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色渐晚,炎热的温度也终于降下去不少,陈克复笑着道:“好了,今天晚上操了这么久的心,你也该去休息了。明天校场点兵,陛下要宣布这次击败乙支文德的奖赏,这可是我们破军营露脸的好机会。明天可得拿出我们破军营的军威来,可不能让其它友军比下去了。”

毛翊起身告辞要离开,走了两步又想起一事,重又回身问道:“对了,少主,我还忘记恭喜你了,这次少主和李家结亲,真是大喜事啊。旁人家的公子少爷到您这年纪孩子都七八岁了,你看老鲁那家伙,都是四个娃的爹了。这事不知道让庄里的叔伯们操了多少心,你却总是拖着。如今可好,少主终于也开窍了。”

“说的也是,以少主这样的身份本事,怎么可能看的上陈家庄附近那些村姑呢。这李家三小姐我们虽然没见过,但是最起码那是关中大家,知书达理是肯定的,而且我问过你那两个小舅子了,听说三小姐确实是天香国色,少主这次好眼光。一会我回营就给陈家庄写信,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少主,你有什么要对叔伯们说的吗?”

账中明亮的牛油灯光下,毛翊一脸笑意的说道,一想起李家的家世,毛翊也不禁为陈克复高兴,这李渊乃是关陇大族,陈家虽然是南陈皇室,终究是亡国皇族。如今若是能搭上李家这样的关陇世家,以后陈家复兴也是指日可待的。

对于陈克复来说,今天晚上让他震惊的事情太多了。开头来了个什么身世大揭秘,被告知他原本是南陈皇太子的嫡子,他是南陈皇室,弄的惊愣了好一会。之后好不容易接受了他的那个身世,转眼又来了个沈光,弄得他也是惊慌了一阵子,这终于把沈光的危机暂时解除了,这毛翊居然又说了这么一通话来。

然后他们今晚就是来考验他心脏的负荷能力的吗?难道他真的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吗?

“毛翊,你说什么?什么李家?什么李家三小家?还有,你说我和谁订亲了?为什么我自己不知道?难道是当年我父亲帮我定下的?指腹为婚?”陈克复一脸疑惑地问道。

毛翊比陈克复更加奇怪的道:“少主,你说什么指腹为婚?难道当年皇太子殿下为您指过婚吗?这事我怎么不知道?那现在怎么办?你今天可是刚和李家三小姐定了亲的。”

陈克复看了看手中的酒碗,对旁边的小野丽纱道:“我今晚喝了几碗酒了?”

小野丽纱刚才也被毛翊的话弄的在一旁发愣,虽然她早就知道她如今只是陈克复的仆人,可是自知道陈克复还没有娶妻后,心里也不由得多了几分期待,希望能在他娶亲这前,和陈克复发展出更好的关系。可是如今毛翊突然说出,陈克复定了亲,这让她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不由得愣在了那里。

当陈克复问她第二遍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忙低头鞠了一个躬,柔声道:“大人,您这是第二碗酒。”

“第二碗酒?你确定?为什么才喝了不到两碗酒我怎么却感觉我喝醉了,还是说毛翊你今晚真的喝醉了。你说的什么订亲什么指婚,怎么我一点也不明白,你说的到底是什么?你给我重头说起,我脑子全混乱了。”

毛翊看着陈克复的反应也吓了一跳,“少主,难道你真的如胡将军他们说的一样,只是为了能从卫尉寺拿到军资器械,所以才答应了李家的条件的?难道你现在拿到了东西后,想反悔?少主,这唐国公李渊虽然在李阀中并不是最有权势的,但是也不可小看啊,大人这样做,怕是不妥吧。万一惹怒了李家,这可怎么办?”

陈克复真的彻底晕了头了,瞪了眼毛翊道:“你说的什么和什么啊?怎么又和军资器械、和唐国公李渊扯上关系了?说清楚点,一样样来,看你说的,颠三倒四,也没个清楚的。”

毛翊看陈克复也不像是喝醉了,忙坐下来理清了下思绪道:“少主,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上午你带着几个人去弄马匹和军资器械。您先是在宇文化及那里弄来了一万多匹马,然后让跟着去的人一起回来了。后来听说您又和宇文化及大人去了卫尉寺,最后从卫尉寺弄回了大批精良的器械铠甲。然后中午唐国公李渊请客,你们在他家赴午宴,结果您在宴上向唐大人说您仰慕他们家的三小姐。结果宇文大人为您做媒,向唐国公三小姐求婚。”

听到这,陈克复一脸茫然,“这不可能,我怎么一点印像也没有了?我记得是在唐公家赴宴,然后他们几个轮流灌我酒,没一会我就喝的人事不知了,等我醒来时,就在这帐中啊,之后没多久你们就来了啊。”

毛翊也一脸茫然,“可是,我听说的是,唐国公在您求婚后又去征求了唐家三小姐的意思,结果她同意了。唐公最后做主,就在午宴上把这门亲事订下了。你们还交换了定情信物呢,您把您自小贴身带着的玉佩给了李家三小姐,而她将她的一支黄金步摇给了少主。回来的时候,您还答应让李家二公子和三公子入破军营呢,哦,你就是他们送回来的,现在我把他们安排在军营中,他们要怎么安排还等您发话呢。”

拍了拍脑袋,陈克复却想不起半点关于什么订婚之类的话,可是看毛翊说的这么认真,却也不像是骗他的。陈克复突然想到毛翊说的订情信物,忙伸手在身上一阵乱摸,好半天真的从身上摸出一支黄金步摇,而他一直贴身戴着的那块玉佩却不见了。

拿着那支黄金步摇,陈克复愣在那里好半天也没有说话,看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了,可为什么他脑子里却没有半点记忆?

第051章 沙场点兵

第二天一大早,失眠了一夜的陈克复顶着一双熊猫眼出现在了大校场,昨夜他辗转反侧了一晚上,也没有想到这事该怎么解决。

自来到这隋朝后,他还真没有空去想过娶老婆的事情,虽然半路上收了个东瀛女仆,不过也就是当个保姆用。不是他不想,而是没空想,自来到这里,就是战争、训练,要不就是忙着和破军营的那些将领士兵们套近乎、拉关系,为的就是能早日将自己融入部队中,将整个破军营早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这辽东这么久了,除了在新城见过不少的高句丽女人、契丹女人、靺鞨女人、突厥女人,奚族女人、东瀛女人,他还真没见过汉家女儿。那些外族女子虽然也有不少长的蛮漂亮的,充满了异国风情,可是对于陈克复来说,这样的女子看看就行,真娶一个放回家,他是不大愿意的。这样的女子娶回家,估计沟通都困难,他本来就是一千年以后来的人,和这时代的女子们就有着深深的“代沟”。要是再娶一外族女子,那真的就要连最后的一点点共同语言也要失去了。

这如今突然跳出来这么一个李家三小姐,真让陈克复茫然了。按理说,做李渊的女婿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当初他还想着抱不上李渊的粗大腿呢。这如今天上掉下来个李妹妹,他突然间就成了李家三小姐的未来夫婿。如果这历史还照着他所知道的发展,那么李渊就会是这中原之主,那时他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驸马了。

不过在这辽东呆了这么久,陈克复心里却也慢慢有了些变化,他知道,单纯的等着李渊当皇帝他来享福那是不现实的。哪怕就是李渊的儿子,当初他起兵的时候,他的大部份家眷不也被隋朝官员抓去砍了头吗。未来的事情充满变数,谁也不知道在那之前会发生什么。现在的陈克复最相信的还是自己,只有手中掌握着兵马,自己的命运才能自己做主。

昨晚他已经见过了李世民和李玄霸两个家伙,两个家伙现在完全就是一菜鸟,身处军营感觉到处都是新鲜感。在见过这两个突然成为自己小舅子热血小伙子后,陈克复也知道了一些三小姐的情况,这位芳名秀宁的三小姐,果然就是历史上的那位带兵的公主平阳公主。在历史上这位公主虽然相当出色,巾帼不让须眉,但是却没有留下名字,只是以平阳公主的封号传于后世。

对于自己的三姐,李世民和李玄霸那是极尽赞赏之词,从他们的口中听来,他们的这位三姐,那简单就是美丽与善良的化身,称之为观音转世估计都差不多。虽然陈克复不大相信还有这么出色的女子,但是想来这位三小姐应当是位娴良淑德型的女孩,最关键的是,这位三小姐不但出得厅堂、入的厨房,更是骑得战马、执的兵器、做的了女红,裁的了衣裳。而且三小姐还有着显赫的身世,本身也是李家的嫡小姐,可以说娶妻当如是。

不过陈克复虽然确实是仰慕平阳公主,但那是因为他在后世时对这平统领娘子军的女子十分佩服,却并不表示他一个现代人能接受这样一个面都没见过,却已经订亲的事实。这比后世那些相亲结婚的事情,还让他感觉不靠谱。

但是昨天刚订婚,今天就退婚,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他那样做了,那么对李家来说,这就是莫大的侮辱,不说李渊以后很大的可能会当皇帝,就是不当皇帝,以李家如今的势力,他这个无根将军,也扛不住李家的报复啊。如今朝中四大权臣,他一人得罪了两个,这要是连隋朝的大门阀李阀也得罪了,那他估计,隋朝还没灭,他陈克复就得先被灭了。

无奈之下,陈克复只得做了个决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也许说不定他和那位三小姐真的能一见投缘呢。最后郁闷的陈克复只好把气发在了两位便宜小舅子们身上,他大手一挥,两位小舅子全被调入重装骑兵部队,让他们去接受最苦的训练。赶走了两位小舅子后,他也失眠了。

陈克复赶到校场时,整个校场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除了几支围守辽东城的部队之外,所有辽东城下的军队今天全都汇聚在校场点兵。整个校场此时连辅兵、民夫加在一起人数有四五十万之巨,在那一片空旷的辽河的不远处,摆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方阵。

都道是人过一万,无边无际,这四五十万人聚在一起,陈克复真有种和于人海之中的感觉。

破军营作为此次的立下大功的部队,被安排在了离前方高高建起的御台不远处,为了显示破军营的军威,陈克复下令今天所有的破军营战士都穿戴上了最好的铠甲,骑上了最好的战马,执着最精锐的武器,崭新的破军大旗飘扬,五千重装骑兵一色的甲骑具装。所有的破军营士兵都身着黑色的明光甲,在破军营的一万人大方阵前,只能看到一片肃杀的黑色,黑色的战马,黑色的明光甲,黑色的披风。而在这无边的黑色中却又着几点点缀,那是每位精锐的骑士们头上的黑色头盔上血红色盔缨,以及每位骑士所装备的两个箭壶中的白色箭羽。

这缕缕红色和点点洁白,更加衬托着眼前这一片黑色。无边无际的校场方阵士兵们,无不对这支精锐之军充满着佩服与羡慕,今天的点兵破军营又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而所有的破军营士兵们在享受着来自四面的艳羡目光时,也都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自己方阵前的那道身影。那是整个黑色方阵中唯一的白,白的是那么的耀眼,雪白的青骓战马,连佩的马甲也特意改成了白色马甲,白色的披风,白色的亮银麒麟明光宝甲,唯一红色的是头上的盔缨,连手中的武器也换成了一把精致的亮银长枪,配上那硬朗精致的脸庞,修长孔武的身材,看有看到的将士们都不由的在心里夸赞了一遍,真是一个好郎君。

数十万人在这校场摆开,可却没有嘈杂之声,所有的部队都在各自的将领统率下,保持着良好的阵形,就连那些民夫脚力们也都同样如此。陈克复骑在马上,挺胸直背,目光凝视前方,等着皇帝陛下的到来。可是心里却在无限感叹,这就是大隋的军队,这是一支真正的百战之师,他们战胜北齐,统一北方,又打败南陈,天下一统,结束南北的纷争。

而这支军队不但南征北战,统一中原,更是与突厥数次大战,将一个庞大的突厥王朝给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随后的数次大战,更是将这个当初随时威胁着中原的草原政权给打的四分五散。打败突厥后,这支军队还将鲜卑人建立起来的吐谷浑王国给一朝而灭,在其故地上建立起且末、青海、河源、鄯善四郡,并在哈吾设立伊吾郡,这也是自秦汉以后,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立行政区划。

这支百战百姓的隋军还南侵林邑,灭其国,夺其珍宝,东面击败琉球,焚其宫室,夺其人口,大胜而回。如今,这支战无不胜的大军又来到了高句丽。

可惜一个原本所有人都看不上眼的高句丽,却未能一战而下,前前后后,两任皇帝陛下都对高句丽征伐,但是如今三次征高句丽,死亡将士已经多俞百万,可是却连一个辽东城也没能拿下。

可以想像一下,这对于隋朝皇帝,对于这些百战之军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侮辱。高句丽人的狡猾与他们坚壁不出的战略成功地将这支无敌雄狮给拖入了这个战争泥潭,仗打到如今,早已经失去了战争最初的本质。

战争最初的时候,隋朝的大臣们是觉得高句丽也是个农耕政权,是可以将他们同化的,是可以把他们转变成为大隋的土地的。而不是如草原民族一样,对草原民族战争只能掠夺他们的牛羊,削落他们的实力。但是高句丽不一样,征服高句丽就能使大隋的疆土变的更广大。

只是如今打到现在,这场战争已经成了隋朝上下洗刷耻辱,为了面子的意气战争了。所有的将士们都开始厌倦这场战争,大隋王朝也开始被这场战争向一个危险的地方拖去。

现在好了,大隋上上下下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终于看到了这场结束的可能,他们终于要走出这个泥潭了。他们头一次,正面歼灭了高句丽的八万骑兵,加上之前新城四城所被歼灭俘虏的高句丽士兵,隋军这次战役就解决了高句丽十一万军队,而且其中有十万骑兵。

高句丽和隋军打了这么多次,虽然每次他们最后都胜了,但是自身的损伤也十分的大。这个人口只有隋朝十一分之一的国家,如今已经到了一个快要崩溃的边缘。他们的所有军队不过能动员三十万人,就算再全民皆兵,也不过能动员五十万人左右,而这些年损失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左右了。

这场战争终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高句丽再也派不出有生力量了,他们只能各自坚持各山城之中。而对于隋军来说,一个个的拨下这些山城,指日可待。

第052章 我为谁雄

数十万人排成一个个的万人方阵,如同钉子一般的钉在地上,清晨的微风吹过,所有将士们头上的盔缨随风飘扬,肃静的平地上,各个方阵之中的一面面大旗随风卷起。

“咚,咚,咚!”随着一阵阵的鼓声响起,隋军中的军乐队率先出场,大鼓、小鼓及鼙、长鸣、中鸣等各一百八十具,釭鼓、金钲各二十具,鼓乐齐鸣。

在这肃静的清晨,一队队的军乐队盛装而出,紧随其后的就是天子近卫,最后就是天子仪仗,然后就是各大臣,以及大隋的皇帝陛下。所有的人,今天俱是盛装而出,这一天,对于隋朝上下来说,实在是太值得纪念和高兴了。他们终于狠狠的教训了一次高句丽,而且接下来胜利也是在望。

“万岁、万岁、万岁!”在那鼓乐齐鸣中,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发出震耳欲聋的强音,如山呼,如海啸。兴奋喜悦的三军将士们等待着他们的帝王的检阅,特别是此次立下战功的众多将士们,他们也在等待着皇帝陛下丰厚的赏赐。

一阵阵的山呼如同波涛一般的传向了远方,辽东城中的高句丽人一下子全都惊住了,城中紧急的军号响起,响彻整个辽东城,早已经疲惫不堪的轮休士兵们也全被惊醒,一个个纷纷起身,好在围城以后,众军士都已经习惯了睡觉也衣不解甲。所有的高句丽军士都抓起武器,匆忙的跑上城墙,各就各位。一片片忙乱的脚步声,虽然那些高句丽军士被围困这么久,也早都身心俱疲,但是没有人敢怠慢。所有人都知道,隋军围了数次都没攻下辽东城,如果城破,那么他们这些人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作为高句丽的国门,这里驻守的也是高句丽最精锐的战士,不到一会,所有的军士都已经都登上了城墙。可是好半天,却没有看到隋军大队出现的身影,就连依然围困在城下的几支隋军也依然是围困在外面,一动不动。

“王爷,事情好像有点不对静啊,隋军搞这么大声响,怎么却没动静?”西门城墙防守将领金成中道。

辽东城最高将领乃是高句丽国王的亲弟弟,荣留王高建武亲自坐镇。高建武虽然是高句丽王高元的王弟,但却也是高句丽国内的名将。在隋二征高句丽时,高建武面对隋军的十万水师,先是诈败,将水师统帅来护儿引到了平壤。来护儿挑精甲四万,直追至城下。高建武率军出战,再次佯败,诱隋军入城。来护儿入城后纵兵掳掠,军队失去统一指挥,城内伏兵起,四万隋兵几乎全军覆没,来护儿统领残兵,一直被追到隋军停船之所,才算逃脱了性命。查点人数,生还者只有数千人而已。

经此一战,高建武成为了高句丽军界声望仅次于乙支文德的大将。此次隋军第三次来征高句丽,高建武也主动请缨担任辽东守将。

高建武竖耳倾听了一会,点点头,“这是隋人在列队校阅,听这声势,好似隋人在庆祝什么。”高句丽上层贵族们虽然偏处远东,但对于中原文化却十分仰慕,上层贵族包括王室一直都有学习中原文化,所以高建武很清楚的听到了隋军将士的山呼,以及那军乐所奏出的意思。

“庆祝?为什么庆祝?难道平壤出事了?”辽东城被围困的死死的,虽然隋军到现在也还没有攻破辽东城,可是城中的人却也一个都出不去。他们被围一个月了,与外面完全断绝了消息,根本不知道如今外面的情况。可是按着以往的几次经验来看,每次隋军都是兵发两路,一路围辽东,一路攻平壤,现在辽东城未下,而隋军却在庆祝欢呼,难道平壤出问题了?

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是那将领一人,城墙上的士兵都是你问我,我问你,可是都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每个人却都是忧心不已。如果平壤破了,那么他们就真的要被四面围困了,要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们也就完了。

高建武的脸色也阴沉沉的,对着旁边的将士喝道:“隋军此是准备誓师攻城了,大家都做好准备,不管隋军来多少,他们也无法攻下辽东城的。我们要让隋人像前两次一样,大败而回。胜利只属于高句丽,高句丽万岁,国王万岁!”

在高建武的带领下,高句丽人也开始喊叫起来,不过可惜高句丽辽东城的士卒并不多,而且还都分散在四城,所以喊了半天,却半点也无法和隋军的声势相比。

雄壮的军乐依然在平原上响起,平原上整整齐齐排列着的一个个万人方阵不断的齐呼着“吾皇万岁,大隋万岁!”陈克复抽出自己的环首刀,大声的号令道:“拔刀!”

一万破军营的将士“唰”的一声拨出所佩长刀,一片耀眼的刀光,雪亮无比。其它各个方阵也都在大将的命令下拔刀而出,雪亮的刀光将整个平原都照射的无比耀眼。

在皇帝仪仗的后面,一群盔甲鲜亮,衣裳华丽的文武大臣都随着皇帝的身后出现了。此次征辽,除了留守的大臣们,京城中的京官们大都随行。不但大臣们来了,就连京中的众多贵族们也都跟随而来。

大隋皇帝头戴冕冠,身穿冕服,玄上衣、朱色下裳,蔽膝、佩绶、赤舄,这是最隆重的典礼时才穿的礼服。这套礼服是皇帝的最高等级的礼服,唯有在登基、祭祀等大典上才会穿上。今天杨广连这套冕服也穿上了,可见他此时的心情。

冕服上下绘有九章,而且还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此乃象征“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带着一种无法比似的雍容气质、皇帝威严,他走在队伍的前面,虎步龙骧,检阅着他的精兵强将。

皇帝的高贵气质、威严让底下的将士们更加的狂热起来,对于这下面的数十万将士来说,皇帝就是他们的神,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许许多多的府兵们来说,他们一辈子也许只能轮流到他们番上的时候,才能在进京宿卫时有机会见上皇帝陛下一面。

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皇帝陛下就是他们的神,皇帝陛下一声召唤,千千万万的大隋子民就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武器,骑上战马,不远千里,抛家弃子,背井离乡,甚至最后死在异国他乡。此时他们看到皇帝陛下不再穿着铠甲,而是穿上了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着皇帝威仪的冠冕时,所有人都有些不能控制自己。一个个面色激动,双目放光,激动地呼喊着“吾皇万岁,大隋万岁!”

不身处于其中,永远也无法感受到那种气氛。陈克复骑在马上有些茫然地看着那些激动兴奋的将士们,就连他身后的一万破军营将士也和其它的将士们无异,一个个都有些陷入疯狂之中。

陈克复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是穿越而来,他早已经不是中国封建皇权社会下世代生活着的子民,他没有那种对于皇权的畏惧和崇拜。但是受这种气氛的感染,整个人的肾上腺素也不由得激升起来。

看着御台之上的杨广享受般地感受着的他的子民们的呼喊,陈克复不由得升起一种感觉,大丈夫当如是。要是有一天,他也能登上杨广如今的位置,那该有多好。怪不得古今中外,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向着那个位置冲击,哪怕是为此付出诛灭九族的代价。是的,这个位置太诱人了。特别是对陈克复来说,他知道隋朝将不久矣,而这乱世当中称王称帝的又有多少。

陈胜不是说过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陈克复难道就不能去坐一下那个位置吗?他是一个后世的人,不相信什么天命之类的。天子是上天所授的话,他这样的人又如何会相信。更何况他的这个身体不是也有着皇族的血统吗?他不是还是南陈皇太子的嫡子吗?这乱世当中,又有谁是真命天子,又是谁不是?

当年霸王项羽有次看到秦始皇的威仪车驾,他当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大丈夫当如是的话,汉高祖刘邦当年也见过秦始皇的威仪,也说过这样差不多的话语。这可以算野心,也可以就雄心大志。

陈克复一边随着众将士呼喊着皇帝万岁,一边心里却在狂热的想着。犹如一颗种子,就是这么不经意间,他就种在了陈克复的心中。过去他根本没有想过什么争王争霸,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这乱世中保命,想的是将来如何抱大腿。可是在这数十万人的大校场,被杨广的这威势一激,他的想法变了。

我自狂歌空度月,飞扬跋扈为谁雄。想起杜甫曾经给李白的那首诗,陈克复也不由得心里更加坚定起来。杜甫觉得他以前那样的放纵自由是不对的,他需要的不是皇帝的召唤,而是李白这样的知己。那自己呢,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难道穿越到了这千年之前,就是为了想着怎么从保命?难道他不应当去争取,他不应当去做点什么吗?不提他所知道的那些隋以后的各种华夏子民所受到的灾难,就想想近在眼前的隋末乱世,十余年间死亡三千余万人,就这点,他也应当做点什么。

第053章 三个要求

杨广张开双臂,微微闭着双目仰起头,感受着眼前的一切。

这就是他要的吗?杨广脸上露出笑容,不止,他要的不止是这些,他有着超越所有君王的远大理想,他要超越秦皇汉武,他要做古今第一君王。他要开创无人可比的大业,这将是他一个人的大业。他要威加宇内,声震四海,让普天之下都臣服在他的脚下。他要为大隋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他要为大隋,要为杨家子孙立下一个永世万年的基业。

高句丽算什么,虽然他之前损兵折将,但这蕞尔小国,如今终于就要臣服在他的脚下了,从此不再会有高句丽。他要在这设立郡县,名字他都想好了,不但要恢复汉之四郡,还要增加平壤郡,扶余郡,辽东郡。他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宫殿,供他每年来此游玩。

“高句丽蕞尔小国,不服王化,窃据我华夏之地,如今朕挥师百万,亲征高句丽,虽偶有小挫,但终不能阻挡我百万雄师。今我英勇的大隋将士们,一举击败高句丽奉之所谓‘军神’乙支文德。高句丽十余万大军,一朝覆灭,剩余高句丽蛮夷龟缩城中,妄想以此拒我天威。突厥纵横草原,强大乎?可如今突厥早已被我大隋打的如丧家之犬,除了归降我大隋朝的,剩下的早已望风而逃,远走西域。吐谷浑强大否?可如今世上早已不再复有吐谷浑这个名字,那里是我大隋边疆四郡。其余如琉球、林邑等敢拒我天威者,莫不被我雄师灭其国,取其王。如今,高句丽不顾前车之鉴,妄想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站在数十万人面前,杨广淡定自若,虽然他说的声音好似不大,可是下面的数十万将士居然都差不多能听到他的话语。那话语中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信,甚至在陈克复看来,都已经有些自负了。

但是在下面众将士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皇帝陛下文治武功,大隋军队天下无双,他们南征北战,天下无敌,高句丽人之前不过是仗着山城的坚固,再加上几次征辽时天公不美,数次大战大雨都帮了高句丽的忙,要不如今哪还有高句丽。所有士卒们都觉得,灭亡高句丽近在眼前,就和以前搞抗拒大隋的那些国王国、外族一样,他们的下场就是灭亡。

等下面的众将士们再次山呼好一会万岁后,杨广才抬了抬手,“此次大破乙支文德,歼敌十万,朕自当重重加赏有功的将士们。此番大胜,首功其谁?”

宇文述一身铠甲,转身而出,肃立在杨广面前,大声道:“此番大战,陛下御驾亲征,坐镇大本营,振奋三军士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居首功。”

杨广笑了笑,“朕为天子,又岂能与臣子争功?臣子们的功劳便是朕的功劳。陈破军先破新城,并让我大军乘机拿下苍岩、南苏等三城,并为大军夺得大批辎重粮草,此功之前已经赏赐过。但此番破军营以三千人护送粮草战俘,虽高句丽人大军来攻却无半点折损,此为一功。陈破军率一千重装骑兵主动出击,虽面对八万高句丽骑兵,并且面对着乙支文德,但是并无惧意,以一千破八万,歼敌五千,且阵前斩杀高句丽第一勇士金达莱,此当为首功。”

“太仆寺少卿宇文化及以一千兵马歼敌三千骑兵,并且接应策护破军营骑兵对乙支冲杀,迫使敌酋乙支后退二十里,此当为次功。”

“当时事也,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领军十万,乘其新败,士气俱无,乘势掩杀,一战覆灭高句丽精锐骑兵两万余,此大胜当为三功。”

“新城驻守将军裴仁基、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守将李林、杨环、窦威、破军营留守将军李奔雷合兵一处,前后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