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北洋巨擘-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慈禧灰头土脸的从马车内爬出来,看看四周,只见自己等人已经被大队人马围住,不由惊慌失措。
问副将道:“前面是那只军队?”
副将小心翼翼的回道:“太后,我们有可能碰叶逆的军队了,奴才实无战胜武毅军的信心,老佛爷不若向叶逆投降。”
慈禧惊恐万分道:“是叶之魁,他不是退了,怎么这么快就来了,难道天要灭了哀家”
副将带着哭声说道:“太后,快下令投降,奴才怕迟了性命不保啊。”
慈禧已经全然没有太后仪态,喃喃道:“投降,要哀家向叶逆投降?”
旁边的李莲英已经是口不择言,也劝道:“太后平日对叶之魁不薄,奴才相信太后投降,他一定会念旧情,饶大家一命,再说,皇已经身亡,太后你封他一个大官,叶之魁如今应该不会和太后作对了。”
“哀家,…”
砰的一声,在李莲英的惊呼声,在副将的睁大的眼光中,慈禧忽然觉得自己的身子开始向飘荡,无处着落。
“哀家投…降”慈禧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远处的狙击手朝叶之魁竖了一下大拇指,接着叶之魁便听见李莲英那惨绝人寰的叫声。
“太后,老佛爷,死了”
大内侍卫和护军营一阵混乱,叶之魁一咬牙,下令道:“出击,不留一个活口”
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慈禧死在自己手,对手下的亲兵,他自然有办法控制,对敌人,只有消灭殆尽。。
第二卷 京师风云 第一三五章围攻大使馆
李莲英还待叫第二声,狙击手连连开枪,顿时副将和李莲英都栽倒在地,人死灯灭。
李莲英对慈禧一生忠心,终于追随着他的主子而去。
护国军发起总冲锋的号角。
四面围城,是人就杀,无论老弱妇孺,不多时,这队护军营被消灭殆尽,从皇宫里面逃出来的嫔妃死得一干二净,叶之魁硬着心肠,看着旁边燃烧的房子出神。
“叶帅已经没有了活口”吴大山骑马到他身边说道。
叶之魁回过神来,看着一地的尸体,吩咐道:“里面有一些女人,为免尸体遭到玷污,把他们扔进火里,就地火葬,随风而散。”
“尘归尘,土归土。怪就怪你生在这个乱世。”叶之魁下马抓起一把带血的泥土,看着几千具尸体被扔进火中,旁边还有护国军将士在不断添柴加火。
慈禧和那些后宫嫔妃,护国军将士除了叶之魁,无人认识,虽有李莲英大叫慈禧死了,但是如今喊叫声震天,他一声喊叫又有几人能听见,聪明人会忘了今日之事,愚蠢人不会想到他们刚刚把慈禧的尸体扔进了火里,一些无证据事实的些许风言风语还不能击倒他叶之魁。
叶之魁护国军入京师,使原本混乱的局势更加混乱,巡捕营和南苑新军以及八旗步兵营溃不成军,纷纷开始潜逃,或脱下一身衣服,化成普通百姓,或朝外逃去。
大局已定,叶之魁知道现在是稳定京师之时了。
“传令下去,敢奸yin掳掠者,无论何人,杀无赦”
“叶帅有令,烧杀奸yin掳掠者,杀无赦”
叶之魁身边几千将士同时大喝,声震一方,竟然在厮杀声冲天的京师,传出去了老远。
“叶帅有令,…”
凡有护国军军士所在之地,无人不回应,无人不呐喊,不多时,整个‘叶帅有令’传遍京师,震动全城。
护国军将士严格执行叶之魁的命令,无论义和团或是普通百姓以及八旗子弟,凡有犯者,便前击毙。
浑水摸鱼者为之胆寒,心怀不轨者为之退怯
“吴大山,你领一营人马冲向紫禁城,何宗莲,你领一营人马冲向颐和园。那些宫女太监都是苦命人,今晚血已经流得够多了,只要追缴他们的赃物就行,不要再多做杀孽,若有反抗者,也不用手软。”
“属下领命”
“叶帅,你身边只剩一千余人,是不是少了点”吴大山关心的说道。
叶之魁看了看王小生这帮如狼似虎的亲卫,豪气冲天的说道:“大风起兮云飞扬,我有猛士守四方何惧之有”
轰隆一声炮响,惊动坐骑,叶之魁双手挥舞,没握缰绳,一个不慎,竟然从马面摔了下来。
吴大山看着急忙爬起来,灰头土脸的叶之魁,一脸古怪。
叶之魁发飙道:“还不领兵快去”
吴大山终究憋不住笑意,大笑领兵而去。
叶之魁侧耳倾听,指着炮声最响的地方喊道:“兄弟们,我们往那边走”
十万义和团拳民入京师,自是让一帮洋人担惊受怕,纷纷躲进东交民巷使馆区和北京一些教堂。
此时,在位于北京内城东南的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里,共有四百多名外国士兵,包括十多名公使在内的将近五百名使馆人员,还有一些义和团进入北京之后跑进使馆躲避灾难的几千名教民。
十多名外国公使,伊藤博文、海靖、契科夫、格莱利斯、田夏礼等赫然在列。
外面枪炮声隆隆,他们这些人被隔绝在此,只知道是义和团作乱,见人就杀,无不恐惧,无不惊慌,四百多士兵能不能抵挡如潮水般的中国农民,这些农民好些人还装备了鸟枪,抬杠,炸弹。
各种传闻更是让这些衣冠禽兽心惊胆寒,什么挖心掏肺,什么凌迟处死啊。
这些传闻令所有的洋人相信并且不由展开着后怕的想象:自己如果被俘,将会遭遇什么
因为各种话语不通,大多用中国话交谈。
法国公使格莱利斯用他的娘娘腔说道:“各位先生,清国大乱,我等是否要向国内求援”
伊藤博文摸了一下山羊胡,道:“诸君,战火暂时没有波及到各大使馆,先等等再看,说不定清国政府马就能平定内乱。”
德国公使海靖一脸懊恼的说道:“要是当时我与帝国和谈人员一起入天津就不会遭此大乱了。”
田夏礼有些不明所以,问道:“外面喊的都是一些反清复汉的话,清国人为什么大规模自相残杀?”
对立国没多久的美国佬,这个问题确实难以明白。
伊藤解释道:“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现如今统治的清政府其实是一帮满族人组成的,这个国家大多数人都是汉族人,起来反抗不足为奇。”
原来是民族矛盾,众人恍然大悟。
契科夫怒道:“都是一帮黄皮猪,敢与我大俄罗斯帝国作对,是自找死路你们就等着我哥萨克的勇士来解救。”
清政府忙于内乱,中俄还没有正式宣战,俄国大使没有被驱除出境。
伊藤心下微怒,契科夫连他也骂进去了。
格莱利斯有些担忧的说道:“难道我们就在这里坐着待援,什么事也做不了。”
海靖瞟了他一眼,德法两国同争欧洲霸权,还为世仇,他看这个娘娘腔怎么会顺眼。
“放心,叶之魁大军在外,这里内乱一起,还不如他意,他如不趁乱出击,就妄为远东名将了。”
契科夫嗤笑道:“确实,他击败了在坐的两国,只是他没有碰我国的军队”
海靖和伊藤两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各位先生”一名军官忽然闯了进来。
众人心中一突,他们现在最怕见的就是军官了,因为此时能有什么好消息带来。
果然,那法国军官脸色发白,说道:“有一万多暴民向这边冲来了士兵已经做好抵抗准备。”
义和团张德成部盯了这里,他领着一万多拳民,一路高喊着神拳助,义和团,要灭鬼子不费难等口号急行而来,伴随着锣鼓声,撕心裂肺、惊天动地的“杀”声。
各国公使脸色大变,互相对视一眼,惊悚万分。
“洋人滚出中国”
“洋人出来受死”
喊叫声此起彼伏,洋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19世纪以来他们在这个帝国的各个角落里所看见的那些表情呆滞的人的身体里竟蕴藏着天翻地覆的冲动、激情与斗志,而在千百年中的大多时光里都在沉默的中国人,'TXT小说下载:。。'他们一旦激动起、亢奋起来,其思想和行动皆会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195年的春天,这个帝国的臣民们醒了,他们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他们世代盼望的造反景象。
他们脸的表情因此而惊喜、而狂热,他们能够在炮声中依然听得见发出自己高声的呐喊。
所有洋人心中不禁响起叶之魁那句话国人,不容轻辱
张德成一声令下。
火龙,抬枪,鸟枪,土制炸弹顿时响成一片,洋人士兵纷纷用快枪还击。
往日里圣神不可侵犯的使馆区终于遭受攻击
叶之魁领着一千多士兵,在途中碰到了林黑儿的娘子军。
听到使馆区传来的枪炮声,脸色微微一变。
“林女侠,谁往那边去了?”
林黑儿拢了拢头发,脆声道:“叶帅,你还是叫奴家小名黑儿。好像是张德成领兵过去了。”
叶之魁一拍马背,说道:“快,我们赶紧过去,不要让他们酿成大错。”
进攻教堂,可以说是教民冲突,进攻使馆,杀他国大使,就是对别国最大的挑衅,相当于宣战了,叶之魁不是没有脑子的人。
叶之魁沉着脸,不说话,一路急行忙赶,林黑儿见此,也将见到他之后的喜悦埋在心底,默默跟从。
叶之魁赶到之时,双方已经交火,还好人员伤亡不多。
见此情形,叶之魁那里还敢耽搁,连忙前阻止。
“张德成在何处?”叶之魁一声怒喝。
义和团拳民纷纷注视过来。
有不认识叶之魁的人,见他年纪轻轻,叫嚷道:“你是何人,胆敢直呼老祖师大名。”
“放肆,见了叶帅还不行礼”王小生怒声道。
“叶帅?叶将军”
有认识叶之魁的拳民慌乱跪下,高喊道:“小民拜见叶将军。”
一时间,其他人明白过来,纷纷开始跪倒高喊道:“小民见过叶将军”
几千人同时跪倒,使叶之魁反应不过来
拳民的异动惊动张德成,他急忙循声过来,看到叶之魁,也是一惊,前行礼道:“属下见过叶帅”
叶之魁先对拳民说道:“乡亲们,大家快起来,我叶之魁不兴这套”
看了张德成一眼,叶之魁说道:“德成,快停止攻击,即使两国开战,也不斩来使,我中国也有大使馆在各国,此事让我来办。”
张德成没有半分犹豫,回道:“属下这就下令停火。”
义和团忽然停火,阵阵异动让高处观察的外国士兵看见了,连忙向禀报。
海靖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翻,舒了一口气,道:“是叶之魁来了。”
其他大使闻言都暗自放心,终于来了一个稍微讲道理的人了。。
第二卷 京师风云 第一三六章擒下俄国公使
叶之魁留下大部在外,仅带着一百多亲卫,身边跟着林黑儿,一路前行,走向外国使馆,沿途拳民纷纷行礼。
“叶帅,为什么不能杀洋人啊?”一名十来岁的小孩在叶之魁经过时,不解的出声问他。
看着这张稚嫩的脸庞,在后世他应该还在学校开开心心的恋爱,如今却手拿武器,脸沾鲜血,为了生存而战。
叶之魁转过身子,抬头看去,只见有很多义和拳团民都是茫然不解的看着他,他们有一样的疑惑,都在等着他的答案。
叶之魁心中微微一叹,中国老百姓实在是被外国人欺负狠了啊,才会对他们如此恨之入骨。
“兄弟姐妹们,我叶之魁也和大家一样,痛恨那些欺负我们中国人的洋人,在山东杀洋鬼子,我叶之魁也从来没有手软,不过,就算两国开战,也不斩来使,如果我们现在杀了这些人,只能徒增笑耳,让其他国家看不起。”
“兄弟姐妹们,胜利是要在战场取得的,洋人为何敢在我中国横行霸道,那是因为他们曾经屡次击败中国,他们的人在这里犯了罪,官府不敢管,不敢捉拿,他们在中国享有特权,所以他们横行霸道。”
叶之魁提高声音说道:“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只要有我叶之魁一天,就会和列强各国去争取,所有在中国犯罪之洋人,必将被我们绳之以法,所有在中国欺压乡亲们的洋人,必将遭到处罚,如果争取不来,我叶之魁愿以自己九尺之身躯,不惜与洋人决战到底”
一旁的林黑儿看着这个语气沉重,一脸坚毅的男人,心不由自主的沉了下去。
“乡亲们,我叶之魁的兵已经前往东北,抵抗俄军之侵略,中国已经处于战乱之中,如果今天杀了这些洋人,无异于同众多其他国家宣战,到时我们将四面受敌,饭要一口口吃,敌人也要一个个击败,这些都是老祖宗早就总结出来的经验了。你们要是相信我叶之魁,就把这些交给我,我一定不会让大伙失望。”
“叶帅,我们相信您,您一定会为我们讨回公道的。”
“叶帅,我们也是逼不得已背井离乡,日子过不下去了,我们只能起来反抗。”
叶之魁见众人听劝,便对身边的张德成说道:“德成,你带人离开,去支援洋人教堂那边。”
张德成领命而去,都烧了这么多家洋人教堂,叶之魁也不在乎再多烧一些,多给洋人一些压力也好,而且能推脱到义和团身,他何乐而不为。
叶之魁看向林黑儿。
林黑儿摇头回道:“叶帅,奴家有一些武艺,今晚不太平,就让奴家在你身边保护你。”
看着目光坚定的林黑儿,叶之魁只有无奈的耸耸肩。
各国公使见义和团大军被叶之魁劝退,感激的同时,也对叶之魁暗暗警惕,得人心者得天下,各位洋人应该听过类似的话。
一阵吵闹之后,使馆区只剩下叶之魁的一千多护国军将士以及几千女子和一帮洋人。
叶之魁领着亲卫走到洋人的防守区,一名军官法国军官前拦道:“叶将军,请你和你的士兵解下武器,才能过去。”
叶之魁不悦的说道:“在我们中国人的地方,你要我解除武器?”
指了指身后装备精良的护国军,叶之魁笑着说道:“不如你先问问我手下的士兵答不答应”
“这,”法国军官有些迟疑。
叶之魁的士兵今晚不知杀了多少人,煞气冲天。
德国公使海靖却从使馆走了出来,迎前来,笑着说道:“叶将军,今晚多谢你的帮助”
接着对法国军官白了一眼,说道:“识相点,叶将军想要灭了我们这些人,非常容易,会和你耍这些小手段吗?”
法国军官趁着台阶下,不敢再拦。
叶之魁领着一百亲卫跟着海靖走向德国使馆,各国大使都已经在里面等着。
“叶将军,不知外面形势如何,贵国皇帝陛下和太后安好?”海靖边走边出声问道。
叶之魁有些担忧的回道:“外面兵荒马乱,我的军队还没有完全控制局势,也没用收到皇和太后的消息,叶某心下也是着急。”
两人交谈间,便走进入了使馆,各国公使纷纷起身前打招呼。
叶之魁眼尖,一下就看到契科夫,眉头一皱,对旁边的王小生说道:“把俄国公使押下去。”
十几名军士在王小生的带领下,走向契科夫。
林黑儿在心中暗赞: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叶帅
其他各国公使见此变故,无不愕然,说不出话来,这,叶之魁未免也太嚣张了点,公然在使馆区逮捕他国大使。
契科夫心有不甘,怒道:“卫兵”
几名俄国士兵持枪冲了过来。
叶之魁轻蔑的看了他一眼,略带寒意的说道:“大使先生,你如敢抵抗,我叶某保证不了你的性命,如不反抗,最多是驱除你出境了事,自己好好斟酌一下。”
契科夫看了看人多势众的护国军,再求救的望向其他各国公使,
能出使其他国家,哪一个不是圆滑之辈,见叶之魁态度强硬,语气中没用丝毫商量的余地,对契科夫的求救都当做没有看见,低着头看着地下。
叶之魁解释道:“诸位,不是我叶之魁与他为难,东北惨龘案,相信在场众位都有耳闻,俄人无故屠杀我中国人,中俄交战,驱除他出境是理所当然的。”
各国公使翻了翻白眼,心下想道:理所当然是理所当然。
然后一齐看向王小生手中拿着的绳子,他们只想问叶之魁一声:用绳子绑也是理所当然吗?
王小生早就等得不耐烦,见契科夫还不束手就擒,前跳起来,对着他便是一个手肘,正中他脸,王小生使力甚大,契科夫没有预料到他会忽然出手,一时便被击倒在地。
契科夫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王小生说不出话来。
几名俄国士兵端起枪来,指向王小生,只要契科夫一句话,相信他们会毫无顾忌的开枪。
中国军士见状,不甘示弱,纷纷拔枪。
一时剑拔弩张。
王小生没有在意这种紧张气氛,俯下身子,拿着绳子前就要绑。
契科夫捂着脸,自是愤怒异常,可惜却不敢乱动挣扎,一言不敢发,任由王小生将他绑了个结实。
俄国士兵见契科夫不说话,在中国军士的吆喝声中,纷纷放下武器。
伊藤心中暗叫一声爽。
其他各国公使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终于了解不久前日本公使怎会被叶之魁打得头破血流,想到这里头皮都是一阵发麻。
叶之魁不以为意,看都不看被押解下去的契科夫,笑着说道:“众位,我们坐下说话如何。”
吱吱嘎嘎,此时各国公使都成了乖宝宝,叶之魁话刚落下,众人就已经整整齐齐的坐好。
叶之魁坐首位,林黑儿站在他身后。
叶之魁先慢悠悠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鸡尾酒。
然后浅尝辄止
伊藤博文笑着对林黑儿说道:“叶夫人何不坐下?”
众公使像找到了话头,纷纷出声请林黑儿坐下。
田夏礼赞道:“叶夫人真漂亮,是我在远东看过最美丽的女士。”
林黑儿弄了个脸红,看向叶之魁,一向豪迈的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叶之魁也懒得解释,指了指旁边的座位,林黑儿心中一阵高兴,会意的坐下。
放下酒杯,叶之魁环视一周,出声道:“众位,我中国无意与各国为敌但也不惧任何敢于冒犯之国。此次叶某前来,一是为各位解围,二是商议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民众攻击各国教堂之问题。”
法国公使格莱利斯小心翼翼的问道:“叶将军,贵国群众无故攻击各地教堂,杀我国民,是否应该处罚?”
海靖也附和道:“这是一场大屠杀”
叶之魁看向英国公使威尔逊,带些气愤的语气说道:“是否无缘无故,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很明白,一位英国朋莫理循就说过,攻击教堂之事,是各国大量传教士为非作歹,深深伤害了我国人民的感情。”
顿了顿,看着脸色各异的各国公使,叶之魁继续说道:“当然,我不是说烧毁教堂是应该的,但是考虑到源头,我希望众位大使先生能公正的向国内传递信息,不要一力指责中国,我国政龘府从暴龘动开始就一直在控制局势,奈何群众被欺压太久,积怨甚深,自发组织起来,声势浩大,一时难以控制,这些都是情有可原,不过叶某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阵浪潮就会过去。”
“为防止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我希望众位考虑以后各国若再有不法分子在中国作乱,要交给我国政龘府处置。”
“这,”田夏礼为难的说道:“这事我们都做不了主,需要向国内请示”
叶之魁自然不会奢望他们能一口答应,只是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各国,以便抢得先机。
众人又谈了片刻,叶之魁最后答应会保证使馆区的安全,亦希望各国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无论如何,与各国的好关系将不会改变。
叶之魁在外国的名声比起李鸿章来也不相下,并且此次他领军攻入京师,各国公使认为中国的维新派已经取得胜利,他必将受到中国皇帝重用,因此对叶之魁的意见建议都不敢小觑。
叶之魁离去之时,满怀深意的看了伊藤博文一眼,直白的说道:“我叶之魁能击败日本一次,也能击败两次,中龘日两国兵戎相见,最终获胜者必将是中国,希望伊藤君牢记我今日之言,不要轻易犯错。”
伊藤博文心中有鬼,却没有丝毫表露,笑着说道:“中龘日好之邦,岂会再次兵戎相见,叶君过滤了。”
“那我们就等着瞧”叶之魁不等伊藤回话,领着林黑儿走了出去。。
第二卷 京师风云 第一三七章入住紫禁城
叶之魁走出使馆区,见天色已经慢慢发白,一轮红日从地平线缓缓升起,经过昨晚一整夜的动龘乱,流血,后有护国军将士的维持秩序,厮杀声已经稀稀落落下去,大街看不到几个活人。
“走,我们去紫禁城”叶之魁看了一眼尸横遍野的街道,迈出坚定的步伐
195年5月20日,在这个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之为‘京城流血夜’的夜晚,死亡人数一直就是一个谜,亲历者都讳莫如深,但据推测至少有七八十万满汉百姓死于此次动龘乱,其中满族大概有五十来万人,京城内几乎每个成年男子都沾过鲜血,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此日满清皇室被屠龘杀殆尽,即使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也再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京城流血夜直接导致随后各地爆发的满汉冲突,各地满族企图报复汉族,然不同以往,各省督抚汉族势力庞大,纷纷出兵镇龘压,出现大规模屠满事龘件,几乎导致国家分裂,不知多少满族改名易姓,不敢露面,然几十年后,国家迈入正常,民族矛盾稍缓之时,一些满人又恢复籍贯,站出来叫嚷着自己是贵族。
叶之魁的后人站出来,让这些人自己撒尿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德性,若贪生怕死是贵族,大家都可以当贵族,若骑在人民头作威作福为贵族,大家都有成为贵族的潜质,一言以概之,这些人都是垃圾都是脑残之辈,以为拍一两部歌舞升平,为满清涂粉装饰的片子就能掩盖事实。
叶之魁领着亲卫队经太和门,走向金銮大殿,沿路有护国军士兵分立两旁,一些太监宫女正在忙于清洗鲜血,收拾物品,各司其职,看来护国军已经完全控制了紫禁城。
护国军各位将领都是从其他门攻入,兵锋指向紫禁城和颐和园,待大事定下来之后,他们留下一些士兵维持京城秩序,而自己则带着亲兵入紫禁城,坐等叶之魁的到来。
守卫士兵见叶之魁经过,具是狂热万分,却挺直身体固守职责,纷纷行军礼,叶之魁一边还礼,一边道一声辛苦了。
摸着太和门前的一对青铜狮子,今时不同往日,以前他经过此地,都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放松,如今叶之魁不由心生感叹,喃喃自语道:“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众将闻到叶之魁到来,俱从太和殿迎了出来
一时间人声大作,众人劫后余生,自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
叶之魁放眼望去,只见吴大山、王士珍、徐世昌、伍先生等诸将都是一脸激动,喜悦万分。
见仁时吾走过来说道:“叶帅,想不到紫禁城如此之大,属下刚转了半圈,差点迷失了方向,如今大家都在等着叶帅入殿商议事情。”
“走”叶之魁轻轻说道。
叶之魁领着众将走进殿内,仔细打量起来,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看见乾隆亲写的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叶之魁眉头一皱,说道:“把这个取下来。”
两名军士急忙前取下。
叶之魁看向大殿中央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
众将齐声喝道:“还请叶帅登山金銮宝座”
叶之魁没有推辞,而是一步步走向宝座。
在众将的注视中,叶之魁坐于其,稳如泰山。
往下一扫,叶之魁忽然笑着说道:“皇帝宝座也没什么,坐着还不舒服,大伙来摸摸,不要让我叶之魁一个高高在”
一些将领闻言有些意动。
杨度出声制止道:“叶帅,尊卑有别,属下不希望叶帅荒废了礼法。”
伍先生也出来说道:“叶帅,如今满清皇室被屠龘杀殆尽,满清皇和太后估计亦身死国灭,现如今是反清复汉的好时机,国不可一日无主,臣肯请叶帅登九五之尊,号令天下”
其他一些义和团首领纷纷出列,前劝说。
太和殿顿时热闹无比,都是请求叶之魁登皇位之语。
叶之魁和一班护国军将领一时间愕然,这演的是那出。
叶之魁坐在皇位没有说话,他自己是觉得做不做皇帝都无所谓,做了皇又如何?真能千秋万载,只要他在世之时,能带着中国走向强国,他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身后之事,人死鸟朝天,哪管得了这么多。
护国军将领如王士珍、徐世昌等人沉默不语。
杨度再度进言说道:“叶帅,今日中国处于内乱外辱之时,需一强有力之人,削平内乱,捍御外侮,国以安宁,民以苏息,自兹以往,政,十年或二十年,中国或可以谋富谋强,与列强并立于世界。臣观今日之中国,唯有叶帅能做到此地步,由此,属下衷心希望叶帅您登位称帝”
伍先生继续说道:“叶帅顺应民意,登九五之尊,天下谁敢不从,京津地区之民,谁不欢呼,还请叶帅不要再推辞。”
叶之魁看向王士珍,示意他出来制止。
王士珍深得叶之魁之心,知道此时叶帅并没有登基称王的野心。
“众位,国家之事,岂是我等一言可决之,偌大之中国,各省督抚之反应还未清楚,在下认为应号召各省之代表来京,再商议此事,如此方能使天下人心服口服。”
杨度心有不甘的说道:“朝野之人,都是一些老朽之辈,前来商议,只会使事情越来越麻烦,叶帅还是先登九五之尊,竖起反清复汉之大旗,以大义号召各省督抚跟随,到时,即便有人出言反对,亦能站在大义之角度,缓缓击之,否则,今日之中国必将陷入混乱之局面。”
叶之魁摆了摆手,说道:“众位,此事休得再提,是仿照列强共和制还是以日本君主立宪制为主,我做不做皇,还是等李中堂等人来京之后再做商议。”
叶之魁接着又说道:“如今我们要做的是稳定京师形势,掩埋焚毁尸体,防止瘟疫,然后向全国发丧,太后和皇丧命于乱军之中,我们要尽快把此消息传递出去。”
杨度和伍先生见叶之魁已经发话,无奈叹息一声,不过显然两人都不肯罢休,互相对视一眼,可能还要想其他办法。
叶之魁传令下去,让京师中没有身亡之臣尽快出面,先为瀛台的光绪办了后事再说。。
第二卷 京师风云 第一三八章 大练兵
5月20日凌晨开始,大战刚结束没有多久,全城封锁,各个城门早就已经被护国军将士占领,不得命令,严禁任何人进出。
护国军将领开始组织群众在街上展开清理,在北京西郊连连挖了十几个万人坑,就近掩埋尸体,几乎家家披麻戴孝,为失去亲人而痛哭,为不可知的将来而哭。
不久,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传了开来,京师内还遗留的一些清朝遗老收到此消息,顿时恸哭万分。
不明所以的人问道:“你家到底谁死了,哭得那么伤心?”
“是皇上和太后死了啊,皇上,太后,你死得好惨啊!奴才舍不得你啊。”
“皇上又不是你爸,死了自然有其他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