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匪帅-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宋金书这一边,很多上望楼的士兵都在对方的三弓弩的攻击范围之内,就算是到了望楼边上,上了梯子也随时有中箭的危险。

因为不是攻城战,所以淮西的这三大势力都没有制作和动用笨重的投石车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了投石车,王千军就拿对岸的吕公车没有办法。使用火箭是不可能的,吕公车外面全部包着熟牛皮,要点燃十分的困难,昨天还在下雨,这些天的连续大雨让周围的一切变无比的湿润,吕公车上的每一块木板估计到现在还是湿的,就算是直接拿着火把去烤也要烤上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被点燃。

一超长的特殊巨箭被快速送上了望楼,在严密保护下装填到了三弓弩上,三个望楼从同一角度一起瞄准一个目标,在同一时间所有的特殊巨箭被射了出来,这个时候对岸的很多人就会发现,每一支特殊巨箭的后面都绑着一根粗大的麻绳,这些本来是准备用来对付梯车的,可结果现在只能先用来对付吕公车。

所有的特殊巨箭都命中目标,吕公车最大的弱点就是其太过巨大,又只能缓慢的移动,因此不仅是所有的特殊巨箭都命中了目标,而且还全部射在了准确的位置上,那就是吕公车的侧面,最上面两层的位置。而在巨箭命中目标的同时,巨箭后面所牵引的巨大麻绳的另一头也速度有所动作了。

特殊巨箭的箭头比普通的巨箭箭头要大上许多,而且有三根倒钩,跟船锚有点相似,一旦射中了目标,后面的粗大麻绳往后一拉,箭头就能牢牢钩住吕公车内的木板,同时三条粗大的麻绳尾端,骑兵们在统一指挥下用力抽打着自己的骡子,巨大的拉力在瞬间让吕公车开始了可怕的倾斜。

越是巨大的东西,一旦平衡被破坏,越是无法被阻止,吕公车当然不可能制作得太重,否则

无法推动吕公车。在麻绳另外一端骑兵的拉动之下I公车发生了倾斜,吕公车上的士兵一片混乱,几乎快要保持不住平衡。

有些士兵想要快速将吕公车上的麻绳砍断,但麻绳的高度可比三个人加起来还要高上许多,因为其另外一端是先经过望楼,最后才开始被拉动,要在快速时间内将其砍断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在吕公车内的士兵想破坏箭头也是同样的道理,整个箭头都是用铁制作而成的,刀砍不动,两淮总督的士兵又没有使用斧头的习惯,就算是破坏倒钩附近的木板,也因为木板太厚太湿而需要很长的时间。

巨大的倾斜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吱呀、吱呀”的声音不断响起,吕公车上下两层随时准备支援上三层的士兵因为害怕而快速离开了吕公车,这样反而直接造成了底盘重量的减轻,更是帮了王千军的大忙,终于有一辆吕公车向边上倒了下去。

“轰隆!”巨大的落声让两边的士兵都听得很清楚,所产生的震动直接影响到了河面,不过河的对岸并没有感觉得到震动。估计是被河水所阻拦了。整辆吕公车就这样直接落,但并没有全部散架,不过要在这个时候重新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被压死在吕公车下,还有吕公车内被震死的士兵暂时也没有办法计算,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已。

一辆倒下之后,紧接着又是一辆,甚至还有三辆一同倒下,在吕公车边的弩车与士兵可是倒了大霉,没有一个人想被身边这么巨大的吕公车压扁,吕公车上甚至有士兵因为害怕而直接从窗口跳了下来,已经没有一个人想去阻止吕公车的倾覆了,连临阵指挥的将军都选择了暂时撤退,他并不是怕死,可如果是被自己的吕公车压死,这样实在是太窝囊了。

一次又一次震动终于是传到了河的对岸,很多士兵都感觉到脚下在晃动,这下连王千军与宋金书这边都有些混乱了,震这种可怕的事情虽然近百年没有在淮西发生了,但其他方震的消息还是时不时传过来,而且淮西的老人甚至是说书先生都会将以前淮西所发生的一些震口述流传下来,士兵们对这种龙翻身,房屋倒塌,到处是死的事情很是害怕。

“吹号角!让所有的士兵镇静下来!”王千军用望远镜很清楚看到了前线的情况,他马上下达了新的命令,当巨大的号角声开始传遍整个区的时候,感觉到没有晃动的士兵们终于是平静了下来,并且快速抓住机会,将伤员送下去,望楼与面阵的位置全部补充完毕,清理身边的武器,同时将上和盾牌上的的弩箭拔下来,收拾一下,有些是完全可以用上的。

二十辆吕公车全完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胜利,最起码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让士兵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不过宋金书和王千军此时却依旧紧张观察着战场上的动向,他们两人都认为两淮总督不会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挫折而停止进攻,以前拼的都是两淮总督所招募的军队,可这次还加上了淮东的势力,如果两淮总督真停止了进攻,再多受几次挫折,那么他就会被淮东的那群人看不起,看不起的结果当然是阳奉阴违,甚至反过来图谋其位,这个道理王千军和宋金书都相信两淮总督知道。

宋金书为了能够了解到对岸的情况,在众多亲兵重甲士兵的保护下直接来到了阵前,他让视力最好的亲兵上了了望车,这了望车下面为四轮车板,一根巨大原木立在了车板中心,人可以从绳梯爬到上面,上面有一个站台,跟船上的了望台差不多,士兵可以从上面了望远方。

王千军此时也在了望车上,他是亲自站在了了望台上,不过距离比宋金书远多了,但手上有了望远镜,甚至连对岸倒下的吕公车内压的人什么惨样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不过宋金书那边当然是不知道王千军手上望远镜的作用,宋存孝更是直接笑话王千军胆小怕死。

河对岸很快就有了新的动静,巨大的号角声传来,随着两淮总督的士兵不断靠近,走在最前面士兵所举的旗帜上,王千军清楚看到了插着的一颗人头,两淮总督新一轮的进攻马上要开始了。

第七十五章 梯车浮桥

方不断这样僵持着对王千军与宋金书反而是更加的不利,如今两淮总督终于要主动进攻了,并且是从正面强攻,这种送死方式的进攻王千军与宋金书当然很欢迎。不过对岸的人也不是什么笨蛋,王千军与宋金书所担心的是,到底两淮总督准备了什么杀手剪,不然的话两淮总督怎么可能采取如此直接的进攻方式。

旗帜上插着的脑袋是之前主动撤退的将军的脑袋,说起来这位杂号将军还真是可怜,本来不想被吕公车给窝囊压死的,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以擅自逃跑的罪名当成了逃兵斩首,这比被吕公车压死还要窝囊,还要悲惨!因此这位将军死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最后都没有闭上。

连同被杀的还有五百多名同样是逃回去的士兵,如此大的杀戮下去,这次的进攻上到将军,下到普通士兵都不敢随意逃跑,因为吕公车全部被毁,两淮总督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制作出吕公车来,为了获得胜利,两淮总督直接压上了一万名士兵,军营内所有的弩车被全部推了出来,同时军营内众多的工匠也开始忙开,不断制造着由三张强弓所组成的三弓弩。

敌人已经逼上来了,王千军与宋金书的命令当然是全力射杀,这些可都是送上门来的猎物,怎么可能放过。而对岸的两淮总督也是打定了主意,一万士兵不计伤亡向对岸射箭,以此来掩护紧接而上的梯车,更多的士兵已经做好了冲过河去的准备,如果是拼人命的话,两淮总督很有胜算,同时他的杀手剪也在慢慢靠近。

靠着望楼上的高度优势,宋金书与王千军的士兵完全压制了河对岸的敌人,几乎是对方三人中箭,宋金书与王千军这边才有一人中箭,渐渐的对岸本来密集的箭雨也逐渐开始变少了,有很多士兵干脆躲在了盾牌后面,好久才勉强露出头来射上一箭。不过在不断对射与死伤之中,一辆辆巨大的梯车被推了出来,王千军很清楚看到,准备渡河强攻的是五千送死的民夫与五千身穿重甲,一手持盾一手持刀的精锐士兵。

也是该千军弩用上的时候了,王千军这次对千军弩的使用比较小心,他这次可是与宋金书一起联合作战,一个不小心那可就危险了。同时千军弩如果用在如此超远距离的对射上,起威力绝对远不如军用弩,这是因为千军弩的弩箭比较轻短的原因,而这次敌人明显是要从梯车上一队一队冲过来,绝对是使用千军弩的最好时机,至于说宋金书本身防线上的问题,那就是宋金书自己的事情了,宋金书会有办法的。

所有的梯车在一万弩手的掩护下全部推到了河边,但代价就是这些掩护的一万弩手到现在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两千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所有的梯车都是经过了专门的加长加宽,当梯车被推到了河岸边后,旁边原本的弩手马上扔下了手中的武器,准备将折叠的梯车拉直,然后再架设在河面上。

王千军手上还有一些刚才用来对付吕公车的特殊巨箭,这些巨箭本来就是准备用来对付梯车的。但之前为了对付吕公车而用掉了大半,剩下的只够王千军的阵上发射一次的了,如今已经全部被送上了望楼。

数十支特殊巨箭再一次呼啸着射向了河对岸,不过这次对方也有所准备,当巨箭钉在梯车上往后拉的时候,两淮总督的士兵就抽出了钢刀,甚至是准备好的斧头对着粗大的麻绳一阵猛砍,这次梯车的位置可就低多了,对方的士兵站着就能够砍到麻绳,同时还有专门的士兵正用自己全身的力气来固定梯车,不让其被拉进河中,结果有一半中箭的梯车保住了,剩下的那些中箭的梯车连人带车全部被拉进了河中,随即顺着急的河水被冲到了下游。

被毁掉的梯车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梯子已经将车上的梯子完全拉平,一具具中箭而死的士兵被快速搬下了梯车,两淮总督的士兵终于是将梯车架在了河面上,而王千军与宋金书都没有让手下士兵将之前准备好的,装在罐子里的油脂拿上去,这次的防御战除了要打退两淮总督军队的进攻之外,还要趁机削弱其兵力,大量杀伤敌人。

首先从浮桥上冲过来的当然是那些用来消耗箭支的民夫,不过两淮总督也在这些民夫身上也下了不少的力气,一看就知道这些民夫都是身高体壮之人,每个

皮盔皮甲,还有外面包着熟牛皮的盾牌,这一切当然让这些民夫死那么容易,如果在浮桥上就被全部射杀了,那么所做的一切就失去了意义,最起码也要冲到浮桥的对岸去,为后面的人多争取一点时间。同时如果浮桥上的尸体太多,也会将浮桥给压坏。

“传令,使用千军弩的两千士兵先不要动,三千弓箭手向前,全力射杀妄图通过浮桥的敌人,阵前其他士兵继续射杀对岸之敌弩手,尽量破坏起三弓弩与弩车!”

如果这个时候动用到千军弩,不用多少时间,正从浮桥上冲过来的人就得全部死在浮桥上,可如果真这么做了,民夫后面的精锐士兵就会害怕而不敢前进,到时候根本就是抓了小鱼,放了大鱼,因此在王千军的命令,已经冲上浮桥的民夫只是遭遇到快速并且数量众多的普通箭支的阻挡,很多人用盾牌就可以抵挡得住,实际中箭而死的人并不是很多。

中箭控制不住平衡的人都从浮桥上摔了下去,河水如此的湍急,身上又穿着皮甲,如果能活下来就真是老天保佑了。而在浮桥中心被射中的,只要倒下了就根本没有人搭理,被人直接踩死,如果民夫们动作太慢的话,他们后面的弩手就会向他们射箭。

通过浮桥的民夫只有两成死在了桥上或者是掉到了河内,这些人从浮桥上冲下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快速将手中的盾牌组成盾墙,既不进攻也不后退,不顾一切用盾牌保护好自己,同时将两面盾牌合在一起连成了一片,以此来阻挡箭支,这一切都是为了来掩护身后开始过桥的精锐重甲士兵。

“千军弩士兵上前,全力射杀正在过桥的敌精锐士兵!所有望楼上的三弓弩改变目标,将浮桥桥头的盾墙全部破坏!马上点火,将罐子内的脂肪油烧热,随时准备使用。”

两淮总督的重甲士兵已经上桥了,王千军的两千千军弩弩手也在向前赶,接到命令的各望楼士兵在旗帜的指挥下,望楼上的三弓弩全部改变了方向,俯视着那一道道的盾墙,直到弩机上的巨箭被射出,在这么近的距离内,没有一面盾牌能够抵挡住三弓弩所射出的巨箭的强大穿透力,甚至有盾牌被直接射成了碎片,盾牌后面的民夫只是在第一次攻击下就死伤惨重,其中有一半死者是被一支巨箭连环贯穿着两人而死的。

其实这些民夫距离岸边的望楼真的很近,但他们的作用只是炮灰,现在的职责就是用手中的盾牌和自己的身体来掩护后面的精锐士兵,冲击望楼是后面精锐士兵上来之后的事情。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根本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民夫又能有多少战斗力,望楼下也有大量的士兵守卫,如果真的直接冲击的话,那么结果只能是一道浪花出现又消失而已。

简陋的盾墙在不断受到破坏,使用千军弩的士兵也全部赶到了各自的位置,首先就是在望楼上的士兵帮助下,调整方向采取仰射的方式,对着天空就是五次连射,很多箭落进了河中,但也有很多箭落在了浮桥上,因为这些箭实在是太密集也太快了,在浮桥上精锐士兵整个行进的步伐马上就出现了大的混乱,这次射来的弩箭很多都直接射穿了手中的盾牌,钉死在了盾牌上,而且因为箭支比较小,一些更是直接从人与人中间,直接钉在了一些人的脚掌上,被射中脚掌的人就这样丧失了一半行动能力,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

连射五次之后,千军弩的士兵马上改变了攻击目标,三弓弩的威力虽然大,但发射频率却过慢,为了能够快速清除掉浮桥桥头的敌人,每一具千军弩内剩下的五支箭全部以平射的方式射向了浮桥桥头上的敌人,早已被弩车破坏出众多缺口的盾墙再也抵挡不住如此密集攻击,盾墙后面的民夫倒下了一片,幸运活下来的人真的很少,已经不能在掩护其身后的精锐士兵了。

民夫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暂时到此为止了,箭匣中的箭都射完了,使用千军弩的士兵在快速换箭,但同时浮桥上的敌人也快要接近桥头了,虽然望楼上的三弓弩都把目标转到了这些敌人身上,可浮桥上的敌人也开始了冲锋,准备一鼓作气直接冲到望楼下,攻占所有的望楼,在河对岸,更多的两淮总督的士兵也开始压上来了。

第七十六章 浮桥激战

人多,只有将军的盔甲才会在每个位置都制作得很完美。普通士兵的重甲也只是注意前身与后背这两个容易受到攻击的方,而人的侧面,如果要镶嵌上铜片完全是费时费力,因此所有士兵所穿的重甲的侧面都没有铜片保护,只是一层熟牛皮。

浮桥正面有望楼上的弩兵与面上的弩车对付,三弓弩的巨箭从正面射出往往是穿过盾牌,然后再从中箭者的后背钻出,随时可能伤害到后面的人,已经有很多重甲士兵被一支巨箭之间贯穿两个。而所有的千军弩弩手按照平时所训练的,快速站各个浮桥的两侧,从敌人的两翼交叉射击。

浮桥上的精锐士兵脚步越来越快,为了能够快速通过浮桥,两淮总督的士兵不得不冒这个险,如此快速向前,浮桥随时可能因为承受不住而断裂,身穿重甲的他们如果掉进河中,一下就能被沉到河底,连漂浮一阵都困难。

千军弩再次开始发威,密集箭雨从两边射来,浮桥上的士兵手中的盾牌都防御着前方,两肋之间只能依靠身上的盔甲保护,但光是那一层熟牛皮根本就挡不住千军弩的弩箭,不断有人侧面中箭,两肋中箭的话,身体每动一下都会很疼,甚至有人一下就控制不住平衡,直接掉进了河中,等浮桥上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终于是站在了河对岸的土上时,他们的身后已经倒了很多人,后面的人快要脱节了,而且很多还受伤了。

又一匣箭射完了,所有的千军弩士兵正在快速换上新的箭匣,如果这个时候冲过河来的两淮士兵马上发起进攻,王千军手下军队的防御步骤就会被完全打乱,不过能够冲过河来的人有一半是伤兵,再加上望楼上弩手的掩护,两淮总督军队残余的精锐士兵只能与那些还没死的民夫一起坚守原,等待着后面士兵的增援,但这也给了王千军手下使用千军弩的士兵足够的时间换上新的箭匣。

又有两淮总督的士兵上了浮桥,可与前次不同的是,这次对岸还传出了进攻的战鼓声,这是在命令已经到了对岸的士兵向对面的敌人发起进攻,传令兵刚刚回报,宋金书那边已经有大量的敌人通过了浮桥,现在宋金书正在命令长枪队组成枪阵,整齐向浮桥桥头的敌人发起进攻,准备将所有的敌人赶回浮桥上。

进攻的命令完全是让王千军阵上两淮总督的士兵来送死,一半的伤兵,人数又不多,就算全部冲过来,望楼附近守卫望楼的士兵很容易就能将这些人全部消灭,再说还有可怕的千军弩在,就算只有这么短的距离,但能够活着冲过来的几乎没有几个人。

明知是在送死,但所有的民夫还是被士兵拉了起来,然后一手一个盾牌,保护着士兵们向前冲锋,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每向前前进一步就会有人倒下,后面的人每一步都是踩着自己同伴的尸体,接着又成了后面同伴所踩在脚下的尸体,一直到了最后,一个高大强壮,用两名同伴的尸体作为盾牌的军官终于是冲到了距离望楼只有七步的距离,大吼一声将手中的尸体用力向前扔出,在踏出的最后一步的一瞬间,被三十多支弩箭射成了刺猬,尸体就这样站立着没有倒下。

王千军这边把所有冲过河的敌人都消灭了,虽然又有新的敌人正在浮桥上发起攻击,可王千军有自信将这些敌人全部消灭,千军弩的箭匣有专门的士兵在填箭,新装好的六千个箭匣已经全部都送了上去,装下的空箭匣也快速被带回来重新装填,如今每个千军弩弩手身上都有五个装填满的箭匣。

宋金书那边的情况可不怎么好,现在只能用长枪兵将已经杀到对岸的敌人挡在了浮桥桥头,勉强不让其再前进一步。同时望楼上的士兵继续全力射杀正在快速通过浮桥赶过来增援的敌人,还有四千弓箭手直接被派到了河岸边,用盾牌保护好自己,用弓箭从两侧射杀赶来增援的敌人,宋金书试图以三个方向的箭雨来阻挡两淮总督军队的增援,给长枪兵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消灭所有冲到岸上的敌人,不过就算是这样,对岸的两淮总督的士兵依旧是源源不断通过浮桥,双方所激战之处脚下已经铺满了一层尸体。

王千军当然不可能傻到派兵去增援宋金书,他王千军手上的兵力本来就少,不

得已他是不会派民夫去作战的,如今他的一万民夫所是装填箭匣,运送箭支与盾牌,最后再将战场上的伤员抬下来救治。

王千军手上的军队只有一万人,但两淮总督对王千军与宋金书两人阵的进攻兵力都是相同的,如果宋金书连着都抵挡不住的话,那么王千军马上就带着人撤退。再说了,王千军现在所处的阵是在宋金书的左边,比宋金书更靠近下游,如果两淮总督有分兵偷袭的话,首先遭受到进攻的就是王千军的军队。

又有两淮总督的士兵杀到了河对岸,可依旧跟上次一样,在浮桥上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每座浮桥上被射杀的人超过了四成,剩下的六成士兵有一半带伤,弩箭射中身体,而且千军弩的箭头都有小小的倒钩和放血的血槽,很多被箭射中的人身体动一下就疼,血还停不住,要拔出来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完全是在伤口上再割上几刀。

对于上了岸的敌人,王千军并没有派士兵上前将所有的敌人赶回去,只是命令盾牌手与长枪兵保护好所有的千军弩弩手,之前派出去的三千弓箭手早已换了武器,换上了盾牌、钢刀与长枪,到了现在王千军的精兵路线终于是显现出了其不足之处,在如此大规模战斗之中,王千军身边只剩下两千士兵没有上战场,而且这里面有三百亲兵,三百骑兵还有三百执法队的人,而每个人的体力都是有限的,在精锐的士兵也会疲惫,甚至有可能被对方的民夫一枪捅死的可能。

这一次与之前不同,从浮桥上跳下来的敌人不再做任何停留,能动的全部冲向了望楼与使用千军弩的士兵所在,所有使用千军弩的士兵马上改变了射击目标,全力射杀准备要靠近的敌人,不过这次冲过来的敌人比之前要多上许多,最后还是有一部分敌人冲到了跟前,与保护望楼与弩兵的盾牌手和长枪手激战了起来,而更多的敌人趁着这个机会从对岸上了浮桥,向这边冲了过来。

射倒一批人,又砍刀刺倒了冲到前面的人,可对岸的敌人又再次冲了上来,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时辰,望楼上一直战斗到现在的弩手很疲惫,盾牌手与长枪兵也是一样,体力消耗太大了,就连千军弩弩手的手臂都开始麻木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王千军的阵一定会崩溃,让精锐的士兵因为疲惫而死在普通士兵甚至是民夫的手中,王千军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传令,把所有烧热的油罐全部送上去,由臂力最好的士兵进行投掷,先让浮桥桥头的岸边变成一片火海,然后再焚烧浮桥!”今天杀的人已经够多了,再这样下去王千军可就得不偿失了,也是该停战让士兵们休息一下的时候了。

上百罐烧热的热油被送到了前线,臂力最好的士兵用上自己还剩下的所有力气,用穿着鹿皮手套的手将滚烫的罐子扔了出去,有一些摔在了上,热油马上流了出来,而有一些则直接砸在了敌人的脑袋或者身体上,砸中脑袋的人最悲惨,滚烫的热油从头上流下,直接将其脸皮给烫熟了,接下去当然是无数的火箭从望楼上射下,一片片火海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浮桥上的士兵想冲下来,可没有找到一片可以下脚的方,到处都是火。岸边的两淮总督士兵只能向前狂奔,冲上去也是死,烧死也是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冲到前面看能够杀一个做垫背,更何况他们的身边也有被完全点燃的火人,这些火人痛苦嚎叫着,还试图去抓住身边的同伴,有被抓到的人就这样被纠缠在了一起,身上也被点燃了。

当冲向前来的敌人都被射杀之后,更多的罐子被扔到了浮桥上,如此一来浮桥也被点燃了,已经冲到浮桥桥头的人只能选择跳到了河中,那里的水比较浅,只有小腿那么深,就这样暂时逃过了一劫,但在水中还要面对岸上弓弩手的疯狂射杀。

而在距离桥头更远的方,那些人可就没有这么幸运,大火被点燃之后,这些士兵光靠脚踩根本就灭不了火,想要后退又是一片混乱,还可能被后面的同伴当成逃兵射杀,混乱之中,前进无路的两淮总督士兵有很多人在拥挤中跌落了水中,就这样被活活淹死了。

第七十七章 看望伤兵

损失太多,从战斗一开始他就是派出了一半士兵,一半民夫的配备,结果死伤最大的一直是那些武装起来的民夫,但同时如此安排的不良后果也马上显现了出来,大量民夫的死亡直接影响到普通士兵的士气,大量的尸体与伤兵也阻碍了普通士兵的战斗,到最后甚至险些被两淮总督的军队突破防线,直接威胁到望楼的安全。

为了不让阵被两淮总督的军队撕开,宋金书首先进行的是无差别热油罐投掷,不仅烧死了很多敌人,也烧死了众多的自己人,看着同伴就这样被自己人烧成了火人,前线的士兵与民夫不敢多说一句,尽量能救就救下来,实在救不了的就帮其结束痛苦。

因为火焰,杀到河对岸的敌人开始慌乱了,前线的杂号将军强迫着同样混乱的士兵向前进攻,将两淮总督的士兵压缩到了几座浮桥的桥头附近,但这个时候更多的敌人杀了过来,双方就这样在桥头附近拼杀着,直到新的热油罐被扔了过来,将所有的浮桥点燃之后,没有退路的两淮总督士兵在宋金书手下杂号将军的命令下投降了。

“传令,迅速武装三千民夫,准备支援前方,将阵前的五千士兵换下来,他们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望楼上的士兵则就在望楼上休息,把热汤还有饭菜都送上望楼!其他人随我去探望伤兵。”

这次的很多士兵受的都是箭伤,而这个时代的麻醉药就是出了名的蒙汗药,喝下去让人直接睡死的那种,光靠泼水可没有什么效果,不过因为双方用的都是铜铁制作的箭头,不仅有倒钩,射中了之后还很可能有一些断裂在身体内,因此再好的蒙汗药也会让伤兵感觉到无比的疼痛,同时还可能在拔箭的时候伤到血管,光靠止血散、金创药很难彻底把血堵住。

看望伤兵也是一种收买人心的做法,但也有激励军心的效果,士兵们认准一个道理,他们为谁打仗,就是为谁卖命,战场上受伤了也是为了王千军,如果受伤了王千军没有一点表示的话,士兵们心里一定会留下疙瘩,一个处理不好,不仅是军心的问题,甚至还会造叛乱。

军营里最干燥的方给了伤兵,所有的帐篷也都是新的,走到了帐篷外众人就看到了那众多披挂在竹竿上的血纱,这纱布在这个时代可不便宜,除了粮食可以当作金银铜钱来换取物品之外,各种布匹也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各种物品,再加上一些草药的珍贵,其结果就是往往救治一个伤员的代价直接超过了再雇佣一名身体健全的新兵,因此在很多方都出现了直接将重伤者和残废者杀掉的事情。

帐篷之外就可以听到伤兵的哀号声,这麻醉效果一过,伤口就会无比的疼痛,一个伤兵一哀号,其他的伤兵也会跟着哀号,所有伤兵的精神上只想着一件事,伤口很疼!而且这帐篷里面,除了血腥味与药味之外,还有很重的硫磺味,王千军等人在外面就可以闻到了,不过在伤兵帐篷内外燃烧硫磺这件事可是王千军亲自下的命令,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抗生素,伤口最怕的就是感染和化脓,这硫磺有杀死细菌的效果,多少可以帮助伤兵,可这烧硫磺也是在烧钱啊。

王千军走进了离他最近的一个伤兵帐篷,身边只跟着两个人,一个是刁霖,一个是丁志豪,其他人则被派到了另外几个伤兵营帐内,王千军也不可能一个一个过去,新的战斗随时可能重新开始,只要派人去慰问一下,把礼物都送到了,伤兵们也就安心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抚恤,因为王千军手下的军队不多,而且都是精锐,因此他的抚恤比宋金书还有两淮总督,甚至是江南的军队都要高上许多。

一见王千军进来,两个正在忙碌的随军郎中马上站了起来,王千军马上摇手制止,让他们继续救治伤兵,很多伤兵在这个时候都不再痛苦哀号了,还有一些人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