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华_朱砂-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院使当然是听得懂的。桃华这些话说对也行,说不对也行,颇有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他正琢磨,猛然听见独参汤三个字,顿时一惊看着桃华。
当时他在行宫诊断于思睿为马上风,下药用针却皆不见效。此时有人悄悄传了张纸条给他,上头只写了独参汤三字。就是这三个字提醒他,他辨错了症,于思睿根本不是马上风,而是阳绝!
若不是这张纸条,恐怕这会儿于思睿已经完蛋,而太后定然也不会放过他这个误诊的院使。可以说,传进这张纸条的人等于救了两条命。当时他看那纸条并非墨书,却是用女子描眉的眉黛写就,便疑心是个女子所传。现在看来,传这纸条的人,恐怕就是这位蒋姑娘了!
救命恩人就在眼前,郑院使略一犹豫,便低下了头:“回太后,五脏如五行,相辅相成,若只治其中之一则事倍功半。下官当时用独参汤,也是因人参归脾肺经,能补五脏之故。”
院使都这么说了,太后自然无话可说,怔了一会儿,不死心地道:“可入肺经之药难道就这望月砂一种么?难道不能以它药代之?”既然蚌粉可以代替夜明砂,她不信望月砂无药可代。
桃华慢条斯理地道:“有可代之药,有不可代之药。并非药本身无可替代,而是所用之处无可替代。刚才太后想必也听郑院使说过了,民女所用药方本是行险,其中有十八反之药,略有不慎便能令良药变了毒药。只有这望月砂与各药无相冲克之处,用之无妨。若太后实在不喜,可将此药去掉,但若日后承恩伯转为痨瘵之症,则民女不能负责。或者另有高明之人,可选出替代之药,但若令药性有所变化,于承恩伯有损,则其责民女亦不能领。”要是有人改了,那药方就算那个人的,后果如何,当然也由那人承担。
太后只能再去看郑院使。郑院使的头埋得更深,一言不发,假装自己不在。
皇帝干咳了一声,忍住笑道:“母后,此刻治病要紧,只要能治病,又何必拘泥于用药。好在蒋氏已经说过,服药三十日后承恩伯便可下床行走,到时若无有此效,治她之罪便是。”
桃华向皇帝一福道:“皇上说的是。其实药无上下贵贱之分,但有适用不适用。若对症,则汗泥馊水亦可,若不对症,便金浆玉液亦不值一文。今世人以熊胆虎骨鹿茸为贵重,岂不知亦是死兽之尸身罢了,与僵蚕地龙全蝎无区别,亦与常用之猪羊牛肉无区别。”
熊胆之类是死兽之尸身?太后顿时有点反胃,再想想这东西与猪羊牛肉无区别,岂不是说她日常所吃的肉也是死兽的尸身?
桃华似乎没看见太后有点泛白的脸色,继续道:“方才皇上说要观其后效。民女可保证此药若按时按量服用,三十日后承恩伯必能下床行走,但若服不以时,饮不足量,则其后果与民女无关。”
皇帝故意板起了脸道:“依你这样说,难道承恩伯还会故意不服药不成?”
桃华一指旁边被打红了脸的胭脂道:“皇上方才也听见了,承恩伯身边姬妾虽不知药性,也敢胡言乱语。承恩伯素来宠爱她们,若是她们在旁蛊惑,说三道四,承恩伯未必就不心生疑惑,以致不肯服药。到时贻误病情,就非民女所能控制了。”
“嗯——”皇帝皱眉看看胭脂,“这般妖妖调调,显非贤良之女。传朕的旨意,承恩伯府姬妾以侍奉夫主起居为要,不得胡言乱语,若有媚惑承恩伯者,立刻打死!另选细心宫人二名前往承恩伯府,诸事不管,只每日按时按量伺候承恩伯用药,一应服药之事,不得另经他人之手。但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
太后折腾了半天,侄子还是要去喝兔子屎,自己还被恶心了一番,也没了什么精神,只摆摆手就罢了。皇帝极是体贴,见太后面色不佳,便立传了皇后前来陪伴,自己带着安郡王告退了。
桃华当然也跟着出来了,太后现在肯定不想再看见她。
直到走出寿仙宫,四周已经只剩下皇帝的人,皇帝才抬手点了点桃华,半笑半恼地道:“蒋氏你好大的胆子。”
桃华低着头认真地道:“皇上,若承恩伯按医嘱服药一月后不能下床,民女情愿领罪。”
皇帝被她气笑了:“若是不服那望月砂,朕就不信承恩伯真会转为痨瘵。”
桃华抬头一笑,露出一排小白牙:“皇上,良医治未病,若等承恩伯真转为痨瘵,到时不但大夫治起来费力,承恩伯自己也要多受许多苦楚,这又何必呢。”太后倚仗着权势逼她去给于思睿治病,她不敢不去,那难道还不能恶心一下这几个人么?
皇帝无奈地又点了她几下,摆摆手:“罢了罢了,朕没有这许多功夫与你歪缠,快快出宫去吧。”
桃华福身行礼,转身跟着领路的小内侍走了。皇帝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小径的拐角处,有些出神。片刻之后,他转眼看见旁边的沈数目光也盯着那个已经无人的拐角,不由得目光微沉,但终于是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道:“你也出宫去吧,已经无事了。”
沈数无暇多做思索,向皇帝一礼之后,拔腿就走。宫中不许奔跑,他两条长腿却转得跟风车似的,嗖嗖就没了影子。
皇帝望着他的背影笑了一笑,那笑意却没有达到眼睛里:“年轻真好啊……”
杜太监在旁,忙道:“皇上春秋正盛,何出此言呢。”
皇帝又笑了笑:“朕已然是快三十岁的人了,比不得这些年轻人……你说,她像吗?”
最后三个字问得没头没脑,杜太监却仿佛很明白他在说什么,肯定地道:“其实至多也不过三分,若说起话来,就连三分也没有了,还不如陆宝林相似些呢。”
皇帝哈哈地笑起来:“你这个东西,说话还是这么直。”
杜太监又往下弯了弯腰:“奴婢在皇上面前,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是啊——”皇帝微微一叹,目光有些惘然,“也只三分罢了,终究不是她,就连陆氏,性子也比她坚韧些。不过,你说倘若她也有这般性情,会不会……”
杜太监的声音就低了下去,如同耳语:“皇上,终究形势比人强,譬如此刻若没有皇上回护,蒋氏又能如何?”他略顿了一顿,又补了一句,“安郡王又能如何呢?”
皇帝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只道:“回文光殿,朕还有一堆折子不曾批完呢。”
沈数身高腿长,在宫门外头就撵上了桃华:“蒋姑娘要回府?”
桃华轻轻咳了一声:“原是想去给父亲买点笔墨的。”蒋锡想把那些孤本誊抄下来,最近笔墨用得很快。这些原是可以去向公中要的,但蒋锡不愿意。
“我倒知道有一家铺子不错,尤其纸张坚固耐用,不易潮软。”不知是走得太快还是怎的,沈数觉得心跳得有些快。
他原是想等西北的信回来再去直接找蒋锡的,然而听说太后召了桃华去给于思睿治病,他就坐不住了。虽然蒋家得了封赏,桃华有了名气,然而在上位者眼里,这些都不算什么,桃华的地位仍旧太低,以至于许多人都能对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桃华脸上也微微有点发热:“那就麻烦王爷了。”
蒋家马车极其普通,但旁边若跟上几个骑马的人就引人注目了,这还幸好沈数今日入宫只是请安,没有穿大红色的郡王常服。
识相地落后了一个马身的初一和十五彼此交换着眼神,初一终于是忍不住,压低声音道:“这怎么回事?”他知道邬正提议过纳桃华为侧妃,但沈数拒绝了。可今天这架势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崔大姑娘死了,正妃的位置终于空了出来,王爷打算——不不不,这位蒋姑娘虽然好,可是难道能做正妃吗?
十五却摇了摇头:“王爷必有道理。”谁做正妃他都不管,只要王爷拿定主意就行了。
初一没好气地瞪着他。王爷当然是有道理的,即使说要娶蒋姑娘做正妃,仿佛也是有点道理的,毕竟她实在能干——啊呸,他怎么就会这样想呢,蒋姑娘是能干,可是这家世也未免……但反过来说,就算是京城里家世最好的贵女,又未必有蒋姑娘的本事了……
沈数可不知道初一正在纠结挣扎于内心的矛盾之中,他随在马车旁边,不时地看一眼微微掀开一角的窗帘。脸是看不见的,但却总有一只手搭在车窗边上。
这只手他是握过的,并不完全像书里描写的那样。手背的确细腻滑润如同丝绸,但手掌就比手背粗糙一点儿,显然并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娇养出来的。不过那双手很小,十指纤细,他可以用手把她包过来,于是掌心就有暖烘烘的一团……
春华轩卖中上等的笔墨纸砚,旁边还设了小小一间静室,可供女客在内挑选。沈数带着桃华进去,只吩咐了伙计一句,就径直进了静室。
“这里你常来?”桃华有点疑惑。看他的样子好像十分熟稔。
沈数微微一笑:“这是我母亲的铺子。”是先贤妃的嫁妆之一。虽然贤妃已经故去多年,但这铺子一直开着,也为定北侯府收集一些京城的消息。
“原来是你家的铺子啊。”桃华环视这小小的静室,没来由地觉得脸上发热,为了遮掩便半开玩笑地道,“那纸笔是不是可以打个折扣呢?”
“自然可以。”沈数拉开椅子示意她坐下,“承恩伯的病,你真有把握?”
☆、第107章心曲
说到专业,桃华就从容了:“自然。只要他按时按量服药,三十天后定然能下床走路。”说着,抿嘴一笑,“当然,如果服了药再吐出来,那就得再加服,直到喝的量足够为止。”倒要看看于思睿比太后如何。
沈数也想起了当初太后被夜明砂弄得呕吐不止的情形,想像一下于思睿将要面临的惨状,不由得也是一笑,不过随即又问道:“这么说,三十日就能恢复如初?你可想过太医院的诸太医们会有什么反应?”太医们治不好的病,桃华却治好了,有些人固然会心生钦佩,可有些心窄的,难免会生了嫉恨。本来同行相轻,何况男女有别,那些瞧不起女子行医的,只怕更会生些阴暗心思。
“当然不是恢复如初啊。”桃华耸了耸肩,“他兼有阳绝与中风二症,若还能恢复如初,那得是神仙下凡来救。我能治到他下床走路,已经用尽了本事了。”
沈数盯着她的脸,见她一本正经的模样,眼睛里却微微带点儿笑意,不由得问道:“那他这病可还有什么遗患?”
“自然有啊。”桃华很快活地回答,“不过其实也不影响生活,只是承恩伯府里那些姬妾们有些浪费罢了。”
沈数隐隐约约的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但被桃华这么直白又俏皮地一说,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两人对着笑了片刻,沈数才收起了笑容道:“恐怕人心不足,他能下地之后,或许就要你再帮他治别的了。”
桃华摊了摊手:“到时他连下地也还要有些跛行,至于其余,恕我无能了。”
沈数摇了摇头:“只怕到时他心中不满,还要找你的麻烦。”
这一点桃华就无法阻止了,只能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于思睿再不成器,他有爵位,还有个姑母做太后,权势逼人,否则她也不会去给他诊治,却只能用望月砂这样的小手段整一整他出口气了。
沈数轻咳了一声:“恕我直言,这皆因——他地位高于你。”
“我知道。”桃华坦白地道,“蒋家家世不能与承恩伯府相比,我父亲又不是个会做官的人,我也不想他为了封妻荫子就去官场之中厮混,受了委屈还算事小,万一应对不来,只怕反而招祸。而我自己——时势如此,非我之过。”她就算救了两县疫灾,皇帝还不是只能把她的院判一职收回去么。
沈数又咳了一声,下意识地在椅子上挪动了一下:“其实,女子地位尊崇,并非只来自于父兄……”
桃华怔了一怔,突然意识到他要说什么,顿时一颗心呼地就悬了起来:“什,什么……”
其实崔秀婉的死讯传出之后,桃华不是没有想过。从前是使君有妇,但现在已是男未婚女未嫁,皆是自由身了。
然而这个念头只在她心里转了一转就被压下去了——沈数即使在外人眼中再不受太后和皇帝待见,那也是先帝血脉,贵为郡王,他难道真会娶一个出身低微的医家女吗?要知道即使是皇帝封的药师,那也只是药师而已。
但是现在,沈数刚刚说出的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或许他只是被那位邬先生劝动了,只想给她一个四品侧妃的地位?
桃华脑子正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沈数已经连咳了好几声,终于把话给挤出来了:“其实女子封诰,首先来自夫君。”
薄荷是跟着桃华进了静室的,此刻也已经被沈数的话惊得有点动不得了。不过她的脑袋总在关键时刻会有些特殊的运转,这会儿突然想起了景氏曾经代崔夫人捎过来的那些话,当即冲口而出:“王爷不会是要让我们姑娘去给你做侧妃吧?”
“当然不是!”沈数也是冲口而出。如果是做侧妃,他还用等到现在吗?
“那,难道是王爷要娶我们姑娘吗?”薄荷睁大眼睛,觉得整个人都木了。娶字只能用于正妻,薄荷虽然觉得自己家姑娘没有一处不好的地方,但也知道沈数的地位与桃华差得太远,真没敢想到能做郡王妃的份上去。
“如果——”沈数有点不敢直视桃华,以拳抵唇干咳了一声,将目光转开,只用眼角余光瞥着桃华,“如果蒋姑娘愿意的话……三媒六礼,不敢或缺。”
薄荷张着嘴巴呆在那里了。就连守在静室门外的初一也张开了嘴巴,被十五捅了一拳才反应过来,赶紧闭紧嘴巴摆出一脸正经模样,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了。
桃华怔怔地坐在椅子上,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沈数半晌没有得到回答,心里不由得一沉,连忙转过目光来看着桃华:“你——是不愿意么?”
“不,不是。”桃华下意识地回答,接触到沈数猛然明亮起来的眼睛,才陡然发现自己说了什么,顿时从脸颊到耳根全都红了,“我是说,我是说,未免太过突然了……再说,你的舅父舅母,他们会答应么?哦,还有皇上……”
婚姻大事,毕竟还是要有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尤其如沈数这样的,婚姻之事恐怕根本也由不得他自己做主。本来太后是他的嫡母,但此刻桃华根本没想起太后来,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将沈数抚养大的定北侯夫妇,他们会愿意沈数娶一个医家女吗?
之后就是皇帝,他会不会需要沈数的婚姻去拉拢什么人呢?要不然之前沈数就连知道崔秀婉心有所属都没法随意解除婚约,若说这其中没有些利害之事,桃华是不信的。
沈数此刻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似乎轻了一点儿,椅子上好似要坐不住似的:“我已经写信回西北了。舅父舅母素来是为我着想的,自然愿意我能娶心爱的女子为妻。”说到最后几个字,他也觉得脸上有点热了。
为你着想,和让你随心所欲地选择妻子可能不是一回事。桃华默默地想。或许是她太理智,初时的兴奋和激动过后,就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一般,让人有点高兴不大起来。
沈数却没体会到她的心情,兴奋地往前倾了倾身,隔着桌角握住了桃华的手:“你放心,舅父舅母一定会喜欢你的。”
薄荷觉得自己站在这里似乎不大合适,但要是退出去让两人独自那就更不合适了,于是她只能尽量把自己隐藏在花架后面,两眼看着天花板。
“那还有皇上,你的亲事,总要他同意吧?再说,你不是还要给崔氏守一年?”
“那是敷衍太后的。”沈数冷笑了一下,“太后原就想着给我指个于氏女做侧妃,现在崔氏一去,干脆就想再弄个于氏女来占了这位置,我只好先用这方法拖延一下。再者崔家那里也说要把崔二姑娘嫁过来,皇上又不愿让崔家下不来台,所以——不过有这一年时间,也足够我来安排了。只是我怕暂时不能公开提亲,只得先跟伯父私下里提一提,合了八字换了庚帖,把此事先定下来。等到一年期满,由我舅父那边正式向伯父提亲。”
这计划听起来挺好,但不知怎么的,桃华总觉得有点忧虑:“那太后——”
“我会想办法。”沈数握着她的手紧了紧,“之所以不想现在提亲,也是怕被人知道再生出事端来。若有一年的时间,我总能策划周全的。”
“但是太后也总能给你指个侧妃吧……”桃华不知不觉的就冒出来这么一句。
说实在的,桃华一直没有成亲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个时代有些东西实在是太让人蛋疼了,比如说贵贱有等,又比如说纳妾。倘若她盲婚哑嫁,相敬如宾地过一辈子,或许还能勉强忍受,但越是对着合自己心意的人,就越是无法容忍。
沈数一怔,随即失笑:“不过是占个名份罢了。于家女,我怎会去碰她。”
“那别人呢?”桃华深吸了口气,决定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别姓之女呢?若她不是太后指给你的呢?若是——若是你舅父舅母让你纳的人呢?”
沈数一时没反应过来,怔怔看着她。桃华低垂了目光不去看他,低声道:“我知道郡王按制可有一位侧妃两位侍妾,不过我想问问,纳妾是为什么呢?”
沈数下意识地答道:“自然是为子嗣。”
这话答得没错,纳妾为子嗣计,这是大道理。但是到了现在,娶妻娶德,纳妾纳颜,已经是为女色而不是子嗣了。
“那么——”桃华仍旧垂着眼睛,“许多人家明明有嫡子嫡女,为何还要纳妾呢?”
静室门外的初一嘴巴又张开了。纳妾这事儿,高门大户里不是常见的吗?这些人家,男子到了一定年纪,一般就先在房里放一两个丫鬟,等正妻入门,或留下或打发了,也都不碍什么事——当然他们家王爷是没有的,那是因为王爷从小就喜欢习武领兵,在这上头开窍晚。且他的亲事是先帝的旨意,婚前不纳人,也算是对先帝指的这门亲事的尊重。
至于说婚后,别说郡王按制本来就可有侧妃,就是正妃在身子不方便的时候,也会放个人去伺候丈夫,这不也是天经地义的吗?说起来是与子嗣没啥关系,但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啊。怎么听这位蒋姑娘的意思,好像是在说有了嫡出子女,子嗣无忧,就不该纳妾了?
沈数比初一更快一步地领悟到了桃华的意思,立刻答道:“若有嫡子,自然不必纳妾。”
桃华终于抬起头来看着他:“有些事,你若是做不到,就不要承诺。我想,你不妨回去再好好想想,若正妃有子,你是否可以不纳侧妃,不收侍妾通房?等你想清楚了,再下决定不迟。”
她轻轻把手抽了回来,立起身道:“薄荷,走吧。”
门口的初一仍旧张着嘴巴,呆呆地看着桃华走出来。他不可思议的表情落进桃华眼里,不由得让桃华心里更沉了——世情如此,沈数真能做到吗?
走到春华轩门口,桃华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一眼,静室的门仍旧虚掩着,沈数并没有出来。或许他思索再三之后仍旧不能接受,他们之间也就像这扇门一样,轻轻一推就隔断了里外……
“姑娘——”上了马车,薄荷到底还是有些忍不住,“您,您方才跟王爷怎能那么说话呢?”
桃华笑了笑:“怎么,你也觉得男子纳妾天经地义吗?”
“这倒不是……”薄荷嘟哝道,“只不过,他是王爷呀……皇上还三宫六院呢。”
桃华苦笑了一下。瞧,就连她自己的丫鬟都觉得,沈数纳妾是合理的,何况是他那边的人呢。
薄荷小心地观察着她的神色:“其实奴婢就是觉得,王爷对姑娘挺好的……”
“是很好。”桃华轻轻笑了笑,“如果我没那么喜欢他,或许就可以容忍了……”
她这句话说得很轻。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喜欢得深,在某些方面就越是苛刻。就在刚才沈数向她说起三媒六礼的时候,她才突然发现,其实她对沈数,已经是很喜欢了。然而就是因为喜欢,才一定要把话说在前头,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容忍妾室与庶出子女的,与其将来成为一对怨侣,或许倒不如不要在一起。
但是这话跟薄荷说了,恐怕她也不能理解。桃华便只摆了摆手:“行了,回家吧。”
桃华去承恩伯府诊治,蒋家上下都有些不安,只有蒋老太爷十分镇定,说桃华能治得好这病,就回百草斋看孤本去了。
小于氏被蒋锡冲了一通,也没脸在人前呆着。且她担忧的是桃华一旦失手怕是会给蒋家带来麻烦,至于桃华本人如何,倒是并不关心,索性借机预备过几日带蒋杏华入宫的事去了。
蒋锡却是热锅蚂蚁一般,在屋里走来走去,弄得曹氏也心神不定,两次把针戳到自己手上。
除此之外,家里真正关切桃华的大约也就只有蒋莲华了,听说桃华回来,连忙也赶了过来。
只是桃华此时却是没有半点心情详细叙述了。从春华轩回来的这一路上,马车越走,她就越觉得有些难过,等进了家门,仿佛浑身力气都被抽干了似的,只简单说自己开了方子,于思睿服上一月定有效果。
众人不知道她还跟沈数谈过话,只当她这一趟受了委屈,也不敢多问,连忙张罗着让她去休息。蒋锡跟了女儿进屋,开口便道:“既然这样,咱们还是回无锡去吧。”
“爹,至少在服药这段日子里,咱们是走不了的。”桃华略有些疲惫地笑了笑,“其实我没什么的,只是太后一定要细问药方罢了。”
“她又不懂,问有何用!”蒋锡对太后绝对的没有好印象。
桃华一笑,总算提起了一点精神:“嗯,因为我在药方里加了一味望月砂,让承恩伯好好清清肠胃,免得每日肥鸡大鸭子吃着,再吃出什么富贵病来。”她敢肯定,于思睿肯定要喝一次吐一次,吐足三十天。就连宫里的太后,这段时间应该也没什么胃口吃荤了。
蒋锡一时没反应过来:“望月砂?”
“嗯。”桃华想起沈数,顿时又觉得弄吐于思睿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了,“爹,我有点累了。本来还想给您带纸和墨回来的,也忘记了……”
蒋锡来不及去想望月砂的事儿,心疼地道:“那你快点休息,纸和墨什么的,爹自己会去买。”说着亲手给女儿拉了帐子,看着她躺下,才抱了跟进来的蒋柏华出去了。
桃华虽然躺下来,却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仿佛有千百只蜜蜂挤来挤去,尾巴上那毒刺一伸一缩的,隔一会儿就是一下。
既睡不着,自己在春华轩静室里说过的那些话就又浮了上来。一时自己说的话原也没错,一时又觉得沈数的侧妃很有可能被太后和皇帝拿来做文章,无论哪个人都不是沈数现在能左右的,要求他不立侧妃未免也太过为难。可是倘若他真的立了侧妃,日后又当如何?
身上忽冷忽热。桃华觉得自己可能真的病了。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喜欢过一个人,可是正因为喜欢,才要挑剔。这个世界太不公平,她怕付出了之后受的伤害会更深,就像她拼了命的学医,想给自己的母亲挣到一份尊重,最后却只落得收到一个弟弟……
蒋锡虽于诊脉上不精通,但也看出桃华脸色不好,在屋外少不得盘问薄荷一番。
薄荷哪里敢说实话,只将今日在承恩伯府的事讲了一遍,又说到进宫向太后回话。她是没资格进后宫的,因此并不知道桃华在寿仙宫里又把太后恶心了一番。
不过承恩伯府既对药方存疑,太后自然不会那么好说话,这一点却是可以料得的。蒋锡也作此想,因此不免将桃华的不适归咎于太后,虽不好口出大不敬之语,却少不得腹诽一番,又嘱咐薄荷好生伺候,这才出去。
到了外头,却见曹氏走来,一脸古怪地道:“老爷,有人送了好些纸笔来,说是桃姐儿买的。”
蒋锡一怔:“纸笔?”走到前头,果然见桌上摆了厚厚一迭几十刀六合纸,一盒上谷墨,另有一扎紫毫小楷笔,旁边站了个掌柜打扮的人,见了他便躬身道:“小人见过蒋三老爷。小号春华轩,这些是蒋姑娘在小号挑的纸笔,因携带不便,所以交由小号送来。”
明明刚才桃华说忘记给他买纸和墨了,而且也没有要买笔啊……蒋锡心里疑惑,但看这纸笔墨三样,上谷墨也就罢了,六合纸明透岁久,水濡不入,最宜作书,而紫毫小楷更是适宜他誊抄书籍所用,若不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能挑得这般合人心意?
“不知是多少银钱?”
来人微微一笑:“银钱已付过了。”却没说是桃华付的。
若是方才桃华没有事先提过此事,蒋锡或许就被糊弄过去了,此刻却追问道:“是何人付的钱?”这不可能是桃华付的。
来人见蒋锡追问,才笑道:“自然是方才蒋姑娘到过小号。至于银钱究竟是何人所付,小号并不多问。”说罢,便拱手告辞。
东西都搬过来了,蒋锡也不能再叫他辛苦搬回去,只得留下,却叫人收好了并不许动,只等桃华醒来再问。
这里春华轩的掌柜送了东西回到店里,便见初一十五仍旧守在静室门口,不由得有些惊讶:“王爷还在里头?”
初一叹了口气:“可不是。”打从蒋姑娘走了,除了吩咐掌柜挑适宜抄书的纸笔送过去之外,连坐在桌边的姿势都没变过呢。
掌柜有点疑惑:“究竟说了什么?”按说这话他不该问,但实在有点忍不住了。看那位蒋姑娘走的时候王爷并没有送出来,似乎谈得不是很愉快,但却又吩咐他挑了纸笔送去——这究竟怎么回事啊?
初一和十五对看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这是私语,可不能说。
掌柜的抓抓头:“那现在怎么办?若不然请邬先生过来?”王爷是要在春华轩坐到用晚膳吗?
初一正觉得这主意不错,门被推开,沈数已经走了出来:“东西送到了?”
“是。”掌柜瞄着他的神色,“只是未曾见到蒋姑娘。听蒋太太说,蒋姑娘身子不适歇下了。蒋老爷屡次追问这些纸笔是谁付了钱,看起来似乎不太想收……”
“身子不适?”沈数眉头一皱,“是病了?”
这我哪里知道啊?掌柜的想哀号一下。他一个外男,好意思追问人家女孩儿哪里不适吗?而且那位蒋姑娘从春华轩走出去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就有不适也是谈话谈得不适了吧?
当然这话掌柜的只敢在心里想想,嘴上却道:“想是今日出诊,又是承恩伯府又是宫里的跑,累着了……”
沈数默然片刻,点点头走了出去。
☆、第108章决定
回了王府,沈数便一头扎进了书房里。初一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