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那一百万个空的布袋堆在空地上,那也将是一座山啊。
鲁世深还有些不明白的道:“装填这么多布袋做什么?难道是填护城河?可是护城河不是都已经早被填平了吗?”
陈克复在李节一说出装填布袋的时候,就已经猜出了皇帝的目的,此时听到鲁世深居然还这么丢人现眼,不由得也是感觉有些丢脸。
“你呀,平时让你多看会书,你又不肯。现在丢人了吧?陛下此举,并不是没有先例,兵书上早有这样的做法。在攻城之时,以布袋装土,然后直接在城下垒起一条直通城墙的大道。这样的通道守城之人就是想破坏也难,这可是一座土山,不怕羽箭,也不怕火攻,只要能垒起来,那么城破就是必然。”
陈克复也不由得佩服起杨广来,这样的办法可以说是最没技术含量的计策了,但是这样没技术含量的计策却是最实用的。而且这样的计策也就是隋军用的起,也就是现在的情况合适。
一百万个布袋,那成本太大了,就是装满一百万个布袋这都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而且到时去垒起这样一座土山来,也一样得花很多时间,及需要众多的士兵掩护。
但是对于隋军来说,如今他们有人,有钱,有时间,在面对辽东这样的一座坚城之时,用这个计策却正好合适。
李节也笑着道:“今天白天这么猛烈的攻击,哪怕高句丽人能守住城不失,一个个也都疲了。那么等到了晚上,百万军士民夫齐上阵,那到时一条宽广的‘鱼梁’大道就在眼前了,到时候,高句丽人面对冲上城墙的我大隋虎狼之师,还能抵挡得住吗?到时还不是一举拿下。”
众人都是点了点头,如果失去了城墙的保护,高句丽人根本抵抗不了隋军。
“而且,除了这‘鱼梁’大道,陛下还为高句丽人准备了另一个礼物,陛下早已经派了众多民夫,在高句丽的四面城下挖地道,这些地道不但隐蔽,而且十分宽广,可以并行四卒,挖了这么久,也都挖的差不多了。到时明着有我百万将士强攻,还有众多的攻城器械,而且到了晚上还将会铺出一条‘鱼梁’大道。暗着嘛,我们还有地道,到时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城中守将还不得当高齐第二,只是可惜这样的大战,我破军营却无法发挥作用啊。眼看着一场泼天富贵,却将离你我擦肩而过,可惜啊。”李节坐在马上也是不断的叹息着,每个军人面对着攻破辽东城的诱惑时,肯定都是无限唏嘘的。
陈克复的心里也是不由得对破辽东更加多了几分期盼,他没有想到原本杨广下令这个时候全面围攻高句丽并不是一时冲动。他之前心里其实并不觉得这个时候全面围攻高句丽是个好策略,在他看来,辽东城就是死城一座,慢慢的围攻,甚至撤掉大部份的军队回国其实更好。
对于辽东这样的坚城,其实只要有个二十万人就足够矣,现在的辽人根本没胆子出来野战。如果有别的辽人来救援,那么就更好了,他们还能来个围点打援。
而现在这种上百万人围攻一城的策略并不是很好,这样围攻下去,对隋朝的消耗太大了。隋朝的常备军不过是六十万人,如今一下子百万人齐聚辽东,这对大隋来说并不是一人好事情。
但是现在看来,杨广已经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他不打算和高句丽人玩什么威压降服了,他现在更打算实打实的拿下辽东城,甚至拿下高句丽。
而且一旦下了这样决心的杨广也是可怕的,他为今天的攻城早在数月前就已经谋划了,各种大型攻城器械,地下暗道,百万的布袋,这些都不可能是现做的。这表明杨广对于攻辽东城还是有个十分清晰的认知的。
以如今的情况,以隋军的强势,他都想不出辽东城还有什么可凭借防守的了。这个吸血了太多中原王朝鲜血的高句丽王朝终于要倒下了吗?
陈克复对于这一结果不由得更加期待起来,辽东城一破,高句丽还拿什么来抵抗隋朝大军。
第062章 血流漂杵
辽东城西城,城下四十万隋军围攻,四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城头的那些奴隶守军们以前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辽东城内的所有军民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万人,全加一起都没有这城头下隋军的一半。
四十万人还没有全部进攻,但是就那一波波涌上来的那十余万隋军,就已经让高句丽人感觉有些无穷无尽的感觉,极目所见,整个早已经被踏成平地的城下,黑压压的全是隋军兵卒,长矛如林,刀光如雪,那漫天随风飘扬的旗帜更是遮天蔽日。
好在从日出打到了日头正中,隋军虽然不要命的猛攻,城头几次被隋军冲上来,但最后他们还是守住了,虽然城头的两万士卒再加两万民壮如今已经倒下了差不多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基本上都是人人带伤。但好在他们还有着充足的器械,刚刚荣留王又从城中征集了两万余民壮上城。
虽然这次征集的都是年过五十的老人和年不满十五的少年,但在如今的危急情况下,已经没有人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合适了。西城防守将领高明此时只剩下了一只胳膊,连脸上都有一道伤痕,但就算负了这么重的伤,他也依然守在城头。王爷已经传下了话,乙支文德大将军已经领兵来援,只要他们再坚持两日,那么到时等乙支文德将军一到,大家到时里外齐攻,两面夹击,定能再次将隋军打的大败而回。
上次乙支文德大将就是用几万人马,一举歼灭了隋军三十万大军。而王爷上次在平壤也是以几万人全歼了隋军水师四万精锐,所有的守军都充满了信心,有当今朝内最有名的两位大将联手,定能一举将隋军杀败,说不定到时连隋帝都能抓到呢。
王爷已经下了令,此次辽东守军等战事结束,每人都能升一级,赏钱十贯,奴仆十人,牛羊百头。这些大都还是奴隶的士卒们听到这样的消息,无疑将原本心中的那份对隋军的恐惧又压下了几分,反之升起的是一种兴奋和期待。
高明的左手在上一波的攻城中被冲上城头的隋军给砍掉了,此时也只是随便的包裹了一下,他提着一把大刀走到高建武的旁边,小声地道:“王爷,我刚刚让人去东、西、北三门去查看了一下。虽然这次隋军以我们西城为主攻方向,但是另外三个城门也一样有许多隋军在攻城,而且他们不是佯攻,全是和我们这一样的不要命的抢攻,那边三个城头如今士卒已经都所剩不多了。如果隋军这样强度再攻下去,不用等到明天,今天我们就会守不住的。到时就算我们西城守住了,其它城反而有可能会先被隋军攻破的。”
荣留王高建武乃是当今高句丽王高元的亲弟弟,长相俊朗,为人大气。更兼得是能文能武,在高句丽朝内也是十分的好声望。加之去年在平壤以计大败隋军水师大将来护儿的军队,让他在高句丽成为了仅次于乙支文德的大将。
高建武此时身上也是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衣冠鲜明,风度翩翩,此时他身上的一身白色战袍全被鲜血染红。他随意的坐在一具攻上城头的隋军士卒尸体上面,手按着长剑,靠在城垛上面,眼睛有些失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好半天才道:“我何偿又不知道如今的情况,我高句丽两次大败来犯隋军。使得朝内的那些贵族们早就已经看不清情况,一个个自大起来。好似隋朝真的就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可是他们忘记了,隋朝立国才数十年,却已经用武力扫平了整个中原和塞外。如若他们真的那么不堪,又岂能有如此成就。”
“想那突厥人,以往我们也常和他们争战,可是我们的勇士有几次在突厥人的手里占到了便宜?可是你看如今的草原之狼,已经一分为二,就连那西突厥的汗王现在也投降了隋朝皇帝。我高句丽将士虽然勇悍,可我朝子民不过三百万,比大隋差的远了。如今隋帝铁了心倾国而来,我们借着这辽东群山,以及这诸山隘口之间的山城,能挡得了他们一时,却挡不了他们一世,一次两次我们将他们击败。但是却也伤了我们的元气,只怕这次我们真的是要守不住了。”高建武的眼里全是不甘,还有对那些朝内贵族的恨意。
高明这些年一直跟着高建武,也是他的铁杆心腹,很多事情也比其它的将领们知道的更多一些。此时也有些忧愁的站在高建武的身边道:“王爷,既然您早看见了这些,为何不告诉国王呢?如果我们能像以往一样,每次从中原王朝上割下一块肉,然后马上向中原皇帝们上个表,以示臣服,这不是很好吗?”
高建武苦笑了一下,“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些,我高句丽的先祖一块弹丸之地而立足,最后开创一国,其中历尽多少艰辛。当年先祖就这下了国策,利用中原王朝每次的大乱之时,就趁机蚕食他们的土地人口,等中原王朝决出胜负之后,我们就上表臣服。五百年来,我们高句丽的历代国王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我们高句丽才得以成为如今的远东之王。”
说起这些往事,高建武眼里满是自豪,是啊,中原王朝再强大又如何。他们虽然偏居远东,可是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中原强盛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想当年的大汉,后来的强魏,再到晋,再到后来中原的这些南北朝代,哪一个帝王当初不是天下之雄主,可最后他们全成了过眼云烟,而唯有他们高句丽却已经历五百年而不倒。不但不倒,反而越来越强大,甚至已经有了与中原相抗衡的实力。
当初大隋第一次征高句丽时,举国上下是恐惧的,但是没有想到,那次老天也帮忙,他们那么容易的就将隋军的三十万大军给收拾的差不多了,最后都没剩下几个能回去的。经此一次,不由得让他们的心态开始变化起来,原本中原王朝也不是那么可怕的。
而去年的第二次大战,更是让所有的高句丽人彻底的自信起来。一百一十万大军,加上民夫脚力,隋人多达三百万的军队开到了辽东,那次他也是主战的。而也正是那一次,他们一举歼来了隋军四十多万人,所有的高句丽人几百年来对中原王朝的那点畏惧之心一去不复返。
从国王高元到他高建武,再到下面的贵族们,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对中原王朝表示臣服了。几百年来的这自卑一下子就成了自大。所有人都觉得,是时候和中原王朝决一胜负了,只要再打赢一次隋军,他们甚至准备让国王高元改称皇帝,从此就和隋朝天子平起平坐。
可是当高建武从平壤的长安城来到了这辽东之后,面对着虽然比上次人数还少了许多的隋军,他却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是的,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了。上次隋军一心想着以大军威压他们臣服,但这次隋军却不再管这些人。
特别是今天的攻城,去年的那次大战,辽东城几次被攻破缺口,但是只要他们一假装说要投降,隋军就会停止攻击,任由他们修补破损城墙。而当今天当隋军的一部份冲上城头,一至占领了一段城头的危急关头,高句丽人马上拿出了这招,可是隋军却没有一个对他们的投降有理睬的意思。最后要不是高明拼死率着一群死士奋战,将那段城头夺回来,辽东城可能那时就已经破了。
高建武终于明白,隋朝天子这次是铁了心要拿下高句丽了。天子一怒,血流漂杵,隋朝天子杨广这次是来真的了。原本心里还有的那些乐观也终于离高建武而去。他这时才发现,原本高句丽和大隋还差的远。
高建武和高明两人都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靠坐在城头。
“王爷,我看辽东城是守不住了,前些天辽军射进来的告示还宣称新城等四城已经失陷隋人之手,如今看来此事怕也不全是假的。如此一来,我们怕是不会有援兵了。王爷,我们在此坚守了一月有余,也托了隋军很久了。要不我们今夜就突围出城吧。辽东城没有了,后面还有许多山城,我们还有机会。”
高建武一双眼睛没有焦点的看着前方,不甘的道:“辽东乃是我们高句丽的国门,此是第一道天险。自我们从汉朝手中夺下此城后,我们就一直以此为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有了此城,我们才能让中原人次次无功而返,拿我们毫无办法。现在已经马上就是八月了,这远东的雨季也要到来了。如果我们能再坚守到那时,雨季的辽东,就会是隋人的恶梦,到时他们百万大军在这里,连后勤粮草都不能保证,只能退兵。现在我们放弃,无疑就给了隋人一个以后进攻我们的桥头堡,这将后患无穷。”
第063章 耀武扬威
高明跪倒在高建武的面前,“王爷,辽东城重要,谁都知道。可是辽东城是死的,我们人是活的啊。辽东城再重要,也比不过王爷重要。如今辽东城已经到了极限,将士们最多还能坚守住今天。王爷,是该到下决定的时候了。难道您真要与城俱亡,做此无意义的事情吗?”
看着高建武那充满不甘的眼神,高明哀求道:“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也说过了,雨季马上就要来临,而接着就是冬季了。这辽东不比中原,一到冬季那就是大雪封山,只有到明年的五月隋军才能再次进军。到时隋军肯定要退兵的,没有了数量上的优势,这些隋军又怎么可能会是我们的对手。现在我们先把辽东城让给隋人,等到时我们再夺回来就是了。”
高建武叹息了一声,“就怕我们把辽东城给了隋军,他们还不知足,万一他们到时不退兵,以辽东为依靠,对我们步步推进,那我们又将如何?”
“王爷,过了八月的辽东,连我们世代居于此的高句丽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动兵。要是那时隋军真的对我们用兵,那我们依靠着各个坚固的山城,一定能让隋军大败而归。而且有一事王爷不要忘记了,虽然如今的国王陛下是王爷的哥哥,可是朝中的那些贵族们却把持着朝政啊。王爷如今手中的军队,就是对国王的最大支持。要是王爷在此玉碎,那国王陛下还将依靠于谁呢?”高明道。
高句丽的虽然经过近五百所的发展,如今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但是五百年的王朝,国内的贵族们也是掌握了大部份的权利。他们不但把持各地的政权,而且每个贵族都拥有着私兵。高建武想到这,不由得犹豫起来,高元虽然是国王,可是手中的军队却没多少,忠于陛下的最精锐的军队除了留守平壤的近卫外,如今全在他的手中。如果这些忠于国王的军队都丧失在辽东城,到时谁还能保证那些贵族们还继续效忠于国王。
高建武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放弃辽东城,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但如今,他却不得不如此做。
好半天后,他睁开眼睛,眼中满是坚忍的道:“高明,你马上抽调三千最精锐的骑兵,让他们现在开始休息。再准备好一万匹马,给战马也都喂好。另外,你再将城中的各个粮仓、军械武库给堆上柴草,等到晚上我们一突围,立刻让断后的人将所有的粮草物资都给烧毁,既然我们不得不把辽东城先交给隋人代管。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得到一粒粮食,就连一根马草也不要给隋人留下。”
高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色,“王爷,要不我们到时干脆将整个辽东城给烧了,一瓦一木也不要留给隋军,让他们得一座灰烬之城。得不到粮草补充,隋人就不能安心南下了。”
辽东城中此时还有所有附近迁入城中的百姓,加上城中原本的百姓如今城中一共还有着近十五万的平民,是高句丽在辽东的最大一个城池,也是百姓最多的一个城池。辽东一城就占了高句丽近二十分之一的百姓。
如果真如高明所说的,将整个辽东城烧毁的话,那马上就要进入秋季后,这十余万的百姓无疑将会有很多人饿死冻死。
咬了咬牙,“好,就依你的办,等到我们一出城,马上将辽东城都烧了,到时大开四门,让所有人自己逃去吧。这些百姓要怪就得怪隋人,是他们害的他们无家可归的。”
“是,王爷,那我马上就去安排准备,你在城头多加小心。”
高明独着一只手跑下了城墙,他下去没一会,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兵大叫道:“举盾,举盾,隋军的弓箭手又要射箭了。”
听着那叫声,城头上歪着躺着的所有高句丽士兵马上又都在各自将领的呼喝下,到处找盾牌遮挡,各种大盾小盾,门板、桌面都用上了,实在找不到的士卒们就扯过城头上还没有来的及丢下去的尸体遮挡。
对于隋军的弓箭,这些人可是印象深刻,那万箭齐发的阵势和威力太吓人了。每一次万箭齐发的那一盏茶的时间里,哪怕是他们躲的再好,也一样会有大量的士卒淹没在这箭雨之中。
好在交战这么半天,所有的高句丽士卒们也摸到了一点规律。隋人的箭雨虽然厉害,但是每一次却只会最多射个十来波就会停止,然后就是那些在箭雨掩护下又冲到了城墙下的步卒和各种器械了。
万箭齐发下,伴随着高句丽守军的惨叫和嚎叫,隋军休息了一阵的士卒再次开始攻城。虽然攻了一上午,也没有拿下辽东城,但是隋军的这些经验丰富的将士们知道,高句丽人已经快要不行了。
之前他们要想冲上城头,十架云梯也不一定有一架上的士卒最终冲上城头,但是在上午的休兵之前,他们已经在短时间内数次冲上了城头。而且冲上城头他们才发现,城墙之上到处都是那结胡乱披着铠甲、拿着武器的民壮猎户一类的,正规的高句丽守军反而是少数了。
要不是最后大阵中传来鸣金之声,他们相信此时他们都已经拿下了辽东城了。前线的士卒们只当是皇帝体恤将士,不忍伤亡太大。但是依然列阵在一侧的破军营将领们却明白皇帝的意思,虽然步军的士卒一度攻上城墙,但是高句丽还没有垮掉,现在这样冲完全是拿命却填。
在辽东城下不远处,就是皇帝杨广的御营,对于这次攻击杨广可以说是十分的有信心,完全拒绝了那些大臣们的劝说,直接坐阵中军。要不是大臣们的拼命劝说,他本来是打算直接到城下观战的。
虽然离辽东城还有着十里地,那些被死死围困在城中的高句丽人也不可能出城来攻击皇帝陛下,但是皇帝身边的天子六军却是异常认真,围绕着杨广的天子大旗,里里外外数围了近百层。
而在这些最精锐的将士们的拱卫之中,是一座巨大的木制行宫,虽然偏处于辽东敌国境内,但是杨广好奢华的习惯没有半点改变。一来到这,他就让军中的众多军匠加紧制造这木制的行宫,这也是为了能移动方便,甚至能在战场上临高观战。
此时杨广就站在这木制行宫的最高处,整个木制行宫耗费了近万工匠打造,虽然是木制,但在刷上漆后,却富丽堂皇,和真正的宫殿也不差多让。
高达九层的观战台,就是特意为杨广观战用的。此时杨广端坐于一张玉榻之上,一旁诸多美貌宫女嫔妃侍坐两旁。而此时杨广也不是寂寞独享,在他的身后,除了一众没领兵的文武大臣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嘉宾。
要不是这楼阁造的极大,也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的贵宾,此时在杨广的左右有一百多位贵宾,却是杨广邀请而来的各个隋朝藩属使臣和小国国王,其中包括西突厥处罗可汗本人和东突厥始毕可汗的使臣。去年第一次伐高句丽,丧师败绩,杨广很下不来台。这次他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当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耀武的机会。
周边的一众小国国王、使臣、可汗等一上午也是看的十分过瘾,四五十万人的攻城战啊,特别是隋军那整齐的大军阵列,那数十万箭支齐发的遮天蔽日,那各种他们以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弄攻城器械,真是让他们看的大开眼界,热血沸腾啊。
一边看着城头大军喋血激战,一边却有着众多美貌歌姬陪酒,还有美貌宫女弹唱跳舞。喝着醉人的美酒,听着靡靡之音,再看着那数十万的大军热血拼杀,这不禁让这些偏处于各地的使臣、国王、可汗们羡慕不已。这才是中原繁盛啊,这才是中原之主啊。
突厥自被隋朝大臣长孙晟用计分裂成两国之后,开始互相征战,隋军更是从中数下其手,最后西突厥被打的抱头鼠窜,无路可走,连大汗处罗可汗也投降了隋朝。
此时处罗可汗端着美酒,捋着胡须道:“可惜啊,刚才那些中原健儿们差一点就拿下西城头了,就差一点啊。要是陛下再等等,说不定我们一会就能在辽东城中饮酒庆祝了。”
杨广哈哈一笑,“高句丽不过一蛮夷之地,上次朕不过给他们一个臣服的机会。可惜这些蛮夷不服王化,这次朕就让他们明白,这天下之大,朕想去哪,就能去哪。朕想要的,也没有人能拒绝。下面这些都是我大隋的勇士,朕让他们先休息一会,不过是给高句丽的蛮夷们一个狗延残喘的时间。等朕的勇士们休息好了,要想拿下这辽东城,不过是如反掌观纹也。尔等静请与朕在此喝酒观战,不出今日,朕的勇士们就能为朕拿下这辽东城。”
第064章 骁果叔宝
“嘿呦,嘿呦,嘿呦!”
随着一声声的号子声,在云梯等轻便攻城器械已经到达了城下之时,第二批的冲车、云楼再一次出动了。
早上的一场大战,那数十辆大型攻城器械也基本上都被守城的高句丽人毁坏。不过对于隋军来说,毁坏了一批攻城器械而已,这算不得什么。为了今天的这场大战,他们早已经准备了一个月,之前一直没有拿出大型器械攻城,就是为了集中数量。
在步兵的大阵之后,各种大型攻城器械的组件全部都已经运上来了,只要在阵前将他们一一组装,那就是一件件的大型器械。这些如山般的组件,以上午这样的消耗速度,足以支持数天的大战。
在不断推进的冲车旁,叔宝与同一小队的同袍们正用力地推动着冲车,虽然上午已经交战了一上午,但对于这些骁果们来说,这根本算不得什么。他们骁果本来就是精兵中的精兵,这才打了一个上午的攻城战而已,他们还有的是力气,但何况他们刚才还休息了一会。吃饱喝足之后,此时更是体力充沛。
上午的时候,叔宝这队人可以说是都抱着杀敌立功的强烈念头冲上去的。可是最后他们十分倒霉,冲车在冲到离城墙只有几丈远时,却被城头砸下的大石给破坏了车轮。结果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只能拿着弓箭站在冲车上和城头的敌人对射,虽然同样射落了不少的守军。但这样的结果明显让他们有些不大满意。他们杀的再多,到时也说不太清楚啊。他们可是抱着冲上城墙的念头的,都幻想着成为沈光第二。
叔宝年不过十九,此时在这一小队中却很有威望。原本沈光是伙长,他是副伙长,沈光自提拔之后,这伙人就以他为伙长了。不过虽然是伙长,不过伙长却是没有品级的。叔宝每每想起小时的生活,再想想现在的家道中落,都不由得有些失落。如今大隋朝东征西讨,这高句丽就是最后一个不肯臣服的蛮邦了。
想重振家业,自小练武的他当然知道唯有军功是最快的。现在辽东就要攻破,如果他再不能立功,以后说不定可就没多少机会了。
想到这里,叔宝大声的道:“大家伙都注意着点城上的辽狗,可不要再让那些挨千万的给把车轮给砸坏了。到时人家一个个上城头去了,我们去在底下给他们放箭掩护,这算什么事啊。你们愿意,我可是不愿意。大丈夫男子汉,就该上城头真万真枪的拼去,万一咱运气好,杀个幢主、末客什么的可就立功了。我可听说,这城里的主将可是那辽人国王的亲弟弟。上次水师来护儿大将军就是折在他手上,万一咱们运气好,把他拿下了,不说像陈破军一样封伯封侯,最起码也能和老沈一样封个从五品吧。”
一旁的众人忙大声附和道:“没卵子的才愿意缩在城下,富贵险中求,咱要想升官发财还是得上城头去。兄弟们都看好点,把冲车护好了,咱们要起升官发财全靠他了。”除了叔宝那一伙人,这架冲车还有四伙的士兵,却正好是凑成一队。
那队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大胡子汉子,笑着道:“几个小兔崽子,心还挺大的。也不怕一口噎死,你以为升官发财是这么容易的。老子从军二十年了,到现在也不过是一队正,都按你们说的,老子现在怎么也得是一个正三品的大将军啊。”
叔宝一边推着冲车,一边笑着道:“那是大人您没有碰着好机会,如今可是好机会啊,陛下正在后面亲自观战呢。上次过辽河,陛下就是在观战时看到陈破军将军表现出众,所以破格提拔他为鹰扬郎将。而就上次,沈光不也是因为陛下观战时看到他勇猛,才提拔为从五品的武勇郎将嘛。要不是陛下看到了,论功行赏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一下子提升这么高啊。现在这样的机会可是又来了,只要我等表现出众,还怕陛下不会赏赐吗?说不定大人您到时一转眼也就成了五品大员了,到时可不能忘记我们啊。”
那队正被叔宝一番话说的高兴不已,笑的嘴都咧开了,“好你个秦琼,可真会说话,就借你吉言,到时老子真的升官发财了的话,一定不会忘记你们。一会大家给我好好的表现,记得到时攻下城头,多砍些辽狗的脑袋,这首级功可是很重的。”将领们的军功要看他们在战争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比如有的成功的掩护了部队撤退,或者是成功的挡住了敌人,所以将领们的军功是综合评论的。
但是对于大头兵们来说,砍下敌人首级报功,这就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哪个人在战时砍的脑袋多,哪个肯定就功劳大。
另一个骁果也忙道:“我看辽狗们是要守不住了,早上我们推车一路过来的时候,又是弓箭又是石弹,现在我们都快到城下了,守军也不过是稀稀落落的射了几箭,我看我们一会也不要用这冲车去拍他们的女墙了。一会我们到了城下后,一起衔刀沿着冲车的粗杆冲上城去。上午张大人手下的那队人就是这样做的,当时他们就差点占领了一块城头。咱们可不是府兵,咱们可是左备身府的骁果,不可能比他们还差吧。只要我们占下一块城头,到时后面的跟上后,说不定就能一举破城呢。这么大的功劳,论功行赏,怎么也少了我们的吧。”
队正王大牛眼睛一亮,重重地拍了一下那骁果的肩膀,“好小子,平日里就你最奸猾,偷奸耍懒的,没想到关键时候到是也能起点作用。这个主意不错,咱骁果都是一等一的汉子,平时拿的饷也要比那些府兵们多,关键时候咱们自然也得好好的露一手了。就这样说定了,一会觑准了机会,大家就跟着我上,冲上城头。谁要是没卵子不敢去的,就留下了在城下用弓箭掩护。”
王大牛一激将,马上所有的一队人都拍着胸脯表示都要上城,没有愿意留下来。这些骁果们都是各军中的勇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