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却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仿佛心底滋生出了心魔,他在耳边嘶吼:“陈祎,你早就已经不是出家人了,怎么还如此拖泥带水?看上的东西要抢回来,看上的人也要捏在自己手里。”
    不不不,阿颜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她早晚会离开的,会回去的。我、我对阿颜并无非分之想!李治的理智这么告诉自己。
    心魔撇嘴一笑,神情狂傲:“那你以为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人了?你和她一样,都不属于这里,届时她要离开,你再随她一起离开就是了。上天入地,哪里是你去不了的?跟着她。自欺欺人也好、假惺惺也好、用保护她做借口也好,跟在她身边,你不是就已经满足了吗?只要跟着她、看着她、陪着她,看看这么乐观又狡黠的女子,和她一起过你从来不曾体会的快活日子……”
    武颜松开李治拿着帕子的手。
    松开的瞬间,心魔冷冷一句:“你看,仅仅是她松开了你的手,你就已经这么难受了,如何再假装识大体要放她一个人离去?陈祎,你不要再装了。”
    李治狼狈逃离,只匆匆丢下一句:“我忽然想起来还有事,先去书房了。”
    武颜望着大开的门,有些失神:怎么像逃命似的,难道我这么可怕?
    喂,女人。
    亲昵不要、逃离不要,你到底要怎么样?
    次日天光微亮,武颜还是遵循着生物钟醒过来。虽然这一世的运动量没有前一世界那么大了,但是良好的作息习惯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椿儿和柳儿伺候着太子妃梳洗,武颜看着铜镜里给自己梳头的柳儿,以及在一旁给自己搭配首饰的椿儿,忽然说到:“待会儿差人去给周承徽送两匹天青色烟罗,就说我觉得这一身更衬她。哦,孙承徽那里送两匹浅粉云丝纱吧。”
    几个侍妾的份例,武颜从不会让人克扣。不仅如此,偶尔还会心血来潮赏一些好东西下去。
    ……
    周承徽接到太子妃的赏赐,心里虽有慌乱,还是强自镇定地对着来的嬷嬷表示谢过太子妃恩赐。
    等到嬷嬷走了之后,周承徽心里有些发堵:自己从前也是好人家的女儿,爹爹也是七品官员。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自小就学起来的。本不欲进入宫中这个大泥沼,奈何命不由己。被赐给晋王之后,自己就想着安宁过日子的。那时候自己悄悄看过殿下,丰神俊朗、眉清目秀,听说也是极其有才华的男子。自己并没有要和太子妃争宠的意思,只是想能以文会一会太子……这几日在紫栏赏花观鱼作画,为何太子见了却没有表示呢?难道知己真的如此难寻吗?
    周承徽身边的丫鬟是到了东宫之后另分过来的,并不是从前晋王府的人,如此,周承徽也动了心思要把其收为心腹,于是出言问丫鬟:“你说,太子妃是真的赏赐我吗?”
    丫鬟在宫里呆了多年,连连说:“承徽慎言,太子妃赏赐的,自然就是让您做成衣裳穿的。这还是今年的新料子,衬得您肤色无暇,更美了。”
    “吃穿用度,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周承徽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很是一副清高的样子。
    实则那丫鬟在心里不屑:我怎么就跟了这么一个没脑子的,已经是太子妾室了,还要自以为是才女,端着清高的架子去“偶遇”太子殿下,殊不知正是被别人当了枪使!蠢货!
    另一边的孙承徽也是官家女儿,不过是个庶女,为人低调得多,收到太子妃的赏赐,真心实意地向嬷嬷道谢,塞了不大不小的一个荷包。
    ……
    今日含凉快殿很热闹。
    高阳、晋阳、新城都在。
    高阳就算嫁做人妇也还是丝毫没改变,抬眼、开口凌厉骄纵,就算是对着从前的救命恩人兼好友、如今的太子妃武颜,都还是维持着原先的相处模式:“听说没有,我那些姑祖母、姑姑、乃至姐姐们这一回跟着父皇来避暑,可都是带着婆家、外家未出阁的小娘子来的。太子良娣、良媛的位子都还空着,可不得引得她们蠢蠢欲动!”
    晋阳拉着高阳的袖子说:“高阳姐姐,咱们这里没有外人,你如此说话行事没有关系,若是……怕是不好。”
    高阳皱皱眉:“行啦,我晓得。兕子,不是做姐姐姐的要说你,咱们大唐的公主就要能立得起来,你就是太绵软了,宫里人都说你好性子、朝堂上那群干吃饭不干事的废物也都求着你。要我说,他们被父皇责罚那是他们无能,何必去求情?”
    武颜心想:光是宫里宫外都知道晋阳公主为人和善,就说明兕子不是绵软而是聪慧,偏偏高阳以为脾气越大就是越有气势——这是怎么被教育成这样子的?
    新城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体质偏弱,明明是九岁多的孩子,瞧上去却好似七八岁,坐在一边乖巧地喝着太子妃嫂嫂叫人端来的温热果汁,笑眯眯地不说话。
    武颜知晓高阳这一番话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不禁生出几分暖意,在她看来,高阳因为是庶出的公主,凑巧小时候得到过李二陛下的夸奖,说是脾性直爽、有天家公主的样子,所以有着小聪明的她就一路长歪的了——从前这样子确实能够讨得李二的欢喜,可是嫁人之后再如此却是不合时宜了。
    因而,武颜笑笑:“纳什么人做良娣、良媛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自有陛下和太子拿主意。我操心什么?”
    高阳没好气地说:“你别以为现在太子和你感情好着就可以放宽心了。我跟你说,男人就没有不喜新厌旧的——就是房遗爱,要不是我压着,也得出去花天酒地。等到小妖精们进了东宫,又有强势的娘家,看你怎么办。”
    这番话说得有些深了,毕竟太子妃娘家不给力是朝中内外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兕子在旁边轻轻摇头,觉得这个姐姐真是——
    武颜对兕子眨眨眼睛。
    晋阳公主回了一个眨眼,心道:元华姐姐从来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聪明人,雉奴哥哥也是和高明哥哥不一样,高阳姐姐现在想的这些情况,最起码三五年内不会出现。
    不多时,阿保颠颠儿地来了,给太子妃和几位公主请安之后,乐呵呵地给武颜递话:“太子妃,太子让小的来说一声,那蔬菜汁做的凉面不要忘记了送去。太子一早上都在宣政殿东上阁听陛下议事,待会儿现做好了,小的就直接带过去。”
    武颜本以为昨晚李治落荒而逃,今日应该不记得这事儿了,没想到还特意让阿保来传话。还好都不是什么短缺的稀罕物,于是武颜回道:“我早上着人去吩咐过典膳厨的厨子了,阿保你在这儿等一等。柳儿,给阿保取一碗绿豆汤来。”
    “唉哟……谢太子妃赏赐,谢过柳儿姑娘了。”阿保在门边的小杌子上,喝着凉丝丝地绿豆汤,可真解暑气。
    “你又弄什么好吃的了?”高阳毫不客气,“那个谁,柳儿是吧,让厨子多做几份那个凉面。”
    武颜笑着摇头:“哪里能少了你的!”
    一直乖巧不说话的新城开口:“太子妃嫂嫂,我也要……”模样端是可爱。
    厨子昨个儿就得了太子妃吩咐,自然晓得怎么做。打好各色的蔬菜汁,和面,醒面,煮面,拌面,很快就好了。
    屋里太子妃和几个公主吃得香。
    阿保拎着食盒,食盒下层是冰块儿,一路小跑去宣政殿。
    宣政殿里,李二陛下和太子李治皆在,另有大臣若干。歇息期间,上的点心是酥皮油果子、芙蓉金丝卷、豆粉凉糕、蝴蝶酥等,喝的是茶水或者果子汁。
    等到阿保弓着身子把食盒摆到太子案前,端出五彩斑斓的面条。就连李世民都好奇起来:“雉奴,这是什么?”没错,李治都十五六了,又是太子身份,李二陛下还是肉麻兮兮地喊他小名儿。
    “回父皇,这是凉面。”
    “朕看它怎么是彩色的呢?”
    “太子妃说这是用蔬菜汁和面的。”
    李世民恍然大悟:“啊,太子妃于吃一方面向来有天赋,早先用油爆炒这个烹饪方式,还是她说给兕子听的吧?”
    李治点头:“父皇说的没错。”
    “端过来,给朕尝尝。”李世民一声令下,李治捧在手里的五彩凉面就上交了。
    太监准备试尝,李世民直接挥手:“不必了。直接拿过来。”
    这一番情态,众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宣政殿里的大臣都是李世民心腹,从前跟着秦王李世民打天下的。粗中有细的程知节直接拱手开口:“陛下,能不能让臣等也尝尝?这点心的滋味,实在是吃腻了啊。”
    李世民尝到了冰凉爽口,酸中带甜,又微微辛辣的味道,觉得这个凉面确实不错,开口说:“去看看太子妃那边准备了多少,就说宣政殿的程咬金程大人也馋了。”
    众人哈哈大笑。
    阿保领着一溜儿的小太监去含凉殿回太子妃这件事儿。
    凉面不稀奇,五彩凉面配上酸甜的面汁才是少见。
    李世民吃完,意犹未尽,钦点:“兕子及笄宴那天,这个凉面也上一份,我看这个寓意就很好。”
    身为大唐皇帝,女儿及笄宴的菜色都要抽空关心——李二陛下,你对晋阳公主好的真是没话说。
    ……
    就如同高阳说的那样,来大明宫避暑的皇家女眷们都带着一两名芳华正好的小娘子,至于图谋的是做陛下的小老婆、还是殿下的小老婆,很快就会见分晓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同安大长公主身边的王素琴,目标应该是太子李治无疑。

  ☆、第五十三章

晋阳公主的及笄宴,武颜确实是出了大力气的,不仅仅是因为她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也是因为兕子算是促成武颜和李治能够成亲的助力之一。
    并且兕子确实是一个善良又聪慧的小姑娘。
    武颜自己也经历过及笄礼,其中规模和公主自然是不能比。
    这一日,太子妃作为名正言顺的嫂嫂,确实是忙得不得了。
    中间一系列的及笄过程不加赘述,反正武颜敢打包票,礼成的时候她凭借着2。0的视力绝对看清楚了:李二陛下的眼眶红了——娘喂,只是及笄而已,李世民就这么感性,等到日后兕子挑好了驸马要出嫁,那还了得?
    晚上的宴会算是家宴了,没有外臣。
    而武颜也能切切实实地看清楚了各家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们。
    其中最耀眼的当属同安大长公主身边的王素琴和长乐公主李丽质身边的萧雨菲。
    同安大长公主是王素琴的叔祖母,王素琴被大长公主带着也是长安城里很常见的一幕了。
    而萧家的人是怎么走了长乐公主的路子呢?武颜忽然想到,长乐公主的女儿也有十一二岁了,没准已经开始准备起来夫家的人选——一般人家都会提早替家里的女子物色日后的夫家,天家公主出嫁晚除外、以及像是武家这样因为守孝等事情耽搁了的也是例外。
    也许长乐公主看上了萧家?这勉强说得过去,李丽质的妯娌里面,就有萧家的女儿。
    果然宴会开始之后,有别的公主忍不住好奇问:“长乐姐姐,你身边这么标致的小娘子是谁家的?从前都没怎么见过。”
    李丽质掩嘴笑笑:“是我弟妹的内侄女,来长安走亲戚的,和安宁很投缘,就一同带过来了。”
    安宁正是李丽质女儿的封号。
    众人摆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纷纷打量萧雨菲,只见她娇娇怯怯,与长安贵女们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高阳听闻长乐这一番话,没作声响,只是暗自翻了一个白眼。
    王素琴看着“疑似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人选萧雨菲,不禁回想起临出发前叔祖母问自己的话。
    “素琴,你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咱们王家女儿家少,更加是把你千万宠爱地养大了。原想着让你做了晋王妃,也算是一世安稳,结果陛下瞧中了武家的女儿。王家的家世摆在那里,根本不需要你去做晋王侧妃。可是此一时彼一时,晋王侧妃和太子良娣的区别,不用我讲给你听吧?我就问你一句:你是想要进东宫去搏一搏,还是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王素琴听闻自己的婚事,还是有几分羞涩,扭捏着并不开口。
    同安大长公主拍了拍王素琴的手背:“看来你不想去东宫……”
    听闻是叔祖母就要作出决定,王素琴慌忙开口:“素琴愿意为了家族嫁给太子。”
    同安大长公主看着王素琴亮晶晶、野心勃勃的眼睛,忽然觉得王家是不是把素琴宠爱你得过头了?
    真的是心比天高啊,哎。
    平心而论,同安大长公主是有几分真心疼爱王素琴的,于是点点头:“我晓得了。日后,不要再提嫁给太子这样的话,能用嫁字的,只有太子妃。既然准备入东宫,就和我一起去大明宫避暑吧。”
    王素琴不是看不明白同安大长公主眼里的犹豫和担忧,她也知道自己若是成为太子妾室,必然是和在家里完全不同的——最要忍耐的,就是武元华那个家世、才情、相貌样样不如自己的“太子妃”。可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本来叔祖母说了,就要说动陛下立自己为晋王妃的!若不是武元华横空出世,现在的太子妃就该是自己!
    想到前些日子去表姐那里散心被崔安儿嘲笑的样子,王素琴更坚定了要进东宫的决心。
    ……
    因为陛下都说了是家宴,男女之间便没有隔得很远,同在一个园子里,不过是一条流觞曲水分开两边。
    其实李二的几个小老婆里面,估计除了燕贤妃,没有哪一个是真心实意地笑着的。
    可怜阴嫔,死了儿子,连称病不出都不敢。
    李世民是坐在最高处,并不被蜿蜒的小河流划分到哪一边,自然也是看到了姑母、姐妹、乃至女儿身边都带着梳着少女发型的小娘子。
    绝大多数时候,李世民都是不蠢笨的。
    不用动脑子,都知道这一群金枝玉叶带着外姓女子参加兕子的及笄宴是何居心了:要么就是为了入李世民的眼做个宫妃,要么就是为了入李治的眼做个太子侧室。
    可惜,可惜。李治自从成为太子之后,每日有太多的时间和李世民相处了,虽然他总是一本正经。奈何配上略带少年肥的小嫩脸,就特别讨人喜欢。虽然他不会说什么肉麻兮兮的话,不过总是默默在李世民批奏折累了的时候去给他捏捏肩膀。
    李世民是真感动啊:雉奴从小就乖巧,真不愧是朕对疼爱的儿子啊!
    ——李二,你忘记了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李承乾了吗?那也是你曾经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啊。
    当你觉得一个人好的时候,自然就会把他说的话听进心里。尤其是李治还配合了一定程度的法力。
    李世民这时候看到花团锦簇的宴会,就想起雉奴和自己说过的话:“外戚为每朝每代的祸患,如今世家在父皇的打压之下,逐渐式微,势必会做出应对。而最快进入朝堂权力中心的方法,无非就那么几种……”
    对啊,无非就那么几种。送进后宫,把自己伺候得满意了,自然会封赏其娘家;再谋划得深一点,就往太子头上打主意,以待日后。
    如此一想,李世民的心头就生出了几分不快:朕才立了雉奴做太子没多久,你们就想要往东宫添加各种朝堂上的势力!雉奴的嫡子都还没出生,朕要是赐了几个出生高贵的良娣、良媛进去,不是摆明了给雉奴的后院添乱吗?武元华是观音婢精心挑选的,自然是没话说。根据从前人报来的消息,不管是在太原还是如今在东宫,她都是事事以雉奴为先——吃穿用度无一不亲自替雉奴打点;如今看她办兕子的及笄宴也是很尽心,能力也不错……唉哟,看到了雉奴和武元华,朕就想到了从前在秦王府和观音婢一起的日子……
    李世民的脑洞山路十八弯,底下人没一个知道——除了时刻关注着陛下心绪的李治。
    李治虽然不知道李世民一会儿愤怒、一会儿温柔的情绪是为了个嘛,但是他对自己从前给李世民灌输的念头还是很有信心的,因此也并不着急。
    李治虽然心中有数,可是他不知道阿颜会是什么反应——阿颜那么聪明,肯定早就知道今日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了。那么阿颜会不会着急?会不会……难过?
    偷偷瞄了一眼在女眷中言笑晏晏的太子妃,中二期*太子殿下忽然有些不开心了:阿颜一点都不在乎……
    ……
    说到武颜,她身后还跟着两个跟班——就是如今的周承徽和孙承徽。两人也都是穿着武颜前些日子赏赐下来的新料子裁的衣裳,看着也是人比花娇。
    周承徽跟在太子妃身后,但是和太子妃闲聊的女眷们连一个眼神都没有分给她,不禁让她有些不平。
    而孙承徽在后院里一向没什么存在感,如今被太子妃带在身边,也是安分守己、亦步亦趋地跟着太子妃。
    但凡这样的场合,总会有助兴的游戏。
    徐充容如今圣宠正浓,她提议不如来玩击鼓传花,男宾女眷分别玩。
    长乐公主却说:“今日是家宴,不如把两边同时进行,鼓声停止的时候,男女得到绸花的二人要合作一个节目助兴。父皇你看怎么样?”
    长乐公主的话也没什么大错,男的那边有太子和年幼的皇子、宗室得宠的子弟、还有就是一串儿的驸马了,的确都是老李家自家人。
    女眷这边却是有七八个性质等同于王素琴和萧雨菲的小娘子。
    李世民斟酌一二,也就答应了:丽质也要来凑热闹,真是……罢了罢了,且看看今日一场宴会上都有什么人要作怪。
    击鼓传花并没有什么乐趣,有意思的就是花落谁家之后的表演——能在陛下和太子面前有个表演机会,是多么长脸的事情。
    有些不够稳重的小娘子已经面色微红、手心出汗了。
    王素琴听到身边小娘子轻轻议论:“郑家姐姐,我都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艺,万一……可怎么是好?不像你,一笔丹青,长安城里谁人不夸!”“胡妹妹别太过谦虚了,你奏得一手好琴,我上次可听得入了迷。”……
    “萧家妹妹有什么擅长的?”王素琴根本没把后面那些人放在眼里,只觉得萧雨菲会是自己今日的劲敌。
    萧雨菲温婉一笑:“不过略懂琴棋,难登大雅之堂。”
    王素琴虽然很想哼一声:假惺惺。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却忍住了,扯着面皮笑着说:“那可真希望能有机会萧妹妹手谈一局。”

  ☆、第五十四章

武颜心想:来了来了,肉戏来了。今天负责击鼓的那个内侍不知道收了几方的好处?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往李治所在的方向看过去,恰逢李治也在偷瞄武颜。看个正着,李治嗖地一下移开了眼睛。
    ┑( ̄Д ̄)┍
    武颜的心情如上。
    ……
    高阳仗着和武颜关系亲密,硬是挤到她身边:“你看着吧,今日的太子肯定运气极好。”
    并不是高阳能掐会算,而是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还有胆大一点的,直接去偷偷看几眼太子妃的神色。
    结果她们发现太子妃淡然自若地坐着,什么情绪都看不出来:唔,城府很深。
    大家在“能力强”之后又加上了这么三个字来形容太子妃。
    果然其中自有什么奥妙,就算那擂鼓的内侍是蒙着眼睛的,鼓声停止的时候,绸花分别在太子殿下和王素琴的手里。
    武颜不动声色地在心里唾弃:太假了,一上来就是高/潮,作弊弄得这么明显,当李二陛下是傻子么?
    王素琴落落大方地站出来,向陛下等人行礼。
    李世民也知道她,其实并不需要周遭的妃嫔给介绍。但是韦贵妃还是一板一眼地把王素琴的来历说给了他听。
    李世民心道:贵妃真的很不讨喜……
    因为早先知道安儿表姐和太子妃斗过琴筝,所以王素琴说她会下棋,愿意与太子对弈。
    其实——
    王素琴真心是被萧雨菲给坑了,表演节目助兴,你来个对弈,万一持续半个一个时辰的,整个场面的气氛都冷了!
    同安大长公主并不清楚为什么素琴忽然会选择棋,而不是她更擅长的箜篌。
    只有萧雨菲心里清楚:王家姑娘想要先发制人,堵住自己之后的路子——毕竟早年崔家的崔安儿琴艺输给了太子妃,这并不是什么打听不到的秘密。自己方才说擅琴棋,王素琴果然就忍不住选择了对弈。
    在场诸人听到王家小娘子说的话,把目目光转向太子殿下。
    太子对着陛下拱手行礼:“儿臣觉得对弈太过耗费时间,不若盲弈?”
    李世民心想:看来雉奴不喜欢这个一心表现的王家贵女。
    太子殿下的要求把王素琴噎了一下,她确实是于弈颇有研究,但是盲弈……却没有很大的把握能够技惊众人了。
    余光扫到了被众多公主、女眷簇拥着的、神态优雅的太子妃,王素琴咬咬牙应下了:“太子殿下的主意极好,也正是民女的意思。”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李治把方才因为觉得阿颜不重视自己而产生的失落感都发泄出来了,王素琴被杀得片甲不留。
    唔,从前的和尚、如今的太子殿下毕竟不是后世人,不知道什么叫做绅士风度;又知道一众女眷打的主意都是自己。所以想要让他故意让着王素琴,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他想的只是要速战速决,解决这些碍事的人。
    李世民坐在台上听得津津有味:不愧是我和观音婢的儿子,雉奴的棋艺实在是高,以后若是魏征老头再来扫我的兴,就让雉奴去和他下棋,赢了才有上奏折的机会。
    眼见着王素琴灰头土脸地回来,众多小娘子心思各异。萧雨菲细声细气地安慰素琴:“王家姐姐莫要灰心,太子殿下棋艺高超,非我等能敌,输给太子殿下也是一桩美谈呀。”
    王素琴心下暗恨:谁想要输给太子殿下的。我明明希望能够与殿下难舍难分地、胶着地下一盘棋,好让众人以及太子殿下都对我印象深刻。谁知道这么快就被打发了。殿下对我的印象一定就不好了!都怪这个萧雨菲……
    没错,终于回过神来的王素琴明白了,自己是无意地跟着萧雨菲的思路往前走去,舍弃了箜篌的强项,而选择了对弈。可惜悔之晚矣。
    众目睽睽之下,王素琴又不能对着萧雨菲说什么重话,只能皮笑肉不笑地说:“太子殿下确实非常人。能对弈一局,实则是素琴的荣幸。”言下之意就是,我虽然没能够让太子殿下牢牢记住我,但是你萧雨菲现在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方才显摆完,王素琴就立刻失去了找回来的场子。
    因为击鼓传花的绸花第二轮落到了萧雨菲和太子李治的手上。
    王素琴被啪啪啪地打脸了:作弊,一定是作弊!
    其实李治不是没有办法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动动手指使一点法术就行。不过一来,为了偷偷看阿颜的反应,二来,为了让陛下看到小娘子们在家里人示意下的举动。所以李治一直没有出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一回可以说“凑巧”,第二回这样,也未免有些太凑巧了!
    武颜说不出心里涌上来一股怎样的滋味:刚才还能勉强有滋有味地看李治大虐王素琴,结果第二轮又是李治和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合作——喂,你们不仅当李二陛下是傻的,还当我这个太子妃是死的吗?
    小狗尚且会撒尿圈地盘,虽然李治和我是搭档关系,但是这只是他知、我知的秘密关系,现在世家是摆明了要送美人儿进东宫和我抢老公?武颜心头略微烦躁。
    深呼吸,不应该这样子的。李治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吗?再正人君子不过了,肯定不会被美色所引诱的。武颜如是告诉自己。
    虽然心头烦躁,可是面上还是带着得体的微笑。
    倒是让一众想要看太子妃露出什么慌乱神色的女人失望了:这么端得住,不会是真的对太子没什么情意吧?毕竟她大了太子四岁,从前对着太子也许就是照顾弟弟的情谊?不过武元华若是真是个聪明人,就要赶紧生下嫡子,不然等到真的有家世厚重的女子成了太子侧妃,她这个太子妃的位子怕是坐不稳了。
    众人眼中完全不露声色的武颜在李世民眼里就是“端庄大气”、“颇为神似观音婢”。
    而李治和武颜朝夕相处这么久,自然是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武颜的,于是咱们的中二期小和尚居然开始开心起来:阿颜方才眼神中闪过一丝烦躁的神色。阿颜一定是觉得不舒服了!她还是在乎我的!我一定要让阿颜看到我的能力,即便是她没有给我出谋划策,我也能靠自己的法子,圆满地解决这些世家贵女。
    萧雨菲和王素琴是不同的类型,她款款上前、身姿婀娜,开口仿若鹂语:“民女并无什么特长,不过会几笔丹青而已。”
    真是个聪明的回答,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李治说会什么:乐器或者书法,都是极搭的。
    眼见萧雨菲对着众人行完礼之后,用柔柔的嗓音问李治:“不知太子殿下……”
    但凡有些怜香惜玉心思的男人,都会顺着她话头接下去吧?
    偏偏李治不愿意如萧雨菲的意。他仍旧是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样子:“父皇,儿臣也作画。”
    花擦,一男一女埋头作画比对弈更尴尬好不好?
    对弈的两人至少还有言语交谈,作画的呢?完全是头也不抬的——
    众女眷心想:太子殿下是尚未能够欣赏女子的美丽,还是聪颖得不想要东宫无嫡子之时有出身高的侧妃?
    萧雨菲垂下眼睫,低声应是。一句幽幽的回应让在场的男人都生出几分怜惜的心思——包括坐在最上头的李二陛下。
    这是一场更乏味的助兴节目了,李治挥毫泼墨很快一气呵成,画的是一副簪花仕女图。
    萧雨菲稍慢,但是也能看出功底深厚,很快紧随其后完成一幅中秋行乐图。
    说起画功,凭武颜的眼力看,还是萧家的小娘子略胜一筹。
    毕竟李治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并不多。
    可是,就算是萧雨菲的画更好,大家也不会这么直接就说太子殿下输给了萧家小娘子。
    倒是李世民是*oss,能够说真话:“太子,这一局你不如萧家的小娘子了。”大庭广众,李世民倒没有再喊李治“雉奴”。
    李治毫不在意:“儿臣并不精专此技,这幅画是送给晋阳妹妹的。”
    兕子接过来仔细看看:哎,画中的人和自己确实是有几分相似的。雉奴哥哥早就计划好了的吧,看萧家小娘子尽管强自撑着,眼眶还是有些红了。
    第三局,没等内侍擂鼓,李治就对李世民提议:“父皇,今日两轮都到了儿臣,实则是凑巧了。接下来不若由儿臣来击鼓,给大家助兴。”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笑着说:“朕也有这个意思。”
    摔,就好像片场里拍戏,你发现男主角说:“我先不拍了,我去给你们打灯光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