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郡王乃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德昭身份贵重,乃是和硕豫亲王多铎的重孙,康熙四十五年方才袭爵,正是年轻气盛,无所畏惧之时,出言便直指康熙处置不当。
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显谨亲王衍潢乃是和硕肃亲王豪格之重孙,康熙四十一年袭爵,亦才二十出头,一见德昭开了头炮,他自然要大力声援,马上就有样学样,膝行而出,跪奏道:“皇上,我大清宗室本就式微,繁衍艰难,如此大规模黜罢宗室子弟,有动摇国本之嫌,恳请皇上慎决。”
庄亲王博果铎一见情形不对,心里不免有些着急,这些个天杀的可都是在自家的‘澹泊居’串联的,万一事情闹大了,怕是要遭池鱼之殃,他急忙挪了出来,道:“皇上,如今天下承平,四夷降伏,海内乂安,宗室子弟有些骄纵奢侈,贪图享受,亦在情理之间。
皇上圣虑深远,居安思危,志吞天下,岂是这些子侄儿孙辈所能体会的?设立宗学,对子弟们严加管束教育,确是标本兼治的法子,对于犯过子弟,还望皇上看在宗室的血脉上,网开一面,略微折中,仗责鞭刑,空房圈禁皆可,祈望皇上开恩。”
这是一个和稀泥的!康熙瞥了这位老亲王一眼,却是沉吟不语。
简亲王雅尔江阿一见这情形也不由发急,这要闹僵了,宗室怕是会大祸临头,博果铎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康熙却仍是不表态,显然是没说到点子上,康熙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他经验丰富,生怕一些不开眼的莽撞之辈出言无状,激怒康熙,所以,虽然心里没想好,却是抢先跪了出来。
一众急于支持声援德昭、衍潢的宗室见雅尔江阿跪了出来,也只得忍住,不料这雅尔江阿却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跪了出来,却半晌不做声,一个个心里不由暗骂。
胤祯看的亦是好笑,这雅尔江阿倒真是有意思,无赖的手段都耍到朝堂上来了,还别说,今儿他可是获益不浅,康熙的独白,也堪称经典,先是下马威,而后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最后抛出严厉的惩处方案,然后就等着看戏了,今日倒要看看,他怎么引出宗室制度革新。
看着雅尔江阿跪在前面,却是自顾低头沉吟,康熙亦不觉莞尔,望了众人一眼,才轻咳了一声,雅尔江阿在这转瞬间,哪里能思虑清楚,只得硬着头皮,顺着康熙的意思说道:“皇上,国族入主中原,以少驭多,国情迥异于历朝历代,宗室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皇上下决心整治宗室子弟,乃是大清之福,既利于朝廷,亦利于宗室,奴才等亦是盼望子孙个个皆是文武全才,能为国效力……”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明白了一点,立刻提高了声音,扬声道:“奴才等对子弟管束不力,不能为国做养人才,实是愧对列祖列宗,亦有负皇上慈爱之心!皇上历来宽厚仁爱,对亿兆子民尚能广施恩泽,又岂会对宗室子弟严苛至此,毫无顾全之心?奴才等愚笨,不能体仰圣心,祈望皇上严加训斥。”
原本一众蠢蠢欲动的宗室,听得这番话,顿时都反应了过来,康熙并非武断专横不近情理之人,对朝廷大事,历来谨慎异常,何以对宗室子弟如此不近情面?这背后必然有问题,一个个登时便不急于行动,打起了暂且观望的主意。
听到这里,四阿哥胤禛不由暗叹了一声,他已经大致清楚,这一出大戏,定然又是康熙与老十四联手导演的,不消说,主导的还是老十四,死跛子看的还真准,一帮宗室确实在自取其辱。有老十四这个妖孽在,还是不要再妄想了,赶紧的去欧洲才是正途。
八阿哥胤禩亦是暗暗苦笑,今儿确实有戏看,不过不是看老十四的戏,反倒是看一众皇族宗亲的戏,不出所料的话,老十四定然又是鼓捣出什么宗室制度革新了,有老十四在,自个这辈子也就是个做亲王的命了。
雅尔江阿这番话,倒是让康熙颇为意外,原本还准备看看,还有谁会跳出来,这番话一出,却是没戏看了,扫了阶下跪着的一众低头俯首的宗亲,他才道:“胤祯,你有何看法?”
听的康熙突然点到他头上来了,胤祯不由一怔,这宗室制度革新本就是我提出来的,我能有是看法?转念间,他已是明白了康熙的意思,立即说道:“皇阿玛,加强对宗室子弟的管束与教育,利国利民利宗室,而且还利于京城的治安管理,利于扭转八旗子弟奢逸堕落之风,利于加强地方对官宦子弟、世家豪强子弟的打击、管理,利于促进百姓尊纪守法,实乃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此善举,儿臣岂能甘于人后?除了京师,海军尚有二百余宗室子弟,儿臣窃以为,亦应该大加整治,加强管束与教育,儿臣恳请皇阿玛黜去海军中所有宗室子弟的宗室身份。”
一众宗室听了无数一个利于,正自心中腹诽,暗骂十四阿哥拍马屁过于露骨,却被最后一句吓的心肝儿砰砰直跳,什么意思?没听错吧?海军中的宗室子弟又未犯过,也要黜去宗室身份?十四阿哥疯了不成?一个个立时都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了康熙的话语。
听的这一串利于,康熙却是暗暗点头,老十四果然是看的长远,严惩宗室子弟竟然有如此多的好处,一俟胤祯落音,他根本就不给予任何人劝谏的机会,一口就接了过去,“此议甚妥,海军中的宗室子弟亦不能例外,照准。”
照准!一众宗室登时就懵了,康熙也疯了不成?海军中的宗室子弟根本就未犯过失?而且,如今是远征欧洲、美洲的关键时刻,不厚赏以激励士气也就罢了,无缘无顾,黜了他们的宗室身份,难道就不虑打击军心士气?
大清是否不准备要宗室了?一众宗室虽不敢起身,却是低着头左右的乱瞟,康熙坐在高阶上,自然是看的清楚,略微沉吟,才道:“平身。”
众人谢恩起身后,皆是面面相觑,都不清楚康熙和十四阿哥两人这一唱一和到底是何意思,自然也就没人敢乱开口。
几个年老成精的王公贝勒却是隐隐猜到,十四阿哥是否又弄出什么宗室制度革新了?不过,如今才透出一丝端倪,谁也不知道这革新是朝这哪方向发展的,至少黜掉宗室身份可不是什么好事,因此,谁也不敢多嘴,都是默默的等着看康熙与老十四如何演这双簧。
胤祯起身后见康熙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知道他是想让自己提出宗室制度革新的话题,这提议本就是他提出来的,自然是当仁不让,略微沉吟,他便出列说道:“禀皇阿玛,宗室之重要性已无须赘言,儿臣窃以为,既是如此,就不应该将宗室局限在京城范围,大清如今正大力开拓南洋、澳洲等海外领土,何不将一众宗室谴出海外历练。
如此,既可让宗室子弟开阔眼界,增长阅历,又可锻炼宗室子弟各方面能力,为国做养人才,顺带还可宣示朝廷对海外领地的重视,实乃一举两得,恳请皇阿玛圣决。”
让宗室出京?所有宗室一楞之后,立时就嗡嗡的犹如一群蜂群一般低声议论起来,见康熙未加干涉,一个个也顾不上是否君前失仪,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讨论起来。
康熙扫了一眼有些混乱的局面,给李德全交代了一声,干脆起身方便去了,让一众皇族宗亲敞开了尽情讨论,毕竟这事太大,要推行,必须得到他们认可,宗室制度革新可不比其他的,没有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很容易生乱子的。
第414章 举重若轻
自秦朝至明朝,宗室做乱,可谓是屡见不鲜,大清在吸取了历朝的经验之后,对宗室的管理虽说不是最严厉的,却也将宗室限制的很严,最令他们痛苦的莫过于不允许外任官员,不允许离京四十里,美其名曰是彰显宗室的尊贵,实质便是防止他们出京闹事做乱。
一众宗室可说是被变相的圈禁在京城,即便是贵为亲王,也只是圈在京城的一个空桶子王爷,这也是他们对海外分封分外狂热的原因,可以说,除了年轻的宗室子弟,大多数宗室都渴望着能到地方外任官员,随便一个有爵位的到了地方,那也是爵爷,谁不上赶着巴结?比在京城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如今一听十四阿哥提议让宗室到南洋、澳洲外任,康熙又未表态,即便是瞎子心里也清楚,十四阿哥与康熙定然是详细商议过了,这事十有八九能成,一个个顿时就兴奋的不知如何形容才好,康熙一走,一众爵显位高的王公便呼啦一下围了上来,将胤祯围了个水泄不通。
胤祯暗骂康熙不厚道,要走,您把我也拉走啊,这不又变成了现场答记者问?
“十四弟,您忒不厚道了,这么大的事,竟然一点风声都未漏出来。”简亲王雅尔江阿一上来便笑道:“现在您总得给咱们漏一点吧。”
胤祯环顾了一下,入眼尽是热切的目光,他不由微微笑道:“这事情,我知道的也有限,皇阿玛不在,我就给大家漏漏底。
大家都知道,南洋、澳洲马上就要移民,七年时间移民千万,自然是要设省建府置县,十四呢,是觉着人才是历练出来的,咱们宗室子弟是日益繁盛,一个京城能有多少职位,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历练?再说,总是闷在京城,对外界一无所知,也不利于开拓眼界。”
“十四叔这话甚是。”显谨亲王衍潢点头道:“有机会放外任,也省的一众子弟在京城闲的发慌。”
裕亲王保泰却是问道:“十四弟,这外放的宗室子弟是不是都要革除宗室身份?”
“不错。”胤祯点头道:“为防宗室子弟在地方胡作非为,滋意妄行,无人能制,也为不破坏地方上下行政管理体系,必须要黜去宗室身份,不过,大家放心,在地方只要没恶行的,都会招回京城恢复宗室身份。”
一听这话,众人心里都长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这外放海外,可就利大于弊了,众人心里其实也都心知肚明,黜掉宗室身份,主要还是防范造反做乱,没了宗室身份,上官、主官便可从容压制,不虑有变。
信郡王德昭急切的问道:“十四叔,有爵位的不能外放吗?”
胤祯看了一眼,笑道:“也不是不可能,革掉爵位就大有机会。”
在广场的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宗室,一听这话,不由大感失望,胤祯扫了众人一眼,道:“大清正在一点一滴的变化,大家难道没有感觉到?皇阿玛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都有个过程,大家不要着急。”
听得这话,众人都齐刷刷的盯着胤祯,这几年,确切的说,从康熙十四八年开始,大清就开始在一点一点慢慢的变化,随着海军的强盛,这种变化已经开始加速,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十四阿哥胤祯,如今连宗室制度都能逐步放宽,这大清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
一等辅国公阿布兰站在外围,乘着这难得的空挡,弱弱的问道:“外放澳洲任职,有没有期限?”
胤祯循声望了下,才道:“期限肯定是有的,具体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这一发问,立刻就引起了提问高潮,“去澳洲能带家眷不?”
“在澳洲任上的子嗣怎么通告宗人府?”
“不去行不行?”
“是不是还可以去海军?”
“能外放本土的外省不?”
“在外任上表现卓异,封爵位能否高封啊?”
待康熙重新升座,一众宗室都列队站好时,胤祯已是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康熙轻瞥了一眼胤祯,才沉声道:“方才皇十四子胤祯所奏请的宗室子弟黜去宗室身份外放一事,各位是何看法?”
简亲王雅尔江阿此时是当仁不让的出列说道:“回皇上,宗室子弟外放海外,既能开阔眼界又能历练才干,乃是为国储才之举,不仅利国,亦利于宗室子弟成才,实乃一举数得,奴才极力赞同。”
裕亲王保泰亦紧跟着道:“宗室子弟自幼养尊处优,处处高人一等,不识民间疾苦,不知世事艰难,更不知列祖列宗打江山之苦,外放海外历练,实乃大得人心之举,奴才亦极力支持。”
“奴才附议。”紧随其后的附议之声响成了一片,景运门外都可听到一片响亮的附议之声。
胤祯心里不由大松了一口气,迈出这一步,日后不论是将一众宗室子弟外放美洲、非洲,还是进一步进行宗室制度革新,都将大为轻松,不过,将这些个宗室子弟外放澳洲、南洋还得进行限制和培训,否则,放出去的就是一群饿狼。
想到这里,待附议之声渐弱,他才出列说道:“禀皇阿玛,宗室子弟外放澳洲,固然是大利国家宗室,但却不利迁移澳洲、南洋之民。宗室子弟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虽亦饱读诗书,却不熟悉政务,经验更是无从说起。
更为可虑者,一众子弟自小便是丫鬟仆从相伴,一身颐指气使、目中无人,骄横跋扈等恶习,鲜有事事亲力亲为者,如此前往澳洲,实为害民。
儿臣恳请皇阿玛抽调直隶、山西、山东等地知民务实之官员对即将赴任之宗室子弟加紧培训,行前予以考核,对前往澳洲者严加限制,不得携带书吏、仆从、长随,确有需要,在澳洲就地聘请,所带师爷亦仅限三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培养宗室子弟的能力。”
康熙听的微微颌首,老十四在地方这几年还真是没白历练,虑事周详,处处能顾及百姓之利益,微微沉吟,他才道:“宗室子弟外放一事,暂且定将下来,具体细则,稍后公之于众。”
第415章 探望废太子
为期三天的京城治安大规模整治如期而止,让京师官员诧异的是,十四爷并未就此收手,随即又开始了对步兵统领衙门、五城兵马司、顺天府的兵丁、衙役、捕快进行了整治,仅仅二天时间,就在菜市口杀了十六个小吏、兵丁、衙役,二百多人被押进了大牢。
如此雷厉风行的严厉惩处,不仅是负责治安的兵丁、衙役一日三惊,就连驻京八旗的数万兵丁都是噤若寒蝉,这次被杀被关押的倒霉蛋,大多数可都是八旗子弟,十四爷会否整上瘾了?接着请旨整治驻京八旗禁旅?
经此整治,京师一众王公大臣、大小官吏对十四阿哥算是多了一分认识,这位大清的财神爷不仅赚钱不含糊,杀起人来同样是不含糊,难怪他能在短短数年就训练出一支海上强兵,这还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虽然零星的抓捕行动仍在进行,可对京城的影响已经极小,经此整治,整个京城的秩序大为好转,堪称是立杆见影,以前带着恶奴豪仆满街闲逛的黄带子、红带子,如今已不见踪影,大多都关进了宗人府的空房子,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泼皮无赖、坑蒙拐骗之流亦是绝迹,满街巡逻的兵丁、衙役也再不敢轻易的吃拿卡要。
腊月二十二日,小年前一天,朝廷正式‘封印’放年假。不过,顺天府、巡城御史、五城兵马司、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众官吏今年却是没假,一众人脚不沾地的忙着治安整治之后的审讯甄别事宜,胤祯对此倒是未多加过问,菜市口血迹未干,相信一众官吏不会为了几个小钱与自己脑袋过不去。
虽说忙的辛苦,可一众官吏却没多大的怨言,十四爷体恤,特意拨了一万两银子做为他们加班的补贴,这可比他们的月俸高多了,谁还会有怨言?相反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可着劲的忙乎。
恂亲王府,银安殿。
十三阿哥胤祥神色郁郁的坐在酒桌上,端着酒杯一口一口慢慢的呷着,对桌上的菜肴却是熟视无睹,康熙已经定下了出兵欧洲的领兵将领人选,是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福建水师则完全并入海军,不再另置福建水师提督。
见胤祥一副失落的神情,胤祯不由好笑,也一口将酒干了,放下酒杯才道:“十三哥,说实话,远征欧洲,我心里也没底,半年的航程,即便是有西班牙人领航,这风险亦是太大,您又何必耿耿于怀?”
“这次不能去欧洲看看,此生怕是再无机会。”胤祥轻叹了一声。
这倒是实情,胤祯暗忖,但口中却道:“四哥一旦在欧洲立住了脚,您还担心没机会?您给四哥带个话,让他过来一趟,把邬先生也叫上,欧洲之行,我有很多事情要交代。”
见说到正事,胤祥忙欠身道:“好的,我呆会就去。”
胤祯点了点头,道:“四哥那里,您放心,远征欧洲是大清百年战略,十四岂是因私而发废国事之人?海军不管是谁领军,我都会特意嘱咐,全力配合四哥!我并非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之人,四哥若能圆满完成欧洲之行的任务,从前之事,一笔勾销,我如对八哥一般,同等待他。”
胤祥听的微微一楞,惊喜的问道:“十四弟放的下?”
“有何放不下的?”胤祯点点头道:“之前,我就说过,争储,乃是无所不用其极,没什么好怨恨的,更何况我们是一母同胞。”
“我信得及十四弟。”胤祥重重的点头道,说着,忙起身给胤祯斟了杯酒。
胤祯端起杯一口干了,长吁了口酒气,才道:“施世骠一走,福建水师合并的那摊子事,你先负责抓起来,海军力量抽调一空,南洋、澳洲又要大规模移民,这担子可都压在福建水师身上了。”
一听这话,胤祥心里不由一喜,这可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下总算是有正事做了,他忙拱手一揖道:“十四弟放心,十三必定竭心尽力,保证不出差错。”
胤祯点了点头,才道:“四哥那里,后日再去吧,明日便是小年了,今儿叫上一众兄弟去探望一下大哥和二哥吧。”
……
紫禁城,西华门内,寿康宫之北,英华殿之南,有一座宫殿,这就是咸安宫了,咸安宫前后分为三进院落,东西各有跨院,正殿两边还有延楼,宫后还有游廊,废太子胤礽就被禁锢于此。
咸安宫正殿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一座大殿,胤礽搬进来便居住于此处,幽禁的生活并不清苦,一应供给,康熙倒也没削减,仍是按太子的份例供给,他的嫡侧庶福晋们,毓庆宫的宫人、太监,也都陪着他搬了进来。
胤礽如今每天也就是锻炼、看书、造人,三点一线,简单而有规律,对于老十四的承诺,他一直是念念不忘,他相信老十四不会食言于他,虽是幽禁,但仍有太监往来,私传信息是不敢的,但是京城的举动,朝廷的动向,他还是基本都清楚,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对老十四越发的有信心。
胤祯与八老、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五等几个兄弟一起前来探望时,胤礽正在书房读书,闻报之后,他心里不由大喜,扔下书卷便急步迎了出来。
迎到前院,见到一众兄弟众星拱月一般镞拥着老十四而来,胤礽才矜持的放缓了脚步,胤祯却是脚步毫无迟滞的迎了上去,很是亲热的与他拉手见礼。
胤礽一直是太子,储君身份,众兄弟原来见他皆是行君臣之礼,对于兄弟间的拉手为礼,还显的颇为生涩,不过,很快就适应过来,热情的与众兄弟见礼,而后将众人让入正殿,落座之后,胤祯便含笑道:“瞧着二哥气色还好,我等兄弟也就放心了。”
“谢十四弟挂念。”胤礽微微笑道:“二哥输的心服口服,既不怨天犹人,心态自然大为平和。”
“拿得起,放得下,二哥不愧为大丈夫。”胤祯含笑奉承了一句。
胤礽扫了一众兄弟一眼,对胤祯的手段大是佩服,自己身为储君之时,也仅有老三、老四、老十三等几个兄弟相助,老十四却是短短几年就拉拢了这么多的兄弟跟他,连老八这个死对头都倒了过去,可见其强势。
不过,他更关心的是何时间才有机会去澳洲,略微沉吟,他便含笑道:“十四弟差务繁多,四处奔波,怎么看着倒显得胖了些?”
我胖了吗?胤祯脑子一转,不由暗笑,二哥这是暗责自个食言而肥,提醒自个别忘了应诺他去澳洲的事情,瞥了一眼站在一边的几个内务府的人,自觉也没什么好顾虑的,沉吟了一下,他才直接说道:“安定门外承诺一事,十四怕是真要食言了,二哥想必也知道,南洋、澳洲之地,皇阿玛已经立意建省。占领澳洲、远征欧洲,十四在皇阿玛面前都举荐过二哥,当时十三哥也在场。”
胤祥忙点头道:“确实如此。”
“一众兄弟中,二哥是文武双全,十四确实不愿二哥一生所学,就此埋没。”胤祯接过话头说道:“美洲分封是重点,十四不敢恳请皇阿玛将你分封美洲,那种可能太小,但十四又不愿意失信于二哥,不知道二哥对于远征波斯、大食可有兴趣?”
波斯、大食两国早在唐朝就与中国有商贸往来,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城市亦是屡见不鲜,众人皆有耳闻,不过,听得要远征服波斯、大食,不仅是胤礽发楞,就是八阿哥等人都是一怔,老十四要远征波斯、大食?这可从来未听他提及,怎么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还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大清哪里来如此多的军队远征?这两个国家可不小。
见众人都一脸诧异的望着自己,胤祯不由笑了笑,道:“我只对波斯湾沿海一带感兴趣,打得这两国割让这块地方,便算是达到了目的。”
老九胤禟登时来兴趣,好奇的问道:“十四弟是欲割据沿海繁华地代,与他们商贸?”
我是为了波斯湾的石油,不过这话他却不敢说,当下只得了点头道:“不独为商贸,那一带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此事虽非急务,却也不宜再拖,不过,如今兵力抽调不过来,我计划以一支小舰队在那里先占据落脚点,数年后,兵力充足了,再大规模入侵。”
胤礽如今只想脱出这牢笼,管他是哪里,都比京师强,当下便道:“甭管是哪里,二哥都甘愿为十四弟的急先锋。”
“二哥既是愿往,便要多保重身体,多研习兵法。”胤祯点头道:“此事不能急,总得给我点时间准备。”
还要等?老十四不是施的缓兵之计吧?胤礽眼巴巴的瞅着胤祯。
胤祯沉声道:“二哥放心,波斯湾一带,我是非取不可,您做好准备便是。”
虽然被放了一次鸽子,但老十四已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胤礽只得点头道:“我信得及十四弟。”
第416章 登龙十二术
一众人出得咸安宫,十三阿哥胤祥便忍不住问道:“十四弟,波斯湾那地方犹如一死角,何以说其地理位置重要?”
胤祯没料到老十三如此较真,略微沉吟,才牵强道:“十三哥,波斯湾那地方,北距准噶尔不远,东与莫卧儿帝国接壤,隔着海湾便是大食,向西又连接奥斯曼帝国,这地理位置还不算重要?”
这野心太大了点吧?胤祥讶然道:“十四弟,您不怕一众大臣说您穷兵黩武?”
“海外战争是以掠夺为主,并非是穷兵黩武。”胤祯神情肃然的说道:“不消几年,大清朝野上下,上至朝廷大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会为海外战争发狂!因为海外战争会给各阶层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说着,他望向老十胤誐,笑道:“十哥,还有什么比抢劫来钱更快的吗?”
“有!十四弟不是说挖金矿来钱更快吗?”胤誐眨巴着眼睛故意唱反调。
“呵呵。”胤祯轻笑道:“说的好,咱们就出去抢金矿。”
八阿哥胤禩却是沉声说道:“十四弟,波斯湾既然地理位置如此重要,谴二哥前去,难道不担心坏事?”
“八哥虑的是。”胤祯含笑道:“那地方不能一家独大,必须要有牵制,我计划将大哥也派去,他二人可是死对头,咱们现在就去探望大哥。”
“十四弟,十三哥也能文能武。”胤祥急切的说道:“您总得给我留个上战场的机会。”
“放心,十三哥,您还愁没机会上战场?”胤祯笑道:“机会多的是。”
大阿哥胤禔就圈禁在西直门内前半壁街,丁家井的直郡王府里,此地离胤祯的府邸并不远,对于胤礽,一众人皆无多大的好感,老十三对胤禔成见很深,干脆就不去,随便捏了个借口,径自在恂王府等待。
八阿哥他们仨与胤禔虽有些香火情,却也被胤禔在康熙面前的一个推荐给害的苦不堪言,心里自然是颇有怨言。
胤祯与这位便宜大哥则是既无感情亦无交情,上次不过是利用他在康熙面前展现自己的仁孝罢了,这次却又想利用他牵制二哥胤礽。
闻听老十四与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五一道前来探视自己,胤禔心里颇为激动,不过才一年时间,老十四已是今非昔比,虽无太子之名,实则却已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以胤祯如今的身份,能亲自带队前来探望,胤禔心里不由多了些想法,急步赶到大门口迎接。
胤祯一行转过照壁就迎头遇上了急步而来的胤禔,众人自然是亲热的见礼寒暄,而后转到银安殿落座叙话,不咸不淡的聊了半晌,胤祯在告辞的时候,才提醒道:“大哥如今才年过不惑,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在府中无事,不妨多读书,勤锻炼。”
胤禔原本已颇为失望,听的这话,心里登时就是一跳,老十四这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有出去为国效力的机会?他急忙说道:“修心养性之类的书,我一直在看,佛经读的也不少。”
见胤禔出言试探,胤祯也不欲明说,对二哥,他是有承诺在先,康熙亦是清楚,直说无妨,对这位大哥,他可不想说的那么明白,给自己平添负担,略一沉吟,他便笑道:“修心养性固然重要,但自身长项也不宜荒废。”
将胤祯一行人送走之后,胤禔独自闷在书房乐了半晌,老十四的点拨实在是太明显了,他有什么长项?自然是领兵征战,如今大清正在海外四处征战,正是用得着他之时,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得抓紧时间好好研究兵法。
……
出得直郡王府,胤祯一行便直接回到恂亲王府,银安殿内早已摆好了酒宴,众人洗手净面之后便一一落座,胤祯笑道:“明日便是小年,咱们今儿聚的齐,算是提前过了。”
老十胤誐笑道:“十四弟是财神,咱们只要聚在一起,哪天不是过年?”
“说的是。”胤祥笑道:“年底吃大户那是风俗,今儿咱们就当是吃十四弟的大户,大家别客气。”说着,就端起一碟羊肉片,拨了一半进火锅。
“对,就该吃他大户。”胤禟一边调作料,一边笑道:“冬天吃这羊肉锅子,还真是舒坦。”
老十五胤禑年纪最小,也不用丫鬟动手,亲自执壶给众人斟酒。
“来,先轮一圈。”胤祯举着杯笑道。
酒过三巡,胤祯便笑道:“如今,出征的事已定了下来,一开年,我和十三哥就得出京,明年三月是皇阿玛六十大寿,自然要浓重庆贺,听闻皇阿玛也有意要举行千叟宴,届时,我即便能够赶回,也没时间筹划,此事,可要着落在八哥身上。”
“我就知道,十四弟的酒不好喝。”八阿哥胤禩笑道:“十四弟放心,皇阿玛圣寿,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是何章程,您尽管吩咐便是。”
胤祯含笑道:“自秦汉以来,帝皇鲜有年逾六旬者,在位五十余年者,更凤毛麟角,礼部已经放出风声,要上尊号,要举办万寿庆典,以皇阿玛心性,多半不允,不就尊号也就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