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锐的部队很少,只有最中间的那几支骑兵部队确实很剽悍。
用八风营冲这个阵列,他有十足的把握。但是眼下他有的只是一万八千多疲倦的士兵,虽然都是骑兵,可是人数太少,对于一个十万人的阵列,缺少关键有力的冲击力。
宰相苏威年已经过七十,虽然身体一直很好,鹤发童颜,但是也毕竟是一个老人。经过连续一个月的马上颠扑,人都快散架了。本来按张须陀的意思,是留支小队护卫着他慢慢地来辽东。不过此时的苏威正有些惶惶,担心杨广会借机杀他,虽然辛苦却也不敢拿命来开玩笑。
“张将军,这辽人怎得如此多的兵马,这可如何是好?”十万兵马,过去在那些他看过的奏章中只是一个符号,可是今天真的亲眼看到了十万人,那绝对是不一样的。无边无际,远远地看不到头,根本搞不清楚有多少人马。
张须陀满脸坚毅之色,“相国大人请放心,一会开战,我会派一队人马护卫着你和黄大人,你们只是紧紧跟着他们就行了。眼前辽人虽有十万,不过在我面前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再多的人马我也战过,何曾惧过。”
陈青有些犹豫的道:“大将军,不如我军先暂时在此和辽人对峙,我们派人先往辽东城报信,请陈大帅派人出城接应如何?”辽东行营有兵马十余万,如果通知陈克复让他出城接应,那么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小将罗士信虽然年轻,却是张须陀部下的一员跟随数年的老将了。他提着一支和张须陀一样的大铁枪,一张脸冷冰冰的,一脸不屑地道:“莫说十万人,就是二十万人的兵马我们也打过,这十万人我看也强不到哪去,只要一个冲锋,绝对能击败这支兵马。大帅,我愿为先锋,冲头阵。”
秦叔宝一看罗士信请令,也忙在马上一行礼请命道:“大帅,末将也愿一同前往!”
“大帅,也让他们带上我老程吧,我老程新加入军中,怎么也得上阵卖把力,杀他几十个辽狗立个功啊。”程咬金在后面也不甘落后的道。
苏威还是有些犹豫的道:“张帅,我觉得还是陈将军说的稳妥,如果能让陈大帅派一支兵马来接应定然不会有问题。我们还是稳妥一些的好,等合兵一处,再商议如何破敌也不迟。”
呼呼北风之中,张须陀沉默了下后还是道:“相国有所不知,这辽人联军围辽东城足有五十余万人,眼前不过是十来万人。所以,本将猜测,只怕剩下的兵马都还在围辽东城,只怕陈大帅接到了我们的消息,也不定就能出城来接应我们。再说了,陛下是命本将增援辽东陈大帅的,又岂能一来反而先让陈大帅来援的道理。”
“本将心意已决,诸位不用再说了。一会罗干信和秦叔宝为先锋,率先冲阵,本将自为中军,程咬金率一千兵马殿后护卫相国和黄大人安全。至于陈将军,你带一队人马绕过战场,先赶回辽东城,向陈大帅通知,就说我军随后就到辽东城,请他们做好开城门接应的准备。”
分配好了作战方案之后,又过了半个时辰,张须陀部下一万八千骑兵纷纷重新换上了早已经休养好了的战马。一万八千人分为前军五千、中军五万二,后军一千人,又让陈青领了一队五十人随时准备返回辽东城。
北风一阵紧似一阵,漫天的雪花也半点没有停歇的意思。在雪地之上,站了许久,每个人身上都积落了不少的雪花。士兵们纷纷提起长矛横刀,一个个扬刀跃马,准备攻击。
张须陀满脸的胡须上都沾满了血花,一张脸冻的通红,他唰的举起了手中的大铁枪,朝辽军阵前一指。呜呜的长角声响起,秦叔宝、罗士信二人一马当先,率先出阵。身后整整五千骑兵紧随其后,发一声喊,向着阵军阵地直冲而去。
一场恶战开始,张须陀领着大军紧随其后,久战中原的百战之兵,丝毫不惧五六倍于他们的辽军。一个个如狼似虎一般的向敌冲去,弓箭、骑枪、横刀,各种各样的兵器翻飞。
在这些辽人的面前,八风营的将士虽然没有了战车,没有了鹿角拒马,可是他们一样一往无前。配合默契的骑兵,一队队的冲锋而去。如同农夫在秋天里收割麦子,一茬茬的辽人民夫和奴隶们倒下。
列阵十三万人,其实真正的兵马只有三万人。高句丽三大将,渊太祚善攻、高建武善守、而最强的乙支文德最强的还是他的谋划。他就如同隐伏在草丛处的毒蛇一样,不出则已,一出伤了。
为了取得这决定性一战的胜利,乙支文德连夜制定了一个精密的计划。甚至这个计划就是为张须陀量身打造的,他知道张须陀的强大,所以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和这位大隋名将正面对决。
二十一万人马,张须陀在沿路不但设下埋伏,最后带到河边的十三万人中,除了三万兵马,其实的十万人全部都是奴隶和民夫。这样的阵列,必然是挡不住隋军的。而他却也根本没有想过用来打败,甚至是阻挡隋军。这十三万人马的作用,只不过是用来败的。
秦叔宝、罗士信二人仅一个冲锋,就已经在辽人的阵列之中打开了一个豁口。这样的情形,连之前喊着一个冲锋就能击败辽军的罗士信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这个年纪轻轻的杀人魔王可不会停下来想为什么,他带着人马直直的就往辽军的主帅旗冲去。既然已经破军,那么他就要斩将夺旗。
斜地里高建武领着五千多高句丽精锐骑兵杀至,死死的顶住了罗士信和秦叔宝两人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可惜坚持了不过半个时辰,张须陀的中军已经彻底的击破了大阵,一万多骑兵狂奔而至。
有了这支生力军,苦苦支撑的高建武似乎终于支撑不住了,一个又一个的骑兵倒下。高建武本来按计划是要带兵上来遮挡一阵,不要让整个大阵败的那么快、那么轻易。可是哪曾想,隋军的强悍冲击力简直就是让他震惊。
那两位年纪轻轻地将领居然悍不畏死,完全就是不要命的领着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而至。身边精锐的高句丽骑兵一个又一个的倒下,高建武心里直冒凉气。这已经不用他装了,他们是真的败了,败的是那么的快。
北风之中,漫天的雪花还在飞舞,高建武抬头看了看天空,虽然离约定败退的时间还有断距离。但是他已经挡不住了,再撑下去,他就真的要成为隋军的俘虏了。
对着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的骑兵,高建武大吼一声,“撤!”
一队护旗兵紧紧的扛着帅旗跟在高建武的身后,调转马头,向着辽东城的方向撤退而去。
第252章 须陀中伏
犹如房屋抽走了大梁,高建武的败逃也让整个十多万人的联军失去了主心骨。
战场上的形势瞬间急转直下,两万余高句丽兵马开始撤退,剩下的那些连铠甲也没有,手中只有一把刀的民夫奴隶们更是转头就跑。八九万的奴隶、民夫根本就没有一个统率之人,在被完成了既定任务之后,已经彻底的被高句丽人放弃了。如果他们最后没死,那到时也还是得被收拢起来继续为奴隶、民夫。
两万多高句丽人大多有马,他们纵马狂奔,夺路而逃。剩下的几万奴隶民夫们,则犹如无头苍蝇一样,乱哄哄的跟着向辽东城方向跑去。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四散奔逃,爬山入林,各种各样都有。
开战不到一个时辰,敌军就已经败退,这一切都在张须陀的预料之中。他脸上微微一笑,这是一种自信的笑容,来源于战无不胜的支持。他抬着看向那些一窝蜂似的敌军,眼中满是不屑和鄙夷。
身为一名久经战阵的名将,他一眼就能看出一支人马到底是真败,还是诈败。眼前的这十余万人马,和中原那些盗匪没有什么两样。人多势众,可却同样不堪一击。这些人逃走的那个样子,阵形全乱,旗号到处丢弃,这确确实实是败了。败的没有半点虚假,哪怕敌将原意是诈败,可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他自己,他也不一定能收拢的了这些已经完全溃散了的兵马。
眼前的这些装备奇差,四处溃散的步兵已经完全不入他的眼。这些人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斗力,但是最先逃走的那两万余骑兵却还保持着战斗力。张须陀绝不会给他们机会重整队形,他长枪一指,将令,全军出击,务必将对方那支骑兵追上歼灭。这样的一支骑兵放回了辽东城,那就是对一个巨大的隐患。现在有此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秦叔宝和罗士信两员小将早已经领着前军紧追不舍,张须陀长枪一挥,一骑当先,率着中军散开阵形,直往前冲。对于那些挡在路上的辽人步兵,则是一顿横劈竖砍,砍瓜切菜。
兵马往前追赶了十余里地,远离了辽东河岸附近后,地形开始变的复杂。山路开始崎岖,两旁满是密林。十分不利于骑兵行军,而且这种地形也比较容易有敌军设伏。
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调派了数队骑兵前军几百步侦察,他率着中军随后赶到。这里的地形不利于骑兵行进,但也同样不利于大兵设伏。而如果是小部队埋伏,他根本不会在意。区区万把八千的乌合之众的辽兵,他有何可惧。
一路又前行了数里地,风平浪静,正当他以为是他多想了的时候。突然前面的侦察骑兵一声大喴,掉头就往回奔,只见林中突然无数的弓箭射出,箭如雨下。前面侦察的那几队骑兵除了少数几个幸免逃了回来,大都已经成了插满弓箭的刺猬。
张须陀怒发冲冠,这些辽人果然还在这里设伏了。不过他并没有恐惧,轻轻的打量了一下那密林。林子不大,也就是说敌人根本没有多少人埋伏在这。真正让他有些担心的是,秦叔宝和罗士信两员小将却已经闯到了前面去了,此时已经看不到了踪影。
一声令下,骑兵纷纷摘下小圆盾,重新收整队形。
“放火箭!”
拨开几支已经射过来的箭支,张须陀沉着地道。
数百位骑兵纷纷点燃一支支火箭,朝天一轮仰射,将那带着火的箭支射入了林中。冬季的密林大都已经干枯,虽然刚刚下雪,地上的枯叶都被大雪掩盖。但是众多的火箭落入林中,最后还是引燃了那些干枯的树枝。风助火势,星火很快燎原,熊熊的火光之中,上万高句丽人从火中逼了出来。
“骑兵冲击!杀光他们!”又是一声命令传下,隋军开始策马冲杀。
这数万高句丽人都是弓箭手,刚被火中逼了出来,又被隋军骑兵冲杀而至。辅一接战,就有无数人倒下,茫茫的雪地之中,战斗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有大半的高句丽人倒下。
看着挡路的高句丽人已经死伤大半,挂记秦叔宝二小将带领的前军,张须陀留下一小部份人继续剿杀这些弓箭手。自己纵马一跃,带着兵马继续前进。
被高句丽人伏击了一次,张须陀的心情反而更好了一些。虽然那些辽人战力太差,可是如果败的太轻易了,还是会让他有些警惕。万余人在张须陀的带领下不断前冲,没一会,就赶到了一处山谷之中。此时他已经远远地看到了前军,秦叔宝、罗士信正截住了敌人的帅旗,那帅旗之下有一独臂将军正带着不足万人苦苦支撑。
辽人兵马将近一万,可是却战斗力不足,被五千战斗意志高昂的隋军前军士兵一轮轮的猛攻冲击,眼看着再用不了多久就溃败。张须陀挥舞长枪,纵马而上,大军呼啸着直奔高句丽帅旗。
有了张须陀的加入,高句丽人更是不支,且战且退,没有半个时辰,那万余人已经折损过半。那帅旗下的高句丽将领留下数千人马,护着帅旗仓惶后退。
张须陀嘴角一扬,想要弃卒保车吗?在他的手下,没那么容易。他已经看出来了,那帅旗下的独臂将军,绝对是一条大鱼,定是辽人中身份很高的大将。
他分出一千人马继续和那辽人留守兵马厮杀,紧随着秦叔宝二将继续向前杀去。
一路上,那独臂辽将被随军追的紧急,不断的分出兵马断后。可是隋军这时也已经认定了他,每次他分出兵马,隋军同样的分出一小部份的兵马,余者继续追击。
大军追击一道溪边之时,张须陀的中军也只剩下了不到八千人马,而秦叔宝他们的前军更是又一次的跑的看不见了踪影。中军纵马渡河,大军刚过一半,突然一阵喊杀声响起,两侧的小树林里又是一阵阵的箭雨飞出,不少的隋军骑兵不及防之下,纷纷中箭从马上摔落冻骨的冰冷溪水之中。
连续几次伏击,已经让张须陀有些无视这种小伏击了。这样的伏击在他看来,根本就是鸡肋。不但阻击不了隋军,反而是在分散辽人的实力。如果把这些伏击的力量全放到辽河边的大阵中,说不定还能效果更好一些。
一阵旌旗招展过后,足有上万的辽人从密林之中杀出。这次杀出来的已经不光光是隋军的弓箭手,还有数量不少的骑兵。张须陀毫无惧意,提枪纵马和敌人大战,两军就在小溪边展开大战。这支辽军已经比之前遇到的几支兵马要强上许多,双方你来我往,纵横厮杀,不断的士兵倒下,那白茫茫的雪地早已经践踏上了无数的脚印。倒下士兵的鲜血将白雪融化,染红了整个小溪。
和这支兵马足足交战了近一个时辰,隋军才彻底的击败了这支兵马,一万多敌军大部份战死,剩下三四千残军转身就跑。张须陀毫不放弃,带领剩下不足六千的骑兵紧紧追击。
辽军且战且逃,等又逃了十余里时,那支随军已经不足两千人了。前面又是一片小山谷,张须陀领着中军仗着马快,飞速绕到敌军的前面,彻底的将那两千余辽军包围。
出乎他意料的是,那支敌军的将领不但没有恐慌,脸上反而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看到那笑容,张须陀终于感到有些不好,这一路上来他接连越到数次伏击,虽然每次不多,但是辽人却越来越多,士兵也越来越精锐。
而且由于追赶敌军,他一路来分出了不少的兵力。现在回顾身边,居然只剩下了六千人左右,而且前军也彻底的不见踪影,就是后军,同样也已经失去了联系。
不过战到此时,已经没有了其它办法,唯有不断击败辽军,赶到辽东城才是最后的出路。而且,他也不认为,辽人现在还有多少实力来战。
“杀光他们!和前军汇合!”张须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些气喘。自渡过辽河以后,他们已经激战了数个时辰,一路奔行了二三十里,人和战马都已经有些疲倦了。
突然之间,四面山下出现无数的旗帜,一队队的兵马直奔而来。在他们前面的路上,一队骑兵呼啸而来,一看那装束,张须陀已经知道,这些是室韦骑兵。
又是一阵喊杀声响起,又一支骑兵从他们的来路上冲了过来。这些人全都是脑后结着发辫,却全都是黑水靺鞨部骑兵。四面山头合围而来的兵马则全是步兵,那是高句丽和百济的兵马。
一杆高高的帅旗出现,数员穿着华丽铠甲的大将又领着一支兵马出现。高句丽主帅乙支文德、室韦人主帅铁安答、百济人主帅扶余璋、靺鞨人主帅黄格,四人领着最精锐的一支万余人左右的兵马直奔而来。
“大帅,我们中埋伏了!”隋军中一位将领大声喊道。
第253章 救或不救
大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却还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整个辽东城都已经被漫天的雪花给包裹了,到处都是一片茫茫的白。也许是下雪的原因,自昨夜辽军又一次的袭扰后,今日一整天辽军大营都静悄悄的,再没有一支部队来攻城,连例行的袭扰都没有了。
城头的士兵们将怀中的步槊靠在怀中,双手拢在夹袄的袖中,一双眼睛不断地扫视着整个前方。下雪天黑的快,虽然时辰还早,可是整个天却已经快要黑了。
下雪天值守城头虽然寒冷冻人,可有个好处却是守城的时候能很清楚的半整个城下看得清楚,白茫茫的雪地之上,哪怕是有一个人摸过来了都能一眼发现。
就在天黑前的最后一刻,数十个小黑点自西面移动过来,等看得清楚了,才发现那是数十位骑兵。离城太远,城头的士兵也没有发现那是哪来的骑兵。
在那守城隋兵的注意下,六合城方向突然奔出数百骑,将那数十骑兵截住了。一阵刀光剑影闪过,双方交手了。城头的守兵精神一振,和六合城的辽军交手了,那肯定就是自己人了。也许是先前派出城外的骑兵弟兄们回来了吧,那士兵一边想着,一边忙跑向一旁的上司报告。
一层层的报告很快就传到了陈克复的面前,一听说有小部骑兵在城西和辽人交战,陈克复忙上城察看。等他上了城时,正好发现那队骑兵已经突破了辽人的拦截,正往西城门赶来。
在他们的身后,六合城辽营已经派出了更多的骑兵紧追而来,陈克复已经隐隐看出来的骑兵穿的是隋军的制式铠甲。忙大喊道:“快开城门,放他们进来。”虽然后面还有近千的辽骑,但陈克复还真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眼下辽东大营离这近十里,光这么千把人来了也翻了不了浪。
西城头上布满了弓箭手和弩手,城门处也已经有一队队的长枪兵列阵,只要辽人骑兵敢跟着过来,就要给他们个好看。骑兵越来越近,挟带着一身的风雪,还有满身的征痕冲入了城中。
“大帅,是陈青将军回来了!”城下守卫的将领一声大吼。
快步下了城头,发现回来的果然是派往中原的陈青,而不是先前以为的鲁世深的骑兵。
陈青一路冲过数道辽人的封锁,冲到了辽东城中,此时已经是气喘吁吁。
“大帅,张须陀大将军到了,此刻就大辽河东岸!”
陈青的第一句话,就将众将士们弄的惊讶了一阵。下一刻,大家都高兴的欢呼起来。张大将军到来了,那也就意味着援军的到来了。援军一到,联军必败,众人无不欢呼鼓舞。
看着众人的欢呼,陈青到了嘴边的话又停了下来。眼下将士们正高兴,他也不好说张须陀的援军正和敌人做战,等他去援救的话。
陈克复一眼看出陈青还有话说,忙对众将道“陈青将军刚刚回来,还有些军情要向本帅汇报,等本帅问我放大,到时大家现款给陈青将军接风。另外,后勤营的人安排下,准备给张大将军和援军接风洗尘。”说完,拉着陈青往他最近时间暂停的北城门处。
“刚才看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现在说吧。”
“大帅,今日清晨我们刚过辽水,就发现最起码有十二三万辽军正在辽河东岸列阵。我本劝张大帅,先就地停顿,等通知大帅你派兵前去接应一起回辽东城。不过张大帅直接发起了攻击,没多久就击破了敌阵。不过辽军好像还有后手,我来之前张大将军就已经连接碰到两次伏兵了。”
陈克复一惊,急忙问道:“你说辽人带了十几万人去辽河拦截张大将军的援兵?现在已经打了一天了?”
这个消息真是让陈克复大吃一惊,他时刻监视着辽人的大营,居然半点也没有发现辽人大营有大军出营。坐在那里沉思了好一会,他渐渐意思到,恐怕辽人正是昨夜出营的。
他们先是派了一支兵马来佯攻,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其实却是在掩护他们出营。再加上今天白天辽人大营没有半点动静,陈克复基本已经确定陈青说的是事实了。
“大帅,我们派兵去接应张大帅吧。张大帅只有两万人马,而且一路南来,人马疲倦。再加上,我估计辽人肯定不止那十几万人,如果我所料不错,说不定辽人就是派了主力大军去拦截张大帅的。”陈青一路来,和张须陀等将领倒也算是有些熟识,这个时候都不由得有些着急。
陈克复站起身,在屋内转了数圈。眼下的局面完全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料,他既没有想到张须陀能这么快到来,也没有想到辽人居然先一步的去拦截张须陀了。
“马上给我叫特勤司的唐锦云过来,要快!”
他知道,眼下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也许现在他做出的每个决定,都将影响着今后辽东的局势,甚至关系到大隋和辽人联军两大集团最后的胜负。
唐锦云很快地到来,陈克复问道:“鲁世深和沈光他们还没有回到辽东城附近吗?知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
“回元帅的话,前天收到他们的飞鹰传书,当时他们还在大梁河,今日如果不出意外,应当已经到了新城附近。最早明天早上就能赶到辽东城。”
“陈雷,你马派人去通知李副帅和李长史还是毛司马等所有城中营总管以上将领,让他们马上过来军议,有重要事情商议。”陈克复站在那里慢慢踱步,心里不断地在分析着各个情报。
人员很快到齐,陈克复首先就命周带带领一营轻骑兵,“你马上对六合城辽人大营进行试探性进攻。必然探出敌人大营此刻的虚实。”
众将见陈克复命周进带兵去攻辽人大营,还有些不解。
陈克复站在那里,表情肃穆,沉声道:“诸位,援军已经到了,是张须陀大将军带来的。一万八千骑兵,另外随同前来的还有相国苏威大人,现在他们就在不远处的辽河东岸!”
鸦雀无声,除了少数几个看到陈青回来的将领外,其余人都是刚刚听到这个消息。和西城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士兵们一样,将领们也欢呼起来。被围在辽东城中已经快半个月了,众将也都觉得压抑起来。他们没有实力出城击败敌军,敌军同样没有实力攻城上来,两军这样的对峙,让所有人都有些受不了。
而援军的到来,势必打破这种僵局。
等众将安静了一下后,陈克复又平静地道:“援军正在半日路程之外,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消息告诉大家。张须陀将军来了,而且已经和辽人交上了手。陈青将军刚刚从张须陀将军军中回来,高句丽联军昨夜佯攻城之时,已经大部出城。据估计,最少有二十万辽人已经去了辽河,现大他们正在和张须陀将军交战。”
李节一惊,“二十万?辽军联军这半个月伤亡惨重,五十万联军,最多只剩三十万人左右。现在居然有二十万出现在了辽河,那岂不是意味着辽军六合城大营只剩下了十万人?而且这十万人有可能还是那些民夫、奴隶?”
他的话让众人都开始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大帅,出兵吧,我愿意领步骑三万出城赶去战争,和张须陀将军前后夹击高句丽联军。现在是一个大好机会,一个彻底击败辽军的机会。”李奔雷老将军激动的站了起来,高声道。
高句丽联军的实力他们都看到了,如果不是之前已经调走了两万精锐骑兵出城,他们都可以主动对辽人发动攻击。不过就算真的有两万骑兵在,估计也没有人愿意出城做战,这是明摆着吃力不摆好的事情。放弃坚城去和辽人硬拼,就算能重,损失肯定也会很惨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辽人已经被调出了大营。双方正在激战,这个时候,如果隋军杀出,那么绝对是个大好机会。
毛喜摇了摇头,“我不同意副帅的意见,高句丽人和张大帅已经交战一天了,这个时候战场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谁也不知道。就这样奔跑数个时辰赶去战场,很危险。张大帅只有两万人,可是据陈青将军的话,辽人却有二十万人。哪怕张将军再能打,也不一定能打得赢这二十万人。很有可能张大帅会吃亏,我们这个时候赶去,调两三万人去,那就是添油战术。再调多点,六合城还有十万人,辽东城同样有危险。”
“如果张大帅败了,我们又再败了,那就真的是危险了。到时有可能辽东都不保,那我们奋战几月的一切,都将成泡影。”
陈克复看到李奔雷还想反驳,忙出声道:“那依毛司马说的,此时张大帅有险,难道我们对增援来的同袍反而见死不救?”
“当然不是,只是如今我们做出的第一个决定都关系到今日辽东的整个局势,所以必须要慎重和全面。张大帅要救,但是辽东城更重要!”毛喜目光直视着陈克复,眼中满是焦虑。当听到张须陀和功威要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和陈克复说过,这是皇帝对陈克复起了猜忌之心。
而眼下在毛喜看来,正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张须陀的到来,引发了辽军的大军拦截。以他想来,张须陀再强也不可能打的过二十万人,有很大的机会会战败,甚至会有一小部份的机率会战死。不管是战败还是战死,对陈克复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眼于辽人已经实力大阵,辽东大营剩下的不过十来万兵马,如果再和张须陀两万精兵大战一场,必会再削落几分。到时陈克复之前布下的棋子只要生效,那么辽人的盟友就要可能回兵,甚至高句丽人自己都要回兵解南方之围。
到时候以陈克复手中的兵马就能打败高句丽人,打赢辽东之战不是他们的目的。要不然,这仗也不会打成这样,他们的目的是守住辽东,且最大限度的保证手中的实力。
所以如果张须陀战死,那杨广必然一时半会马上动手夺陈克复的兵权,最起码也得有一位镇的住辽东兵马的大将前来接权。而如果没死,只是战败,失去了兵马的张须陀也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考虑下一步。所以在毛喜看来,这个时候不要说去救张须陀了,要是能派一支兵马去杀了张须陀才是最好的。反正张须陀和高句丽联军差不多都是陈氏复国的阻碍,双方互战才更是他希望看到的。
既然要复国,这些事情就没有什么好妇人之仁的,他不停地用目光向陈克复示意,就是担心陈克复会意气用事,错过这么一次大好机会。
“那依毛司马之见,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保证我大隋的最高利益?”
毛翊的眼神陈克复已经明白,虽然心里有些不忍心这样做,觉得这样做有些冷血,可既然选择了复国这条路,那么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做。张须陀对大隋的忠心任何人都明白,张须陀到了辽东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反而会是件麻烦事。别人也许可以拉拢利诱,但是这位铁汉子,他实在是没有半分把握。
不过凡事不能做得太明显,要不然只会寒了众人的心。眼下陈克复和毛喜只好把事情上升到大隋利益的高度,摆明辽东的胜负比张须陀更重要。虽然有些牵强,但也总算是个理由。
毛喜有些欣慰的看到陈克复没有意义用事,笑着道:“眼下是一个大好机会,不管张大帅那边的结果如何。总之六合城的辽人大营中只有十万人,甚至可能其中兵力只有三四万人。所以我们当趁辽大帅制造出来的这个机会,马上挥兵攻打辽人大营。只要我们攻破辽人大营,将其所有的物资后勤毁了,那么哪怕辽人在辽河取得胜利,最后的赢家也依然是我大隋。”
没有人出声反对,就算是李奔雷老爷子这个时候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正如毛喜说的,只要攻破辽人大营,毁去其物资粮草。那数十万辽人哪怕将援军全部歼灭了,失去所有后勤粮草的高句丽辽军也将彻底处于下风,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战败了。
张须陀两万将士的性命,和整个辽东之战的最后胜利哪个重要?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