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色满园-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润泽抿抿唇,一脸郑重地点头,“叔跟婶子放下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玲珑。”
听了他那话儿,吴李氏娘家几个嫂子纷纷笑着凑上来嗔他,“这孩子,还叫啥婶子,该喊娘喽!”
润泽微有尴尬,脸上稍稍带了些薄红,摇头笑着叹,“是我大意了。”末了,又抬头郑重朝他们行个女婿礼。
吴老爷摆摆手,笑着朝玲珑几个堂哥喊,“快别耽搁了吉时,让玲珑快些准备了出来。”
玲珑正被几个堂嫂子按做在梳妆台上描眉点唇,听着外头礼乐响的欢喜,心里又是喜又是羞,这会儿几个堂哥匆匆赶来内院传话儿,说是准备着登轿了,更羞得不知如何是好。
吴李氏进了门,拉着玲珑的手抹泪儿,“那娃儿也是你自个儿瞅上眼的,死活就要嫁,今后嫁去了,可要收些脾气,好生跟你婆子相处着。”末了,又笑着叹,“娘瞅着你那相公是个憨厚人,放宽心去吧。”
吴氏点点头,宽慰着吴李氏,“他屋农村人,吃喝必定粗枝大叶,我早就有了吃些苦的准备,只要……只要他待我好便是,将来总要分屋过的,娘别担心我。”
吴李氏更放了些心,跟着玲珑几个表姐又为她再梳理检查一遍,盖上盖头,扶着她往外去。
吹吹打打声中,玲珑被几个娘家亲戚送上了轿子,奇的秀娟不住问宝珠,“姐姐,新娘子长得什么模样?”
宝珠笑着点她的眉心,“小家伙别心急,一会儿回屋就瞧见了。”
时候不早,润泽润生几个忙又跟吴老爷他们安排着吴家亲戚上板车,待迎亲队伍到陈家门口,已是下午。
陈家屋里宾客已经坐了个满,今个润泽大喜,王氏早先也是给陈家老院递了喜帖的,原想着矛盾归矛盾,润泽好赖是长孙,大喜时爷爷奶奶总也要到场,谁料今个陈刘氏到底没来,也就陈二牛跟铁山两口子来了,王氏没功夫跟陈刘氏置气,女方爹娘来了,她紧着又去迎他们进堂屋招待,由族里长老出面儿,引着一对新人在厅里拜了堂。
这才去安排吴家夫妇入了席。吴家老爷正挨着陈铁贵去坐,一切安排妥当,陈铁贵才站起身,端着酒杯嘿嘿笑着,“今个我娃儿成亲,感谢乡亲们来捧场,吃吃喝喝的别客气!”下头顿时一片叫好嚷嚷声儿。
陈铁贵又笑着去引吴家老爷起身,“亲家,今也说上几句吧。”
吴家老爷方才听了陈铁贵那一番粗俗的说辞,脸色颇有些不屑,他站起身,洋洋洒洒说了些文邹邹的话儿,初时倒引来一阵叫好,他忍不住又引经据典地多说了些,末了,还颂上一首自个儿为一对新人精心创作的诗,话毕,见席中诸人已经交头接耳地吃开了,脸上顿时生出些厌恶。
润泽这会儿正一桌桌去敬酒,王氏也忙的脚不沾地,平日不怎的往来的亲戚们一桌桌去问候,叫他们吃好喝好,遇上年纪一大把的长辈们少不得又一通寒暄,几年不见,身体还成吧?你屋二儿啥时办,你屋小闺女在县里务的啥工?诸如此类,一桌桌去应付。又打趣着王氏,让新媳妇出来大伙仔细瞧一瞧。
玲珑被安排在润泽屋里,农村人没啥大讲究,按当地的习俗,新人须得一齐去挨桌儿敬酒,才嫁来的新媳妇当日便跟丈夫一齐跟大家伙儿见一见,接受大家的喜庆话儿。
王氏笑着说她才奔波来,刚拜了堂歇一会儿的。又抽空跑去问吴李氏,她却婉言拒了,只说自个儿闺女面薄,生怕出了岔子惹人笑话儿,再加上玲珑身子单薄,在外头站一整日怕也受不住,王氏知道他们县里人规矩讲究多,这才作罢。
抽空便交代宝珠,一会儿进屋去陪新嫂子说说话儿,解解闷,筵席结束还得一两个时辰哩,到时润泽少不得还得招待一会儿远道而来的亲戚。
宝珠点点头,刚要起身,冷不妨被积德伸出一只手拉住胳膊,“婶子说一会儿去也成!你今早到现在还没吃吧?跟着队伍奔波了一个来回,饿着肚子怎么叙话?”
润生也按她坐下,“表弟说的对,吃两口在去,想看咱们新嫂子,不急这一会儿。”
宝珠笑着点头,又起了筷子去夹菜吃,积德见她只夹着一小块入口,咧她一眼,大嗓门嚷嚷开,“你们女娃子就是斯文,要面皮儿不要肚皮儿,那么一小块头,能吃饱才怪哩!”
宝珠脸上微微一红,悄悄去拽他袖子,压低声抱怨,“表哥,你就不能小声些么,自个屋的席,还要大吃大喝不成,忒丢人!”
积德撇撇嘴儿,夹着满满一大块头鱼肉进她碗里,宝珠一瞧,那鱼的整块肚皮都要被他夹了来,羞的埋了头去吃,半晌不敢抬头。
鱼肉刚吃完,他又夹来一颗拳头大的肘子……好容易啃完,他又夹来大半块烧鸡,气的宝珠终于忍不住抬头狠狠去瞪他,他却笑的一脸得意,“谁叫你早上不吃饭!”
宝珠气的没话说,吃了十成饱,赶紧就从席上起了身,朝积德皱皱鼻子,“我去陪大嫂,不跟你一块儿坐!”
到了南边廊下,踌躇一番,轻轻敲了敲门,“大嫂,我是宝珠。”
半晌,里头应了一声,“妹子快进来。”
宝珠笑着推开门进去,见玲珑正坐在炕上,脊背挺的笔直,眼睛微微有些红,像是才哭过,便笑着去拉她的手,“大嫂可是舍不得爹娘?”又宽慰她,“别去伤心,县里离得也不远,将来总能常常回去。”
玲珑笑笑,摇了摇头,“妹妹想多了,今个成亲,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伤心。”
宝珠点点头,环视一圈屋里,梳妆台,衣柜,箱子都是新置办的,这会儿桌上燃着红烛,照得整个屋里红彤彤的,不经意瞧见她手里紧紧捏的帕子,帕子一角已经湿得变了色,心里便忍不住感叹万分,大嫂实在是个要强性子,嫁出去了,总会想念爹娘的吧,这样人之常情的事儿,又有什么必要去隐瞒?
想来她也不是个轻易跟人交心的性子,便不去多问话儿,只挑些大哥从前的事儿去说,玲珑听的极仔细,时不时露出探究的目光,宝珠见她那样感兴趣,笑着又说了好大一会儿,才转了话题,说起屋里的事儿来,却也是她说的多,玲珑很少去回话儿,只不时点头应着。
“大嫂今后在屋里,想吃些什么就写信告诉我,村里采买些东西不方便,我托人从县里给大嫂带回来。”宝珠笑着下了炕,从桌上的铁盘里取出一个煮鸡蛋,仔细剥了皮递给她,“大嫂先吃个蛋垫垫肚子,娘和大哥现也顾不上屋里,外头亲戚多,怕还要耽搁一些时候哩。”
玲珑笑着接了鸡蛋放在一边,“倒还不觉着饿,晚些等你大哥一起吃吧。”又说:“妹妹在县里事儿多,不须惦记着我,平日里爹娘吃什么,我便吃什么。”
宝珠应一声,“若有什么需要我帮着采买的,写信说一声儿就是了。”
玲珑轻轻摇头,“爹娘准备的嫁妆全,该有的都有,就是日后要采办,写信跟你大哥说了,在省城去办也是可以的。”
宝珠笑着朝她眨眨眼,“大哥如今还没中增生,花钱儿一向俭省着,嫂子别跟我客气,有啥要帮忙的知会一声就好。”
玲珑笑笑,半晌才说:“那就劳烦妹妹了。”
宝珠又客气地跟她说些不用见外的话儿,叮咛她若累了就躺下歇一歇,饿了就吃个鸡蛋垫一垫,一拉门,见外头筵席散了,说是去外头帮着她娘送客去。
第126章 婚后琐事
三月初四,外头天还黑着,王氏两口子就起了身,今个是新媳妇嫁来屋里第一天,赶早起要给公婆上茶,王氏进灶上去忙活,今儿宝珠三姑跟积德也在,又是新媳妇进屋吃的头一顿饭,早饭便特意准备上四个素菜,把昨个晚上蒸的一笼白面馒头腾在锅里热着,刚说回屋里换件儿衣裳,宝珠就笑嘻嘻进了灶房,拉着王氏的胳膊直咧嘴儿笑。
王氏笑着嗔她,“咋不多睡会!”
宝珠撇撇嘴儿,“爹娘跟二哥不也早早就起了?屋里今个多了一口人,心头高兴,哪睡的着觉!”
王氏笑的开怀,半晌,又叮嘱宝珠,“今后跟你大嫂好生处着,知道不?”
宝珠点着头,小大人一般叉着腰嘟囔,“娘别尽操心我,自个儿先和大嫂处好了再说!”一个转身,去院子帮着她二哥喂鸡娃儿去了。
王氏笑着回屋,心里思量着,日后天天在一块处着,儿媳妇啥样性子那还能瞒的过人?观望些时候也就瞧出个大概了,真要是那孝顺闺女,前头在她爹跟前儿受那些气也算值了。退一步说,哪怕性子不那样顺她意,只要是个本分过日子不乱生事的,她也没个啥二话,原也不指望她一个县城姑娘日日早起贪黑地伺候她吃喝。
一转身,见陈铁贵坐立不安地在屋里来回打转转,知道他头一回当公公,心头正紧张着,笑着刮刺他:“崧样!”
陈铁贵咧一眼王氏,悻悻地在堂屋坐下了。
换了衣裳刚出屋,外头也才刚刚蒙蒙亮,王氏往灶房走了没几步,侧耳听着南头房里像是有说话儿的动静,估摸着老大两口子要起身,忙笑呵呵地去南边廊头下,果然听见一阵儿朴索索穿衣裳声,一敲窗子,笑着朝里喊:“昨儿忙的晚,又喝了那些酒,今跟玲珑两个多睡些时候,这才啥时辰?”
里头安静了片刻,润泽穿戴整洁地推门走了出来,揉了揉脑袋,“左右也不差这一会儿,早起些不让爹娘等着。”
王氏咧他一眼,压低声嗔他:“你早起惯了也就罢了,就让玲珑尽饱里睡,早起不早起的有啥关系?你妹子一上县里去,屋里还不是娘每天早起做饭?”
润泽眼里带了一丝自责,“娘辛苦了。”瞧一眼屋里,“今后多了玲珑在屋帮衬,娘也能松快些。”
话说着,玲珑也款步从屋里走了出来,一张脸上带了些薄红,娇羞万分地瞧了润泽一眼,迅速别过头去,笑着跟王氏见了礼。
王氏赶忙将她扶起,不住点着头打量儿媳,笑的合不拢嘴儿。
宝珠端了一盆水走来,朝润泽努嘴儿,“快跟大嫂洗洗的,饭都好了咧!”
玲珑忙前来接她手里的盆儿,却被那重量压的手腕一抖,润泽急忙过来扶了她,笑着让她小心些,玲珑脸上蓦地又一红。
宝珠见他们两个那样眉来眼去,识趣地拉着王氏往灶房去,待饭菜准备好了,她又去叫小妹秀娟起床,自打过继来之后,秀娟就睡在宝珠原先住的那间房里,她年纪不大,却早早懂了事,许是小时受的打骂多,她极珍惜现在对她好的每一个人,总听王氏夸赞,说六七岁年纪的娃娃,哪个不调皮,可秀娟娃儿平日在屋里极乖巧,从来没惹过她跟她爹生一回气,不大年纪就知道每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
王氏欣慰归欣慰,却也常常叹着气,说秀娟娃儿到底不跟她和她爹亲厚。
秀娟也到了懂些事的年纪,知道王氏不是她的生母,尽管听话,却也明白自个过继的身份,从不去王氏和陈铁贵跟前儿撒娇讨好,也就是从小得过宝珠的照应,心里对她依赖的很,宝珠这几日回来,黏她黏的紧,晚上要跟宝珠一块睡,白天也寸步不离跟着她。
宝珠帮她梳好头,领着她进了堂屋,见大家伙都坐着,大哥跟大嫂还没进屋,便笑嘻嘻倒了一杯茶水给王氏,屈膝半跪着给她敬茶,“辛苦了这些日子,娘今个喝一口我敬的茶,一整年都顺顺利利的!”
一屋人都被她逗了个乐,陈翠喜笑着拍她一下,“还不快起来,跟你表哥学那些个搞怪样,快别叫你大嫂瞧见了笑话儿!”
陈铁贵本身坐的笔直,也被她逗的肩膀微微松弛下去,宝珠吐吐舌头,刚回椅子上坐定,润泽跟玲珑便迈进了屋,润泽在玲珑耳边交代一句什么,拍拍她的肩,径自入了座。
玲珑将手里的茶盘轻轻放在桌上,稍稍弯了腰,一只手微撩袖口,缓缓斟了两杯茶水,一抬头,笑着将茶水往上首端。
陈铁贵微咳一声,伸手去拿一杯茶水,“咱屋里没那些个规矩,喝了就吃饭吧,你娘今个做了好几个菜,别等凉了的。”
玲珑愣了愣,还是拿起另一个茶杯递给王氏,柔声说一句,“做儿媳的总要亲自敬茶给爹娘。”说罢就要跪地听训,王氏忙去拉她,“行啦,你爹都说了,咱屋没那些规矩,都是自家人,不搞那些个规矩排场。”她端起茶水一仰而尽,呵呵笑着放下茶杯,“爹和娘已经喝了,玲珑快去坐下吃饭。”
陈翠喜也笑着张罗,“菜都凉了,玲珑快坐,你爹娘今个高兴着哩。”瞅一眼润泽,笑嘻嘻说着,“咋看都是一双璧人,早些生了娃儿你娘才高兴!”
润泽脸上露出些窘色,王氏忙一摆手,“哪有那快?不得个一年两年的?”话是那样说着,心里却也跟着盼起来。
宝珠几个吃了早饭便回县里去,王氏因这一向忙着润泽的亲事,没空顾上地里的活儿,便说天儿也热了,给秀娟娃儿洗个澡,下午跟丈夫几个到地里去松松土的。
吴氏吃了早饭便回屋,说是润泽过些时候要走,赶他走前给他做件衣裳穿。王氏看在眼里,心头到底宽不少心,见润泽吃了早饭便自顾去润生屋念书,气的进屋训他,“媳妇才过门,就扔屋里不管?”
润泽合了书本,微微摇摇头,“一个人读书清净自在些。”
王氏知道他对去年没中增生的事心头介怀,前头就因为没中秀才觉着愧对屋里,因他爹几句话儿,一年都没回屋里,这回好容易中了秀才,又要卯足劲去考增生,没有一天松快时候。王氏心里一叹,若老大真是个不懂事的,日日玩乐的也就罢了,可他偏生从小就极为刻苦,读书的事,一天也没松懈过,思及此,到底心软下来,语气缓和了许多,“咋说也要陪着说几句话儿呀?”
润泽抿着嘴不吭气,急的王氏直叹气,半晌,他才张口,“我不像积德弟那般天资聪颖,去年的增生也没考中,若再不努力些,实在没有颜面去面对爹娘跟小妹。”他两个拳头微微攥紧,“再说,这些年下来,也习惯了两餐外时时念书的生活规律。”
王氏叹一声,“既然都打定了主意,晚上好生与她说说,玲珑她必定也会谅解的。”顿了顿,又劝他,“我娃儿也别光跟你积德弟比,那样条件的能有几个?还不都是一般人儿?别小看了自个,要娘说,你读书也聪慧着哩,比大头几个都强!”
润泽苦笑一声,不由想起省书院去年同期的几位拔尖同窗,正是取得增生名额的三人,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去年也只得了区区第四名,与那名额堪堪擦肩而过,讽刺的是,那几人却不似他一般日日刻苦用功,要说用功,书院里谁比的过自个儿?他从小念书便算得上一番顺遂,从来都是教书先生夸赞的对象,头脑灵光又肯努力,可自打去了省城,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觉便叹了口气,知道一些话儿跟王氏说不通,即使说了,也只能徒增他娘为自己担心,便努力扯出一个笑,劝她别操心,说自个要念书了。
王氏不再劝他,想想自个又何尝不想儿子再出息些,这回成亲的彩礼规格,五贯的彩礼,放村里也有些寒碜,在县里就更不值得去提,她前头觉着屋里用尽了全力,自个不愧,等儿媳妇进了门,到底还是觉得亏了她,将来若有条件,是该补偿补偿大儿媳,可屋里种地收入毕竟少,大头还是宝珠娃儿在县里赚的钱儿。
凭私心讲,她还是心疼闺女赚的钱儿的,更不愿今后去拿闺女赚的辛苦钱儿去补偿老大媳妇,老大读了这些年书,也该有些担当了。一大家子人,原也不能光指着宝珠过活,花了家里那些钱儿读书,将来是该回报屋里,她跟丈夫也不盼着去享他什么福,只盼着老大将来出息些,就是考不中举人,将来做个教书郎,能带着他媳妇过上好日子也就安了心。
叹着气出了屋,径自去玲珑屋里跟她叙话儿,说是润泽如今成了亲,不比从前,将来也是想考个好功名的,成日虽陪不上她,却一门心思在老二屋念书,叫她体谅则个,别去为他挂心。
玲珑笑着摇头,说是既读书就要心无旁骛,若是两头兼顾,岂不是耽搁了前程。
王氏见她在这事儿上这样宽容大度,心里才稍稍安了心。
第二日大早起,王氏进灶去做饭,玲珑便紧着跟了进来,笑着说帮个忙的,王氏有心叫她干些活儿,那些个才嫁来的媳妇,跟婆婆两个还不是日日灶房里柴米油盐中亲厚起来的?可又瞧她十指纤弱白嫩,哪像个干活儿的人?
只一眼便打消了心思,叫她不用去忙活,想学的话,只在旁边看看慢慢学就成。心里倒是高兴的,儿媳妇并没有一进门就像她爹那般明显表现出对屋里的瞧不起,这算是让她吃了一剂定心丸,毕竟早就有了她与家人闹不和的顾虑。目前看来,她言行举止又文雅,是个端庄柔和姑娘,这已经很是让她宽心了,至于帮她干活分忧的,能干了更对她有个好印象,就是干不了,那自个也不去怪她,县里大户人家养出的闺女,又能指望她去做啥?她若真有心,日后慢慢去学便是。
第127章 去姥姥屋
三月底,天气渐暖,河面的冰雪彻底消了融,一场春雨过后,柳树的枯枝在带着些潮气的微凉风中微摆摇曳着,掰下一枝细细瞧,枝节间俨然已经生了极小的嫩芽包包。
向阳的地方,三两颗嫩草叶子已经破了土,一切都洋溢着春日的万象更新。
这几日虽日日晴天,可这个时节,早春的早晚还是寒冷的,王氏天不亮就起了床,披上一件袄子刚推开门,一眼便瞧见灶房冒着烟,火急火燎就往里头赶。
进了门,果然瞧见大儿媳玲珑正手忙脚乱地往灶膛里添着柴禾,一手举着一根蜡烛,不停将另一只手里的黄纸点燃了往灶膛里丢。浓烟一阵一阵往门外头飘,王氏被烟熏的稍稍退后几步,眉头皱的死紧,“快些出来,那些个活儿你且做不来着哩,娘做就是!”
玲珑应了王氏一声儿,撂了纸扇就往外跑,扶着门框弯腰捂着鼻子咳几声,一抬头,面上带了些委屈,“今个起的早,想亲手为屋里做一顿早饭。”
王氏叹口气,进灶房吹了吹灶膛里的火星子,又添了一把麦杆子,絮絮叨叨教她,生火是要放麦秆子的,直接放了柴禾哪能点的着?那些个蜡烛纸张贵着哩,润泽在屋里,读书写字的都用的俭省,正面用了反过来接着用,好生的纸张就那么浪费了。
王氏心头正心疼着纸张蜡烛,絮絮叨叨说了半晌,待火点燃了,从蒸笼里捡了六七个馒头腾上。一转身,见玲珑还扶着门框站着,一张嘴抿的死紧,想起方才自个絮叨了半晌,也不见她吱声,估摸着她多半想多了,以为自个训斥她。叹一声,终究也没去解释,笑着拉起她往外走,“以后娘生火,我娃多看几回也就会了,你宝珠妹子从小生火做饭娘也没去好好教她,可不都是看会的?”
“比不得宝珠妹妹聪颖,原先在家中也是没生过火的,娘从来也不让进灶房……”话毕,转了个身,顺势抽回手,顿了顿,朝南头微一抬下巴,“我先回屋去洗一把脸。”迈着小碎步走了。
王氏愣愣应了一声,原本还想着与她说,吃了饭收拾收拾往她娘家屋去,那笑容便僵在了嘴边。暗自思量着方才的情形,觉着还是自个儿絮叨蜡烛跟纸的事儿让娃儿不高兴了。
玲珑方进屋,丈夫润泽正穿了衣裳下了炕,想想今个原本也是为了讨婆婆欢心的,谁料到却得了那么些句数落,脸便有些沉,顺势往椅子上坐了,面上仍带了些委屈。
润泽原本正要上院子洗漱,瞧她一眼,微微皱了眉,顿了步子,柔声问:“玲珑,你怎么了?身子不舒坦了?”
玲珑摇摇头,叹一声,幽幽说着:“方才进灶房,想为爹娘做一餐饭,谁料……”她咬咬牙,语气有些嗔怪,“那火就是生不着,娘进来了,说了几句……”话毕,一抬头,细细去瞧润泽面色。
润泽顺着窗子缝儿朝外头瞧一眼,见灶房冒了些烟气,知道他娘已经做上了饭,便笑着叹一声,上前去倒了一杯茶水递给她,又宽慰着,“孔孟有云‘事孰为大,事亲为大’,爹娘养育了那么些年,咱们做儿女的,就是给爹娘说上几句也不用放在心上。”末了,深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你从前在屋里的情形,如今……是我亏待了你。”
玲珑见丈夫说的头一句话,心里便不是个滋味,暗自叹息一番,勉强露了个笑,站起身接来茶碗,抬起一只袖子掩了口唇,轻轻啜一口,这才开了口:“说什么亏待不亏待,已经嫁了来,便是你屋人。”顿了顿,眼里蒙上一层水雾,“除非你娘一样嫌弃我不会做活儿……”
润泽无奈叹一声儿,轻轻拉上她的手,“你必定是误会了,娘又怎么会嫌弃你,多了个识文断字的好媳妇,爹和娘高兴还来不及。”
玲珑羞的速速抽了手,嗔怪他,“大白天的……”一转身,径直去外间洗脸,水是前一天夜里丈夫打好的,知道她力气小,从前在屋又有丫鬟伺候着洗漱,他这几日每天夜里都提前打了水进屋,想想丈夫这样细心,心头还是甜甜的。
出嫁前自个就考虑到了这一层,婆婆毕竟不是自个儿的亲娘,又是个村妇,将来嫁进来,少不得生出些不愉快来,丈夫那样敦厚正直的性子,必定不会站在自个儿一边,他读了圣贤书,最是重孝道,又怎么能明面里叫他为难?她娘说的对,好些事儿绝不是单凭逞强就成的。想到这儿,她稍稍缓和了心绪,瞧丈夫对自个的细心体贴,也是极喜爱的,若能熬到分家那日,将来总算熬出头了罢。
早饭时,王氏见玲珑面上倒也和气,这才稍稍安了心,跟她说起一会儿饭毕了带着她到娘家屋里去一回,说是宝珠前几日传来信儿,年后起铺子生意便红火,人手吃紧,忙时一点也顾不来,原本想在县里招俩工,偏生娃儿想起他小舅前年曾在县里的餐馆里务过工,专程托自个儿去问问,今年若还去,就上娃儿铺子去,好赖是自家人的铺子,不必去瞧旁人脸色。再来,新媳妇过门,成亲那日也不过草草见了一回,今个正式带媳妇去给她爹娘兄弟叙叙话。
饭后,润泽自顾去润生屋里念书,玲珑也回房,说是去准备些给姥姥姥爷和舅舅妗子们的礼,王氏笑着让她准备个几尺布的给几个弟弟妹妹就成,旁的不必去铺张,她姥姥家人原也不讲究那个。
她回屋不大会儿,便从箱子里收拾出七八卷子布,唤来王氏一块合计着挑几样好看些的去送礼。
王氏一瞧,布料不是极为厚实的纯棉花布便是缎子布,当中还有一卷子上好的绸,瞧那阵仗,比年礼还厚,忙去摇头劝她不用带这么贵重的礼。
她却笑着摇头,“该出的礼节自然得出,媳妇宁可自个吃穿简朴些,也不愿在这上头俭省。”瞧一眼王氏,柔声道:“娘的家人,自然不是外人,礼厚些也是应该的。”
王氏本还想劝她些过日子的道理,见她说的那样执意,便也暂时打消了念头,儿媳妇出手大方,又宁可自个吃穿简朴,心里说不上高兴不高兴的,只得宽慰自个,总比那扣扣缩缩的儿媳强。
陪着她一块挑了三样儿王氏便不肯再去挑,说是这样的礼,已经算极厚的,这三卷布料一并带去,她姥姥屋今年一人做一身新衣还有余哩!
玲珑捂着嘴儿呵呵笑,一瞅王氏,“娘这身粗布衣裳也该换换,待过几日也去给娘做几身,换了新衣裳,整个人也精神许多。”
王氏端起茶碗喝几口,伸出手背抹抹嘴,笑着摇头叹,“我娃是在县里长的,娘这一身当然瞅着不大习惯。可这些年下来,爹娘若不俭省着来,润泽读书的纸墨钱儿又从哪出?”
玲珑笑一下,又进厢房去取了几大盒点心,王氏一瞅那包装便知是县里点心铺子买的好东西,少不得又一阵劝说,玲珑只说是头一回见的长辈礼,少不得。
王氏便也没去坚持,只说将来再去时,万万不搞这样大的排场。又笑着去院子里牵骡子,这头骡子还是玲珑屋陪嫁来的陈家的,赶路比牛车不知快上多少,她利落地架好车,套上绳索,又进屋去搬布匹,收整妥当了,见玲珑仍坐在梳妆台上描眉,笑着在心里叹一声,忒讲究,她宝珠娃儿从来不涂涂抹抹的,还不是一样俊?
到王氏屋里时,王李氏正跟两个儿媳妇在院子里晒太阳,见王氏领着外孙媳妇进了门,喜的下了台阶去迎她们,笑着拉着玲珑的手往屋里走,一路问这问那。
玲珑面上淡淡地笑着,一一去答李氏的话,王氏两个弟媳早听说大外甥媳妇长得稀罕,屋里又是书香门第,也都放了手里的活儿进屋陪着瞧稀奇,毕竟县城姑娘平日是和她们八竿子打不着边儿的,对这个大外甥媳妇好奇的紧。
聊了不大会儿,她们见吴氏谈吐文雅,就连喝口水也掩了口唇去抿,末了,还用帕子细细去擦个嘴,各个在心里赞着大外甥取了个好媳妇儿,那秀气劲儿,一张嘴儿就跟农村闺女不一样,见识多着哩,连喝个茶水也能说出许多门道来。
今个礼重,她娘心里乐呵着,王氏见儿媳妇跟她姥姥聊的正好,两个弟媳连嘴儿也插不上,儿媳这样给自个长脸儿,喜的便合不拢嘴。自打为润泽瞅上吴氏,一直到他们成亲,觉得当爹娘的顺了儿子的意,替他感到高兴,而今个,还是头一回是为自个儿而感到由衷欢喜的,县里闺女虽说娇惯些,可读过书的谈吐气质终究跟农村娃儿不一样,作为婆婆,这多少让她觉着面上有光。
聊了好些时候,话题才回到王氏今个来问的话儿上头,宝珠二舅今不在屋,王氏便将这事儿跟她娘和二弟媳说了说,她们支支吾吾的,半晌才说老二去了县里务工。
原王氏娘家屋里知道宝珠去年买铺面花干了钱儿,就那样,还是跟人合伙的,将来赚的钱儿也是要分给旁人的,到了今年年后,老二去县里务工,便悄摸地去了,没敢让王氏知道,知道王氏的困难,生怕王氏因着面子过不去叫他去宝珠铺子里,娃儿自个都那样艰难了,当舅的咋好去领外甥的工钱儿,那事他是不干的!所以一家子商议过后,便也没跟王氏吱声。
王氏气的当下便黑了脸儿,不住埋怨她娘,说是都上了县里,要去咋还不去自个屋的铺子,二楼现下还空着,吃住都方便着,就是带上招娣跟她哥几个一块去也是够住的,噢,合着去别家瞧眼色都不去他外甥跟前儿?
第128章 再添帮手
过不上几日,润泽便启程去省城念书,他这一去,又大半年的才回着一趟,他性子踏实,走到哪倒叫屋里人放的下心。往年倒还好,今年才娶了媳妇,王氏便跟他商量,今年且再去一年,若考不中增生,就从学里回来,秀才在县里也算个不小的功名,谋上一份文职,先把日子过起来的好,读书的事,若他还想坚持,闲时照样能读。
吴氏也劝说他:就是中了增生,国家一年也就给着五两钱,够什么使?他一整年下来的纸墨钱儿也不止这个数了。更别去说那廪生?要取得名额更加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