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鹏翮却仿佛未听见一样,自顾低头看折子写节略,一副云淡风轻的神情。

听的这话,马齐眉头不由一皱,上书房如今是他和张鹏翮两人一满一汉两个保和殿大学士,他俨然就是满臣之首,嵩祝当众说这话,明摆着就是逼迫他表态,可这话岂能随便乱说?不论是海军还是禁卫新军都是贞武一手亲建,这两支军队不能保大清的江山,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这话他却是不能说,他虽是出自上三旗,但既是满臣之首,这满族的利益,他便的维护,这是立场问题,不过,要他明确表态反对,他是不敢的,开什么玩笑,上得罪贞武,下得罪文武百官的事情,他岂能赤膊上阵?

正沉吟着,汉军镶白旗的萧永藻却是开口说道:“皇上这是去芜存菁,我看没什么不妥,八旗绿营如今确实也该整顿了,京师尚且如此,地方可想而知,皇上雄心万丈,志吞天下,八旗绿营实难胜任,大清皇家海军和禁卫新军既能开疆拓土,岂有无力保我大清江山之理?”

听他将皇家和禁卫四字咬的分外重,马齐不由暗自叫好,汉军旗在八旗中历来不被重视,萧永藻今番算是替汉军旗出了口恶气,张鹏翮、王掞两人亦是暗笑不已,乐的做壁上观。

嵩祝没料到会突然杀出来个萧永藻,心里不由暗忖,这两人什么时候搅到一起去了?不过,眼下不是争辨的时候,他索性不理会,紧盯着马齐,看马齐如何表态。

马齐略一沉吟,便道:“八旗乃国之根本,禁卫新军乃是以八旗子弟为主,而且不分上三旗,下五旗,虽说也有汉人,但那是各旗冒名顶替进去的,贸然进谏,嵩大人以为妥否?”

听的这话,嵩祝不由一窒,马齐点出冒名顶替之事,是在提醒他,贸然进谏,纯粹是掰屁股招风,自找不痛快,若是引的贞武旧事重提,各旗的王公勋贵都要跟着倒霉,不定怎么招人厌烦,而且也于事无补,他不由一阵气馁。

绿营粮饷与八旗同例,官员加俸、八旗加福利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了开来,立时就引起了京师官绅士民的热议,人人皆是喜笑颜开,京师物价昂贵,不仅低品秩的京官清苦,一般吏员更是苦不堪言,八旗、绿营的兵丁这日子过的亦是紧紧巴巴,毫无积蓄,常常举债度日,因此,这消息一传开,他们俱是皆大欢喜。

一众朝廷大员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汉族大员,自贞武抛出海军抚恤不分满汉旗民之后,他们便密切的关注着,如今贞武再次抛出了绿营的粮饷与八旗同例,更是印证了他们心中的猜想,虽然贞武没有公开提出满汉一体,但却以实际行动大力的推进了满汉一体的进程。

一众汉员大臣心里皆是热烘烘的,贞武在登基御极之初,便有此举动,足以说明他将此事看的很重,贞武如今才二十六岁,不仅巩固了皇权,而且驭下有方,手段圆滑,众人心里皆是十分期待,满汉一体,在贞武手上能达到何种程度?

康熙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怀柔笼络举措,但满汉之间仍是存在巨大的差别,首先便是官缺分满汉,重要职位,汉人根本没机会染指,而且同级同职官员,以满员为尊,更是甚者是满汉不同法,满汉不通婚,不知道在贞武手中能够破除几条?

一众满员大臣则是忧心忡忡,原本贞武抛出海军抚恤不分满汉旗民,他们便心怀不满,但海军是贞武一手创建,又为朝廷屡建大功,他们不敢妄加指责,都是抱着观望的心态,等待时机,却不料贞武竟突然抛出加饷、加俸、加福利等一系列举措,将局面一下搅的犹如一团乱麻,不仅收尽人心,而且弄的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如今谁敢站出来反对,不用贞武发力,便会淹死在一众文武大臣的口水之中,可不加反对的话,任由贞武如此折腾下去,终有一日,满族的特权会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真若如此,国将不国。不过,众人虽是忧心不已,却是苦无良策。

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亦是大感紧张,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谁都上心,听闻消息是胤禩几人传出来的,几个与之交情颇好的便在‘澹泊居’摆下酒宴,着人前去恭请老八、老九、老十前来赴宴,以打听详细情形。

胤禩自熄了争储之心后,便与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往来渐少,不过,在接到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裕亲王保泰的宴请之后,他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应承了下来,胤誐不解的道:“八哥,咱们兄弟如今难得聚在一块,说好了去九哥的庄子逍遥,何必揽这些个闲事?”

“这可不是闲事。”胤禩微微笑道:“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官场才是真正身不由己的地方,他们既然找上门来,咱们就必须得去安稳一下人心,这不仅对他们好,对咱们也好,若是人心恐慌,皇上必会埋怨咱们几个办事不力。”

胤禟亦是笑道:“明日要参加早朝,去庄子也多有不便,一早就得起身赶路,明日再去亦不迟,今日先去‘澹泊居’乐一乐也好。”

三人担心太招摇,直接自后门进了‘澹泊居’后院,早有人候着,领着他们进了一间极雅静的独院,一进门,裕亲王保泰、信郡王德昭、顺承郡王布穆巴几人就迎了上来,见礼寒暄之后,众人才进屋落座。

坐定之后,保泰便含笑道:“八哥,听闻绿营加饷,与八旗一例,此事可是属实?”

胤禩点了点头,道:“确有其事,此乃皇上谕旨。”

一听这话,布穆巴便接过话头道:“八叔,绿营怎能与八旗享受同样的粮饷,这大清还是不是咱旗人的了?”

“小五子,你这话问的可是欠思量。”胤禟呷了口茶,斯条慢理的道:“八旗、绿营皆是大清的经制之师,你知道绿营的粮饷是多少吗?步军月饷一两,马兵月饷一两五钱,饷米皆是三斗,现在一两银子能顶什么用?这点子粮饷能养活妻儿老小吗?生计无继,什么事做不出来?

不就是给绿营加个饷,有必要如此大惊小怪的?再说,八旗也不是没加,朝廷官员的俸禄都要加,何以绿营就不能加?”

第623章 晋封

布穆巴排行老五,辈份又比胤禟几兄弟小一辈,胤禟倚老卖老,一声小五子喊的他浑身不自在,偏偏又不能说什么,心里自是大为郁闷,见胤禟避重就轻,他便强笑道:“九叔忒不地道了,这里又没外人,何必说的如此冠冕堂皇?”

见这情形,保泰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我大清以礼立国,尊循的是上下尊卑,长幼有别,等级有序,男女有差,一切皆须符合礼仪法度,大清自立国以来,八旗与绿营便有内外上下之分,如今骤然将绿营与八旗平等,岂非是混淆尊卑,不分上下?如此,难道不虑礼崩乐坏?”

“三哥此言,有危言耸听之嫌。”胤禟仍是漫不在意的说道:“所谓绿营、八旗粮饷一例,不过是门内撒土,迷外人眼而已,实情如何,大家皆是心知肚明,何必夸大其词?”

“九弟这话,三哥不敢苟同。”保泰沉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粮饷乃是朝廷给予之待遇,补贴再多,亦不能与之相比,这是名分所在。绿营、八旗同饷,在朝廷的地位则是平起平坐,再无上下内外之别。”

“瞧三哥这话说的。”胤禟仍是不紧不慢的说道:“朝廷官员同品秩同俸禄,却仍是以满员为尊,这是事实吧?我还真就不明白了,朝廷官员可以,何以绿营、八旗兵丁同饷就没有上下内外之分了?”

听的这话,保泰、布穆巴皆是为之语塞,老九这话确实没错,朝廷官员同品同级者皆是以满员为尊,这是不争之实事,绿营完全可以循此例。

“三哥,老五,你们何苦去费劲耗神为此事较真?”胤誐开口帮腔说道:“只要不触及我等权益,何必去揽这闲事?再说了,这闲事,也不是你们想揽就揽得下的,依我之见,管好你们那一亩三分地才是正经,国家大事,还是让皇上去操心。”

“十弟这话倒是正理。”胤禟接过话头道:“论眼光,论见识,你们谁能及得上皇上?你们又何曾真心为大清以后的发展思虑过?”

见胤禟说话毫不客气,胤禩知他是对上次布穆巴不听招呼不满,此事不宜做的太过分,当下,他便含笑道:“诸位的担忧,我们亦是感同身受,陛见之时,也曾刻意提起过,皇上已经明确说了,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才是皇权最有力的保障,断不会自剪羽翼,自毁长城。”

听的这话,保泰、德昭、布穆巴三人心头顿时一松,贞武既是如此说,那就断不会刻意的削弱八旗和他们的权益,他们最担心的便是贞武依仗海军和禁卫新军,完全将八旗抛开,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建立在八旗制度的基础之上的,若是贞武屏弃了八旗,他们的结局亦是可想而知。

胤禩扫了三人一眼,微微一顿,才接着道:“皇上有吞吐天下之志,你们想必也知道,不过,如今的八旗早已不复当年之雄风,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皇上此举亦有激励八旗之意,此番抽调二成八旗精锐入禁卫新军,以后逐年春考,考核优异者皆要纳入禁卫新军,你们难道还看不出皇上的用意?八旗是大清的根本,皇上岂会眼睁睁看着八旗糜烂腐化?”

布穆巴不由暗自腹诽,有什么看不出的,无非就是将八旗的精锐慢慢吸入禁卫新军,从而彻底的吞掉八旗,如今下五旗的兵权皆已上缴,他爱怎么折腾,都是他的事。

信郡王德昭却是开口道:“只是如此一来,八旗岂非成了新兵训练营,专为禁卫新军输送合格兵丁?再则,时日稍长,各旗之间必然实力不均,如何制衡?”

在座几人一听,不由暗自腹诽,这事哪轮到你来操心?这话可大有僭越的嫌疑,当下,谁也不接这话茬,胤誐看了保泰一眼,笑道:“三哥,别尽顾着说话啊,我今儿一天还没什么东西下肚呢。”

“马上开席。”保泰笑嘻嘻的道,说着便回身道:“还楞着干什么?上菜。”

倒是胤禩担心德昭感到尴尬,含笑说道:“五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再说,新兵训练营有什么不好?八旗越强,大清岂不是越安稳?至于制衡,那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事情。”

德昭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僭越之嫌,忙道:“谢八哥点拨。”

次日早朝,满朝文武勋贵、文武大臣没一人敢就绿营加饷之事有半句质疑,这让贞武颇为自得,绿营与八旗同饷,不仅是为了革新兵制,亦是一次极为重要的试探,只要得到贯彻,那么,日后便可从容不迫,按步就班的推进满汉一体。

不过,早朝没人说,散朝之后未必也没人说,眼下高兴还为之太早,贞武扫了阶下众人一眼,才对包福全微微点了点头,包福全会意,立刻走到阶前,展开手中圣旨。

胤禩、胤禟、胤誐、胤祥、胤禑、胤禄等人一见这情形,便知这是要晋封了,当下一个个都凝神倾听,大清的爵位可不容易得,晋升爵位的机会更难得,新君登基,晋封爵位是一次极难得的机会,日后若无大的功劳,极可能终其一生也就只这个爵位,他们当然极为重视。

只听的包福全扬声道:“……着廉郡王胤禩、敦郡王胤誐,晋亲王爵,饶贝勒胤禟、怡贝勒胤祥,晋郡王爵,敏贝勒海善晋郡王爵,贝子胤祹晋贝勒爵。

晋封胤禑为庆贝勒,胤禄、胤礼晋封贝子,晋封胤禔嫡长子弘昱为郡王世子,晋封胤礽次子弘晳为亲王世子。”

海善居然晋郡王爵了,隆科多不由暗暗替他欢喜,贞武果然是顾念旧情,宗室的爵位削起来容易,升起来难,海善总算是没白忙活一场。

老十二胤祹虽然天天想着将爵位升一升,但自问在贞武登基期间未有作为,原本是不抱希望的,却是没想到贞武也给他递升了一级,心里不由暗自感激。

老十五胤禑听的贞武直接封了他庆贝勒,不由的心花怒放,看来,贞武是真的打算给他晋升到亲王爵了,他一张脸登时就胀的通红。

老十七胤礼则更为意外,他今年虚岁才十八,之前未参与党争,与老十五、老十六两兄弟早就靠上贞武根本就不能比,听闻今日贞武要封赏一众兄弟,他原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的,却未料到竟然与老十六一同被封为贝子,看来,贞武马上要让他分府指派差事了,他心里不由一阵兴奋,总算不用天天去上书房读书了。

待的包福全读完,胤禩等一众受到晋封的兄弟忙出列谢恩。

胤禩等人受封,满朝的王公勋贵、文武大臣早有预料,况且都是晋升一级,众人倒不意外,意外的是海善跟着也晋了一级,这可是极为难得的事情,而更令他们意外的是晋封胤禔嫡长子弘昱为郡王世子,胤礽次子弘晳为亲王世子。

这背后是什么意思?要放出胤禔和胤礽?恢复胤禔的郡王爵,封胤礽为亲王?胤禔也就罢了,可胤礽是两立两废的皇太子,放他出来,这岂不是没事找事?当初两废皇太子,一众王公勋贵可没少出气力,这要放出来晋封为亲王,不是给他们添堵吗?

散朝回到乾清宫,贞武一杯茶还未喝完,便闻报张鹏翮在外递牌子求见,这倒是颇让他诧异,张鹏翮是汉员,他应该不可能反对这事,难道另有要事?略一沉吟,他便道:“宣他进来。”

包福全到门口吩咐了一声,又躬身进来道:“皇上,贝勒胤祹、贝子胤礼在外递牌子求见。”

这二人肯定是来谢恩的,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随口道:“让他们进来。”

胤祹、胤礼、张鹏翮三人进门之后,便叩首道:“臣胤祹、胤礼、张鹏翮恭请圣安。”

贞武看了三人一眼,含笑道:“免礼,赐座。”

胤祹、胤礼二人却未立即起身,又叩首道:“臣等叩谢皇上隆恩。”

贞武微微一笑道:“无须多礼,起来吧。”

落坐之后,胤礼便躬身道:“皇上,臣已年满十八,既已封爵,便该为皇上分忧,为朝廷出力,恳祈皇上恩准。”

贞武含笑点了点头,道:“是该历练一番了,你十三哥事务繁忙,你先去丰台大营协助他。”

一听是与十三哥搭伙,胤礼不由大喜,十三哥是一众兄弟中最为随和的,他忙躬身道:“臣尊旨。”

贞武看了胤祹、胤礼二人一眼,才沉吟着道:“朕不吝啬爵位,但国家名器,例不轻授,朕虽是一国之君,抚有天下,却只是代天行事,不能出之于私,想要爵位,得凭功劳,你们可明白?”

听的这话,两人皆是大喜,贞武这是说对一众兄弟一视同仁,凭功劳封爵,两人忙躬身道:“皇上训诲,臣等谨记于心。”

贞武微笑着点了点头,才道:“先跪安吧。”

第624章 生财有道

待胤祹、胤礼二人二人躬身退出,贞武才看向张鹏翮,道:“上书房此时应是忙碌不堪,运青求见,所为何事?”

“回皇上。”张鹏翮忙躬身道:“绿营加饷、八旗实行‘生息制度’、抽调二成精锐入海军和禁卫新军以及遣散费用,臣粗略估算,亦将耗费二千余万两,官员加俸,少则于事无补,多则朝廷不堪重负,微臣恳祈将官员加俸延后,否则国库将消耗一空。”

原来是担心银子不够,贞武不由微微笑了笑,道:“从八旗抽调二成精锐入禁卫新军,沿海几大水师并入海军是急务,必须从快,六月之前必须完成,绿营加饷有利于稳定军心,从八月开始按新饷发放,先放出风声以稳定人心。

至于银子的事,你无须担心,八旗的生息银不能用国帑,否则容易招惹非议,这笔银子从‘四大恒’和远洋贸易船队的股份分红中支付,不足部分,朕另想法子,总之,不用朝廷负担,否则,绿营、八旗粮饷一例就成了笑谈,毫无意义。”

听的这话,张鹏翮不由一楞,所谓的生息银存入‘四大恒’竟然是烟幕,股份红利才是八旗的福利,真不知道‘四大恒’和远洋贸易的红利能有多少,八旗福利每年最低也要五、六百万两白银,否则就无法相比于绿营的加饷。

不过,贞武既然主动应承下来,想必差的也不会太多,他不由暗松了口气,原以为贞武玩的是掩耳盗铃的把戏,不想他竟然是来真的,也亏的这主子有钱,如此一来,绿营、八旗粮饷一例的意义可就大了,而且贞武对八旗的掌控也将更为牢固。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贞武敢如此加饷加俸,必然有所依仗,不知他有何凭仗?微一沉吟,他便欠身道:“皇上圣虑深远,烛照万里,筹划周详,微臣等实不及万一。”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八旗生息银虽无须朝廷负担,但海军及禁卫新军皆已纳入朝廷经制之师,二成八旗精锐和沿海三大水师并入海军,仅是军饷开支,朝廷亦不堪重负,今年尚能应付,明年,臣恐朝廷无力支付这巨额的军饷。”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军费开支一直是朝廷财政支出的大头,未加饷之前,八旗二十万,绿营五十六万,一年的军饷开支在二千万两上下,如今增加了海军和禁卫新军,之前规模小,开支并不大,若是扩大到二十万,这军费无论如何也要上三千万,而朝廷一年的岁入却是不足四千万,也不怪张鹏翮为此发愁。

略一沉吟,他便开口道:“大清未来几年,在西北、东北、海外皆要大举用兵,海军和禁卫新军近几年快商扩展是必须的,不过,八旗、绿营的规模会相应的压缩,总兵力将长期维持在百万上下,待澳洲、南洋、美洲开发繁荣起来,兵力可能要达到一百五十万甚至是二百万,不过,到了那时,正常的赋税亦能支持巨额的军费。

最为困难的是这几年扩军所需,若是仅靠朝廷供养,必然增加百姓负担,朕可不想落下个穷兵黩武的名声,因此,扩军所需,必须通过掠夺,特别是对美洲和非洲的掠夺来弥补这巨大的缺口,不过,即便是掠夺美洲、非洲亦需要时间,至少要到明年,才能见到成效。

朝廷不能没有存余,国库攒点银子也不容易,朕没打算动用库银,朕准备发卖海上商船的航线来筹集今年加饷加俸的额外开支。”

不动用库银?张鹏翮听的一呆,发卖海上商船的航线能筹集多少银子?呆了一下,他才躬身道:“皇上,即便去掉八旗的生息银,此番加饷、谴散、加俸,粗步估计也要一千余万,售卖航线能筹集到如此巨款?”

听的张鹏翮置疑,贞武微微笑了笑,去年移民澳洲,一众船商争着要破家为国,免费运送移民以换取航线专营权,他楞是没同意,就为怕贱卖了这航线专营权,没想到如此快就派上了大用,略一沉吟,他便道:“如今海贸兴盛,大清海军又日益强大,海上航线专营权价值不菲,一条航线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筹集一千余万,想来问题不是很大。”

经贞武这一说,张鹏翮立时就反应过来,贞武这是要对海商的经营势力范围重新洗牌,他心里不由一惊,一众大海商无一不是背景深厚,与地方官员、致仕官员、朝廷官员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公开售卖航线,无异于对海商的一场洗劫,会否影响朝廷声誉?会否引起海商及官员的不满?

想到这里,他迟疑着道:“皇上,日本及南洋的航线,一众海商经营已久,公开售卖,微臣担忧有损皇上声誉。”

“朕不图虚名。”贞武不以为意的道:“随着澳洲、南洋建省,日本江户、大坂的开放,美洲航线的开通,接下来还有非洲航线、欧洲航线、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波斯、锡兰、马拉巴等各条航线都将马上开通,大清的海商规模这两年翻了一番也不止。

朝廷必须统筹规划,否则岂不乱套?即便背负骂名,航线专营也必须推行,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海上贸易的有序和良性竞争。”

听的这话,张鹏翮不由暗骂自个糊涂,如此多的新航线开通,朝廷不赚这笔钱,无异于白白便宜了那帮海商,所谓的航线专营,实则是朝廷给大小海商划分势力范围,不仅利于朝廷管理,也利于朝廷对海商的控制,完全可以预见,海商的规模还会继续成倍增长,若是朝廷不加以控制引导,时日一长,便是一大祸源。

他不由暗自叹服,这法子实是一举两得,既赚了一大笔银子又加强对海商的管理控制,这主子早在出台海贸船只管理规范条例的时候,应该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想到这里,他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防患于未然,屡屡推陈出新,实令微臣等汗颜,此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贞武微微笑了笑,这笔银子足以应对今年的加饷,明年,非洲的黄金和贩卖黑奴的收入完全可以填补军费增加的窟窿,若是能够开发南非的金矿,扩军至百五十万也丝毫不存在压力。

略一沉吟,张鹏翮又开口道:“皇上,微臣还担心一点,加饷加俸的银钱足有千万之多,市面骤然增加如此多银钱,会否导致银贱物贵?”

贞武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运青此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言,银贵伤农,银贱伤民,骤增千万之数饷俸,必然导致银贱物贵,不过,朝廷只须控制住粮、盐之价格便可,盐价易控,粮价,唯有自南洋低价购进平抑,这也是朕将绿营粮饷拖至八月发放的原因,新米上市,不俱冲击。”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一顿,才接着道:“流通银钱之重要性,无须朕赘言,然而,自前明以来,朝廷对白银便处于失控状态,对白银的流入流出,特别是流入,根本无力控制,朕虽然进行了海关革新,但起步较晚,见效不大,为防白银大量进出,朝廷必须严加控制海外贸易,除此之外,还必须掌控一定数量的银矿、金矿,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控制银价的波动。

相比于白银,黄金的稳当性更好,欧洲各国更钟爱黄金,因此,大清也必须大量储藏黄金,以防白银价格波动太大影响国计民生,非洲盛产黄金,朕已决意征伐非洲,推行非洲分封,此事,你可先放出点风声。”

征伐非洲!张鹏翮不由一惊,美洲分封才刚刚展开,怎得又要征伐非洲,是不是操之过急了点,不过,贞武的语气不是与他商量,再则,对于非洲的情况他也不了解,自然不好说什么,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这才问道:“绿营加饷,上书房可有微词?”

上书房四个满大臣,对绿营与八旗同饷岂能没有意见,稍一沉吟,张鹏翮才躬身道:“回皇上,确是颇有微词,不过,却是顾忌甚多,无人敢言,不仅上书房如此,王公勋贵亦是如此,微臣窃以为,此事若开诚布公的谈论一番,或许更为妥当。”

开诚布公的谈论?那会是什么结果?贞武微微皱了下眉头,满族人本来就少,历来又是以主子自居,绿营、八旗同饷,这是明摆着提高汉人地位的事情,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八旗虽然日趋腐败,但尚有一战之力,一众王公勋贵对八旗都还抱有幻想,就连自己不也舍不得放弃八旗,在这种情况下,一众王公勋贵自认本钱十足,岂会同意绿营与八旗待遇同等?这事唯有强压,至于他们心中不满,只能是寻找机会慢慢开导了。

沉吟半晌,他才轻声道:“上书房这几日事务繁多,你先跪安吧。”

第625章 解禁胤礽

张鹏翮退出后,贞武亦起身在殿里闲适的踱了两圈,见无人递牌子求见,不由暗松了口气,看来一众王公勋贵、满大臣确实是心有顾忌,不敢前来进谏,微微沉吟,他便出了乾清宫。

达春等几名御前侍卫见他未换便服,知他并非要出宫,也就随后不紧不慢的跟着,倒是包福全紧随其后,见他出了乾清门,又穿过隆宗门,一路向南,心里不由大为疑惑,这主子到底是想去哪里?他忙紧赶几步,试探着道:“皇上,是否乘坐便舆?”

贞武头也不回的道:“不用,去咸安宫,没几步路。”

去咸安宫?皇上这是要去探望废太子胤礽?包福全连忙低声吩咐小太监前去通报。

咸安宫禁卫森严,康熙当初是安排由宗人府的一众王公勋贵率护军亲自轮值看守的,贞武登基之后,对此并未有任何的改动,今日轮值的是多罗贝勒满都护,他方才得到消息,知道三弟海善晋升为郡王,心里正暗叹老三运气好,便闻报贞武正向咸安宫而来。

联想到早朝贞武对胤礽二子的晋封,他便意识到贞武肯定是要进咸安宫,忙吩咐内务府的人进去通知胤礽做好迎驾的准备。

胤礽虽说是幽禁在咸安宫,但一应待遇基本与毓庆宫无异,随同他一块幽禁在咸安宫的除了嫡福晋石氏之外,还有侧福晋九名,妾三名,以及一些没有名份的女子若干,幼年子女以及众多的太监、宫女。

康熙对他倒是颇念父子之情,不仅未削减他的待遇,还经常赏赐各种时令水果以及物品,夏天消暑的冰块亦从未断缺。

自得知贞武登基之后,胤礽亦是彻底死了心,除了盼望贞武能够守信放他去海外之外,再无任何想法,每日里闲极无聊,便忙着造人,幽禁咸安宫三年,他又添了三子二女。

最能打发时间的还是看书,每日里,胤礽除了看书便是看着墙上大幅坤舆万国图发呆,今日也不例外,看了一阵书之后,他又不知不觉的站在幅坤舆万国图前面,盯着波斯湾那块地方发呆,老十四自登基之后,便再未来过,也不知何时才能脱出这牢笼。

正在他暗自感叹的时候,咸安宫的总管太监秦初急步赶到门口,就地扎千儿道:“主子,皇上来探望主子来了。”

老十四来了?胤礽霍然转身,急切的问道:“谁递的消息?”

“回主子,是内务府的太监。”秦初嗓音里都透着激动,又躬身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奴才方才探得消息,皇上今日早朝已晋封二爷为亲王世子。”

胤礽深吸了一口气,看来老十四并未食言,他终于熬到这一天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从容的说道:“还跪着做什么?去通知他们准备迎驾,让人更我更衣。”

贞武前来咸安宫探望以及弘晳晋封为亲王世子的消息一传开,整个咸安宫从上到下立时便忙成一团,所有人都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人人心里都清楚,这幽禁的人子怕是很快就要结束了。

咸安宫大门缓缓的打开了,胤礽一眼便瞧见了贞武身着龙袍龙褂在一众侍卫、护兵的镞拥下纹丝未动的立在大门前,他的眼睛在龙袍上略一停留,便赶紧的移了开去,立刻快步迎了出去。

及到贞武身前,他动作利索,毫无犹豫的跪了下去,沉声道:“罪臣胤礽恭迎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着,便行三跪九叩大礼。

待其礼毕,贞武才伸手虚扶了一下,淡淡的道:“皇兄请起。”

胤礽爬起身便躬身礼让道:“皇上请。”贞武这才微微露出笑容,迈步进了咸安宫,一进大门,候立两侧的太监便整齐的跪了一地,石氏带着一众侧福晋亦迎上前大礼参拜,礼毕,他才与胤礽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