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周五万联军尽墨,薛仁杲重伤被俘,刘武周单骑逃遁。
胜利的许军也是惨胜,前后一共投入七万兵马,最后还能站着的只剩下了三万余人,近一半的兵马永远倒在了战场之上。不过这还不是最让宇文承趾愤怒的,黎明时刚刚取得胜利的宇文承趾也终于得到了先前派往萧关的斥候的回报。
萧关之上已经变幻了旗帜,上面的旗帜显示,夺取萧关的并不是他的大哥宇文承基,而居然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后周刘武周。回报的斥候以性命发誓,他们看到的绝对是后周的旗帜。甚至有斥候说,他们远远的在城下看到了城上刘武周的身影。
“这不可能!”宇文承趾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秦周联军已经被他歼灭,连西秦太子薛仁杲都成了他的俘虏,刘武周说不定都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他怎么可能夺了他的萧关?刘武周真要有这样的本事,那这场仗他们怎么会输?
宇文承趾咬定这是他大哥要除掉他,想用刘武周之名借刀杀人。
“关内绝不可能有什么刘武周,孤肯确定现在萧关就是一座空城。诸将听令,立即发兵,随我一起夺回萧关!”宇文承趾连战场也来不及打扫,立即率着三万余残兵飞奔回萧关。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张锦的口中娓娓道来,让殿中君臣众人也都听的动容。
“结果如何?”虽然陈克复已经从御案上那数封捷报上知道了最后的结果,但此时仍然不免问了出来。
张锦笑笑:“结果自然不言而明,不得不说,陈克敌将军虽然年青,但此战表现可圈可点,大有其先祖当年北伐之风。从他身上,似乎也有陛下当年的几分影子。恭喜陛下,得此良将,真如汉武帝得霍去病也。”
此战之后,本就十分受皇帝器重的陈克敌的前途已经是一片光明,谁都知道,这位才十六岁的小将必然在大陈的将星中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这样的人物,诸将此时也免不了提前交好,今日在皇帝面前说几句称赞的话,也许将来说能得到这位大将军的支持。
“冠军大将军以刘武周之旗号伪装身份,引得宇文承趾错误的判断了萧关的形势。让宇文承趾在大战后没来得及休整,也没有再等卫文升兵马的回援,直接便率领着大战过后疲惫不已的残军火速回攻萧关。这个错误的判断是致命的,从这方面也可以说,宇文承趾确实在兵法战阵上有一套,不过却还是嫩了一些。如果他能谨慎一些,再打探清楚一些,也许他就绝不会莽撞的进攻萧关了。”
“是啊,越是聪明的人,有的时候就越容易的在一些小细节上栽根头。要不然怎么说,名将不单需要智谋与勇气,关键的还是运气。宇文承趾之前战场上的表现,已经说明他具有了成为名将的大多数潜质,可他偏偏却没有好运气啊。运气,也是一种实力,而且还是成为名将最重要的资质。”陈克复叹息一声说道。宇文承趾先前如此惊艳的表现,却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一颗流星坠落,让陈克复这样的帝王都不免叹息。
宇文承趾坠落了,如同一颗流星一般的耀眼,却又如流星一般的迅速坠落。
带着疲惫的三万余军队飞速赶回萧关之下的宇文承趾要求萧世廉与贺若怀亮出来见他,不过没有得到回应,只有城头上那稀稀几面后周旗帜,还有稀稀的一排穿着后周军服的士兵。
这一切,越加让宇文承趾认定是欲盖弥彰,愤怒的宇文承趾当即发动了进攻。萧关虽然坚固,可如果没有人来守,也不过是一座死城罢了。
事情的发展如宇文承趾所料一样,在城下兵马的攻击之下,城上只支持了不到两个时辰,他的士兵就攻上了城头,打开了城门。
带着愤怒的复杂火焰,宇文承趾一马当先,带着他的那些早已经疲惫不堪的兵马一拥而入。
宇文承趾的兵马势如破竹,城中的抵挡如同宇文承趾所料到的一样不堪一击。
大军不断深入,连破数道关防,最后兵马直扑内城的萧关镇守元帅府。
胜利就在眼前,下一刻,宇文承趾却如坠冰窟。
仿佛突然之间,内城的所有房屋之中冲出一队又一队的兵马,快速地把各条街道切割。甚至房屋之上,也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弓弩手。而随着喊杀声响起,外城也突然涌出无数的兵马,迅速的又将城门夺了回去。
宇文承趾和他麾下的三万余兵马自进入关中之后,早分散开来到处搜寻叛军,却不料此时反被陈军分割包围。
街垒巷战开始,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也开始了。
一万早就准备良久,以逸待劳的陈军精锐,对上了三万余大战一整日后,还急速行军赶来的疲惫之军。一方面占据了屋顶、城墙,且持有大量的弓弩以及炸药炮弹,一方面却是完全被分割陷入重围之兵。
这一日,萧关被鲜血染红,三万余前一刻还是胜利者的许军,被关中萧关城中屠杀一空,无一逃避。
上一战,刚展露出惊艳将才的宇文承趾,也在萧关城中饮恨自刎!
又是一个落日黄昏,染血的萧关城上,终于升起了大陈的黑色飞鹰战旗!
第911章 浅水原
萧关一场大战,许、西秦、后周、陈四国混战。鸡头山一战,许、西秦、后周三国混战,秦周全军尽墨,被歼五万,西秦太子薛仁杲被俘,后周皇帝刘武周单骑逃遁,许军阵亡一半,三万有余。
紧接着,宇文氏在长安设伏,先毒后坑,五万秦周联军全数被坑杀。
最后萧关之战,宇文承趾率三万余许军中了陈军之计,全军尽没。宇文承趾最后饮恨自刎,西秦太子薛仁杲也变成了陈军的俘虏。
这一系列大战可谓是跌宕起伏,悬念丛生。最后的结果,也同样让无数人震惊。
现在形势,萧关一战,无疑是秦周螳螂捕蝉,却被陈军黄雀在后。不过陈军虽然是萧关之战的胜利者,但现在却还不能称之为笑到最后的人。
“卫文升所率五万兵马已经出了长安,沿着泾水一路飞奔西进。按探马所报,两日之后,卫文升就将到达北地浅水原,再两日后就能到达萧关关东。而宇文成都目前也已经率领两万轻骑正一路从潼关向萧关飞奔而来,据预计,他将会在卫文升到达萧关之后的两日内到达。”张锦将最新的许军动静一一汇报。
陈克复皱了皱眉头:“宇文化及就只有两个嫡子,现在一下子死了一个。而且这一个,还刚刚展露出了非凡的兵法才能。估计此时宇文化及已经出离愤怒了,以宇文化及一向欺软怕硬的性格,当对手的实力不能压过他时,他便会极端强硬。宇文化及不可能只调派这两路兵马前来,宇文化及会倾国而来。”
“为了一个死去的嫡子,宇文化及不可能如此吧?更何况,相比于萧关,潼关才是关中最重要的门户啊。”负责镇守辽西一线的元帅于钦明有些疑惑地问道。
陈克复笑了一下,指着沙盘道:“形势有变啊,宇文化及虽然向来欺软怕硬,但此人的眼光却是不差,对于审时度势,目光很准。之前关陇形势,一向是各方互相牵制,以致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宇文化及一直想破这个局,但破不了。所以才会有四国之盟。而现在,经过萧关一战,这个平衡已经完全打破了。”
陈克复说得没错,关陇的形势完全变化了。
萧山一战,秦周两国原本是狩猎者,可最后却成了猎物。两国损失了十万兵马,各损五万。其中虽然被许国坑杀的那五万是早安排好的炮灰,可是在鸡头山被歼灭的五万却是两国的精锐。尤其是西秦,不但最精锐的铁鹰锐士营全军覆没,而且居然连太子和晋王两位皇帝的嫡子都被俘虏。
后周同样伤亡惨重,两国经此一战,可谓是伤筋动骨,过去关陇三国之间的平衡完全被打破。秦周两国已经无法再维持对许军进逼的态势,甚至连防守都会有困难。
经此一战,西北四国的联军已经宣告瓦解。陈军突然夺取了萧关,更是让关陇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对于宇文化及的许国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危机,陈军插入了关陇,以陈军的强势,最后失败的很有可能是关陇的原势力。但同样的,危机也代表着机遇。对于宇文化及来说,陈军虽然可怕,但现在夺取萧关的陈军已经打探清楚,只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所带着的一万轻骑。
如果萧关中的陈军翻上几倍,有个三五万,又或者统兵的大将是李靖或者王仁恭、罗艺、李奔雷这些陈军元帅,或许宇文化及会重新考虑。但萧关中的陈军只有一万,领兵的还是一个过去没有听过的小毛孩。那么宇文化及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
宇文化及有足够的自信,他能灭掉这支敢孤军千里深入关陇中心的孤兵,然后,许军趁着秦周两国此时虚弱之时,先吞刘武周,再灭西秦,一统关陇。
“张锦,陈叔明与陈叔达和陈节他们所率征西主力现在在哪?”陈克复问道。
萧关现在是整个关陇的中心点,谁控制了萧关,谁就将掌控下阶段关陇的主动权。对于陈克复与陈朝来说,虽然原先的计划并没有直取萧关,但既然已经拿下了萧关,那么陈军的计划也必然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萧关不能放弃,占据萧关,就能威胁到现在关陇三方的任何一方。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关陇三方经过先前一战,都是最虚弱之时,关陇的势力平衡已经打破,一个不小心,关陇很有可能会被整合成一家。
一旦关陇一统,那时关陇就再无后患,而会转而调头向中原,甚至是河东方向攻略了。
“陈元帅已经率军扫平雕阴郡,目前正挥兵南下延安。大军的前锋已经到了上郡的洛水东岸,目前陇上各地守备空虚,大军一路西进,无人可挡,形势一片大好。”
“太慢了。”陈克复皱眉道。按眼下西征军的进攻速度,最起码得一个月后才能到达萧关,而如果刘武周调集兵马阻挡,那么有可能得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扫荡到萧关。
陈克敌在萧关等不了啊,虽然之前他的表现可圈可点,可真正要以一万人马对抗许军的倾国之兵,这太过凶险。陈克复绝不愿意承担这其中的风险!
“马上向征西行营传达朕的旨意,西征军留下两万人马步步为营,稳步扫荡。让相国陈节率剩下的两万精锐轻骑,轻骑西进,渡过洛水,一路向西。一路上不必攻城夺地,只需快速通过即可。渡过洛水后,过子午山,从北地郡东北方向进入北地。朕要求他们务力于两日之后到达泾水西岸,在浅水原面阵迎敌,迎战卫文升,重创许军,阻击攻打萧关之敌!”
让征西兵马按常规赶去萧关增援已经来不及了,那唯有派一支精锐兵马在半路上拦截许军了。
相国房玄龄有些担忧地道:“卫文升乃是隋之大将,如今更是关中与宇文成都并称的统兵大帅。此番他率五万精锐,陈相国虽也是军伍出身,可却已经是久不上战阵。且只率两万兵马,时间上又是如此急迫,只怕……”
房玄龄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话语里面已经是不太看好这场战斗了。以两万对五万,再加上陈军还得一路急行军,穿过刘武周此时还占据着的两个郡数十城池,赶到预定战场。再加上,对方是隋时起就十分有名的名将,而己方的陈节,虽然曾经是破军营的副统领,但最多时也不过是指挥过三五千人而已。加上他早弃武从文,多年不经战事,让他去以寡敌众,对上的还是卫文升这样的名将,却是让人担忧。
杜如晦这时也提醒道:“陛下,万一战事胶着,那宇文成都最多只需要一日多的时间,便能赶到浅水原战场。”
如果说卫文升是名将,那宇文成都可是还在他之上啊。陈节就胜能挡得住卫文升,可如果同时对上卫文升与宇文成都,那胜算绝不会超过一成。
两位相国的担忧陈克复自然也明白,不过此时,就算他想临阵变将可也来不及啊。西征军的几位主帅,陈叔明和陈叔达都是皇室宗亲,其实他们更擅长的是文治而不是武功。由他们挂帅此次西征,一来是朝中将帅们早有任务在身,二来也不过是让他们挂个名而已。
与其让他们上战场,还不如让陈节上呢,好歹陈节也是关陇李氏门阀之后,当初也是在辽东实打实上过战场统过兵的。
犹豫了一会后,陈克复道:“能胜则战,如不能胜之,那就退入萧关。”
做出这个决定,也实属无奈。陈军大帅十名,上将百员,可是此时他居然无将可用。
“再传令陈叔明元帅,让他也加快行军步伐。西征军攻雕阴、夺上郡。然后立即攻北地、安地,最后进入平凉,支援萧关。至于其它郡县,让他们暂时不必理会。刘武周现在正是最虚弱之时,肯定会第一时间把兵马调入灵武老巢,只要我们暂时不去动他,他不敢与我们正面相碰的。拿下延安、上郡、北地、安定、平凉各郡,既能打通河东与萧关之间的通道。我们也能占据陇山东线山脉,掌控高原地利,隔绝刘武周与关中之间的通道。”
“隔绝了关中与陇上之间,那么宇文化及便不能绕道我们背后,并且我们还能对关中腹地占据主动优势,牵制关中一部份兵马,使其不如全力攻打萧关。”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进攻关中长安?从上郡沿洛水孔道南下直攻长安,或者从泾水孔道,经浅水原一带攻长安,岂不是更加直接?”
陈克复笑着摇了摇头:“如今我军虽进入关陇之地,可能抽调出来的兵马有限。据萧关而守,我们能有坚城可依,以守对攻,这是最大的优势。而一旦我们放弃了这个优势,转而去进攻长安,那么我们便是攻,对方便是守势。不说长安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就是长安外围的那些堡垒城池,也会让我们在到达长安城下之前,就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兵马优势,攻取长安,这只是一个笑话罢了。到那时,长安我们打不下,反而会把萧关拱手让人。真到那时,先前所有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揉了揉额头,陈克复突然道:“马上派人去与薛举联系,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朕的手中。如今西秦刚吃了败仗,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估计他也应当知道,萧关一旦让许军夺回,他的西秦怕是也没多长日子了。告诉薛举,只要归附大陈,朕不但放了他的两个儿子,而且保他一世富贵!”
第912章 西秦霸王的归降
陇右,黄河南岸金城,西秦国帝都。
萧关大战的败战消息已经由八百里加急快马传回,太子仁杲兵败,太子与晋王先被宇文承趾俘获,后又落入了陈军的手中。而五万西秦大军,也先后在鸡头山与长安尽墨。
损兵折将,连太子与晋王都被俘了,这个结果,让西秦国一片震惊之余,也让人感觉到了一股冷凛的寒意。
不少大臣们都从宫中的内侍中处到消息,急报传回金城的当日,那位西秦霸王便拔剑边斩了十几名宫女内侍,血溅皇宫。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大殿之上,长的如同一座小山一般的薛举一脸的愁眉不展。这一仗,真是赔到了姥姥家去了。被宇文氏坑了不算,如今两个儿子还落入了陈军之手。
这些该死的陈军是怎么出现在萧关的?他们和许军打生打死,结果便宜全让陈军给占了,一想起这事,他就觉得窝囊。右手捂着因上火肿胀的如半个猪头一般的右脸,支吾不清的开口向着群臣道:“诸位爱卿,自古以来,可有天子投降之事否?”
问出这话后,薛举早没有了半分西秦霸王的霸气,有的只是英雄气短。一想到先前那位在宫中会见的大陈使者,他心中还憋着一口气没喘过来。
只是事已如此,如那位使者所说的一般,就算陈军送回西秦的太子与晋王,可结果又能如何呢?西秦军这次虽然只折了五万兵马,可其中有一半却是西秦最精锐之军。少了这支精锐,秦军早伤筋动骨,加上刘武周也伤亡惨重,现在早躲回了灵武。一时间,只怕根本不会再有起兵对抗许军的资格。
陈军眼下占据萧关,万一不敌,还可以轻骑远循,许军根本拿陈军没有办法。但是如果陈军一撤,那下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西秦了。到那时,谁人可以阻挡得了卫文升与宇文成都的双剑合璧呢?
以秦许两国的多次大战来看,一旦秦军战败,到时宇文化及可不会对薛举父子如何优待。
就算许国先攻打后周刘武周,可别忘了,在西秦的东面,还有一个大凉皇帝李轨呢。当初李轨起兵,打的旗号可就是薛举残暴,起兵抗衡的。后来薛举也曾经多次进攻李轨,双方之间的仇恨可不小。现在西秦遭此大创,被许国与凉国东西相夹,以后别说争霸天下,就算是想要在关陇立足都是难上加难了。
只是,他好歹是一国皇帝,真要投降吗?
薛举的话音落下,久久都没有臣子回答。谁也不知道这位经常喜怒不显于色的皇帝,此时这话又是什么意思。万一回答错了,说不定现在正因兵败愤怒的西秦霸王炖的吃了也有可能,太子薛仁杲可就干过这样的事情的。
许久之后,当薛举又问了第二遍时,才有一个大臣忐忑地道:“赵佗归汉,刘禅降晋,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陈朝皇帝派了使者来劝降,这事情朝中大臣是都已经听说了的。现在朝中人心惶惶,这位世族出身的大臣,为了自身与家族考虑,也算是说了一句心里话。
既然再打下去没什么希望了,那还不如投降,如此一来,也还能保全个富贵,总好比等将来战败被灭强得多。
不过此人话音一落,殿中立即有人高呼道:“谬,大谬!”
站出来反驳的并不其它人,而是大臣郝瑷。这郝瑗并非常人,隋时为金城郡守,那时薛举为金城校尉,他还是薛举的上司。隋末,各处大盗蜂拥而起,郝瑗治理金城,官声极佳,恰逢灾年,郝瑗特召募数千人,以薛举为将,准备平息民乱。结果薛举父子受命后却反戈相击,与子薛仁果及党羽,囚禁郝瑗及其他官吏,开仓放粮以赈济饥民,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秦兴,起兵反隋。
薛举势力坐大之后,对于郝瑗道是不错,念及先前上下情谊,不但放了郝瑗并且请他为谋主。郝瑗也是见隋室无望,便开始辅佐薛举,屡出良策。帮助薛举吞并了当时扶风最强的义军唐弼十万兵马。后来又与突厥联合攻李轨,与梁师都攻宇文化及,就连这一次与刘武周合谋准备夺萧关,也是他的计划。
郝瑗当初也是隋朝正宗的郡守,不比殿中许多大臣大多是些草莽之辈。
“陛下不应该问这种问题!从前汉高祖刘邦历经多次逃亡与失败,蜀汉先主刘备更是屡次失去妻子儿女,但他们最终都成就了大业。陛下怎能因一次小小的挫折,便马上做亡国的打算呢?”
是呀,自古成大事者,哪个不是历经磨难?哪个不是面对重重困难?岂能随便退缩?
听完这番话后,薛举内心也是一阵羞愧,更是大受鼓舞;更重要的是,此时他终于不再迷茫,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击败所有强敌的信念!
扫视群臣一遍,薛举以庄重的口吻对众人说道:“嗯,郝爱卿言之有理。朕刚才不过是试探一下各位的态度罢了!”
不论是真试探也好,还是假试探也好,刚才众臣的反应说明,郝瑷是真心的,其他人的心思就很难说了。
当即,薛举对郝瑗加官晋爵,正式授命郝瑗为尚书省尚书令,加太傅衔,授吴国公。
得到如此重赏的郝瑗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十分谦卑的推辞再三之后才接受。然后立即向薛举进谏,出了一条奇谋。
“陛下,如今形势,陈军神兵天降,没有循常例进入关陇。虽然还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进入陇上,但他们却成功的绕过了关陇东面的三大门户,潼关、武关、散关,以及侧门蒲阪。不过眼下陈军的主力大敌还当是突厥,然后才是中原各国。现在陈军突然进兵陇上,我西北四国联盟攻陈的计划也便失败。如此一来,关陇四国,河西李轨眼下暂时还插手不了。但我大秦与后周却是受到重创。”
“陛下,如陈破军使者所言,陈克复虽据有关中,却可战可退。一旦形势不利,陈军便会撤出萧关远遁,但接下来许军的目标便是我们了。”
“郝爱卿之意是?”秦帝薛举有些不解地道。既不肯降陈国,然后还指望陈军帮忙阻挡许军进攻大秦?
“陛下,我们虽然不必降陈,但我们却可以假装降陈。”
薛举也不由的愣了一下。
“陛下可以马上给陈国使者回复,说愿意归降陈朝。让他们放还太子与晋王,然后陛下还可以表示愿意起兵助陈攻许。”
听着越来越复杂的计划,薛举干脆不再发问,只以眼神示意郝瑗继续。
郝瑗仔细解释道:“我们明面上假意归降陈朝,以此换回太子与晋王。然后我们再假意起兵助陈,但实际上,我们如此做一来可以坚定陈军固守萧关,替我们阻挡许军攻秦脚步。二来,我们到时也可以迷惑刘武周。”
大将军常仲兴一惊,已经听出了一些意思,惊问道:“难道尚书令的意思是攻打刘武周?”
“为什么不?”郝瑗笑道:“刘武周经此一战,和我们一样受到重创。而且由于陈军是从陇上而来,一路正是攻占的刘武周的地盘。先败于许军,再败于陈军,刘武周已经是死蛇一条了。此时我们不打,何时打。只要灭了后周,我们便能迅速的恢复上一次我们受到的战败损伤,甚至实力更进一步。”
“后周现在已经是陈军砧板上的肉,我们去打,陈破军会答应吗?”有其它的大臣担心道。
“为什么要陈破军答应?”郝瑗捋了捋长须,笑的无比开心。“陛下,陈军不过是我们暂时抵挡许军的盾牌而已。眼下陈军能进入关陇的兵马有限,只要我们能在陈军与突厥决出胜负之前拿下后周的地盘,陈克复能奈我们何?再说,就算陈破军有意见,我们何须怕他。”
郝瑗走到一侧屏风上挂着的熟羊皮地图前,手一指地图,自信道:“先灭后周,然后再与许军结盟,合力将陈军赶出关陇。到时,我们再与宇文化及一决高下,一统整个关陇。”
听完整个计划,大殿中安静无比。
连一向狂妄的薛举都不得不承认,这个看似无比文弱的郝瑗老头,实在是疯狂无比。
不过越是如此,他越是喜欢。
越疯狂的计划,薛举越加觉得可行。这一次萧关吃这么大的一个亏,他如何能忍。既然有这么好的一个计划,即能吞了陇上,又能反坑陈破军一把,以报他们上次坐收渔利之举,还能助他完全夺取关中的希望,还有何理由拒绝。
“哈哈哈!”薛举放声狂笑,长身而起,对着内侍大笑道:“马上去请陈朝使者,就说只要陈军放了我的两个儿子,我薛举便归顺大陈。不但如此,我薛举还将尽起兵马,助陈军共抗许兵。”
第913章 生死时速
辽东,辽阳。
陈克复轻轻叩击着御案道:“给萧关下一道圣旨,告诉陈克敌,此次拿下萧关,将士们皆是奇功一件。着萧关全军将士校尉以下皆官职晋升一等,校尉以上勋爵加一级,郎将以上通通加散官一级。另外,除萧关内各种图书档案之外,其余所有的金银财物,全部赏赐给所有将士。大陈此次与诸国大战,萧关局势已经影响到了整个西北局势。再给陈克敌一道密敕,万不得已之时,我们可以暂时撤出萧关,保全兵马实力为上。另外让陈克敌放了薛举的两个儿子,不论薛举投降与否,暂时与西秦维持眼下局面。”
房玄龄点头:“好,臣草拟诏书后会交给门下省审议发出。”
那边杜如晦犹豫着道:“陛下,如果此次陈将军守住了萧关,并且还能再立新功的话,那么他此次的功劳可就大了。单单只是提升一级散阶怕是不够啊。”
房玄龄皱眉道:“陈克敌将军现在只有十六岁,刚刚晋升一级散阶之后,就将从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晋升为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另外,他已经是封邑实封两千户的正三品国侯爵位。虽然他屡历大功,可入朝为官前后还不过半年,这提升速度已经是飞速了。如果短时间再升,这与吏部官员晋升的规章不合啊。再说,如此一年内数次晋升,将来朝廷又将如何再升呢?”
“以臣之见,不如重赏吧,升是不好再升了。这一次先升他一级散阶,晋镇军大将军。等此次战后再论功行赏,到时还得再升。眼下还是重赏吧,增加其封爵食邑,并多赏金银财帛,并赐予一些土地,也算合适。”
陈克复沉思了一会,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毕竟陈克敌太过年轻,而且真论起来,朝中许多元帅大将们的功劳其实也并不比陈克敌差多少,现在真要打破了朝廷的晋升制度,那接下来可就要乱套了。
西北,萧关城内。
刚刚接到朝廷飞鹰传递到的圣旨,先锋大将军府的众将都满脸高兴。这一次拿下萧关,远在辽东的皇帝龙颜大悦,不但从上到下皆有晋升,而且居然把整个萧关的财物通通赐予了全军将士,一分一毫也不需上缴。
“恭喜将军晋升副帅,贺喜将军。”胡海诸将纷纷向陈克敌道贺。
刚刚的圣旨之上,陈克敌不但从冠军大将军晋升为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而且还特旨晋升其为征西行营行军副元帅,并兼西征先锋大将军,兼萧关镇守将军。
一队士兵从外面奔来,徐世绩道:“有斥候来报!”
“快讲!”陈克敌急道。
“禀报大将军,关外西北五十里游骑哨探发现秦军兵马先锋。西秦军正沿着黄河向东进军,目前其前锋已经进入了平凉郡北方的灵武境内乌兰城。”斥候报道。
单雄信大呼一声:“薛举莫不是还想强攻萧关不成?”
陈克敌皱着眉头道:“不太可能,薛举的两个儿子还在我们的手上呢。据本将所知,薛举可就只有两个儿子,除了这两个嫡子,连一个庶出的儿子都没有。薛举不可能是来打萧关的,他不可能连儿子也不要了。另外,陛下刚才的圣旨中也说了,他已经派人去招降薛举,虽然不太可能凭几句话就让一个枭雄举兵归附,但最起码薛举当知道我们暂时没有对付他的打算,这个时候他不可能主动来惹我们。”
“乌兰城。”徐世绩抚着颌下短须,眼前突然一亮。“薛举肯定不是来打我们的,他既然沿着黄河出兵,且前锋直指乌兰城,以我的判断,他进攻的目标最大的可能是刘武周。要不然,会宁、陇西、天水三个西秦重镇,秦军会从任何一郡进攻萧关也不应当跑到乌兰去。薛举这个狡猾的老狐狸,他一定是看到刘武周现在日子难过了,所以想要趁机吞了刘武周的地盘。”
“现在怎么办?薛仁杲兄弟还要放吗?”胡海问道。
“放,当然放,我们的主力兵马一时还到不了萧关,目前我们在萧关是孤军一军,宇文化及,刘武周,薛举,每一个都不是我们能够轻松应对的了的。既然薛举想捡刘武周的便宜,不如暂时让给他这个机会。让刘武周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