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将会是什么?

看着王仁恭的神色,陈克复顿了一下,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道:“王兄和李兄为何不疑惑?昨日在下才大婚,为何今日却出现在这里,而且还被禁卫军追杀?”

“为何?”

“因为之前几次刺杀我的正是皇帝所指使,而且我也得到确切消息,皇帝杨广原定今日午后将我诱至宫中伏杀。昨夜得到消息之后,所以我才于今晨紧急出逃。只是没想到,杨广还是很快知道了消息,如今正有数十万人正在追杀于我。”

王仁恭和李靖两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神色。

“两位大人,你们对在下的好心,却为你们惹来了杀身灭族这祸!这事情就算我替两位隐瞒,估计也是瞒不住的。我看两位不如和我一起走吧,只要到了辽东,一切都好办了。”陈克复本来就十分希望能收李靖拉拢到手下,不过李靖虽然职位不高,却也是世家出身,对于大隋和杨广还是很忠心的。

不过这个意外一发生,却又让陈克复看到了希望。李靖和王仁恭可都是一时名将,王仁恭多年和突厥交战,虽然没什么大战,但却也是常胜不败,早就是扬名多年的大隋老将。而李靖现在名声不显,但陈克复却知道,这是一位难得的帅才,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帅长。如果现在将他拉入辽东,那可就是为辽东拉来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元帅。

李靖和王仁恭两人相视无语,谁也没有想到,帮个忙居然帮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们都明白,刚才那个忙帮的有多么的严重。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明了,陈克复已经摆明是要回辽东造反了,他们如果不去,还有点希望洗清。如果真的去了,那就真的是造反了。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大胡子突然插话道:“王兄和李兄不用犹豫了,有什么好犹豫的。我观杨广也不是什么好皇帝,要不是陈元帅平定了辽东,说不定现在大隋都已经改朝换代了。我在这中原游历数年,还真没哪发现杨广的好。男子汉大丈夫,事情做了就是做了。不如趁此机会一起去辽东,将来陈元帅做了皇帝,你们二位也不失公卿之位。”

听到这么直白的话,陈克复也不由的对这个不认识的大胡子刮目相看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造反这样的大事,不管怎么说,心里也会十分慎重的。能像这兄弟一样豁达的,还真很难找到。

“这位兄台是?”

李靖道:“这位是张仲坚张兄,当初和我王大人在马邑时和张兄相识,我们三人也算是莫逆之交。”

那大胡子看年纪却只有四十岁左右,相比于李靖的五十出头,王仁恭的六十出头,他算是这三人中年轻的了。陈克复也不由的奇怪,这三个年纪相差这么多的人,居然也能成为好朋友。

陈克复和大胡子拱了拱手,不过却总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再看着他那满脸的大卷胡子,突然想起一个名字来。

“莫非张兄就是人称虬髯客的张仲坚?”

这一说不但连张仲坚愣了一下,就是李靖和王仁恭也愣了一下。

“元帅如何得知在下名号?我虽在中原游历数年,不过知我者却甚少?”张仲坚不解地道。

陈克复神秘的笑了笑,“我不但知道张兄名号虬髯客,而且知道张兄的身份。张兄虽然四处游历,却家财数十万贯,中原各处都有张兄名下的产业商铺庄园。”

王仁恭疑惑道:“我只知道张兄是个消遥天下的富家翁,却还从不知张兄居然还如此之富。更让我惊讶的是,我这个和张兄交往数年的朋友都不得知的事情,大帅从没见过张兄居然能知道。”

陈克复笑了笑,“我不但知道张兄家财数十万贯,而且还知道张兄还是海上强人。在江南沿海各地,张兄还有数支大船队,有大船数百艘。数百艘大船横行海上,四海间贸易,却是比走西域的丝绸之路还要赚的多。”

说完陈克复对着张仲坚眼神交流了一下,就那一下,张仲坚已经脸色数变。陈克复的那个眼神的意思很简单,他向张仲坚透露的意思是他知道的更多。

事实之上,也确实如此。陈克复知道许多张仲坚的事情,并不是因为后世风尘三侠的事情。而是因为特勤司的功劳,当初他下令秘密制造舰船的时候,曾经让特勤司秘密弄回来不少的造般工匠。有些是从中原沿海之地弄回去的,有些却是从那些海岛上弄走的,那些岛上的全是海盗,工匠也是海盗。

正是从这些海盗的口中,特勤司知道了沿海有一支强大的海盗舰队。花费了特勤司不少的力量之后,特勤司将这支海盗的主人挖了出来。这支海盗的主人正是虬髯客张仲坚,张仲坚表面上的身份是沿海的大海商,专门从中原带着丝绸茶叶瓷器运往海上各地,换回香料、黄金、象牙、宝石等各种中原少有的珍贵物品。

但是实际上,他背后还是纵横在江南沿海的‘卷胡子海盗舰队’的当家人。而一次意外的发现,让陈克复知道了,卷胡子海盗舰队的当家人,并不是张仲坚的真正身份。张仲坚的真正身份是东海之上的琉球国王太子,而这个琉球国也就是后世的台湾,包括被日本吞并的琉球列岛。琉球居于东海之上,本和中原并无多少交流。

大业三年,杨广曾令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到达流求。因言语不相通,抓住一人,取其布甲而还。次年,炀帝又派朱宽到流求去招降,流求不从。于是派遣贲郎将陈稜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余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流求国王欢斯渴刺兜遣兵与隋军抗战,被张镇周频频击败。陈稜率主力进至低没檀洞,流求小王欢斯老模率军出战,被陈稜击败并斩了欢斯老模。

隋朝大军分为五军一路攻至流求国都。流求国王欢斯渴刺兜被迫亲自将出战又被隋军击败。隋军随即攻入流求国国都,并乘胜追击至流求军栅,攻拔之。隋军斩杀了流求国国王欢斯渴刺兜,俘获其子欢斯岛槌,并摧毁流求的宫室。

这个被俘获的流求国王之子欢斯岛槌正是张仲坚,张仲坚被俘押解回中原之时,却成功脱逃。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张仲坚,并开始游历中原。虽然流求国早找到了他,但他却一直拒不回流求继承王位。反而在中原学习起了中原文化,还利用流求的力量,在沿海建立起了海商舰队,和卷胡子海盗舰队。

第346章 破军殒命

张仲坚最初的想法是想了解大隋这个敌人,可是在大隋呆的时间越长,他复仇的机会却越觉渺茫。当大业七年开始的各地农民起义造反时,他曾以为复仇的机会来了。他四处奔走,观察各地的义军,甚至在暗中支援那些义军钱粮。想扶持出几个强大的叛军,与他共同对付大隋。

不过希望越高,失望越大。随着陈克复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平定辽东。中原各地的农民叛乱也被抽出手来的朝廷大军镇压,各地的农民军都陷入了一个低潮期。

张仲坚没有想到,曾经间接让他计划失败的陈克复居然会和他在这样的时刻见面。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年轻的陈克复居然一见面就道出了他的秘密,甚至连他心中最深的秘密底细也被这人知道。

陈克复同样没有想到他会在这见到张仲坚,当初在知道了张仲坚的身份后,他曾经让特勤司的人试图联络他。流求国居于东海之上,人口不多,兵力更不强。万余隋军就曾将流求国彻底击败,不但杀了国王和储君,更是连国王的小儿子也抓走了。

不过让陈克复感兴趣的是流求国的舰队,这个时代隋朝的五牙大舰队,一次可运兵千人,而且舰上还装备有拍杆、投石车等进攻器械,可以说是整个东亚最强的水师。且经过一次平陈、三次征辽后,隋朝的水师不但能在内河做战,更是能横渡大海作战。大隋水师和大隋的步兵骑兵一样,当世强兵。

不过流求国居于海上,他们的陆军实大不堪,但是他们的海上舰队,却因与海上各国和海商贸易,也十分发达。虽然还比不上中原大隋,但却也有整套的工匠技术人员,距离并不大。甚至流求国的水师和他的邻居东瀛扶桑国,也不相上下。陈克复的根基在辽东,一旦起兵,唯有从陆路出长城临榆关口进入中原。不过临榆关乃是天下十大雄关之一,向来是易守难攻,扼守住辽西和河北的通道,一夫当关,有万夫莫开之势。

如果不从长城入关,那剩下的唯有浮海东进,登陆山东。不过虽然大隋水师先进,辽东军却是连半块小舢板都没有。更别提如果想要大规模运兵,必须得是大海船才行。张仲坚的舰队,一度让陈克复想将主意打到他的身上。可惜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流求国王子根本就不理他,多次无果之后,陈克复也就放下了这事。却没有想到,今日居然能在这里见到。

哈哈大笑数声,陈克复道:“此乃是上天注定让你我如此有缘,王兄、李兄、张兄,当今大隋天子无道,穷兵黩武,毫不体恤民情。辽东刚平,如今却又要征突厥,战事一起,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受苦。我陈克复不才,可却自认为还知道善待百姓。辽东平定不过一年多,可如今辽东百姓丰衣足食,温饱有余。和中原一比,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三兄兄台都是经世济国之才,何必要如此委屈自己,不如与兄弟一起开创一番事业,将来青史留名、史家称赞?”

张仲坚也劝道:“大丈夫就当如此,与其庸庸碌碌的过此一生,何不拼搏一把。况且,两位仁兄可还有退路否?进则海阔天空,退可是万丈深渊。”张仲坚的心中一直燃着复仇的火焰,虽然他知道以流求的实力要想报仇无望。但是如果能支持其它人覆灭大隋,他一样是十分乐意。

“如果两位仁兄担心家人安危,大可放心。我马上会安排人将你们的家人暂时隐藏起来,等风声小些时,就接到辽东去。”

李靖和王仁恭相互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他们都看到子无奈。李靖和王仁恭都是贵族世家出身,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实不愿跟着造反。但是如张仲坚所说的一样,眼下他们除了走这条路,可又还有别的路?杨广的性格他们都知道,沾上了这事,根本无法逃脱。

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两人叹息一声,“好吧,也只有如此了,希望将来不会后悔!”

陈克复上前和三人互相拥抱了一下,高兴地道:“好,大家从此就是一家人了。走,我们现在得抓紧时间离开。”

能将王仁恭这样的名将,和李靖这样的大帅之才收入辽东,陈克复喜不自胜,心中满是激动之情。更别提,还搭上了一个张仲坚,这个可是一个期盼已久的人物,只要运作得好,未来辽东水师还离不开他。

三人还带着近百人的护卫,其中有二十人是李靖和王仁恭的心腹家将,剩下的则都是张仲坚的护卫。眼下三人去辽东,他们自然也是一起跟随。之前交战,陈克复损失了差不多三百人,眼下加上李靖他们的百来人,整个队伍一下子又有了三百多人。陈克复给众人相互介绍,得知这个好消息,整个队伍都是一片兴奋。

就在陈克复等人相互介绍欢笑之时,在他们后面不远的那处河边树林之中,却有一支人马在紧紧地盯着他们。

“二郎,动手吧!”一名年轻男子盯着那河边的众人道。

“再等等!不动则已,动必如雷霆之势!”一名白衣男子摇了摇头,目光紧紧地注视着陈克复一行人。他正是唐国公府李渊二子李世民,他们三兄弟带着两百多人一路搜寻,最后却找到了裴铭那三百多人的尸体。

只看了一眼,李世民就认出了那些人都是被辽东的连射弩所杀。带着人马,循着足迹,他终于碰到了那独孤明派回去报信的传令兵。李世民伏击了传令兵后,终于知道了陈克复等人的踪迹。

不过李世民去并没有带着人直冲战场,而是掩藏踪迹,埋伏于这处山林之下。虽然陈克复的人马正和黑衣军对峙当中,而且黑衣军人数是辽东将士的近三倍。可李世民却已经料到最后败的必然是那些黑衣卫士,是以早一步埋伏在了东进的路上。

事情果然如他所料,他们在这里等待了不到一个时辰,陈克复就到了。当两支人马在做早后厮杀时,李建成想杀出去,结果却让李世民按住了。他跟着陈克复这么久,早成了一名眼光老到的猎人。对于战场上的捕捉时机,把握的十分准确。

只是李靖等人的突然出现,让李世民有些意外。如果不是他们的出现,陈克复起码还得损失三十人左右,到时陈克复一方最多剩下一百名将士。而现在,陈克复这边却还有两百多将士。人数和他带的人差不多,可他知道论实力他们却是弱势。不过如果安排的好,选择的时间恰当,一样还是有很大的希望。

果然如他所料,陈克复等人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开始重新编整队伍。挑选体力充足的马匹,饮马、吃干粮,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一场战斗过后,两支人马刚开始整合,甚至连完整的防御都没有做好。

李世民沉声道:“就是现在,他们正在整合人马,正是时候。道宗和道玄带五十人从西面冲击,大哥和三弟带五十人从南面冲击。我带人绕到他们的东面冲击,记住,不要与他们胶着战,只管冲击分割他们的队伍,让他们没有机会列阵。另外,先不要去管家眷,只要我们冲溃了他们就成功了。出发!”

早在他向父亲李渊告知陈克复逃走之时,他就已经在心中做出了决断。而一旦下了决心,他就不再犹豫和更改。既然已经决定和陈克复决裂,那他就不再去想这其中的对与错,想的只是如何打败陈克复。现在他只有一个目标,击败这支队伍,捉住陈克复,接回三姐李秀宁,还有那个一直印在他心中的身影。

百多人分成两部突然自林中杀出,虽然这些人也大都是些家丁。但不同于裴蕴的那支人马,李世民带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府中抽调,全都是些悍勇之辈。李道宗、李建成、柴绍等几十人完全遵照了李世民的命令,突入了陈克复的队伍之中,往来冲杀,一刻不停。

这突然杀到的人马,让正在整合的队伍一时混乱起来。好在有着众多将校做着基石,两支人马在河边混乱厮杀。张仲坚的护卫虽然都有武艺,但真正拼杀起来,却无法有效果的和辽东军配合起来。完全是靠着辽东将士的拼死冲杀,才将李建成的那两支队伍顶住,渐渐开始反击。就是李建成等人要顶不住时,李世民带着一百来人终于绕到了陈克复的后面,突然自东面杀出。

尉迟兄弟两亲自顶了上去,渐渐胶着起心不烦。李世民眼看战况不利,看着河边的家眷却是长刀一指,带着人马直杀向家眷而去。攻其所必救,这是兵法要略。

果然李世民一动,原本已经渐渐形成阵势的辽东将士中,不少将士开始匆忙去救,一下子让队伍陷入了被动之中。张仲坚的那数十名护卫最先抵挡不住,没一会已经死伤殆尽。逃了一天,又大战过一场的辽东将士也渐渐不支,不断有人倒下,只靠着秦琼、程咬金等将校的个人勇猛才在苦苦支撑。

李世民等人突然袭击,又都在此休息等待了一个多时辰,正是蓄势待发,以逸待劳。再加上他们占了先机,且李世民又盯住了辽东军的那些家眷,使得辽东军更是左右难支。

陈克复舞着马槊左右刺杀,连接刺落两人之后,又一人挥舞着马槊赶来就刺,两人捉对厮杀,接连拼斗了十余回合之后,陈克复看准一个破绽,一记横拍将对方从马上拍落。

那人被他拍落在地,正待翻身而起,陈克复纵马赶上,马槊下指就要刺出。

“姐夫饶命!”

一听那声音,陈克复愣了一下,马槊顶在对方的胸膛上并没有刺下。

地上那人伸手掀开头盔,大叫道:“姐夫,是我,我是元吉!”

陈克复举目望去,虽然对方披头散发,但李元吉是李家难得的一个丑孩子,丑到小时候窦夫人都不肯喂他奶。那张丑脸陈克复印象深刻,一认就认出来正是自己的小舅子李元吉。心中不由的怒起,李世民和李渊向杨广告密出卖自己也就罢了,还能说他们是为了洗脱牵连的罪责。可是李元吉居然还带人来追杀自己,这却已经是做得太过份了。

“是李渊让你来追杀我的吗?”陈克复冷冷地道。

李元吉被马槊顶在地上,动弹不得,“是世民叫我们来的,说是来接三姐回去。可是到了这里,却非让我们来杀你,这真不是我的主意,姐夫,你饶了我吧!”

“李世民也来了?”一听到这是李世民的主意,陈克复的心中复杂无比。他没有想到,李家他和李世民关系最好,可如今李世民却处处欲置他于死地。

李元吉指了指陈克复身后,“世民就在你后面!”

陈克复回头望去,却哪看到什么李世民,正待他要回头的时候,却感觉手中马槊被人一扯,紧接着就是一阵风声呼啸而过。陈克复连忙一个低头,匆忙一瞥,却是李元吉趁他回头,偷袭于他。

躲过李元吉的几招连环攻击,陈克复也是怒从心起,挥槊就向李元吉刺去。

“三姐,你怎么过来了!小心”李元吉面对着陈克复刺过去的马槊视若无睹,却突然对着他的后面惊声叫道。

陈克复虽然有些怀疑,不过还是回头看去,只见李秀宁果然正在向自己奔来,眼中满是惊恐。“夫君,小心!”

李秀宁的话音刚落,陈克复就感觉自已的胸口如同被大石撞击了一下,他低头看去,只见一支白色羽箭自左胸口透胸而过,只留下了小半截在外面。一阵无力的眩晕感传来,他伸出手撑着马鞍,试图不让自己摔下马鞍。腹中却又是一痛,却是李元吉趁他受伤之际,挥槊刺中了他。

陈克复一把抓住马槊,止住了李元吉的继续刺入。青骓一声嘶鸣,纵蹄往河边一路狂奔。陈克复低头一看,只见青骓那染成杂色的脖颈之上,一只羽箭射入大半,鲜血正汩汩而出。陈克复回头望去,却只见远处一身着白色铠甲的年轻人正手持着长弓。陈克复摇了摇晕眩的头,发现那人嘴角带笑,却正是李世民。

青骓终于支持不住,前蹄一软,跪倒在了河边,马上的陈克复被甩落马下,卟嗵一声掉入河中,溅起一片水花。

远处的李世民仍然保持着张弓射击的姿势,嘴角挂着冷笑,好久才冷冷地道:“这一箭是替玄霸还的!”

战场上响起李秀宁撕心裂肺的哭声,“不!”

第347章 李阀得利

京都洛阳皇城紫微宫,太极殿。

皇帝于两仪殿中召开的朝会为内朝,每次只有参政等少部份大臣参与。皇帝御承天门,则是外朝,也即是大朝会,如元会及一些重大典礼之时,才会举行。

而平时举行的最多的是日朝,每日早上京都所有从五品以上官员上朝面见皇帝。日朝就在太极殿中举行,太极殿中的朝会也即号称中朝。不过杨广自登基后,日朝基本被停止,太极殿中所举办的朝会只剩下了朔望朝会。朔望朝会即是每月初一及十五的大朝,所有在京从九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

今日正是正月十五上元元宵灯节,也是每月的望日,正是一月两次的朔望大朝会之日。此时宽敞明亮的太极殿中,满是官员。殿中靠近杨广位置的都是从三品以此紫袍官员,每人都跪坐于软垫之上。在他们的后面一直到殿门边,则按品级高下,依次排列。从三品以上服紫,从五品至从三品服绯,从七到正六品服绿,从九到从正八品服青,一目了然,等级森严。

此时墀台龙椅之上,杨广端坐于上,接受百官跪拜,脸上表情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事实上,他的心里此时即松了一口气,却又十分的生气。

陈克复正月初九叛逃出京,他派出众多兵马追捕陈克复,当日就追上了陈克复。黑衣铁卫以一千精锐卫士及两位副统领的代价,歼灭了陈克复近三百人。随后李世民及几十名勋贵子弟带着两百多家丁,再一次突袭重击了陈克复的人马。混战之中,李元吉和李世民两兄弟将陈克复击毙。随后禁卫军一支人马又赶到,彻底击溃了辽东队伍,除了一部份人马脱逃后,大部叛党都被斩杀。而且还成功地将陈克复叛党带走的几十名家眷俘获,其中就包括陈克复的父亲陈深,陈克复的新婚妻子李秀宁。其余还有叛党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的妻儿子女,更让杨广震惊的是,李世民俘虏的这些家眷之中,居然还有他的宝贝女儿出云公主杨吉儿和她的贴身宫女。

当看到女儿的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陈克复会在他要出手的前一天突然叛逃。对于这个女儿真是又气又急,气的是她居然心向着外人,还好最后找回来了。

这一次抓捕可以说是战果斐然,但是杨广心中却没有半点高兴。他要的是活捉陈克复,可如今却被告之陈克复腹中被李元吉马槊刺入,左胸又被李世民一箭射中,整个人更是摔落河中,尸骨无存。但是杨广的心中却十分的烦躁,一个活着的陈克复对于他平定辽东至关重要,可是如今却死了。而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到今天已经找了五天,却根本没有找到陈克复的尸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而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战后检点尸体,被俘虏和战死的叛党,要么就是那些妇孺家眷,要么都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护卫,连一个上的了份量的辽东叛党都没有。不但陈克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是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尉迟恭、罗林这些将校一个没见,就是如罗林的祖父罗忠,于钦明的八个弟弟,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一个不见。

甚至杨广还被告之,大隋名将老将,马邑太守王仁恭和他的郡丞,名将韩擒虎的外甥李靖都在之前叛投了陈克复。而如今,他们两人也同样没有找到。

整整五天过去了,数十万人搜遍了河南郡的每一寸土地,甚至连附近的荥阳等郡也都大肆搜捕,可根本没有半点叛党的踪迹。而且更让他愤怒的是,金吾卫报告,他们去抓捕东都陈克复的族人时发现,除了抓到了一些小鱼小虾外,数千和陈氏一族有关联的人都好似突然之间蒸发了,一个也没有找到。

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广只能在心中一遍遍的安慰自己,陈克复定然已经死了。没有人能腹部中了一槊,且胸中又被射中一箭后,还能活下来。只要陈克复死了,眼前的局面哪怕有些不尽人意,但总算还在掌握之中。

“众卿平身!”杨广伸手虚抬。

等到众人重新跪坐好,杨广从龙案之上,取过一个精美的金丝楠木盒子,递给了一旁的宣旨官。

宣旨官弯腰上前找开楠木盒,里面整整一盒子的圣旨。取出最上面的一卷,转身打开,高声宣旨。

“大隋皇帝令,原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漠北道行军军大元帅兼知辽西辽东室韦十五郡军事、开府仪同三司、辽国公陈克复枉顾圣恩,不思报效,却意图谋反,事泄之后,叛逃出京,终被诛杀。现褫夺一切官职爵位、抄没家产、其所有族人男子一律流放岭南、女子抄没为奴!”

“大隋皇帝令!门下省纳言、唐国公李渊知悉陈克复叛逃,大义灭亲,及时举报,并派出子侄亲自追杀陈克复。有功于社稷,现特除门下省纳言一职,加封为尚书右仆射、辽东留守兼山西、河东诸郡兵马事,赏赐黄金一千两,绢五千匹,奴隶一百名,加封爵位实食禄一千户。元宵节后,即日起程赴任。”

李渊长身而起,上前几步,连忙拜倒,高声道:“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群臣都惊讶出声,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陈克复叛乱,身为陈克复亲家的李渊不但没有受到半点牵累,居然还一下子加官进财,让众臣艳羡不已。尚书右仆射一职和门下省纳言虽然同是宰相,可右仆射是次相,门下省纳言的权利可要相差许多。而且李渊不但依然任太原留守,这次更加是让他兼管了山东河西的诸郡军事,这可就是两地十几个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权利巨大。由此可以看出,李渊此次不但丝毫没有受到连累,反而因祸得福,成为了当朝数一数二的权臣。

“大隋皇帝令!金紫光禄大夫、汾阳侯、鹰扬郎将李世民骁勇果毅,文武全才,此次率家将剿杀陈克复叛党,且亲手射杀陈克复,功劳着著。立即著升其为左光禄大夫、辽阳郡公、左屯卫将军,并兼任马邑太守。赐叛逆陈克复原东都豪宅府第三座,黄金一千两、绢三千匹,西域千里驹两匹!”

身着紫袍的李世民向前数步,来到墀台之下拜倒在地,“臣李世民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刻,李世民的心中激动无比、兴奋万分。他今年不过虚岁十八,却已经是正二品的郡公,和正二品的散官。而更让李世民兴奋的是,皇帝给他的职事官,左屯卫将军乃是十二卫中左屯卫的佐贰官。眼下左屯卫大将军陈克复已死,左屯卫中,最高官只剩下了他和宇文化及两个左屯卫将军。而在李世民看来,宇文化及不过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早晚有一天,左屯卫大将军的位置是他的。

而除了左屯卫将军之职,皇帝还给了他一个马邑太守之职。虽然马邑太守级别不高,不过是四品官,但这却是独领一郡,单独执掌大权的机会。如今父亲李渊坐镇太原,兼领河东山西十几郡的兵马大权,他又在河东的马邑郡独领一郡。想着之前和父亲的谈话,想着他们的计划和野望,低着头的李世民不禁嘴角泛笑。

陈克复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而陈克复还没有做到的,他将来也一定能做到。他在心中感谢了死去姐夫一句,因为这个机会,正是用陈克复的命换来的。

宇文述和裴蕴两人紧紧地盯着李渊父子,眼中是说不出的复杂。陈克复能如此轰然倒下,完全是他们两人的努力结果。可陈克复终于倒下了,获得好处的却不是他们,他们只能站在这里干干的看着,看着李渊爷子加官晋爵,风光得意无比。特别是裴蕴,一双眼睛都已经要冒出火来。

一个陈克复,他两个嫡子都死了,可到头来,他什么也没有得到。李陈联盟因陈克复的身死名裂终于结束了,可杨广却依然大力支持李渊傲立于朝堂之上。

宣旨官宣示着一道道圣旨,这是一次罕有的大加封赏赐,朝中上上下下,足足有几十人加官晋爵。但没有出乎宇文述和裴蕴两人的意料,宣旨官念完了所有的圣旨之后,也没有他们半点的份。相反,李渊一族这次风光无限,不但李渊李世民被大加赏赐,其余如李建成、李元吉都加封为鹰扬郎将,李道宗、李道玄、柴绍等参与追杀的人也都加官。

热闹的封赏过后,杨广对于辽东的诸将士却只字不提。整个辽东,只除去了陈克复的官职爵位财产,其余的辽东将士只字未提。甚至连被抓回来的陈克复之父陈深也只字未提。

殿中众臣也都品出了点意思,杨广明显是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他如此做,不过就是想把陈克复谋反和辽东分开。向辽东的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