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芸芸的舒心生活-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已经这样了,兴许今年年底阿奶还会给压岁钱。”
    “肯定会给的。”这一点,周芸芸真的能保证。
    就周家如今这个情况,哪怕全家都闲在家里甚么都不做,单这百来亩田地的出产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当然,以周家阿奶的性子是绝对不可能闲下来,也不会叫家里其他人闲着的。既如此,麻辣烫摊子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她如今也常抽空做星星糖,又是一笔收入,单这两笔一年下来怕是少说也有千八百两银子了。
    所以,真正要担心的倒不是周家阿奶不发压岁钱了,而是该担心到时候会不会又被大伯娘收了去。
    这一点,周芸芸想到了,大堂嫂自然也想到了:“算了,这事儿以后再说。”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碍于辈分,周芸芸和大堂嫂都不能说啥,可心底里真的能好受?大堂嫂自是不用说了,辛辛苦苦一年才得来的银子,还没听个声儿就没了,叫她心里能好受?要是真的有急用也就算了,她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人,偏还是给小叔子买了笔墨等物,一般人还真没法坦然接受。
    周芸芸也是如此,哪怕这事儿并没有真正碍着她,她也觉得如同吞了苍蝇一般恶心。
    上辈子没少听说偏心眼儿的父母叫女儿赚钱贴补儿子,当然也有叫不受宠的儿子赚钱贴补最宠爱儿子的情况。可饶是如此,也从未听说过连儿媳妇儿的钱也一并收走,全给了最心爱的宝贝儿子。
    这都是甚么事儿!!
    因着带了点儿火气,周芸芸生怕对着大伯娘说出了不敬的话来,索性将自己关进了灶间,只叫三囡帮她生火,她要做星星糖。
    星星糖是正事儿,三囡立马丢下唠嗑的众人跟周芸芸跑了,当然也没人会去打扰忙着做糖的周芸芸。而二伯娘和二堂嫂也惊觉都聊了这般久了,赶紧上山割猪草去。
    在早先,周家养猪时,猪草都是叫村里那些半大孩子帮着割的,由周家阿奶拿钱叫周芸芸结算。可如今这猪崽子却并不是属于周家公中了,周芸芸倒是问过二伯娘,意思是若还想叫她帮着收倒是没问题,就是结算的钱得由二房出。二伯娘立马拒绝了,她如今手头上一文钱都没有,就算有也不舍得。
    这不,二房又开始忙了,大伯娘皱着眉头左看右看也没人理她,索性高声唤她儿媳妇儿,叫拿笤帚抹布,把三山子这屋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还将被褥拿出去晒了晒。
    等吩咐完了,大伯娘才惊觉自己竟然忘了吃午饭了,可周家这头早在她回家前就已经吃过了,索性如今家里的粮食管得很松,她只叮嘱儿媳妇儿弄得干净点儿,自个儿则去公中灶间里弄吃的了。
    之后倒是没发生甚么事儿,各人干着各自的活儿,尤其大伯娘浪费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她得将活儿赶出来,要不然回头周家阿奶发现丸子数量太少了,一准儿会破口大骂的。二伯娘也回来了,帮着做丸子、做串串,很快一下午就过去了。
    到了晚间,大戏才算正式开锣。
    原本周芸芸还在想着,要不要偷偷的把这事儿跟周家阿奶说一声,只是她又有些犹豫。说白了,银锭子虽是阿奶给的,却是每个人该得的,至于他们愿意给谁花、怎么花,以阿奶的性子多半是不会干涉的。只不过,要是这话由她说了,甭管有没有道理,阿奶铁定会帮她出气,这样一来,似乎又有些仗势欺人了。
    没等周芸芸想明白,事情却已经曝光了。
    “阿爹!!大伯娘买了好多好多特别棒的东西!有大大的桌子、高高的笔架子、木头老虎、竹子做的卷帘……对了,还有好看的书箱子和长衣裳,全都是给三山哥的!你咋啥都不给我买呢?连块糖都不给,小气巴拉的!”
    先是艳羡后是怨念,被三囡这三两句话下去,啥都瞒不住了。关键是,这小破丫头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是在告状,只一个劲儿的缠着她爹,非叫她爹明个儿也给她买好东西。
    且不说被缠烦了直接将闺女丢给婆娘的周家二伯,单说周家大伯,这会儿脸色难看得吓人。
    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周家大伯径直走到了三山子那屋。
    其实,说是三山子的屋子,事实上他是和三河住一屋的,他哥二山则是跟二河住一屋。一方面是屋子不够多,另一方面也是没这个必要,年岁相近的兄弟们住一屋是常事儿。不过,先前阿奶也提过,等夏日里二山和二河都成亲后,就搬到新屋去住,再叫三河搬去那边空屋子住,也省得他俩一个念书一个做买卖,作息不同互相打扰。
    屋子倒是没啥特殊的,板板正正的四方屋子,靠墙那边砌了个土炕,上头一床褥子两床棉被,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炕尾并排放了俩木头箱子,里拖搁的是衣裳等物。
    这是以前。
    因着先前家里仨小的都在念书,周家大伯他们就打了家舍,不偏不倚的每人一张桌子一个条凳。也因此,这屋里的窗台底下该是有两张并排搁着的木桌。
    然而这会儿,摆在窗台底下的却是一张周家大伯从未见过的桌案,上头更是搁了好些的东西,包括方才三囡提到的笔架子和书奁。
    周家大伯的脸色原就难看得很,一见屋里这情形,登时转身从堂屋里一把揪出他婆娘,径自拖到了三山子屋里,怒道:“说!花了多少钱?!”
    也不想问起因经过了,周家大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最重要的价钱上。
    大伯娘面色惨白,甭管先前安慰了自己多久,事到临头她还是怕了。只可惜,就算再怕她也得开口。
    “都、都花了。”
    吞咽了一下口水,大伯娘急急的解释道:“这些都是好东西,从府城运来的,那掌柜的还给我便宜了好多钱。还有啊,三山子是老周家唯一的一个读书人,将来是有大出息的!等他当了官,要多少钱都有!”
    周家大伯冷冷的看着他婆娘,不发一言。
    “反正钱已经花了,东西也用了,你就是打死我也没法子。再说了,其实也不是全花了,这不,二山先前还管我要了二两银子吗?”这给周大囡和她娘家的银子是不能说出来的,不过给二山的银子倒是没啥问题。当下,大伯娘便指着站在廊下一脸茫然的二山道,“也怪我,早知道那死丫头那么贪心,说啥都不该提这门亲的,白费了这二两银子!唉,要是给三山子买笔墨多好啊!”
    有一种人,她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一套独属于她自己的道理,外人无法说服。
    到了这会儿,周家大伯也懒得说服她了,只冷冷的瞥了她一眼:“那你知不知道,孟先生私底下劝我别费劲儿了,就三山子那天赋,只怕努力一辈子最多也就是个童生。”
    这已经是很委婉的说法了。其实,孟秀才真正想说的是,就周三山这天赋,怕只怕到最后连童生都考不上。
    鹤发童生,这是对读书人最大的讽刺,可对于三山子来说,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伯娘惊呆了。
    
    第72章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惊讶之后是满脸的不敢置信,大伯娘立马忘却了方才的事儿,只一个劲儿的大声嚷嚷着:“一定是那孟秀才嫉妒三山子,他是怕将来三山子考得比他还好,当先生的还不如学生,他自是要阻挠三山子进学!!一定是这样的,就是这样,没错!!”
    于是,周家其他人都惊呆了。
    先不提旁的,单说孟秀才的学识,那可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这么说罢,考上秀才真心不算啥,可未及冠就考中了,那却是极为稀罕的。况且,若非前年孟秀才的双亲在雪崩中离世,指不定今年他就能考中举人了。
    不过,大伯娘的意思周家众人也能理解,无非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人家正做着儿子当大官的美梦呢,你却冷不丁的泼一盆冷水过去?亏得说这话的人是周家大伯,换个其他人说这话,指不定就被她挠死了。
    这也是为啥二房明明已经猜到了几分真相,却不敢说出来的缘故。一是这事儿的确轮不到他们插手,二是生怕因着多说了两句话坏了情分。
    至于孟秀才的心态,那就更好猜了。估摸着也是瞅着年礼送去太多了,又见其他俩小子坚定的放弃念书,觉得受之有愧罢。毕竟,已故的孟家老俩口都是难得的厚道人,想来孟秀才也是如此。
    这厢,周家众人纷纷在心里感叹着,那厢,周家阿奶已经极是不耐烦了。
    “这是干啥呢?赶紧都过来吃饭。老大你也真是的,有啥事儿不能等吃完饭再说的?赶紧的!”
    见周家阿奶都发了话,还有哪个敢不从?起码二房、三房溜得极快,半点儿看热闹的意思都没有,只脚底抹油溜进了堂屋。见状,大房也不好继续歪缠了,纷纷跟着进了堂屋,不多会儿,外头就只剩下的周家大伯俩口子。
    周家大伯冷着脸看着自家婆娘:“你就不用吃了,回屋待着仔细想清楚!”说罢,转身就走。
    大伯娘这会儿心里头瓦凉瓦凉的,倒还真不是因为要饿一顿,而是单纯的因为三山子。
    她的三山子那么勤快那么努力,怎么可能没出息呢?尤其家里其他两个早不早的就放弃了,真要像孟秀才所说的那般,那该放弃的不应该是三山子吗?嗯,一定是嫉妒,都是因为嫉妒,眼瞅着家里俩不成器的放弃了,最能耐的那个倒是一直坚持的,孟秀才生怕自己将来被比下去,这才故意说了那些话,好叫家里人跟着放弃,不供三山子了。
    做人怎么可以这么恶毒?!!!
    大伯娘越想越生气,只恨不得立刻冲到村里找孟秀才算账。好在她还不曾完全被气愤冲昏了头,明白要是真的跟孟秀才闹翻了,才真的是上当了。周家即便再有钱,以周家阿奶的性子,也绝对不会将三山子送到镇上、县城里念书的。
    所以,还是得咬牙念下去,等往后三山子当了大官,咋样不成呢?
    这么想着,大伯娘心里头就好受多了,瞅了一眼吃得热火朝天的堂屋,转身就进了屋。管旁人怎样,反正她的三山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她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她倒是淡定了,旁人却没法这么快接受现实。
    回头,周家大伯彻底搜了一遍屋子,确定家里的钱已经全都被这个败家婆娘给花光了,气得他立马撸起袖子狠揍了他婆娘一顿。可惜,花出去的钱却不会因此而回来,反而惹得听到声音的周家阿奶一叠声的唤他住手。
    周家阿奶直接吼道:“你再把她打坏了,回头哪个做鱼丸、肉丸?别打了,回头索性跟今个儿一样,叫她省了晚上这顿,早中还是得吃饱,不然回头没力气干活!”
    “阿娘哟!”周家大伯也是气得没法子了,跑出来抱怨道,“这败家婆娘把家里的银子全花了,那是全花了啊!”
    “哪个没全花?”周家阿奶瞪着眼反问道。
    一下子,周家大伯就卡壳了。
    还真别说,打从一开始周家阿奶发了这压岁钱就是打着叫他们零用的主意,也就是说,阿奶压根就没指望他们能把钱存下来。事实上,存着干啥?家里真要有急用,她那儿还有钱呢,指望各房各人手里那点子小钱?那能干啥?
    事实上,所有人包括周芸芸在内都误会了周家阿奶的想法,在周家阿奶看来,给每人发了两个小银锭,就相当于她素日里随手给周芸芸、三囡几个铜板叫她们买糖吃一样。你说她会指望小姐俩把钱存下来?别闹了。
    也因此,当周芸芸和大金把自个儿银子借给三囡时,周家阿奶一声不吭。当二房红红火火把钱全砸进家禽、牲口里时,阿奶仍是不发一言。
    既如此,大房把钱花光了又咋样?给了就是让花的,至于谁花的,咋花的,跟她有啥关系?又没指望钱还能要回来,哪怕是真的丢到水里听个响声,周家阿奶也懒得管。
    见自家大儿子还在那里生闷气,周家阿奶难得耐着性子劝道:“钱花了就花了,给你们的就是叫花的。你要是不想叫她花,干啥要把钱给她呢?真要按着一房一房给钱的,我做甚么那么麻烦特地塞到你们每个人手里?你们自愿给了她,她花了又能咋样?看芸芸,她就是把钱给了三囡,我管过吗?要是回头三囡不还她了,那也只能当是长个教训,被自己家里人哄了,总比往后叫外人哄去强。你呀,长点儿心眼罢!”
    一旁的三囡听了这话立马嚷嚷起来:“阿奶!我咋可能不还呢?阿姐说,要是我不还给她,回头她要逮着我的大花炖鸭煲汤!!”
    周家阿奶白了她一眼:“大人说话小孩子滚边儿待着去!”
    二伯娘赶紧上前直接伸手拖走她闺女,一叠声的催促她回屋睡觉去,还压低了声音威胁道:“给我老实点儿,要不然回头芸芸没动手,我去待着大花炖汤吃!”
    三囡气呼呼的甩开她娘的手,径直跑回了自己屋里。
    外头还在闹腾,周家阿奶索性撂了狠话:“到了手的银子还能叫人哄了去,完了还怪天怪地的。要我说,自己蠢就别怨人!”
    得了,被阿奶这么一说,大房落到这个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不过仔细一想,这话仿佛还是有那么一丝道理的,毕竟就大伯娘那手段,能将银子哄到手里,可见整个大房都是不聪明的。由此而见,三山子的前程堪忧。
    甭管生活中发生了多少小插曲,日子还得照过不误。
    经过了一整夜的考量,估计大房那头也已经接受了事实,尽管情绪都不是很高,可总算是缓过来了。
    待男丁们驾着牛车出摊去了,周家阿奶背着人偷偷跟周芸芸道:“一群傻货,尤其是你大伯,连这么蠢的媳妇儿都拿捏不住,简直就跟不是我生的一样!”
    周芸芸一想,也对啊!
    先前,她一直觉得大伯娘蠢得要命,可若真是如此,那大房其他人呢?小辈儿的暂且不提,像大堂嫂,其实她人一点儿也不笨,却是碍于辈分和孝道,压根就不可能跟婆母硬杠,自是未战先言败。可周家大伯呢?这年头,男人较之女人有着天然的优势,就像周家阿奶说的那般,他连自家婆娘都拿捏不住,那岂不是更蠢?
    再一想,周芸芸长叹一口气。
    周家阿奶瞅了她一眼:“咋了?好端端的叹啥气?三囡真不把银子还你了?没事儿,她要真欺负你,回头阿奶再给你几个小银锭,多大的事儿啊!”
    瞧,这就是周家阿奶的逻辑,不走寻常路。就跟哄孩子似的,她抢了你的糖?别哭了,回头再给你买一块呗。
    可惜周芸芸还是想叹气。
    “阿奶,我是在想,三山子恐怕真没啥出息了。”
    亲娘已经够蠢了,结果亲爹其实比亲娘还要蠢。再加上一个已经出嫁,只差没在脑门上写着“我是蠢货”的亲姐姐,另外俩哥哥虽说瞧着还行,可难保隐藏属性不是蠢。可以说,就这先天条件,三山子要想考科举走仕途,估计悬乎着呢。
    虽说周芸芸没说的那么清楚,周家阿奶却接连点头:“是没啥大出息,连三河都知道眼红三囡手里有钱,三山子比三河、三囡都大,屁事儿都不懂,有啥用呢。”
    “那阿奶你也不管管?”周芸芸挑眉道。
    “管啥?得了罢,你大伯娘蠢是蠢了点儿,可她胆子小,翻不起大浪来的。再说了,我还是那句话,连这种蠢货都对付不了,你大伯才是真的废物呢!就叫他跟他婆娘磨着,兴许磨着磨着,就有点儿脑子了呢。”
    周家阿奶是真的大心脏,不过转念一想,她确实没啥好担心的。大伯娘搁她眼里,估计跟个蚂蚱也差不多,素日里由着她蹦跶,嫌烦了一巴掌拍死,多简单的事儿。
    “对了!”周家阿奶忽的一拍脑门,道,“我差点儿给忘了,芸芸你做了多少星星糖呢?过两日我还得去一趟县城,我答应了那边的管事要在元宵前后送一批糖过去的。”
    赚钱比大房的那点破事儿来得重要多了,周芸芸立马跑回灶间瞅了瞅,回头告诉阿奶:“怕是有二十来斤,够吗?”
    “够罢。”周家阿奶实在不好意思说,每回她去县城那家糕点铺子送星星糖时,那管事都会哭唧唧的叫她祖宗,祖宗你多送点儿糖来啊,我们这边又见底了,祖宗你行行好啊!
    说来说去,还是家里人太废物了,她又不舍得她家好乖乖太累,只能过两天继续去看管事那张哭唧唧的脸了。
    
    第73章
    
    县城祁氏饴蜜斋里,管事果然哭丧着一张脸望着周家阿奶,一副随时随地都会哭出声儿来的可怜模样儿。
    周家阿奶理都不理他,只将一个大竹筐子“咚”的一声放到了饴蜜斋的矮柜台上,只道:“一共二十五斤。”
    竹筐子里有五个粗瓷罐子,去掉罐子本身的重量,每个能装五斤星星糖,分别呈白、黄、绿、紫和红。按着周家阿奶跟饴蜜斋的约定,单这些星星糖就能得二十五两银子。
    管事哭唧唧的看了看粗瓷罐子,又瞅了瞅周家阿奶:“只这么点儿?我说周老太,要是您对这个价钱不满意,咱们还可以慢慢谈。可你每次只给这么点儿,我这生意没法做啊!”
    二十五斤糖能干啥?他这里一天卖出的糕点就有上百斤,况且这星星糖看着就格外稀罕,连他都想扣下一部分给家里人尝个鲜儿。事实上,这些星星糖真正摆上柜台的更少,因为跟他有着一样想法的人太多了。
    可惜周家阿奶完全不理解。
    “这不是过年吗?家里头事儿多,哪里有空每日里待灶间忙活了?再说,年前不是才给了你一批,足足八十斤呢!”周家阿奶斜眼横着他,“我记得那会儿提醒过你,叫你慢着点儿卖,这可是大过年的。”
    “对啊!这可是大过年的!!”管事真的要给周家阿奶跪下了,如果跪一跪就能换来星星糖的话,说真的,他非常愿意。
    想也知晓,年关的糕点糖果消耗是最大的,莫说祁氏饴蜜斋原就面对的富贵人家,哪怕是穷苦人家,也多少会买两块糖给孩子甜甜嘴儿。至于富贵人家,除了自家膳房做的少量糕点外,大部分还是要在外头采买的,且一采买就是上百斤乃至几百斤。
    所以说,年前周家阿奶特地送来的八十斤星星糖,真的真的一点儿也不算多。
    管事耐着性子解释了原委,他不求周家阿奶能够站在他的立场上替他着想,他只求这位祖宗能看在钱的份上多做一些。明明是互利互惠的事儿,咋就这么难呢?只要产量能够增加,单价也可以往上调一调。
    偏生,周家阿奶觉得一斤一两银子的价钱已经够黑了,毕竟白霜就算再贵,一罐子五斤也就卖八十到一百文钱。还有香蜜也贵,可惜用的极少,做一斤星星糖也不过加两勺香蜜,平摊下来压根就不值当甚么,至于着色的蔬果和柴火之类的就更不用提了。算下来,每斤星星糖的成本价还不到三十文钱。
    三十文钱成本的星星糖却卖一两银子,也就是一千文钱,周家阿奶觉得合算极了。至于提价,若是没啥旁的要求,她自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她又不傻。可惜,依着饴蜜斋的意思,提价的前提是能供应更多的星星糖,譬如每个月供应一百斤是一个价,供应两百斤又是另一个价。
    钱帛动人心,可周家阿奶还是舍不得心肝宝贝儿受累。
    因此,周家阿奶还是老调重弹,只道家里事儿多,没法子一直蹲灶间忙活星星糖。先前是过年,再过一个月就该春耕了,倒是事儿更多。不过,她也安慰管事的,等过了春耕,事儿就会少了许多,那会儿倒是可以适应的增加个十斤八斤的。
    管事就想给她跪了。
    十斤八斤有啥用?!
    “周老太,老太太,老祖宗,您就是我亲祖宗哟!!”管事眼泪都要下来了,他对自己真祖宗都没那么巴结过,也就是栽在了周家阿奶这个乡下老婆子手里,“您就给个准话儿,要咋样才能增加供给?您说,上刀山下火海,能做到的我立马去做!”
    周家阿奶白了他一眼,一副懒得理会的模样。
    管事的又道:“祖宗您看这样成罢?您把这星星糖的方子卖给我,您说个价儿,就算我做不了主儿,上头还有人呢!放心,价钱方面好商量,绝对亏不了您的!”
    “卖方子?”周家阿奶一脸你当我傻的神情,“这玩意儿我能做一辈子,还能子子孙孙的传下来,我干嘛想不开要卖?”
    “可是您这量也太少了!”管事又是摆事实又是讲道理,还帮着她算了一笔账。
    就目前来说,周家这边最多每个月提供八十斤星星糖,最少那就没准儿了,指不定春耕和秋收的时候直接给他开了天窗。哪怕再往多了算,一年下来也就那么四五百斤。搁在旁人家,年入四五百两那绝对是巨款了,可若是卖方子呢?非但再也不需要动手做糖了,还能一气拿到一笔巨款。哪怕用这些钱买地置产,每年的产出只怕也有好几百两了。
    说了大半日,管事只觉得都要把今年份的话都给说完了,周家阿奶还是一脸你别耍我的神情,登时恨不得给她跪下磕头。
    瞅着他那可怜样儿,周家阿奶到底没把话给说死,只道要回家仔细考虑考虑,等下回来送糖时,会给个明确的答复。
    尽管这话听着希望不是很大,可好赖没有一口回绝。管事的长出了一口气,弓着身子将一包银子递了过去,又亲自将人送出了门,这才有空擦了擦一头的汗,盼着下回能有好消息传来。
    却说周家阿奶,因着心里头揣着事儿,且今个儿在饴蜜斋里耽搁了太长时间,就索性没再逛街,只径直回了家。
    到家之后,立马将周芸芸唤到了灶间,跟她说了管事的意思。
    周芸芸两眼放光,只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卖卖卖!当然卖!阿奶您到时候来个狮子大开口,狠狠的宰他们一笔!”周芸芸想都没想,就立马做出了决定。
    周家阿奶却是满脸的犹豫:“真卖?旁的事儿也就罢了,这买卖是长长久久的,我原是想着就算将来家里人学不会你这手艺,等你嫁出去了,有一门手艺傍身总归是好的。”
    “阿奶你是叫我把星星糖当祖传手艺?!”周芸芸瞪圆了眼睛,她才不要这么干!
    “不好吗?就算做的少点儿,每个月卖个十斤,不也有近十两银子的收成?有个方子傍身,可比现银傍身来得强。钱财能被人夺走,手艺可抢不走。”顿了顿,周家阿奶又道,“还是你想拿现银傍身?”
    周芸芸沉默了半晌,认真的思考说实话会有甚么后果。想着阿奶素日里对她的疼爱,她终究还是没有说谎骗人,老老实实的道:“我没其他想法,就是不想干了。”
    周家阿奶一头黑线。
    这也不怪周芸芸,虽说她上辈子的工作也挺枯燥无味的,可问题是那是一个推陈出新极快的年代,谁也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样东西。就拿她本人来说,每年都会参加至少两次培训,还有各种美食节、业内评比等等,几乎没有哪样糕点能长长久久的,哪怕是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糕点,也要求创新,而非守旧。
    做了好几个月的星星糖,周芸芸想说,她人不累,心累。
    见周家阿奶沉默不语,周芸芸想了想又道:“其实阿奶你想太多了,方子卖了就卖了,就像前年我不是还熬糖浆,做糖画、糖葫芦,还有甚么花生糖、杏仁糕。你看我今年做了吗?”
    “糖画糖葫芦算个啥?不过赚几个辛苦钱。”周家阿奶颇有些不以为然,当然在前年,她还是很在意这个的,毕竟辛苦钱也是钱,哪怕全家忙碌一天能得个一百文,也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可周芸芸却道:“一样的,这没啥不一样。先前材料少,我只能做糖画、糖葫芦。之后材料多了,我就做了花生糖、杏仁糕。去年间,阿奶你买来了白霜,我才能做星星糖。等往后,咱们多找些新鲜的吃食,我再重新折腾呗,怕啥?对了,羊奶就极好,我就琢磨着,奶味的糖果一定很棒,可惜羊奶太少了。”
    比起星星糖,周芸芸更想念奶糖,而且奶糖的做法一点儿也不难,就是如今这个情况,要凑够原料比较麻烦。
    见周家阿奶面上的神情有些松动,周芸芸再接再厉:“这么说罢,我不大喜欢做老旧的东西。就像去年一整年,我都没有做过糖画和糖葫芦。等今年三囡的羊长大了,我鼓捣出奶糖后,也不会再做星星糖了。到时候,阿奶你要么找家里其他人做,要么就只能把方子砸手里了。”
    这话一出,周家阿奶终于被说服了。
    想也是,好东西那么多,就周芸芸一个人是无法兼顾的。与其到时候把方子烂手里,还不如趁着如今星星糖火热之际,卖出个高价来。
    “行,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回头我就去找那管事好生谈谈价!”
    周芸芸先给那个倒霉催的管事点了一排蜡,想也知晓以周家阿奶的性子会开出甚么价钱了,说不准还能把人逼疯。话虽如此,周芸芸还是决定力挺阿奶:“阿奶您就放心去谈价钱罢,正好马上要春耕了,我趁着这段时间先琢磨新方子,等春耕结束了,阿奶你再去瞅瞅有没有卖成年母羊的,要不然就只能等三囡的小羊羔长大了。对了,还有一个事儿,既是要卖星星糖,那就得把冰糖的方子也一并卖了。阿奶您自个儿看着办,我相信您!!”
    ——相信您能逼死人!
    有了周芸芸的支持,周家阿奶瞬间自信心爆棚。本着赶早不赶晚的心态,她第二天就跑去县城祸害人家管事了。
    管事看到周家阿奶过来时,先是一脸懵逼,旋即大喜过望。
    好歹合作了几个月,管事虽不敢说完全了解了周家阿奶,可多少还是知晓一些的。就周家阿奶这性子,要是拒绝卖方子,绝对能等到下一回卖星星糖时,顺便告诉他,而非特地赶来支会一声。
    反过来,才隔了一天就过来,那就说明她同意了。
    “祖宗哟!!您请坐,还不快上茶!!”
    很快,茶水来了,点心也上了好几碟,周家阿奶一副大爷样儿的坐在后堂太师椅上,掂了两块点心尝尝,这才开口道:“我决定把方子卖了,不过价钱嘛,你也可以理解。我就想过来问问,这事儿你到底能做主不?”
    管事一脸热切的望着周家阿奶,斩钉截铁的道:“不能!”
    周家阿奶斜眼瞅着他。
    “那个,我可以雇马车把祖宗您送到府城总店去找我们的大掌柜,他能做主。”管事马上找补道,“我们祁氏饴蜜斋是开遍了大江南北的,这一带七十八家分铺都由府城总店管理。不过,您老放心,想买方子的就是我们大掌柜,年前我把您给的八十斤星星糖允了七十斤给他,就是他提出想买的。”
    一共八十斤星星糖,匀了府城总店七十斤。
    周家阿奶很想开口喷他,就他这做派,没存货不是很正常吗?
    “祖宗您看……”管事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