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略微颌首,他才道:“现在的美洲大部分都是西班牙的地盘,目前,咱们却是不宜抢占他们的地盘,毕竟美洲离着西班牙更近,而且,我们的兵力及装备短时间都跟不上,此时与西班牙在美洲开战,殊为不智。
因此,在巩固了阿卡普尔科港之后,咱们要北上南下,避开西班牙的地盘,如此,可极大的缓解与西班牙的冲突,避免西班牙人不惜代价的反攻阿卡普尔科港。
另外,不论在北美、南美,一旦站稳脚跟,要马上着手开辟新航线,北美的经日本到大清,南美的直接开辟至澳洲的航线,当然,巩固了澳洲,我也会安排人开辟澳洲至南美的航线。天津或者是上海至北美的航线也会开辟。”
海外封国在短期内是离不开大清的,开辟航线不仅是利于人口外资的往来调配,更利于输送兵力或者是获得海军的保护,因此,对于航行开辟,众人都无异议。
雅尔江阿沉吟片刻才道:“十四弟,我们如何才能避开西班牙的地盘,如何分辨西班牙的界域?”
美洲地广人稀,虽然欧洲各国都在美洲争抢殖民地,可要说国界,估计是不存在的,胤祯犹豫了下,才道:“美洲疆界很难界定,不管是北上者,还是南下者,沿海岸顺风航行半月之后,遍可沿岸寻找良好的港口,河流入海口,当然,立足之地不能是苦寒之地,灌溉便利的平原最好。”
……
听闻胤祯回京,忙的焦头烂额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以及礼部汉尚书陈元龙亦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登府拜访,康熙下旨大办,如今这万寿庆典的规模早已超出了之前的预计,这事自然要给老十四汇报一下。
四人在恂王府门前落轿,一出轿便瞅见门口有八顶舆轿,不由心里暗暗叫苦,他们一个个现在都是忙的脚不沾地,可没时间干耗着,见老马头上前来请安,八阿哥胤禩便含笑问道:“来的是哪些人,多长时间了?”
老马头给几位爷请完安,才起身恭谨的道:“回八爷,是裕亲王保泰、简亲王雅尔江阿、显谨亲王衍潢等八位王爷,已经来了大半个时辰。”
一听是这几个人,四人心里都明白,定然是谈美洲分封的事情,大半个时辰,以老十四的风格,应该差不多了,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老十胤誐大大咧咧的道:“既是谈分封的事,咱们也去听听?”
“我可没兴趣凑那热闹,又没我们的份。”老九胤禟懒洋洋的道:“有这时间,还不如喝喝茶,养养神。”
提到无缘分封这茬,胤誐也不由一阵沮丧,咕哝道:“真不知道皇阿玛怎么想的,怎得不给我们兄弟海外分封的机会?”
“你发什么牢骚?”胤禟白了他一眼,道:“五哥他们仨才叫郁闷,没见他们仨几个这段时间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一想到五哥他们仨那副神情,胤誐就想笑,这事搁在谁身上,那都难受。
胤禩心里清楚,康熙之所以不给众皇子分封,是为防着他们在海外积蓄势力,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不敢说出口,他也懒的掺合,只是含笑道:“这几日都累的够呛,咱们进去闲聊。”说着,便迈步先行。
四人进府,才到二门,便遇上胤祯送裕亲王保泰、简亲王雅尔江阿等八人出府,免不了又是一番见礼,保泰等人知道胤禩他们这几日差务繁忙,略微寒暄,便告辞而出。
胤祯将四人领往书房,落座奉茶之后,胤禩便含笑道:“十四弟,您出京后,皇阿玛又召见我们,说既然是大办,索性就办成一场旷世庆典,广邀各地耆老,宣扬大清教化,宣扬大清盛世,向在京外藩使节、陪臣、传教士、商人展示大清的富庶与强盛。
并下旨着户部又拨了二百万,今年这万寿庆典方才有了这等规模,如此盛大的庆典,我等亦是头次经办,十四弟明日仔细查看一番,看有何遗漏之处。”
难怪会如此奢华,原来康熙是打的这个主意,如此旷世庆典,经来京贺寿的耆老回去一宣扬,大清盛世便将深入人心,不仅利于安抚民心,亦利于宣扬大清正统,同时,对大清的一众藩属国,欧洲各国都能起到震慑作用。
不难想象,所有有幸参与或者是见证这场旷世庆典的使臣、传教士、外国的商人都会口口相传,甚至是以文字记载下来寄回本国,这既算是奢华重威,也算是怀柔致远了。
康熙这算盘打的精,这笔银子也算是花得值了,胤祯微笑着点了点头,道:“皇阿玛圣虑深远,高瞻远瞩,事事从大局着眼,着实让人叹服。”一顿之后,他便接着道:“既是旷世庆典,自然不能有疏漏之处,京城的治安要加强,各客栈茶肆酒楼不得乘机抬价,京城内外的环境卫生清理亦要加强。
最主要的则是对外地进京的耆老要多加照顾,住宿、饮食、出行,还有健康情况,每天都要谴人了解,他们不仅是来给皇阿玛祝寿的,更是宣扬大清盛世,宣扬以孝治国的典范,另外,家境拮据的,要适当予以补贴,或者是赠送仪程。
另外,外藩使节、陪臣、传教士、商人亦要进行统计,安排他们参与到庆典中来,对他们而言,这是无上的荣耀,有了这份荣耀,他们更乐于宣扬。”
第451章 诱惑老五
听胤祯随口指点,竟然说的头头是道,除了治安,居然都是他们疏忽的地方,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以及礼部汉尚书陈元龙四人不仅暗道惭愧。
陈元龙这还是第二次跟胤祯打交道,心里不由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康熙邀请各地耆老进京贺寿,这背后的用意,他们不是不清楚,却没人去注意到这些个细枝末节,京师的治安、物价、清洁、礼仪等细微之处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些耆老。
正是这些细枝末节构成了那些耆老对京城的印象,而且会随着耆老的宣扬传遍大清的各个地方,京城可是大清的首善之地,口碑的好坏可谓是影响深远。
胤禩轻叹了一声,道:“十四弟大才,这个旷世庆典,实是应该由您来负责。”说着,他又接着道:“入京的耆老皆有子侄辈照料,我们要做的无非是随时接触了解情况而已,不外乎是费点人力,补贴家境拮据的和赠送仪程,这笔开支虽然不大,但我担心那些个油滑吏员,上下其手,借机侵吞。”
正所谓吏滑如油,小吏们侵吞钱财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花样百出,防不胜防,胤祯登时也不觉无语,略微沉吟,他才道:“八哥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如此旷世庆典,能尽善尽美自然更好,侵吞一点是在所难免的,却总不能因噎废食。
八哥你们先统计一下,各地耆老的人数,大致的情况,我让十五弟在京报上刊登出具体的赠送仪程数目,多少应该能够防范一些,这笔开支,我来出,不用担心。”
“这倒不用。”胤禩含笑道:“进京的耆老,我们有统计,至今不过才五千余人,加上明日的,最多亦超不过七千,一人十两,亦不过才七万。”
“主子,五爷、七爷、十五爷、十六爷来了。”门外护卫禀报道。
老五他们来了?那定然是为没获的分封的事情,胤祯点了点头,道:“请他们进来。”
胤禩已是起身道:“十四弟您先忙,您提点要注意的地方,我们还的去安排,虽然迟了点,但总比不做强。”
“八哥这话甚是。”胤祯起身道:“我送你们出去。”
老十胤誐进屋之后,连边都没沾上,起身后,不甘的道:“十四弟,这次可是累死十哥了,忙完了,您的请客。”
老九胤禟亦是附和道:“对,这段时间,九哥都瘦了一圈,得去‘澹泊居’补补。”
如此大的庆典,牵扯极广,胤祯知道他们这段时间确实是累,当下便笑道:“好,出京之前,好好请你们松泛松泛,陈宗伯届时也要来。”
一听这话,陈元龙心里不由一喜,忙一揖道:“承蒙十四爷厚爱,下官定当奉陪。”
几人出得院子,便迎头遇上五阿哥胤祺一行人,众人少不了又是一番见礼寒暄,待胤禩四人离开,胤祯才伸手揖让众兄弟进院子。
一落座,老五胤祺便道:“十四弟,咱们哥仨忙上忙下,准备了几个月,临到头了,皇阿玛却将一众兄弟都排除在分封之外,十四弟能否帮我们想个法子?”
这事确实够郁闷的,胤祯心里暗笑,康熙之所以将一众皇子都排除在分封之外,应该是担心日后不利于收回封国,而且几个皇子势力抱团在海外,也不是什么好事,这事,他可是帮不上忙,略微沉吟,他才含笑道:“五哥,分封美洲,只允准各府子弟前往,您何必耿耿于怀?”
胤祺心里暗自腹诽,海外分封这才是第一步,谁知道以后是否会放开?日后海外的封国发展强大了,谁知道又会是什么光景?隔着万里重洋,朝廷也不可能统辖的到,一旦封国强盛起来,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诸侯,就算自己不能享受,我五个儿子,总得替他们划算一下吧。
老七胤佑笑道:“五哥与我都是子嗣众多,自然是想为子孙种块福田,海外封国的发展前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那可是比历代的分封都要彻底,强盛不过是早晚的事儿,还望十四弟在皇阿玛面前求求情,给侄子们一个机会。”
“此事太难。”胤祯摇了摇头道:“美洲是不用做指望了,等两年,非洲分封的时候,我再跟皇阿玛求求情。”
一听胤祯愿意在非洲分封的时候求情,老五、老七两人不由一喜,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两人起身道:“那就有劳十四弟了,十四弟事务繁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胤祯起身送二人出府,出了院子,便道:“五哥、七哥正当壮年,可愿意出来办差?”
老五、老七闻言都是一惊,老十四如今已是有实无名的太子,一众有争储之心的兄弟早被他扫的七零八落,何以还要拉拢他们?难不成,他准备联结所有兄弟与康熙斗?想到这点,二人心里都是一跳,哪里敢趟这趟浑水。
胤祺忙笑道:“十四弟,如今有众多兄弟帮衬您,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我和您七哥文不成武不就,可不敢出乖露丑。”
胤祯微微一笑道:“五哥想错了,不是帮衬我,是为您们自己,三、四十岁就闷在府邸养鸟玩狗逗丫头,还有几十年光景,就这么虚度?五哥、七哥都是率兵随皇阿玛出征过葛尔丹的,那份豪气难道已经荡然无存了?”
领兵?胤祺眼睛微微一缩,难道还有领兵的机会?他停住脚步盯着胤祯看了一眼,又转过了头,康熙如今春秋渐高,而今又是天下太平,哪里还有领兵的机会。
老七胤佑却是诧异的望着胤祯,哪来的兵领?如今又没战事,略微沉吟,他才沉声道:“十四弟,可是准噶尔部又有异动?”
“暂时没有,不过快了。”胤祯兀自向前走了几步。
准噶尔部又要叛乱?二人闻言皆是一呆,颇觉难以置信,但想到如此大事,老十四万不敢信口开河,二人不由紧追了几步,赶上胤祯追问道:“十四弟,此言当真?”
胤祯申请肃然的点了点头道:“西北迟早有场大战,可大清现在已无良将,我准备奏请皇阿玛组建新式禁卫军,二位熟悉西北情形,可愿出来任教?”
第452章 海若心病
一听是任教,老五胤祺、老七胤佑不由一阵失望,不过一想到海军的成军模式,两人心里又是一跳,现在是教官,日后可就是将领,胤祺心性稳重,马上就意识到不妥,禁卫军可不是海军,可不是想建就能建的,再说,即便是康熙同意建,这将领人选也论不到老十四来指手划脚。
禁卫军这趟水深的很,没必要去试,不过,老十四也不能得罪,稍一转念,胤祺便含笑说道:“十四弟如此体恤,五哥感激不尽,不过,出兵放马的事,还是让年轻人去,五哥这些年已经完全懈怠了,现在这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
胤佑看了老五一眼,心里却是颇为诧异,老五何以一口就回绝了,这事完全要康熙拍板的,老十四最多就是在康熙面前推荐,何必如此小心,况且,此举还能拉近与老十四的关系,不过,老五既然表了态,他也不好多说,当下就沉默不语。
一听老五毫不犹豫的回绝,胤祯亦是一楞,看这两人方才的表情,不象是铁了心要做逍遥王爷的,为何转瞬间又缩了回去?
西北准噶尔叛乱距今已经不到五年,而且胤祯还打算先发制人,乘着沙俄在欧洲抽不开身,在背后给沙俄来下狠的,借机割取西北利亚,这就需要培养大量了解、熟悉西北地形气候、民族风情的将领。
当年随同康熙亲征准噶尔的将领不是致仕亡故,便是身居高位,或是年迈不堪,适合给新军做教员的还真是寻不出几个来,老五、老七两人可说是极好的人选。
不过,老五既然一口回绝了,胤祯也不愿多言,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将两人送到二门,他便折返回书房。
老十五胤禑、老十六胤禄两兄弟见胤祯进来,都起身相迎,胤祯摆了摆手,含笑道:“十五弟最近应该很忙吧?”
“还好。”胤禑落座后便道:“最近朝野上下都围着皇阿玛的万寿庆典忙碌,京报亦不例外,十五特意请了些颇负文名之士为万寿庆典撰写文章。”
胤祯点了点头,毫不吝啬的赞道:“这个想法很好,万寿庆典不仅是为皇阿玛祝寿如此简单,皇阿玛是借此盛典宣扬大清的富庶强盛,震慑一众外藩、藩属,向天下万民宣示大清的富足与安稳。
京报不要局限于庆典,要借此宣扬皇阿玛的文治武功,总结历经七十余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经济民生、文化、军事各方面都要总结,这是京报应该发挥的作用,当然,一定要实事求是,一旦浮夸,则只能徒惹笑谈。
对于万寿庆典,不仅要请名士撰稿,还要请人采访耆老、士子、缙绅、商人、百姓,外藩属臣、传教士,从各个阶层,各个方面,从雅、俗两个角度,全面的反映此次盛况,对于外藩王公、藩属外臣、陪臣、西洋传教士参与庆典的情形和采访要单独辟一个版面。
十七、十八、十九日的盛况,更要请人全程报道,人手不够去翰林院请,你要请不动,去皇阿玛那里讨要一道圣旨,另外,也可以发动京师的大小文官,这些文章,他们个个都拿手,你只须把要求说清楚就行。”
胤禑原本还有些沾沾自喜,一听胤祯这番话,才知道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当下便有些坐不住,起身一揖,道:“十五惭愧,马上就回去安排。”
将十五、十六二人送出去,胤祯才折身径往后院而去,后院门口早就有小厮丫鬟留意着,远远见胤祯过来,急忙就溜回去报信。
听闻胤祯忙完了公事,嫡福晋海若领着一群莺莺燕燕出门躬迎,胤祯从天津一路急赶进京,又是陛见又是会客,早就乏累不堪,待她们见礼之后,草草寒暄几句,便即进房。
海若见他一脸的疲惫,心里自是心痛,便将一众人都打发了出去,待胤祯落座,才关切的道:“王爷一路劳乏,不若先歇息一下,秋分、香巧两丫头最近跟珈宁学按摩,颇有起色,要不让她俩给王爷揉捏一番。”
胤祯微笑道:“连日骑马赶路,忙乎着倒不觉得,这一闲暇下来,浑身都跟散了架似的,捏捏也好。”
秋分、香巧二人一听胤祯同意了,忙利麻的拧热毛巾侍侯着他搽试手脸,奉上茶之后才开始给他捏腿揉肩,海若微笑着道:“怎得未将梦娇妹子带进京来?我连她住的院子都准备好了。”
胤祯惬意的享受着按摩带来的舒畅,随意的道:“行程紧,带着她误事,下次再带她回京。”
海若却接着道:“王爷您现在是亲王了,按例,这侧福晋可册封四人,如今尚且空着两位,王爷何不上表请封?”
胤祯微闭着眼睛点了点头,张梦娇是汉人身份,虽然抬了汉军旗,可知道底细的人多,这时候,不可授人以柄,想到这里,他轻声道:“此事不急,她入门时间不长,待她有了子嗣,再说不迟。”
听胤祯提到子嗣,海若不由一阵无语,合府女人七年都没人怀上一男半女了,何时才会有子嗣?她心里暗忖,是不是找机会请太医看看,可胤祯一直没病,这事又不能明说,真是急煞人了,欲待敲敲边鼓,抬头一看,胤祯竟然睡着了。
真不知他在外面是如何累的,或者等今年回京了,不那么操心,也就好了,海若暗自安慰着自己,又示意两丫鬟不要停下来。
……
次日一早,胤祯朝褂齐整的赶到畅春园,随同一班王公大臣给康熙恭贺圣寿。
礼毕,胤祯便与一众兄弟随着众人出园,明天便是三月十七,他不想这时候去跟康熙谈政务,以免惹康熙不开心或是担忧,再急,也不至于急在这两天。
出了大殿,就陆续有大臣赶上来见礼请安,胤祯自是不免要寒暄几句,胤禩、胤禟、胤誐、胤禑都是一摊子急务,见此情形,略微寒暄几句,便率先告辞而去。
胤祯与胤祥、胤禄三人倒是无事,与一众大臣虚与委蛇,待发现有外省入京觐见的督、抚、提、镇大员上前来请安见礼,胤祯才觉的不妥,草草寒暄了几句,便欲抽身离开。
不意,胤礽的长子弘晳,胤禔的长子弘昱两人却于这时迎了上来,两人二话不说,便跪叩请安,弘昱领头道:“侄儿弘昱,弘晳给十四叔请安。”
胤祯知他二人如此大礼是为感谢自己提议让大哥、二哥出来给康熙祝寿之事,康熙虽然只允许老大、老二在路过的龙棚与士绅为伍,但却是额外的提出让弘昱,弘晳两人扶辇而行,这事的影响可就大了,至少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大臣对两家的态度要改善不少,两人大礼感谢亦是应当。
胤祯此举不过是在康熙面前博取兄友弟恭的延续,很多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的继续坚持,半途而废,则容易让人诟病,特别是在康熙面前,稍有不慎,可能就适的其反,而且此举也算是给一种兄弟释放善意。
待二人礼毕,胤祯很是亲热的笑道:“弘昱,弘晳,无须多礼,快些起来。”
弘昱其实已经二十九,比胤祯还大上几岁,抛却辈分不谈,他对胤祯亦是佩服之至,只是碍于父亲的缘故,不敢过分亲近,起身之后,他又是一揖,道:“十四叔大恩,侄儿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胤祯含笑看着二人道:“十四叔所做所为是顾念兄弟之情,不必如此,皇阿玛仁厚宽爱,你们不要有太多顾虑,平日多读书,有用得着的时候。”
弘昱,弘晳听的这话都是一喜,胤祯这是暗示他们父亲有释放的可能?两人忙一揖道:“侄儿定当谨记十四叔训诲。”
李德全这时却是钻了出来,见着胤祯便笑道:“老奴给十四爷请安、给十三爷、十六爷、给两位大爷请安。”说着,就扎手窝脚的要扎千儿。
胤祥一把将他搀住了,笑道:“您这老胳膊腿儿,礼就免了,怎得,皇阿玛召见十四弟?”
“谢几位爷体恤。”李德全一脸笑得跟核桃似的,微微躬了躬身子,才道:“老奴还担心要追出去老远,不意十四爷在这里给绊住了,皇上叫进呐。”
胤祯没料到康熙今儿还会召见他,转头便吩咐胤祥几人道:“明日,皇阿玛就要经御街回宫,你们去逛逛,看看哪里有要整改或者是有违制的地方,八哥他们忙不过来,另外,去‘澹泊居’订个院子,今日荣宪、恪靖公主和额驸回京,晚上得好好招待他们,将八哥他们也叫上。”
待众人告辞,胤祯才跟着李德全前往青溪书屋,到的人少处,胤祯才一边走,一边轻声对李德全道:“家中有没有上进的侄孙辈,安排去南洋的噶罗巴,那可是块宝地。”
李德全听的心里一喜,这份礼可就大了,钱是小事,能混个出身,老李家可是光宗耀祖了,南洋那地方可是天高皇帝远,有十四爷照顾,还担心没前途,他忙躬身道:“十四爷,这份人情,您让老奴如何受得起。”
第453章 最好寿礼
听得李德全暗中试探,胤祯不由暗自好笑,这个老阉货还是如此的谨慎,微微笑了笑,他才道:“别蛇蛇蝎蝎的,有钱,又能光宗耀祖,你还奢求什么?安心奉差,比什么都强。”
“谢十四爷体恤。”李德全躬身谢道,心里却是无比感慨,这些年,没少拿十四爷的银子,却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十四爷也从来不提什么要求,不过,他活了大半辈子,心里却是明白的很,好处是不能白拿的,没事则罢,一旦有事,他索性只能舍了这条老命,这辈子,活到他这份上,也算是值了。
大殿内,康熙缓缓的踱着步子,老十五昨日请旨着翰林院学士帮着为京报撰写文章,他详细询问了下情况,对胤祯的建议亦是大为赞赏,京报如是能够从各方面、各阶层、各个角度出发,办成雅俗共赏的刊文,这影响力无疑要大的多,这才是真正发挥出京报的作用。
如此一来,京报怕是要加印了,而且也必须掌控在朝廷手中,否则,一旦被人所乘,这后果不堪想象,他心里不由暗忖,老十四这眼光还真是没得说,虑事越发周密,是越来越成熟了。
李德全这时脚步轻快的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皇上,十四阿哥在外觐见。”
康熙微微点了点,折回炕上盘腿坐下,才道:“宣。”
待胤祯进来见礼之后,他按例吩咐赐座赏茶,待其落座,方道:“分封一事,昨日可定了下来?”
“回皇阿玛,已经定了下来。”胤祯欠身回道:“考虑到北美洲距离大清较近,且北部暂时无欧洲人插足,儿臣令五个群封组在北美立足,开拓北美封国。南美洲距离澳洲较近,亦大有发展前景,暂时弱点,待澳洲稳定发展之后,再行加强力量。”
康熙这段时间对坤舆万国图亦是反复研究,闻言仰着脸默想了半晌,才微微颌首道:“北美才是重点,一旦立住脚跟,极力开辟至北美的航线。”
北美是重点不错,可欧洲人同样是将北美列为重点,十数年之后,北美定然有场大战,不知道美国那个超级大国还有没有建国的机会?胤祯稍一走神,便欠身道:“儿臣尊旨。”
康熙接着道:“美洲分封事关重大,后勤补给一定要得到保证,落脚点的选取,亦要海军斟酌并出兵协助,阿卡普尔科港更不能有失,海军兵力是否少了点?”
我恨不得发兵十万,可手头没兵,也没那么多船,胤祯郁闷了下,才道:“回皇阿玛,西班牙在阿卡普尔科港的驻兵情况,儿臣已经通过西班牙的船员水手了解清楚,兵力仅在六百至八百之间,而且阿卡普尔科港基本没什么防御体系,仅有一个号称圣迭戈要塞的城堡。
攻占不成问题,问题是防守,不过,有战舰在海湾协防,问题不是很大,毕竟在野战中,我大清海军的火器不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况且,阿卡普尔科港与新西班牙的府城墨西哥城之间山峦重叠,不利行军,新西班牙人不会倾全力来攻击,当然,前提是我们不大举进犯。
为防出现西班牙人大举反攻的意外,儿臣还将携带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总督前往,作用不会很大,拖延时间则毫无问题,明年,咱们就能腾出手来,大举增兵阿卡普尔科港。
只要咱们封国在短期内避开西班牙在美洲的领地,我们完全可以强行割据阿卡普尔科港,这对西班牙人也有好处,美洲航线保持畅通,他们也是受益者。”
康熙点了点头,沉声问道:“西班牙人会同意割让阿卡普尔科港?”
“同意也要割让,不同意,也要割让!一切都由火炮说了算。”胤祯亦是沉声道:“另外,只要西班牙接受征欧海军的帮助,首先就要胁迫他们割让阿卡普尔科港。”
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双管齐下,割让已是必然,沉吟了一阵,他才问道:“北美、南美的封国,一旦与国内开通了航线,阿卡普尔科港岂非是失去了价值?”
“这倒不会。”胤祯肯定的道:“阿卡普尔科港本身就是贸易港,他的存在,将极大促进大清与美洲的贸易,另则,阿卡普尔科港沿海上下都有平原,完全可以建个封国。更主要的是,西班牙的人口跟不上,国力一弱,便难以在美州维持如此广阔的疆域,对大清而言,阿卡普尔科港永远是挺进美洲的桥头堡。”
这个老十四,竟然时时不忘挖西班牙的墙角,好在他明白乘时借势,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康熙微微颌首,却是不再发问。
胤祯也想说点开心的事情,让康熙高兴高兴,略微沉吟,便道:“禀皇阿玛,儿臣此次南下噶罗巴,无意中发现,暹罗、广南国的米价便宜的惊人,暹罗米价三钱一石,广南稍贵,四钱一石。”
米价三钱、四钱一石?康熙听的惊讶无比,难以置信的道:“可曾证实?”
胤祯点了点头道:“已经证实,确实如此,儿臣特意谴人去暹罗、广南两国,分被采买了三十万石和二十万石。”
“可知是何原因?”康熙身子不自觉的向前一倾,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令他震惊了,有粮食就有一切,大清的粮食在正常年份都是一两左右一石,遇上灾荒,一两七、八钱一石也是寻常事,暹罗、广南竟然是三、四钱一石,他登时就如看到老鼠的猫,这不是钱,这是民心!能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大清江山便稳如磐石,牢不可破。
胤祯沉吟着道:“暹罗、缅甸、广南、安南、真腊等国,地广人稀、多系平原,灌溉便利,加之气候适宜,一年两收甚至三收,是以米贱如斯,儿臣预备做一周详调查,若是可行,预备尝试以南洋之米代替漕粮。”
“这是朕六十大寿收到的最好的寿礼。”康熙展颜笑道,说着,起身兴奋的在殿里踱了起来。
第454章 纵容蒙古
南洋富庶,康熙是清楚的,却未料到竟然富庶到如此地步,暹罗、缅甸、广南、安南、真腊等国面积加起来数倍于江南,若是完全开发,仅是南洋所产,便足以保证大清之所需。
如此富庶之地,必须掌控在大清之手,不容他人染指,以前是不清楚情况,亦无力造船南下,如今已经全面占领南洋诸岛,扼守满刺加海峡,南洋诸国可谓是囊中之物,正是天授不取,反受其害。
不过,如今海军兵力有限,短期难以大规模南征,老十四乃是野心勃勃之辈,早有吞并南洋诸国之心,不知他是何想法?康熙默默的踱了几圈,方坐回炕上,略一沉吟,便说道:“对于南洋诸国,你有何打算?”
胤祯沉吟着道:“南洋富庶之地,必须完全的纳入大清的版图,而不是藩属国,目前限于兵力,无力南征,只能徐徐图之。
近百年间,南洋诸国相互之间亦是攻伐不休,缅甸、安南两国皆是野心勃勃,这些年皆是征战不断,大清攻占整个南洋诸岛,必然极大的增加各国的危机感,各国皆想扩大实力以抗衡我大清。
儿臣窃以为,要想南洋诸国归心,须得交好地处中间之地的暹罗,而后暗中资助缅甸、安南攻击侵吞暹罗,在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