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西的刘武周部将金柯见到火起,立即率五千部下猛攻西面关城控制关中兵马。

小小的西陉关再次血染黄沙,两支大军黑夜中混战起来。王智辨虽勇悍,终究寡不敌众,又兼被陈孝意骗开了城门。战到天亮之时,渐抵挡不住,抢开关门,一路向雁门城败退。

待回到雁门城下,未及叫门,却已经见到城上旗帜变化,当先一杆大大的陈字大旗却是已经立起。原来尧君素昨日派出一名小校赶往雁门东面的灵丘关,用军令将守关的兵马调走,将河北穿越飞狐陉的王行恭五千兵马放入了河东。此时王仁恭已经在天亮前赶到了雁门城中。

王智辨在城下大骂,尧君素站在城门楼上,高声道:“吾乃隋臣,安肯事弑君者李逆也!”

王大怒,正欲攻城,却听的身后一道喊杀声响起,一队骑兵赶到。当先一将生的如炭般黑,却是身材魁梧无比,更兼手中的一把大槊更是锃亮无比,远远一看既知不是凡品。

来将一骑光先,一声大吼,声若雷霆,“王家小儿,莫要猖獗,先吃你家先锋尉迟爷爷一槊。”却正是征西行营先锋大将尉迟恭领兵杀到。

王智辨大怒,飞骑来战,率军掩杀。战不过数合,却是渐感不支。正斗间,忽然闻得身后又是一阵兵马之声。

匆匆回头望去,却见自西北方向,刘武周、王行本、陈孝意三人率兵马已经赶到。

西面来的兵马足有近两万人马,刘武周与王行本也皆是军中老将,率兵赶到后,并没有一窝蜂的杀将上来。面是鼓角传令,整支队伍在数百步外已经开始重新聚拢结阵。

一个个的传令兵背上背着红蓝令旗,骑着战马在阵列前往来纵横如飞,不断的大声传达着将校的军令。一万多人马,有马邑的府兵,也有刘武周的家丁,还有募集的游侠、壮丁、乡兵,及雁门的府兵。这么多的集合在一起的兵马和乌合之众无二。

王行本等人也只是下令结成密集的步兵方阵,纵横各三十余的方阵,每阵皆有千人。此时在雁门城的西北面摆成了足足十八个方阵,前面各色盾牌为墙,长矛为刺,在中心位置还有少量的弩手弓手。而在方阵的左右翼,还有刘武周亲率的少量骑兵压阵。

兵散为沙,聚则成伍。哪怕是最次的乌合之众,只要有足够的铠甲武器装备,由着有经验的将领指挥,排兵布阵。那么以优势兵力结成的方阵,都是无以匹敌的力量。十个方阵缓缓前阵,虽然前进缓慢,可那引而未发的气势,却让雁门城下正与尉迟恭所部骑兵交战的王智辨兵马感到一阵阵沉重的压力。

王智辨被尉迟恭的轻骑纠缠住,眼看着后面如此多的步兵列阵推进,也自知难敌。抬头看了眼高高的雁门城,目光中转过一抹失落。当下再不犹豫,一声令下,引军往南突围。

身后的尉迟恭所部先锋轻骑,一直在后面死死纠缠,一旦兵马落后,立即就被被这些往来如飞的骑兵给吞噬一空。王智辨且战且逃,逃不过数里。

突然前面的滹沱水河边却是又一支军马杀出,只见一面大大的陈字迎风招展,一旁还有一面罗字。当头一员年青将领身着明亮战甲,马上大吼一声,“王智辨休走,你家罗小爷爷在此!”

“放箭!”

罗林并不拍马上前,反而一挥马槊,那拦在前面的辽东军骑兵们瞬间放弦射箭。千余弩箭如雨般落下,王智辨的前军立即倒下一大片的士兵。

王智辨看着前面那不过前余兵马的辽东军,却偏偏生不出半点闯荡过去的念头。脸如铁青,恨恨的引军转而向东。刚越过一面小坡,却又见那山坡之上又是数面大旗招展,当选依然是那面陈字大旗。一旁的那面将旗却是一个张字,在此处拦截的兵马却是辽东军此次征西行营司马张锦。

看到王智辨率部狼狈赶来,张锦一言不发,一阵阵箭雨如飞蝗般而至。

王智辨还欲调转方向,却听的身后一阵阵喊杀声四起,高高的烟尘之中,却是一面面陈字大旗在其中若隐若现,迎风招展。王智辨长叹一声,他那两千余残兵已经被四面合围了。

昨日白天急行军从雁门郡城赶往西陉关,晚上又是一夜大战至天亮,突围后又急行军逃至雁门城,却不料又是接二连三的交战。部下将士又饥又饿,更兼的心中恐惧绝望无比。

两千余残兵不再突围,结成一个大圆阵就地防御。

辽东军与雁门兵马、马邑兵马渐渐合围,最后两万余兵马将两千来人团团围住。

高高的陈字大旗之下,花白胡须的王仁恭却是满面红润,丝毫没有半点点阵疲累之色。这是他回河东的一仗,所以必须打的漂亮。事实上,王智辨虽然也是大隋的悍将,可王仁恭并不惧他。

要不是因为辽东军入河东的兵马太少,他早已经在雁门城下就将其全歼了。一路之上将兵马分为数部拦截,不过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伤亡将到最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王部兵马士气降至最低,最后连翻败退之后,王部兵马已经半点斗志皆无,此时就是让他们再跑,他们也不会跑了。

王仁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虽然此次突袭河东,靠着连番谋划,最终于能如此快的拿下河东马邑、雁门二郡,实在是天大的好事。可事情上,他深知在明年开春之前,河北都不太可能再向河东增兵。

打完了这一仗,他就得面对着太原李渊的反击报复,所以他必须最快时间的增强辽东军的实力。王智辨的这几千残兵,早已经被他预定要收编了,所以他并不想损人伤已的把这支兵马全歼。

“王将军,你我皆大隋之将,今日你为何从贼?如若王将军你能幡然醒悟,那么我必定在朝廷中向殿下与陈王殿下保奏,让你依然为大隋之将,并不失荣耀与富贵。可其你执迷不悟,一意为弑君之臣卖命,那切不要怪本帅不念昔日战场同袍之谊。”

“成王败寇,还有何可说。”王智辨丢下手中兵刃,下马投降。

那结成圆阵的两千余残兵,看到将军投降了后,心中都齐齐感觉到一阵轻松。众人都明白,再打下去,必然是全军尽没的下场。

看到王智辨归降,王仁恭、刘武周、尧君素等人也都是松了一口气。

王智辨既降,雁门境内再无抵抗,一日之内,雁门郡已经尽辽东军所有。

辽东军仅出五千兵马入河东,数日之内就已经连夺马邑、雁门二郡。歼灭俘虏唐军近万人之多,这战果让众人甚至都忘记了南面太原李渊手中的十余万河东军。

雁门兵马、马邑兵马、辽东军合兵一处,共组为征西行营,王仁恭为元帅,刘武周、王行本为副帅。别地方民政官府官员,则由刘武周任太原留守兼马邑太守,河东山西慰抚大使。尧君素为太原副留守、河东山西抚慰副使。陈孝意则也加封为太原副留守、雁门太守。

而王仁恭不但为行军元帅,在民政上,他也有一个河东山西监察大使的官职,这也是让其节制监察刘武周等本地官员。如此一来,虽然现在河东的这些官员还都各怀鬼胎,但至少名义上已经属于辽东军所控制的北京朝廷统治。

而王仁恭所部就是先锋军,让他们来开辟桥头堡,前进基地,以便来年大军到来、朝廷彻底掌控河东。

“各位,本帅立即将此次大捷奏报朝廷,也请刘大人与尧大人、陈大人三位父母官张贴布告,通告各县镇。也请诸位将军约束下手下,我们只取官府地辎重粮草,开仓放粮,至于百姓,切勿骚扰。如今大家都是朝廷官员将校,地方父母,可切不能让百姓对朝廷有了怨言,以后一切行事,还须依靠朝廷之法规律令才行。”

尧君素笑着点头,“请王大帅放心,我等既然为官一方,自然就得造福一方百姓。接下来清理地方,整顿整治,安抚百姓,清剿盗匪,这都是我们的本职,定会尽心尽力。”

王仁恭的话众人也皆是信服,大家都是官员出身,并非盗匪。深深明白要想成大事,就不能搞劫掠这一套。当下各人分工,安民的安民,招兵的招兵,练兵的练兵,剿匪的剿匪。

刘武周马邑作战,尧君素、陈孝意雁门反水,马邑雁门二郡丢失。消息很快的传到了太原,立即让李渊等人震动无比。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太原边上的两个郡居然如此快的就丢掉了。

还未等众人回过神来,又一个更沉重的消息传到。马邑雁门二郡丢失,皆因这一切都是辽东军在后面推动。甚至辽东军已经派了老将王仁恭挂帅,率五千兵马入河东,而刘武周、尧君素、陈孝意等人都是归附了辽东军才敢作乱。

李渊等人知道辽东军入河东,不敢大意,开始召集兵马,准备北上与辽东军交战,夺回马邑雁门二郡。可紧接着在第三天,李世民点齐五万兵马正欲北上之时,又是连接几个消息传到太原。

本就忧愁无比的李渊展开紧急,只匆匆看完,就立即口吐一口鲜血晕倒在晋阳宫的朝堂之上。醒来的李渊第一句话就是,“立即召回二郎,所部兵马立即撤回太原边境,据关防守!”

第545章 连破十郡

连续数天的降雪,让整个北方都一下子进入了寒冬。

河北大地全部被冰雪覆盖,只剩下漫天的雪花飞舞,天地间,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就连运河的流水也顿时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连绵的群山像银蛇一样蜿蜒游走,太行山脉则如一群白象在不停地奔驰,似乎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

雪后初晴,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娇艳动人。

河东的捷报已经传回河北,朝堂内外顿时一片惊喜。当初陈克复执意要调五千兵马入河东,谁也没有想过能有什么作为。就连房玄龄等人也多以为,这么点人入河东,最多也就是能在河东四处游击,骚扰下李渊。

却不曾想,短短的时日,就已经连下马邑、雁门二郡。不但新得二郡,更得到如尧君素、陈孝意这样的隋朝官员们的归附,及刘武周、王行本这般的河东地方豪强的归附。

虽然对于这二郡,朝廷现在也只能是拥有名义上的统治,可却依然大壮了朝廷的声势。

北京城北的军都关北口关城楼台之上,羽林、金吾二卫侍卫遍立,靠近城楼之处往里,则是由御林铁甲执戟侍卫,御林铜甲陌刀侍卫,御林银甲执槊侍卫层层把守。

到了那最里面,则是由御林金甲带刀侍卫们护卫。

此时的城楼之上,红泥火炉正温着一壶壶的热酒,四周还放着数个烧得旺红的大火盆。

大雪之时,登险关居高赏雪饮酒,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天气却是冷意入骨,可却无法阻挡对这美景的欣赏。

城楼之上此时已如一个酒楼,简单的一番布置,却也让这楼台里温暖如春。

陈克复与陈王妃长孙无垢面北而坐,陈王妃亲自倒酒。

“啊,好酒,好景,更是好心情啊!”陈克复将滚烫的热酒饮下,不由的越发的高兴起来。

城楼之中,陪同前来的,皆是朝廷中的亲近大臣。

文有毛喜、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武有李奔雷、毛翊、胡海、沈光等大臣们。众人也都没有如在朝堂上般拘束,都是便衣轻裘,谈笑风生。

“恭喜殿下又得河东二郡之地,有此二郡为基地,只怕用不了多久,河东之地大半将尽归于我朝廷也,真是可喜可贺也。”毛翊举杯向陈克复恭贺道。

外面银装素裹,冰雨一片,楼内却是火炉热酒,温暖如春。

酒不醉人人自醉,陈克复从没有感觉到如今天般的畅快。将一切的政事军务都留在了北京城内,自己与一番心腹大臣登起险关之上,览雪观景饮酒,真是好不轻松惬意。

要不是还稍稍顾忌着自己的身份,他还真想醉酒当歌,雪中舞剑。

“哈哈哈”陈克复大笑数声。

“河东之事,能如此之顺利,确实让本王也是大感意外。原本对于尧君素与陈孝意,本王也没多大把握能拉过来,不过是让屈突通写了一封信,却未曾想,居然能将这二人这般拉入朝廷之中,委实意外之喜。”

李奔雷道:“殿下,如今河东此得如此开门红,我们是否向河东增派一些兵马,好稳固这大好形势。毕竟虽得二郡,但朝廷在河东的兵马终归太少。不但接下来难以应付太原的李渊兵马,只怕就算挡住了李渊,到时也容易让刘武周这般的地方豪强趁机坐大。切防我等与李渊二虎相争,让那刘武周等捡了便宜。”

陈克复摇了摇头,“如今寒冬季节,出兵不易。更兼,朝廷也没有多少兵马可调。江都、山东已经两线作战,朝廷也在不断向河北南部调兵,朝廷现在已经是四面作战,战线拉的太长。虽然如今河北形势有利,可我们也不能一下子将全部兵马投入战场,得有主次轻重,次第用兵,保持足够的兵马预备,依次从北至北、从东至西的解决各路战事,方为上策。不然真的拖起来,最拖不起的反而是我们。”

辽东军虽然兵马不少,可如今四面作战,陈克复也得小心算计着手上的兵力。为了取得足够的战略优势,他必须手上随时保持一支足够数量的大军,以供调动。兵事如棋,如果自己的所有兵马都调上了战场,那么他的所有棋子都将摆在对手的面前,再无可用后招,这样的情况是十分不利的。

对于他的计划来说,平定河北,夺下山东才是当前朝廷第一要务。至于援救江都,不过是战略需求,遏制江南兵马不能北上。而出兵河东,也同样是如此,最大的目的还是要了巩固边关,为平定河北山东赢得更多的时间。

胡海有些担忧地道:“只怕王将军兵马太少,到时镇不住刘武周等河东地方势力。”

“不妨,我们出兵河东,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揭制李渊,至少地方豪强趁机坐大,却不是大事。只要等我们解决了河北,立即就可以腾出手来大兵入河东,到时刘武周之流如若敢有二心,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禀报殿下,河东军情急报!”一名御林金甲带刀侍卫大声报道。

“传!”

众臣都有些担忧,难道河东这么快就出事了。

片刻之后,一名特勤司官员由侍卫带入城楼。众人一看,却是特勤司的司长唐锦云。房玄龄等人已经暗自皱眉,能劳动特勤司司长亲来禀报的军情,只怕是大事发生了。

陈克复却依然面带微笑,没有半点异样,“河东有何急报?”

“殿下,河东再传捷报,属下特来报捷!”唐锦云掩饰不住激动,高声道。

“可是那事有结果了?”陈克复也笑着道。

“确是如此。”唐锦云依然克制不住心中激动。

陈克复与唐锦云二人的对话,让众人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哑谜。

胡海疑惑地问道:“唐大人,不知是何捷报?”

唐锦云笑道:“前些日子,多特勤司按照殿下之吩咐,对河东马邑刘武周、陇西榆林原禁卫翊卫亲军校尉郭子和,陇右五原郡通守张长逊、陇中朔方郡鹰扬府鹰扬郎将梁师都进行策反。”

房玄龄等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事情,就连名义上特勤司的直属上级参谋本部幕僚总长李奔雷,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计划。不过他也明白,特勤司地位太独立,参谋本部也只是名义上的直管,事实上一切都是直接对陈王直接负责。

一想到前面的刘武周反唐归附朝廷,一举夺下马邑。就连李奔雷这样的老头子也不由的激动起来,声音颤抖着道:“难道,难道郭子和与张长逊、梁师都也起兵归附于朝廷了?”

唐锦云心中也有些控制不住的得意,激动地道:“确实如此,自刘武周归附朝廷后,郭子和、张长逊、梁师都先后举兵,通告和方,归附我北京朝廷。”一想到这么大的事情,都是由他们特勤司所立大功,他更是无法控制心中的那股激动。

这下就连房玄龄等文臣们也纷纷动容,榆林、五原、朔方都属于关陇北部郡,靠近北方的东突厥,边境上正是连绵的沙漠。三郡地方宽广,但是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但就算如此,这三郡的归附,还是让众人激动起来。关陇三郡归附河北,不但意义着他们地盘的扩大,更加宣示着朝廷的人望,与大隋原地方官僚豪强们的人心向背。

“不仅如此!”唐锦云竭力平静地道:“就在前日,接受了朝廷封赏,率部举兵夺下三郡归附我朝廷的郭子和三人又那建大功。”

“又建大功?”毛翊也忍不住惊呼,能将三郡献给朝廷,他们已经高兴不已,这又建新功,却又是何意。

“被朝廷加封为榆林太守、虎贲将军的郭子和夺下榆林之后,随即沿着黄河东进,仅两日内就已经将空虚的河东定襄郡给攻破!”

“被朝廷加封为五原郡太守、虎贲将军的张长逊占据五原之后,沿黄河西进,至贺兰山下,一举夺下关陇灵武郡!”

“被朝廷加封为朔方郡太守、虎贲将军的梁师都占据朔方之后,又迅速攻下其西面的盐川郡,且又以迅雷之势往东攻下陇中雕阴郡,并且在捷报传来前刻,已经越过黄河攻入河东,拿下吕梁山西面的离石郡,兵马进逼至太原西面!”

前面的捷报是惊喜,后面的却已经让众人沉默不语了。

“拿地图来!”陈克复大声道。

侍卫呈上地图,陈克复摊开地图,众人目光凝聚地图之上。陈克复手中取过朱砂笔,开始在刚刚所报的郡县上勾画。

榆林、雕阴、朔方、五原、盐川、灵武,陇右沿黄河六郡之地,以经尽归河北,再加上刚刚陇右兵马攻入河东夺下的定襄、离石二郡,转眼间,河北新得十郡之地。

加上先前的雁门、马邑,二郡,几乎一下子将河北的地盘扩大了近一倍。自辽东到河北、再过太行山到河东,再过吕梁山越过黄河直到陇右,辽东军的势力范围一下子将整个大隋的最北部与突厥的边境之地,尽收囊中。

辽东军自河北、河东北部、陇西围河东太原李渊,三面包围!

第546章 混乱河东

连下十二郡之地,三面包抄太原,势力范围更是从辽东、河北、河东,最后到达陇右,甚至已经到了河西边境。这般突然的剧烈变动,甚至就是让李奔雷这样的参谋本部幕僚总长,都有些措手不及。

虽然这十二郡之地,因为是靠近突厥边境,大都是些地广人稀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光这连得十二郡的名头也是足够吓人了。更何况,如此一来,王仁恭只要南下攻占楼烦,那么李渊的太原就将西面有梁师都所据离石郡,北南有王仁恭、刘武周、尧君素的河东军,东面只隔着一条井陉通道,既是陈克复辽东军的大本营河北。

辽东军对河东李渊占据了战略上的至高点,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不过欣喜激动之余,随之而来的则是忧虑。辽东军在河东陇右的这十二郡之地,只有区区五千兵马。

李奔雷担忧地道:“殿下,朝廷新得十二郡之地,此真大喜。只是这河东、关陇势力能如此短时间内尽夺十二郡之地,此事不可小觑。特别是梁师都,居然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连夺四郡之地。虽然眼下表面归附于我朝廷,只怕也是心怀鬼胎,不过是想借我等之势,以壮自己声威罢了。”

能如此之快的席卷四个郡,哪怕这四个郡再怎么是边地之郡,这也足够让人惊骇了。有道是人心难测,梁师都虽对朝廷称臣归附,可山高皇帝远,河北与梁师都之间还隔着一个河东,高高的太行山与吕梁山如同两道天然界线,让朝廷鞭长莫及。

梁师都有这般本事,又岂会真的如此轻易的屈居人下?

梁师都和刘武周类似,梁家为汉族,世代为朔方居世家豪强,宗族千万、资财巨万同,家中有财有势,世代为郡中的豪门望族。长大成人后,梁师都从军,因累立军功做了隋朝朔方鹰扬府的郎将;此时天下动乱,隋天子杨广身死,皇子皇孙纷纷自立为帝。身处于朔方的梁师都同样也不安于现状,早在暗中做着准备。恰逢陈破军记忆中早有这人隋末之时割据的记忆,于是让特勤司按着他前世的记忆,派人一一前去联络这些河东陇右的世家豪强们,让联结他们以共同制衡李渊。

陈克复身为穿越之人,又何曾会不知道梁师都等人皆是乱世之雄,又岂会愿意屈居人下。不过他联结这些人,也不过是借他们的势力来压制李渊,为自己赢得时间平定河北山东。而梁师都与陈克复的想象基本相同,要造反,那么前期无疑是比较困难的。而如果先假意投靠河北,打着他们的旗号先招兵买马,攻城夺地,却是上策。

于是乎,你情我愿,大家一拍即合。梁师都起兵朔方,夺得四郡之地。陈克复却也得了表面上的名,河北朝廷威势大振,天下再次侧目。

这河东陇右的连番巨变,都是陈克复一手策划之,他如何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实情。他也不可能如一般人般,听到得了十二郡之地,就欣喜的忘记了一切。

“李将军,对外,是我们朝廷得天下人心归附,河东陇右地方官府、世家豪强纷纷归心。但实际上,我们却不能只看这些表面。不管是如今的江都、还是山东,又或者是这刚刚归附的河东、关陇之地,诸位都需铭记。不管他们表面上说的如何动听,如何归附。但实际上,只要一日我辽东大军未占其地,就一日非我之土。如今梁师都等人不过是我等暂时盟友,以共同对付李渊。等他日灭了李渊家,那么就是图穷匕见之时,大家皆须早有心理准备,早做布置。”

听到陈克复能如此一针见血的说出这些话,众人也稍稍心安。怕就怕这年轻的陈王,会被这番大捷给遮住了眼睛,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殿下,如今梁师都越过黄河,攻入河东离石郡,陈兵太原西面,刘武周等河东兵马也直指太原北面之楼烦郡。如此之时,我们是否抓住这个机会,出兵井陉,直接杀入太原,与梁师都、王仁恭、刘武周等人联手攻打太原,剿灭李渊?”李奔雷出声道。

毛翊也是连连点头,“殿下,此千载难逢之机,李家所据太原,四战之地。如今河东南面还有杨暕、王世充、宇文化及等人虎视眈眈,牵制了李家不少兵力在南面。此时我们联合河东、陇右,让其攻打太原,我等再出一支精兵出井陉攻太原,一战可下矣。”

这个提议陈克复心中也想过,甚至颇为心动。但是他前思后想许久之后,还是无奈的否定了这个计划。

看着神情激动的毛翊,陈克复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转头对唐锦云道:“唐大人,梁师都能如此快速的连破四郡,你们特勤司对于他们可有细致调查?”

唐锦云点了点头,“此事卑职确实派出大量人手打探,那梁师都本就是鹰扬府郎将,手下有兵马一千二百人。更兼其家族为本郡望族,宗族众多,声望很高。其人又好善乐施,为人大方,好结交朋友。这次起事之前,他就已经早有暗中准备,所以才能一起事就拿下朔方。甚至连周边几郡的官员世家豪强,也大多与其交好,被其买通,如此才能尽得四郡。”

“不过,我们还发现一件机密之事,梁师都不但与当地世家豪强及官僚们早有勾结,而且他与西突厥人也有联络。这次他起事,西突厥就借了他三千骑兵,如此才能震慑住周边郡县,一举攻破四郡。”

“哼,这梁师都倒是一个枭雄,端的好算计。一面是早勾结好了本地官员,又与各世家豪强联络交好。这边明着归附与我河北朝廷,借我朝廷之势。可转眼却又与突厥人勾结在一起,引突厥之兵。”毛喜向来这喜欢这种向外族借兵的豪强,更看不惯他们的两成三端,蛇鼠两端。

陈克复笑了笑,“乱世之中,也只有这般人物才能雄踞一方。能明大势,晓借外力,割据一方却是必然。这样的人物,我们却是得小心提防,他们今日能借我等之势,明日就能毅然决然反水,反戈一击。”

“刚才李大人与毛将军皆提议趁此机会,出兵河东,先灭李渊。但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计划。虽然在战术之上,如果我们按此策而行,那么我们有六成以上的把握攻破太原,灭掉李家,赢得此战。”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出兵河东,以我们此时的能力,那么我们必然会赢得太原之战,却最终失去河东。”

毛翊有些不敢相信,“为何?”

同样提议出兵河东的李奔雷,却是若有所思状。陈克复心中暗自点头,看来毛翊与老将军李奔雷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他只看到了战术层面的东西,却没有看到战略层面的东西。

陈克复缓缓道:“如今的河东,为李渊占据,李渊据坚城太原,拥河东兵十余万,势力不可谓不雄。李渊狡猾如狐,李世民凶猛如狼。而河东军尽得当初朝廷准备征突厥的粮草器械,铠甲精良,粮草充足。眼下河东四面环敌,皆虎视眈眈。如果此时我们联结河东、陇右兵马全力攻太原,就算胜,到时也得伤敌一万,自损八千才能拿下。”

“打仗伤亡难免,可只要拿下太原,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毛翊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陈克复叹息一声,望着今天有些失去了往日清醒睿智头脑的毛翊。对于他的这般表现,陈克复心中多少也有些明白,原先他将当初起兵时的那些将领大多留任后方,不让他们带兵,因为大家皆是如此,他们虽有不满,可还是能接受。

不过这次陈克复因粮食一事,将那些留守后方的老部下们纷纷派出,四处领兵抢粮,却唯把毛翊等少数几人留了下来。毛翊以往一直是辽东军中陈克复的心腹,当初曾经是辽东军第一王牌主力军的统兵大将。从昔日炙手可热,到如今的留守后方不能统兵。这对一员充满建功立业想法的年青武将来说,无疑是一件万分痛苦的事情。而这次的河东局势,无疑让毛翊看到了一丝希望。如果朝廷要攻打太原,那么必然得从河北调大军入河东,到时他必然能再次领兵出征河东。强烈的渴战,让他的头脑也不再清明,看不到更远。

陈克复轻声道:“到时我们损兵折将血战攻下太原,必然与李渊两败俱伤。到那时,如河东刘武周、陇右郭子和、朔方梁师都等早豪强,又岂会错过此等机会?你安能保证他们不会阵前反戈一击,趁我们两败俱伤之时,再渔翁得利?”

“又甚至,你以为如果李渊败于我手,河南的王世充、江汉的杨暕、关中的宇文化及等人又岂会错过如此大好机会?到时各方势力纷纷蜂拥而至,我们就将是下一个李渊,四面被强敌环伺,疲于应战也。我们有江淮、山东、河北三处战场未平,到时无法抽调更多的兵马入河东。河东久战之下,必败于他手。到时河东兵败,血战而得到的河东将再次丢于他人,甚至有可能我们河北无所大伤,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第547章 义成公主

河东十余郡,已经从一块香饽饽变成了一个死亡陷阱。

河东本就富饶,更兼杨广之前准备征讨突厥,调运天下粮草入河东。太原城中,更是有着无数的粮草,及上百万的铠甲武器。无论谁取得河东,都能立即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