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的生产全当是积累经验,而对于李杰和托尼来说,第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目光长远的人从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第一个月的生产完全是实验性的,很多设备和工厂并没有真正的投产。而现在托尼已经掌握到了一定的规律,并且汉克博士也经常在金星基地驻守,负责整个产品线的生产流程。
这让第二批的战舰生产速度开始加快,并且品质更能获得保证。
而对于李杰来说,仅仅是十几艘战舰并不能确保战争的优势。他还记得齐塔瑞人那遮天蔽日的星际军队。
李杰还不知道自己的舰队能不能取得技术上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数量上自己的地球舰队至少不能处于劣势。
李杰在沉浸式模拟舱内操控着一队十二艘维京,六艘女妖以及一艘夜鹰组成的舰队进行着战术训练。
在地球上的这个训练场是模拟的,真正的控制舰队的控制室也是被设立在了金星。
在地球上由贾维斯客串了应该由金星基地的人工智能星期五应该做的智能辅助。
“先生,距离舰队三千公里外,坐标105,3302的方位发现热源感应。”李杰的模拟对手是托尼按照星球大战里的那些资料设定的。
包括X翼战机和歼星舰什么的。星际舰队大战西斯舰队什么的想一想就觉得很酷。
“开启隐身状态,打开微曲引擎。前进三。”
“明白,先生。”
“打开诱导装置。”
“诱导以亮。”
“野鹰EMP冲击导弹准备。瞄准对方舰队核心。”星际战争谁都没有打过,李杰也好,托尼也好,哪怕是罗杰斯队长心里都没谱。
真要论到战术指挥,实际上谁来都一样是新手。但是李杰本身是一个和政治牵扯最浅的人。
查尔斯有变种人的立场,托尼和罗杰斯队长和美国政府有牵扯不断的关联。所以最后这个星际舰队的指挥权,所有人开会投票将其授予了李杰。毕竟这些舰队的图纸也是他提供的。
正在李杰进行着模拟的星际战争之时,神盾局内的鹰眼被指派了一个新的任务。
“为什么要我去接人?”巴顿看着希尔。
希尔说到:“因为这样你能暂时和死侍分开,最近三天你起码射了他十五箭!不要告诉我那是你手滑,如果你手滑成这样,我要考虑将你开除出复仇者的队伍了!”
“他活该!”巴顿毫不在乎的说到:“反正他也射不死,有什么关系。”
“我知道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些漫画,科尔森都告诉我了。居然有人把我和他陪在一起,真让我感到恶心!如果是罗杰斯队长什么的,我还没那么厌烦。”鹰眼的碎碎念让希尔很头疼。
“好了,鹰眼,这是一次外交任务。神矛局来的特工我觉得还是交给你和科尔森接待。至少我们不能让神矛局的郑贤(注)看了笑话。”希尔认真的说到。
“至少你干好这个,我就不追究你射死侍的事情了。”
巴顿想了想说到:“那么,好吧。不过神矛局来纽约干什么?”
“斯塔克工业博览会开始了,自从托尼·史塔克宣布了新能源计划,以及哈利·奥斯本宣布的肢体再生计划以后,这个世界就开始加速推进了。也许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想要掉队。”希尔忽然很有深度的说出这番话。
鹰眼在一瞬间还以为眼前站着的人不是希尔,而是独眼龙尼克。
不过这应该是自己的幻觉吧?鹰眼摇了摇头,把自己刚刚想到的一种荒唐的想法赶出了脑海。
毕竟现在你可还被关在华盛顿。自己现在还是想一下外交接待的事情吧。
第190章 斯塔克工业博览会的前奏
斯塔克工业博览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老霍华德·史塔克第一次在纽约郊外举行了这场世界瞩目的工业博览会之后,斯塔克集团已经把这场工业博览会定位公司的常规项目。
每隔四年举行一次,而且每一次的举行地点都在纽约。从三十年代一次延续至今已经七十多年。
可以说这已经成为斯塔克工业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流淌在这个公司血脉里的一种习惯。
在这个世界中,世博会或者是宝马工业展览之类的博览会在规模与影响上无法与斯塔克工业博览会相提并论。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霍华德举行第一次工业博览会的时候就推出过一台跨时代的先进汽车。那就是最早的悬浮汽车。
可以说这是托尼生产悬浮汽车的原型,不过比较不同的是,托尼设计的汽车是真正意义上的反重力汽车,依靠的是地球的磁场进行悬浮甚至是可以飞翔。
而老霍华德的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很多的利用了当时地效飞行器的概念,而且没有真正的解决能源问题,所以只能算是一款半成品。
不过即便如此,霍华德当时的创意和概念也已经震惊了全世界。
七十多年过去了,斯塔克工业博览会已经从最开始的,为了单纯的展示斯塔克工业集团的最新发明与公司发展规划的一种商业秀,变成了一种真正将影响力扩及全球的大型博览会。
这与托尼上台后接管了斯塔克工业集团这二十年的发展有关,相比于他的父亲,托尼·史塔克的目光更远大,而且更加喜欢最求镁光灯下的自我表现。
你可以将这种思想理解为臭美,当然这也绝不仅仅只是臭美。
托尼这二十年的领导中将斯塔克集团的触角伸向了更多的方向,包括环保,能源,慈善,信息技术与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工业一体化发展等等。
斯塔克公司不再是当初那个完全依靠武器发财的公司了。
如果说世博会是全世界各国利用这展览来表现自己国家名片和国家形象的舞台的话,那么斯塔克工业博览会则是一场波及全球各国的肌肉秀。
七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参与这场工业盛会的国家超过一百七十个。于会参展的公司多达一万七千家。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将会带来上千万的游客和参观者。
而在去年,在斯塔克工业博览会举办的一个月内所达成的交易意向金额高达一万一千亿美元。
四年一轮,每一轮斯塔克工业博览会都昭示了未来四年全球工业发展的可能与规划。在这里你所看见的不仅仅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机器。
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看到那些或者庞大到令人叹为观止,亦或者是精巧到令人啧啧称奇的机器中所蕴含的东西,文明与科技,改变人类社会与未来的东西!
在这里你能看见全球最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还有最令人感觉到脑洞大开的想法。
这里是展现各国工业实力的地方,在世博会上无论打出什么样的国家名片,那都只是面子上的东西。
而在这场工业博览会上,所展现的一切才是真正的一个国家的里子。
工业与机器,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纽约前往大西洋成的高速公路旁,斯塔克工业博览园已经在七十年间数次扩建翻修,现在已经连绵成了一大片完整的区域。最边缘的休息站甚至已经能够连接到两个城市。
现在仅仅是这里的土地价值就已经是一笔巨额到难以计数的金额。而对于历任的纽约市市长与大西洋城市长来说,办好每一届的斯塔克工业博览会都是他们任期内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这里美国充分了体现了资本为王,利益至上的观念。斯塔克工业集团不仅仅是让美国秀工业肌肉的地方,同时也是纽约与大西洋城两个城市四年一次的盛会,一次博览会能够为两座城市带来惊人的收益。
而今年的工业博览会注定不会平静,因为在之前托尼宣布了新能源计划,同时被提上日程的月球开发计划。
甚至是联合国五常外加德国所组成的'暂:月球管理地球联合邦国计划'都已经被六个国家的总理或者是国务卿与总统签发通过了。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所有国家,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滔滔洪流以无可匹敌的态势向着传统人类社会冲击而来。
没有人想要落后于这个时代,不管是联合国五常,还是英法德三国分裂欧盟而组成的新欧洲联合体。或者是拉脱维利亚为首,以独联体为骨干组织的新东欧联盟。
整个地球政治形态开始波谲云诡。新一轮的斯塔克工业博览会的与会国家和厂商创造了历史新高。
仅仅以中国为例,由中国工业部长带队的参展厂商数量就接近三千七百家,创下了历史之最。其中最重要的厂商则是中核电,遂人一号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并且在安全阀值内成功运行了七十二个小时的新闻另全球震惊。
不想受限于斯塔克工业集团的其他国家也许会考虑与中国展开可控核聚变的深入研究。
虽然在便携性与能源转化比上,中国研发的可控核聚变还是传统核电站的路子,与只有巴掌大小的方舟反应炉没有可比性,也不大可能安装在宇宙飞船上,但是至少在工业化生产和民用方面是另一条出路。
李杰和托尼来说,他们也都知道这一次斯塔克工业博览会意味着什么。也许这将是一场新时代的开端。
而关于这个新时代的构想,在很早之前李杰和托尼有着以下的一番对话。
托尼:“人类在这个时代将第一次真正的进入到大宇宙时代,我如此坚信着。”
李杰:“是好是坏呢?”
托尼:“什么?”
李杰:“人类进入宇宙,踏入星际殖民时代以后,人类还是我们知道的人类吗?就像是大航海时代的农夫,当他踏上征服新大陆的船队之后,他就注定要与火枪和鲜血为伍,将那些原住民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屠杀。”
李杰:“自此,这个农夫还是原本的那个农夫吗?”
托尼:“你想表达什么?”
李杰:“相比于我们爆炸性增长的科技,我们的社会科学进步太慢了。就像是思想跟不上身体一样。我们身体越来越强壮,但是思想却依旧僵硬。”
托尼:“所以,你有想法?!”
李杰:“是的,我有想法。星际舰队的组建,人类终有一天将踏出太阳系。现在和大航海时代不同的地方是我们能够去猜想推测一些事情,虽然不一定对。但是我们却至少能够提前去做。”
托尼:“比如?”
李杰:“比如宇宙社会学与宇宙哲学的研究。”
托尼笑了一下:“我以为你对科学理论,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的东西没有多少兴趣。”
李杰笑得比托尼更大声一点:“是的,我在很多时候确实都没有这个兴趣。但是我们想要构建一个新时代,那么就要做点什么。哲学和社会学对于普通人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是却是每一个政治家领导必学的东西。他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导方略。”
“而在政治上,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人。在大宇宙时代到来之前就做好准备,然后将那些现在摆在台面上的陈腐而肮脏的东西一扫而空!新时代将有新的秩序。”
托尼两眼放出精光:“就像是我的祖先从欧洲来到新大陆,建立了美利坚,最后再将欧洲的老派给扫除掉一样吗?”
李杰大笑:“也许是更加彻底一点,你说过我的计划很疯狂。为什么我们不能更疯狂一点。做一个改变世界的疯子,我感觉很好!”
托尼同样笑了出来:“为了改变世界的疯子,我敬你一杯!”
李杰:“为了这个沉闷而疯狂的世界!”
第191章 汉默军工
斯塔克工业博览会要召开,奥斯本集团自然也会收到一份邀请。作为世界最顶尖的,在生物与基因工程方面的大公司。奥斯本集团自从诺曼的时代开始就参与了每一次斯塔克工业博览会的展览。
自从三个月之前,奥斯本集团就开始对这场重要的展览进行了研究和布置,准备拿出本公司最重要的产品,以获得足够多的新闻关注和产品交易意向。
自从哈利上台以后,奥斯本集团的中心开始从能源,生物科技,武器三个大项目上进行了优化和资源再分配。
能源项目不用说了,这方面已经完全不斯塔克集团吃掉了,在去和他们竞争不说要投入多少资金,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投入了资金也未必会获得回报。
医疗生物科技方面现在是奥斯本集团的重中之重,围绕着肢体再生计划整个公司做了一个更加长远的规划和发展。
包括各种医疗性骨骼的研究,以及和外协专家进行了更加精密的神经微创修复手术。依靠医生手术+肢体修复配方做的整合,将原本许多难以攻克修复的神经损伤都做了修复。
以及还有其他各种以肢体修复为核心打造出来的其他医疗项目。
虽然整个医疗计划中每一种手术和修复所需要的费用都相当昂贵,但是依旧有无数人预约排队等待着奥斯本集团的手术。
毕竟与身体上的永久损伤和残疾相比,有很多人愿意倾家荡产甚至是借债来凑齐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现在奥斯本集团的相关人员正在研究能否进一步的压缩成本和降低手术难度,将手术的费用适当的降低一点。这样不仅对病人有利,更重要的是抑制成本后,奥斯本集团可以在全球大面积铺开他们的医疗中心。
甚至可以取代传统医院的外伤科,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的话,仅此一项就能为奥斯本集团带来难以计数的利润。
毕竟全球每天有多少人因为各种意外而产生了外伤,而有多少外伤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
而在武器方面因为斯塔克集团将他们的武器渠道与奥斯本集团的能源渠道做了一个双赢的置换。
奥斯本拿到了足够多的武器资源上的渠道优势。与一般人所理解的军火商不同,奥斯本集团与斯塔克工业集团虽然都是世界著名的军火商。
但是他们在军火上面最核心的业务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卖一般人所理解的“武器”:比如导弹,单兵骨骼,新式载具诸如此类的东西。
真正的大军火商卖的都是一整套的【集成方案】。以托尼设计的著名导弹:杰瑞科导弹为例。
看起来只是单纯的拥有大规模杀伤性的一种导弹,但是想要支援这种导弹运作并且达到它的最大威力,其本身还需要一整套复杂的系统。
包括火控集成,雷达搜索,还有相关的控制计算机与运输载具等等。而这些东西则往往都是整个产品线中的一环。
斯塔克集团的武器自然是用自家的编码,类似的火控系统之流也只有对自家的武器才能达到最好的支持。
而这整套系统的价格可比一枚导弹来的昂贵的不知道多少倍去了。
可以说这本身是一种严格的闭源系统,这也是商业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手段。
但是在李杰的牵线搭桥下,奥斯本集团与斯塔克集团的合作中,斯塔克集团移出了部分老型代码的使用权交给了奥斯本集团。
这让奥斯本集团可以生产改进兼容斯塔克集团所生产的集成系统的武器。
也正是因为斯塔克集团这样的让利,才使得哈利能让集团内的老家伙们全部闭嘴。并且调集了奥斯本集团的力量,帮助斯塔克集团顶住了新能源发售的压力,并且将自己所掌握的能源渠道全部交易了出去。并且顶住了来自国会索要钢铁战甲的要求。
付出是有回报的,这是一场等价交换。
拥有了代码,奥斯本集团生产的武器就能够兼容之前军方的其他斯塔克集团生产的平台。这对于军方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除开斯塔克集团以外,奥斯本集团也是他们重要的武器商。但是两家公司的系统向来不兼容,这对于军方来说就需要准备两套不同的班子,对于后勤来说同型号的武器不能兼容,这简直就是给他们增加工作难度!
而现在奥斯本集团整合了这一切,这让其他之前购买过斯塔克集团武器的国家都转向了奥斯本集团。
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国的军方。这让奥斯本集团的武器生产部门赚的满彭满钵。同时因为奥斯本集团的介入,现在托尼也完全没有答应美国军方制造战争机器或者是钢铁爱国者之类的战甲。
反而是军方在方向放到了奥斯本集团的身上,以绿魔战甲为原型制造的成本压缩版【精灵铠甲】更加符合军队大规模装备的需求。
毕竟军队是一个讲究集体主义的地方,一个两个的超级英雄样的精英并不一定很受军方将领们的欢迎,他们更喜欢的是一个听话的精英集体。
这让一直跟在斯塔克集团和奥斯本集团后面吃土的汉默军工的日子变得更加难熬了。军方的大工程他们插不上手,小工程没多少钱赚还要受到其他人的挤压。
而且这个世界,另一个制造出初代方舟反应炉的伊凡·万科并没有投靠到汉默军工的旗下,而是加入了拉脱维利亚。
这让汉默军工的领导人汉默的头发都快白了,他是一个科学家但是很爱钱,他不介意用武器这种东西赚取大量的钞票。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因为你的主观意志而进行妥协和改变。
“艾伯特,我说了。我不会出售我的企业的!不可能!”汉默对着电话那头的年轻人咆哮着。
对方也是一名军火商,艾伯特·曼斯坦因一个二十五岁的军火商人。除了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军火世家以外,汉默一点都不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反正汉默看谁都一样,即便是托尼·史塔克在他眼里也是同样的评价。
曼施坦因家集团生产各种速射武器与轻型武器的公司,他们的业务与奥斯本和斯塔克集团并不重叠。甚至说在很多方面是这两个专注于生产重型武器公司的补助。
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至少不用和两个超大集团正面互刚。而汉默的野心很大,能力却很小。他一直想要成立一个像是斯塔克工业集团的超级大公司。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上一次为罗斯将军制造的进攻型无人机坠毁事件,以及仿照钢铁战甲而出现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让整个公司都陷入了一种窘境。
军方已经把大量的订单转向了奥斯本集团,现在除了向他购买一些成品的单品武器以外,更本不给他订单去制造那些专门的成套武器平台。
这让他很受挫折,他一直觉得自己只是缺少一个平台和跳板,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汉默也是可以一飞冲天的!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汉默脾气暴躁的抓起电话吼道:“我说了艾伯特!我不会……”
电话的那头传来一阵轻微的笑声,听起来有点嘲讽他的味道。这是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很明显不会是艾伯特发出来的。
“汉默先生,我可不是你口中的艾伯特。”这个声音有些老气而且充满威严。
“哦,对不起。我失态了。”汉默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的客户,所以他马上调整了语气:“那么请问您是哪位?”
“一个能够帮助你们公司走出困境的人,至少能让你们在三个月以后的斯塔克工业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的人。”电话的那头认真地说道。
“什么?”汉默觉得自己可能碰到的骗子。
而电话那头的人很明显猜到了汉默在想什么,所以他说道:“不要急着挂电话汉默先生,我的人在你的窗口留下了一些小小的礼物。看过以后在做决定吧。到时候我们在联系。”
说完这句话,这个人倒是先挂了电话。这让汉默有些莫名其妙。
他看了一眼自己办公室外的窗户,这二十多层高的建筑外居然被贴了一个信封。而这里面恐怕就是那个人所说的礼物吧。
第192章 神矛局来人
纽约国际机场。
最近一段时间的纽约机场可以说是极度的繁忙,不同公司的航班从全世界各地将每一个将要参与斯塔克工业博览会的人员,源源不断的从世界各地送来。
比航班更繁忙的恐怕只有纽约港口码头了,从年初开始就有大批的各种参展设备被远渡重洋的运送而来,参与这四年一次的盛会。
因为相比于人员只要到场就好,机械设备经过长途的运输和颠簸总是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组装调试。
一直到将整个设备调整到一个最合适的状态才能够在展会上展出。假如你的设备不是在最优状态进行展示,那么你可能错失你的潜在客户。
而他们的手上或许就有着好几亿美元的订单。
斯塔克工业博览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几个公司之间互相闹着玩的展览了,而是一场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力量的比拼。
在二十世纪初期曾经有一句话:谁掌握钢铁谁就掌握世界。钢产量是衡量一个强国的标准。
而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这句话又变成了: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这才有了中东与东北非的连绵战火。
到了现在大家喊出的口号变成了: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世界。
看起来世界真的很多变啊,每个时代想要掌握它都必须要掌握不同的东西。
其实抛开那些肤浅的表层事物不谈,其实以人类近百年来总结的规律来说唯有掌握了技术才可以掌控未来,只有掌控了未来才可以掌控世界。所以大家来斯塔克工业博览会是来展望未来的!
各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厂商们早早的就来到了纽约,纽约与大西洋城的房租价格一时间暴涨。
但是即便房租与酒店价格在飞升,在这个时期却依旧不缺客流。甚至连平时很难满员的五星级酒店,比如万豪比如希尔顿之流的顶级宾馆都已经没有空房了。
有不少厂商的人员只能把住的地方放到更远的水牛城那边,即便是走高速不停顿,从斯塔克工业园去水牛城也要三个多小时。这为期一个月的展会对这些人来说将会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
在客流量暴涨的时期想要在纽约机场接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人流量太大了。
好在作为神盾局的特工科尔森和鹰眼巴顿还不需要和大家一起挤在机场出入口去等人。毕竟神盾局还是有一点特权的。
他们直接用来接人的一台林肯SUV停在了机场的检修道上。这里可以直接从跑道上将要接的神貌矛局来的特工接走。
对于神盾局来说接待神矛局来的人是一件很正规的外交事务。当然了,他们也不希望神矛局来的人太多。
毕竟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同样的情报机构,要是让神矛局的人在神盾的地盘大剌剌的到处乱逛,收集情报什么的,这会让神盾局的脸面很难看。虽然说情报机构一般都是互相渗透的,但是那都是私底下的,明面上做出来就很难看了。
神矛局发来的消息是他们派了两名特工前来美国观摩学习神盾局工作的先进经验,并且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常态合作机制。
双方应该本着互惠互利互信的良好基础,进行深化的交流和学习。同时神矛局也向神盾局发出同样的邀请,希望神盾局派出相对的特工前往中国展开学习与调研工作……
“神矛局不能把他们想要说的东西发的简单一点吗?”鹰眼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希尔交给他的资料有些头大。
中国书写外交辞令的方式令他很不习惯,而且鹰眼也向来不以处理文案工作出名,所以他感觉自己快被神矛局发来的外交文书给弄混了。
不过好在旁边科尔森还是很擅长处理这些东西。科尔森本人从来不以战斗力出名,他的单人战力在同等级外勤特工中几乎属于中下游,勉强不算垫底。
但是他却是神盾局内最重要的外勤特工,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靠打一场就能解决的。
“简单来说,就是神矛局想要和神盾局有一个常态的联系机制。他们这次派来的两个特工不会是简单的来旅游的。”科尔森向着鹰眼解释道。
“这就像是派遣大使或者是外交官一样,他们希望我们两个组织互相通信甚至是部分情报共享,我猜神矛局应该就是这种意思。”
科尔森的话让鹰眼有些皱眉头:“开玩笑吧?中国和美国之间甚至没有犯人的引渡条约,我们怎么可能真正的合作?上次抓住的十戒帮的份子还关在美国,没有引渡回中国!”
科尔森耸肩做了个猜不透的神情:“我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你听过那个传说吗?关于局里的。”
“神盾与神矛?你相信那个传说,关于两个组织本身其实是一体的这种事?拜托了,这是胡扯。我们不互相扯后腿就算好的了。”鹰眼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神盾特工的态度。
毕竟中美两国的互相扯后腿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要真的相亲相爱一家人?别闹了!
但是科尔森明显好像知道了一些什么一样,他用一种略带疑惑的语气说到:“是的,我原来和你一样。但是你知道的,我和队长关系比较好。一次我和他一起参与伤残老兵互助会的活动。”
“他对我说了一些东西,队长对于神矛局的态度有一点暧昧。他并没有将神矛当作我们的敌人和竞争对手。”
鹰眼听到这里忽然来了兴趣:“队长怎么说?”
“队长说:我们不过是一体两面,是长剑两面的刃口看起来互相平行,但是却又最后相交与剑尖。”科尔森回忆起罗杰斯队长说的话,他和鹰眼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在思考队长的话后面有什么深意。
而就在两人相对无言思考的时候,运载着神矛局特工的飞机终于抵达了纽约国籍机场。
鹰眼和科尔森只能放弃继续讨论这些事情,毕竟现在还是先做任务比较重要。
中国神矛局来的两个人一男一女。男性特工身材大约在一米八出头,身体并不是欧美猛男的体格,但是紧绷的衬衣却显示了他实际上很强壮。
他有着一张棱角分明,并且略带国字型的脸庞。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形容的就是这种人。
而女特工则是一头黑色的齐耳短发,干净利落。她有着一张典型的东方美人的样貌,精致的瓜子脸和大眼睛。虽然没有化妆但是依旧是一个大美女。
“神盾局七级特工科尔森。”“神盾局七级特工巴顿,你们也可以叫我的外号鹰眼。”两人上去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神矛局的男特工微笑了一下点了点头:“你们好,我是中国神矛局特工尚琦(注)。”
女特工轻微的举了一下自己的左手,她说话的时候巴顿才发现,她嘴里在嚼着泡泡糖:“李千欢。”简单直接的介绍。
她看了巴顿在盯着自己咀嚼口香糖的嘴巴,她在自己牛仔短裤的口袋里掏了几下,从里面摸出一块还带着体温的大大泡泡糖:“你想吃?这是最后一块了。”
“不,谢谢。”鹰眼摇了摇头。
“先上车吧,我们帮你们安排了一个不错的住处。”科尔森招待两人准备先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