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东都洛阳到达东北的北平郡,一路何止千里,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算起来并不是太长。但是对于杨广来说,这东都发来的急报已经是半月前的事情了。

半个月前,杨玄感就已经聚集了五万叛军围攻洛阳,虽然洛阳城坚,但兵马却大多随他北上辽东了。眼下洛阳城中的兵马并不多,而且头一点战,就失了八千精兵,这不得不让杨广对于杨玄感重视起来。

半个月,能够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而他虽然已经于昨日派了宇文述、杨义臣、屈突通三位大将领兵十万,南下东都,但是十万兵马,再快,也最少得有十余天才能赶到。

那边已经过了半个月,眼下还要十多天,这前前后后等于,当宇文述的大军到达东都时,距离杨玄感围城已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了。

一个月,杨广心里不停地念着这个数字。杨玄感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五万兵马,谁知道在一个月内,他又能聚集到多少兵马,而且,杨广也不敢确定,到底还会有多少贵族世家大族,会倒向杨玄感的一边。到时,如果东都城内也有人倒向了杨玄感,甚至都用不着他强攻,只要一个里应内合,就算是洛阳再城高墙坚又还有什么意义?

年纪早已经过了七十岁的老纳言苏威,走出来高声道:“陛下,眼下洛阳危急,我等可不能坐视啊?东都为我大隋之京师重地,切不容有失,京师一失,那可就真的天下震动。到时杨逆,控三江掌四关,中原就危矣。我大军,当连夜起程赶往中原,只要陛下一到,到时自能震慑宵小,保我大隋江山安定,一扫群丑。”

此时的其余大臣,一个个哪里还管得了许多,不管从公从私来讲,这东都都是不能丢的。东都天下中心,东都一失,天下也必然被分割成数块,南北东西不能有效的畅通。而且东都一失,运河也将失去,到时连关内的长安也都将粮饷困绝,就是那些四下里不断反叛的农民们,朝廷也无法快速的调兵镇压了。

而且每个大臣的家人财产也都在京师之中,要是东都一失,他们一样将是家人财产不保,没有人肯受这样的损失。

杨广此时的心中也已经有些乱了,恐惧了。对着众大臣们的提议点了点头同意,不过此时他的满腔都是怒火,却也是非发泄不可。

将军王仁恭,两次征讨高丽都立有军功,就因为侄子王仲伯参与叛乱,被免官除爵;文士王胄、虞绰曾是大业天子为藩王时的旧臣,在杨广当了皇帝后又成为亲信,时时与之吟诗唱和,就因为平时与杨玄感交善,一并被流放徙边;司农卿赵元淑在杨玄感起兵之前,私自放走了自辽东潜逃南归的杨玄感之弟杨玄纵,杨广下令将其斩首并籍没其家;秦王杨浩也因为急报中说杨玄感有打算立其为君,被坐以诸侯交通内臣罪废黜。

兵部侍郎斛斯政与杨玄感共同谋逆,又投降了高句丽,被定了个满门抄斩。

水路军中的大将军李子雄,因与杨玄感交情十分莫逆,也被杨广下令水帅将其锁拿。

杨广一口气说出了对一堆大臣们的处决,又想了留守弘化郡的殿内少监元弘嗣,是任兵部侍郎的斛斯政的亲戚,一想到这么重要的位置被他掌握着,心中十分的不放心。扫视了一遍厅中的诸大臣们一眼,最后停留在了一旁的表哥李渊的身上。李渊七岁就袭封了父亲的唐国公爵位,后来又在各地担任刺史,可以说十分的不称职。

不过眼下,能力已经不是杨广最先考虑的了,他最先考虑的是对自己的忠心。李渊虽然能力不显,可却是他的表哥,而且还是他一个宠妃的舅舅。眼下这个时候,正是需要靠得住的人,帮他掌握局势,而能力不强者,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野心,这反而是杨广比较放心的一个地方。

一念及此,杨广对着李渊道:“卫尉寺少卿、唐国公李渊听旨,朕命你即日起率兵五千赶往弘化将弘化留守元弘嗣逮捕,并令你暂代为留守,关右之天水、陇西、临洮等一十三郡皆受李渊节制。”

李渊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杨广居然将这么大的差事交给自己。节制十三郡,这个权利可不小,天下也不过是一百九十几个郡,眼下他一人就节制了十三个郡,还是关陇这等重要的地方。

要是以往,李渊都会笑起来,不过眼下,他却没有太多的高兴。升官固然好,可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的命也重要啊。

“陛下,这辽东的陈破军怎么办?如果陛下放心,臣愿意先领兵马前往辽东接应陈破军回中原,再赶赴陇右。”

裴世矩忙站出来道:“唐国公,陛下安排你去接管陇右一十二郡,那是关系着眼前的大事。你怎么能如此轻重缓急不分,一心只顾念着自己的儿子女婿?唐国公,如此时候,当以国事为重!”

说完又对着杨广道:“陛下,如今东都告急,我大军事不宜迟,当连夜启程赶赴中原。辽东之事,不过是癣疥之疾,而东都洛阳如今可是心腹之患,一刻也耽误不得啊。而且上次陈破军将军的送来的信不是说,辽东城兵马不多,他要去攻打辽东城吗?看陈破军将军如今信心十足的样子,我看,辽东之事暂时可以先缓一缓,等我们平定了中原之杨逆,再派兵过辽水也急。”

“陛下,可是那陈破军却只有兵一万,这如果要到等到平定中原之乱,恐怕撑不到那个时候啊?那可是四十多万军民啊,陛下,请三思!”李渊那本来就满是皱纹的脸,一着急,皱纹更多了,真是应了当初杨广给他起的名号婆婆面。

杨广也有些犹豫不决,辽东事关他的大业,可是眼下的东都,却关系到他杨氏的江山。

李阀之中的李敏出声道:“陛下,眼下东都最为重要,至于辽东城,陈破军将军向来是战法出众,更兼得是百战百胜,至今未尝一败,实乃我大隋近年中难得一了的不世帅才。眼下虽然兵马不多,可却都是精锐,当初可是只以一千就能冲破乙支文德八万兵马的。而且又兼之拥有新城坚城可守,坚守几个月当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李将军如此勇武,兵马不多也当不是什么问题,陛下当初不是允他增加十个鹰扬府的兵马吗?臣觉得,辽东现在还有四十余万壮丁、辅兵,又有众多撤军时没有带走的器械铠甲,只要陛下一道圣旨,陈将军即可马上聚起十万兵马,到时以陈大将军之才,难道拥兵十万,坐拥坚城,还守不住半载一年的?”

李渊还想说什么,可是杨广却已经不想再在这事上争论下去了。开口道:“李敏说得不错,陈破军乃我大隋难得的帅才,只要给他兵,又有坚城,当可练起一支精兵,坚守待援的。就依李卿所言,许陈克复按需招募兵丁,训练士卒,坚守待援吧。”

纳言苏威出声道:“陛下,师出则无名,现下陈破军任左屯卫大将军一职,可是部下却还是当初破军营的那些。如今要继续留守,那么就当有名号才行。依臣之见,不如陛下授命他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命他为辽东行军元帅,许他全权,如此当能更好的便宜行事。就是招募兵马数量也得有个定数才行,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杨广此时已经没有心情计较这些了,一心只想着能早点赶回东都。不耐烦的道:“那就依纳言所言,陈破军功勋着著,今朕命他继续坚守辽东,授权于其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命其为辽东行军元帅,著升为从一品上柱国、正二品左光禄大夫、晋爵辽国公,实食封一千户,原左屯卫大将军之职不变,令授辽东行军元帅。朕允他可招募民壮为军,定额十万人。至于辽东行军元帅府下的各级军职,一律由其提拔任命,再上报朝廷。朕,再许他战时全权!许他便宜行事!”

杨广心里对于自己说话不算数,说好了一到北平郡就派兵把他接应回来,现在却又食言,一时也有些过意不去。眼下又要把他扔在辽东那么久,还不知道他能不能撑到平定了中原之乱后,再派兵去接应。一时也就大口一张,各种封赏都是超升,连那战时全权、便宜行事的大权都嘴一张的漏了出来。

裴世矩一听不愿意了,这个权利也太大了点。升个散官什么的他倒不在意,可是一下子爵位升到了国公,还实封一千户,且又让他一下子统兵十万,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如果真的按这样办,那到时陈破军可就完全跳到了他们的头上了。

刚想出列,一旁的裴蕴却悄悄地扯了一把他的袍子,对着他转过来的目光,轻轻地摇了摇头。

第194章 合纵之术

一众随军大臣们,紧急商议过后,很快就制定了一整个行动计划,以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大兵带回到东都洛阳,彻底平定这场乱事。

等到半夜时分,已经商议好了策略的大隋君臣们,马上向全城的大军发布了启程的命令。天空依然在下着雨,虽然不再是大雨,可是道路却依然泥泞不堪,可是皇帝陛下却一点余地也没有给大军,命令三军即刻启程,如有怠慢,斩立决。

刚刚才吃饱喝足,休息了只半天的隋军们,一个个不得不从温暖的被窝中起来,顶着秋雨,一队队的按各自的旗号,排起了长队,开始向涿郡进发,他们将在那里,通过大运河,直下东都。

大雨之中,一众大臣却不用冒雨前行,他们全都坐着大马车,跟随在皇帝的车驾周围。

“你刚才为何制止我,不让我说话反对?”

马车之中,裴世矩有些不解地看着裴蕴,在他看来,他们裴阀已经和陈克复是彻底的对上了,完全没有和好的可能性,既然如此,为何裴蕴却要让他们眼看着陈克复如此的快速提升,手握重权。

裴蕴今天可以说是又惊又怕,今日皇帝一怒之下,将许多牵连到了杨玄感叛乱中的大权都削职除爵,甚至满门抄斩。他的儿子这次同样叛投了杨玄感,可是皇帝除了开始斥责了他几句外,并没有怎么为难他,甚至连降职都没有。

一直到出来,他的一颗心都一直吊着,出来后被风一吹,才发现整个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

此时一颗心才放下来,听到裴世矩这么一问,忙笑着道:“今日陛下心情十分不好,明显是不愿意在辽东的事情上多谈。要不然,哪怕陛下对陈克复再好,也不可能如今日一样,对他如此封赏。散官、勋职、爵位全都升了一级,还给了他这么大的全权?我们再争下去,一个不好,到时陛下反而把火撒到了我们头上,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你觉得和一个死人去争那些东西有必要吗?官职再高又如何?哪怕他就是位列三公,又能如何?如今我们大军南下中原平乱,就算马到功成,到时再派人往辽东,这一来一往,不得好几个月。而且,几个月后正是寒冬之时,那可不是行军的时候。你觉得陈克复凭着那一万兵马,再加上四十万农夫,能在辽东抗的了几日?说不定,他们现在就已经正被高句丽人团团围困,等着我们大军前去接应呢。”

“到时管他是上柱国,还是辽国公,又或者是行军元帅。你说连人都死了,这一切有还有什么意义?你我的品级都不高,可是你看在陛下身边,有几个人能当的了你我受陛下的亲近?陈克复不过一武夫罢了,虽然能打善冲,也依然还只是一个武夫。”

裴世矩有些担忧地道:“这陈克复的战阵本事确实不差,而且他的那一万破军营你也知道,那都是一等一的精锐。万一到时,他没死,那这升上去容易,再想降下来可就难了。拥兵十万,这可就真不是一般的将军了。到时,对我们可不利啊!”

“放心吧,他再厉害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孙武再世,武侯再生?想我大军百万,连攻高句丽几次都是难以攻下,这高句丽可不是一盘简单的菜。那是东北第一强族,比之突厥却也是不遑多让的。陈克复要是有个三五万破军营,那还真不敢说,但是他只不过一万精兵,哪怕以一当三、以一当五,也绝不可能挡得住辽人的报复反击的。陛下给他如此厚赏,估计也是预料他必死于辽东吧,现在如此优待厚赏,就当是死后的尊荣了。我们又何必去跟一个死人抢那些身后的尊荣呢?”

裴世矩点点头,叹息声道:“希望这次他能死在高句丽人的手中吧,这样死去,倒也不失一个英雄。陈克复确实是个人才,可惜却是个不识时务的。”

黑暗的雨夜之中,一排排的火把在风雨中被吹的歪歪斜斜的,一队又一队的隋军士兵在黑暗中紧急行军!一队骑兵护送着一名隋朝官员却朝着反方向的辽东而去——

辽东扶余城南不足百里的山谷。

陈克复骑在雪白的青骓之上,对着于钦明道:“以夷制夷?嗯,你继续说下去!”

于钦明也没有卖关子,继续道:“大帅,眼下我们孤军悬于海外,虽然最近接连打了胜仗,而且都还是大胜仗。但这都是大帅您用兵如神,指挥得当的结果,并不是说我们在辽东的实力已经超越了高句丽人。”

“本帅知道,这些不过是行险侥幸,按用兵之道来看,这样接连行险,不是正道。只是如今我们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只能抓住每一丝的机会。总算天保佑,虽然一路如履薄冰,可总算是安全的过来了。”陈克复叹了口气,兵行险招,虽然往往能取得很大的胜利,可却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着不慎,就会满棋皆输。真正的用兵大家,是会比较避免老是使用这种招数的。终日上山打雁,终会有被雁啄了眼的时候。

越是水性好的人,最后越容易淹死。

于钦明轻轻一笑,他说那话虽然是赞扬陈克复的话,可却也暗含着一丝劝解。此时听见陈克复毫不在意的样子,也是心里赞叹了一声。

“我军和高句丽已经是不死不休,特别是这番大败了高句丽后,高句丽必定不会轻易的罢休。如大帅所料,高句丽现在兵马损失严重,但是用不了多久,这些本就是常年战争的高句丽人,马上就能全民皆兵,在短时间内征召出一支大军来。虽然战斗力会不及过去的老兵,但游猎部族的高句丽不比中原百姓,他们可是集则能战。”

“不过虽然李将军在扶余城打了靺鞨部,但是我们又在这打了契丹部,表面上看来,我们同时得罪了三大部族。不过,这中间还是能有些区别的。靺鞨是部族族长突地带兵来袭,而契丹却是他们的少族长摩哥私下里来伏击我们的。所以我们眼下可以拉拢契丹,打击靺鞨!”

鲁世深刚刚被契丹人堵在后面,被数千契丹骑兵轮流冲击,部下死伤不少,此时正是报仇的大好时机,却听到于钦明说要拉拢契丹人。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冷笑几声道:“于大人倒是好胸怀,被人打的头上来了,死伤了这么多的部下儿郎。如今仗打赢了,却反而是装孙子,去拉拢那些契丹人?只是不知道一会,那些契丹少族长们过来了,我们是要叫他们一声主子好呢,还是叫一声大爷?”

陈克复伸手阻止了鲁世深继续说下去,淡淡地道:“拉拢契丹人,可不是说要做孙子,只不过是暂时的放契丹人一马罢了。等到将来,我们还是可以再来算一算这笔帐的。现在拉拢契丹人,为的也是能少死些弟兄,你就少说些,多看少说,不要满脑子只看到眼前。”

如果能将这次的伏击战,定性为摩哥的私人行为,而不是整个契丹部族的行动,那么他们和契丹人之间就还是有的可谈的,而不用一下子转成敌对状态。

隋军阵前,一面面的金属大盾明亮,一把把长矛步槊如林,排列成一个个方阵的步兵们铠甲明亮,旗帜鲜明。两侧的骑兵们,更是人强马壮,整个隋军都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杀气。

阿保窟和瓦台等九个部族少族长在张锦的带领下,缓慢的来到了隋军阵前。

阿保窟的一条腿在陈克复午睡的时候,中了一箭,还好伤的不深,只是此时却只能一瘸一拐的来到了陈克复的马前。虽然马上的这位将军比较年轻,但是他却居于中间位置,一旁的众多将领都对他众星揽月一般的围着,他就已经猜出这员年轻的将领一定是隋军的主将了。

他推开扶着自己的亲兵,勉强地站直了身子,对着马上的陈克复道:“契丹遥辇氏部族少族长阿保窟,一时糊涂,伏击了大隋的兵马,罪该万死!还请将军降罪!”

陈克复一看这阿保窟年纪也不过是三十岁左右,此时虽然受伤,但却也还是强打着精神。虽然那头发型看上去很怪异,但却依然看的出长的十分剽悍。看到他居然这么识时务,能主动的来投降,而且一来姿态还摆的这么低,心里笑了笑,看来这以夷制夷的策略倒还真的有可能实行了。

他不怕那些精明狡诈的人,怕的就是那些塞外四肢发达,头脑却十分简单的一根筋的那种,万一来个不知变通,他还倒不好处理了。但是现在一看那队保窟,他就知道,眼前这人是一个聪明人。和聪明人好对话,因为这些人知道趋吉避凶,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知道该如何选择!

第195章 契丹王位

陈克复敏捷地跳下马,走到阿保窟的面前,轻轻的扶住他的肩膀,笑道:“少族长身上还有伤,就不用这么客气的行礼了。”

说完又转头对着身后道:“叫医疗营的大夫过来,叫最好的过来,马上给这位少族长处理一下伤口。”

阿保窟看着眼前这位身高比自己还略高些,但是却要年青许多的隋军将领如此和气,原本一颗一直吊着的心也是放下了不少。原本他以为,隋军被他们这一翻突袭伏击,损伤不小,对待他们这些被包围后请降的敌人,一定会十分的严厉及仇恨的。只是在轻松之后,心时却有一种更加不好的感觉,就好像被草原上的狼盯上了的感觉一样。

脑子轻轻转动了一圈后,他问道:“还不知道大帅名号?”

张锦此时又回到了陈克复的身后,一听到阿保窟问起陈克复的名号,忙上前两步,大声的道:“我家大帅乃是大隋辽东开国侯,右光禄大夫、柱国,左屯卫大将军,大隋皇帝陛下亲赐表字破军,陈破军大将军。受皇帝陛下旨意以三千兵马组建破军营,在新城与新城王高齐一万余兵马大战,全歼其部,俘虏新城王高齐,又兵不血刃取辽东重城新城。旋又与北上之乙支大战,以一千重骑兵破乙支八万轻骑。其后更是以一万兵马破辽东城,歼灭辽东城全军。不久前,灭高于贞、高延年,破安市、白岩城。于金山峡谷大败渊太祚,俘虏其全军,接着破金山城、盖牟城,扶余城,今日又大破你们契丹骑兵!”

张绵这通话那是练了许久了,每次不管是对上那些曾经被俘的隋军将士,还是那些敌人兵马,只是这么长长的一翻光荣的战绩一报出去,绝对能收到十分好的效果,将那些人震慑住。

眼下同样如此,那阿保窟虽然觉得陈克复是眼下隋军阵前的一位主将,却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来头,原本以为只不过是一支两三万隋军兵马的主将罢了。哪想到居然有如此大的来头,不但那一串的官职爵位吓了他一跳,而且那一长串的战绩,更是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陈克复在一旁看着那些契丹少族长们的反应,心里笑了笑。张锦的介绍虽然有些自卖自夸的嫌疑,但这样做确实有很好的震慑下那些契丹人,对此,他也是乐见于此的。

“啊,原来是大隋的大将军,还是侯爵,更是立下如此战功”阿保窟愣了好一会,像是自言自语的道:“败给这样的一位英雄,也算是我等的荣幸了。大将军,此次伏击隋军,是我等的命令,大将军不管怎么处置我都没关系,但是希望能饶过我的那些部下们一死。”

说完这话,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抬着问道:“大将军,我想问下,我们中军指挥的摩哥少族长如何了?”

陈克复温温一笑,轻拍了拍阿保窟的肩膀,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今日之事怕是有些误会,没搞清事情之前,我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另外,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时胜败算不得什么。我观贵部今日做战却也是十分勇敢,只可惜,你们好像被别人利用了。”

虽然陈克复是战胜的一方,而且还是被契丹人突然的伏击的一方,但他却表现的没有半分敌人的样子,而是一直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两边之间,一点也看不出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反倒向是两支盟军在把酒言欢。

陈克复这样的表现,让阿保窟等人都是即感动,又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都不是笨蛋,隋军明明打了大胜仗,却还如此对待他们这些俘虏,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古怪。

“利用?不知道大将军说的是什么意思?”阿保窟一听到这么句没头没脑的回答有些奇怪。

陈克复依然是那副温和的笑容,轻拍着阿保窟的肩膀道:“契丹与我大隋,那向来是友邦,契丹各部族更是年年不曾断过对我大隋之朝贡,乃是奉我大隋皇帝陛下之令,代守辽西。本帅还记得,在大业三年,我大隋皇帝陛下北巡之时,契丹派去晋见吾皇的代表,就是遥辇氏部族的大族长阿地那族长。大业七年,我大隋二征高句丽时,吾皇召集诸国王、部族族长一同往辽东观战,契丹来的也是遥辇氏阿地那族长对吧?”

阿保窟不知道为何陈克复突然提起这些陈年旧事,只好点点头道:“确实如此,两次都是我父亲代表契丹去晋见的大隋天子。两次,大隋天子都曾经赏赐过不少珍奇物件给我父亲。”

“是啊,吾皇对待遥辇氏部族那可是恩隆甚重。而且就在不久前,我大隋朝中的大臣们,曾向皇帝陛下进言,说契丹向来对我大隋忠诚,而契丹之中,遥辇氏部族自阿地那族长起,更是对我大隋忠心耿耿。而鉴于契丹至今都没有一个王的现状,众大臣向吾皇献策,请求策封遥辇氏部族阿地那族长为契丹王,代我大隋天子永镇辽西!”

陈克复这番话当然是瞎扯,现在的契丹为大贺氏和遥辇氏两部落联盟,共同主宰着整个契丹部族。眼下大隋天子杨广连高句丽的事情都还忙不过来呢,哪有空去管什么契丹人的王。就算要管,也没有空管到契丹人头上去,毕竟契丹虽然在辽西也算是一个大部落,但其也不过是依附于东突厥的一个部族罢了。

不过眼下山高皇帝远,陈克复说有就是有,反正也不可能有人来拆穿他的鬼话。

对他来说,这番话不过是脑子一转,前后瞎扯几句而已。但是对于阿保窟和其它八部族的少族长们来说,却是相当震惊了,甚至震惊得都有些傻了。

“大将军,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大隋天子真的要册封我父亲为契丹王?”阿保窟双眼放光的盯着陈克复道。

草原上的部落向来讲究强者为尊,而契丹十部中,尤以大贺氏和遥辇氏为最强,可是两部族却又不相上下,所以最后结成部落联盟来统治整个契丹部族。

但是要说两个部族没有过想单独统一其它部族的想法,那绝对是错的。只是过去大家的势力达到了平衡罢了,但是如果真如那隋将说的,大隋要支持他父亲为王的话,那他们是绝对能成为契丹之主的。中原大隋在契丹人的眼中,那是比他们的主子突厥还要强大的王朝,只要有了大隋的支持,那绝对能统一其它各部族。

“记得你刚才问我摩哥的下落是吧?”陈克复轻轻地将话题一转,又转到了先前阿保窟的问题上,却把那说了一半的契丹王的事情扔到了一边,把个阿保窟急得要死,可却又只能无奈地站在那里。

阿保窟点点头,“摩哥怎么样了?”

“如果我知道的没错的话,这摩哥就是这次契丹伏击我们的统帅,而且还是这次计划的谋划者对吧?这次的伏击,前前后后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对吧。而且伏击的时候,他命令八部族的三千兵马和遥辇氏部族的五千精锐,深入我大军中后军的重兵之中冲击对吧?而且据我所知,这摩哥好像还是契丹另一大部族大贺氏族的少族长对吧?”

“大将军说的都没错,确实如此,而且摩哥还是我的结义兄弟!”阿保窟道。

陈克复好像有些意外似的,“哦,是这样的吗?我倒不知道你们还有这关系,那摩哥在伏击战一起后,只令其部下的两千骑兵冲击了一轮,就丢下了林边的那一百多架投石车,然后就匆忙的带着所有的骑兵向北方遁去。不过,我大隋骑兵向来精锐,七千骑兵追击,在北方二十里处将其兵马围住,厮杀半天后,摩哥带了百余骑逃了,其余人都被歼灭了。”

阿保窟有些不能置信的道:“大将军你说摩哥只让人冲击了一次,就马上带着人跑了?这不可能,摩哥向来勇猛且又多谋略,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的。如果他发现事不可为,一定会派兵通知我们的。”

“那他通知你们了?”陈克复像是在无情地嘲笑着他。

“通知了”阿保窟脸色暗了暗,又轻声道:“只是时间却是在开战的一个多时辰之后。”。

陈克复笑道:“那就有些奇怪了,他一开战就带兵向北而逃,却在开战一个多时辰之后才让人通知你们撤兵,这却有些奇怪了。也许是那传令兵私下耽误了也有可能,看来传令兵的素质有待提高啊。”

陈克复也没再说什么,只是让那大夫给阿保窟包扎伤口。

阿保窟眼看着那大夫都要帮他包扎完伤口了,陈克复却一点也不再提之前说过的契丹王的事情,终于忍不住的道:“大将军,您之前说大隋有大臣们向皇帝陛下提议册封我父亲为契丹王的事情,不知道这事情后来如何了?”

一直关注着那大夫包扎伤口的陈克复好似漫不经心的随意道:“哦,你说那事啊。本来吾皇已经打算派人去契丹策封阿地那为契丹王的。不知道怎么的,那大贺氏部族也听到这消息,居然派了使臣来辽东晋见我大隋皇帝陛下,说是奉大贺氏部族族长摩会的命令来晋见吾皇,希望大隋天子能策封摩会为契丹王,为此还带上了丰厚的礼单,还表示如果我大隋策封了摩会为契丹王后,他必然率契丹骑兵出兵攻打高句丽。”

阿保窟一听到这愣了一下,“那结果呢?”

“哦,结果啊?我大隋皇帝陛下说,策封阿地那族长为契丹王,这是大隋已经商议好的事情。如今摩会族长想要改变,却是有些麻烦,除非摩会能取得阿地那族长的同意,愿意将契丹王的封号让于他,如此,既然阿地那族长自愿让给摩会,那我大隋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第196章 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用间篇》说:“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辽东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从大隋和高句丽的战争,如今又卷入了契丹和靺鞨,可以说一下子就出乎了所有人之前的预料。对于陈克复来说,这突然而起的新变化,对他来说,却是有些致命的,一个处理不好,别说什么复国大业,他都所有一切都要被葬送在了这里。

于钦明的那番话提醒了他,面对现在这种四方混乱的局势,不能一心指望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