江宁跑来向自己请示的必要,无非是想上自己的船,这点小心思,他转念便知,既是人才,他自然是乐意招揽,当下便和煦的说道:“差事很简单,主要是立身要正,秦淮河试点虽小却直接关系到工商杂税革新,不可有轻视之心,你刚接手,要多看多问多思,重点要把握好税率这个度,先把青楼行业吃透,然后可以多接触其他行业,工商杂税革新是篇大文章,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要的是长于实务,擅长经济的人才,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来爷这里询问。”
一听这话,鄂尔泰登时激动不已,十四爷不仅是同意自己上船,而且还对自己寄以厚望,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出头的希望,他如何不欣喜,当下他便强行压下心里的狂喜,稳重的磕了个头,才起身说道:“奴才鄂尔泰定洁身自好,勤恳办差,以不负十四爷厚爱。”
火器厂,胤祯在总管胡志国的陪同下,从头到尾观看了一遍枪管的制作过程,工匠们先是把精炼好的熟铁打制成薄薄的铁板,然后再包裹在一根铁棍上反复的锻打,成形之后再烧,而后再锻打,如此反复多次,才能够完成一根枪管。
最不能够让胤祯接受的是一根枪管,他们是分成三段打的,然后再用白铜焊接,另外,他还留意到所有的工匠基本都是全能,从打铁片一直到枪管完工,沉吟了下,他才问道:“枪管壁厚度是多少?”…》小说下栽+wRshU。CoM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