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北的安徽与江苏一线,却只剩下了不到一万人马,其中淮南第一重镇江都城,此时居然只剩下了五千人马。安徽行省的首府合肥重镇,居然只有两千人马。大陈的长江防线已经空了,如同虚设。

而陈军对于吴军的掌握,现在只知道江东退入岭南的门户建安已经被吴军重新攻占。而按特勤司打探到的情报,吴军在江夏只留了五万人马,剩下三十万大军已经全部回援了江东。按情报预测,吴军的主力应当在昨天半夜之时就应当赶到建康城下的。可是现在,多达三十万人马退入了江东,却没有踪影。

吴军没有马上来解建康之围,反而消失了,没有动静了,这让陈克复心中十分不安。

事出反常即为妖,他觉得沈落雁肯定已经设了一个什么巨大的阴谋在等着胡海他们。

沉思了一会后,陈克复抬头向信使问道:“可知道我军现在的兵马布置?七万人马是全部攻建康城,还是派人马分守采石和京口了?”

“胡都督亲率三万兵马攻建康城,另派徐世绩将军率三千人守采石。早上陈风将军率两万兵马杀过长江后,留了一万人马守京口,其余一万人马则赶到建康参与攻城了。冯婠与冯盎两位总督率两万狼兵则调头南下,准备扫荡吴郡、毗陵、余杭、宣城四郡,寻找吴军人马位置。”

“完了。”陈克复一拍脑门,长长叹息一声。

吴军迟迟没有动作,异常的反应已经说明了吴军在酝酿着一个阴谋。而眼下整个江北的陈军都调到了江南,这个时候他们不合兵快速攻下建康,反而去扫荡什么四郡。更可恨的是,采石与京口两个如此重要的要塞,他们居然一边留三千一边留一万人而已。现在陈克复心中已经隐约知道沈落雁在准备什么阴谋了。

吴军被胡海的乱拳也打的失了先机,在眼看着晚了一步极度被动的情况下。居然忍住了没有立即解救建康城,反而在集结兵马,准备时机。

沈落雁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先把陈军江北的兵马全都吸引过江。接下来,肯定就是一轮猛烈的攻击。陈克复相信,沈落雁先打的肯定不是建康,肯定是采石和京口两大渡口。只要吴军突然杀出,不先救建康,反其道而先打采石和京口的话,两边加起来才一万三千守军的陈军肯定挡不住三十万吴军的攻击。

而只要采石和京口两边一陷落,那陈军就将马上失去两大退回江北的渡口通道。有采石和京口两座要塞在手,又有着充足的兵力,他们到时完全可以把陈军堵在江南。到时就算是陈军攻下建康又能怎么样?孤军一支,陈军又一时拿不出援兵来,而在建康的南面,和西面,肯定更是早已经被吴军给堵住了。

到时关门打狗,三十万吴军打七万陈军,这可就麻烦了。而万一如果陈军在吴军攻过来时,连建康都还没拿下的话,那到时困兵坚城之下,不用打,吴军光围困就能饿死这七万陈军。

一旦这七万陈军败了,那整个淮南都已经脱光了摆在吴军的面前了。甚至就是吴军反戈一击,北上中原,出兵山东,都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了。

第861章 螳螂捕蝉

沈落雁一头青丝如男子般挽了个高髻,上面戴着一顶金灿灿的吴国摄政王紫金冠。身上穿着一身精致华丽的紫色皮甲,肩膀上还披着一条猩红色的大氅。一条莹莹玉带束在腰间,一畔还挂着一把满是古风的汉朝收腰八面式宝剑,鲜红的剑穗随着她那双鹿皮靴子一步步踏在地板上而不断地跳跃晃动着,夺人眼目。

她一跳入议事厅,陈当、蒋言超、李百药、孙士汉、陈当仁、徐令言、刘子翼等纷纷起立行礼,她一一回礼。最后走到了厅中上首坐下,目光与厅中仅位在其次的杜伏威、单雄信、李子通三位手握重兵的大帅点了点头。

杜伏威一身明光宝铠,就坐在沈落雁左下首的第一位,这个位置距离公主最近,也表明了他在如今吴国之中,地位仅在沈落雁之下。而在右首位置,这个本来一直由李子通占据的位置,今天却由单雄信坐着。李子通这个南越军元帅,却屈居于他之下。而徐令言那些公主原来的嫡系将领们,则又坐的更远了些。至于孙士汉、陈当仁这些曾经站错过队的大将,此时更是屈居末座。

除了心情忐忑的孙士汉、陈当仁等将领,最末尾的还有陈当这个在九江吃了大败仗的大将。此时他早已经没有了半分摄政王嫡系将领的威风,低沉着头,跪坐在厅门旁边,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其它的将领们也都按着自己的位置落座,在座的除了各军的将领之外,还有不少是江东各郡及建康城中逃出来的贵族与百官们,这些人原本要逃去江汉,半路上遇到了杀回来的大军,自然也就没人再提去江汉了,全都留在了军营之中。

陈当小心地拿目光打量着厅中的众臣,心中暗暗叹息。作为吴国的大本营,江东此时居然成了这副形势,整个朝廷居然就剩下了这么点人聚集在这里,这一次就算真的反击成功,只怕吴国也是元气大伤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心思却关注吴国末来的情况了,他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和项上人头还能保住多久。公主先前让他与蒋言超等人率九江五郡兵马攻占建安,切断百越军的后路,从后面追击百越土军。可是他们却被土兵在浙江旁的那血腥杀戮所震慑,一路上小心避战,并没敢真正追上去。先丢九江,再又没完成公主交待的任务,他觉得自己一会可能只能躺着出去了。

“陈将军,你那九江城守的还真漂亮。五千人守九江,居然被胡海三千人只一个时辰就攻破了。这本事,说出来真是长见识了。”淮南军的大将王雄诞似笑非笑的对着后面的陈当笑道,那语气说不出的欢快,充满了幸灾乐祸的感情。他身旁的另一淮南军大将西门君仪也笑道:“是啊,是啊,要不是陈当将军丢了九江,我们也不至于刚赶到沔阳城就匆匆返回。要不然,说不定襄阳城都已经被咱们淮南军攻下了!你说这是什么事啊,耗费百万钱粮,动员大军数十万,好不容易杀到江夏,还没等开打,却又不得不匆匆返回。劳师无功不说,如今整个江东都已经差不多丢了。”

丢你妈的,陈当脸上不敢有丝毫的怒意,但心中却是已经把淮南军诸将领的家中女眷都问候了一遍了。那胡海虽然三千人攻下他五千人守的九江城,可是九江城那是一般的城吗?那城池本就是陈军自动让出来的,时间仓促,他都还没有来的及清除扫荡掉陈军留下的内应暗桩。更何况,北陈军的战斗力向来就是比南陈军的战斗力强,这是公知的事情。陈当心中苦涩,连老吴王十多万大军都挡不住陈军三万人马,更何况他以五千对三千。对付陈军,没有个两倍、三倍的兵力,根本是难以对抗的。

诸将中,单雄信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他望着陈当为他分解道:“陈当将军虽然丢了九江,可也算还保留了半数兵马。陈军虽只有三千兵马,可那胡海却是陈军中的元老级大将,更何况徐世绩更是足智多谋,当初我与他一起在中原时,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陈当将军一人对上两员北陈猛将还能全身而退,已经不错了。过多苛责,也是于事无补。”

虽然被单雄信直言他不如胡海与徐世绩,可陈当还是得承这个人情,苦笑道:“多谢单元帅,与那胡海、徐世绩相比,末将确实不如。”

沈落雁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的将领们互立山头,相互攻击,却是并没有参与进去。等到诸将吵吵了好一会后,她才轻轻在桌案上敲打了几下,顿时厅中安静了下来。

“功过事非等此战之后再议。”沈落雁声音不高,可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时,诸将却都感觉到一股威压,在这股威压下,诸将纷纷正坐。“现在,我们还是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吧。诸位,现在诸军可都到达就位?”

陈当第一个起身出列,他向摄政王恭敬行礼后道:“禀报摄政王公主殿下,末将与蒋将军等所部两万两千人马,一路上收编了建安、余杭等郡的贵族武装与城镇守备,如今已经续集了共三万五千人马。目前全军三万五千人马已经到达指定的九龙山,并已经收复了常熟、江阴、无锡、晋陵四城。我们的行动十分隐秘,目前为止,陈军都并未发现我军动向,运河、太湖、松江、长江出海口南岸几大登陆口岸都已经控制在我部手中。”

“摄政王洪福!老天保佑,如此一来,最东面的毗陵与吴郡方向已经被我军收复占据,陈军东逃的通道已经被我们切断了。三万五千人挡住了最东面,既可防止北陈军到时向东逃窜,也可以防止北陈军到时从海上登陆增援了。”

那边的蒋言超甚至大声道:“可惜这次没有碰到北陈南下的那支扫荡的兵马,要不然就可以把他们先一步解决了。”

沈落雁对陈当、蒋言超这些人明显有些失望,上次如此轻易地丢了九江,此时任他说的如何自夸也并不为意,只是淡淡地道:“其它几位元帅的兵马呢?可都到位了?”

孙士汉与陈果仁这两人这时也连忙出列:“禀报殿下,末将等在两日前就已经到达了宣城郡。如果不是殿下传令让我等隐秘行踪,暂停行动,我部已经向采石发起攻击了。现在我部按殿下军令,五万人马秘密驻扎于当涂城东南百余里的宣城敬亭山中,并且我部已经收复泾县城、宣城、绥安三座采石西南部的城池,将采石西南部各通道已经暗中切断。”

沈落雁点了点头,转头对杜伏威道:“三位大帅呢?”

单雄信淡淡道:“我部已经全部到达采石与建康附近的溧水,随时可以展开反攻!”

“我部也已经全部到达曲阿,只要殿下一声令下,半日之间就可夺回京口重镇!”李子通也自信的道。

“我淮南军将士已经到偷偷运动到了句容,全军待战!”杜伏威道。

沈落雁起身,站在屏风上挂着的大幅江东军事防御图前仔细观看。片刻后满意的点头道:“好,陈当、蒋言超所部三万五千人据守九龙山,分驻常熟、无锡、江阴、晋陵四城。封锁建康东南的通道,并防止陈军有可能从海上到来的援军登陆!”

“孙士汉、陈果仁两位将军率五万人马驻守敬亭山,分守宜城、泾县、绥安,封锁建康西南道路,防止北陈军战败后从西南方向逃跑。”

“单元帅率镇南军从溧水攻采石,杜伏威元帅率淮南军从句容攻建康,李子通元帅率南越军从曲阿攻京口。本宫则率大本营所部驻守余杭天目山,准备随时接应各路方向,并负责清剿所有突出包围圈的陈军。”

“各部已经全部就绪,建康城目前已经岌岌可危,城池旦夕可破。因此,稍后诸将各回本部军中,在今夜三更之时,我三十万大军将分为六部,淮南军、镇南军、南越军三部分攻采石、建康、京口。而其余三部则负责封锁包围所有江东北陈军,务必一战全歼所有南渡陈军。”

沈落雁的语气中带着一股强烈的自信,顿了顿道:“诸位,此战关系我吴国数百万子民,此战许胜不许败。记住,此战开始最重要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夺回采石与京口两大渡口,只要我们攻占两大渡口,那么北陈军就将彻底处于我们的包围之中。只要夺下两渡口,此战必胜!”

“诸位,淮泗一线所有的陈军已经有九成渡过了长江,只要此战胜利,我们就能一举反攻过长江北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夺下淮泗数十郡之地。此乃天赐良机,绝不容有失!”

“必胜!必胜!”诸将齐声大吼。

沈落雁一时也是心血澎湃,出师江汉算是彻底失败了,但是这次江东的危机,却让她找到了一个极大的机会。她冒着丢掉建康的危险,布下如此大局,胜利已经在握,眼看着即将一举击败北陈数万大军,还能一举反攻北伐,她如何不激昂万分,她真期望着那一刻能早点到来,更希望能亲眼看到那时陈克复的反应!

第862章 碰撞

“关于陈破军可有情报?”诸将临出发前,沈落雁心中还有些不太放心地问道。

“最新的情报是陈破军早离开了都城洛阳,移驾太原督战。”负责情报的将领连忙汇报道:“陛下不必担心陈破军,如今他正全力应付突厥人呢。臣得到情报,就在数日前,突厥又有两路大军已经赶到了定襄与统叶护可汗汇合。突厥人如今在定襄的兵马已经增添到了近三十万人,而且还有两路兵马还未赶到。现在陈克复可不好受,三十多万突厥骑兵就在家门口,估计是寝食难安,哪还有心情顾的上南边的局势。”

“你肯定陈破军不会率军南下?淮泗的陈军可都已经渡过了长江,要是这个时候陈克复觉得淮泗空虚,派兵增援淮泗,甚至想要派兵增援江东,永久占领江东,那我们的计划可就有可能会有意外了。”沈落雁有点担忧地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关键的还得有充足可靠的情报才行。她这次的计划,关键就在于陈军在淮泗一带已经空虚。如果这个事情出了变数,那么整个计划的结果也就有可能改变。

杜伏威冷笑道:“陈破军又不是神,我们如此周密的计划,甚至是把建康城都冒着失守的可能算计在其中,陈破军他怎么可能知道?更何况,对陈克复来说,眼下鲁世深刚刚在江汉打了个大胜仗,败了董纯,夺了江陵,抢了五郡。这边胡海又杀入江东,把江东搅成一团乱麻。不论怎么说,这眼下的形势都是陈军完全占了上风,他现在最大的对手是三十万大军的突厥人,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还调兵南下?要是我,我就会全力对付突厥人,而不会再在江南大好形势下分心江南。”

坐在下首的文臣李百药听到这话,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陈破军是什么人,陈破军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可是大小战数百,一手打下了半片江山的马上强者。扫荡辽东,挥师河北,挺进中原,几本是战无不胜,而且许多次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几年时间内打的仗,比如今整个大隋其它的那些名将们加起来打的胜仗还要多。

这个被称为战神的男人,根本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他。要不然,如果是常人,也根本不可能会如此强硬的和突厥人决战,更不可能在与突厥人决战之际,还同时在南方发动两场规模巨大的战役。不过,李百药本是隋臣,当初也是被沈法兴强制征召为幕僚的。而且在吴军中,他的地位也并不高,因此他也只是心中摇头,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沈落雁沉吟了一会,最终还是觉得杜伏威的话有理,眼下这个时候,陈克复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早早在千里之外料到了她设下的这个圈套。就算他知道了,建康与太原隔着数千里,他一时间也来援不及的。

放下了心中的担心,沈落雁目光中充满了神采,长身而起,拨出腰间汉剑,清声道:“出发!”

夜色清冷,十月初冬的夜晚已经多了几分寒意。

清冷如霜的月光照耀之下,一队骑兵飞骑南下。

“来者何人,下马通名!”江北重镇历阳城上,巡守的校尉大声喝道。

城下的骑兵勒停了战马,其中一名军官掏出一物,大声吼道:“本官乃陛下身边金甲御卫,携带陛下加急密令,速报历阳守将来见!”

城上的守军军官放下吊篮将那金甲御卫的令牌接上去验证属实之后,当下不敢有半分耽误,立即将从合肥移驻于历阳的安徽都督陈山请了过来。

“陈都督,陛下密令,立即派人前往江东,告诉胡海都督,他们已经陷入吴军圈套了!陛下密令,暂停攻打建康,所有兵马退守采石和京口两大渡口,全力坚守。陛下已经率九万大军南下增援,让他们务必坚持到陛下援军到来。无论如何,必先守住渡口!”

陈山接过陈克复的亲笔密令阅读之后,也是大惊失色,看到陈克复分析的江东局势,也不由万分震惊。一想到七万渡过江的大军随时有可能被包围全歼的危险,他不由的惊出一身冷汗。之前处于局中看不清局势,此时被陈克复一点明,他也马上明白了这里面的危险。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可不单单是七万陈军被灭,而是整个大陈的东南局势都有可能变天。

“来人,传本将将令,即刻点齐历阳城中五千兵马,并马上通知历阳水寨的水师兄弟,让他们立即准备。一个时辰之后,本帅要立即率五千人马增援采石。另外马上找几个可靠的弟兄,立即将陛下的密令分抄数份,立即送往采石、建康、京口、江都各城,让各部弟兄们做好准备!”

历阳作为与采石相对的江北重镇,原本驻有不少的兵马,可是如今,一再抽调,这座重镇也只剩下了数千人马。陈山一声令下,历阳城顿时彻底的苏醒忙碌起来,无数的将士披甲执锐,集结列阵,整装待发。

与此同时,江对岸的江东各地,淮南军、镇南军、南越军三支大军已经全军出发,向着早已经拟定好的目标急速行军。单雄信攻采石、杜伏威攻建康、李子通攻京口。

单雄信所率的五万镇南军天黑起即从溧水急速行军,二更天时已经到达了采石的外围天门山附近。

采石,因为镇守着长江下游两大渡口之一的采石渡,而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陈军攻占了淮南之后,吴军为了对抗北陈,这几年更是将采石城修建成了一个巨大的要塞。而且围绕着采石,还将附近的当涂、楚山、天门山也修建了一城两寨,作为采石的卫城。

不过再坚固的城池要塞也得由人来守,上次吴军大举增援江汉,采石的兵员就减少了许多,后来又因各种原因兵马不断抽调,最终导致了采石城陷落。

而现在,陈军在攻占了采石城之后,并没有留守多少人马。此时的采石,由徐世绩率三千人马驻守,就这三千人马,还又分了一千人马分守天门山、楚山、当涂三个营地。

“大帅,三更天已经到了!”副将对单雄信道。

单雄信抬头看了看天,天上一轮明月光洁照人,将整个大地照的十分清明。这是一个夜战的好日子,如此月光,甚至都不需要打火把。

他已经知道了,在他前面的采石乃是老兄弟徐世绩把守。站在这里,面对着采石,单雄信的心中也充满了复仇。当初他也曾与徐世绩商议过投奔陈克复,可最终还是跟着自己的侄女投了南陈。不过想想如今,虽然成了吴国三大元帅之一,可却与侄女婿杜伏威关系闹僵了,他不止曾一次想过,要是当初跟着茂公投了陈朝就好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造化弄人,当初一起瓦岗起义的好兄弟,如今却是各居一边,成为了战场上的对手。

沉吟一会之后,单雄信紧握了握拳头,心中叹息一声,虽是兄弟,可如今各为其主,他也没有其它的选择。

“进攻!”

呛啷一声,单雄信拨出横刀前指,顿时一面面的旗帜摇动,号角声相连。一队又一队的镇南军士兵在旗号的指挥下,横枪提矛,奋勇上前,如潮水般的迅速向着不远处的天门山大营涌去。

天门山大营只有一小营三百名陈军驻守,面对着暗夜里突然杀出来的无数吴军,指挥的校尉不由脸色一变。

“点燃警讯火堆,通知采石城吴军敌袭,升五堆火!敌军至少五万!”

指挥官是一名年轻的校尉,面对着如潮水般的吴军,他第一时间下达了传递警讯的命令,然后紧接着第二个命令就是全营撤退突围,返回采石。面对着百倍于自己的敌军,他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十分自然的选择了撤退。

吴军杀过来很快,可陈军逃起来更快。点燃了五堆警讯火堆后,陈军三百人没有丝毫犹豫,一阵风似的向着采石逃窜。吴军如潮水般的涌入了天门山大营,可得到的不过是一座空荡荡的大营,和那五堆冲天而起的火堆。

见到陈军如此反应,单雄信也不由的面色凝重。他没有想到陈军反应这么迅速,居然这么快就点起了警讯火堆。当下面色不由的有几分难看,对着部将喝道:“传本将命令,全军直扑采石,当涂、楚山二营不必理会!第一个攻上采石城头者,赏黄金百两!”

奇袭的计划已经失败,单雄信也就没有心情再去对付那三两百的陈军,而是直接将目标对准了采石。

呜呜————

号角悠扬,令旗招展。

五万镇南军在一面面旗帜,一声声号角下,迅速地向着采石涌去。犹如惊涛,犹如洪水!

第863章 各为其主

烽火传讯,白天以烽烟为号,夜晚则以烽火为讯!

作为南渡踏入江东的两大渡口之一的采石渡附近的夜空,此时已经完全被一堆堆升起,一路传递而至的烽火警讯所惊动了。“将军,楚山上升起五堆烽火!敌兵突袭,至少五万人马!”采石城上值守的校尉军官飞似的赶到了采石守军徐世绩的营中急报。

“什么?”屋中一声急促的回答响起,锵锵的铁甲声传来,下一刻,一身铠甲的徐世绩已经提着一把长剑出了房门。

“将军,楚山上升起了五堆烽火,这至少是五万敌军来袭!”校尉军官满面大汗,采石只有三千守军,还分了一千人分驻天门山、当涂、楚山三营。眼下距离采石城最近的楚山都已经升起了烽烟,那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至于外面的那一千人马,他的心里已经对他们的生还不抱希望了。

“擂鼓、吹角,传令军中,上城防守!另外立即派快马向建康城送信,就说有五万以上兵马来袭采石,让都督派兵增援。”徐世绩满脸凝重。以两千对五万,就算是他再胆大,此时也不由心中发凉。

一路小跑着刚登上城楼,却见城下已经有一队骑兵飞速奔来。看样子,却并不是楚山方向撤回的弟兄,也不似突袭的吴军。

“快开城门,陛下加急圣谕道!”城下骑士勒停战马,高高举起一面金光耀眼的腰牌大喊道。

“陛下圣谕,令江东各部兵马接旨后立即退守采石与京口两大渡口重镇,坚守待援,全军暂停所有进攻!”

徐世绩起身上前接过那道皇帝亲手所书的圣谕,心中也不由的震惊无比。这边五万吴军突袭,紧接着皇帝的圣谕就到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已经可见一斑。皇帝前些天还在太原,此时突然发下这旨意,这说明江东的战事已经被皇帝知道了,甚至可能里面有着十分紧要的事情。

“陈统领,不知道陛下这旨意是何意思?难道陛下已经对江东的战情都知道了?”徐世绩有些小心谨慎的望着这位前来传旨的皇帝银甲侍卫统领问道。虽然这银甲御卫统领的品级不高,可却是真正的天子近侍。这次江东的战局,本来就是他徐世绩挑动胡海一意发起的,事情完全没有经过皇帝的批准。如今皇帝突然插手到这其中来,他这个本就是降将身份的臣子当然心中不免忐忑。

陈克敌虽与徐世绩并不相识,不过却也是听说过徐世绩当初在中原魏国时的威名的。当下也没并没什么骄傲之气,而是十分认真的将皇帝对于江东战局的推测说了出来。徐世绩一听沈落雁居然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准备将计就计,把他们一网打尽的计划后,不由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事先他们都处于江东的乱局之中,有点当局者迷,一心被眼前的功绩所迷住了眼。可是这个时候听陈克敌一说,在知道了沈落雁的计划之后,再来看待前面的事情,就不免一切云消雾散,一清二楚了。这一刻,他只觉得脚都有些发软了,楚山的五万敌军来袭的警讯已经让徐世绩不得不相信,皇帝虽远在千里之外,但他的推测却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沈落雁好毒的计划,居然想要一口气把我过江的七万大陈全部吃掉,也不怕崩了她的大牙。”徐世绩恨恨地骂道,嘴上虽如此说,可心中却明白,如果不是皇帝的圣谕至,他只怕真的被人包了饺子还不知道。

当下黑着脸,一面加派信使向建康胡海与陈风、冯婠等各路将领传信,一面开城门接应从楚山方向拼命撤回来的一千兵马。城外三大营的人马都见机得快,充分发挥了精锐陈军的职业性,在吴军围住他们之前,居然一个没少的飞速的撤到了关前。

一千兵马刚撤入城中,无数的吴军前锋骑兵已经乘着月色飞奔而至,只差一步就围到了城外三营的兵马。不过最后却只能眼看着采石城的南城门缓缓关闭,吊桥缓缓升起。被阻在坚墙与宽阔的护城河面前不得寸进。

最先杀到的吴军轻骑虽然未能一举冲入关内,但他们的动作却也早有预划。眼见城门关闭,人数约有三千左右的镇南军轻骑兵们并没有停顿,而是飞速的向左右一分,兵分两路,犹如两条长蛇,开始一东一西包抄整个采石城。

片刻之后,采石城就已经被三千轻骑绕城包围,这个时候后面的镇南军步兵也已经开到。这些由单雄信一手训练出来,多以淮南军精锐为底组建的士兵们,并没有多少嘈杂,一个个全都按部就班的分别封锁四门,在城下列阵布军。

“呜呜呜!————”

一阵阵长角声响起,采石南门的前方夜幕下,突然一条火龙飞旋而至,很快就到了城门前二百步才停止。在无数红色铠甲战袍士兵的拱卫中,中军一面大红绣着单字的镇南军中军大纛终于出现。

南城门楼上,正在布阵准备迎敌的徐世绩一见到那面单字大纛也不由面色微变。

“单二哥!”

徐世绩一声惊呼,心中说不出的惊讶。当初在河南分道扬镳,他投了北陈,好兄弟单雄信却跟着自己的侄女投了南陈。一晃三年多过去了,先前徐世绩镇守九江,单雄信却一直在建安岭南一道练兵。两兄弟并未曾有机会见过,不曾想,三年之后,再次见面,居然已经是在这战场之上。

单雄信与徐世绩当年都是瓦岗寨的创建人,分别为大龙头翟让的左膀右臂。单雄信有勇气,乃军中勇将。徐世绩却更善谋划,乃智将。转眼三年一挥间,单雄信已经是吴国镇南军元帅,统领五万大军来攻。徐世绩却是陈国的行省从三品左指挥使,统领三千守军坐镇采石。

望着城下那如海的甲士,徐世绩也不由的面色发白。单雄信之勇猛他是最清楚的,他虽自信不比单雄信弱,可两人的兵力却相差近二十倍,实在悬殊。

城上三千陈军视死如归,张弓举剑并没有多少恐惧,这些最职业的大陈府兵精锐,百战余生,对于战士的归宿自然十分清楚,此时真到了这一天,大家反有种解脱的感觉。战士死则死尔,并不可惧,更何况他们相信,自己的家人还有皇帝与朝廷照顾。

镇南军中军大纛之下也是一片寂静,单雄信来前已经知道了采石的守将是好兄弟徐世绩,但是他并没有要求更换目标。两军相战,各为其主,这就是武将的宿命。更何况,他相信,唯有自己在攻破采石后,也许才有一线机会保住老兄弟的命。

“驾!”

秋风吹起单雄信头盔上的红缨,卷起他背后的长披风。他一抖缰绳,手按长剑策马缓缓来到城前百步。

“茂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