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巅牧场-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以为你和玛丽安正在约会呢。”陆离没有抬头,随口说道。
“出来过两次,但后来我就到外面去流浪了,联系也就渐渐少了。”弗雷德耸了耸肩,随意地说道。
陆离不留情面地直接吐槽,“你确定不是切断联系吗?言无音讯地销声匿迹?玛丽安就伤心地去找其他人了?”
弗雷德一脸无语地瞪了陆离一眼,“你到底是不是朋友?总是在拆我的台。”可还没有来得及辩驳,他就止住了话头,威胁地说道,“嘘,不要在莉迪亚面前提起,否则,我就真的在你家住下来了!”
莉迪亚快步走了回来,弗雷德立刻就不再说话了。
莉迪亚察觉到了房间里的静谧气氛,视线扫了扫,却没有看出一个所以然来,于是开口说道,“我刚才和主人沟通过了,如果你愿意一口气支付三个月的房租,而且合约签署两年的长约,那么第一个季度的房租就给百分之十的优惠。放心,这些条款都会写进合约里。”
由于美国人的搬家十分频繁,很多时候年轻人倾向于签短租,六个月的短租着实不少。相对而言,两年确实是长约了。
“行。”陆离干脆利落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合同我看过了,没问题。”
双方坐下来,再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等确定无误之后,陆离就在合约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莉迪亚则拿出了公司的印章,先盖章之后,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等着墨迹干透之后,租赁合同也就算是完成了。
从毕业到现在,转眼几个月时间就过去了,陆离在纽约的落脚之地总算是确定了下来,以后再过来纽约,事情也就方便了许多。
“刚好,你现在就可以好好整理整理了。”莉迪亚视线余光瞥了一下陆离摆放在门口的行李箱——
陆离下飞机之后,直接过来,行李箱也就拖在手里,他原本是想着,和弗雷德碰面之后,再把行李寄存,然后慢慢地找房子。却没有想到,找公寓的事情如此顺利,行李箱也就直接进入了新家。这顿时就变得方便了许多。
陆离点点头,走到门口,将行李箱拖了进来,“这样挺好,我在家里好好整理屋子。弗雷德则想要约你晚上共进晚餐。”
“十四!”弗雷德的声音从齿缝之间一点一点地挤了出来,瞪圆了眼睛,却又不敢发火,那模样着实滑稽。
莉迪亚却是轻笑了起来,“所以,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弗雷德连忙转过头,“请问,今晚你有空一起共进晚餐吗?我打算找一个工作室兼公寓,就在这片区域。”
莉迪亚抬起了下巴,认认真真打量了一下弗雷德,然后耸耸肩,“好。”
………………………………
303 专栏热潮
听到莉迪亚肯定的答复,弗雷德顿时变得兴奋起来,“你答应咯?你答应咯!”
莉迪亚却是笑了起来,“工作餐,我不觉得有什么区别,和谁吃都是一样的。”
一句话就让弗雷德噎住了,瞪圆了眼睛,然后憋出了一句话,“我会让它变得不一样的。”这模样让莉迪亚不由莞尔,空气顿时就变得明亮起来。
莉迪亚离开之后,弗雷德也快速离开了,为晚上的约会提前做准备。
这样也好,本来就是长途飞行,而且还需要调整时差,从伦敦到纽约,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城市而已,更像是换了一个世界。陆离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热水澡,还有一个沉沉的睡眠,把日夜颠倒的感觉睡过来。
虽然公寓里的装潢都已经配备了,但没有床单、床垫,也没有毛巾、浴巾等洗漱用品,简单来说生活用品都是缺少的。可是,陆离着实有些精疲力竭了,逛超市的事只能留给明天了。
他把百叶窗拉上,拿出了一件厚外套,盖在身上,以沙发为床,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陆离是被手机的来电铃声吵醒的,他睡得昏天暗地,整个屋子里一片黑暗,也区分不出此时此刻到底是什么时候,肚子传来了一阵咕噜噜的抗议声,那种饿到能够吃下一头牛的感觉,让他有种空虚感。
手机的铃声还在孜孜不倦地想着,陆离这才反应过来,他是被吵醒的。于是接起了电话,含糊地开口说道,“这里是十四。”说出声之后,这才发现,他的声音沙哑的厉害,几乎是磨砂纸的水准了。
“十四,这里是茱莉亚。”
“茱莉亚?”陆离的脑筋有些转不过弯来,反应也慢了好几拍,信息处理能力似乎跟不上速度。
“茱莉亚…希金斯?’纽约观察者报’?”
“噢。嘿,茱莉亚。”陆离的大脑总算是稍稍回过神来,翻坐了起来,揉了揉太阳穴,他把手机拿了下来,看了一下显示屏,时间赫然是早上十点,所以,他是睡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再加上一个上午吗?
“抱歉,我刚刚清醒,有什么事吗?”陆离又揉了揉眼睛,双手支撑在膝盖上,让大脑的血液往身体里输送输送。
“你回来纽约了吗?还是说,还在伦敦?”茱莉亚随意地询问到,但不等陆离回答,她就直接继续开口说道,“我给你的邮件,你看到了吗?”
“邮件?什么时候?”陆离仔细想了想,他的确有两天没有确认邮件了,不对,应该是三天了。
“前天。算了,没有阅读邮件,这也没有关系。”茱莉亚马上就明白了过来,陆离肯定是没有阅读邮件,否则就不会如此懵懂了。“你的专栏,已经刊登出去四篇了,反响非常好,收获了一片好评之声。”
“哪一部分的?”陆离皱了皱眉头,思绪还是有些跟不上茱莉亚的节奏——她的节奏本来就是雷厉风行、干脆利落。
“罗曼尼…康帝。”茱莉亚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直接说道。
在茱莉亚的简单介绍之前,陆离才逐渐明白过来。
两周之前,“纽约观察者报”开始刊登陆离的匠人精神专栏,为罗曼尼…康帝的拍卖会预热。
不过,陆离和报社只是签署了兼职协议,一周七天的专栏由四位作家撰写,陆离是其中一位而已。所以,即使是为了拍卖会宣传,但“纽约观察者报”一周也只是刊登了两篇陆离所撰写的专栏。出人意料的是,陆离的专栏广受好评。
第一个给予反馈信息的是生活版的加文…格兰,加文对第一篇专栏就赞不绝口,甚至主动找到了茱莉亚,表示了赞扬,还在报社内部主动进行了宣传,以至于第二篇刊登之后,报社里不少人处于好奇,都翻出来看了看,好评如潮。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陆离将目标锁定在了罗曼尼…康帝的葡萄酒之上。但他没有。
陆离的第一篇就讲述了他和尼古拉斯…布吕尼的一次晚餐,在晚餐的时候,他因为一道菜足足晚了三十五分钟而表示了不满,向餐厅经理提出了申诉。
可是尼克却详细询问了其中的原因,然后才知道,因为下一道菜里的一样原料使用完毕了,替代品的质量又达不到主厨的标准,所以主厨坚持要求,餐厅长期合作的供货商将原料立刻送过来。这才耽误了时间。
为了表示歉意,餐厅给他们的晚餐打了五折。
重点是,他们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原汁原味的那道料理。
“可以预见的是,餐厅因为这道菜而亏本了,但他们却赢取了我的敬意。如果这是一间五星级酒店的餐厅,又或者是米其林级别的餐厅,那么我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他们仅仅只是一间家庭餐厅。
尼克告诉我,那是他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家餐厅,只要有朋友来,他都会带朋友前往。我很荣幸。”
没有称赞罗曼尼…康帝,甚至和葡萄酒都没有太多的关系,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个小故事而已,似乎和时下无比热门的旅游专栏没有任何区别。但是陆离娓娓道来的笔触,还有隐藏其中的智慧,却让人十分喜欢。
这就好像逐渐消失在现代快餐社会里的匠人精神一般,不是光芒万丈,却温润如玉,静下心来才能细细地品味出其中隐藏的美好。
第一篇专栏和第二篇专栏都收到了不少好评,后来第三篇专栏则收获了跳跃式的进步。
不仅官方网站的专栏浏览量实现了井喷式爆发,原本二十四小时的访问量也才不过二十万而已,现在十二小时的访问量就已经达到了七十万;而且官方的邮箱也被读者来信挤爆了,不少人都在询问着第一篇专栏里的家庭餐厅的名称和位置,还有第二篇专栏里提到的玻璃制品制作工厂。
三篇专栏,收获的反馈是跳跃式的突破。
即使是“纽约观察者报”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他们一开始还以为是罗曼尼…康帝酒庄和苏富比拍卖行在背后推波助澜,但仔细询问一番,却被否定了这个猜测。
根据调查显示,那是因为第一篇专栏在脸书上被传播了开来,引发了强烈的回响,导致不少网友都纷纷顺藤摸瓜,找到了原本的专栏,开始阅读起来;不仅仅是脸书,推特上的传播也十分广泛,这才导致了如此结果。
于是,茱莉亚就给陆离发送了邮件,希望可以增加下一周的专栏发布数量,每周两篇,改成每周四篇。
“可是,罗曼尼…康帝系列,我一共只写了七篇。”陆离现在总算是清醒了,走到厨房,倒了一杯清水,润了润嗓子,开口说了起来。“下周更新四篇的话,罗曼尼…康帝系列就结束了,就要到库摩马场系列了。”
罗曼尼…康帝在苏富比的拍卖会在下周的周末,陆离就是计算着,六篇专栏铺垫酝酿,等拍卖会结束之后,第七篇再刊登。
但如果按照茱莉亚的节奏,就完全打乱节奏了。
“十四,你还没有明白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机遇。”这应该是茱莉亚和陆离说话最多的一次,倒不是说以前她看不起陆离,而是因为此前两个人没有太多的交集,但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第四篇专栏,我们足足收到了六万封邮件,而推特上的转发更是达到了一百一十三万。”
茱莉亚的声音微微有些激动,这不仅是陆离的机遇,同时也是“纽约观察者报”的机遇,不是失态,而是踌躇满志的亢奋,“更重要的是,第四篇专栏的那一期实体报纸,我们足足迈出了四十五万份。”
这一次,陆离也不由愣了愣,满眼意外。
平时,“纽约观察者报”的销量始终是在三十五万到四十万之间徘徊,自然无法和“纽约时报”那样的顶尖报纸相媲美。如果陆离没有记错的话,“纽约观察者报”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卖出四十万份以上的成绩了。
谁知道,一篇专栏,居然能够制造出这样的效果?
陆离的第一反应就是,确定不是因为那一期报纸有什么劲爆的爆料吗?但随即他就明白了过来,如果有其他理由的话,报社的主编是不会想到陆离身上的,因为陆离的华裔身份,也因为专栏不受重视的缘故。现在,显然就是没有其他理由了。
难怪,就连茱莉亚也如此激动。
“对我来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罗曼尼…康帝方面呢?”陆离却有不同的想法,其实酒庄的七篇专栏他都已经写好了,最近正在着手开始写库摩马场的。
酒庄的专栏,他全部都发给尼克过目了,不是审核,而是分享,尼克表示他个人十分喜欢。现在,如果要调整专栏宣传策略,陆离认为,礼貌上来说,他们应该询问一下罗曼尼…康帝的意见。
茱莉亚不由愣了愣,沉吟了片刻,她此时也意识到了,“纽约观察者报”的未来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罗曼尼…康帝的支持,事情也会比较困难。“十四,罗曼尼…康帝系列,你可以再多撰写两篇专栏吗?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不是在酒庄停留了十天吗?”
“十天的时间,可以撰写许多内容,你还可以介绍一些酿酒工艺,又或者是销售流程之类的。三篇专栏,根本不是问题。三篇专栏,不仅会按照头版的稿酬结算,而且还会给予最高待遇。”
不得不说,茱莉亚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人。
………………………………
304 内心坚持
陆离不会否认,他心动了。
仅仅六个月之前,他依旧为了一个记者的工作而孜孜不倦地寻找着;现在,茱莉亚却将一个天赐的良机摆放在他的面前。
陆离清楚地知道,通过这个系列,他的名字渐渐传播出去,且不说建立名声、品牌之类的,但引起足够的关注之后,业界的其他同行或多或少都会注意到,未来的工作机遇也会渐渐增多,这也意味着,他真正地在新闻行业站稳了脚跟。
这对于一个外来人员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对华裔来说,更是如此。
大学读书期间,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就摆在了眼前,只要将手指收拢起来,一切就稳稳当当地落入掌心之中,没有任何问题。
正如茱莉亚所说,罗曼尼…康帝的经历是十分特别的,其中还有很多故事、很多花絮可以写成专栏,与读者分享,增加三篇内容,根本不是难事。
但,陆离没有冲动,尤其是经历了罗曼尼…康帝酒庄和库摩马场的沉淀之后。
这个专栏之所以能够收到如此多的肯定,就是因为专栏的内容和精神。这是匠人精神专栏,关注的内容是在现代繁忙社会背景之下,依旧愿意静下心来慢慢打磨技艺、认真专注细节的那些匠人们。
他们不会为了商业利益而冒然突进,也不会为了快速成名而放弃坚持,更不会为了宣传机会而迎合市场。
多么讽刺,不是吗?
因为匠人精神而赢得关注的专栏,现在却即将为了赢得更多专栏而放弃匠人精神,开始以次充好地进行灌水。
集中在这一个小小的专栏之上,可以窥见“纽约观察者报”所代表的现代社会,急功近利,急躁肤浅,利益至上;还可以窥见罗曼尼…康帝酒庄所代表的匠人精神,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沉心静气。
如果他点头答应下来的话,那么当初撰写专栏的初衷也就不复存在,而成就这个专栏的精神也就化为乌有了。
深呼吸,陆离不由再次深呼吸了一下,理智是一回事,冲动又是另外一回事,拒绝的话语已经在舌尖打转了,却依旧说不出口。
“茱莉亚,谢谢你的提案。我知道,你一直都十分照顾我,而且也给予了我很多肯定。但……”陆离停顿了片刻,这一次,茱莉亚没有打断他,而是安静地听着,这让陆离重新找到了理智。
“七篇专栏,对应了七个主题,如果再写的话,可能就会变成生拼硬凑,我不认为效果会很好。”陆离实话实说,话语也变得顺畅起来,“茱莉亚,还记得吗?当初我想要撰写匠人精神的专栏,就是希望把目标锁定在他们的身上,每一篇专栏,它都有各自的意义。所以,重质不重量,这是我的意见。”
茱莉亚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十四,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你的坚持。但……我也有不同的考量。”一向快人快语的茱莉亚,难得一见地顿了顿,说话的流畅度就被打断了。
正当陆离以为,茱莉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时,她却话锋一转,“不如这样,你再写三篇专栏,关于罗曼尼…康帝酒庄的,报社愿意和你签署一份长约,聘请你为专门的专栏作家,我们暂时先把合约定为一年,不,两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优先考虑你想要写的主题。”茱莉亚的话语重新变得顺畅起来,雷厉风行的说服力再次变得强硬起来,“你之前不是说过,关于匠人精神的主题,你还想要写普通人的部分吗?等这一次的连载结束,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专题剩下的部分都写完,全部都将会刊登在报纸上。你觉得如何?”
“茱莉亚。”陆离不由感叹了一句,这样的诱/惑真是让人难以拒绝。
“十四,这一次你展现出了足够的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以后专栏都你来做决定。”茱莉亚引爆了最后一个炸弹,几乎是摆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陆离几乎就要答应下来了,“好”的话语已经在舌尖打转,但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如果不是这一次欧洲之行,完全打开了眼界,让他真正的明白,很多时候,坚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此刻,陆离恐怕也就直接妥协了。
“茱莉亚,你应该知道,你们之所以愿意给我机会,就是因为这一次的专栏赢得了足够的瞩目。”话语虽然艰难,但这一次,陆离却变得流畅了起来,语气也坚定了下来,“如果说,我选择了妥协,降低了专栏的质量,那么报社也不会要我可以继续坚持撰写专栏了,不是吗?”
最后,陆离总结性地说道,“坚持足够的质量,而放弃数量方面的追求,我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电话另一端是一片沉默,茱莉亚没有开口说话,陆离几乎以为电话掉线了的时候,茱莉亚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我会和主编谈一谈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谈论,怎么样?与此同时,你也仔细思考一下我的提案,我始终认为,你可以做得到。”
随后,茱莉亚也就挂断了电话,手里摆弄着手机,不由陷入了沉思。
茱莉亚承认,她其实是赞同陆离的。一周两篇专栏,数量是刚刚好的,翻倍之后,这就显得太多了,短期之内的话题效应会很有成效,但泡沫消失的速度也会超乎想象,这是得不偿失的。
陆离关于罗曼尼…康帝酒庄的七篇专栏,她都已经阅读过了,这的确是一个系列,七个不同的主题,层层推进,思路清晰,首尾呼应,当七篇全部刊登之后,可以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罗曼尼…康帝的匠人精神。
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卑不亢,那种沉淀下来的底蕴,展现出了陆离的才华,同时也是专栏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想到这里,茱莉亚将手机放到了旁边,雷厉风行地站起来,朝主编的办公室走了过去,敲了敲门,里面传出了肯定的声音之后,她推开了大门,“凯尔,我们需要谈谈。”
“关于什么?”坐在办公室后面的,就是“纽约观察者报”的主编凯尔,茱莉亚的顶头上司。
“匠人精神的专栏。”茱莉亚也没有拖泥带水,直奔主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现在的篇幅,七篇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增加数量,也没有必要增加更新的频率。”
“茱莉亚,我以为我们已经谈好了。”凯尔将手中的报纸放了下来,神情舒展,一点都不紧张。
“我知道。”茱莉亚还准备再继续补充,却被凯尔打断了,“我们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只是……”茱莉亚停顿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十四不愿意写,我也赞同他的观点。七篇就是最合适的,更何况,罗曼尼…康帝方面也不会希望看到我们为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凯尔却是笑了起来,“茱莉亚,你怎么也钻进死胡同里了。他仅仅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因为撰写了两篇受欢迎的专栏,然后我们就拿他没辙了?这里是纽约,郁郁不得志的记者、专栏作家满大街都是,你到格林威治村的酒吧里一坐,随手一招呼就可以找到十几二十个,他不是那么重要的。”
凯尔始终不紧不慢,那微笑的表情自然有种居高临下的沉着冷静——又或者可以说是傲慢,“更何况,他是一个亚裔,还是外国人。丢掉这份工作,他想要在纽约立足,可没有那么容易。不是每一家报社都像我们如此慷慨的,愿意给他机会,而且还愿意给他提供更好的福利。”
茱莉亚不喜欢凯尔说话的方式,也不喜欢凯尔的语气,她的声音也僵硬了起来,“那你打算怎么办?十四不愿意写,难道我们还能强迫他不成?”
“你告诉他,要么就是继续写下去,然后我们提供长期的签约合同;要么就是中断合作,罗曼尼…康帝和库摩马场的系列写完之后,就暂时中止合作。”凯尔根本没有任何犹豫,轻描淡写之中就已经决定了陆离的命运。
“那之后呢,这个系列呢?”茱莉亚想起了陆离撰写的那些关于普通人的匠人故事,不由有些烦躁。
“我们可以换其他专栏作家啊。”凯尔理所当然地说道,“我们可以采访依旧专注于传统书籍的出版社,还有保持了禁酒令时期风格的复古酒吧,亦或者是百老汇那些坚持不懈的演员们……这里是纽约,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故事。我们不需要十四。”
茱莉亚张了张嘴,试图辩解一番,却发现她没有立场。
“行了,这件事就这样确定了,你再回去和十四商量商量。”凯尔简单地下了结论,“与此同时,你联系一下其他的专栏作家,让他们尝试写写葡萄酒的匠人精神专栏,即使不是罗曼尼…康帝,纽约这里懂得品尝顶级葡萄酒的专栏作家也着实不少。这不是一件难事。”
说完之后,凯尔就再次低下头,开始阅读手中的报纸起来,根本没有理会茱莉亚。
茱莉亚站在原地,轻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什么也没有说,转身离开了主编办公室。那一贯犀利而挺拔的身影,微微有些颓废,但仅仅只是停顿了半秒,随即就重新振作起来,迈开了脚步。
………………………………
305 拍卖盛会
“先生,我们到了。”
前方驾驶座里,司机的声音传了过来,这让弗雷德顿时就变得紧张起来,轻轻咳嗽了两下,试图让自己镇定一些,但嗓子却一阵发痒,剧烈地咳嗽起来,狂蹦的心脏根本停不下来,整个人都显得躁动不安。
司机下车之后,绕到了车门旁,打开车门,然后陆离就率先走了下来,弗雷德也紧跟着走了下来,深呼吸了两口气,试图让气息平稳下来,“十四,你确定吗?这样的场合,真的没问题吗?”但显然作用十分有限。
“放心,不过是一个拍卖会。没有会检查你的银行账户。”陆离却是镇定多了,脸上也不由带出了一丝笑意。
今天,就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会。
陆离礼貌地询问了尼克,为弗雷德也拿了一份邀请函。因为之前尼克就提起过,“纽约时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等顶级媒体也都会出席现场,这对陆离来说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对弗雷德来说也同样如此。
于是,弗雷德就和陆离一起出现在了拍卖会现场。
“还有人会检查我的银行账户?”弗雷德一脸惊悚的表情,那滑稽的模样惹得陆离开怀大笑起来,随即弗雷德就意识到自己听错了,可此时也没有心思去抱怨了,拉了拉西装的下摆,“可是,如果我出席了现场,却根本没有参与到拍卖环节里,难道不会很奇怪吗?”
陆离看着忐忑不安的弗雷德,然后凑了过去,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也不知道。”
弗雷德愣了愣,张大了嘴巴,眼睁睁地看着陆离走上了台阶,狠狠地磨了磨牙,满脸郁闷,“十四!”他压抑着怒火,低声喊道,然后快步追了上去。不经意间,紧张的情绪却是缓解了许多。
来到门口,出示了黑色的烫金邀请函,然后经过了安检,两个人就一起进入了拍卖行的内部。
和印象之中的景象相去甚远,今天的苏富比拍卖行经过了重新装潢,原本简洁大方的空间变得富丽堂皇起来,红色和金色为主的布景让这里看起来不像拍卖行,更像是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现代摩登的气氛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复古而优雅的氛围。
再加上每一个人都盛装打扮,男士们穿着燕尾服或者西装三件套,女士们穿着晚礼服,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之间,仿佛穿梭了时光,重新回到了一个世纪前的英伦舞会之上。
不由自主地,陆离和弗雷德的动作也变得拘谨起来,在这样的场合,出洋相的话,那就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入口处有一个小厅,旁边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餐点,小巧的汉堡包、一口就可以吞下的小披萨、手指粗细的香肠、缠绕着干面包的伊比利亚火腿、小方块状的布朗尼、纽扣大小的草莓果冻……当然,还有一座香槟塔,以及站在吧台后面提供服务的酒保。
穿着晚礼服的人们站在房间里,微笑地低声交谈着,那种温暖而惬意的气氛就好像初夏午后的阳光,在草地之上氤氲着蒸汽,让嘴角的笑容忍不住就上扬起来;只是那规规矩矩的服装却仿佛束缚住了手脚,根本无法放松下来,尽情享受如此惬意放松的气氛。
“十四,我们可以吃吗?”弗雷德压低了声音,轻声说道,就连动作都不由自主放缓了下来。
陆离也是第一次出席这样的高级场合,肌肉稍稍有些紧绷,他无意识地点点头,“当然可以。”等说出口之后,这才回过神来,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弗雷德视线投向的方位,“既然放在了这里,这就是可以吃的,总不是摆设吧?”
陆离试图开一个玩笑,却发现幽默显得干巴巴,没有什么效果,视线在房间里搜索了片刻,却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都没有,即使想要上前搭讪,也不知道应该寻找什么共同话题。
这让陆离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的莫莉…布朗女士,这位被众人嘲讽为“暴发户”的女士,友善地向杰克…道森伸出了援助之手,可是在那些贵族和上流阶层眼中,她就是一个粗鄙的女人,不仅拒绝和她交谈,而且还在背后尽情吐槽。
在这样的场合里,没有一个引荐人物,没有足够的底蕴,即使赢得了敲门砖,顺利进入,但却终究找不到归属感,无法融入其中。甚至就连一个交谈的话题都找不到。
现在,陆离就可以感受到杰克当初参加露丝的午餐会时的心情了。
“你确定不打算享用一下晚餐吗?每一样餐点可是都经过精心挑选的。”耳边传来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带着些许调侃,还有些许熟稔。
陆离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面前的尼克。
今晚的尼克,一身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西装,最后还系上了黑色领结,正式而绅士,与酒庄时的慵懒性/感形成了鲜明对比,就连那一头凌乱的头发也梳成了二八分的背头,复古气息带着法国人特有的韵味。
果然,人靠衣装,整个气质都发生了改变。
“有什么推荐吗?”陆离也没有客套,跟着弗雷德的脚步,朝着自主餐桌走了过去,尼克也并肩而行。
“虽然这些食物比不上我们家乡的手艺,但……这都是经过审核的,我相信它们都很不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