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农女成凤-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她想错了!程老爷子可不是一时冲动!
儿孙都大了,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这个身子骨将来是不是能享得上大孙子的福还难说的很,那又何必把别的孩子都得罪了呢?
老大家孩子虽然没去学堂念书,可程虎却虎头虎脑,传承了家里几辈子祖传下来的弹棉花手艺。程东虽是个憨的,可脾气好,只要不走歪路,将来也错不了。陈佳那闺女小时候不打眼,可这才六岁,就这么聪明,倒是个可人疼的。程咬金从小就有股子犟脾气,可程老爷子偏偏喜欢这股子犟脾气,因为几个孙子中就他这脾气像自己。
都是自己的传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是!自己哪天要是犯病走了,那也不希望老大家过得差了啊。与其指望死后去保佑子孙,不如活着的时候给大儿子家再谋一张饭票。大儿子大儿媳妇都是孝顺孩子,做房子时吃恁大的亏,硬是没跟自己脸红过,有好吃的还从来不忘给自己端一份。兄弟有事也总是义不容辞,非常有责任心!这么孝顺的孩子,相信将来就算是自己走了,他们也一定会照顾好老婆子的。
结果早饭期间,不是秦氏说服老爷子,倒是老爷子先发制人说起了秦氏。
“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可还记得当年?咱老大五岁的时候,那阵闹天灾?”
“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干嘛?”程老太太显然不想提那茬儿。
可老爷子还是继续说了下去,“那时家中那个困难!大家伙儿天天只能喝稀饭,你为了让儿子吃饱饭,把大闺女碗里尽捞稀的,大闺女吃咸菜和米汤吃了半年,瘦的就剩下一小把!你可知道大闺女那时已有四岁,你这样对她,她心里该多恨你,虽然你把手艺传给了她,可她却从来不像小闺女那样跟你贴心过。”
老爷子说起了陈年往事,秦氏一时也陷入回忆——是啊,那时不仅仅是自己家困难,天灾,朝廷的赈灾粮食老也下不来,也就是那年,自己丈夫的二弟家两个闺女都饿死了,就保下一个男孩。虽然二妯娌后来生活好了,一个劲儿想把两闺女生回来,可却连着生了四个男孩,到最后才生下个老闺女。
老爷子接着说:“你因为那件事已经在五个孩子中,失去了一个闺女的心,现在因为一个大孙子,就因为火柴神说你将来只能靠大孙子,你就不管不顾别的孩子,你还想失去多少孩子的心呢?”老爷子顿了顿,看着秦氏脸上似有一丝悔意,又道:“我的身子骨,我自己知道,这病来的奇怪!你看我前几年多壮实的身体!现在却瘦成这样,还要经常喝中药,要是我先走了,你就指着那十几岁的大孙子活着吗?你大孙子能养活你?别说他明年才去考秀才,就算是考上秀才,还得三年才考举,等到他能孝顺你,估计没个十年八年都没指望。”
秦氏吃惊地看着程老爷子,“当家的,你可别这么说,你才五十多岁呢,怎么也该活到七十岁啊,哪里能先走了呢,我天天好吃好喝的伺候你,一定把你照顾好了!”
“别说那些没用的!咱们儿子媳妇都算是好的,老二虽然混了点,有些好吃懒做,可二儿媳妇是个会过日子的,懂得勤俭持家。老大和大儿媳妇也没得说,自己家孩子好几个,杀个鸡还要给咱们送半只!你把大儿媳妇教会了手艺,她将来能不惦你的好吗?将来我去了,你有大孙子好指望,这边儿子们又争着孝顺你,你也好过不是!”
“我晓得了!你放心,我好好教她!你千万别说走了什么的吓唬我!”别看秦氏是个厉害的,可程老爷子才是自己的主心骨,当年程老爷子劝她就算不能一碗水端平,至少也给闺女捞点干的啊,可自己当时就是魔障了!总想着闺女反正是人家人,少一个两个没什么关系!儿子才是给自己养老的!结果大闺女从那以后再没跟自己亲近过。即便每次过年过节的回来,也总是把节礼备的厚厚的,像是在昭告天下——自己回来孝顺爹娘了!事实上,一句贴心话儿都没有!甚至有一次在饭桌上讲岔了,还跟其他兄妹说起当年。闹得很不愉快。
好在,忧伤的气氛并未持续,陈氏就来了,还带来了陈佳。陈氏知道老爷子最近稀罕陈佳,也听说老爷子在教陈佳算账,也想让陈佳多学学。自己就一个闺女,两个小小子都淘,大儿子虽说现在懂事了些,可要学手艺,还要去帮着干农活,自己把豆腐做好,可不就指望陈佳帮着守两时辰摊子吗!
秦氏收拾好心情,把家伙什都拿将出来,好好清洗收拾,石磨,包浆布,吊筛,还有几个豆腐板,几个倒豆腐成型用的框子和压在上面的圆形木头枕。
陈佳看这阵势,觉得还蛮像动真格的,难道自家奶奶终于想通了,要教自家娘了?
再回过头来看着老爷子一脸笑意,便知道一定是老爷子说服了秦氏!
因为豆子要泡上半天,这还是夏天,冬天要泡一天才可以。所以秦氏和陈氏一整个白天都是在做准备工作。
陈佳觉得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去缠着爷爷再多给自己出几道题了,把自己小学一年级的水平用上就行。再请教一下常识,比如比一百个多几个要说一百零几,一百多十几个就是一百一十几,更是让陈佳从一数到一千才罢休。看着陈佳这么聪明,老爷子也想多教点什么,想了想又拿出自己的记账本,开始教陈佳识字,弄了个沙盘让陈佳写字,教陈佳记账啥的,当然老爷子是有针对性的,山里人有时候会一时困难拿不出钱,赊账还是很正常的,不过大多诚实,有钱就会还,但记账要是不会的话,怎么做生意呢,所以程老爷子主要教陈佳一些姓氏怎么写,还主要是住在这附近的人的姓氏。陈佳来者不拒,反正有人教,将来自己会什么也算师出有名,不至于太过妖孽,也少引人注目不是嘛!想着从明天起,就每天有新鲜美味的豆腐脑吃了,陈佳还是很愿意哄老爷子玩玩的!
老爷子带陈佳在后面程真的书房学习,期间陈佳眼尖,瞅见小姑姑程米悄悄出了一次门,大约半个时辰又回来了,陈佳心里暗暗地想,今天二婶也没来陪小姑姑了,小姑姑好像也没有去寻死的欲望,看样子是真的想通了,不过这样也好!
想起老爷子身体不好,也许可以多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陈佳便拉着老爷子去竹林散步,老爷子听说散步对身体好,想着孙女也是一片孝心,便欣然前往。
上午竹林里还是很热闹的,大多是程家人,有大人也有孩子,有妇人在做针线,顺便看着自家孩子,也有闲着唠嗑的老人家,都是熟人,见到都会打个招呼,陈佳嘴甜,这可能是家教也可能是前世做销售的关系,见着谁都笑着打招呼,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家也都友善的跟陈佳打招呼,顺便也跟程老爷子打招呼。可能程老爷子一生脾气倔,还真是很少跟人打招呼的,一时竟有些不大适应。想想自己孙女儿人缘这么好,也该骄傲才是,便耐心跟别人寒暄起来!
陈佳看老爷子有些无聊,便拉着他到一边教他站桩,说是对身体好,程老爷子笑着问她谁教的,陈佳便说是在后山遇到个师父教的,说着还比划了几套拳法,当然那个用树枝练的剑法就没展示了,程老爷子听说陈佳还遇到过个师父,便好奇的问了许多,陈佳都一一作答,反正连娘都知道了,也没什么好瞒着的。老爷子看陈佳说的坦诚,又听说程东也由陈佳在教他功夫,便对陈佳的聪明又多了深层次的认识。更是认定自己这个孙女是神童无疑了。
“爷爷,你怎么在这儿?”原来是程英和程眉两姐妹,两姐妹穿着一样的红色小花褂子,看起来让人眼睛一亮!
“爷爷跟陈佳出来转转,你们跟谁来的啊?”程老爷子问道。
“我们自己来的!”程英回答说,声音甜美。
“明明是娘送我们来的啊!”程眉说道。
程英有些尴尬。这个妹妹今天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呢?
“娘说看到陈佳跟爷爷到竹林里来玩,叫我们也来看看的!”程眉可不管姐姐怎么想的。
陈佳心中了然,朝程老爷子看了看,果然程老爷子也眯了眯眼,想着什么。
“咦!”陈佳忽然想起一件事,“娘说奶奶昨天给我这个桃木手串,说是你们可能也有的,怎么你们都没戴?”
“什么,手串?”程眉看着陈佳手上的手串,脸色变了变,程英倒还好,松了口气,总算没那么尴尬。“我们怎么没有?哼,一定是奶奶偏心!”程眉说着便跑走了,一边跑一边说:“我要去问奶奶,为什么只给陈佳,不给我们买!”
程英赶紧追上去,“你快回来!”可程眉正生着气,哪里还回得来?只好跟着一块儿去了,她心里也是十分纳闷,怎么最近这个小陈佳跟爷爷奶奶走的这么近呢?
“陈佳,把你的手串给爷爷看看!”程老爷子道,
“好的,爷爷,给你!”手串还挺大,很容易就摘下了。
程老爷子接过手串,眼里闪出一股恼火,“这个愚蠢的妇人!又犯了老毛病了!”
陈佳暗暗奇怪,奶奶有什么老毛病,不就是重男轻女吗?
还是非常重男轻女的人,甚至于可以不顾孙女生命的那种!难道说这个手串有问题!?
想到昨天自家母亲陈氏问的那些话,陈佳眼睛也眯了眯,早听说桃木辟邪,感情这老太太是想用桃木把自己这个邪祟除了呢!
晚上陈佳睡不着,想去练功,可自己的卧室在父母卧室的套间,不方便出去,陈佳决定早睡早起,早上去练功。虽然江又淳不在,可功夫不能丢!另外石屋在老和尚包那样的深山,自己功夫不好跑去的话,就是去给狼当点心吧!
第十四章 精明的小沈氏
话说程眉在家最小,虽然与程英相比只晚出生一炷香时间,但因为她自小体弱,小沈氏也特别偏疼些,当娘的都是更操心体弱的孩子。所以程眉打小在家就没受过什么委屈。
小沈氏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知道老爷子和老太太信了火柴神,稀罕自家大儿子,自己反而不宝贝着大儿子,打小就经常打,当然大部分都是吓唬吓唬,还喜欢追着他满村跑着打!当着老太太面打!
老太太是打心眼儿里等着指望大孙子呢!哪里能瞧得有人打他呢,可小沈氏是他娘,她也只能说说,常常护着点程真,悄悄告诉他,娘打了就往奶奶这跑!
小沈氏可不是只要她护着程真就能满足,不过护着也说明了老太太是真在意,更是经常在饭点上打程真,理由甚是荒唐,什么不帮着照顾弟弟妹妹啦!不听自己话啊!写字写难看了啊!哪怕小沈氏不识几个字,却也非要这么说!弄得幼时的程真一到吃饭点就直接被撵到爷爷奶奶的饭桌吃饭,分家后更是直接和爷爷奶奶住,只道自己娘跟自己不对付,总想打自己。
其实小沈氏算盘打的可精,少个大小子在家吃饭,自家可少了不少支出啊,且常言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自己相公是懒货,家里家外考自己维持,能省干嘛不省点呢?
在程家最没人疼的就是女娃,虽然程眉程英是双棒儿,可程老太太听说生了女娃,那脸便拉的老长。老宅的人都鲜少关心,小沈氏就不同,毕竟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都疼,只是疼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大儿子打出去不愁没人养活,可闺女自己要是不稀罕就没人疼了!所以程眉和程英从小便是娘的心头肉,小沈氏是拿真心疼宠着。比如回娘家,在娘家得了些花布料,便是自己也舍不得做新衣裳,也要给两闺女做了新衣裳,有什么新发型,也给两宝贝闺女赶紧捣鼓上,打扮的很是讲究!
家里二儿子程诚捡程真的旧衣服穿就行,还省了开销,而程真吃的穿的都是老宅操心,反正要是程真敢回来,她是捡着个错处就要往出打的!
程眉哪里受过这等委屈,她心里就一个想法,“奶奶也太偏心了,平时没见给孙女买过什么,可怎么能光给陈佳买手串,不给自己跟姐姐买呢?”
在这大山里,别说是手串,便是个头花也是个稀罕物,程眉可受不了这个。
可程英在后面紧追不舍,“妹妹,你等等我,你可等等我,我有话跟你说呢!”
程眉不甘心的等了会儿姐姐,“姐姐,你快点儿,我们得赶紧去找奶奶要手串去。”
程英赶紧追上来,“妹妹,我们先回家告诉娘,让娘跟咱们一起去,不然奶奶可不认账的,你没见陈佳说,她的手串是她娘从奶奶手上拿到的吗?”程英心里清楚,就这样去找奶奶肯定是十分不妥,可自己没能力说服妹妹,打小自己这个明明跟妹妹同天出生的孩子,却不得不扮演姐姐的角色,就是因为自己早出生一会儿,便什么都要让着她。这妹妹要是犯起倔来,可除了娘谁也劝不住。
程眉家本来就在老宅隔壁,就是回家也耽误不了工夫,便听了程英的话回了家。
一进家门,程英和程眉便去房里把事情经过跟小沈氏说了,小沈氏心里也琢磨开了,要是这样的话,自己去探探口风也没什么,毕竟是两孩子闹着要,又不是自己要,有便罢,没有自己也没损失,于是便独自去了隔壁老宅。
一进老宅大门,小沈氏便大声说上了,“他奶奶,(不明白为啥,这里喊自己婆婆一般跟着孩子辈分叫他奶奶,而爷爷叫他爷爷。。当然也可以跟丈夫叫爹娘。)程英跟程眉说什么手串,两孩子闹不开心,说啥我也没闹清楚,想过来问问怎么回事!什么手串哪!在哪买的,我也去给她们买两个!”
小沈氏毕竟不是孩子,知道怎么说话,这么一来便不是帮孩子要手串了,只是问问哪里有卖的,也去买两个罢了。
老宅的厨房是在前院的,程家老二家虽然在隔壁,可前面只是起了一间门楼,后面是三间瓦房,中间跟老宅一样是个大院子,后面箍了个小院子,知道这个点,老太太肯定要忙活做饭,就直接冲着厨房去了。
“啊,他奶奶,刚才程眉和程英从竹林回来,说是看到陈佳有个什么手串,陈佳说是您给买的!程眉和程英也非吵着找我要,您从哪买的呢,我去看看还能不能买的着。”小沈氏怕在前厅说的秦氏没听清,又重新组织语言说了下。脸上堆着笑,语气也平和。一点也瞧不出什么不妥。”
可秦氏却甚是尴尬,自己是觉得陈佳身上有脏东西才买个手串给她带的,可不是什么好心,也没考虑到老二家有两个闺女,这个陈佳还真是,还显摆上了,给自己整了这么一出。
“那个,前两天在街上遇到火柴神,说起陈佳这孩子还挺聪明,这两天把老爷子哄的可开心,刚巧火柴神说有个手串,让带来给她,说是这孩子体弱,保佑她平安长大的。当时走的急,也没能想起给程眉程英也要两个,下次再遇到肯定给程眉和程英也要两串。啊!”秦氏想了想,这样说应该没什么不妥了吧。
“咦,”小沈氏一看手串是没指望了,回家哄哄孩子就算了,可竟瞥见厨房用水桶泡的黄豆。“娘是要做豆腐啊。我晚上来帮娘磨豆腐啊,好久没吃豆腐了。还真想得慌。”
“不用,你晚上在家照顾孩子们把,晚上说了让老大媳妇来磨了,你们那份给你们留着,回头来的人多,影响程真读书。尤其是你,见着程真就犯相!”秦氏趁机敲打小沈氏。
小沈氏听着貌似也无不妥。毕竟自己是常常在婆婆面前表演恶母形象的,现在婆婆对自己不喜欢也是可能的。既然说有自家的份儿就行。便告辞回家哄程眉去了。
中午照旧在老宅吃饭,陈佳趁没人注意,把程真拉到一旁问他昨天爷爷有没有打他,结果程真说没有,陈佳放了心,“是不是老爷子那天偶尔不大正常,不是每天都这样的!”
吃完饭,陈佳想跟程真问问这个时代的信息,便说要送大堂哥去上学,老爷子看自己孙女跟大孙子感情好,心里还挺乐呵,便让陈佳跟着去了,说了只准送到大桥边。
程真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陈佳要做个小尾巴,倒也没说什么,两人边走边聊。当然都是陈佳在问,陈佳从他口中知道了原来这是个架空的时代,历史虽与自己那个空间不想同,但根据这个时代的发展,能推断出,现在处于封建世袭制,国号圣和,现在处于和平年间,已经数百年未打仗了,陈佳心想,难道从那位前辈穿越来至今未换过家族做皇帝,这可是少有的。在中国古代,虽也有传世八百年的王朝,可那是封建前期,到了后期便很少了,譬如明朝不到两百年,清朝也仅仅两百五十年左右。把大堂哥送至桥边,陈佳便回家了,“出了这座桥,便是别村了,送到村口也就差不多了,总不能真送到学堂吧!”陈佳心想。
陈佳比较放心的是,至少这时空没有程咬金,这样一来自己弟弟叫这个名儿就没什么不妥了。不知道秦氏准备教母亲几天,什么时候可以去卖豆腐呢?
不管怎么样,现在除非陈佳急于发财,不然这日子也能过得下去了,自己也可以安心学习,练功,毕竟自己有个知识宝库,总不能得宝库而不学吧。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只是陈佳不知道,陈氏学成以后,陈佳每天上午都要帮着卖两时辰豆腐。她要是知道会这样,肯定不会教程东功夫,一定教程东算术。可惜那时候悔之晚矣!
下午陈佳依然是和程东练了功夫,这次他们直接去的后山山上,不然陈佳也不能放心施展。程东是个一根筋的孩子。一根筋的孩子只要做通思想工作,耐力是很强大的,程东看着陈佳小小年纪功夫那么好,便在心里认定自己能做得更好,不然将来怎么保护妹妹呢,妹妹还那么小!所以陈佳教起来也不费劲!
接下来几天秦氏都是每天做一板豆腐,让陈氏学习点卤,陈氏学的认真,差不多在一个星期左右正式出师了。而陈佳每天上午照例陪老爷子乐呵,下午便是练功夫和看五行八卦的书了。
大家千万别说,这个陈佳怎么不像个女孩子,看什么五行八卦,难道还想当神算子吗,事实上她也不想,可没办法,老和尚包的石屋有阵法。
如果自己不尽快学会,等到自己的身高到了能触发阵法的时候,自己可怎么进去呢,不过通过几天的学习,陈佳对后山的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山的迷魂阵很是复杂,想完全弄懂,估计已经是个高手了。
陈佳还是很有信心的,
“可别忘了,我可是个学霸!”对于学霸来说就怕没有新知识可学,只要有,就不怕学不会!
现在陈佳也时常拿老宅的院子做实验,搬些石头树枝什么的摆阵,你可别说,还真有用!虽然摆的很微型,骗不到人,却能骗到鸡鸭,老宅的鸡都疯了,有一天几只鸡整天绕着一个地方打转,叫个不停,秦氏直道它们都中邪了,怕把大孙子吵着,气的一只只的直接丢到后院,都不敢让它们在前院溜达了。过来些天不放心,把那叫的欢实的直接杀了给老爷子下了酒!
第十五章 正式开张
陈氏正式出师了!
在古代,出师时师父一般要送给徒弟一套工具,都是自家人自然没这个讲究,鉴于老爷子要人照顾,秦氏也不想再做豆腐了,大儿子家就在跟前,想吃豆腐直接去摊位上拿两块就是,便把工具直接送给了陈氏。
陈佳家的厨房只是个耳房,平顶,面积也小,不过十五个平方左右,一下子把这么多家伙都搬来可真没地方放,为了归置压豆腐的木头框子,陈氏特地让做木匠学徒的小弟给做了个架子,把筛豆浆的十字筛直接用绳子挂在房梁上。
为了取木架子,陈氏带陈佳和程虎一起去了娘家,这也是陈佳第一次见到小舅舅,小舅舅很是和蔼可亲,跟陈氏很相像,陈佳知道小舅舅年底就能出师,便用炭笔给花了几个小型的框子,还标注了尺寸,交给了小舅舅,让小舅舅帮忙,得空时帮着做出来。在外婆家吃了个便饭,陈佳一行就抬着架子回来了。
当然是小舅舅和程虎抬着架子,陈氏偶尔换把手,陈佳就是跟着玩的。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就忙碌了起来,怕陈氏第一天忙不过来,程老爷子还打发了程米前来帮忙,程米虽然是小闺女,可从小耳濡目染的,打杂的活儿都能干。
这边陈氏用石磨磨着豆浆,那边把磨好的浆放在豆浆筛子上,程米用十字架摇着筛(十字架每一边都有个孔,把正方形布的一个拐角穿在里面,四个角兜起来就成了做豆腐用的筛子),一边筛一边兑水,因为布很厚很密实,水不容易下来,从浆棉布上就会往下滴水,摇到最后还会直接把布解开,两个人拉着对面的角一起拽,甚至打上结用木枕子压。将筛子里面的水挤出来,这些水的就是生豆浆了,而留在布里面的就是传说中的豆渣。
程父负责烧火,他这个情况也就只能烧烧火了,陈氏将接来的水放在大锅里熬煮开来,开锅后还捞起两张豆腐皮,不敢捞多,多了豆腐味儿淡了不好吃,再在把煮好的姜放在旁边缸里沉淀,点卤,很快,奇迹就出现了,缸里就出现了传说中的豆腐脑儿,把豆腐脑儿舀起来放到放了大块棉布的框里,木头框子,里面是整块的大棉布,放了豆腐后多出来的布还能覆盖在上面,再在上面压上些重的木枕,就大功告成了,只等时间一到,便是热腾腾的豆腐出锅。
因为每次只能做一板,可一板又不够卖,陈氏便把陈佳从被窝里拎了出来,穿好衣服,赏了陈佳一碗糖水豆腐脑,
陈佳吃到了刚出锅的豆脑,心里还是很满意的,不过接下来就是苦差事了,陈氏把陈佳带着,走到村口石桥边。把摊子摆好,就是两长凳子,上面放着一板豆腐。给陈佳留了了个凳子,留了了杆子秤,便回去接着做豆腐去了。
可怜才六岁的陈佳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摊贩。唉,找谁说理去?!
农村人并不都是日出而作,大部分勤劳人家都是鸡叫两遍就起床,趁着大清早去洗家里的衣服,还要买些肉,鱼,也不是天天来买,因为几个村子妇人们都喜欢把衣服拿到河里洗,所以为了方便大家,卖肉的便在河边盖了个棚子专门卖肉,陈佳的摊子就在这个卖肉的棚子旁边,另一边是卖鱼的。
这么小的孩子看摊儿,在这可是头一遭!很多人指指点点,忧郁要不要买?主要担心小孩子会不会称秤啊?会不会给自己算错啊?陈佳看到这情形,很快便明白过来。虽然自己现在是个童工,按说自己不该卖力,可这一工作起来,这从前世带来的责任心,可不允许她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陈佳想了想便清清嗓子吆喝起来,“刚出锅的嫩豆腐,程家村的嫩豆腐拉,五文钱一斤!”
稚嫩的童音,糯糯的,软软的,很是好听。反正才六岁,自己也不怕什么丢脸,又喊了几遍。
第一个来买的是自己家的亲戚,就是自己的二爷爷,看到是老大家大儿子的闺女在卖豆腐,旁边人想买又不敢买的,便跑来试试看!主要是想看看这个孙辈的娃儿会不会称重,会不会算账?
其实认称很简单!程家老爷子早已教过,对于陈佳这样的智商,更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陈佳拿起刀把豆腐从一边按照一块豆腐的大小划了个长条,问了下要多少,又划出个正方形,拿起称一称,一斤二两,便道“二爷爷,一斤二两,六文钱。”程二爷一看,这娃还真是做的有模有样的。不放心,自己拿称又较了较秤,还真是一斤二两!便从口袋数出七文钱,递给了陈佳。
陈佳接过钱来一数,便知道怎么回事,看样子二爷爷是在考自己啊!
“二爷爷,是六文,您多给了一文。”程二爷本已转身,听到话又回过头来,“怎么,我刚才还多给了啊,你要不要再数一数?”陈佳把钱放着手心,当他面又数了一下,确定是七文,把多出的一文退给了程二爷。
“别看是个小丫头卖东西,还挺实诚,多一文也不贪,我也来买两斤!”旁边围着的一个婶子说道。
陈佳这边就开始忙起来,顾客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的,陈佳忙的有条不紊,程二爷一来是好奇,二来是不太放心,一直站在陈佳后面看着,结果一板豆腐卖完,也没找到错处,还真是对这个闺女刮目相看。啧啧称奇地回去了。
陈佳没注意到,这时候还有个人也在关注着她,那个人就是小沈氏,小沈氏来河边洗衣服,万万没想到,这个被人围着的豆腐摊,是陈佳在卖豆腐,想想前些天老宅天天给自己这边送豆腐吃,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吗?一定是老太太教的,想到这里,小沈氏更是委屈的眼眶微红,一转身衣服也不洗,又提着篮子回去了。
一进卧室,小沈氏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丈夫这个懒货,还在睡觉。好胳膊好腿的,天天也不干农活,真叫他去做也做,可什么都要自己说,说一样,做一样,另一样哪怕在手边上也不会做的。
“老头老太太心也偏的太狠了,两个手艺全传给老大家,咱家一个都没捞着。”小沈氏心里虽然瞧不上自己的丈夫,可也不敢当面说他不是。只好诉说委屈。
“啊?咋回事啊?大清早的抹眼泪儿?”程家老二被吵醒,很是不乐意,“咱家是缺你吃了还是缺你穿了啊?”
“你就知道睡,刚才在桥边,你猜我看到什么?”
“看到什么啊?”
“我看到老大家的陈佳在卖豆腐!你说陈氏哪里会做豆腐,那豆腐点卤,不是他奶奶教她,她能自己摸索出来?”小沈氏咬着牙,眯着眼睛。恨恨道。
“操那些闲心,你该吃吃,该睡睡!回头程真去考试,他们赚多少都叫他们给咱吐出来。放心睡吧啊!”说着伸手去抱小沈氏,
“没正形的!大白天呢,我要去做早饭了!”小沈氏赶紧推开丈夫的手,起身便去了厨房。
不过想到丈夫刚才说的话,心里还是舒服的,
“哼,别以为你们挣着了,就是你们的,以为自己能花着吗?最后还不是咱家花。别说程真考试,就是小叔子结婚什么的,也全是你们出钱!”
是啊,不用劳累用能花钱,比半夜就爬起来磨豆腐可强的多!
陈氏把后面两板豆腐都搬过来后,就自己接手了摊位,陈佳乐得轻松,把账交了,赶紧一溜烟儿跑走了。
“哎呦,你家那个闺女可不得了。”卖肉的老李看到陈氏马上出来说道,“刚才你们家二爷爷,怕你闺女算错,先是自己试了下,后来一直站在后面看着,直到你闺女把一板豆腐都卖完了才走的,走的时候还赞不绝口,说你闺女才这么点大就会算账,将来肯定是个人物呢!”
“哎呦,您可不能这么夸她!这是她爷爷教的好!这不,我家当家的腿不好,大儿子要打理地里的活,二儿子又憨厚,指望不上,不得已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