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农女阿莞-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宝点头道:“嗯,我知道。”

    陶莞揉揉他的头道:“你自个去后台,这时候肯定有很多童男子在那里;后面都是看戏的人大姊出去挡了别人的视线不好;大姊就在台下看着你;你上台的时候记得往大姊这边看。”

    “好,我回头要吃桔子;你别忘了。”小宝的语气一本正经。

    陶莞干干地心虚一笑:“那是当然;你下来大姊就带你买桔子去。”祠堂旁边的摊点上有卖桔子的,难怪这小鬼头惦记上了,原来早有打算。

    小宝笑着跑开,有点怯生又停下往陶莞这边递了个无措的眼神,陶莞赶忙给他竖一个大拇指哄他他才转头跑到后台去。

    打发走小宝陶莞显得越发无趣起来,好不容易强撑着等到小宝的花戏上演她的上下眼皮又打起架来。

    看见大姊在下面低着头老也不往他这边看,小宝急了,小脸憋得涨红,水汪汪的眼珠子眼瞅着就要落下泪来,这时周继在陶莞身后推了推她,尴尬提醒道:“台上的是你弟弟罢?”

    阿莞恍然回神,立刻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抬起头,目光往台上搜罗,果不其然看见正可怜巴巴望着她乞求回应的小宝,她马上露出春花一笑安慰他,小宝见自己的大姊瞧见他了,心里的底气立马足了,小身板顿时挺起来,露出小男子汉的坚强。

    看见小宝专心演出了陶莞松了口气,回过头感激地望了一眼身后的男子,这才看仔细他的长相,肤黑、长眼、高鼻梁,一口白牙炫得她的眼都有些晕了,总体来说是个线条刚毅的青年,约摸二十岁左右。想到他刚刚轻浮的行为,陶莞只是简单地表达了一下谢意就回头继续关注小宝。

    周继知道陶莞在看他,本想低下头对她友善一笑,不料她刚转过头就转回去了,心里晃过一阵淡淡的失落。旁边的陈二志不怀好意地用肩膀搡了一下他的肩,在他耳根子旁暧昧说道:“周哥,有戏。”

    周继不置可否,握拳轻咳一声说:“专心看戏。”他心里还在仔细回味陶莞刚刚回头是什么意思。前二个月他娘帮他说亲,说是看上了陶家的姑娘,他娘说话的语气坚定似乎这门婚事是板上钉钉了,他心里就有些不大乐意。但婚姻大事还得由父母做主,于是他就找来东塘村的陈二志详细问问这家的姑娘咋样,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总不能稀里糊涂地填上一房乌七八糟的媳妇不是?

    陈二志以前常来他们村里卖洗涮用的丝瓜丝,跟他差不多年纪,他自己也是出外走商买卖小商品,这么一来二往也就说上话了,陈二志一听说周家看上了自个村里的陶姓人家的女儿,一猜就知道是阿莞。这姑娘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模样生的俊俏不说,村里没一个不夸她勤劳懂事,心灵手巧老是鼓捣出新鲜玩意闹得大家满怀欢喜。陈二志原觉得周家家境忒好,陶家的门户跟周家的一比差了十万八千的,周家能看上陶家是陶家的福气,但令他瞠目结舌的是陶家居然把这门顶好的婚事给推了,真不知道陶家人是咋想的,十里八乡多少闺女想攀上这门婚事都没这个本事啊。

    本来周继跟他打听的时候他就把陶莞往死里吹,能说多好就往更高里去说好,周继听了他的话似乎对陶家这门婚事也默认许可了,谁知道后来媒婆上门说亲没说成,周继就彻底来了兴趣。一盆冷水兜下来没熄了周继心里的火苗,倒引来了更大的熊熊大火,陈二志暗地里揣测周继的意思就挑了个日子请周继到村里看自己手里存的货,美名说是看货倒不如说是来考察未来媳妇来了。

    陶莞那天穿着米黄色的花袄子,单侧梳着一条长辫子,辫子上还绑了一朵淡绿色的布花,这丫头天生模样好,穿啥都有一股俊俏的意思,十里八乡到适婚年纪的男儿几乎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那日一见,周继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觑了几眼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的陶莞,但他眼里擦出的火苗陈二志可是看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这样的姑娘就算是他这个刚结亲的小子看了也是会心动的,陈二志当下就摸准了周继的心思,也知道这陶莞的福气真是不小,料想她将来必定是周家的长房媳妇了。

    后来陈二志又撺掇了几回,周继心知肚明陈二志请自己频频来东塘村瞅货的意思,但他心里确实对陶莞有意思也就由着他自作聪明,至于生意上的好处,自然少不了他的。

    今天正好借着东塘村正月十五唱花戏,东塘村家家户户都要到祠堂边上来,陈二志就卖弄着小聪明拍着马屁把周继请了来。原本周继是打算跟一家子团团圆圆吃个饭,但想到难得堂堂正正正面见阿莞一次就辞了家族里的酒席来东塘村看花戏。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眼睛是看着台上穿着行头的唱戏师傅,但眼珠子不自觉就时不时地往下一掠,定到坐在前排的陶莞身上,见她看花戏无趣得紧频频打瞌睡,脑袋一起一伏的不知在身后忍笑了多少回。

    他在后面这么看着,神游其外,等这出花戏唱完,雷动般的掌声响起时他才彻底回过神来。于是他也跟着拍掌,瞅着台上刚刚那个望着陶莞泫然欲泣的小家伙心里有了一丝打算。

    他偏过头对陈二志道:“我出去一会,等会回来。”

    “成,我帮你看着位置。”

    周继出去没多久小宝就从后台欢天喜地地下来了,手里还揣着一个小红包,摇晃两下听着似乎是里面放着二枚铜钱。陶莞笑着把他抱上膝头,摇着红包打趣他:“咱们小宝赚钱了,可以帮衬家里喽。”

    小宝一擦鼻子牛气哄哄地说:“那是,我要给大姊买桔子吃。”

    陶莞额角一黑,居然还惦记着这事,看来是躲不过了。她往四处张望一下想看下大宝他们在不在就看见周继手里抓着一把桔子从过道中走了进来。

    他快速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对小宝友善地说:“吃桔子不?”说话间就把一个大桔子塞到了小宝的手里。

    小宝虽然喜欢吃桔子,但还是有些忌怕自己的大姊,于是抬头用渴求加询问的眼神对着陶莞好一阵注视,陶莞低头皱眉看着他,意思是让他自己看着办,结果小宝见她不理不睬一下就把桔子给抓了过来。

    “陶成宝!”陶莞压低声音斥责。

    小宝瘪着嘴,像小狗似的摸摸自己手里的桔子,依依不舍地还给周继。

    周继笑了:“吃吧,一个桔子不碍事。”

    陶莞回头瞪着周继:“你的桔子留着自己吃,小孩子吃多了要咳嗽。”

    原来是顾忌这个,于是周继笑着把小宝手里的桔子接了回来,安慰他:“哥哥给买芽糖吃不?”话毕就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纸包,打开一看居然是芽糖。

    陶莞真是服了这位万能的陌生人,抵不过小宝渴望的眼神就冷冰冰地说:“还不谢谢哥哥。”

    小宝嘿嘿一笑,伸出白胖的小手就从纸包里抓了一块最大的芽糖塞到嘴里,边吃着边口齿不清地说:“回家我要吃桔子,大姊答应我的不许骗人。”

    陶莞气呼呼地捏着小宝肉嘟嘟的脸颊,嫌他没骨气,要是有心人在糖里面下药什么的这个傻小子还不就被人拐走了?对小孩子的防范教育没有做好,真是太失败了。这个小馋嘴,回家要好好教育一番。思忖着,她又重新打量起周继,看样子不像是坏人,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坏人,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陶莞警觉地想抱着小宝去找大宝他们然后一起回家。陶大友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来,估计是不来了。

    “小宝,跟大姊回家去,大姊回家给你剥桔子吃。”

    小宝嘴里的糖还没化尽,一听大姊居然这么慷慨大方地同意自己吃桔子,乐呵呵地直拍掌欢呼。陶莞按住他不老实的小手,趁着下一场戏开演前就退出了戏篷子。

    陶莞一走,周继看戏的兴致也就意兴阑珊了,看着陶莞离去的声音随意地跟陈二志打声招呼也就跟着出去。他在后面遥遥跟着陶莞,见她似乎不是直接回家而是似乎在找什么就停下脚步往四周看看。

    “牛牛,我们去找大姊。”陶慧牵着脏兮兮的牛牛准备钻进戏篷子,不料撞上了一个大块头,她抬头一看是个面生的哥哥,于是露出梨涡甜甜一笑,然后又赶忙牵着哭鼻子的牛牛去找陶莞。

    陶慧一看戏篷子里黑压压的全是人,犯愁了,小弟弟在身边又在闹情绪,就只好带着牛牛重新回到棚子外等着散戏。

    那边陶莞喊着“大宝、牛牛”越找越远,这边两个小家伙却纹丝不动地蹲在地上乖乖等散戏好和大姊会合,突然头顶上投下来一片阴影。

☆、32第三十二章:表哥来访

那边陶莞喊着“大宝、牛牛”越找越远;这边两个小家伙却纹丝不动地蹲在地上乖乖等散戏好和大姊会合;突然头顶上投下来一片阴影。
    大宝抬起头眨眨眼;看见刚刚自己撞到的那个大哥哥居然走到自己身边;似乎还有话要对她说。
    周继脚力好,没三两下就追上了陶莞,在后面听见她似乎是在找两个人;嘴里还喊着名字脑中突然浮现出刚刚的两个小娃;再仔细一想他们的面相仿佛与陶莞真有那么二分相似就赶紧折回来找那两个孩子。
    周继蹲下来问大宝:“你可是在找姓陶的姐姐?”
    大宝无辜地眨巴眨巴眼睛,眼珠斜瞟一脸委屈的牛牛对周继点点头。
    周继心下了然,笑着说道:“你们是陶莞的弟妹罢。”周继听说陶家一共有四个孩子,陶莞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现在看来还真是对上了。“赶紧往前走;你们大姊已经在前面了。”
    大宝是女孩子,比同龄的男孩子成熟懂事些,心眼也多,她记得大姊曾对她说不能随便跟不认识的人走,当下起了一丝警觉。但小孩子哪懂隐藏心思,心里的警觉都显露在脸上了,周继暗里觉得好笑,又只能继续微笑着说:“无妨的,我不跟着你们,你们自己去找便是。”说着起身掸了掸衣服上的褶皱。
    “快些走吧。”
    小宝不放心,牵着牛牛的手往前跑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看周继有没有跟上来,一连回头了四五回,见他是真的没有跟上来也就放下心来牵着牛牛小碎步快走。
    走了约莫有五分钟,小宝终于看见了前面走走停停四处张望的陶莞,连忙扯着嗓子喊她。
    陶莞隐隐约约间似乎听见了是小宝在喊她,回头一看果真看见后面遥遥的两个小身影。
    “牛牛怎么哭了?”陶莞把牛牛揽到怀里帮他擦眼泪,小可怜都哭成大花猫了。
    小宝生气地说:“牛牛要吃糖葫芦,上回他吃糖葫芦就咽到了,我不给他买他就在地上打滚,可丢人了,旁边好多的婶子叔叔都在看笑话。”小宝年纪小小,骨气却高的很,平时也臭美晓得打扮自己,看其他小姑娘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上一等,刚刚牛牛在糖葫芦摊子前闹得她好没面子,她觉得心里不大舒服。
    陶莞好气又好笑,知道小宝这丫头鬼心思多,但她不给牛牛买糖葫芦陶莞还是赞成的,毕竟村里的糖葫芦都是要烂的山楂裹上一层糖浆制成的,吃起来不卫生又不健康。她抱起牛牛安慰道:“跟大姊回家吃桔子成不?”
    牛牛摇头,心里还惦记着糖葫芦。
    陶莞刮了刮他的小鼻子,故意说:“牛牛不吃大姊全让大宝、小宝吃了。”
    小宝在旁边煽风点火:“不成,桔子都是我的。”
    牛牛一下哇地哭了出来,抽噎着委屈嚅声道:“我要吃桔子。”陶莞一看这小家伙占有欲出来了,哭得惊天动地止也止不住连忙丢给小宝一个警告的眼神让他适可而止。“桔子都给牛牛,牛牛乖,跟大姊回家。”
    一路诱哄一路安慰,到家时牛牛已经停了哭声,只是抽几个哭嗝。
    何花在屋里正准备和陶大友二人出来逛逛,见着陶莞四人回来且牛牛好像还哭过的样子就上前接过孩子,问:“咋了?”
    陶莞把事情大致给何花说了一下,何花佯作生气地拍了牛牛的屁股责备道:“这孩子又淘气了。”
    陶莞立马制止何花,劝道:“谁家孩子不淘气,我们家牛牛算懂事了。隔壁张婶子家的小柱小时候简直就是闹得无法无天,半夜被张叔揍得都是哇哇直叫。”小宝偷偷嗤笑,心想:原来小柱哥小时候这么惨,又暗地庆幸爹妈不怎么揍自己。
    ***********
    第二天早上陶莞起来先去院子里打了一盆水烧上,又剁了些野菜掺着米糠拿去喂鸡,等忙活好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等再过些日子就又要忙活起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新气象,陶莞在新的一年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赚点小钱供小宝上学、帮衬家里多弄些进项,顺便认认真真谋划一下自己的婚事。
    婚姻对于这个身体来说是迟早的事,今年她十六了,顶多拖到十七,一到了十八,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人家了。特别是在农村,十三四岁结婚都是常事,跟她平日要好的陈筱眉在去年八月都成亲了,现在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子,跟丈夫经营着一个绣坊,小日子瞅着也是甜甜蜜蜜,她偶尔去绣坊里转转也是颇为感慨。
    陶莞回到屋里换下做活时穿的衣服,描了眉擦了点口脂准备拿着自己年前做的头花拿去给筱眉绣上一朵紫色的蔷薇好拿去送给五姑姑陶小梅,再跟她商量商量向五姑父进鲜鱼来晒鱼干的事。
    五姑姑陶小梅家现在算是五个姑姑里最发达的,经营着一口大鱼塘,养了桑蚕又圈养着百十头母鸡,这种桑基塘的模式也是前年陶莞无意间想起来告诉陶小梅一家的。陶媛媛现在已经不大记得前世的事,只是偶尔遇到契机才会回忆起来,这么电光火石偶然间触发的念想真让她背后一阵惊凉,真是应了那句前生今世、前尘往事。
    陶莞收拾完自己,拎上布包就打算往陈筱眉家走,没走出几步居然碰上了前来拜访的李昀,且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提溜着竹筐的小厮。
    她迎上去,心想怎么这时候来,走近一看身后小厮竹筐里抱的是笔墨纸砚之类的,突然想起前几日去舅舅家拜年时李昀答应过要来家里看看小宝。可是几个小毛头还没起呢。
    陶莞笑着招呼:“昀表哥。”
    李昀回以微笑,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戏谑道:“这出门是做什么去?”
    陶莞举高自己手里的布包回说:“做了点小玩意拿去给人帮着绣花。”
    身后的小厮暗地里偷笑出声,小声嘀咕:“表小姐真是不明白少爷的意思。”
    陶莞抬了抬眉毛再看看李昀的神色,疑惑着小厮说这话的意思。李昀转身凉凉扫了眼身后嬉笑没形的小厮,小厮顿时止住了笑声。
    “没什么事,往日鲜少见你如此穿着打扮,一时新意罢了。”在李昀心中这个表妹似乎美的就好似出水芙蓉,是天然雕饰的,如今乍然见她涂脂抹粉,心里头有些惊异。但李昀转念一想自己的妹妹常欣今年都十五了,阿莞今年也该十六了,是到了该打扮自己的年纪,这才恍然间发觉自己的两个妹妹都长大了。
    “哦。”陶莞愣愣回神,原来是说这个,其实她平常也不怎么修饰自己的。一来自己老是呆在家中,不需要太多装饰,自自然然最好,还方便干活,二来古代的化妆品技术远远没有现代来得先进,含铅量过高,经常涂抹说不定会变成大烂脸。今天她也是福至心灵,看见梳妆台上何花去年在她生日时给她买的一套行头才忽然来了兴致打扮一下。
    “表哥你进屋坐,我先去叫小宝起来。”
    李昀问道:“你不是要出门?”
    陶莞摇摇头,难得他来,这绣花的事又不打紧,迟一天早一天没什么区别。家里又没一个识字的,她必须在身边看着小宝,记下李昀的吩咐,否则叫何花他们来听肯定听得一头雾水。
    陶莞进屋擦干净桌子上的油渍,又用干布抹干才让小厮把竹筐里的笔墨纸砚全都拿了出来。她转身去灶房泡上两杯茶又端来一盘零嘴让李昀和小厮先等着自己就去了东屋叫小宝起床。
    小宝平时的起床气重,整不好还会闹脾气,陶莞担心他今天闹脾气,于是手里揣着两个大桔子走了进去。一推开房门原来三个小家伙正在床上打仗,小宝还被扒得只剩下一件她给他做的小内裤。
    “陶慧、陶成宝!”陶莞放下脸色阴嗖嗖地喊他们。陶莞也没工夫跟他们辩,揪住小宝就给他套衣服,一边给他穿衣服一边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今儿你大表哥来教你读书,你争气点乖乖坐到椅子上认真听大表哥的话,回头大姊给你蒸蛋吃,喏,早上先奖励你一个桔子。”
    陶慧听了陶莞的话,有点不满,但心里头也明白自己是个女娃,比不得小宝,更何况小宝是自己同胞的孪生弟弟,好处都该他的错不了。牛牛现在还小,不懂长幼之分,大姊说这话他心里头也不会不舒服,这样两个弟弟还是和和睦睦的,陶慧心里也开心。
    陶莞看见旁边呆呆的陶慧,拍了一下她的屁股,把另一个桔子塞给她:“这个你和牛牛分着吃,回头大姊也给你蒸蛋。”说着还冲她摆了个古怪的鬼脸。
    陶慧一笑,就知道大姊疼她。可是听旁人说大姊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在家里呆不了几年了,小陶慧又伤感了起来,她才不要大姊走,大姊最好了,还天天给她梳小辫。想到这,陶慧突然想起昨天那个似乎是认识自己大姊的哥哥,拉扯着陶莞的衣袖软声问:“大姊,昨儿个有个大哥哥好像认识你,他还给我说你在前面找我和牛牛。”
    “大哥哥?”陶莞疑惑了。“长啥样?”
    陶慧想了想回道:“高高的、黑黑的,牙可白了。”
    陶莞一听黑了半边脸,脑中浮现出一个身影。
    作者有话要说:磨蹭到现在才码完一章,今天还有一更。

☆、33第三十三章:授课

陶慧想了想回道:“高高的、黑黑的;牙可白了。”
    陶莞一听黑了半边脸,脑中浮现出一个身影。
    这说的不就是那个状似全能的陌生青年?在陶莞怔忡间,被衣服套住头的小宝气闷得都快憋倒了,在衣服里面挣扎着甩头大喊:“大姊;我快要被闷死啦!”
    陶莞听见小宝的呼喊忙不迭回过神,把衣服给他套了下来,慌忙地搂着他急问:“咋样了?憋坏了没有?”
    小宝叉着腰趾高气扬地说:“才没有,大姊快点给我穿衣服,穿完了我吃桔子。”
    禁不住小宝的催促,陶莞赶紧帮他穿好一身的行头,又把桔子剥了喂到他的嘴里。真是搞不懂这小家伙怎么这么爱吃桔子;就像在桔子里做梦梦不醒似的,一大早凉飕飕的也不怕胃不舒坦。她想起前世自己学生时代一篇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里面写到阿长在新年早晨拉着童年的鲁迅给他嘴里强塞冷冰冰的桔子,惹得小鲁迅十分不痛快。
    见阿莞又在神游,小宝吃完最后一瓣桔子,乐呵呵地把沾满桔子香气的小手印到了陶莞的衣服上,撒娇道:“大姊香香。”
    陶莞没工夫与他这个小鬼头闲扯,拎着他的鞋子就把他夹到腋下扯到灶房去洗漱。和着滚烫的热水,往里边掺了点凉水,陶莞给小宝擦了一把脸,再一次提醒他:“待会见到昀表哥要问好,小孩子家家不能没礼貌,小屁股给我定在椅子上不准像抹了菜油一样老想往外跑。你昀表哥学问可大了,教你是你的福气懂不?旁的人想请都请不来。”陶莞觉得自己有必要把话说得重一些,好让小宝明白读书的不易与重要性。
    其实她倒是不求小宝真一定要学出些什么,顺其自然的同时尽力而为是再好不过。
    等陶莞牵着小宝到了前屋时已经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李昀已经命小厮在一旁研墨,天寒地冻,一看便知是上等的好砚台,磨出来的墨居然没被冻上。
    李昀抬头见陶莞牵了个约摸七八岁的小娃娃走了进来,料想必定就是自己的表弟陶成宝了,笑着冲他招呼:“是小宝罢,来表哥这坐。”
    小宝迷茫地仰起头向阿莞求助,陶莞暗地里给他使了个眼色,又在他背后拧了一把让他叫人,小宝才扭扭捏捏地上前乖巧道:“昀表哥好。”
    李昀眉眼含笑,将他从地上抱起,让他坐在自己的膝头,问他:“今年八岁了?”
    小宝摇摇头,掰着手指头说:“二娘说过年吃了汤圆就该九岁了。”
    其实九岁才送去上蒙学,年纪是有些大了,不过陶家的家境李昀心里有数,就略过这一茬继续问:“你平日都爱玩些什么?”
    小宝沉思了一会,回道:“打麻雀、扔沙包、爬树摘果子,现在天冷,我大姊说不准我到处跑,大冷天到处跑要被大雪怪捉走的。”说着还有模有样地打了个怕怕的冷颤。
    陶莞在一旁听得很是心虚,这骗小孩子的勾当她常做,当初曾子杀猪教子,为的就是以身相授,教儿童做人要言而有信,如今陶莞时不时撒谎哄小孩子只怕在李昀这样的读书人心中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于是陶莞内心又是窘迫又是紧张。
    果然李昀抬眉,口中喃喃问道:“雪怪?”
    陶莞嘿嘿一笑,对李昀打哈哈,闪闪避避地答道:“就是那个雪怪嘛,吃小孩的那个。”
    李昀皱起眉,对她的言语不置可否,接着问道:“小宝平日可有读些什么浅显的书?”
    陶莞无奈地摇摇头,她家哪买得起书,更何况又是在偏远的农村,村里几个读书人读的都是又腐又臭的书,她才不乐意向他们借这样的书给小宝看,再说了,小宝大字不识一个,读那些书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李昀平日读的书全是书院的,不觉得书的精贵,一时也会意不过来自己刚刚的问话有什么不妥,待陶莞的脸上露出无奈又有几分落寞的神情他便明了自己刚刚的失言。
    他继续道:“无妨,我便列几本适合儿童蒙学的书回头让司君给送来,只怕到时候上夫子那里也要用,我那里有的也是我儿时读过来的,正好拿来用上。”
    原来跟着李昀的小厮叫司君,这名字不错,一听就觉得有文化有知识,哈哈。陶莞在心里想自己怎么这么粗俗,居然用有文化有知识来形容,但想想自己也是十几年都没碰过纸笔了,平日说的话也都是农家方言,一点也不文绉绉,现在与李昀这样的读书人打交道难免会显得有些吃力。
    “那便谢过表哥了。”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陶莞自认为这一句道谢中的那个“便”字委实有几分儒雅的韵味,总算是能掰出一两句像样的场面话了。
    陶莞殊不知李昀这么陡然一听陶莞说着文绉绉的话,在心里着实开怀笑了一把,还想着这表妹确实古怪,时而颇懂人情世故时而又似乎沾着几分不同于乡里世俗的灵气。李昀轻咳一声,装作无意道:“不必客套,该怎么说还怎么说。”
    陶莞脸色讪讪,想:真不是好伺候的主。
    李昀拿起桌上的狼毫笔,蘸了蘸小厮磨好的墨汁,提笔在白纸上连着写下了五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千字文》。多了他也不敢写,乡间私塾有多少火候他心里还是有数的,就这几本书也够小宝念一年了。
    陶莞在他身后看着他如何走笔转锋,突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初次去舅舅家时看见的门匾,那上面的字便是李昀的功夫,如今年岁渐长,原来字间的隽秀已经蜕变为豁达通透,或许还是练了草书的缘故,一笔一划间添了几分狂放不羁的意味,恣意洒脱但又不失于常态,把握得游刃有余。陶莞惊叹于这样的一手好字,抑不住心中的冲动,张开顺嘴提议:“表哥,不若你给我家写副对联吧?”
    平时去镇上买还得花三文钱买那几张红纸,倒不如她去裁了剪窗花的大红纸让李昀亲自提笔留墨,放在家里也添几分喜庆跟雅意。
    在一边伺候的小厮听了插嘴道:“表小姐真有眼力,我家少爷的笔墨可是书院里最好的一个,就是林尚书来了书院见了少爷的字也是满口夸赞。”
    李昀淡淡扫了一眼多嘴的司君,目光透着威严,司君一下就止住了话头。
    陶莞见状忙不迭陪笑道:“我又不识字哪看得懂门道,只觉得表哥写的字比街上卖的对联灵动许多,才没脸没皮来讨了。瞧我,今日表哥来是教小宝,我在这打什么岔呢。”说着拧拧一脸茫然的小宝,问他:“你觉得表哥写的字好看不?”
    小宝更加茫然地点头。
    陶莞见小宝配合地点头,干干笑着:“表哥你接着□小宝,我去给你们再烧些热水来泡茶。”
    李昀原想叫住她,这大冬天的喝这么多水该勤去茅房了,可见陶莞满是自说自语兴冲冲的也就不好扫了她的兴致。
    陶莞一脸发汗地坐在灶台后面添柴火,暗骂自己今天怎么这么拎不清,先是神游天外,现在又不清不楚地要起对联,差点就露了馅。她要牢记自己现在是个文盲,绝对的文盲!
    等她烧好一壶热水提进去的时候李昀还抱着小宝,同他问话,又握着小宝的手带着他在纸上运笔好让小宝对写字感兴趣。陶莞深知小宝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主,别看他现在一脸兴趣浓浓的样子,指不定没过几天就觉得写字累哭着闹着不上学了。出了元宵没几日就要送小宝去私塾那里,到时候小宝一个人在私塾也不晓得会不会闹。
    陶莞提着水进去,先是在李昀的空茶盏里满上热水,又帮着小厮也续了一杯就凑到李昀和小宝的身边静静不语地看着。
    “表哥要不把小宝放到椅子上让他自个坐吧?你这样抱着他要累的。”
    李昀抬头对她一笑:“无妨,小宝比常喜轻多了,窝在怀里还热乎乎的。”
    就是在睁眼说瞎话,一家人的肉到长小宝身上了,小宝这个小胖子居然被人说轻,陶莞可不信。知道李昀在说客套话,她也不好在旁边打扰就自觉踱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听李昀授课。事实上也不算授课,就是说些有意思的事让小宝对读书感兴趣。
    小宝平时爱听故事,什么孙悟空之类的都要被陶莞讲烂了,这么多年讲下来唯一的好处就是培养了小宝乐于听人倾诉的好习惯。小脑袋瓜一动不动,小身板笔直笔直,小眼珠子炯炯有神,想起小宝听故事时的严肃神态阿莞坐在椅子上就低低笑了起来。
    笑声惹来了屋子里所有人的注视,等她发现过来时还装作一本正经地咳嗽几声,用严肃的口吻低斥小宝:“咋不专心听表哥说,快转过去。”
    小宝无奈做了炮灰,就连李昀对陶莞刚刚的行径也是哭笑不得,越发觉得这个表妹原来如此生动有趣,全然不似在李府时恭恭敬敬、有礼有节的模样。及此,李昀看陶莞的眼神有了一丝变化,带着几分探究又带着几分捉摸不透。
    陶莞知道李昀在看她,无端有些惶然,只好借着被用烂的理由闪身出门,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