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仔细的分别审问过了高句丽的将士之后,陈克复等人也大致知道了高句丽东北各城的情况。此时的整个东北部完全已经成了空虚地带,陈克复当然不会忘记他们此次的目的。
伏击歼灭渊太祚的兵马只是此次出兵的第一个目的,夺下扶余城、盖牟城、金山三大山城,收取各城中的所有粮草器械及人口牺畜才是他们的最终于目的。
在仔细的汇拢了辽东东北各城的情况之后,陈克复当机立断,也不先回辽东城了,而是直接北上金山峡谷附近的金山城。大军行军两日,终于在早上赶到了金山城外,对于这个只剩下了一千老弱之兵把守的山城。
陈克复连派兵攻打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对渊盖铜说,要想隋军和高句丽交换战俘,并且保证渊氏一族子弟的性命,他就得帮着隋军去拿下辽东城。如果不肯,那么首先就拿所有渊氏一族的子弟,包括渊太祚祭旗。
渊盖铜本就已经降了,此时也没有什么退路了,反正他就是不肯答应,还会有其它的将领答应,就算真的所有俘虏都不答应。以金山城的那千余老弱之兵,也根本是挡不住挟大胜之后的十万大军一击的。
有了他的同意,事情就变得非常的简单,大军在金山城外数里外停止,让侦察团的人带着渊盖铜去城中,命城中所有人去城外迎接大军。接下来,他就能轻松的拿下金山城,甚至不用损失一兵一卒。
第162章 奴隶?隋军?
背着初升的朝阳,金山城近四万城中军民百姓,高高兴兴的向着城外大军而去。
那些城中的贵族大户们,还都让家丁奴隶带上了不少的劳军酒水等物,还有的贵族干脆将家中的歌伎舞女们弄到一起,又从家中拿了全套平时宴会取乐的乐器行头,吹吹打打的奔着大军而去。
甚至城中的各个晚上才营业的妓寨的记女们也都来了,一个个穿红披绿,涂脂抹粉的,就打算一会好好的勾搭上几个军官将领,也好晚上能从这些大胜后的军官口袋里掏出个三五两金银来。
不远处的大军一动不动,大军中军,陈克复一身明亮的明亮铠甲,端坐宝马青骓之上,看着那黑压压一片涌来的人群。嘴角的笑容扬起,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罗团长,你率轻骑兵团的战士们去迎接下出城的百姓,以后这些可就是我大隋的子民了。”
“是,大帅!”罗林笑着接令,呼喝一声,列阵左翼的轻骑兵独立团的两千骑兵齐齐策马,迎着朝阳,轰隆隆的分为两队,从左右两边向整个金山城的百姓包围过去。
还没有等那些百姓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林的人马已经绕到了他们的后面,列开了一个宽大的包围圈了。
“大人,我们是奉了渊盖铜城主的命令来迎接渊大帅和荣留王的。”那队伍中有贵族大声开口道。
没有人回答他们的话,只有一个个的骑兵们端平了手中的骑枪,从后面向他们压迫而来。那在朝阳之下闪烁的锐利锋刃,让众多胆小一点的都脸色苍白起来。
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脚上还绑着绳索的奴隶,声音激动的喊起来,“这些不是高句丽兵,是隋军,是我们大隋的骑兵。”
那带着河北腔调的汉话,让人群中的奴隶们都骚动了起来。开始不少的奴隶本来都是目光呆滞的低着头站在人群之中,此时听到这话,都一个个突然抬起头,拿手掀开那满头乱糟糟的披发,拿眼睛仔细的凝望过去。
“是真的,是真的,是大隋的骑兵!”又一个奴隶喊道。
“没错,那是大隋的明光甲,是大隋的骑枪,还有他们腰上佩的也是我大隋的横刀。”
那些金山城的百姓们看着身边的奴隶们一个个躁动起来,都有些恼怒起来,有些贵族们更是叫着家丁们殴打起那些叫唤的奴隶来。
“咻!”一支羽箭直直的射入了一个殴打奴隶的士兵后心,那奴隶惨叫一声一下子倒在地上。
那原本躁动的奴隶,和那些辽人百姓贵族们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
罗林一身明光甲,骑着一匹和陈克复差不多的白马,策马走到辽人百姓之前,大声道:“我乃大隋左屯卫东北军司令部直属轻骑兵独立团团长罗林,现在正式向你们宣告,七日前,我东北军与渊太祚所领八万兵马一战,在左屯卫大将军陈克复司令的指挥下,率十万隋军,歼灭包括渊净土在内兵马一万余人,俘虏包括渊太祚、渊盖铜辽兵六万七千余人。现大我大帅挥兵十万来取金山,你们,已经是我大隋的俘虏了!”
罗林的话犹如一道惊雷,一下子将所有的辽人震住了。原本还兴高采烈的准备欢迎大捷的军队,好好庆祝隋军大败,他们又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没有想到,这一下子间他们就成了俘虏了。这太大的落差,让所有人都呆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数万人的队伍沉静了有那么几秒钟,突然队伍中爆发出一阵冲天的喜悦吼声,“大隋万岁!”“皇帝万岁!”这突如其来的欢呼声,反而让罗林等人也愣了。他不明白怎么辽军遭如此大败,全军尽没,现在他们这些辽人又成了隋军的俘虏,怎么会还有这么多人欢呼庆祝?难道辽人疯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也不知道是哪个奴隶先唱了一句,转眼间,整个高句丽人的队伍之中就都响起了一阵低沉的歌声,先是几个人唱,慢慢的唱的人越来越多,那杂乱原歌声也越来越合拍,最后整个汇聚成了一个节拍。
那起码是数千人以上的合呤,低沉,激昂,那就像是一首召集曲,也像是一首即将出战的进行曲,声声的激昂响起。原本散入在数万金山城百姓之中的隋人奴隶们,一个个戴着脚链,披头散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走了出来,开始在一旁的空地之上自动的汇聚成了一个方阵。
那些人虽然一个个全是瘦弱不堪,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但是此时第个人的眼中都散发出一种夺人的明亮光彩。一个,两个,三个,百个,千个,足足有两三千人聚集在了一起。远远地看去,就像是一群叫花子汇聚在一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开丐帮大会呢。
只是仔细看去,却能看出这数千人站在那里,却自成一个阵形,隐隐有强兵风范。大部份的奴隶都强挺着胸膛,撑直了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围在旁边的两千余名东北军司令部直属轻骑兵独立团的将士们,都有些疑惑地看着这群奴隶,不明白他们怎么会唱这首歌。对于这首歌每个曾经出身于破军营的战士们都是十分的熟悉。
这是破军营自组建时,陈克复所亲口定下的军歌。他们对这首歌烂熟于胸,无数次的吟唱起。只是今天,这首歌却在辽东,从一群陌生的奴隶的口中听到,这让众人都愣了好久。
奴隶们的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激昂,到了最后,独立团的骑兵们也开始跟着唱了起来,渐渐的整个独立团的战士们都在一遍遍的合唱这首简单的军歌。
这边的动静很清晰地传到了不远处的陈克复等人耳中,陈克复竖耳凝神听了一会后,脸上露出了笑意。他相信,这些人绝对就是之前渊盖铜所说到的隋军二次征辽时的战俘。
虽然汉末以后几百年中,屡有中原北方百姓不堪战乱,举家逃往辽东的。但是那些只是普通百姓,在辽东定居了多年后肯定早已经被辽人同化的差不多了。
而眼下那边却有数千的奴隶唱起了无衣,无衣虽然是诗经上的句子,但却是首激昂的战争歌曲。可以说,古今以来,有不少的部队都会唱这首歌,以增进军队士兵们的军队集体感。
现在在这里听到这歌,再一想起当初渊盖铜说他渊氏分到了两万战俘为奴,且这东北本就是渊氏的老巢,那么这些人有极大的可能性就是他想找的隋军战俘。
陈克复激动的转头对身边的李奔雷老爷子等将领道:“真是老天保佑啊,没有想到此事竟然是真的?老爷子,那前边唱歌的人是二次征辽时的我军战俘。我们的兄弟同袍!大家快走,一起去看他们。”
一众将领本来也一直大疑惑前面怎么会有人唱无衣,毕竟他们不如罗林,是直接在那群人身边的。此时正疑惑着,突然听到陈克复说,那些人是隋军的战俘,众人一下子傻眼了。
隋军已经征了三次高句丽了,第一次死了差不多三十万,不过大多是死于那辽河西岸不远长达两百多里的沼泽地带,以及头一次征辽时,众将士们水土不服病死的。而水军则是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船毁人亡。
但是第二次征辽时,一百一十万大军,陆军攻平壤的九军三十万人,可是死的只剩下了两千余人。水军十万人,同样在平壤中伏,死了近一半。当初的战报上可是说那三十余万将士都是被辽人歼灭了的,怎么突然却又出来了几千战俘,而且还是在金山城?
陈克复也一时来不及解释,率先带着一众军官们就直接冲到前面去了。
“司令,这些人好像有些古怪,我感觉他们不是辽人,好像是中原人。估计可能是以前辽西的汉人,被辽人给掳掠到了辽东做奴隶了。”陈克复一过来,罗林就马上上前禀报道。此时罗林,还没有把这些人和隋军士兵联系起来。
陈克复一眼看去,就从这些奴隶们的身上发现了军人的特有气质,这些人绝对是隋军俘虏,不会错的。
“你说错了,这些人不是辽西边民,而是我们的同袍弟兄,这些都是我大隋的将士。只是却被人遗忘在了异国他乡,今天终于到了回家的时刻了。他们曾经为国奋战,挥汗洒血,可到了最后却成了敌国的奴隶,连亲人朋友们都只以为他们死在了异国他乡,老天终不负他们啊,他们终于回来了!”
第163章 老兵不死
此时的辽东,正是仲秋!
辽东的秋天是雨季,一个月里有二十天以上的阴雨天,每次出太阳,总是十分的难得。秋天的太阳已经不再炎热,反而温暖的像是一个火炉,把每个个身上雨季里攒下来的那些阴冷、湿寒都给晒没了。
要是往日里,能碰到今天这样的大晴天,估计那些贵族们会一个个的搬出躺椅,一连吃着肉,喝着酒,一边还在看着歌舞。但是现在,每一个金山城的贵族都只觉得头上的太阳有些如同七月的太阳,让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战而不胜的渊大帅,带着八万人马而去,回来的时候,居然已经连他自己都沦为了隋军的阶下囚。一想到接下来可能的命运,一个个都是面如死灰,隋朝和高句丽乃是死敌,现在落入了隋手,今后还会有什么好日子,一个不好,就是为奴为婢的日子了。
就和那边的那几千奴隶一样,每日得戴着脚链干最苦最累的活,一个不好,还得挨鞭子,吃不饱,穿不暖。一想到那样的生活,一个个都有种茫然的感觉。不少人向那些奴隶们看去,却发现今天这些奴隶好似全吃错了药一样,兴奋的不得了。而那隋军中的一位铠甲华丽有主将人物,居然反而骑着马走到了那些奴隶的前面。
场中的数千奴隶看到这支隋军中的重要人物过来,一个个也停止了吟唱无衣,全都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人说话。但是那目光中却充满了激动与期盼。
“我知道,你们都是我大隋的将士,是在二征高句丽时不幸被俘的同袍弟兄!”
仅仅一句话,那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却让那些早已经被辽人贵族们鞭子抽的茫然了的俘虏们,心头哽咽。眼前的这一天他们曾经多少次在梦中梦到过啊。到如今,终于成了真吗?
有些年青一点的隋人,止不住的流下了眼泪。
“你们受累了!在过去,从陛下到大隋的百姓,都以为你们已经为国捐躯。哪曾知,苍天有眼,蒙陛下保佑,我大隋的众被陷于战阵的将士们还活着。我代表所有大隋的将士们,为你们过去为国挥汗洒血,奋战边疆的功劳表示感谢!”说着陈克复跳下马,向着众奴隶一弯腰。
“我也为过去这一年多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所受到的屈辱,以及心中的委屈,代表着所有大隋的同袍战士们说声对不起!”
又是一个躬后,那些奴隶中也有些人站了出来。
一位年纪约五十岁的男人站了出来,那男人的身体骨架很大,虽然被俘做了奴隶,经受了众多的折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精壮,反而如同一个乡下老头一般,头发都白了一半。
但是当他站出来,用那明亮的眼神看着陈克复的时候,陈克复还是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就是那种将军临战之时的那种眼,这人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兵,很有可能是一个军官,而且有可能还是一位级别不低的军官。
“请问你们真的是大隋的军队吗?你是哪位将军?为何我去没有半分印象了?”
张锦跨前一步,正准备向他好好介绍一下自家大帅的功绩,陈克复伸手制止了他。
向前走了几步,陈克复对着那老人行了一个军礼,很郑重地道:“晚辈陈克复字破军,乃是在今年陛下三征高句丽时才从的军,原不过是涿郡一伙长,只因攻辽时有些功绩,后被陛下破格提升为鹰扬郎将。之后,托陛下护佑,晚辈打了几个胜仗,受陛下令组建了破军营,为折冲郎将。”
“在半个多月之前,原楚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和李密起兵造反,陛下率军回师中原平乱。晚辈得陛下之令,命晚辈为左屯卫大将军,以破军营一万精锐骑兵和四十万民夫、辅兵、工匠留守辽东。半月前,我们趁机拿下了早已经被陛下攻残的辽东城。此次晚辈领兵北上,假传辽东城守将荣留王高建武的将领,让他去辽河城伏击我大隋撤退兵马,数日前在金山峡谷击败了渊太祚,得知了上次征辽时,我军居然有六万余将士被辽人俘虏,转为了奴隶。所以此次率兵北上,解救众同袍而来。还不知道前辈身份?”
虽然只是短短的数句话,却也一下子勾勒出了一位伙长成为大将军的历程。一众奴隶本还有些不信,但是看此时陈克复的身后兵马众多,不下二十万这数。而且光是身旁的这些骑兵,以他们的眼光也一下子看出来,都是些精锐骑兵,一时只是有些震惊地看着这个说话十分礼貌,温文尔雅的年青大将军。
那为首的老者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陈克复看,脑子里支在不断地转动着。他不记得涿郡有哪家陈姓是朝中大族啊?可是如果不是出身高门,何以居然能在一年内,就从一个不入品级的伙长,成为了十二卫之一的左屯卫的大将军?想了一会,他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突然他指着陈克复的铠甲。
“这铠甲我认识,当年我追随陛下平陈之时,曾见陛下穿过?为何却到了你身上?”
陈克复也不以为意,笑了笑,“前辈好眼力,这确实是陛下的宝甲,名为亮银麒麟明光宝甲,是当年陛下穿过的战甲。那次渡辽河之时,我军曾经伏击过高句丽辽东城的三万兵马,当日陛下觉得晚辈表现不错,特厚加赏赐,这件宝甲就是那次赏赐下的。”
听到这里,那老人再也没有什么疑惑了。
对着陈克复敬了一个军礼道:“禀报大将军,末将是左翊卫周进,二次征辽时编入宇文述将军的那军之中,是鹰扬郎将,萨水兵败重伤昏迷,醒来后就被俘虏了。这金山城当初一起被押来的被俘将士有近四千人,刚才列队,末将发现却只剩下三千三百七十人了。”说着,眼里也是一阵暗淡。
陈克复拍了拍那老将的肩膀,安慰道:“萨水之败,非战之败也。那些都已经过去了,当初的仇我们一定会向高句丽人报回来的。”
“罗林,让弟兄们给这些前辈同袍们解除脚链,再带他们去换上我大隋的军服。李节将军,你让后勤营的弟兄们准备一下,我们就地扎营,让他们埋锅造饭,先让这几千名前辈们吃饭。郭杨,你带调查司的人给各位前辈们登记一下身份,再询问一些基本的情况,不要打扰他们太久,今天先好好让他们休息一下。”
李节点了点头,没有什么异议,转头先走了。罗林对着一旁的士兵们传令下去,马上又到陈克复的跟前道:“司令,我想去后勤营问问那些被俘的士兵们,看看有没有我父亲的消息。”
陈克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想去就去吧,我已经安排好了调查司的人去登记了,相信总会有人知道你父亲的消息的。”
罗林对着陈克复行了一礼,飞一般的离开了。
一众隋军俘虏,看到陈克复如此善待他们,也是十分的激动。毕竟兵败被俘虏,还做了一年多的俘虏,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朝廷会怎么样对待他们这些本来已经死去的人。
“毛翊,你带你的第一师,把这些辽人百姓全都关押起来,记得要打乱分开关押,省得他们有什么不必要的想法。告诉他们,十人为一伙,百人为一队,千人为一营,如果一伙之中有一人逃跑,则全伙处死。一队之中,有一伙逃跑,则全队处死。一营之中,有一队逃跑的,全营处死!另外,吃的方面,只要不饿着他们就行。”
“鲁世深,你带你的第二师,马上去金山城中,凡城中的粮食、草料、军资器械、金银钱财、布匹丝绸、马匹牛羊、全都给我搜集准备带走。”
“张合、刘铁柱,你二人各领本师,带一些辽人俘虏及旗帜,将附近的各个山城全部诈开,如果不行,可以攻打,但有时间限制,一个时辰之内拿不下来,或者出现伤亡时就放弃。所有拿下的山城中的粮食、草料、军资器械、金银钱财、布匹丝绸、马匹牛羊,都带回来,另外,年五十以下的男人,三十以下的女子,及孩童也全都给我带回来,至于不符合条件的辽人,就不用管他了。记住,以明天天黑为限,必须回来。”
“郭孝恪,你带着你的四千骑兵负责大营附近三十里的警戒!”
“另,张勇的侦察团前出附近一百里警戒,李世民的重步兵旅负责大营的防守。警察司的人负责审讯那些俘虏,特别是将领,必须得尽可能的知道些辽人的情况。安全司的宪兵负责执行监督军纪,好了,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吧!”
第164章 招揽老兵
三千三百七十人的隋军俘虏奴隶,这个数量虽然和当初留在萨水的三十万大军比起来不多,但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后勤营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块营地,帐篷、干净的军服一应俱全。
在大营的后勤营的安排下,那些刚刚脱去了脚链的隋军俘虏们,每个人都脱去了早已经褴褛不堪的破衣,毫不顾忌此时已经是仲秋之时,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跳入大营不远处的一条小河里,一遍又一遍的搓着身上的每寸皮肤,仿佛这样做就能把过去那几百天来,恶梦一般的日子给搓掉。
在那秋日的阳光之下,那些隋军俘虏们差不多洗了一个时辰,把皮肤都给搓红了、搓肿了,才一个个恋恋不舍的上了岸,换上干净而又熟悉的大隋军衣。
三千风一吹就要倒一样的俘虏奴隶,在洗了一个多时辰的澡,又重新换了整齐干净的军服,梳理了头发,吃了顿饱饭之后,整个立马就变了一个样。
虽然看上去和东北军的那些兵丁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整个人的精气神却立马变了。再也从他们身上找不到半点奴隶的影子,举手投足间倒是充满了军人的感觉。
等吃饱喝足之后,调查司的人也就开始一一给这三千多人登记,登记他们的姓名,原来被俘前在哪一军服役,部队的长官有哪些,等等。甚至连各人在中原的家庭情况也都询问登记了一遍。又问了一些被俘虏后的情况,比如知道哪些人被俘虏了,各人的上司长官有哪些是战死,哪些是被俘的。又特意按照陈克复的吩咐,仔细的询问了罗林的父亲左翊卫将军罗虎的信息,还有李奔雷两个儿子,李虎、李豹,及他的三个孙子李承义、李承礼、李承智。
这六人都是左翊卫的军官,罗林的父亲罗虎是左翊卫将军从三品,李虎、李豹两兄弟是正五品鹰扬郎将,李承义三兄弟是正六品的越骑校尉,都是高、中级的军官。那些俘虏中也有些左翊卫的兵,那先前站出来说话的老头周进,还是左翊卫的鹰扬郎将。不过问了半天,众人大部份表示知道这五个人,但是却没有人见过他们。
不过虽然没有打探出结果,却也没有人肯定那五人已经阵亡了。这让一整天都呆在那营地中的罗林和李奔雷即失望,又高兴。失望的是没有得到家人的消息,高兴的是既然有六万的俘虏,又没有人亲眼看到他们的亲人已经死了,那就说明还是有很大的希望,这些人是活着的。
到了晚上,陈克复亲自又召见了那三千三百多人中的军官。三千三百多人,队副以上的军官有两百七十人。不过级别都不高,最高也不过是周进的鹰扬郎将,其下的鹰击郎将倒是有三个,越骑校尉有十二个,毕竟越骑校尉都是有马的骑兵,基本上不是战死就是跑掉了。这十二个还都是战时受了伤走不了,和失去了战马的。
步兵校尉倒是不少,足足有三十一个,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到了最后,被整个包围俘虏的。其余的还有如仓曹参事、兵曹参事、长史、司马、队正、队副等大小两百多个军官。
而那三千多名士兵,也基本上都是骑步兵都有,统计后骑兵有五百多人,步兵有两千五百多人。可以说这都可以算是一支小型混合部队了。
“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打算?”
在破军营的中军大账,陈克复坐在上首,对着下面两百多个大小军官问道。
对于这些人,其实陈克复也是有些想法的。这些都是真正的府兵,而且现在的这些还全是经历了生死大战的,如果有可能,他当然是想把他们收编进自己的队伍。毕竟无论如何,这都是真正的老兵,比起他手下那数万的新兵蛋子,实在是强的太多了。
哪怕是不能全收编,就是改编一小部份,那也绝对是能让整个东北军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的。对他陈克复来说,东北军的基本上当初的破军营。而破军营当初是一支骑兵部队,上上下下全是骑兵军官。
如今的破军营限于规模的扩大,却不再是一支单纯的骑兵部队,反而在向一支以步兵为主的部队。骑兵虽然是高技术兵种,但是破军营原来的那些骑兵军官,除了李奔雷老爷子,其余的基本不过是骑军小军官出身,完全没有步兵带兵经验。
用一群骑兵中下层军官,来扩编带理一支步兵为主的军队,这对陈克复来说,还是感觉有些不大靠谱的。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他倒是想弄些步兵军官来,可哪去弄?
李节当初带来的七人,加上他自己,那八人倒都是正规将军,都是带兵多年的老将,一个个经验丰富。可是陈克复架空李节他们一伙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再会给他们机会。
而眼下无疑就是一个机会,这些人中虽然没什么大将,但却基本上都是基层军官。这些人正好能很好的弥补他没有底层坚实军官群的缺陷。不过,这一切都得看他们的意见,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周进等人分列两排站在帐中,听到这话也一时愣了起来。他们都是军官,但是如今不管是朝廷还是家中的亲人都以为他们死了。现在他们刚一得解救,还真没有来的及想接下来要怎么办?
陈克复笑了笑,“我看这样,一会各位都给家中写几封信,再给朝廷写一份述表,说明一下是如何被俘虏的,俘虏后直到现在被解救的情况,大略写一下。我呢,也给陛下写一份奏表,详细的说明一下这个情况。等大家写好了,我派一队士兵将这些信送往中原。各位呢,虽然肯定也思乡心切了,不过,大家被那些高句丽贬为了奴隶,被驱使做了一年多的苦役,身体也差不多都跨了。现在如果上路,说不定都走不到中原。不如干脆先在这里休养着,等身体养好了,再做下一步打算。到时如果陛下召你们回中原,也好。如果各位愿意留在我东北军中,那更是好了。”
“你们是不知道,当初我们留下来时只有一万人,四面都是高句丽人啊,我整日整夜地睡不着。后来攻下了辽东城,总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了,可是辽东城附近还是有着众多的辽人包围着我们啊。”
“无奈之下,想起陛下曾经有令于我,让我打下辽东城之后新增十个鹰扬府,又允我临时征召民壮成军。最后人马倒是拉起来了,铠甲武器什么的也都不缺少,可是熟练兵士却没有几个啊。我将六千士兵撒进了新兵之中,这新兵依然还是一摊烂泥啊。上次,我们用计,骗了安市、白岩诸城的两万多高句丽人进辽东城伏击,结果,一万多的新兵组成的防线,被几千辽人一冲就破。唉,丢人啊。”
陈克复就如同一个老太太一样,拉着两百来号俘虏军官们在那里诉苦。知道的知道他是左屯卫大将军,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一个话痨。
“就这一次,我带了十万人过来,其中有七万是整编过后的新军,一个个是铠甲精良,武器锋利,战马骠壮。可是就是这样,十万人打渊太祚三万人,打了前后七天,还是渊太祚的军中的两万多奴隶阵前投降,我们才赢的。空有峡谷地利,突袭之机,却最后还是战死了三千多人。眼下虽然暂时性的解决了辽东城附近的问题,可是我敢肯定,用不了三个月,辽人肯定还会召集兵马大举北上的。到时,光靠着那些新兵蛋子们,这辽东城如何守得住?我如何面对陛下的嘱托啊。”
周进一众军官听了半天,先是陈克复让他们自己考虑,可是却又只让他们写信,却不让他们走。说是让他们休养身体,可是如果真的能走,哪个又能真的有心留在这里养身体。
这明摆着就是告诉他们,他们在朝中关于他们的处理意见下来之前是离不开了。这后面紧跟着又在这里诉苦,说自己的兵马全是新兵,没有合适的中下层军官。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已经是想让他们编入他的军队中了。
毕竟被俘虏这么久了,朝中已经当他们都死了,这个时候出现,谁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态度。他们可是今天才知道,当初萨水大败,九军攻平壤的九位大将,一位阵亡,其余众人全都被枷锁下狱的。虽然宇文述和杨义臣等大将凭着和皇帝的关系,又脱了罪,可是大将军于仲文最后可是当了替死鬼,被开刀问斩了的。
如果皇帝到时觉得他们这些败军又被俘的军官有罪,那到时不是更惨。想来想去,一众军官站在那里,脸上阴晴不定,一时也有些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第165章 审时度势
城头变幻大王旗!
东北军挟带着胜利之威,带着近十万人马,还有数六万余俘虏北上,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已经完全空虚了的金山城给取了下来。
满城的百姓糊里糊涂的就做了隋军的俘虏,出了城劳军后,就全都被直接关押进了俘虏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