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安大长公主倒是执起武颜的手,拍了拍:“小女娃子做事果断。”
“大长公主不怪罪小女鲁莽,便是让小女受宠若惊了。”面子话是必须说的。
同安大长公主都开口夸赞了,刚才就算觉得武家武元华鲁莽逞能的夫人、小娘子们也纷纷开口夸赞了。
此事果然很快就被递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武元华……”
☆、第二十九章
因为赏花宴上出了这样的事,即便是长乐公主有心挽留,各位很有眼色的夫人们也纷纷提出告辞了。
至于今日武家二姑娘的所作所为,被传扬出去会说得如何的神奇,那便是后话。
至少此时,作为主人的长乐公主派出身边最看重的女官亲自送武颜出门,女官当着众人的面说,过几日会再请武颜来公主府小聚——此时的长乐公主因为忧心高阳公主,便不亲自相送了。
小相氏今日的心情真的是跌宕起伏,原先被吓出一身冷汗,现在还能强撑着镇定,帮衬武颜和那位女官寒暄已是不易了。
君不见,武颖是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错眼也不错地盯着自己二姐姐,把武颜看得起鸡皮疙瘩;武宜安则是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回去照旧是和来时一样,分了两辆马车。
前头的武宜安问自己娘亲:“二姑姑今日所作所为是不是太冒险了?”
小相氏抚着心口说:“谁说不是呢?从前看着元华沉稳,没想到今日这么沉不住气。今日之事,如同现在这般成了也便罢了,一旦未成,高阳公主有什么闪失,后果可不是她区区武元华一个人能承担的。虽然高阳公主不是皇后娘娘嫡出的,但是因为心直口快、性格利爽,也深得陛下宠爱——总归是天之骄女,容不得闪失。”
武宜安拨弄着手指:“可是二姑姑今日的样子不像是没把握,胡乱去出风头的。”
小相氏冷静下来之后想想,确实是如此,武元华哪一次做事不是谋定而后动的?即便是自己的夫君,也被她三言两语说得就去结庐守墓——还是心甘情愿去的,更不要提如今武家的正院还是杨氏住着的。
思及此,小相氏还是要嘱咐女儿:“宜安,你二姑姑许是运气好,许是有成算,来时我说要你多多学习她,可并不是说要你学她今日的莽撞。”
武宜安微笑:“娘亲放心,这一点我自然省的。”
后头的武颖叽叽喳喳地对着武颜说:“二姐,你刚才是怎么做到的?太厉害了,你没看到,大嫂都傻眼了!”
武颜摸了摸武颖的头:“又把口脂给吃掉了!”
武颖扁扁嘴:“二姐干嘛老是说这个,人家忍不住嘛。”
“元芳,咬嘴唇这个动作以后给我改了,太小家子气,若是你改不了,红枣,以后每日给三小姐的嘴上涂黄连汁。”武颜知道回府之后还会面对众人询问——至少杨氏肯定还会再问,因此不想浪费口舌把一件事说两遍。
果然回到武家之后,小相氏摆出温和的样子对两位小姑子说:“今日元华和元芳一定累坏了,早点回去歇息吧。”
小相氏等到晚上武元庆应酬归来,把今日在长乐公主府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武元庆本来有醉意,骤然就清醒了过来:“你说元华今日在公主府大出风头?”
“对,长乐公主身边的女官还特意转达了公主的意思,过说几日再邀请元华上门小聚。”小相氏把头头尾尾都说了,一点也没楼漏下。
“这个小丫头片子,倒是好运气。”武元庆把从前的盘算拿出来和小相氏一说。
小相氏大惊失色:“这、这恐怕不好吧?自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婆母还在,恐怕夫君不能轻易决定了元华的亲事。”
武元庆皱皱眉头:“杨氏……哼,无知妇人罢了,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打发了。”
“可是魏王殿下真的是看上了元华?魏王殿下月前才大婚,如此举动不是生生打了阎家的脸吗?”小相氏觉得夫君的想法不靠谱。
武元庆一意孤行:“魏王殿下可是皇子,阎家的人敢有不满?再说了,坊间传闻真真假假,我还是花了大价钱,才从当日醉人间的评审里面套出来这个消息的。”
卖消息的人是谁,硬说武颜和魏王有什么,真的不是太子请来的逗逼?如此坑货,走出来,李治绝对不会打死你——毕竟他从前也是善良正直的好和尚一枚。
小相氏还欲劝说。
武元庆很不耐烦地说:“好啦,我这都还没找到机会搭上魏王殿下的路子,你也不想想,要是武元华成了魏王侧妃,以后咱们家也能沾光,宜安、宜乐能够挑更好的人家。”
自来顺风顺水的武元庆其实还真是挺无脑的,什么事情都是想当然,并且是把周围人的智商都放在和自己一样的水平线上想当然。
“你也不想想,要是武元华成了魏王侧妃,以咱们从前的面子情,还想去她身上沾光?”小相氏很想这么咆哮,但是她深知武元庆的脾性,最后还是默默地把这句话吞回肚子里。
一夜辗转难眠的不只小相氏。
还有百福殿的高阳公主。高阳公主今日会冲着武元华挑刺,无非是因为兕子总是在长孙皇后面前说武元华有多优秀,而自己今日一见她,有没有真本事且不说,但是相貌确实是一等一的,女人见到貌美的同龄人总是难免生出比较的心思,高阳很气愤地觉得武元华居然生得和自己差不多好看!
所以说今日武元华被高阳刁难,纯属是躺枪了,而同安大长公主的旁观,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以后或许会和王素琴共侍一夫的小娘子是个什么脾性。
可是高阳没想到自己被噎住的时候,武元华还能立时冲过来救了自己。这可是担着大风险的。
尽管任性刁蛮,高阳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被救回来之后又被搀扶进了屋内让太医细细诊治,高阳没找到机会和武元华说话。
回宫之后被父皇和母后安抚,躺着床上的高阳想着:下次见到武元华,大不了、大不了我不为难她了。
…………………………
“所以观音婢看中的人,果然挺不简单,至少这份魄力就是很难得的。”李世民不得不承认,在挑儿媳妇方面,长孙皇后是女人,要比自己专业得多,自己只是从政治方面考虑了最适合雉奴的王家小娘子,但是这个武家的武元华也真真是个好的。
“所以二郎觉得如何?”长孙皇后不知怎么的,就觉得武元华很合自己的眼缘,不只是自己,还有兕子也很喜欢她。
“我还是觉得她出身低微了些。”这回李世民倒没说年龄的问题了,毕竟稍懂医理的李二陛下也知道,女子年纪大一些,反而更容易有孕——观音婢就是太早生孩子了,如今身子还虚得紧(难道不是孩子生得太多了才虚的吗?)。
况且,妻者,齐也。单单看雉奴好几年对着一张花笺念念不忘,又和武元华写出一笔有七八分相似的书法,李世民就觉得自己儿子真是个痴情的——早慧在这方面,真是不知该笑好还是该骂好。再者说,贤妻美妾,即便武元华比雉奴大了四岁,正好可以照顾好雉奴,如今朝堂上总有人提起让皇子出京,这就不单单是针对青雀了,还有雉奴,雉奴这个年纪出京……唉,自己还真是放心不下!
李世民不是不想强硬留下李泰和李治的,可是朝堂上倔强的魏征小老头、后宫里通情达理的观音婢纷纷谏言要青雀和雉奴出京。自诩明君的李世民总不能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吧?
长孙皇后环住李世民的胳膊:“我还是那么认为的,雉奴是我们最小的儿子,为他找的妻子,能合他的心意就好。”
…………………………
“李二陛下算是动摇了吧?”武颜听到李治给自己复述了这一番话。
李治认真地点点头:“皇后一向是能够温言软语改变陛下心意的人。”
武颜看着一本正经说话的李治,终于忍不住问:“可是你总是分出神念去打探消息,会不会听到什么非礼勿听的事情哇?”
李治忽然就整个脸蛋儿爆红,一甩袖子留下一句:“我、我先走了。”
摸着自己下巴的武颜在坏笑:“看来是有喽?”
…………………………
悲催的就是武元庆,有一肚子坏水却没有足以使坏的头脑,好不容易上下打点了可以搭上魏王殿下的路子,可是魏王李泰却忽然接到圣旨,奉旨出京去属地!
摔!早十几年干嘛去了?
几乎每年御史台都会老调重弹,奏请皇子出京,哪一回不是被陛下给压下来的?就像是贞观十年的时候,魏王李泰去像陛下哭诉,说朝堂上三品以上的官员见了他不恭敬,李二陛下他真的还把长安城里三品以上的官儿召进宫来严词质问一番。什么房某独谋杜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等等,都被吓得是不敢说话,只有一个魏征梗着脖子和李二理论。最后李二承认自己是因私忘公了。
你看你看,这么出格的事儿都发生过,谁知道今年那魏征老头儿再次强硬提出皇子不就藩是为违反制度的问题之后,陛下居然会忍痛应下来?
整个长安城的人都把下巴惊掉了好嘛?
就连李泰自己都傻眼了:父皇不爱自己了吗?
☆、第三十章
李世民自然是爱着中胖砸的,但是他更爱长孙氏,被长孙皇后软言央求、泪眼相望,又有一群永远在蹦达给自己挑刺的御史们,李世民终于松口答应让魏王李泰去就藩了。
看到了“维护公平正义与律法公正性”希望的御史们额手称庆,老道的魏征说:“且不要自得,毕竟……”然后伸手比划了一个九字——毕竟还有一个九皇子晋王殿下。
御史们越战越勇,准备一鼓作气趁着陛下让步的时机,把晋王殿下也弄出长安城去。
这一回李二也怒了:“雉奴尚且年幼,待到大婚之后再谈就藩不迟!”
李二陛下甩袖而去,魏征等人也懂得见好就收,在心里哀叹日后还要折腾一回。
这倒是把东宫的李承乾弄得一愣一愣的:自己多年的老对头要去属地了?难道以后他就乖乖做个亲王,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太子之位了吗?
东宫属官对此并不抱乐观态度:“殿下,魏王属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且前几年魏王就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如今魏王就藩,无异于纵虎归山哪。”
言下之意是被放出京城的魏王,杀伤力会比留在太子眼皮子底下的魏王要大太多了。
其实东宫属官所说并没有错。
中胖子李泰在忧伤了一阵子之后也反应过来,离开长安对自己而言未必是坏事!只要自己能保持和父皇的父子亲情的联系,去了属地才是天高什么远啊,便于发展势力!
于是想通了的魏王开始屁颠颠地收拾行李,其间进宫无数次哭泣,并很体贴地表示以后会无比思念父皇和母后的。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感动得不轻,也成功将太子李承乾恶心得半死,好想大声咆哮:“有本事你就别去啊别去!”
最终李泰还是款款包袱,带着正妃阎氏去了相州,临出发前,李世民还赏给他一打貌美的良家子——这公公万年坑儿媳妇不动摇,虽然没赐俩侧妃给阎氏添堵,不过……呵呵,这么一打美人伺候李泰,估计阎氏的心情也不会美妙到哪里去。
李泰就藩就像是一个讯号,但是讯号表达了什么?
君心难测,谁知道呢?
转眼就是秋月里了。
“元华,明日里你不是要和公主们出去郊游?来来来,这是你大嫂刚命人送来的首饰,都是长安城里的新花样,快来挑一挑。”杨氏得意地说。
自从几个月前,武颜神勇地救了高阳公主一命之后,居然也慢慢和高阳有了交情。高阳公主比晋阳公主可是更豪迈洒脱多了,初初借着长乐公主的府邸,别扭地向武颜表达了谢意之后,居然被武颜随随便便糊弄一下,就转成挺欣赏武元华了。
所以说不止君心难测,女人心更难测。
这不是,最近武家二姑娘在长安城的社交圈里炙手可热,毕竟是一下子得了长乐、高阳、晋阳三位公主的青眼,足以证明武元华很不简单。
就连如意算盘落空了的武元庆都老实了好一阵子,没有恼羞成怒发作杨氏三人,居然憋着还没来提换院子的事情。
更不要说小相氏敲打了武家下人,一应吃穿用度的水准又大大提升了。
还有二哥武元爽两口子暗里的有意无意的示好。
反正杨氏三人的日子居然也不难过。
这不,因为明日高阳公主给武颜下了帖子去龙首原郊游,杨氏就又忍不住要打扮一下自己的女儿。
“娘亲喂,女儿是要去跑马骑射的,穿得叮叮当当的像什么样子?”武颜叹气,为何杨氏总是热衷于让自己在每一个能够露脸的场合争夺风头?
“你这孩子就是倔,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杨氏气闷,“元芳,你总会听娘的话吧?”
因为武颜还挺喜欢小白兔型的小妹妹——呆萌却可爱,所以也会记得让武颖和自己一起出去见见世面,所以明日武颖也算是武颜的附件了。
武颖其实觉得娘挑的首饰衣裳确实都太花哨了,抬眼看看二姐姐,弱弱地对杨氏说:“娘,我觉得二姐姐给我挑的衣裳就很好了。”
气得杨氏又说起口头禅:“我是管不了你们了,唉。”
这也是为何武颜会倍加疼爱武颖的缘故:她虽然性子弱,但是行事有分寸,能坚守底线,而不是从前网络上说的那种白莲花。虽然武颖有事没事爱含着两泡眼泪,却很是个能知错就改的好孩子,自从被武颜说过不要咬嘴唇之后,还真的下了狠心改过这个小家子气的习惯。
九月里正是狩猎好时节。
武家的姐妹先是乘着诚郡公府的马车,带着丫鬟四人、奶娘两人、车夫一人、家丁十余人,浩浩荡荡出发。
龙首原在长安城北,依地势建了大明宫,旁边又有皇家园林、马场,是个郊游的好去处。
武家姐妹到的时候,才发现今日里不只是高阳公主和晋阳公主在,另有一对气质高贵的青年夫妇和一名三四岁的精致小女娃。哦,还不能忽视了高阳公主身后的存在感极低的伴读,好像是姓杨?另外晋阳公主身后的崔安儿看着自己的眼神可是十分“炙热”。
自然,那对青年夫妇就是当朝帝后,小女娃便是贞观八年中秋出生的新城公主了。
乖乖,今日并不是休沐日,却原来是这皇帝一家子出来秋游呀。昨晚李治居然没有告诉自己,难道是想要玩什么惊喜吗?武颜吐槽。
边吐槽边给帝后行礼,身后的武颖自然是一切照着姐姐的样子做。
李世民说了免礼,高阳公主便跑过来拉起武颜的手小声嘀咕:“本是说我和兕子出来散心的,被父皇知道之后,也忽然来了兴致说要出来,于是就成了今天这样子了。太子哥哥倒是没有来,我九弟先去挑坐骑去了。”
九弟,就是李治。
武颜面部表情不动,扯扯嘴皮说:“那咱们今日还能痛快地赛马了不?”见人说人话是最基本的技能,对着骄纵的高阳,就是要表现出亲近不谄媚的样子,她才会觉得舒坦。
高阳一昂头:“管那许多!我都让身边的女官把我的‘赤兔’牵来了。”
武颜笑眯眯地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高阳还没发现武颜话语里的戏谑,点点头说:“怎么样,这个名字有气势吧?你们姐妹也别担心,马场里温顺的小母马有很多,你看中哪一匹,我让父皇送给你们。”
龙首原附近有一个皇家的马场,养着许多名驹。
武颜却生出几分伤感,再好的名驹,也比不上自己从前养了十多年的红豆了。不过面对高阳,武颜神色照旧:“让圣上金口玉言送两匹马,还真是高阳公主你会做的事儿!”
打趣之间,武颜不经意一个抬头,看见了逆光而来的少年。他从东边过来,穿着挺括的骑马装,足蹬一双绣了暗纹的流云如意纹长靴,胯/下是一匹丰神俊朗的白马。
还未近正午,太阳斜斜地照过来,把少年和白马的影子拉的很长。等接近一众人之后,少年轻轻拉扯缰绳,驻马翻身下来。尽管白马高大而少年身量尚且不高,可是这一动作也是做得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武颜看少年下马之后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到帝后面前行礼,举手投足自带一股浑然天成的贵气,忽然发现“居移气,养移体”这句话说得真是很有道理。
李治终究是和从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看着李世民没等李治行礼就挥手说:“雉奴可挑到了可心的马驹?”
“回禀父皇,已经选好了。”
马奴远远地牵着大白马,毕竟陛下身体尊贵,万一马撒野了就不好了。
“哦,给它取个什么名字?”面对小儿子,李世民总是一副慈父的样子,而非是君王的姿态。
“白……芸豆。”李治的话在喉咙里打了一个转,脱口而出就是这么一个软萌的名字,不知道大白马会不会抗议?
李世民大笑:“还像个孩子一样!高阳,你那匹赤兔呢?”
高阳听见父皇能说出自己坐骑的名字,还真是吓了一跳,慢了半拍才说:“我这不是在等着元华和她妹妹一起去马场里挑马嘛。父皇,我能送元华她们两匹马吗?”
李世民故作严肃:“父皇在你眼里就是这么小气的人?行啦,都是小姑娘,也别走过去挑了,叫马场的人赶一些过来。”这个小姑娘自然包括了武家姐妹、杨家小娘子和崔安儿。
李世民和长孙氏都有专属的坐骑,方才是因为李治原先的坐骑生产了,才逗趣让小儿子再去挑一匹。现在众人的马都还在马场,李二陛下便发挥统治阶级的特权让下人驱马群过来。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的顽固。
马群里混着一匹本该不被驱赶过来的棕红色马驹,她叫——狮子骢。
武颜自小就算是个文艺小青年,李世民、武媚娘和狮子骢之间的故事也在上下五千年里面看到过,并且印象深刻。
眼见李二陛下指着不断打着响鼻的红色马驹说:“这一匹叫什么?”
伺候马群的小官儿——弼马温么,武颜心里笑笑。
就且说是弼马温吧。
那弼马温佝偻着身子告罪,道那是一匹还未驯化的马,名唤狮子骢,是无意间混进来的,并不在今日供各位贵人挑选的范围之内。
狮子骢、狮子骢、棕红色的毛发,圆滚滚的大眼睛,灵活转动的耳朵和那因为不耐烦了而不断甩动的尾巴,都和红豆有八/九分相似。武颜看得入了迷。
李世民忽然就起了兴致,开口问道众小娘子:“你们谁能驯服它?”
兕子身后的崔安儿憋了好久,终于是要出来挣个面子,便是自信满满地说:“回禀陛下,民女愿意一试。”
李世民饶有兴致:“崔家女儿果然好胆色。”
弼马温在一旁擦汗:祖宗喂,这匹狮子骢是烈马中的烈马,这崔家的小娘子还不够她塞牙缝玩儿的。陛下怎么就这么爱看热闹呢?
盖是因为狮子骢还是小马驹,众人都觉得能烈性到哪里去?
便放心地让崔安儿去驯马。
马奴们把别的马匹都牵走了,独独留下狮子骢。
李世民身边的侍卫们把贵人们围了一个圈,又有两三个马奴跟在崔安儿身边护着。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崔安儿居然没办法爬上马背!
崔家的女儿自然都是从小接受极好的教育的,就说从前名满长安的崔陵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骑射也是被人称道。同为崔家女儿,崔安儿怎会如此?
自然是因为那狮子骢实在是野性难驯。
崔安儿试了几次都没有成,脸涨得通红,想着被陛下和皇后娘娘注视着,还有宿敌武元华在看自己的热闹,情急之下,一把揪住狮子骢的鬃毛,强硬翻身上马。
动作是做得挺好看的。
可是这匹马本就是尚未驯服的,马鞍马镫俱是没有装,崔安儿强上之后就知道,糟糕了!
糟糕了!
被激怒的狮子骢开始原地刨蹄子,继而以癫狂的姿态想要把身上的什么玩意儿甩下来。
弼马温有些着急:前些日子为了驯服狮子骢,摔伤了两个马奴,那两人现在还躺着起不来!崔家女儿虽然不是金枝玉叶,可也是金贵的,要有个好歹,自己官位不保!
崔安儿身边的马奴想要伸手去救助,可毕竟男女有别,总不能自己也飞身扑上去吧?那样子一来,人是救下来了,可是为了保全崔家小姐的名声,自己基本上就死定了。
马奴畏首畏尾,有所顾忌。
场外的李二陛下看得也不对劲了:这崔家小娘子为了显摆,太过于较真了,性子孤拐,不好、不好……
身为皇帝倒是不担心崔安儿出意外会如何,反正不过是个小娘子而已。不过想着她身后的崔家,李世民斟酌了一下,迅速做出决断,马奴为何会缩手缩脚他自然知道,如此,就让身边的侍卫去制服烈马,把崔安儿弄下来吧。好马易得,这匹羁傲不逊的,废了也便废了。
恰在此时,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
原本狂躁的狮子骢居然安静下来了。
被颠得几乎快吐出来的崔安儿忙不迭想要趁机爬下来,刚一动作,身/下的烈马又有了要发怒的趋势。
只听她最不想听到的清亮女声说:“先别动。别动。”
众人看到武颜右手的拇指、食指塞在嘴里,又吹出一声口哨,原本有些躁动的狮子骢再次神奇地安静下来了。
李世民挥退了原本准备上前的侍卫,眯着眼睛打量武家的姑娘。
崔安儿就看见武元华慢慢靠近自己、
武元华挥退了围着自己的马奴、
武元华从她的荷包里掏出一些糖块喂给狮子骢、
……武元华对自己伸出手。
窘迫、气恼伴随着崔安儿,她很想硬气地不理睬武元华递过来的手,但是刚才心惊动魄的马背经历让她心如鼓擂、手心出汗,不自觉地就把手交出去。
狮子骢感受到背上的“坏家伙”又要有动作,刚晃了晃脑袋,就被面前的“好家伙”的另一只手摸了摸脑门:唔,面前这个家伙倒是很香甜,自己看到她就不想刨蹄子了,这是为啥捏?
马的智商有多少?
武颜并不知道,可是武颜从面前狮子骢水汪汪的大眼睛里看到了欢喜和接纳的意思,甚至、甚至她长长的睫毛都和红豆是那么的相似。
武颜忽然就好想哭。
若不是顾及还有一个摇摇欲坠的崔安儿,武颜必定要一把搂住面前的棕红色小母马!
眼见崔安儿平安无事,善良的兕子公主松了一口气,毕竟是朝夕相处三年多的伴读,怎么会不替她担心呢?
高阳在旁边开启嘲讽技能:“平日里就装模作样的,现在还不是靠元华才能平安?没本事还要去逞能,活该!”
李世民对着长孙皇后轻轻喟叹:“观音婢,这武元华确实非同凡响。一如……你当年。”
长孙皇后难得俏皮地微笑:“我当年可是从马背上救下了如今的夫君哪。二郎,你看雉奴。”
李二陛下闻言看向自己左手边,小儿子竟然直勾勾地盯着场地里的小姑娘:“观音婢安知雉奴看的不是崔家小娘子?”
“自然是武元华无疑了。”
…………………………
驯马事件过去,狮子骢自然就成了武元华的坐骑,弼马温几乎是满脸崇拜地看着武家二娘子:太厉害了,真是没得说!
崔安儿因为受到惊吓,被安排在一旁休息。
武颜成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坐骑,坐在马背上神气活现,虽然狮子骢不如李治的白马高大,但是居然哒哒哒地载着武颜跑到了白芸豆的面前。
此时李治已经在马背上了,他想要避让,却不防狮子骢顽皮地急速转弯拿自己的屁股撞了白芸豆的肚子:大白,听说你叫白芸豆了?白芸豆很好吃哒!哼,你长得高算什么?总有一日我也会长得很高哒!
狮子骢对着白芸豆宣战。
白芸豆温顺地看了她一眼:哦。可是以后我的主人长得一定比你的主人高。自来都是男人比女人高的。你是女马吧?我是男马,你以后也不可能比我高的。
狮子骢觉得若是有那么一日,自己主人岂不是会很丧气?在她有限的认知里,长得高、吃得多、跑得快,就是厉害的马(人)。
马儿的烦恼,李治和武颜自然是不知道的。
李治皱眉开口:“你方才,太过冒险了。”
武颜苦笑:“我也不知怎么了,余光看到陛下想要侍卫出手,忽然就很担心狮子骢会受伤,便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吹出口哨,没想到她真的能听明白。”
李治见到过吕愉从前的坐骑,是一匹健美的棕红色骏马,仔细看看这匹的外貌,李治也不得不说:“很像。”
拍了拍狮子骢的脖颈,武颜不知为什么就是能感受到身/下小烈马忽然有些不快乐(人家在担心你以后长得没有白芸豆的主人高),武颜翘翘嘴角:“这也许就是缘分,狮子骢,是不是?”
少女的侧影很温柔,长长的睫毛低垂,抿出一个小酒窝,眼角的花钿是浅紫色的不知名花样——肯定是她自己画的,李治忽然觉得面前的人仅仅是不说话,都能让自己生出宁静的感觉,忘记了内心佛道的分歧,忘记了深藏的那一份愤懑……
李治不自觉地想要伸手替少女捋起一小撮碎发,被高阳的笑声惊醒:“雉奴、元华,咱们去赛马吧?”
“好啊。”武颜感受到狮子骢散发出“我要去奔跑、我要去把那一群鱼唇的马都打败”的气息,欢快地向高阳奔驰过去,转身看到发楞的少年保持着伸手的姿势,心里偷偷笑了一下,继而装作不知地说:“晋王殿下,咱们快过去吧?”
李治故作镇定地放下手:“好。”
奔跑的狮子骢心情很好,马背上的武颜也如是。方才喊李治回神的时候,余光瞄到了注视着自己这边的帝后二人。
作为前大将军的女儿,武颜五感敏锐,能分辨出帝后的目光毫无恶意,相反的还带着正面情绪,诸如欣赏、喜爱等等……
当夜,立政殿。
“二郎还是觉得王家的小娘子更适合雉奴吗?”长孙皇后亲手服侍李世民换衣裳。
李世民想到白日里小儿子的傻样子,连伸手轻薄小娘子都不会,闭目微笑:“我总是不如观音婢你细心。罢了罢了,既然雉奴自己喜欢,那武元华又深得观音婢你和兕子的喜爱,还曾经救了高阳一命,便是抬举了她做个晋王妃……真是他们武家的荣幸了。”
…………………………
虽然早早被武颜嘲笑过听墙角听到非礼之事,李治还是时常分出神念打探李世民那边对自己婚事的斟酌情况。如今尘埃落定,李治迫不及待地要把好消息分享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