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我怎敢背弃陶公您”。
看着袁绍的样子,陶谦非常满意,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对着袁绍再次说道:“本初,你误会本公的意思了,本公之所以这么问你就是想问问你愿不愿意肩负起守卫我徐州的大任”。
陶谦此话一处,在场的文武大多数吸了一口凉气,很不明白为何这守卫徐州的大任会落在他袁绍的身上,而陈登更是脸色难看,心中暗叹:“果然如此”。
袁绍闻言暗喜,没有理会周围其他人的脸色,赶紧再次跪拜道:“承蒙陶公不弃,袁绍誓死守卫徐州”。
“好,好,好“陶谦连说三声好,然后大声说道:“袁绍听令”。
“末将在”
“令你带本公,在徐州全境招集新兵十万,着手训练,以补我徐州兵员空缺”
“父亲,不可”陶谦刚刚说完,还没有等袁绍接令,就见边上一名中年文士站出来说道,此人便是陶谦之长子陶商,陶商才能不闲,但是却是徐州的唯一继承人,暗中有陈登一家相助,这些年来还算是徐州说的上话的人,由于陈登的屡次进言,言袁绍有图谋不轨之嫌,所以此时陶商听了陶谦的安排后赶紧出言劝阻到。
陶谦闻言,狠狠的瞪了陶商一眼说道:“说,为何不可”。
“父亲,袁绍图谋不轨,不可让之招集新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陶谦闻言脸色大变,而袁绍心中更是气愤,不过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笑容,对着陶谦说道:“陶公,末将归您麾下,时日尚短,恐无法完成您的招兵大计,不若让商公子带您招兵如何”。
“逆子,你听到了没,本初不计前嫌,居然为你说话,你还有何话说”
陶商其实心思没有那么复杂,在他的观念中谁招兵还不是一样,只不过由于陈登的劝说才使得他鼓起勇气来进言的,此时被袁绍和陶谦这么一搅和 ,心中也拿不定主意,于是目光票向陈登。
而这样一个简单的目光却让袁绍看了个正着,袁绍见状已经猜到陶商反对定是陈家的注意,于是暗暗把陈家给记恨上了,此时陶谦见自己的儿子说不出话了,于是摆了摆手对着陶商说道:“你暂且退下”。
“诺”陶商无奈只好退下。
陶谦见状再次道:“袁绍,还不接令,更待何时”。
“诺”袁绍闻言赶紧上千接令,接过令后又给陶谦谢礼,看的陶谦点头不已。
“列为,招兵人选已经选定,希望各位在袁绍招兵之时多家配合,若谁敢阳奉阴违,休怪本公不客气”陶谦鼓足气说出这样一句有气力的话,说完后身体不争气的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帐下之人见状赶紧上千问候。
陈登看着被人搀扶下去的陶谦,心中担心越发厉害。
众人在陶谦离开散伙后,陈登就偷偷给陶商通信,让他晚上到他府上会话,而袁绍则对那些官员们一一问候,虽然此时袁绍已经是丧家之犬,但是他的名头还在,让众人心中倍感受用。
“公子,为何一人站立于此”袁绍见众人都离开了,陶谦的二儿子陶应居然还站在此处,于是笑了笑问道。
陶应比陶商略小,年不过三十,生的一副好面容,而却略有心机,陈登和陶商的一些事情他也记得,所以今天在袁绍被陶谦重用,而陶谦身体有越发差,于是他有了结交袁绍之心,所以才在此地特地等候袁绍的。
“呵呵,恭喜袁将军得家父重用啊”
“多谢公子,末将一定誓死为陶家效力”
“好,好,好,不知袁将军可愿去我府上一坐”陶应对着袁绍笑着说道。
袁绍闻言心中暗喜,他见陶商与陈登勾结在一起,早就想接近陶应了,没想到陶应居然主动送上门来,于是赶紧说道:“公子相邀,袁绍倍感荣幸,绍愿去公子府上一谈”
“好,那我们走吧”
袁绍闻言笑了笑与陶应两人并肩而行,直奔陶应府上,到了陶应府上两人先吃喝玩乐一番,酒足饭饱之后,袁绍装醉为陶应抱不平说道:“二公子年轻有为,文武双全,但是却不受陶公重用,末将实在为公子不平啊”袁绍说着又喝一口酒。
陶应虽然略有心机,但是那里能比得上袁绍这个老狐狸啊,早就被灌的有些醉意了,闻言也大声的说道:“本初真乃知己也想我陶应文武双全,大哥不过是个平庸之辈而已,但是为什么陈家支持他,连父亲也有意传位与他,我不服,不服”。
袁绍闻言,眼睛一转,冷笑以下,再次说道:“公子,如果有继承徐州之意,末将愿鼎力协助”。
“将军此言当真”
“当真”
“好,能有将军相助,我就不信他陶商有三头六臂,来喝,喝“
陶应与袁绍边喝酒,边商议,而在陶谦大儿子陶商府上,陈登也在给陶商进言,“公子,今日观陶公对袁绍之信任胜过公子,公子应早做打算为好”。
“元龙此言何意”
陈登闻言叹了口气,他没有想到大公子居然如此无用,话说的这么明白还不知言语何意,于是无奈的解释到:“今日袁绍已有征兵之权,待新兵练成之日,袁绍定是这支大军之主帅,到那是徐州所有兵权基本上已经落入袁绍之手,那是他袁绍如果背叛陶公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难道公子还看不明白吗”。
“先生为何有这般想法,本公子今日观袁绍并无不敬之意啊”
“唉,公子,你怎可这般,人心隔肚皮,他袁绍心中的想法岂是你能一眼看透的,今日散会后,我偷偷派人跟踪袁绍,发现他与二公子非常亲近,这明显是袁绍想联合二公子夺储位”。
“啊,这可咋办”陶商虽然愚笨,但是对于徐州储位还是放在心上的,此时听了陈登的话,不敢在往瞎想了,
“公子,既然袁绍之野心以露,我们可先下手为强,乘这次袁绍招兵之际,偷偷的。”陈登说着在陶商耳边说道,陶商闻言大惊。
“不可,不可,这不成”
“公子,既然这般,你到底要不要储位”
“当然要了”
要就必须这般做“
陶商闻言,最后只能叹着气硕大:“好吧,一切由先生做主,我全力配合”
“好,既然这样我就去安排”
第二日,袁绍告辞陶谦,领几员新配亲卫前去各地招兵买马,当袁绍一路行走,走至城外七八里之时的一处山谷中,突见路边树林飞鸟惊,袁绍眉头紧皱,大喊道:“戒备”随着袁绍的话,十几名护卫全部乘戒备状,就在这是突然林中飞出密密麻麻的羽箭。
袁绍见状已经知道有人谋害他,所以不敢停留,掉转马头,直奔彭城而去,就在袁绍转头之际,突然前方出现树批黑衣人,袁绍见状只好冲杀过去,眼看袁绍亲卫死去众多,只剩下袁绍一人之时,突闻马蹄声,没有一会只见一群骑兵直接把黑衣人全部包围在其中。
此时袁绍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原来昨天晚上不光是他陈登派人监视他袁绍,袁绍也派人监视了他陈登,在得知陈登要先下手为强,但是没听到他们到底要做什么的时候,早上袁绍就与陶应商议,随意在两人各处安排了一些士兵暗中保护,果然在危机关头解救了他袁绍。
“抓活的”袁绍冷冷的看着这些黑衣人大声的对着那些外围的士兵说道。
士兵闻言喊诺只冲而上,就在这时,那些黑衣人突然纷纷倒地,袁绍下马来看,只见这些黑衣人全部都是死尸,各个服毒自尽。
袁绍见状知道也差不出什么,不过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于是没有在管这些人的来历,直接带着这些人直奔各地招收新兵,而在袁绍招兵离开后,在彭城内一处庄园内一个人正在破口打破。
“废物,一群废物,居然让袁绍逃跑了”骂人的不是别人正是陈登。
就在徐州暗地里风起云涌的时候,青州刘青早已经回到了冀州,至于青州大军则在黄忠太史慈等人的攻击下,终于捣破了乐安,直逼的曹仁领兵撤出了青州境内回到了兖州。
虽然曹仁撤兵了,但是黄忠大军依然没有打算放过草擦,直接率兵直逼豫州,而陈留的李严和泰山的也没有放松对曹操的攻击,使得曹操虽然手下谋士如雨武将如云,但是却武用武之地。
冀州叶城刘青却在与众文武着手安排着建国大业,对于建国这件事情众人非常的重视,建国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国都,国都刘青听取了众人的意见,他们的意见不一,有的说选择邺城,有的是选择襄平搞定刘青不胜其烦。
“列为,安静下可以吗”刘青看着下面众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皱着眉头说道。刘青说完后,众人居然还在吵到,刘青怒了,大声喊道:“都安静”。
果然大声说话还是有效果的,随着刘青的话,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第395章 建赵国册封百官
第395章 建赵国册封百官
果然大声说话还是有效果的,随着刘青的话,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刘青坐在主位之上,见众人都安静了下来,然后声音才稍微柔和一些,对着众人说道:“各位,你等都已经是官拜一方的重臣了,怎可如同贩商走卒一般吵闹呢,有话好好不可以吗,我放权给你们让你们提建议,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不顾形象乱吼乱叫的”。
听了刘青的话,大多数人都惭愧的低下了头,刘青见自己所要的效果已经达到,然后再次说道:“关于建国的国都的问题,现在一个一个说,在说出自己心目中的国都的名字的时候必须附带理由,现在开始吧”。
刘青说完后,居然没有一个人发言,于是刘青大声说道:“郭嘉 ,你先说”郭嘉真在思索这昨晚上和老婆说的情话,突然被刘青这么遗憾,略微慌张了一下说道:“主公何事”。
“你,你,你简直岂有此理,志才告诉他,我让他说什么”
戏志才看着郭嘉无语的要了要头对着郭嘉提醒了一下,郭嘉才知道他们说道的是什么,于是拱手说道:“主公,属下没有任何意见,全凭主公做主”。
“你,必须说一个”
“好吧,既然主公都说了,那属下就说一个吧,其实属下觉得国都的位置只要是选择一处游走天下之地比较方便,而且能威慑敌人的地方最好,不管地方的大小,繁荣与否都不重要,所以主公大可选一处有这样条件的位置即可”。
刘青闻言觉得郭嘉说道还挺对的,于是对着众人数到:“好了,既然奉孝已经说明了国都的含义,那么现在你们各自说出你们心中的国都,有戏志才登记,然后由我从中选出一个“
“诺”众人闻言大松一口气,然后开始说出自己心中的国都。
没有过一会,戏志才就提交了众人意向的国都,其中有邺城、襄平、北平、北海、长安、洛阳”的那个刘青看到洛阳后眼中冒出一丝精光。
“列为,你们所选我以看过,你等觉得洛阳如何”
洛阳作为前朝的国都,当然有可取之处了,听了刘青的话大多数人都同意,就在这时戏志才发话了,“主公,洛阳做国都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天下未定,以亡国之都做为我国之国都有些不详之兆,其次对于我国治理,冀州、并州、幽州、和鲜贝等地有些不便,所以臣建议还是用邺城作为国都较好”。
“嗯,志才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不知奉孝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主公,我觉得志才所言有理,此时作已邺城作为国都乃是最佳,待我军占领兖州、豫州彻底统一北方之后,在把国都定在洛阳,那才是最佳”
刘青闻言点了点头,看相众人,众人做绝大多数听了郭嘉和戏志才的解释后,都觉得比较合理,于是最后在经过一番商议后把国都定在了邺城,而国号最后也确定出来国号赵。
在计时上采用公元纪年,这是刘青力排众议决定的最后众人也只能接受,最后则吉日行建国大典。建国大典经过选之又选后定在了193年5月1日。
在确定了几个大项后,邺城及刘青境内各地包括泰山、陈留以及青州也都停止了战斗,全部进入准备建国事宜,至于各个精锐大军也全部召回,准备在开国大典上纷纷亮相。
刘青境内的动作没哟瞒得过天下诸侯,而刘青也没有打算,瞒着他们,当诸侯得知刘青准备光明正大的背弃大汉,建赵国的时候,天下百姓大惊,而诸侯们却欢呼不宜,吴国吴王孙策也在着手准备加王为帝,而益州蜀国的蜀王也准备加王为帝,陶谦却由于攻伐刘青势力进入修整状态,荆州刘表在得知刘青马上要称帝的时候也在手下谋士的建议下称帝,将汉国,延续汉家皇脉。
对于天下诸侯的动作,当然瞒不过刘青的耳目,不过这些事情知道就行,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反而有些高兴,这样天下将彻底分裂,对他这样想着称霸天下人反而有利。
时间如流水,一转即逝,这天便是193年五月一日,在前两日,决定好建国的时候,冀州各地纷纷出现祥兆,有深河捞出万年乌龟者,龟背上书者赵国当兴,有庄稼地里发现奇石者,这些征兆纷纷表明刘青必须称帝,及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到了五月一日,至于前翻那些征兆当然是戏志才搞出来的了。
这天清早刚过,冀州邺城一大清早锣鼓、号角之声震天,而刘青势力范围内各地也纷纷张灯结彩,庆祝赵国建立,对于刘青公然建立赵国,称帝的消息,刘青势力内的百姓都觉得没什么,反而希望这样,这几年刘青境内的发展可谓是健步如飞,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欲无滤的。
“呜呜呜呜咚咚咚”敲鼓的敲鼓,吹好的吹号,奏乐的奏乐,邺城新建的皇宫虽然占地达到好几十亩地,但是里面的房舍却并没有洛阳皇宫那么奢侈,非常朴素的房子,林林总总排列的整整齐齐,正中央仿照洛阳皇宫建造了一座大殿,大殿正前方如同咸阳黄忠一般建造了一个大广场,皇宫大殿之后便是后宫。
当乐器、锣鼓、号角声想起来的时候,刘青着一身金黄色龙袍,头戴皇冠,龙行虎步走向大殿内,进入大殿内文武大臣早已经屹立两旁,刘青正步走向有着九五直之数的阶梯之上,并没有坐在自己亲自设计的龙椅之上,而是转身,目光看向两旁。
随着刘青目光环顾下方,只见礼赞开始主持开国典礼,开国典礼非常翻作,祭祖、颂词等等一系列的理解搞的刘青都快疯了,在一些基本礼节完毕后,刘青有册封了各位大臣,最封出三省:丞相:戏志才、太尉郭嘉、御史大夫:陈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理军事等方面的事情权、而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三人同级,互不干涉;而后又决出六部:吏部长官田楷,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长官公孙度,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简雍,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贾诩,管军事,所说的军事不是领兵,而是军中事物;刑部李儒,管司法刑狱;工部苏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称呼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而这些官员繁多刘青没有一一通报,全部由他们各部长官去安排。
至于军中各个长官不变,八部天龙该成十大大元帅,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典韦、太史慈、张辽、黄忠、黑熊、甘宁。其他按照先前册封的正常执行,而各个官员的爵位也各有提高。
这些琐事处理完毕后,大半天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接见各国使臣,这些使臣当中有吴国的鲁肃、蜀国的张松、汉国的糜竺、以及胶州的土家族人,至于陶谦和曹操却因为他们敌对的原因并喂派使臣来。
接见过这些使臣后,刘青给他们安排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仪式中、陷阵营拔了头筹,第一个出场,接下来就是飞骑、还有先登死士、再有战神营,战神营的出场震惊了所有人,他们全副吕布装扮,手持方天画戟,摆着整齐的方阵,在经过一年的厮杀,气势如洪,让诸侯们重新估量起了刘青的实力。
阅兵式结束后,刘青又在邺城拜晚宴,宴请邺城所有百姓,值得一提的是刘青众妻子当中他没有册封一个人为皇后,也没有给他们每个人册封一个名号,这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好多人都劝说了刘青,但是还是被刘青当场拒绝了。
一天劳累下来,赵国终于建立,也标志着刘青手下已是赵国人,他们都为赵国在奋斗。
第二天早晨刘青起来,洗漱完毕,锻炼一番,然后直接来到皇宫大殿,诸位大臣早已经来到大殿之上,刘青看着站着整齐的文武,直接走上台阶,坐在龙椅之上。
“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听到这句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话,刘青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看着刘青的样子,众人大感疑惑,刘青笑过之后,反映过来,众人还在跪着,然后强忍住笑意说到:“众卿平身“这些简单的礼仪早就有人教过刘青了,但是刘青还是不习惯。
众人闻言站起。刘青再次言道:“列为,我在这里。”
“咳咳咳”
刘青话还没有说完,发现下面文官之首戏志才咳嗽了下,刘青才反映过来,赶紧改口到:“众卿,朕在上朝之前宣布已经事情,希望众卿记下来”
“卿笔下吩咐,臣等定当遵命”
“嗯,传朕旨意,从进往后,上朝之时一律不准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句话”
“禀,主公,这是为何”戏志才第一个站出来质问到,刘青闻言笑着说道:“丞相,你可曾听说过那个皇帝活过万岁”。
“这,臣不曾听过”
“呵呵,这不就得了,所以以后不许喊吾皇万岁,应当喊吾国万岁”
听了刘青的话后,众人大惑,齐声喊道:“吾皇英明”。
第396章 三面合击攻曹操
第396章 三面合击攻曹操
刘青见百官又来这套虚的有些无奈,苦笑了下,只能暗暗接受,“众卿,既然这样我们就谈正事吧”刘青说完,示意边上的女官传话。
赵国皇宫简陋,宫中也不曾有太监,护卫只把手宫外,而内宫刘青统一让女兵把手,至于服务人员也全部都是从女兵中挑选出来的。
女官都是经过专人培训的,丝毫不必以前的太监差,看到刘青的提示,大声宣到:“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要奏”说哈的是礼部尚书简雍。
刘青看着简雍说话规规矩矩的在配上那身官服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赵国的官服并没有延续汉朝的官服,而是经过刘青思考,最后在参照历史设计出的大明朝的官服,不过相比大明朝的官服,赵国的官服却没有那么豪华,花哨,而且各官员的官服的高长的标志却采用了清朝的顶戴花翎,在帽子上做了一些手脚,使得各官员的职位高低非常很容易区分,比如三公,帽子额头上方全部都是由血红子的珍珠打磨而成的,至于衣服官员统一一样,而三公以下则是六部,六部的官帽有是一种颜色浅红的,反正大大小小的十几种颜色。
刘青虽然笑着,但是还是认真的对着下方说道:“简尚书所奏何事,快快到来”。
“是,陛下”
“陛下现在各国使臣都居住在我国会客堂内,而建国大典已经结束,如果在留他们,恐被他们有机可乘,窃取我国情报,所以臣建议,立刻遣送他们回国,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刘青闻言脸上依然带着淡淡的笑容,对于简雍所说他们会窃取赵国情报,刘青一点都不在意,以为血煞可不是吃素的,不过简雍的建议也很有道理,于是刘青对着简雍说道:“简尚书的建议很好,这样,你先安排吴国和汉国的使臣还有土族等使臣离开,至于蜀国的使臣张松你暂且不必遣送离开,而且必须以厚礼相待,待我明日亲自送他离去”。
简雍虽然很疑惑刘青为何如此安排,但是既然刘青说出口了他,他作为臣子就不能反对,于是大声喊道:“诺”然后退回自己的位置。
刘青见状再次说道:“众卿还有本要奏否”。
“臣有本要奏”
“田尚书有何事要奏呢?”刘青看着站出来的田楷,轻轻一笑说道。
田楷得到刘青的首肯说道:“主公,臣作为吏部尚书,向主公建议,我国官吏升迁、考核等制度不完整,而且有些地方官员依然空缺,所以请主公完善官吏制度和决定人才选拔制度”。
“嗯,这确实是一件大事,这样,你先把我赵国境内各地的官员名单整理齐全送上来,至于官员考核和升迁这些必须按照功绩计算,具体你给我整理出来,还有人才,你通告全国,过一段时间我赵国举行科举制度,不管平民百姓、还是世家子弟,都可言参加。”刘青滔滔不绝的给田楷说着关于吏部方面的事情,虽然田楷听的是眼冒精光,但是压力也大了很多,因为刘青居然一件事情都不管,全部扔给了他。
“还有事吗?”刘青说完后田楷依然在想着刘青刚才所说之事,还有他提出来的建议,居然忘记了礼节上的事情,刘青见状问道。
“啊,这,臣无事”田楷说着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刘青见状再次问道:“还有本要奏否”。
“启奏陛下,臣由本要奏”
“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的郭大军师居然也要上奏”刘青看到郭嘉,笑的更加开心了,忍不住戏畅到。
听了刘青的话,郭嘉瞥了瞥嘴对着刘青说道:“陛下,上朝期间,请您严肃一些”。
“好,好,好,郭太尉请说”
郭嘉闻言说道:”陛下,眼下虽然我赵国以立,但是天下诸侯依然有许多,所以为了不让天下百姓继续饱受战乱之灾,我军因当奋勇向前,继续为统一天下大业而奋斗,所以臣建议,我我乐安、陈留、泰山三弟继续向曹操进攻,以最快的速度统一北方,然后与南方的刘表、陶谦、孙策等决战“。
“奉孝的建议很好,这样,你把详细计划给我书写一份送上来,我看看,如果觉得可行,便依照你的计划行事,你看如何”。
听到刘青这么不要脸的话,郭嘉心里鄙视不已,不过这也是刘青给他的机会,所以他大声的对着刘青喊道:“臣遵旨”然后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郭嘉回去后,又有戏志才、陈宫分别上奏,说名了政务和百官监察上的事情,这些事情,刘青也统统交给他们去打理,而刘青也因此清闲了下来。
刘青把所有事情甩手给百官,自己有事没事到后宫转转,和自己的爱妃门玩玩,逗逗自己的儿子门,过的非常的逍遥,至于政务百官都有奏折上来,刘青随意批改便是。
各国使臣第一天有简勇送走,至于张松第二天刘青亲自送走,并且给了他很大的排场,让张松长足了面子。
就在刘青在邺城皇宫逍遥的时候,郭嘉已经带着来到邺城报告的马超、赵云、张辽等武将和二十万士兵全部投入了青州,到达青州后,他亲自接管了军权,直接指挥大军,讨伐曹操,而且在青州的时候他还派了一些武将和士兵前往泰陈留协助李严攻伐曹操,至于泰山郭嘉也派了一些武将。
这些武将和士兵的投入并没有瞒过曹操,当曹操得知自己周边的情况后大惊,马上召集手下所有文武大臣商议。
豫州颍川郡许昌城内的伪皇宫内,曹操坐在皇位之上,下面分别站着两排文武大臣,而曹操为什么会坐在皇位上呢,原因当然是嫉妒了,他本来拥护了刘姓子孙为帝,而自己自封为丞相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拥护刘姓子孙后,天下诸侯居然纷纷称王,这也没有什么,但是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刘青居然公然称帝,而其他诸侯也纷纷相应加封为帝,使得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打算彻底落空,一怒之下,在上朝的时候他直接杀了自己拥立的皇帝,直接坐上来皇位。
对于曹操的行为,大多官员视而不见,只有荀百般劝阻,但是曹操依然一意孤行,于是荀便成了朝堂上的哑巴,不再献一计,出一谋。
曹操脸色难看,环顾下方,只见众人也脸色很差。
“列为,现在我地三面环敌,今日探子来报,刘青又给定陶城外增兵,而且陈留也同样增兵,还有泰山臧霸那厮也步步进步,不知诸位可有退敌之良策。”
曹操现在帐下人才挤挤,文有荀、荀攸、程昱,武有夏侯渊、夏侯、曹仁、曹洪等武将,但是当众人听了曹操的话后却哑口无言。
“你们到时说话啊,怎么了,都哑巴了”。
众人听了曹操的话后,都沉默了一会,只见荀攸站了出来对着曹操说道:“丞相,眼下敌军势大,若想赢,几率很大,必须联合天下诸侯,但是,刘表、陶谦、孙策等有新败不可能与我军联合,那么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结合我地所有兵力,与刘军决一死战,胜我军便可翻身,败我军则一败涂地,二则是撤出在豫州的所有有生资源,以兖州许昌为界与刘青决一死战,到那是我想刘表、陶谦定不会做视不管的”。
曹操本身就是智者,听了荀攸话后,思索了一下,心中有些不忍,不过不可否认,荀攸所说道的办法确实是个好办法,现在曹操虽然名义上站着两州之地豫州和兖州,但是此时情况却对他曹操十分不利,豫州到还好,南接刘表,东接陶谦,而许昌虽然比邻刘青的虎牢和陈留,但是却不失为一个防守刘青的好地方,至于兖州却非常的惨,北边有陈留李严、东边哟郭嘉蓄势待发,南边又有臧霸咬着尾巴,进退不得,所以放弃兖州,守卫豫州是曹操现在唯一的好的选择。但是看着刘青占领一个趟大的兖州,曹操怎么也不愿意。
“公达所言有理,这样容我思量一番,在做答复”曹操说完遣散众关,坐在龙椅上思量了起来。
第二日曹操找来众人宣布接受荀攸的建议,让曹仁领军撤退,突围出兖州,到许昌与曹操本人汇合,而曹仁在接到曹操的命令后马上着手安排兖州事宜。
该拿的拿,该烧的烧,搞的兖州百姓怨声在道,而血煞也把次情报送到了定陶城外的郭嘉手中,郭嘉得到兖州七郡的情况后,经过一番分析,马上分析出了事情的不正常,于是命令血煞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紧急进攻命令。
随着郭嘉命令的传出,他率领的四十万大军直接展开对定陶的功绩,曹仁早已经从定陶撤退了,所以定陶的守军并没有多么强大,经过几日苦战终于破城而入。
进入城内后看到城内一片狼藉,经过一番盘问后才知道,曹军到处在抢劫粮食物资,于是郭嘉更加确认自己心中的想法,没有在定陶做任何停留,直奔下一座城池。
而陈留的李严此时兵力早已经过了二十万,他留下十万大军镇守陈留,自己带着十万大军直扑东郡。
第397章 三军汇合决濮阳
第397章 三军汇合决濮阳
东郡治濮阳乃是兖州除了陈留外最大的州郡,领15县:濮阳、白马、燕县、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东阿、范县、谷城、临邑、乐平、发平、聊城、博平。雄踞许昌东北方,比邻陈留、济阴两郡,地理位置有为重要,曹仁得到曹操的撤退的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