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祯微微一笑:“战败割地,自古亦然,不独中国如此,欧洲诸国亦是如此,只要最终胜出,咱们可以在战败国割地,一隅之地,不足引起欧洲的恐惧和担忧。”
见胤祯随问随答,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众人登时不再出声,康熙亦是大感欣慰,看来,出兵欧洲,确实是好处多多,最让他欣慰的是,如此大的举动,放在十年前,便是倾尽国力,也难以施行,如今却是不费一毫国帑,不调一兵一卒,实是难以想象。
略微沉吟,康熙便道:“既然你思虑的如此周全,诸位臣工又皆无意见,此事就暂且定下来,不过,这出兵欧洲、美洲的统兵将领,各位可有中意人选?”
一听康熙这话,一众大臣皆是默不做声,出征的都是海军,这统兵将领,哪有他们提议的份,说了也是白搭,而且还得罪十四爷,这种破事,这些个人精,岂会去做。
见一众大臣都不言声,胤祯暗暗腹诽,这事,他纵有想法,亦不敢明说,海军现在可是朝廷的经制之师,别人说说犹可,他若是张口,难免有擅权的嫌疑,眼下可是立储的关键时刻。
见胤祯未做声,张鹏翮很快也想到了这一节,瞥了李光地一眼,见他低眉垂首,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便欠身道:“皇上,天下承平数十载,昔日名将,皆已凋零,如今争霸海外,战事方兴未艾,宜大力提拔年轻将领,为日后储备人才,远征欧洲,事关大清国威军威,亦关乎皇上声誉,这领兵将领,微臣恳请皇上圣心独裁。”
听闻这番话,康熙却是不胜伤感,当年追随他平三藩、征台湾、三征准噶尔的熙朝名将,常宁、福全、费扬古、图海、萨布素、施琅、赵良栋、张勇、孙思克、王进宝都已作古,他自己如今也是六十高龄,确实是岁月不饶人。
的确是该提拔一批年轻将领了,海外争霸,迟早会有大战,若是遇上现在这样的青黄不接,无将可派,大清的根本都将为之动摇。
回过神来,康熙瞅了胤祯一眼道:“胤祯,你主管海军部,海军亦是你一手创建,可有适合人选举荐?”
既然是举荐,胤祯便毫无顾虑,略一沉吟,才道:“回皇阿玛,远征欧洲与征美洲各有侧重,美洲较为单纯,择一猛将便可,儿臣窃以为北洋舰队之衍德、德尔诨皆可统兵。
欧洲情况复杂,必须事事权衡,处处谨慎,时时间考虑如何才能为大清争取最大利益,统兵将领最好熟悉欧洲各国情况,海外情况,了解欧洲人习性,儿臣窃以为,海军可谴南洋舰队之刘知生、林卫、付安定三人前往,领兵将领,儿臣当仁不让。还请皇阿玛允准。”说着,胤祯便跪了下来。
十四爷自请领兵出征欧洲!一众大臣立刻就来了精神,十四爷说的有理,领兵出征欧洲,十四爷可谓是最为适宜的人选。不过,如今太子已废,储位空悬,十四爷可说是最有望被立储的。
远征欧洲,四万里海路,仅是航程便要半年,海上风大浪急,气候亦是变幻莫测,更有无数风暴,其中凶险,不言而喻,康熙若是允准十四爷出征欧洲,可就太值得的玩味了。
十四爷这是在试探康熙的意思?还是抛却私意,以国事为重?所有人都低眉垂首,竖起耳朵,凝神倾听。
康熙亦是一怔,再没想到,老十四竟然亲自恳请领军前往欧洲,究竟是何用意?他一时不由大为踯躅,要论对欧洲的了解,对海外的了解,老十四绝对是大清第一人,若论及在欧洲为大清争取利益,老十四同样是不做第二人想。
出兵欧洲,的确如老十四所说,他是最理想的领兵人选,欧洲王国林立,情况复杂,要想把握好分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极强的大局观,和对海军的掌控能力,这些都唯有老十四才具备。
第378章 重金悬赏
康熙甚为纠结的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胤祯,这又是一个两难的决择,远洋航行凶险莫测,让老十四领兵出征欧洲,万一有个闪失,不仅是他损失不起,大清也损失不起,他实在不敢冒此风险,但远征欧洲也关乎大清以后的国运。
一众大臣等了半晌,见康熙久久沉吟不决,一个个心里登是就活动开了,纷纷在心里暗自琢磨,康熙到底是何心意,他历来决断明快,如此拿捏不定的情况极为罕见,可见他对十四爷领兵出征欧洲,还是颇为心动的,难道他没有立十四爷为储君的意思?
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康熙的心性又怎会让他心中属意的储君人选,跨越四万里海洋去远征欧洲?
胤祯心里也是颇为忐忑,恳请领军前往欧洲,他原本以为不过是做秀,走走过场而已,谁料康熙竟然真的动心了,康熙是格外重视远征欧洲,还是无心立他为太子?真要一口允准让他领军去欧洲,他该怎么办?
欧洲来回跑一趟就要一年,这要去了欧洲,没个二、三年是绝对回不来的,天知道等他回来,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想到这里,他心里一跳,康熙不会是想借机剥夺他的海军大权吧?真要如此,干脆盘踞南洋、澳洲得了。
“远征欧洲,事关大清国运,欧洲局势又纷繁复杂,欲谋最大利益,确需一智勇双全,勤谨缜密,熟悉欧洲国情,谙熟海外局势之将领领兵前往。”康熙沉吟半晌,缓缓开口说道。
胤祯听到这里,一颗心登时拔凉拔凉的,康熙竟然真的让他前往欧洲?一众大臣亦是紧张不已,康熙若是谴十四爷前往欧洲,那整个朝局都将为之一变,不知这储位最终会花落谁家?
康熙扫了众人一眼,又才接着说道:“出征欧洲之领兵将领,胤祯,你还举荐何人?”
一听这话,胤祯不由长松了口气,忙谨慎的回道:“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系上海海军学院副院长,博览群书,熟知海陆战事,经验丰富,又擅长绘制航海图。九门提督隆科多,勤勉谨慎,熟悉陆战,谙熟争斗,善于隐忍,又灵活机变,亦可充当此任。
十三哥胤祥,久在海军,善于兵事,但其身子较弱,远航欧洲,实难让人安心,二哥胤礽熟知兵事,长于争斗,亦是不错人选。”
一听十四爷将废太子都举荐出来,一众大臣皆是捏了把汗,康熙还会让胤礽统兵?而且是两万精锐的海军,十四爷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康熙却是沉吟不语,施世骠熟悉南洋各国的情况,但对欧洲各国情况不了解,对美洲、非洲的情况更不了解,隆科多更不行,老十四提他,不过是想让自己换九门提督,让自己心安而已,老十三确实不适宜远行,老二?倒是不错的人选,可就怕他拐带海军,赖在欧洲不回来。
这几人他都不满意,但夹袋中也无适宜人选,康熙不由颇为烦闷,这些年倒是疏忽对将领的提拔做养,略微思忖,他才道:“此事延后再议,都跪安吧。”
康熙对十四爷提议的人选不满,那完全是写在脸上的,一众大臣躬身鱼贯而出,心里都在暗自揣摩,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康熙会否谴十四爷远征欧洲?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这事还真不好说。
胤祯心里也没底,远征欧洲除了他之外,好象还真是没适合的人选,看康熙今日的神态语气,确实有点不保险。他不由暗叹了口气,好不容易说服了康熙同意出兵欧洲,却把自己陷了进去,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出了宫,胤祯便在轿子里换了身便服,然后才吩咐往‘谭记泥炉’店而去。
谭才军在察觉那个隆少爷来头不小之后,哪里敢有丝毫怠慢,亲自督促工匠连夜赶工制做火炉和蜂窝煤的模具,为防意外,还多做了一套备用,一大早便在店里候着。
胤祯赶到‘谭记泥炉’铺时,正是晌午,一进店铺,谭长军便将泥炉和制煤的模具呈了上来,笑吟吟的说道:“隆少爷,您看看,可还合您的意?”
胤祯简单看了看,便点头道:“行不行,试试便知。贵店亦是烧煤球,应该有煤和黄泥,就按你们做煤球的比例,调和一些煤出来,咱们现场试试。”
谭才军店里哪里还有散煤,早就做成了煤球储存,不过,他哪里敢说没有,忙没口子的应承下来,而后让伙计将煤球洒点水砸碎擂散。
在胤祯指点下,三个蜂窝煤很快就做好了,略微烤干成型,大清第一个蜂窝煤炉便开始点火试验,别说是谭才军,所有的人从来都未想过,煤还可以做成这样子,这火力似乎比烧煤球要大的多,当看到胤祯用小风门那个盖子可以调控火力大小时,更觉惊讶。
胤祯站起身,接过护卫递过来的热毛巾揩了下手,才笑道:“这蜂窝煤炉不仅火力大,而且可以调控火力大小,能够一夜保持煤火不灭,换煤也方便。”
谭才军看的眼睛直冒光,虽然知道这位隆少爷来头大,却也经不住诱惑,这种火炉一推出去,‘谭记泥炉’立时就会成为京城最大的火炉铺,他炸着胆子说道:“隆少爷,这火炉的制作,能否包给小店?所有利润四六开,隆少爷占六成,您看可成?”
见这谭掌柜一本正经的跟胤祯谈分成,旁边的达春实在忍不住,转身走到一旁偷笑去了,胤祯则微笑不语,一见这情形,谭才军马上就反应过来,感情是位不缺钱的主,他忙讪笑道:“在商言利,倒是让隆少爷见笑了,这仨瓜两枣的也入不了爷的眼,隆少爷有何要求尽管提,能够做到,小店毫不含糊。”
胤祯微微笑道:“这炉子一面世,就能被人仿制,你若想独家经营,只能在制煤的工具上打主意,可是如此?”
“小的这点小心思,难逃隆少爷法眼。”谭才军陪着小心道。
“连炉子和制蜂窝煤模具,一套要多少钱成本?”胤祯笑问道。
谭才军极想揽下这生意,也不敢乱开口,默算了下,才道:“一套,估摸着六钱的成本。”
胤祯点了点头,收敛了笑容,沉声道:“今年冬天冷,这火炉推销出去,应该可以少死几个人,也算是为百姓做点好事,我给你八钱银子一套,你赶一千套出来,我急于送人。”
这可真是笔大生意,谭才军闻言一喜,连声说道:“隆少爷放心,小店日夜赶工,一个半月交货可成?”
“那岂不是天晴了才送伞?”胤祯和煦的道:“不要想吃独食,联合几家一起做,这市场大的很,每天做出多少,就交多少。先给你一百两订银。”说着就抽出一张银票递过去。
而后,他又吩咐道:“达春,明日谴人在这里领炉子,再做些蜂窝煤,谴人到京城内外各闹市点炉生火,放出消息,有能够说出这蜂窝煤火力大的原因,还有这火门为什么能够调节火力大小的原因,本王重赏,五百两银子一个问题。”
一听胤祯自称本王,谭才军吓的脖子一缩,王爷?他唬的立马就跪了下来,磕头道:“小的不知是王爷驾到,失礼冒犯之处,还请王爷恕罪。”
“起来,去忙乎你的。”胤祯丢去一句话,转身便出了院子。
谭才军不胜其力的爬起身来,楞楞的望着胤祯一行的背影,这京城还有这样的王爷?低头看看手中的银票,确实是如假包换的‘四大恒’银票,回过神来,他才赶紧招呼工匠们赶工。
海军远征欧洲、美洲的消息很快便在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之间传扬开来,谁也未曾料到,仅仅才半年时间,海外分封就提上了日程,所有人都不停的打探阿卡普尔科港的情况,不少人更是直接奔恂亲王府而去。
胤祯回到府邸,管家老马头就递上来厚厚一叠名刺,胤祯稍稍翻看了一下,便大感头痛,大都是皇族宗亲,而且都是关系较近的,这些人为何而来,他自是清楚,老马头待他递回名刺,又才接着道:“禀主子,十三爷也来了,看样子是有急事。”
老十三有什么急事?胤祯眉头微皱,又闯祸了?他边走边吩咐道:“带他去书房,我马上过去。”
稍事洗漱,胤祯便匆匆赶到书房,一见胤祥起身相迎,便笑道:“怎得,十三哥也跑来凑闹热?”
“我还真没想到,十四弟这里如此多人。”胤祥微笑着道:“四哥回京了。”
老四回京了?十三过来就为告诉这事?胤祯微微点了点头,伸手道:“坐。”落座之后才说道:“皇阿玛天津遇险,四哥确实该回来请安。”
“我昨日去潞河驿见四哥了。”胤祥沉吟着道:“十四弟别怪我,从小到大,四哥待我便与其他兄弟不同,处处照拂,我不能眼看着他越陷越深,最后在高墙大院幽禁一生。我跟四哥敞开谈了,四哥托我带话,谢十四弟不计前嫌,愿意去欧洲,希望十四弟能得饶人处,且饶人。”
第379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什么意思?胤祯眉头一蹙,这是希望我放过对他手下秘密势力的剿杀?老十三果然是重情重义,换做别人,此时与老四撇清关系还来不及,他却凑上去劝解,不过,经此回报,他这心结应该能解开不少。
八哥低头了,老四也服软了,可是康熙在这当口却又要出妖蛾子,一旦康熙谴自己领兵出征欧洲,这好不容易才争得的局面,不是又要推倒重来?胤祯顿觉一阵郁闷。
老四的秘密势力,目前是无力打击的,这个好人倒是不妨做做,也算是卖老十三一个人情,想到这里,他微微一怔,不对,老四应该是希望自己高抬贵手,让他把这股势力带去欧洲,看来,老四是退而求其次,想去欧洲大展拳脚了,也好,让他去欧洲搅风搅雨,总比窝里斗强上无数倍,即便他在欧洲立国,对大清来说也是利大于弊。
见胤祯半晌未出声,胤祥心里大为担忧,难道老十四不想放过四哥?这也是人之常情,两人毕竟是生死仇敌,说起来容易,真正要放下,何其难也,若老十四真放不下,自己又该如何相处?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十三哥实乃一大异数。”胤祯含笑开口道:“人无信不立,十四又岂会食言而肥?转告四哥,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既放得下,我便既往不咎,着他安心便是,力所能及之事,我慨然相助。”
“十四弟胸襟如海,器量宏伟,实乃我等兄弟之楷模,请受十三一礼。”胤祥说着,神情肃然的长身一揖。
胤祯神情坦然的端坐受礼,待其起身,方才含笑道:“十三哥与四哥这份情义,不失为本朝一段佳话,还希望四哥不要自误的好,虽说是既往不咎,不过,总要让四哥补偿一点,他方能安心,烦请十三哥转告,让四哥将飞鸽传书的联络体系交出来。”
飞鸽传书?胤祥不由一怔,没听说四哥手上还有什么飞鸽传书体系,老十四这是从哪里听来的?他不由狐疑的瞅向胤祯。
胤祯还以为他是担心自己反悔,含笑解释道:“四哥既是决定去欧洲,这套飞鸽传书的联络体系,他便再也用不上,当年筹建,想必亦是花费了一番心血,就此废弃,实乃暴殄天物。再则,飞鸽传书对于海军,对于南洋、澳洲的信息传递,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使四哥安心,这套飞鸽传书的联络体系就由你接管,先将上海、台湾、马尼拉、噶罗巴的网点建起来,海军战舰上也要多实验几次,另外,西域、西藏等地亦要设点。”
听的这番解释,胤祥方半信半疑,四哥手上竟然还有如此庞大的信息传递渠道,不过,听到胤祯特意将西域、西藏提出来,他不由微微一楞,很快就反应过来,老十四这是担心准噶尔还会叛乱!
……
廉郡王府。
八阿哥胤禩一上午都显的闷闷不乐,看什么都觉的不顺眼,一上午已经无端责罚了几个下人奴仆,以致全府上下都小心翼翼的,稍稍有点眼力的仆从都找借口离的远远的。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两人连袂而来,一进府便察觉到气氛异常,稍稍一问,二人便明白过来,八哥这是因为下午要去老十四府上,心里郁闷,想想也是,他苦心经营了十余年,如今却要向老十四低头,心中纠结,自是难免。
十阿哥胤誐倒是无所谓,八哥上位,老十四上位,对他而言,区别倒不是很大。九阿哥胤禟却跟八阿哥一样,郁闷之极,八党的成长和壮大,他不仅是费尽了心思,亦投入了大量的银钱,如今却落的财尽党败的局面,又岂能不郁结?
问清楚八哥是在书房后,二人便急步赶了过去,一边走,胤禟一边嘱咐道:“十弟,你平日犯浑的事做的不少,呆会刻意再犯一次。”
“九哥,你没毛病吧?”胤誐鄙夷的瞥了老九一眼,放缓了脚步道:“八哥眼下正不爽,此时犯浑,岂不是雪上加霜?”
胤禟轻叹了一声,才道:“八哥平时里要做贤王,对兄弟,对大臣宗亲甚至是对下人奴仆,都是一味的包容忍让,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这时间长了,难免郁结,让他好好发泄一番,也就没事了。下午便要去老十四府上,若是弄巧成拙,那就反而不美了。”
合着是让我去做八哥的出气筒?胤誐甚是幽怨的白了老九一眼,半晌才认真的说道:“九哥,这次我就认了,下次能不能分派个好差事?”
八阿哥胤禩心里确实郁结,独自在书房枯坐,历时三年,千辛万苦将太子一党斗垮,将储位空了出来,不料却是为老十四做了嫁衣,心中实是郁结?老十四从康熙五十年初自立十四党,仅仅两年时间,便将八党打压的四分五裂,苟延残喘,更让他难堪的是,这个结果,还不是老十四刻意针对八党造成的。
这个打击,对他实在太大了,想到老十四的眼光、手段、心机、事事仿佛都能未卜先知一般,他就一阵沮丧,老十四可真能隐忍,那么些年竟然是丝毫不显其才,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八哥。”胤禟进的房间,一见胤禩坐在椅上怔怔出神,不由轻唤了一声。
抬头一见是老九、老十来了,胤禩不由挤出一个笑脸,道:“才晌午,你们就过来了,现在去十四弟府上,早了点吧?”
看到胤禩的笑脸,胤禟心里更不是滋味,落坐后,便诚恳的道:“八哥,要不咱们就不去了吧。”
胤禩诧异的瞅了老九一眼,又看了看老十,略微一想,便知道了事情原委,不由自失的一笑,道:“心情不好,拿下人撒气,让九弟、十弟见笑了。”
胤誐一听,赶紧问道:“九哥,那我还要不要犯浑?”
“你说呢?”胤禟没好气的回以白眼。
胤禩一听,合着这老十还准备犯浑让自己撒气解郁,他心中不由一暖,畅快的笑道:“有这份兄弟情谊,八哥还有何放不下的,十四弟确是大才,八哥输的不冤,也输的服气,十弟今日就不用犯浑了,哪日八哥郁结了,你再犯不迟。”
“啊?”胤誐登时就愁眉苦脸,可怜兮兮的说道:“八哥、九哥,不带这么玩的。”
一见老十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二人不由畅声大笑。
听闻屋里的笑声,匆匆赶来的大太监四喜子心里一松,进屋给老九、老十见礼后,便躬身道:“主子,萧大人着人送来一封信。”
一听是萧永藻送来的,胤禩伸手接过,随手便张开细看,原本收敛的笑容,又在脸上荡漾开来,胤禟见了,含笑问道:“八哥,可是有好消息?”
“不确定的好消息。”胤禩微笑着将信递了过去,老十四竟然有可能被康熙谴往欧洲,难道康熙到现在都并未定下储君人选?他一颗心,又活跃起来。
胤禟匆匆看完,将信递给老十,微一沉吟,才道:“八哥,如今情形有变,十四弟那里,是否先以身子不适为由,暂缓成行。”
胤禩沉吟了半晌,才道:“此事颇为棘手,若是皇阿玛无意十四弟,咱们靠过去,可就徒增皇阿玛反感,目前却是苦于无法确定皇阿玛心思,爽约的话,又担心十四弟出手针对八党,说实在的,咱们如今是人心涣散,还真不够老十四看的。”
“八哥,我看他们这是刻意误导。”胤誐看完之信之后,抖动着信纸道:“十四弟虽然是出征欧洲的最佳人选,可朝廷如今能离开十四弟?”
胤禩、胤禟两人听的都是一怔,楞楞的望着老十,怎么就没人从这个角度考虑?老十四若去欧洲,少则二、三年,多则三、五年,澳洲要移民,天津在扩建,海军要扩招,上海的造船厂、各工厂作坊要不停的投钱,朝廷能有这么多钱往里面砸?只怕支持一年,就要崩溃,难不成都停下来?
想到这里,胤禩、胤禟两人不由面面相觑,朝廷如今竟然已是离不开老十四了,不知道康熙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
“厉害!”胤禟由衷的叹道:“说句不恭的话,如今大清可以没皇阿玛,但不能没十四弟。”
“说的好。”胤禩极为轻松的笑道:“高!确实是高明无比!这才显出十四弟的手段,如今连皇阿玛亦是欲罢不能,咱们又何必痴心妄想?”
“八哥完全放下了?”胤誐惊喜的问道。
“呵呵,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胤禩轻笑道:“十弟今日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八哥从今儿起,彻底放开,好好助十四弟一把,打造一个辉煌的盛世出来,也争取能够清史留名,呆会,咱们去十四弟那里,好好醉一场。”
胤誐甚是快活的道:“那还等什么,现在就去,让十四弟弄一桌八珍席。”
胤禟亦是笑着起身,道:“十弟,我就一直未想明白,这话,你怎么就脱口而出了呢?”
“九哥不知道?”胤誐一脸诧异的道:“我这半年,天天都在府中苦读,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见他扳着指头,眨巴着眼睛还要往下数,胤禩、胤禟两人已是笑的控背躬腰。
第380章 利益交换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盘腿端坐在大炕上,四阿哥胤禛则跪在白毡毯上谨慎简洁的汇报着广东推行‘摊丁入亩’的情况,一般回京述职,钦差缴旨,因时间较长,康熙按例是要赐座的,胤禛汇报了半晌,见康熙不叫起,不赐座,心里暗道不妙,老十三所言不虚,康熙果然已是起了疑心,这是在变相惩罚他。
心中凛然,胤禛便长话短说,只盼能早些出宫,简洁的介绍了一番,他便总结道:“广东一省,之前便已有不少府县在试行‘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是以,推行‘摊丁入亩’并未遭遇太大的阻力。
至于田地数目,各府县都留存有前明测量的数据,儿臣抽测了二府八县,所得数据皆相差甚微,是以,广东一省,完全可以依据各府县留存之田亩数目推行‘摊丁入亩。’儿臣对各府县的田亩已经另行造册,做为朝廷日后实行‘摊丁入亩’的征收依据。”
康熙沉吟片刻,才开口问道:“官员、士子、缙绅、百姓对‘摊丁入亩’是何反响?”
“回皇阿玛。”胤禛简短的说道:“广东经商之风甚众,丁户逃亡情况严重,因此,各府县在多年前便开始实行‘地丁合一,丁随地起’,官员、士子、缙绅虽有微辞,却已习惯,百姓对此自是拍手称快,交口称颂。”
“恩。”康熙微微颌首,又问道:“明年开始在江南数省推行‘摊丁入亩’,你意如何?”
胤禛已跪的双脚发麻,急忙躬身回道:“江南丁银征收情形,儿臣并不清楚,不敢妄言。”说完,他生怕康熙没完没了的问,忙叩首道:“皇阿玛,海外分封即将推行,儿臣恳请分封海外。”说完,又重重的磕了个头。
康熙眉头不由一皱,之前,老四就上过折子恳请分封海外,已经驳了,今日又旧事重提,看来他是下决心放弃争储了,不过,‘摊丁入亩’才刚刚开始,这得罪天下缙绅的事,除了老四,怕是没人肯挑这副担子。
略微沉吟,他才道:“海外分封一旦推行,便会逐步推广,你何必急于一时?‘摊丁入亩’系你首倡,又是你主动请缨,岂可半途而废?沉下心来,安心办差,朕自有分寸。”
胤禛登时无语,什么首倡,我这完全是给老十四背黑锅,为他做嫁衣,这话他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只得叩首道:“儿臣尊旨,谢皇阿玛体恤。”
康熙也无心多谈,便淡淡的说道:“跪安吧。”
闻听跪安,胤禛如奉纶音,忙磕头退了出来,出了乾清宫,才敢揉搓发木的膝盖,回首望了一眼东暖阁,仍是心有余悸,康熙竟然无一字提及他赴广东时的行踪,可见心里早已形成定论,他不由暗叹了一声,以后这日子可就真的难过了。
回到雍亲王府,高福儿立刻迎了上来,低身禀报道:“十三爷在邬先生那里等候主子。”
胤禛一听,立刻便径往后花园而去,康熙现在完全不待见他,老十四的态度则犹为显的重要,所谓的去欧洲,不过是一句奏对之言,康熙今日的意思,好象是要把他捆在‘摊丁入亩’上面,真要如此,老十四能放过他?即便是放过他,亦会削减他的羽翼,老十四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踏入南院厅房,便见邬思道与老十三相谈正欢,胤禛不由放下心来,胤祥已是迎了上来,关切的道:“四哥未受责罚吧?”
胤禛微微笑道:“还好,只是跪奏了半晌。”
见礼入座后,胤禛呷了两口茶,才问道:“十三弟可是带来了好消息?”
“正是。”胤祥点头道:“十四弟说了,四哥能放下,他便既往不咎,而且慨然相助,不过,他要四哥手上的信鸽联络体系。”
“值。”胤禛毫不犹豫的道:“不过,目前不能交到他手上,以免成为把柄。”
胤祥心里暗惊,四哥瞒的好紧,竟然连他都不知道,他忙说道:“这点十四弟已有考虑,让四哥交给十三打理。”
“如此甚好,我也放心。”胤禛说着,又沉吟着道:“不过,欧洲之行,老十四究竟有几分把握,今日陛见,皇阿玛似乎有意让我将‘摊丁入亩’负责到底。”
出兵欧洲之事,康熙当时没有明确的表态,胤祥亦不敢信口开河,邬思道却接着道:“四爷去了宫里,宗室间已有消息传出,出兵欧洲、美洲已成定局,领兵将领暂时却定不下来。”
胤禛听的眉头一扬,既然出兵欧洲已经定了下来,那他前往欧洲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略微沉吟,他才说道:“海军战澎湖克南洋,也算是历经战阵,难道挑不出一个适合的领兵将领?”
“四爷有所不知。”邬思道从容解说道:“十四爷出兵欧洲,所谋甚大,乃是旨在拖垮欧洲,为大清海军的发展和开拓海外封地赢得时间,因此对领兵将领要求极高,海军现有将领阅历稍显不足。”
胤禛点了点头,老十四果然非比寻常,看来,他提议自己前往欧洲驻守,是早有谋划,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康熙已经同意出兵欧洲了!胤祥先是一喜,随后又是一楞,十四弟出兵欧洲竟然是抱着这个打算,之前怎得未听其提及,不过,既然领兵将领未定,自己倒是有蛮大的机会,想到这里,他不由一阵窃喜。
“四爷,这是个很好的机会。”邬思道沉吟着道:“欧洲各国,虽然皆是小国,其主却也都是国王君王,海军出征,既然是所谋甚大,便要周旋于各国之间,这领兵将领最好是皇子,身份与欧洲各国之主才相匹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