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华_朱砂-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账房也有些着急。他是知道东家大姑娘的脾气素来吃软不吃硬,然而蒋家现在却是不能轻易得罪人的。大房虽有官身却远在京城,且一个五品官在京城之中根本算不得什么;二房蒋锡却是只有个秀才功名在身上,随便来个官家子弟都惹不起。
然而要让桃华去说软话,宋账房却也有些舍不得。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且又没有做错什么。宋账房略一权衡,便上前一步道:”不知这位小哥是什么伤?”
蝶衣怒冲冲道:”本是在下马车的时候扭了一下,不过略有些疼痛。回去用你们的药酒擦了三天,如今反而一步都不能走了!十五,让他们看看!”
一步都不能走是有些夸张,不过刚才淮山确实看见这个叫十五的小厮是扶着门挪进来的,一条右腿看起来的确行动不便。
十五犹豫了一下,将裤管挽了起来。一股子跌打酒的味道立刻散开来,证明他腿上没少擦药酒。
腿看起来有些肿胀,膝盖处有一大块青紫,颜色浓重,旁边还有淡紫色条纹,看着颇为可怖。宋账房看不出什么,只好道:”不知小哥是否涂擦药酒之后又搓揉过?可是顺着筋络搓的?”
蝶衣立刻竖起了眉毛:”怎么,是要说我们搓药酒的手法不对?告诉你,他是习武的,扭伤之后如何治疗再清楚不过了!”
真要是这么明白,世上倒不需要郎中了……宋账房心里暗呼倒楣,正想再说句什么,桃华忽然将手一拦,眼睛盯着十五腿上的青紫问道:”这伤是怎么来的?”
十五虽然在军中呆过不少时日,兵士们之间不讲究,露胳膊露腿都是家常便饭。然而当着几个女子,尤其还有个陌生少女直勾勾盯着,却有些不自在起来,一面回答,一面就要将裤腿放下:”是磕在车上了。”
桃华却上前一步拦住了他:”让我看看。”说着伸手就捏。
”哎——”十五不防这姑娘说上手就上手,连忙往旁边一闪,”你别——”然而他此刻一条腿都有些发僵,才一动就站立不稳,只得靠在墙上,哪里躲得开桃华的手,只能由着她在腿上连按了几下。
”你在扭伤之前,是否已经常觉双腿易疲劳?有时久立之后,脚踝小腿微有肿胀,休息之后可消失?”桃华盯着十五的腿,眉毛已经紧紧皱了起来。
”怎么,又要说这病是我们自己拖得久了——”蝶衣两道细细的眉毛夸张地扬了起来,然而话犹未了,已经被桃华暴喝了一声:”你闭嘴!”
这是进门以来蝶衣第二次被斥责了。她虽卖身为奴,但伺候的主子身份贵重,旁人见了少不得笑眯眯叫一声蝶衣姑娘,哪里敢这般毫不客气地大声喝斥?正要发作,只听旁边的公子又轻咳了一声,只得闭上嘴巴,悻悻退到一边。
桃华可管不了别人,只盯着十五追问:”是不是我说的这样?你好好想想。还有这块青紫,是磕到之后才有的,还是之前就有?”
十五被她问得有些犹疑起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人,顿时药堂里一干人等,目光也都跟着转了过去。
沈数抬手以拳压了压唇,干咳一声:”十五,你仔细想想,好生回答。”他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之前那孩子看起来烧得十分厉害,这姑娘都没对蝶衣这般疾颜厉色,难道说十五这扭伤竟比那个还更要紧不成?
稍稍往后退了一步,沈数默然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听伙计的称呼,就知道这是蒋家二房的女儿。听说蒋锡当初也跟着父亲和伯父学医,莫非还将医术教给女儿了?他可是注意过,刚才这女孩儿辨出药方有误,可还没有给那孩子诊脉呢。分辨风寒风热倒也不算什么太过困难的事,然而不诊脉就能判断,这个……怕是只有行医经验丰富的医者才能做到吧。
十五得了这一句话,便低头细想了一会儿,才对桃华点了点头:”的确前些日子总觉得腿上有些乏力。这青紫仿佛也……”之前他们从西北一路过来,本拟直达京城,公子却又要绕到无锡来走一遭,故而路上赶得有些急。这般一来,若有什么疲累也无人在意。何况有时候还要露宿在外,连脚都不得洗,谁还会仔细看腿上有无颜色呢?
不过要是这么一想,这位姑娘说的似乎都对。至少他记得当时从马车上跳下来扭到的时候,只是膝盖在车辕上轻轻碰了一下,按理来说也不该有这么一大块青紫才对。
桃华眉头皱得更紧,抬头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你之前被烧伤过?”
这下十五大吃了一惊:”姑娘怎么知道!”去年冬天北狄来犯,派人偷袭粮草大营,没有得手就放火焚烧。当时他为了救火,后背上被大面积烧伤,整整在床上趴了两个月,险些没扛过来。
”这就对了。”桃华叹了口气,”你出门往左,过三座桥,打听一下苏老郎中的住处,去那儿诊脉吧。”这根本不是什么扭伤,而是下肢静脉血栓。
”我这是——”十五自觉并不算什么大病,但看桃华神色严肃,心里也有些忐忑起来。
”立刻就去,你这不是小病。”静脉血栓最怕的是血栓脱落移动,万一走到肺部或脑部,现在可没有手术条件。
”你别危言耸听!”蝶衣急了,”不就是扭伤了吗?”
沈数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话,上前一步举手一揖:”我这小厮究竟是什么病,还请姑娘告知。”
”这是腿上血管之内血液凝结成块,堵住了经络。”桃华看沈数一脸不解,只得想办法解释,”或者公子可以认为,这是特殊的中风之症。”
血液凝结成块沈数无法理解,但中风却是人人都知道乃是重症,沈数也不由得有些吃惊:”有这般严重?可十五他年纪轻轻——”中风之症,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的不是吗?
”的确严重。”桃华点点头,”如果这凝结的血块沿的经络上行至肺,便会令人窒息而死。”
这下子沈数一行四人都变了脸色。蝶衣失声道:”会,会窒息?中风好像也,并非如此啊……”
”所以才说是特殊。”桃华看她当真是担忧着急,态度便缓和许多,”此病乃是因为这位小哥被烧伤过,体内血液比之常人要粘稠许多,。加之长期卧床养病,血液流动缓慢,便在腿部结成栓块。初时症状较轻,只要休息便会恢复——小哥现在这样,病症已经很重了,若不小心让血块脱落上行……”
”那,那要如何治疗?”蝶衣惊慌地问。
”只能试着用药化去血块。”静脉栓塞很是麻烦,现在可没有她从前生活的那个时代里的种种药物,更不能静脉滴注,中药就是活血化淤,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也实在不好说。
”苏老郎中从前曾经治过此类病症,但那人症状极重,虽有缓解,最后还是……小哥这种情况,郎中也只能尽力而为。这病若是运气好,一生无事,若是——总之不仅要用药,小哥自己也要多加注意,平日饮食要清淡,鸡蛋之类不可食;要多活动,却又不能太过剧烈,谨防血块脱落。”
桃华实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她也不想吓唬十五,可是万一他不放在心上随便活动导致血栓脱落,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那个病人没救过来?”蝶衣急了,”那不是说什么苏郎中根本治不了?你还叫我们去找他,有什么用处!”
桃华对她的观感立刻又下降了些:”药医不死病,便是药王转世,也不敢说包治百病。我推荐苏老郎中,一者因为他从前见过此类病症,多少有些经验;二者是这位小哥的病不能耽搁,必要现在立刻治起来。拖得越久,越是麻烦,即使血栓不脱落,腿也会肿胀起来,乃至经络皮肉一应坏死。若是姑娘另有高明,自然请便。”
”你——”蝶衣气结,却也无话可说,噎了一会儿才道,”你既这般明白,你便写个方子来!”
”这是蒋家药堂。”桃华淡淡地说,”姑娘连蒋家在宫中获罪都知道,怎么不知道先帝有旨,蒋家不得再行医?要开方子,还请别处去吧。”
这下蝶衣真的无话可说了。先帝当时说蒋家不配行医,这话她自然知道,纵然蒋家不算什么,有了先帝的话,却是根本不可能逼这小丫头开什么方子的。
”蝶衣。”沈数看了桃华一眼,转过身去,”走吧,先去访访那位苏老郎中。”
宋账房看着这一行四人走了,才长出了口气:”姑娘,这几位恐怕是京城里头来的,我们得罪不起啊……”姑娘这脾气有利有弊,利者是遇事能撑得起来,弊者——就怕过刚易折。
”我知道。”桃华微微低头,”我今日有些莽撞了。”
☆、第11章 动气
说起来,桃华今天是带着气来的。虽然发落了青果和宋妈妈母女两个,可是亡母留下的那块玉雕却也追不回来了。本来还想曹氏或许会拿那玉雕来换下青果母女,可直到把人卖了曹氏都没动静,可见那东西也不是她能做主的了。
那块玉雕桃华固然喜欢,但更重要的是那东西是李氏的爱物。对蒋锡来说,亡妻的心爱之物系着他太多的回忆,现在东西一下子就没了,桃华都不知道等蒋锡回来该怎么跟他说。
带着情绪来上班是医务工作者的大忌。桃华暗暗检讨了一下,这是穿过来几年过得太舒服,已经把职业纪律都给疏忽了。何况这个时空跟她上辈子还不一样,如果真惹到了高官显贵,人家可能有一百种手段让蒋家破门。他们可不跟你讲究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啊。
宋账房看她神色,也不好再说什么。倒是淮山好奇地问:”姑娘,那年轻人得的什么静脉什么栓的病症,小的从未听过呢。只知道中风是头颅内的病症,倒不知腿上也能中风?”
桃华摆摆手:”其实那不是中风,只是若不这样说,怕他们也听不明白。我也是听苏老郎中讲过病发之时的症状才知晓有这等怪病,一时却讲不清楚。横竖他们若去了苏老郎中处,自有苏老郎中为他们讲解了。”
蒋家行医多年,与无锡一带的名医多有相识。从前还有个同行相忌,自从蒋方回在京中获罪之后,倒多了兔死狐悲之感,反而更亲近起来了。前头桃华提到的两位郎中都是与蒋锡有些交情的,苏老郎中那里,桃华十岁之前还时常跟着蒋锡去玩过呢。
淮山也是知道苏老郎中与东家的交情的,当即只是佩服得直点头:”姑娘真是聪慧。”
宋账房却有些疑惑。他是知道东家这位大姑娘有些医术的。毕竟是医药之家,单是家里的行医手记就装了一屋子,大姑娘对这些东西若有兴趣也是正常的。
然而这辨症之事,可不是仅仅看几本医书就能学得会的,倘若如此,岂不人人都能做郎中了?那些老郎中,哪个不是行医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积累了无数经验,才能在辩症上做到精准无误?而蒋家因不能再行医,大姑娘就算立心要学,也只能在家里十几二十个人身上试手,怎么可能辨得出那许多病症?
风寒风热,有些行医数年的郎中都还会混淆,大姑娘却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方子开错了。再说刚才那个什么血脉栓塞血液凝结的病,单凭在苏老郎中处见过相似的病例,就能判断出来了?
宋账房毕竟是在药堂做过几十年的人,从前看坐堂郎中们诊脉也见得多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走路,大姑娘今年才十三岁,哪里来的这等医术呢?
虽是有些疑惑,但宋账房本人毕竟没有见过苏老郎中治疗的那个病例,心想或许此病症状典型,一见即知也说不定,便暂时将这些抛开,又跟桃华谈起账房的银钱调动来。
桃华也无意多说。她虽然常来药堂,但极少插手柜面上的事。倘若今日不是看着孩子烧得厉害,药方又是错的,也不会开口了。至于后头那个十五的病症,因是重症,说明也是为了对得起良心罢了。宋账房不提,她自然不会再说。
一上午闹了这两件事之后,一切便又重回正轨,两个伙计按部就班地招呼着上门的客人,桃华看平安无事,便辞了宋账房,带着薄荷回了家。
一进门,就见桔梗儿在那儿等着,一见桃华便道:”姑娘,太太病了,说胁下疼得很。二姑娘正张罗着要请郎中呢。”
”是吗?”桃华微一皱眉,”去瞧瞧。”不管真病假病,既然曹氏把事闹到她面前来,为了礼数也要过去看看才是。
曹氏这倒不是假装了。她早晨起来便觉得有些头晕目眩,又听白果说桃华去药堂了,顿时又憋了口气。虽说她是装病,又不让丫头们去告诉桃华,但桃华肯定是知道她院子里的动静,居然并不主动过来侍疾!
她这口气憋得难受,到了中午胁下和两边太阳穴便隐隐作痛,且越痛越重了。燕华过来替她揉了好一会也毫无用处,只得叫丫鬟去请郎中。
”太太这是怎么了?”桃华一进门就看见曹氏脸黄黄的,一只手按着自己胁下,白果正替她轻轻揉着太阳穴。
”娘说胁下胀得疼,两太阳也疼痛不止……”蒋燕华急得团团转,”还是快些请郎中来吧。”
桃华皱了皱眉,走过去拉起曹氏的手腕诊了诊脉:”太太是被青果和宋妈妈气着了。薄荷,去咱们东窗底下,把那钩藤摘几枝来,去了叶子,熬一碗药先给太太用着。再去咱们药堂里抓几服天麻钩藤饮,吃几天便好。”
薄荷转身就走,蒋燕华怔怔看着桃华的手道:”姐姐会诊脉?”
”略知一二。”桃华淡淡道,”太太这是肝气上逆,服些清肝祛火的药物便好。只是也要自己保养,若为了几个不懂事的下人伤了自己身子,那却不值。”
曹氏张了张嘴,最后也没说出什么来。她就不信桃华不知道她究竟是为了什么动气,可恨这丫头拿住了把柄,只管把罪名往青果和宋妈妈头上栽,她却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蒋燕华在旁边幽幽地道:”姐姐不知,宋妈妈到底是娘的乳娘,从小就跟着的人,如今就这样打发出去,让娘脸上如何过得去。”
”妹妹这样想便岔了。”桃华面色淡然,仿佛根本没听出蒋燕华的意思,”虽说是太太身边的人,可她们偷盗又不是太太教的,很不必有什么过不去的。”
曹氏一张脸胀得通红。将玉雕水仙偷梁换柱这事儿,可不就是她让青果去做的吗?
”哎哟——”曹氏有口难言,一股子气无处发泄,胁下顿时更疼痛了起来。蒋燕华见势不好,不觉也有些恼火:”姐姐如今说这些也无用,难道是不想给母亲请郎中么?不是我大胆,父亲也常说诊脉用药要慎之又慎,姐姐从不曾给人看过病,还是不要胡乱开药的好。”
”我说了太太用天麻钩藤饮便可。妹妹既然不信,让人去请郎中就是了。”
正说着,薄荷已经捧了煎好的汤药进来,曹氏哪里肯喝,只是哼哼。桃华也不再劝,只让薄荷把药放下,便一边立着去了。
兵荒马乱闹了片刻,便听茯苓在外头道:”太太,姑娘,苏老郎中来了。”
苏老郎中虽与蒋家旧识,但住处离蒋家远些,若是去请他,这时候断然来不了的。桃华不禁有些惊讶:”是苏爷爷?”
茯苓究竟是跟了她几年的,闻言连忙道:”小厮们刚出门就见着了。苏老郎中说是有事来寻姑娘。”正好走到蒋家门前,遇着门上的奉命去请郎中。他识得苏老郎中的轿子,顺势就将人请进来了。
苏老郎中今年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倒也不用再避讳什么,直接就请到曹氏屋里来,略一见礼便坐下诊脉,片刻之后收回手道:”只是肝气上逆,可是为着什么事动了气?这气最伤肝,日常还要仔细保养才是,有什么大事小情,且不要往心上去。”
蒋燕华忙捧了纸笔上来:”还请苏爷爷开方。”
苏老郎中摆了摆手:”用钩藤天麻饮也就是了。这方子你们药堂里人人皆知——”他说到这里,忽然抽了抽鼻子,向旁边的桌子看了过去,”这是什么?钩藤汤?既熬出来了怎么不用?”
苏老郎中问这个问题纯粹是无心之语。曹氏这不算什么大病,只是既然胁下疼得厉害,能立刻用些药缓解一下自是好的。他闻到屋子里有汤药的气味,还当是曹氏时常发这病,因此知道先熬了来。但转头一瞧汤碗是满的,且已经有些凉了,因此才有这一问,也不过是顺口而已。
可这话一说出来,曹氏还未曾怎样,蒋燕华的脸却胀红了,支吾道:”这,这是园里摘来的鲜钩藤……”
”鲜钩藤也可用得。”苏老郎中知道蒋家的习惯,园子里种的花草都是可入药的,日常若有什么小病痛不及抓药的,倒可就地取材。
这下蒋燕华无话可说。曹氏见女儿一脸窘色,忙道:”是我嫌太烫了,才放在那里晾一晾……”
苏老郎中此次过来本是有事找桃华的,既已诊过脉定了方剂,便无心再关注此事,起身示意一下,便跟着桃华去了前头的花厅。
”今日我那里去了个病人,说是从蒋氏药堂得了指点过去的。”苏老郎中开门见山,”又是那个病症。”
桃华对宋账房的说法,是她在苏老郎中那里见过相似的病症,因此才能辨识出十五的病。其实只有苏老郎中知道,当初他那个病人的病症,还是跟着蒋锡去串门的桃华给了提示,他才诊断的。
”是。不过我瞧着,比从前那个要轻得多。”花厅里再无第三人,连薄荷都给打发出去了,桃华说话也就不必藏着掖着了。
”可也已经是显症……”苏老郎中有些发愁,”我问了几句,病人说是在军中效力。军中平日操练,战时对阵,舞刀弄枪的,只怕不好。”军士们几乎每天都是大量运动,血栓脱落的危险简直是成十倍百倍的增加。
”苏爷爷把话对他说明白便是了。倘若他要保性命,还是解甲归田才好。”
苏老郎中摇了摇头:”丫头,你还是太年轻了,不知世事险恶。这些人,我瞧着不是常人。那病人显然是小厮打扮,与其说是在军中效力,不如说是侍卫。”军中都是军户,也属平民,并没有卖身的仆役能参军的。
衣着富贵,又能用得起侍卫,这样的人身份必定贵重。要知道就算是朝廷的大员,也是没有侍卫只有家丁的。
”是——勋贵?”
苏老郎中点头:”丫头,这些人可不管病情如何,若是治不好,就是郎中的罪……”跟这些高高在上的人讲道理,那是讲不起的。
”对不起,苏爷爷——”桃华低了头,”我不该叫他们去寻您的……”
”我不是这意思。”苏老郎中连忙摆手,”医者父母心,你指点他求医有何错处?若是不说,或许他一个不当心就出了事,心下又如何能安?只是这药方要如何拟,我想着还是来与你商量商量。”
若是被外人听见,怕不要笑死。年近七旬的苏老郎中,正式挂牌行医已经四十余年,手下不知治了多少病症,居然要与一个年未及笄的女孩子商议药方?可只苏老郎中知道,蒋家这姑娘的医术出众,且她显露出来的,恐怕还不及本身所有的十分之一呢。
不过这是个秘密。苏老郎中自然是知道先帝那番话的。且不说桃华是个女孩子不宜为医,单是先帝发话,就断了蒋家这条路。他除了私下里感慨几声浪费了桃华的天赋之外,却是断不会向外人透露的。
”恐怕也只有活血化瘀的方子可用。”桃华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再辅以饮食吧。须得清淡,少食油腻。说到底,还是要他自己保养……”年纪轻轻的就得上这个病,若是治不好,就等于头顶始终悬着一把剑,随时都会落下来。
苏老郎中也是这般想的。两人商议了一会儿,拟出几张方子;桃华又罗列了好些饮食上头的禁忌及日常行动要格外当心之处,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张纸,苏老郎中才带着这些回了自己家中。
进门之时天已黑透,下人上来接着,低声道:”老爷,那蝶衣姑娘等不得了,在屋中抱怨了好几句……”
苏老郎中只摆摆手,并不在意:”可奉饭了?”他饱经世事,知道勋贵人家的婢仆脾气也大,幸而那位沈公子看起来还是个明理的,只盼他真如看上去这般明理便好了。
蝶衣的确有颇多不满。自来了苏宅之后,苏老郎中给十五诊过脉就出门了,这半日还没有回来。虽然苏宅下人按时上了饭菜,但并不怎么合沈数等人的口味。
”这饭菜连点滋味都没有……”蝶衣自己也是吃惯了浓油赤酱之味的,自到了无锡一带就觉得饭菜不合口,连吃了几日早就有些不耐烦,此刻对苏宅的清淡饭菜更是没了食欲。不过她更心疼的是沈数:”一路过来,公子都不曾吃好……”
他们本是要回京城的,现在绕了这么一个大圈赶路,时间上不足,自然也就顾不上好吃好喝了。
沈数倒是不怎么在意:”罢了。若是在西北时,到了冬日想这些菜蔬都没有呢。”江南一带不比西北贫瘠,尤其春夏之交,各种鲜菜应有尽有,若是到了西北冬日,随便拿出一样来都是千金难换的。
苏老郎中一进门便先道歉:”只因要与人商议一下药方,劳几位久等了。”
蝶衣撇了撇嘴,低声道:”不说是名医么,居然还要找人商议药方,可见盛名难副……”
苏老郎中只当没有听见,将方子给沈数看了,又将桃华写的那一大张纸展开:”此病除服药之外,日常保养最为重要,务必按着纸上所列一一注意,万不可大意了。”
沈数微微皱眉:”这张纸是何人所写?”纸上的小字秀美整齐,倒像出自女子之手,有筋有骨,又颇见功力。不知怎的,他忽然就想起了今日在蒋氏药堂见的那个少女。
☆、第12章 身份
蒋家是什么情况,沈数早已打听得清清楚楚。知晓蒋锡虽有二女,但次女是继室带来的,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今日他所见到的,定然就是长女蒋桃华了。只是并未听说这蒋桃华有什么医术,却不想竟然能见她连辨两症。
”可是蒋家姑娘?”
苏老郎中微微一怔,随即打了个哈哈:”公子莫开玩笑。蒋家如今已经不行医开方了。这是先帝的旨意,蒋家难道还敢抗旨不成?若传出去,那就是杀头的罪过啊,还请公子慎言。”
沈数略一思忖,就想起今日桃华虽然辨症,却不曾开过一个方子,全是推给了别家郎中。尤其是头一个风寒风热,她甚至未下断言,只说让郎中再诊脉。虽然人人都听得出来她的意思,却并不能据此便说她是行医。
果然谨慎。沈数暗暗道了一句,接了方子和保养事项,递给蝉衣:”仔细收好了,务必照着这上头写的做。”事涉生死,可马虎不得,”既如此,我等就告辞了。”
苏老郎中亲自将人送出门,吁了口气。扶着他的药童年轻爱说话,忍不住道:”虽说他们富贵,老爷也用不着送到门口吧?您的腿也不大好呢。”毕竟是将近古稀之年,苏老郎中虽注重养生,筋力却终究要衰退的。
”礼多人不怪啊。”苏老郎中叹了口气,”何况这些人又何止是富贵。”那位沈公子手掌上有茧子,绝非那些生长于妇人之手的公子哥儿那般娇皮嫩肉。虽则他手上戴着的那个羊脂玉扳指毫无磨损,看起来仿佛只是装装样子,但苏老郎中从他手上的茧子就看得出来,恐怕这位是有真功夫的。
且他脸上皮肤也粗糙些,包括那两个看上去身娇体弱的丫鬟也是如此。虽然衣饰讲究,脸上用的脂粉也不是便宜货色,但肌肤仍旧未曾保养得水润,那只能说,这些人所居之地,风沙甚大,气候干燥。
有这般几件事,苏老郎中已可断定,这些人十之八九是从西北来的。所谓的军中效力,指的恐怕就是西北军。
小药童性子活泼,世事见得又少,并不知苏老郎中心里在想什么,又问道:”您方才拿出来的那张纸,是蒋大姑娘写的吧?这也算不得行医,您为何没有说呢?”在他想来,这一行人既然身份贵重,若治好了病,说不得就结了善缘。自家老爷素来不是要贪他人之功的,为何今日却没有提蒋大姑娘呢?
”她姑娘家的名字怎好在外头提起。”苏老郎中在小药童脑门上敲了一下,”未出阁的女儿家,名声在外岂是好事?你也不许乱说,否则打断你的腿。”
小药童吐了一下舌头,倒并不害怕:”小的知道。只是在老爷面前才问,在外头断不会乱嚼舌头的。”做郎中的时常出入宅门,若是把不住嘴上关,还有谁会请你?
苏老郎中只叹了口气。他心中所想之事,自然远不止对小药童说的那些。
西北边关,多年来镇守的就是定北侯殷家。来自西北,衣饰华贵,婢女用上等胭粉,仆役或为军中兵士,那这年轻人只怕与定北侯脱不了干系,沈或许只是个假姓化名罢了。而当年蒋家二房老太爷在后宫伺候的那位贤妃娘娘,正是定北侯家的女儿!
苏老郎中自是知道后宫那地方猫腻多,然而蒋方回获罪是先帝定下的,定北侯府对蒋家便不说是视之如仇,也断然不会有什么好感了。如果这沈公子真是定北侯府之人,突然跑到无锡来,还去了蒋家药堂,这个——可未必是好事啊。
苏老郎中这里暗自忧心的时候,沈数一行人已经回了客栈。蝶衣蝉衣忙忙的要汤要水,沈数却并不急着让她们伺候,只道:”收拾收拾东西,我们明日返京。十五这病,还要到京中去寻太医瞧瞧才好。”
十五忙摇手道:”那位苏老郎中不是说了,属下这病只要好生保养也无甚大事。若为属下惊动了太医,恐怕引来闲话……再说这也不急,公子若有事未办完——属下并不要紧的。”
沈数摇头道:”也没有什么非办不可的事了。药酒也不曾看出什么效果,各家金创药也不过都是如此——罢了,耽搁的时日也不少了,还是回京罢。”
蝶衣一听说要回京便已经去收拾衣物了,闻言笑道:”公子说得是。这次回京可不是为了来看蒋家的!说起来,这时候崔家应该已经到京城了吧?”说着,眨了眨眼睛。
”你这丫头……”沈数失笑,挥手道,”都出去罢,让我安静一会儿。”
蝶衣吐吐舌头,拉着蝉衣退了出去,回到自己房中才笑嘻嘻道:”公子害羞了。”
蝉衣有些心不在焉:”又胡说了。”
”怎么是我胡说。”蝶衣不服气起来,”这次回京不就是为了公子成亲吗?这事儿老夫人大夫人在府里都说过好几次了。公子每次都是听了几句就走,大夫人就总说是公子害羞。”
她说着自己就笑出了声:”早听说崔家的女儿都是才貌双全的,不知这位崔大小姐是什么样子。”
”你操心得倒多。”蝉衣略有些不耐烦起来,”哪里轮得到我们管这许多了。”
”怎么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