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地从一万余靺鞨骑兵中挑选了最精壮的两千人马,作为他亲领的先锋部队。一反常态,这两千骑兵,粟末水部的勇士却只有他的几百亲兵,其余的却皆是此次跟随前来的各部族中的勇士。突地的想法很简单,尽最大的可能保存自家粟末水部族的力量。
也吉虽然一再强调要与大哥同生共死,但最后还是被说服,率着由粟末水部族勇士组成的后军。一旦隋军大城外设伏,他必须在突地的掩护下,带着粟末水部族的部份突围回到粟末水边。
万余骑兵,没有人说话,两日前攻进武罗城中的那种狂欢和喜悦,早已经不知道随风吹向了哪里。此时的万余人马,一个个皆是面色阴沉,情绪低落,对于冲出城外数万隋朝大军的包围,没有几个靺鞨人有信心。几日前,那两千追着他们落荒而逃的隋骑,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了。隋军太强大了,特别是那精良的铠甲,强劲的弩箭。
“兄弟,突出城后,只要遇伏,到时我会带着这两千勇士死死的拖住隋军,尽可能给你时间。到时你一定要带着人马冲出去,粟末水部等着你们回去,如果这次所有人都回不去,那么我们粟末水部族必然会被黑水部族给吞并的。虽然你不如我勇猛,不过兄弟你却有一个好脑子,相信在你的统领下,我们粟末水部族一定能统一靺鞨部族的。”眼看着突围在即,突地也忍不住有些伤感的对着弟弟也吉交代。
粟末水此次出征的各部族头人们也全都聚在这里,大家都明白,这是大族长在指定下一任大族长的继承人了。如果此次大族长回不去了,那么以后就将由也吉来担任大族长了。
听到这里,每个人都感觉万分的低落,谁也没有想到,此次出来,最后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一骑快马奔来,马上骑士滚鞍而落,喘着粗气大声地吼道:“大族长,北面的隋人派人传话,说是大隋辽东侯、左屯卫大将军、东北军大帅陈克复请大族长至阵前相会。还道一柱香后大族长不到,那么我们一万人将无一能生还!”
一听到这话,本来已经打算要突围的靺鞨人都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居然要大族长前去隋军阵前?
“大哥,千万不能去,你一去,隋军必定会将你斩于阵前,到时我军群龙无首,儿郎们更不可能逃的出隋军之手了。”也吉一看突地那些心动的样子,急忙拉着他的马缰劝解道。
也吉对于隋军实在是无法相信,敌强我弱,对方肯定不会安什么好心。说不定就是想诱斩靺鞨骑兵首领,才出此一招。
“大族长,也吉说的对,隋人肯定不安好心。我们不要管隋军了,我们突围吧,是死是活,就全靠我们的马刀说话。”另一个头人也忙劝解道。
从来没有如今天一般,让突地感到寸步难行,不管是要如何决定,他都感觉万分艰难。几万隋军列阵城外,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些隋军不同于高句丽人,高句丽人虽然也同样很强,但他却从没有如现在般感到恐惧与无助。
摇了摇头,突地苦笑着道:“你们不要说了,我想赌一把。赢了,说不定我们会安然无事。如果赌输了,也不过是早死一会而已。乌力,我出城后,先锋的两千骑兵由你率领,也吉依然带领后队。你们在城中准备,如果我一到隋军阵前,被隋军斩了,你们就立即突围。如果隋军把我扣住了,只要到了晚上还不放我,那么你们也依然突围出城。不管如何,只要突围出城之后,也吉就是我粟末水部族的大族长,所有人都得遵从他的号令!”
说完只带了两个亲兵,双腿猛的一夹马腹,带着一阵轰响,直奔北门而去。
虽然也吉等一众头人心中担忧,但是众人却也无法劝解突地,而且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也都在暗暗的期望,希望真的如突地所说一般,到时隋军真的能放他们一马。
城门隋军阵前。
陈克复等隋将并没有等多久,北门的吊桥就已经放下,一阵吱呀呀的声音响起,北城门已经在几个靺鞨骑兵的推动下打开。三骑靺鞨骑士策马而出,而城中的靺鞨骑兵一等三人出城后,立马就又重新绞起了吊桥,关闭了城门。只有城头上,突然多了许多双关注的目光。
“来者何人?”
在三骑靺鞨人还距离隋军阵前近两百步时,张锦就已经带着一队骑士纵马将那三人拦了下来。
“我是突地大族长的使者,特代我家大族长来拜见大隋辽东侯、左屯卫大将军、东北军陈大帅!”突地勒停战马,没敢报出自己就是突地,而是谎称自己是突地的使者。
张锦等人不客气的上前,将突地三人身上的武器都给搜走,然后又让三人下马步行跟随他们来到陈克复的马前。
离陈克复他们还有二十步,张锦就已经制止了他再往前走。这些靺鞨人都是些化外的蛮夷,万一暴起发难,伤到大帅可就麻烦了。
突地见到前面那面巨大的黑色战旗之下,一众盔甲华丽的隋军将领们,都围在一员年青将军的身后,虽然觉得那将领年轻的有些过份。但并没有多迟疑,马上的掀袍子,单膝跪地,大声的道:“在下靺鞨突地大族长使者,受命特来拜见大隋辽东侯、陈大帅!贺陈大帅万福!”
此时高傲的头颅,也不得不低垂,虽然他自命英雄了得。但是大隋兵多将广,却是他无论如何也得罪不起的。那日不过被扶余城中的财富比迷了心,才莽撞的去攻打了隋军,结果只两日,数万隋军就已经打上门来了。如果眼下他再不放低姿态,只怕他们粟末水部族也就完了。
二十步并不远,作为一个骑射了得的靺鞨人,突地能清楚的看清对面的那大白马上的隋将年青大帅。
“使者?本帅可说的清清楚楚,一柱香内,让突地亲自来见我。如果不至,城内万余靺鞨人,一个不留!既然他不肯来,那本帅就成全他。传本帅令,全军攻城,拿下武罗城,屠灭所有靺鞨人!”
白马之上的隋军年青大帅,目光冷冷地扫了他一眼,然后声音冰冷的下令道。
“尊大帅令!”
在那隋军大帅的身后,立马有八个传令骑兵,向前一拱手,大声的接令,立即准备向其实各处发令。
突地的脸一下子白了,他没有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隋军大帅,居然如此的生杀予夺。完全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直接就要下令攻城。
心中叫了声苦,再也顾不得掩饰身份。突地大声的道:“大帅,在下就是靺鞨粟末水部族族长突地,还请大帅手下留情!”
“说不是的也是你,说是的也是你,你要本帅相信你哪一句呢?还是你的每一句都是假的?”那隋帅的嘴角泛起一丝讥笑。
此时的突地后背全是汗水,这种自家性命及靺鞨上万人性命全都被捏在别人手心的感觉太难受了。
“大帅,是在下先前得罪在先,还请大帅见谅。前日,在下猪油蒙了心,一时莽撞准备攻打扶余城。在下有罪,请大帅责罚!”说完,再也顾不得大族长的身份,弯下腰,对着马上的陈克复就磕起了头。
看到突地居然如此自降身份,陈克复沉默了下。身后的于钦明低声道:“大帅,这个突地不简单,居然如此能屈能升,如果今日放虎归山,说不定他日终成祸患。不如趁今日之机会,杀之!”
对于于钦明的看法,陈克复也十分赞同,这个突地一族之长,居然如此拿的起,放的下,绝对是一个枭雄。不过,对于靺鞨人,陈克复早已经有了计划,现在也并不打算节外生枝。
沉吟了一会道:“看来你确实是突地大族长了,快快请起。既然是突地大族长到来,那快请近前说话。”等突地起身又前进了十步后,陈克复笑着道:“据我所知,突地族长向来不甘于高句丽的压迫,早些年前就已经带着英勇的靺鞨弟兄们向高句丽人发起了反抗,真是让本帅佩服啊!”
“高句丽人这些年在辽东倒行逆施,早已经成了东北各部族人眼中的贪婪的狼群。而多大隋仁义之师,数次发兵百万征辽,为的也就是踏平高句丽,解救东北各部族,让各部族子民都能在我大隋天子的护佑下安乐幸福的生活,共享天下太平。”
突地虽然五大三粗,马上好汉,但是一颗心也十分的粗中有细。陈克复的几句话一出来,他已经感觉到也许他们今天都不用死了。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他马上打蛇随棍上道:“大隋乃天下之仁义王师,我等辽东各族更是盼王师如盼云霓也。高句丽人的残暴,各族早已经是不堪忍受,我靺鞨部族更是受高句丽欺压多年。这些年来,在下虽然率领我部族子民和高句丽一直抗争,奈何实力不济,饱受欺凌。”
“数日前,在下得知扶余城的渊太祚主力南下与上国对抗,于是在下忙率兵前来攻打他的老巢扶余城,以求牵制他一二,为天朝贡献一份力气。哪料,最后阴差阳错,居然没发现扶余城中的兵马居然是天朝上国的天兵天将,以致发生了误会,冲撞了天国上朝,实乃罪该万死!”
突的语气诚恳,声音中充满了悔意,不了解情况的人,还真以为那日他们攻打李奔雷,是因为误会。甚至他还无耻的表示,自己是一直站在大隋这一边的,一听到渊太祚和高句丽开战,忙带着兵马来支援了。
不过这样的一番鬼话,骗别人还行,想骗陈克复却有些不大可能。不过陈克复却只是笑了笑,并没揭穿了什么。
“突地大族长,当日之事都是误会,所谓不打不相识。既然今日大家见面了,那误会自然也就解除了。只要突地大族长能向我大隋天子陛下上表表示归附,再进献一二贡品,那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我们大隋也必然会为靺鞨做主,帮助你们一起讨伐高句丽!”
陈克复说完,马上让人准备了文房四宝,立马让人给端到了突地的面前。
突地愣了一下,不过转瞬间却又高兴了起来。此次虽然没有拿下扶余城,只打下了个小小的武罗山城,而且还好死不死的跟隋军打了一仗,死了千多人不说,眼下还被隋军给包围了。
不过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眼前的突地还真有这种感觉。转了一大圈,他居然真的还就和隋军给搭上了,要是以前,说不定他还真不怎么在意远在中原大陆的大隋。可是经历了这一次之后,他却对于与大隋结盟十分的感兴趣。虽然明面上今后他们就是归附大隋了,但是实质上也不过是相互结盟罢了。
突地也不再犹豫,拿起笔好半天才不好意思的表示不会写字,最后只好他口述,隋军中的文书来执笔,写了一份洋洋洒洒,歌功颂德的粟末水靺鞨归附大隋的表书。至于陈克复提到的贡品也不过是一个过场,突地想了想后,就把他刚刚抢下的武罗山城中的一些不错的辽东特产,如珍贵皮毛、东珠、人参等物品当做是了给大隋天子的贡品。
全部搞定之后,突地倒也爽快,直接拿起刀在手上戳了个口子,用鲜血按了个血手印。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陈克复也十分满意,轻松的就将,本来已经起了冲突的靺鞨隐患给化解了。不但解决了靺鞨人参与进辽东这趟深水的可能性,还成功的把靺鞨人变成了名义上的盟友。虽然盟友有些勉强,但起码短期内不可能再是敌人了。这样一来,契丹、靺鞨一去,陈克复也就能安心的在辽东应付高句丽人不久即将到来的反击。
陈克复满意,突地更加的满意。不但能从刀上捡回他和全族万余战士的性命,还居然能意外的搭上了大隋这座靠山。这完全就是因祸得福了,对于靺鞨人来说,大隋不管如何,那都是万里之外的王朝。而高句丽才是他们始终要面对的敌人,现在结盟了一个远在天边,却又不会和他们有利益争夺的强国,一起对付他们的敌人高句丽,远交近攻,却正是他所期望的。
而且在这份合作的背后,他甚至隐隐看到了更加诱人的东西。高句丽是强大的,而大隋是更强大的,两国都是丛林中的猛虎。现在两虎相争,却让他这个一旁窥视的林中孤狼看到了一丝机会。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哪怕就是不伤,也同样会严重的被削落实力,而他突地,却有很大的机会,火中取栗、借机得利!
第202章 霸王条款
又是一个艳阳天,辽东的秋日雨季中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十分的难得,高升的红日,如同一个大暖炉,照的每一个人都暖洋洋的。
可是粟末水部族的大族长突地,那一张饱经风霜的黑脸,却面无表情、冰冷无比,内心更是刺骨冰凉。
他从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套用一句话就是,他猜到了事情的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突地骑着他心爱的战马,转过头看着身后的,那是他们粟末水部族的两千勇士。此时那两千精锐的勇士,一个个并不像他一样的脸色难看,反而一个个都很兴奋的一边行军,一边在马上欢笑歌唱!
叹息了一声,突地又抬头看了看他的前面,那里也是一支二千左右的骑兵。不过即不是他们靺鞨族的勇士,却也不是大隋的骑兵,反而是过去和他们夹着一个扶余道的邻居契丹骑兵。
现在他已经知道了,这两千骑兵虽然不多,可来头却不小,居然是由契丹十部族中,除了大贺氏之外的九部族少族长所亲统。此刻,那九位年轻的少族长也和他一样,带着两千人马,夹杂在大隋的三万多大军之中。除了那三万多的隋军,还有着过十万的扶余道高句丽人。
他们此时的目的是辽东第一要塞辽东城,那个声名一直传遍东北之地的辽东要塞,他曾经向往过,但是此刻他并不愿意去,可是却又不得不去。
当日武罗山城之前,一开始他以为隋军打算将他们围灭,结果最后出人意料的,那年轻的隋军大帅陈克复,却轻轻地将那日他们攻打隋军的事情揭过。接着还和他们结了盟,在他向大隋天子上了归附表书,又列出了一张进贡的礼单之后,他以后一切的事情都如他所料了,危机解除了,甚至他还一心想着怎么在高句丽和大隋这两头猛虎相斗之时渔利。
可谁曾想,那年轻的大帅陈克复微笑的面容背后,却藏着锋利的刀芒。
这几天来发生的事情,真让他有种在梦里的感觉,他感觉自己就如同一只小小的蚂蚁,一切都被那年轻的大帅捏在了手心。
几天时间,大隋的兵马,如狂风过镜,将整个扶余道大大小小四十余座山城,全部都一扫而光。钱粮、人口,所有的能带走的东西,全都被隋军给搜刮一空。他每天都只能红着眼,看着一队队的隋军赶着马车、牛车,将那堆积如山的粮食、器械、布匹丝绸运走。
四十余城的物资啊,用堆积如山根本无法来形容。在突地的眼中,这些财富就如山与海一般,如果将这些钱粮人口财富给了他,他相信,用不了十年,他就能让粟末水靺鞨成为东北强大的部落,一统整个靺鞨。
山与海一般的财富,隋军虽然有数万人,可是光用马车也一时无法运走。那隋军大帅陈克复却是轻飘飘的一句话,那些隋军的工匠们,再加上高句丽人中的工匠,隋军居然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打造出了上千辆的鸡公车。
看着那些只有一个轮子的独轮小车,将那山与海一般的财富一点点的运走,突地头一次感觉自己是如此的贫穷。
扶余道四十余城,所有收集到的粮草近两百万石,这里不光包含着渊太祚过去兵马的粮食,也还有着原本二十万高句丽百姓及贵族们的粮食,如今却全都成了隋军的战利品。之前所有的高句丽人都缩在各个山城之中,却也正好方便了隋军一个个山城一锅端去,以他估计,整个高句丽扶余道除了极少数逃跑的,其余的十二三万人已经全都被俘虏了。
出乎意料的,被他们靺鞨人占领的武罗山城,隋军却没有要回去。所有被他们劫掠的物资钱粮,隋军也没有要回去。这本来是极好的事情,可是代价,却是他突地大族长带着两千精锐的粟末水骑兵,被迫随着陈克复的大军一起南下辽东城。
就和那些契丹人一样,到现在他才知道,原来那些契丹人之前也伏击了隋军,结果去比他惨多了。他不过是损失了千余骑,可是契丹一万三千人,却只剩下了眼前的两千余骑。虽然他还没明白为何契丹人伏击了隋军,那阿保窟和瓦台却又怎么和陈破军成了结拜兄弟,但他明白,他们已经成了隋军的人质了。
看着中军的隋军大旗,突地叹了口气,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大帅,您为何坚持要带上契丹人和靺鞨人?而且,你在武罗山城之时,居然还送给他们那么多的东西?”这个问题已经憋了鲁世深几天了,眼下看着离辽东城都已经不远了,终于憋不住问了出来。
陈克复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对于这次北上扶余,中间出的这么多意外,他之前也是没有料到的。不过对于现在的结果,他却是很满意的。
两百多万石的粮食,这是最宝贵的,乱世当中,粮有第一。他处于辽东,不可能有机会生产,辽东城中的粮食也是吃一点少一点,如今一下子弄到了这么多的粮食,他是相当满意的。
除了粮食,其余渊太祚及那些贵族领主们储存的铠甲器械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原来的扶余道兵马及各领主的私兵们有着六万余,这么多的兵马,装备器械自然也是十分的丰富,特别是弓和箭,数目相当的宠大。
不但如此,处于辽西各部族交汇之地的扶余道中,马匹也相当的丰富,粗略的一计算,战马就有愈万匹,那些不能当做战马的马匹,更是有数万匹,而且牛羊更是极多。
看着那山与海一样的财富,当初陈克复心里也是无限的感慨啊。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来的更快的方式了,抢钱抢粮抢人口,果然是最快捷的方式。要是让他陈克复自己种田,自己养牛养马,生产器械,这样山与海一般的物资,哪怕是给他一百万人,估计没有个十年时间,也不可能储存的起来。
难怪当年蒙古人以一个小部落,最后能打到莱茵河去。
此次掠夺到的人口也是一个相当宠大的数目,十二万多人。按照陈克复之前的标准,年纪三十以上的女人,四十以上的男子,身有残疾者,年老且又不识字、不会工匠技能、不会医药等手艺的人全都被挑拣了出来。这样一挑,足足近三万人被挑了出来,而且这次北上,他们又带了好几万的高句丽年老及残疾的人北上,两相一加,足有近七万人。
这些人陈克复是不打算要的,他原本还想着带着北上,看能不能各辽西诸部族联系上,将这些人口卖给他们为奴。但也没有想到,这次北上会是这样的结果,辽东六大部族,高句丽是他的敌人,突厥、奚族、室韦太远,这处还没来得及联系上。本来早好的交易目标,契丹和靺鞨两部族,如今却成了他的名义上的盟友。
不过反正那几万奴隶在他眼中也是无用之物,陈克复和众人稍一商议过后,便决定,继续拿这些人和契丹、靺鞨两族交易。交易倒也简单,七万高句丽奴隶,三万给靺鞨,两万给阿保窟,其余两万给契丹另外八部族。不但如此,陈克复干脆将各山城之中一些带不走的,即不能吃,又不能穿的财物,全都卖给了两部族。
这些东西交易给两部族后,他要求的回报却也不高,契丹九部族出精锐骑兵五千人为其征战高句丽,并在今后十年,提供战马一万匹,羊十万头,毛皮一万件。而靺鞨部族必须由突地大族长亲统两千靺鞨骑兵随军南下辽东城,一起对抗高句丽,并且同样在末来十年里,向陈克复提供三千匹马,一万头羊,毛皮三千件。
对于两部族来说,如果陈克复的交易条款中,去除掉必须由他们这些族长亲自南下辽东城的话,他们是很乐意接受陈克复的交易条件的。
对于他们这些部族来说,限制他们发展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没有人口,想在艰苦的东北生存扩大,太难。而答应陈克复,就能一下子有数万的俘虏,虽然这其中有半数的人都是年老残疾之人,但也同样还有近半可以生育的妇女。只要有足够的女人,他们就能轻易地将部族扩大。
而且陈克复也还答应了他们,在隋军撤走后,扶余道四十余城中带不走的财物,契丹和靺鞨一分为二,他们各取一半。这些财物虽然隋军带不走,可却并不表示不值钱。只要他们花点时间,拿回去后,就可以和其他的部族换取足够多他们需要的物品。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条件,是陈克复要求契丹九部族少族长、靺鞨大族长突地一起南下辽东城。几个人都犹豫不决,可是陈克复的条款却不过是一个霸王条款,玩的就是强买强卖,根本就没有打算征求他们的同意。说出来,就等于条款生效了。
到最后众人不得又喜又忧的接受了陈克复的条款,无奈的跟着大军南下,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前卜未知的南下。
第203章 圣旨到!
辽东多山,山路艰难,运送物资一般都是以牛马相驮,却难以运用马车、牛车。
而此时的山道之上,连绵不绝的车队一路向南,不断的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中原南方人就因为这种声音,而叫他们手中推的独轮车为鸡公车。
鸡公车只有一个轮子,对于道路的要求很低,更不需要牛马相驮,可是所有运载的重量却比一头驴驮运的还要多。如此一辆临时打造出来的简易鸡公车,居然能让隋军轻易的运送三四石的粮食物资,可以说真是奇妙无比。而相传,独轮车的发明人就是三国孔明,鸡公车也就是木牛流马。
除了小孩和有手艺的老人,所有的辽人俘虏不论男女,全都在运送物资,男的在后面推,女的用根绳子在前面拉,如此一来,虽然车子还是不多,可是每车能载的物资去一下子增加了不少。那鸡公车单独的一个车轮,车子走过,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犹如一根线一般。
如此连续的行了几天军,在经过了金山城两天后,所有的隋军士兵们终于感觉一阵轻松。辽东城已经就在不远前,只要半日就已经能到了。离开了辽东城这么久,此刻所有的将士们突然都有种回家的感觉。对于不少人来说,辽东城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了。
一队骑兵自南而来,隆隆的马蹄如雷一般传来,一看装束就知道正是隋军的骑兵。推着独轮车的辽人俘虏,纷纷将车子往路旁推,不敢脚气这些高高在上的隋人。
那队骑兵没一会就策马来到了中军的陈克复旗下,骑士翻身落马,单膝跪倒在陈克复的马前,大声报道:“禀报大帅,陛下派了使者带着圣旨到了辽东城,胡将军和陈将军命我速来报知大帅,请大帅速回辽东城接旨。”
陈克复沉吟了一下,问道:“来传达圣旨的使者是单独前来,还是有带大军前来?”
刚刚一下子听到有圣旨到,陈克复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的。不得不说,一个人在辽东纵横驰骋,生杀夺予,这种感觉确实是十分的爽的。如今突然一下子听到圣旨到,他一下子明白,自己如今也不过是一军统帅罢了。在他的头上,还有着大隋王朝,还有着大业天子杨广。
之前,打下辽东城后,他故意拖着时间到金山之战后才开始向杨广报捷,就是不愿意杨广过早的派军队来辽东。眼下突然圣旨到,算算时间,距离大军撤退已经一月有余了,而他的战报送过去,应当这个时候才到,不可能皇帝反应这么快,一下子就有圣旨到来,毕竟琢郡到达辽东城,那可是路途遥远。
难道是杨广如先前约定的一样,一到北平郡后,就已经让大军前来接应了?这个他却有些不大相信,朝中明摆着裴阀和李阀都在打压他,这次有这么好的借刀杀人的机会,裴阀和李阀的人不可能会不用。
“回大帅,使者是由一名校尉带着两百骑兵护送过来的,一个时辰前刚到,没有大军前来。”说到这里,那骑兵的语气中有些失落,毕竟当初留在辽东时,大帅告诉他们的是,皇帝一回河北后,就派大军来接应他们回中原。这眼下早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居然没有半支兵马前来,不禁也是让他觉得有些失落。辽东再好,也不如中原好。
不同于那信使,陈克复一听这知,心情却一下子舒朗了开来。不管是什么裴阀真的借刀杀人也好,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也好。事情终于向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了,皇帝并没有派大军前来,那表示,他在辽东也就越来越稳固了。
陈克复回头看了一下身旁的一众将领,他们听说朝中有圣旨到来,也是十分高兴,特别是李节,心里更是满怀期待。不过在听说只是使者单独前来时,却又表情各异。
如李节是失望的,他希望的是离开辽东,回到中原。如现在这般,挂着军中三把手的职位,可却只能做一个打杂的,这不是他一个出身世家豪门的贵族子弟所能容忍的。只有早日回到中原,依托家族,他才有机会把这一切扳回来。
而毛翊、鲁世深却早已经和陈克复上下一心,他们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回中原,辽东虽苦,却是他们的复国基业所在。
李奔雷、刘铁柱、于钦明、李世民等将领先听到没有兵马到来时,先是有些小小的意外,接着却又好像松了口气一般。刘铁柱这样的将领,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正五品的郎将,可是回到中原,却再带不了兵,必须回京城待命混吃等死。只有打仗的时候,他们这些级别的将领才能出动领兵,要不然,就只能在满是豪门贵族的京城之中,做一个看似不低,和京中贵族世族们相比却只算是小人物。特别是他们这种出身寒门的将领,京城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而留在辽东城,统率上万兵马,却能让他们热血沸腾,只有在军队中,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他们的价值。
将众人的表情一一收进眼底,陈克复心中笑了笑,他知道,他部下的这些军官们,也开始变了,不再是过去破军营时的那样单一的想法。陈克复不怕他们有想法,有想法是好的,只有这些将领们有了自己追求,他才能更好的将他们拧在一起。
“传我命令,团以上军官,马上随我一起先一步回辽东城,迎接陛下圣旨!”
陈克复对着传令兵一声令下,反正离城也不过是个把时辰的路途了,他也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他现在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皇帝杨广给他的是什么旨意。
陈克复一骑当先,带着数十位将领,连带着阿保窟和突地等人,在张锦等亲卫的护卫下,策马赶回辽东城。
不到一个时辰,辽东城就已经在望。高大雄伟的东北第一要塞可不是浪得虚名,那高大的城楼,全由条石垒起的城墙,无一不让看到此城的人心生震憾。
阿保窟和突地等人虽然早就知道辽东城的威名,可是头一次见到这座处于群山之间的辽东城,脸上全是震慑之色。对于那些游牧渔猎部族来说,城池这玩意他们根本就没有。契丹人都是住的帐篷,就是阿保窟的父亲,阿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